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指的是将汽车或其他机械设备发动机的余热利用起来,通过发电机将余热转化为电能。这种系统具有以下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传统的发动机仅能将约30%的燃料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其余的大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而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能够利用这部分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这种方式,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 减少能源消耗:利用发动机余热发电可以减少车辆或其他机械设备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这对于汽车和其他工业设备等高能耗行业来说,意味着能源成本的降低,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3. 减少环境污染: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可以将发动机产生的废热转化为电能,从而减少废热对环境的排放。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积极的影响。

4.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包括热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领域的知识,可以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并在未来能源利用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5. 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符合可持续能源利用的理念,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具有较高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不仅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精编资料推荐)成 果 简 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

成果简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本课题针对中学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学生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立题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学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常规。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扎实,政策法规依据及教育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构建教育教学模式,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应用,从教师的身体力行到学生主体的积极自主发挥,采取教师边探讨边实践,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形式,整个研究过程组织得当、方法科学合理。 三、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习惯与能力、兴趣和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1、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活动框架。 2、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进修、自我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好形式。 3、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习惯与能力提供了一个好途径。 4、调动全体学生进行实验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成为现实,使在全方位上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和能力成为可能。 5、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科技教育、实验研究、教具仪器的研制及开发能力。

四、该课题研究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科化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根据实验教学的科学 性、实用性、优效性、创新性原则,突出素质教育思想,注重认知、 情感、技能目标统一,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杠杆、以创新 思维为基调的由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中自主选题、自行 设计、自己动手动脑的大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且具有较强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理论水平,师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有提高。(1)撰写论文30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CN报刊上发表 文章14篇(含学生发表文章6篇)。(2)获奖论文13篇,其中省级7 篇。(3)自制教具学具40多件(个),省、市级获奖6项(其中学生3 项)。(4)学生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全国劳技教育创新大赛、“光大 杯”大赛、自制教具评选等共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三十多 人次。获国家专利一项。(5)课件4个。(6)讲座4个。(7)学生调查报 告、研究报告4份,研究性学习论文十多篇(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篇)。 (8)实验(校本)教材三编,约5万字。 五、产生较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学校先后多次获县、市、 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奖。被评为省少年科学院一级 分院。在《中学生理化报》、《少年发明与创造》、《巢湖日报》、 《安徽教育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省、县等多家电视台、电 台均有对学校开展实验、实践、科技活动获得了可喜成果的报道。《教 育文汇》以“教研组写真”长篇专文报道了物理教研组。 安徽省庐江二中“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课题组束义福

余热发电技术

第一节大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概述 一、掌握内容 1、复合闪蒸补汽式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 2、复合闪蒸补汽式纯低温余热发电废气的取热方法 3、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一是在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余热 锅炉)将窑头、窑尾排出大量地品位的废气渔人进行回收换热,产生过热蒸汽推动 汽轮机实现热能-机械能的转换,再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并供给水泥生产过程中的 用电负荷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水泥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水平,对于保护环境,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是在不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能耗指标的前提下,完全利 用水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最大限度的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利 用效率,另外配制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将对原油水泥工艺系统不产生影响当两个系 统接口计合理,将融和成为一个更优的大系统。 二、了解内容 1、水泥余热发电应用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方向 2、国内余热发电已普遍采用的几种热力循环系统、循环参数及废气取热方式的特点和存 在的主要问题 讲解资料 一、发展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目的 1. 1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由窑尾预热器、窑头熟料冷却机等排掉的400c以下低温废气余热,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总耗热量30%以上,造成的能源浪费非常严重。水泥生产,一方面消耗大量的热能(每吨水泥熟料消耗燃料折标准煤为100〜115kg),另一方面还同时消耗大量的电能(每吨水泥约消耗90〜115kwh)。如果将排掉的400℃以下低温废气余热转换为电能并回用于水泥生产,可使水泥熟料生产综合电耗降低60%或水泥生产综合电耗降低30%以上,对于水泥生产企业:可以大幅减少向社会发电厂的购电量或大幅减少水泥生产企业燃烧燃料的自备电厂的发电量以大大降低水泥生产能耗;可避免水泥窑废气余热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的热岛现象,同时由于减少了社会发电厂或水泥生产企业燃烧燃料的自备电厂的燃料消耗,可减少CO2等燃烧废物的排放而有利于保护环境。 1. 2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推行提供技术支持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 1.3符合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要求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一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1.4对于水泥生产企业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余热电站,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大幅降低水泥生

