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安全使用须知

胰岛素泵是迄今为止最理想、最科学、最接近生理的皮下给药方式,可以完全模拟生理状态下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很好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泵怎么工作?

在正常人体内,胰腺全天持续的释放少量的胰岛素,我们称之为基础量(我们给胰岛素泵设定了一个程序,让它释放基础量),保证人体能运用血液中的糖份来提供能量。血液中的糖份来自于吃下去的食物,进食后胰腺释放大量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我们将在每餐时或餐前半小时给您注射餐前大剂量)。

在装泵期间注意事项:

1.使用科室做好交接班,保持性能良好,卸下后请注意保管及时归还内分泌代谢科。该泵

为贵重财产

2.餐前大剂量输注:方法附后

3.餐前大剂量输注后(人胰岛素)半小时必须进餐,(胰岛素类似物)输注后即可进餐

4.在装泵期间您应注意:

1)是否出现低血糖(如出汗、手抖、饥饿感、发慌、眼前发黑等),出现请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监测血糖,血糖≤3.9mmol/l按低血糖急救流程处理,泵设置为“暂停”,并与内分泌科联系。

2)泵的输注针头处出现红肿、疼痛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3)出现异常报警声,需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我们将帮您排除警报。请不要自行按压功能键,以免给您造成胰岛素多输注的问题,影响您的血糖变化。

4)您要洗澡时,请您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我们会帮助您解决。

5)避免机器受到跌落、撞击、潮湿,佩戴时应放在专用的皮革袋中以保护机器。

6)禁止将泵带至放射科(X线、CT、ECT、MRI),不要将泵靠近医疗成像设备。

5.若需空腹检查时,请监测血糖,确认无低血糖,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备急救,请检查完毕后再输注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并及时进餐。

6.若做OGTT试验时,请停泵后再,进行抽血,抽完后应解除“暂停”。

7.装胰岛素泵后一般不请假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丹纳胰岛素泵大剂量输注流程

1.

2.按“N”键二次,选择到“针筒图案。

3.按“S”(为确认键)看到并选择常规大剂量图形后,再按“S”键看到“早餐、中餐、

晚餐”前大剂量。

4.再按“S”键到“选择”,再按“S”键到输注,看到“餐前大剂量”注射、剂量逐渐变

小,大剂量输注结束。

附留在科室内借条

今借到内分泌代谢科胰岛素泵一只,应用在床姓名。

科室护士长签名:

日期:

给内分泌代谢科借条

今借到内分泌代谢科胰岛素泵一只,应用在床姓名。

科室护士长签名:

日期: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李玉静2015-05-14 胰岛素泵是通过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机体对胰岛素的稳定吸收,能平稳地控制血糖,为使用者提供更灵活的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临床常见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如下: 1 胰岛素泵的日常护理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安装、调试及报警处理措施,定时、定量为病人注射餐前大剂量胰岛素。 1.1 严密观察血糖对初装胰岛素泵的病人,每日血糖监测7~8次(用快速血糖仪);并详细记录,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数据。注意低血糖反应:安装胰岛素泵后,病情恢复快,胰岛素日需用量大幅度减少。1周内,低血糖反应较多。应及时监测血糖,同时向医生汇报,迅速纠正低血糖反应。血糖监测对保证成功和安全用泵极为重要,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以便及时作出处理。 1.2 定期更换输注装置连续注射3~5d后,需要另取部位并更换输注装置,同时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及机器运行情况。经常观察置管处皮肤有无红肿、感染及过敏反应等,如有感染,应立即拔出,重新安装。 1.3 携泵管理指导指导患者将泵置于衣服的口袋或挂在身上,也可系在腰带上,保持连接通畅,避免受压或摔地,洗澡时可使用分离器将泵与导管分离脱开,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沐浴完毕应立即连接。病房室温宜在22~25℃,不宜将泵置于气温>45℃或<-5℃的环境中,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4 故障排除输注装置阻塞为最常见故障,阻塞时可导致胰岛素输注中断,出现短时间内的高血糖。当出现阻塞报警时,嘱患者平卧,仔细检查输注装置是否扭曲或有气泡阻塞,需要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出现高血糖时应经其它途径注入胰岛素。 2 胰岛素泵常见护理风险及管理原则

胰岛素泵操作技巧指南设计和要求规范标准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 一、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 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3、操作程序 表1

胰岛素泵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写在课前的话 大家在前一段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胰岛素泵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的一些技巧、原理和方法,可能也有了一些胰岛素泵的使用经验,但是在胰岛素泵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处理不当,会直接的影响胰岛素泵的使用效果,在临床中确实能够看一些患者胰岛素泵使用效果不理想,最后甚至放弃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的治疗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今年初美国FDA 发布了关于胰岛素泵的评估报告,确实有很多安全问题。报告中发现从06年至今FDA总共接到胰岛素泵使用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近1.7万起,其中310起导致了患者的死亡,1.2万起引起患者的受伤,4000多起有明确的仪器故障报告。并且从04年至今已有18起胰岛素泵的召回事件。 如此多的不良事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仪器本身的故障;二是由于患者的操作或使用不当;三是由于糖尿病本身并发症所引起的自然情况。本文主要讲述前两方面的问题。 一、胰岛素泵的概述 一般来说胰岛素泵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微电脑:芯片、显示屏、功能键;二、螺旋泵:螺旋马达、转动螺杆、推进器;三、管路系统:储液器、输液管、快速分离器、针头;四、动力系统:电池。 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应用胰岛素泵的特殊功能,如:大剂量向导;体内剩余活性胰岛素量——活性胰岛素;最小胰岛素增量:基础增量、餐时增量;安全设置及报警。还要熟悉每一位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个人的重要参数,即“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 二、常见机器故障

胰岛素泵机器故障可以导致一系列的情况,主要是引起血糖的波动,以及由高血糖或低血糖导致的一些其他情况。 (一)停泵 停泵是所有故障中较为严重,但有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由于基础率输出量非常微小,所以从胰岛素停止输出到泵报警时,总是有一段拖延期,基础率用量越小,报警的拖延期就越长。目前的胰岛素泵多数是在胰岛素停止输入 2 ~ 4 单位胰岛素量后才开始报警。比如基础率是 1u/h ,晚上 10 点导管阻塞,那么要等到 24 点~凌晨 2 点泵才会自动报警;但如果基础率是 0.2u/h ,那么将会延迟到凌晨时才报警。胰岛素泵停止工作是最常见和重要问题,通常在 3 ~ 5 小时内体内就已完全没有了胰岛素, 90 分钟后血糖即开始升高,甚至会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该过程当然取决于患者的胰岛功能,如果是1型糖尿病,尤其是那些胰岛功能非常差的脆性糖尿病中则会显著的引起上述反应。 (二)泵故障相关原因 很多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胰岛素泵的故障。包括机器本身的故障,导管、贮药器以及穿刺针的情况,还包括患者的一些情况都会导致胰岛素泵相关状态。我们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1 . 泵处于“停机”状态 ( 1 )在停机状态下,更换导管、电池、贮药器或更改程序与功能后忘记再将泵恢复为“运行”状态,虽然泵会报警,但患者没听见或听见后忘记了,以至于泵一直处于“停机”状态。 ( 2 )摘除胰岛素泵去洗澡、游泳,或剧烈运动的时间太长忘记带泵或再带上泵后忘记开机,泵一直未运行。 ( 3 )泵本身故障。 2. 贮药器 贮药器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贮药器内如果胰岛素已经用完,没有及时的更换贮药器,当然也就没有胰岛素的输出;贮药器内如果有气泡,可以堵塞导管出口引起胰岛素输出的改变;贮药器和导管连接不好发生渗漏也会导致胰岛素输出的故障。 3. 输注系统

医院九大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医院九大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一、老年专科 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份、状态、临床危急指标识别的准确性0 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老年智能障碍虑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高尿便异常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糖尿病专科 目标一安全使用胰岛素 目标二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 目标三预防低血糖 目标四建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危急值” 目标五正确监测血糖 目标六避免住院糖尿病想者皮肤完整性受损年 目标七减少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 目标八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标一 目标二 建立科学的用药流程,提高老年虑者用药安全。 目标三 提高安全意识,减少老年虑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目标四 提高防范意识,保持老年虑者皮肤完整。 目标五 正确评估,及时发现老年虑者意识障碍。 目标六 目标七 评估吞咽功能刈断营养需求,提高老年患考进食安全。 目标八 目标九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老年忠者的唾眠质量。 目标十 尊重疼痛感受,帮助缓解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

目标九糖尿病想者的合理饮食目标十安全使用胰岛素泵 三、血液净化护理 目标一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 目标二严格执行透析液的配制和使用规程 目标三确保血液透析机器的安全运作 目标四规范传染性疾病病人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目标五落实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目标六降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目标七最大限度地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痿的使用寿命 目标八提高抗凝剂的用药安全 目标九提高血液透析中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目标十合理使用和培训血液透析专业护士 四、助产专科 目标一建立与完善产房接诊制度,提高分诊准确性,确保就诊孕妇安全目标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上级制度,提高待产妇安全感和安全性目标三胎儿娩出前规范使用催产素,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落实减痛分娩措施,减轻待产妇疼痛感目标五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异常产程,杜绝未消毒接生目标六鼓励待产妇及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目标七正确实施助产技术,确保碌婴安全