余热电站基本情况介绍

纯低温不补燃余热电站介绍 水泥、玻璃、钢铁、铝等是国民经济和基本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材料,每年国家建设中都需要消耗数量巨大的各类建材。目前这些行业都有相对区域集中的趋势,生产规模较大,呈现出高集中度的发展方向。但是上述各类建材也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品,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等矿产品,生产中会排放大量的含较高温度的废烟气,也会排放大量的粉尘。因此这些行业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监控的需要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改造的关键领域。 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不补燃余热电站是近年来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研究、开发的成套技术和装置。目前,我国通过自行研制,以及各相关企业特别是总承包单位的开发,已经基本掌握其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调试运行等的技术。 一座基于建材(水泥、玻璃等)生产线的余热电站,主要由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和相关的气、水、电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涉及土建、电气自动化、给排水、消防、供风、照明、除尘、环保、防雷、接地、软件编程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成套项目。电站运行后一般理论上可以达到经济运行.可以有效降低生产电耗,一般3-5年就可以收回投资。同时余热电站充分利用了原来直接排放的废热烟气,大大降低了废热、粉尘的外排,节能降耗、减排,有利改善环境。其余余热利用而降低的碳排放,还可以上

市交易,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能为企业额外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今年来,各地纷纷上马余热电站项目,国家有关部门也确定了水泥生产线的改造时间表,其它建材行业推广也是指日可待。建材生产线纯低温不补燃余热电站已经成技术改造的首选项目。 以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电站为例效益分析 以2500D/T水泥生产线为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建设费用3000万元左右 2、设计和建设周期约10个月(冬季不宜施工的季节除外) 3、发电能力4000-5000KW/H(视窑运行状况确定) 4、自用电率小于7% 5、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6、余热电站相对于窑的运转率大于95% 经济效益框算: 年发电量:7200*(4000—5000)*0.93=26784000-33480000KW/H 年电费收入:(26784000-33480000)*0.50=1399.20-1674.00万元年运行费用:400万元 年经济效益:999.20-1474.00万元(税前) 考虑设备增值税抵扣和其他可争取的优惠 考虑自用电消耗 考虑企业所得税

自我评价(主要学术贡献、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

自我评价(主要学术贡献、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自我评价是各行各业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对于学术界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我自己的学术发展中,我一直积极探索,不断推进自己的科学研究,努力推进学术进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在此,我希望通过自我评价,总结我过去几年在学术贡献、创新成果以及其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方面的努力成果。 一、学术贡献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及其应用等领域。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主导或参与完成多项重要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和贡献。我主要的学术贡献如下: 1. 发表多篇SCI级别以上论文 在过去五年中,我发表了多篇SCI级别以上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围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论文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不同的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并且这些成果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科研项目负责人或骨干

我参与或主导完成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其中,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骨干完成了一项关于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金融数据,并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开发出了一套有效的数据挖掘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3. 担任重要学术委员会成员 我还担任了多个国际权威学术委员会成员,并且参与了多个国际会议组委会。这些机会使得我可以在相关领域与其他国际知名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 二、创新成果 在学术领域,创新是不可或缺的,我一直致力于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开展创新性工作。下面是我在创新成果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 1. 新型机器学习算法 我设计和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并在相关领域完成了相应的实验验证。这些新算法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语言语义分析、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在这些研究中,我在算法效率、准确性以及鲁棒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影响力

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深入探索和理论构建的过程,不仅对个人的学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影响力展开论述,并介绍学术研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术研究的价值 学术研究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术研究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通过学术研究,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并传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持久且系统的智力资本,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其次,学术研究是人类认知的推动力。学术研究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各个方面的深入探索,推动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深化。通过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认知的推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能。 此外,学术研究还具有可持续创新的价值。学术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能为新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学术研究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在不同领域