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

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终身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接受程度及其治疗效果。10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改为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波动幅度小,接近正常水平,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吃饭、运动、睡觉时间,即使轮班工作甚至跨越时区旅游。血糖也较容易控制,生活更自由。 标签:胰岛素泵;应用;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2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45例、女57例,年龄30~75岁。血糖控制不良,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初次带泵。带泵中出现堵管5例,渗漏3例,皮下硬结4例。 1.2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输注部位首选腹部,避开脐周4~5cm以内区域、皮肤及病变部位、脂肪堆积部位、有疤痕和以往穿刺过的部位。新的注射部位距上次注射部位至少间隔 2.5cm,装泵是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检查胰岛素储药罐有无气体,埋管前因输注管与泵衔接不紧,应先排出4-6U的胰岛素,见针尖有胰岛素溢出为止,埋针时助针器与皮肤呈90°[2],用透明贴妥善固定(s型安全圈)导管。 2 护理 2.1置泵前心理护理患者知道必须使用胰岛素时,一般存在焦虑与恐惧心理,担心使用胰岛素后副作用和影响正常生活等。因此,应详细讲解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让患者了解胰岛素是怎样起作用的。讲解有关胰岛素泵的基本知识,以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配合治疗。 2.2置泵前准备置泵前要求患者沐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置泵前3h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防止泵容器和输注装置中产生气泡[1]。设定胰岛素泵各项参数,连接管路排气,确保管路接头处无漏。 2.3护理方法引起堵管原因有软管折曲堵塞、针头堵塞,空气堵塞。其中空气堵塞含储药器未润管,排气未排尽残留气体,胰岛素刚从冰箱拿出来未预热、导管连接处未拧等。储药器与输注管道之间未拧紧会出现漏液,储药器与管道推杆过长会出现阻塞报警,推杆过短会出现马达空转。 渗漏的原因有针头脱出及管道连接不紧。针头脱落原因为胶布不黏,部位不当,胶布反复粘贴,消毒液未干胶布已贴,皮肤松弛针头未完全刺入皮下。皮下硬结渗血的原因有消毒不严格,未及时更换输注装置及部位,机体排斥反应。