的学术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二、学术研究的影响力 学术研究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术研究对学术界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推动学术界的发展,引领学术潮流。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影响,指导和推动学术界的进步。 其次,学术研究对社会决策和公众认知的影响。学术研究成果在政策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公众认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常常依据学术研究成果来制定政策和行动计划,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此外,学术研究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创新理论都是从学术研究中衍生而来的。学术研究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三、学术研究的应用 学术研究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学术研究在几个典型领域的应用举例: 在医学领域,学术研究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科学家们通过对疾病机理的研究和药物的毒性试验,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涡轮膨胀机的优化研究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涡轮膨胀机的优化研究几十年来,涡轮膨胀机(TURBO)一直是低温余热发电(LTR)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性能低下。因此,对TURBO性能优化的研究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TURBO的性能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TURBO 的性能。 首先,应考虑在TURBO的设计中使用空气冷却器、涡轮叶片和燃烧室,以减少发动机的过热和损失。其次,应在TURBO的设计中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尤其是其热膨胀系数应较低,以及考虑到发动机内容积,使内部压力降低,使发动机能够适应高温、高压的环境。另外,考虑燃料的推力系数,应确保燃料的推力能够使发动机的性能持续良好,而不会受到燃料的热性能影响。最后,应考虑发动机气缸的大小,以保证发动机能够更好地输出功率,同时避免出现过热的情况,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TURBO的性能,可以采用改进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TURBO控制系统可以检测发动机机体和涡轮轴转动等参数,控制发动机的冲程和运行参数,以优化涡轮叶片的结构设计,提高涡轮叶片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另外,应通过实验来确定TURBO电子控制系统的具体参数,以保证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中运行时能够良好地工作。此外,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并依据模型进行模拟试验,

以获得最优的参数组合,从而提高TURBO性能。 此外,还应考虑到涡轮膨胀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TURBO的性能,应定期检查发动机的各部件,并严格把控发动机的参数,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涡轮膨胀机(TURBO)在低温余热发电(LTR)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有一些技术问题,如性能低下等。为此,本文从发动机设计、控制系统、实验等方面,对TURBO的性能优化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提高TURBO 的性能。

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很好地确定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两者的评价直接关系到课题的实用性和学术性。下面我们将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课题的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是指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中了解和认同的程度,它是研究成果能否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贡献的标准之一。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仅关注实用性,而忽略了学术价值,那么研究得出的结果也很难被学术界所重视。 1. 创新性 创新性是课题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创新性,就是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形成新的见解和思路,通过探索和

发现新的问题,填补学术领域的空白,为学术界带来新的思考和研究方向。只有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研究成果才可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例如,在语言学领域中,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英语句子语法分析,而现在有学者开始关注多句子层次语法分析,这种研究能够增强我们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2. 实证性 课题研究必须具备实证性,即用实际的数据或案例验证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只有具有可证实性的课题研究成果才能被学术界所信赖和接受,从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新药物是否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样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实证性和学术价值。 3. 理论建树

课题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对学术理论进行建立和发展。理论建树 是学术界中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和模型,可以为学术界带来全新的认识和理论解释。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有 所贡献,才能说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例如,在经济领域中,经济现象复杂多变,研究者可以通过建 立新的经济理论体系,来更好地解读市场现象,为政府和企业提 供更准确的经济预测和决策支持。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课题的应用价值是指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效益和贡献,评价该价值的标准有很多,不同领域对应用价值的评价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将从实际应用中的不同领域为大家介绍课题的应用 价值。 1. 科学技术领域