团队护理模式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陈玲

团队护理模式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陈玲 发表时间:2019-06-17T09:54:23.2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作者:陈玲关晓丽通讯作者 [导读] 团队护理模式保障了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的安全运行和治疗效果,减少血糖达标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和非糖尿病科室医生满意度。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市黄浦区 200001 [摘要]目的:对团队护理模式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8月患者 42例,观察组和团队组各21例。根据胰岛素泵治疗特点,采用包括内分泌专科医生,糖尿病教育护士、其他非内分泌科室医护人员、营养师等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果:对比2组的低血糖发生率、皮肤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论:团队护理模式保障了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的安全运行和治疗效果,减少血糖达标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和非糖尿病科室医生满意度。 关键词:团队护理模式;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 Application of Team Nursing Model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Insulin Pump in Non-Endocrinology Chen Ling, communication author of Guanxiaoli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Endocrine Division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200001 [ Summary]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eam nursing model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non-endocrine insulin pump. Methods: 42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7 to August 2018, and 21 patients from observation group and team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in pump treatment, a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management model was adopted, including endocrine specialists, diabetes education nurses, other non-endocrine department medical personnel, and camp soba teacher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skin infection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compared. Conclusion: the team nursing model guarantees the safe opera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insulin pump in non-endocrine department, reduces the blood sugar standard time, reduces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in non-diabetic department. Key words: team care model; Non-endocrine; Insulin pump 因我国的生活水平迅猛发展,老龄化增加,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良,糖尿病的患者也不断上升,在医院临床科室的病人较多,胰岛素泵已经成为临床的先进手段,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本科室采用团队护理模式进行非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泵的使用安排管理,通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向体内持续释放胰岛素的仪器,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控制标准或接近控制标准,达到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目的[1]。 1.1一般资料 2017年10月-2018年8月患者 42例,平均分2组,观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66.3土5.6)岁,病程2~10年;团队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在23-71岁,平均(61.6土6.1)岁,病程2~1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明确岗位职责, 优化护理管理质量,根据《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0)》制定“院内胰岛素泵临床实践指南”同时将胰岛素泵编入《院内仪器操作流程及其常见故障处理措施》,优化对患者床边胰岛素泵记录单做好记录,对每位患者做好胰岛素泵治疗提示卡,保证每个临床科室有一份。团队护理模式在临床中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护理中,效果显著。 1.2.2优化全院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在原有护理人员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护理部定期举行的专科知识培训,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对全院护士进行胰岛素泵理论知识的培训。在非内分泌科室备有胰岛素泵问题登记本,有更新时,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在巡视时及时现场解答问题。 1.2.3 制定佩戴胰岛素泵告知书由糖尿病教育护士根据非内分泌科室护士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告知书的内容简洁明了,内容包括胰岛素泵佩戴注意事项、餐前大剂量的注射方法与注意事项、胰岛素泵报警的紧急处理、低血糖的正确处理流程等。各科室糖尿病护理的现状分析;对胰岛素泵使用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讨论提出团队护理实施方案。临床实践以技能操作为主,对所在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培训[2]。 1.2.4 检查与改进,通过糖尿病教育护士每天质量检查、护理部质控组等随机检查,考核评价胰岛素泵管理的落实情况,促使胰岛素泵管理趋于同质化要求。存在问题如临床执行过程中护士慎独意识欠缺,检查组人员对标准把握不统一,血糖监测不到位、胰岛素泵操作不熟练、护士对低血糖预防与处置措施不统一、泵报警处理不及时等[3]。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低血糖、依从性、皮肤感染率均低于团队组,护理满意度也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成立护理团队后,开展全面的带点培训,进一步优化人团队进一步优化人力配置,明确人员职责,如增加专科血糖查房改变以往“不找不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安全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4-01-03T11:08:46.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作者:蔡敏唐莉莉陈巧凤 [导读] 将胰岛素泵操作使用流程纳入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项目,定期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蔡敏唐莉莉陈巧凤(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238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084-02 胰岛素泵(CSII)是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一种方法。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延缓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尤其可减少或避免难以处理的血糖波动幅度大的、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发生。减少患者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1]。如果管理不善,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的红肿、出血、针头脱出、过敏、软管扭曲、等安全隐患,从而也会降低病人使用该方法治疗的依从性。我院自2012年01月至12月共为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通过系统的护理及安全管理,不仅收到了良好治疗效果,且大大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安全隐患。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安全管理 1.1科室基础管理: 我科共有十台胰岛素泵,先后设计了胰岛素泵使用登记表,每个泵都有编号,记录带泵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安装时间、安装人员、每天检查者、检查时间、撤泵时间等。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血糖监测值、基础量、三餐前大剂量及追加量均使用专用记录表,便于关注带泵患者的血糖情况和医生查房,胰岛素泵的管理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均发给使用泵的患者,便于他们了解胰岛素泵管理流程,了解胰岛素泵基础率调整和更换导管记录内容,让医生、护士和患者一起,共同加强对胰岛素泵的管理。从泵的安装、查看电量、剩余药量、基础率、餐前大剂量记录、报警记录、注射部位情况、卸泵都有详细记录,从起始质量控制开始,到终末的拔管,中间环节到终末质量都有管理控制及严格的交接班[2]。 1.2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掌握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措施。将胰岛素泵操作使用流程纳入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项目,定期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2 置泵前培训 每位病人带泵前均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胰岛素泵知识教育,介绍胰岛素泵治疗的优点: 2.1更有利于血糖控制: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胰岛素泵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灵活地调整餐前大剂量及基础输注量,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黎明现象,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从而有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2更少的体重增加:胰岛素泵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过大剂量使用胰岛素导致的体重增加。 2.3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泵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泵还可以灵活调整运动期间的基础量,减少因运动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低血糖风险。 2.4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往往需要采用中长效胰岛素制剂,而该类制剂在同一个体上吸收率的差异,可导致血糖波动。而胰岛素泵使用速效或短效胰岛素,吸收较中长效胰岛素稳定;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注射部位易产生硬结,局部脂肪萎缩,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疗效。而胰岛素泵使用者,输注部位基本固定,避免了胰岛素在不同部位吸收的差异,胰岛素泵注射时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时胰岛素用量明显减低。 2.5加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由于胰岛素泵治疗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而缩短了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时间,手术后禁食期间只给基础输注量,既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又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促进了手术后机体的恢复[3]。 2.6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胰岛素泵的使用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增加糖尿病患者进食、运动的自由度,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减轻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灵活且最有效的胰岛素治疗方法。总之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糖尿病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行,可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3 置泵后的护理及管理 3.1血糖的监测:置泵后每日监测血糖至少7次,监测的时间为三餐前30min,三餐后2小时,夜间0点或3点。置泵期间严密观察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5天为胰岛素剂量调节期,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控制不佳者还可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更详细的了解血糖波动的情况和指导胰岛素泵治疗方案的调整。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心慌、出汗、乏力、手抖、饥饿感、头晕等)及如何处理低血糖,126例患者中仅有12例出现过低血糖,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而很快纠正。 3.2胰岛素泵的管理: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每日每班仔细检查泵是否正常运转,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仔细核对基础量、餐前大剂量,检查胰岛素剩余量,以保证胰岛素的准确持续输注。 3.3报警及故障的处理: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中报警,常见以下几种情况:a、当储药器中的胰岛素量低于20u时(可自设);b、输注管道或针头阻塞时;c、电池低电量时。分别予以及时补充胰岛素,检查输注管道有无折叠,保持输注管道通畅,必要时予以更换耗材,更换新电池。 3.4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因此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注射部位,夏季3天,冬季4-5天更换一次,一般不超过七天。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均给予及时更换注射部位,红肿、硬结处给予消毒,必要时温热毛巾湿敷。 3.5携泵指导;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与家属参与到胰岛素泵的管理中来。告知患者胰岛素泵是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需避免静电、浸水、撞击、脱落,平时可将泵放置于专用配袋中(类似于手机挂袋),也可放在口袋或挂在腰带上,睡觉时可放在床边夹在床单上,避免靠身体太近,因为靠近身体温度偏高,时间长会影响胰岛素的活性,影响疗效。沐浴时或患者要进行CT扫描、MRI 或X光透视前,可从输注管分开取下泵,待检查完毕后再连接。告知病人泵与身体断开不超过40分钟,温度不宜大于45-50℃,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初次分离导管一定要在护士指导下完成。 3.6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基础,应坚持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即升糖指数低、热量低、三大营养比例合理,维生素丰富食物。三餐按时按量,水果在两餐间食用,以减少血糖波动。置泵后仍需科学控制饮食,采取个体化指导,每周一次小组讲课,发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选择医生调节模式(A0,A1,B0,B1模式) A0,A1模式使用于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有音乐提示。B0,B1 模式使用于超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无音乐提示。 A0,B0模式共同点:不需要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不分时段可随时输注餐前量,一天最多输注8次。 A1,B1模式共同点:可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并且每餐在限定时段内可连续追加3次。(早餐0:00-10:59,午餐11:00-15:59,晚餐16:00-24:00)(追加量密码:113) 2. 选择主画面中的设置模式进行时钟, 基础量和餐前量的设置 3. 装药量设置及排气 一. 设置部分: 1. 安装电池(正极朝下)听到音乐声按红色键进入初始画面。 2. 初始画面(如上锁)先按下键再按绿色键进行解锁。 3. 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设置。 4. 同时按住上下键再同时松手,屏幕显示"请输入密码"。(密码:2318) 5. 密码输入正确后,按红色键进入"医生模式",按绿色键移动光标,"基础限量, 餐前限量,日总限量,输注模式(A0,A1,B0,B1模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但更改后必须按绿色键将光标移到"保存设置",然后按红色键进行保存。6. 初始画面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直接按红色键进入“设置模式”,进行“基 础量,餐前量和时钟”的设置,并按红色键保存。 7. 其它"检查和临基模式"都必须在"主画面"中按绿色键移动光标来选择红色键 确认。 二. 装药部分: 1. 将连接丝杆同储药器连接并且大概调一下连接丝杆的长度。 2. 将胰岛素缓慢抽入到储药器中并且排出气泡。 3. 将储药器上的针头取下带上保护套。 4. 将储药器放在定位管中顺时针旋转,当连接丝杆同储药器一起旋转说明此 时长度刚好。 5. 将储药器放入泵的储药槽内稍微将储药器前后旋动(使连接丝杆底端六角 头滑入泵六角槽内)。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关于综合科申请购置微创胰岛素泵的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 因业务发展需要,综合科申请购置微创胰岛素泵_______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其给药方式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临床工作影响巨大。 一、临床胰岛素给药方式比较: 1、常规治疗(ICT ): ?2次固定胰岛素种类注射(中效预混胰岛素) ?因血糖调控困难,临床上基本上不再采用这种方式 2、每日多次注射(MDI): ?每日3次以上的胰岛素注射, ?餐前用大剂量短效胰岛素来降低餐后高血糖 ?用中长效胰岛素(NPH glargine)模仿基础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崇的最基本的胰岛素给药方式 3、胰岛素泵(CSII),每日可达300次的分点给药: ?灵活的基础率设置 ?可调的餐前大剂量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调整基础率/大剂量达到全天血糖良好、平稳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小时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被称为“人工胰脏” 目前,我科由于未引进CSII设备,只能采用每日多次注射方式,局限性和缺点很多: ?只降低注射期间的血糖 ?不能完全按血糖变化曲线控制血糖 ?容易产生低血糖 ?无法克服黎明现象 ?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

?患者痛苦大,依从性差 ?每日不同的注射部位,造成胰岛素吸收变异(可达52%),增大治疗难度和工作强度。 ?中长效胰岛素输注后,较长时间内(6-12h)完全无法按照胰岛素需求量来调整剂量 CSII 与MDI 的比较 Washington大学的一项随机研究,空腹状态下使用CSII治疗的患者与MDI患者的血糖分布(n=19):

上表可见:MDI的达标比例为49.5%,而CSII为79.1%。 由此可见,微创胰岛素泵治疗优点: 1.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3.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1)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减少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 (3)降低家属护理强度; (4)降低平均住院日。 二、效益分析 (一)设定条件: 1、以微创胰岛素泵为例成交价26800元/台。 2、系统折旧年限按10 年计算(国际流行的快速折旧法,厂 商全免保修4年)。 (二)成本支出,按每人次、2周计: ①输注耗材:70元/套 ②每人每疗程约需耗材: 2套×70=140元/人 (三)收益: (1)第一周为调整阶段,基础率为24小时计为24次;三餐为3次;调整追加次数最高为7次;故此总计为34次/日,238次/周。

最新康复科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与措 施 为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管理工作要努力实现降低、控制危害和风险的发生、防止事故和伤害、保证安全就医环境的目标。教育所有护理人员了解如何降低风险、如何监测和报告引起风险的情况,特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对。 一、病房安全制度 (1)病室通道要通畅,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患者通行安全。 (2)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固定放置,便于清点、查找及检查。(3)病房内一律禁止吸烟,禁止使用电炉、蜡烛及点燃明火时人员不能离开,以防失火。 (4)病房应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及设备。消防设施完好、齐全,消防设备上无杂物。防火通道应通畅,不堆、堵杂物。 (5)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6)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 (7)病房晚9点应及时请探视人员离开病区。 (8)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对于特殊病人(绝症、精神异常、疾病痛苦折磨、久治不愈等病人) 要重点看护,加强心理疏导,要求家属24小时全程陪护,并签字。 (9)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 (10)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一、病室规范要求 (1)病房统一床号及病室门号,按统一位置粘贴。 ①因为揭掉原床号,可能会破坏墙皮,因此,要换床号时应覆盖在原床号上。

②病房门上的床号位置要统一固定。 (2)病室窗帘保持完好。 (3)禁止在病室内随便粘贴宣传画、广告画、告示、通知及便条等。 (4)办公室干净、整齐、台布、窗帘无破损、无污迹。 (5)护士休息室床褥叠放整齐,不要放置白大衣,个人物品不要放置在表面。 (6)治疗室、训练室及杂用室物品按要求放置,做到干净、整齐。 (7)病室床单位无多余物品,禁止在输液架上悬挂毛巾、衣物等。 (8)开水炉上不要堆放饭盒、洗手间及卫生间地面保持干燥。(9)病房走廊清洁,不要放置多余物品。 (10)紧急通道及公共阳台不要堆放杂物。 (11)护士站台面、水池及周围环境保持干净、整齐,不乱放物品。 (12)污物桶周围应保持干净及时清理,避免垃圾外溢。 三、患者自杀(残)及他伤的预防措施 (1)了解病人既往病史,对以下几种情形人员(慢性疾病经久不愈;缺乏亲情关怀尤其年老者;经济拮据者;失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抑郁;肿瘤晚期;疾病极度痛苦折磨)应特别关注,加强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3)护理人员严守岗位,加强病房巡视,并注意观察病人的表现。 (4)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每天不局限于3PM-4PM 健康教育,每次处置时也注意观察病人,与病人交流,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反应,以便解释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胰岛素泵的设置流程及保养

胰岛素泵的设置流程 1、置泵前准确设置泵的各项参数,检查泵的性能及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等。 2、胰岛素的准备:从冰箱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0.5~1 h,若时间不允许即用双掌心轻轻揉搓,使胰岛素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在抽吸胰岛素过程中,缓慢拉动针栓,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3、置泵前要求患者淋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不能淋浴者协助清洁其置管部位。 4、选择腹部(距脐5 cm 外)作为置泵部位,避开腹直肌,尽量避开裤带压迫处,孕妇可以选择前臂外侧、大腿处,儿童可以选择臀部等处。 5、注意贴胶布的技巧,捏平边缘,使之紧密固定于皮肤。安装后将泵置于特制布袋,挂在脖子上,避免泵滑落受损。 胰岛素泵的输注流程 (1)按下B键(左侧键) (2)按右侧上下键选择所需数值 (3)按ACT键确认

胰岛素泵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电池:1、美敦力MiniMed公司的胰岛素泵只能使用新电池。 2、请勿使用冷冻过电池(即在冰箱内或冬天汽车内保存过的电池)。这种电池需要数小时才能恢复到室温。通常情况下,一节新的AAA碱性电池可以使用约2周。 保存:当需要拆下和保存胰岛素泵时,建议在装有电池的情况下保存。胰岛素泵的清洁: 1、使用湿布和温和清洗剂水溶液清洁胰岛素泵外表面,擦完后使用清水擦洗,然后使用干布擦干。 2、保持储药器室和电池盒干燥,避免受潮。 3、不要使用任何润滑剂。 4、使用70%酒精擦拭消毒。 注意事项: 1、避免把胰岛素泵放置在温度高于42℃或低于1℃的环境中。 2、胰岛素在0℃左右会结冰,在高温下会变质。 3、请勿对胰岛素或遥控器进行蒸汽灭菌或高压灭菌。 4、避免把胰岛素泵浸泡在水中,虽然本胰岛素泵是防水的,但是尽量不要在洗澡时佩戴。 磁场: 1、不得将胰岛素泵暴露于MRI、X射线、和CT扫描。 2、如需要接受,必须把胰岛素泵拆下并将其从放射区域内移开。

胰岛素使用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胰岛素使用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3-04-10T10:16:15.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马杰敏张宏英[导读] 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胰岛素在糖尿病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 马杰敏张宏英(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 831100) 【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397-02 【摘要】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胰岛素在糖尿病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因此,加强胰岛素临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胰岛素安全隐患 1 临床资料 通过对2009年1月-2012年7月年全院护理缺陷方面情况的汇总分析发现, 与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45%,均高于相关研究[1].其中与胰岛素使用有关的缺陷占药物使用缺陷的23%。 1.1 与医嘱有关的不安全因素表现医嘱剂量不清,书写格式有误,胰岛素名称不规范, 药剂科偶有失误,发回胰岛素型号错误。新型预混胰岛素类食物如门冬30、赖脯胰岛素25、赖脯胰岛素50等,每日可三餐前注射,与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药名及包装均相似,易造成失误。 1.2 与药物储存有关的不安全因素备用的胰岛素放入冰箱中冷藏,常呈现短效、中效、长效、预混,动物胰岛素混放, 使用中的胰岛素存放在室温下,多种笔及特充笔放在一起, 取用不方便,不利于查对。 1.3 与给药器具有关的不安全因素静脉用短效胰岛素液、胰岛素笔芯内胰岛素浓度不同,使用易选错规格,造成注射剂量不足或错误。胰岛素笔种类多,且笔芯不能完全相互兼容,给护士的操作带来困难。胰岛素泵的操作不熟练熟练,易造成基础量、追加量设置错误,注射局部针头脱出而未被发现等不安全事件。 1.4 注射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医嘱胰岛素剂型更换,护士未三查七对未及时更换患者笔内笔芯,导致胰岛素用错。笔用针头不能做到一次性使用,发生刺伤;有断针的风险。 1.5 对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评估不到位出现的不安全隐患,需输液泵、或胰岛素泵大剂量泵入胰岛素时,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如未及时观察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 对策 2.1 制定胰岛素的使用操作流程并建立严格的流程执行监督体系,流程的内容要细致具体, 将三查七对渗透其中,杜绝差错发生。如在每个胰岛素笔上同一位置贴上姓名,注射前核对笔芯名称;胰岛素泵使用定期培训,微量泵静脉给药时在注射器上标明浓度便于查对、大剂量使用胰岛素时输液卡双签名。 2.2 加强护士教育,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护士在临床胰岛素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执行三查七对,而并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2],护士做为胰岛素应用的具体实施者,必须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和作用时间。熟练掌握各种胰岛素给药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培训,必须掌握各种胰岛素的商品名、化学名、作用时间、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输液泵内胰岛素配置方法、胰岛素泵的追加方法,每个护士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科室制定胰岛素使用操作流程的准确执行,从而避免发生纠纷及隐患。 2.3 规范药物存放方法规范胰岛素储存,备用胰岛素有醒目的标识,将胰岛素纳入治疗室药品交接本,班班交接。使用中的胰岛素用专用储存箱,分类储存胰岛素,标记明显,便于查对取用。 2.4 加强医护沟通规范医嘱书写, 胰岛素必须书写化学名,一律不得书写商品名,书写餐前胰岛素必须分别写明剂量,便于护士辨认转抄。医嘱必须每日进行大查对,临时修改剂量后比须双人查对并签名。 2.5 一次性物品严格一次性使用加强患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危害教育,住院期间杜绝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和笔用针头。护士注射时携带利器盒,减少针刺伤发生。 2.6 护士要及时观察胰岛素的副作用,对大剂量胰岛素使用者,加强血糖的检查频率,防止肾脏并发症的患者,胰岛素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缓解后仍然要进行多次血糖监测。 3 结果 加强胰岛素临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将糖尿病患者住院期注射胰岛素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提出优化的制度和措施,追踪整改的效果,注射胰岛素缺陷发生率得到明显下降。我们体会到制定胰岛素注射流程,加强护士教育,规范药物存放方法,加强医护沟通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可以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使得病人的满意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彩霞,蔺桂芳.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对策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a)1-3. [2]薛素兰,伍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4b):718-719.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大家下午好,今天组织大家查有关2型糖尿病的护理及佩戴胰岛素的病人的护理。实习同学汇报一下病史: 83床,欧阳宝玉,女,51岁,98930,2月19日入院,主诉:口干多饮多食5余年,伴肢端麻木2年余。入院时血糖15.1mmo/L,入院后予上胰岛素泵及动态血糖仪检测血糖。既往有糖尿病史多年,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入院诊断:1.2糖尿病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腰椎间盘突出症昨天上午10:20测MBG 为low,(《1.1mmol/L)静推高糖,复测血糖11.2 mmol/L,经过治疗,现在血糖波动在~ mmo/L. 做四测,专科体查(询问有无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四肢麻木,视物模糊) 糖尿病临床表现:”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血糖正常值范围:3.9~6.1 mmo/L,低血糖小于3.9 mmo/L,危急值16.7 mmo/L.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控制总热量,一餐不宜吃太饱,多吃蔬菜少吃肉;2.严格限制各种甜食:糖果、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3.多进食高纤维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1.早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避免发生低血糖;2.运动宜在餐后一小时进行;3.外出锻炼时随身携带一些食品;运动锻炼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球类活动等,至少每周3次;3.运动过程中如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表明已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立即进食。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1.每天检查足部一次,有无鸡眼、水泡、溃疡、坏死等;2.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3.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应与脚趾平齐;5.预防外伤:冬天避免使用热水袋,不要光脚走路。 6.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注意足部保暖。 佩戴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1.检查病人输注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出血、有无针头套管脱出和胶布松脱、药液及电池剩余量等;2.根据部位情况每5-7天更换一次注射部位和输注装置,并做好针口的护理;3.每餐打胰岛素前先观察病人血糖情况,低血糖者不打。4.胰岛素泵报警处理:可能没有药水和电池,需及时更换。5.病人外出和做检查前不宜戴泵去。6.洗澡时需分离胰岛素泵;7.告知低血糖症状和处理措施。 动态血糖监测的介绍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一.特点: 丹纳胰岛素泵:模仿人体胰腺的正常功能,根据东方人的人体特点,约每4分钟输注一次微量胰岛素以维持人体全天血糖的正常水平,同时在餐前输注大剂量胰岛素以平衡餐后的高血糖。因此这种输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模仿人体胰腺,可谓是人体胰腺的完美替代。 二、胰岛素泵的组成 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 三、胰岛素泵在临床的运用 1.胰岛素泵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患者中的应用3.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4.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妊娠的临床应用 5.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四、胰岛素泵的使用 (一)胰岛素泵的安装 1)安装电池 将泵右侧电池盖打开(左紧右松),将电池正极向下放入,盖上盖子。 3)抽吸胰岛素 打开注射器,把注射器针柄底下的盖子取下,取出里面装的白色针帽待用,取出一颗螺杆,使其扣对扣安在注射器底部(最好让注射器针柄下边缘两个多出来的小柄横在注射器刻度两边),把螺杆扭到最外。用注射器把胰岛素抽好(注射器容量为3ml,不可用力猛拉针柄,应边抽边排净注射器里的空气,再抽净余液,以免针柄与注射器滑脱,导致胰岛素的浪费),把针头取下,安上注射器里配的针帽。 4)上注射器的砝码 将砝码机取出装好电池。把抽好胰岛素的注射器轻放入砝码机里(螺杆向下),按下旁边的按钮,使螺杆上到最里面(直到到注射器不在下降为止),取出注射器,用手轻轻将螺杆向外转两圈。5)安装注射器 打开泵上的盖子,将注射器的两个多出来的小柄对齐泵里的小凹陷轻轻放入,把有刻度的一面对朝外,使注射器完全落入泵里,盖上盖子。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图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 准备胰岛素润滑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将注射器与输注管路相连并充盈管路 将注射器放入泵中卡好用泵对输注管路进行充盈(方法:按SEL一次再按ACT,用箭头调节5个单位再按ACT,观察针尖出现一滴胰岛素即将泵暂停:按SEL 两次再按ACT)将针头装入注针器卡好对部位进行消毒安装固定好针头取出引导针。 胰岛素泵使用规程及步骤 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1.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2.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糖不稳定者尽快用泵。3. 胰岛素准备:提前6小时将胰岛素置于常温下。4.设立程序:设置泵的基础量与大剂量、时钟等相关数据。5.盛装胰岛素:并确定能正常释放。6.皮肤处理安装:避开脐部及腰带部位。 二.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 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计算依据:根据泵治疗前胰岛素剂量及患者血糖情况计算 使用泵以前的血糖控制情况开始胰岛素泵治疗时的推荐剂量(U/日)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千克.天)(0.85-0.9) 经常发生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0.8—0.7) 高血糖、极少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100% 2.根据患者情况与实际体重决定胰岛素泵开始的剂量(使用于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 患者情况初始剂量 1型糖尿病0.5—1.0U/(千克.天)

1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0.2—0.6U/(千克.天) 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者应从1.0U/(千克.天)开始 特别瘦小的儿童0.1U/(千克。天) 青春期糖尿病 1. 0—1.5U/(千克.天)2型糖尿病,病情轻,体内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0.1—0.2U/(千克.天)病情严重,病程较长,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从0.3—0.5U/(千克.天)开始,但总量 一般不超过1.2U/(千克.天) 三.基础率与大剂量的设置 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是以基础分泌与进食后高分泌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分泌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40%—60%),进食后分泌的胰岛素也大约占50%(40%—60%)。 胰岛素泵最大限度的模拟了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方式,它将人体胰腺的基础分泌与进食后的分泌的胰岛素分别设计到了泵当中。它们分别是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 (一)基础量:是泵特有的模拟人非进食状态下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1.基础量的计算: 患者状态以前多次注射胰岛改用胰岛素泵基础量所占百分比 素治疗时的总量后推荐每日总量 血糖控制良好 很少低血糖100% 75%—85% 45%—50% 经常低血糖100% 70% 35%—40% 高血糖+ 很少低血糖100% 100% 50%—60% 2.如何在泵上设置基础量 3.泵的基础量设置正确与否要经过检测,其检测分以下四段时间进行: a 入睡后—清晨起床(睡前不加餐,空腹过夜) b 起床后---午餐前(不吃早餐) c 午餐前---晚餐前(不吃午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