工业余热发电的应用及电气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工业余热发电的应用及电气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摘要:余热发电是将工业生产中多余的热能转为电能的技术。不仅节能还有利 于环境保护,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近年来超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 气发电技术在钢铁行业渐渐被使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吉林某钢厂超高 温超高压余热发电项目的设计及运行,进行归纳与总结,对同类型的工程改造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钢铁厂;超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发电;节能减排;电气设计 引言 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益等 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 了保证可持续发展,使工业的余热、余气、废热、废气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家颁 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 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指出,要将钢铁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列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之一。2010年,六部委组织编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政策大纲》,要求推广钢铁工业废气余热、余压发电技术。2011年,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销售自产的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可以享受 增值税即征即退100%政策。2012年,工信部发布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要求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等余热余压资源丰富的行业,全面推 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推进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 在这些政策的号召下,超高温超压余热发电技术在钢铁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应用,成为了目前在钢铁领域主流的余热利用技术。 1 余热能源的组成 以吉林鑫达项目为例,该工程是把钢厂原有的煤气重新整合,进行高效利用。将原先高能耗、低效率的煤气发电系统停用,把煤气进行整合高效利用,建设1 台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锅炉,配套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进行发电,提高煤气的发电效率和公司自备发电装备水平。锅炉的燃料为钢厂日 常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锅炉采用转炉煤气点火。高炉煤气和转炉 煤气的成分如下下表所示: 高炉煤气组成(体积%) 注:高炉及转炉煤气中不含硫成分。 根据煤气所能产生的热量,该项目新建1台220t/h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锅炉 (13.7MPa、540℃),1套65MW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的辅助设施及相 关公用设施。 2 余热发电的收益 以吉林鑫达项目为例,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65MW。由机组投入运行后的现场反馈得 知机组净发电量约为每小时6*104kWh,年发电量(扣除机组检修的时间)约为 18.6*106kWh,电价按0.65元/kWh计算,发电收益约为1210万元/年。 由此可看出,超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发电技术可为钢厂节省可观的电费。该项目所 发电量均供钢厂的日常生产所用,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业废气的排放,保

压风系统余热利用和效益分析

压风系统余热利用和效益分析 压风系统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们用于将大气压缩成高压气体, 以供各种工业过程使用。与此压风系统产生的余热也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适 当的利用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本文将对压风系统余热利用和效益进 行分析,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一、压风系统余热利用概述 压风系统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和干燥器等设备 产生的热量。这些余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将成为一种能源的浪费。对压风系统余热 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业生产的 可持续发展性。 压风系统余热利用的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余热回收:通过对压缩机、冷却器和干燥器等设备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将其 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等热能资源,用于供暖、热水生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求。 2.余热发电:将压风系统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通过发电设备将其转化为电力,用 于工厂内部的电力需求,甚至可以向外部电网供电,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3.余热利用系统:利用余热进行空调制冷、水加热、蒸汽发生、锅炉加热等应用,满 足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能源需求。 对压风系统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可以带来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利用余热进行发电、供暖、热水生产等,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 的需求,降低能源采购成本,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2.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余热的有效利用,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 废气、废水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余热进行能源转化,可以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4.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有效利用压风系统余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和产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利用压风系统余热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余热发电相关ccer方法学

余热发电相关ccer方法学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余热发电是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电能的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利用余热发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回收手段。与传统能源的消耗相比,余热发电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能源浪费的现象。 本文旨在介绍余热发电相关的CCER方法学,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CCER,即“废热综合利用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通过对废热的收集、转移和利用,CCER方法学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本文将首先介绍余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不同类型的余热发电设备和其工作原理。随后,将详细阐述CCER方法学的核心概念和技术要点,包括余热的收集与回收、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及系统运行中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在总结部分,本文将强调余热发电相关方法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同时,还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对CCER方法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余热发电相关CCER方法学的基本概念、技术要点和应用前景。同时,也将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余热发电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安排。通过明确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分布,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本文的结构如下: 1. 引言 1.1 概述 1.2 文章结构 1.3 目的 2. 正文 2.1 余热发电方法学介绍

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研发获重大突破

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研发获重大突 破 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一旦产业化,有望填补国内空白记者昨日从银轮股份获悉,参股公司开山银轮研发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ORC)获得重要突破,利用太阳能蒸汽热水的15kwORC 发电控制系统已成功发电,并已销售样机。该项目一旦产业化,将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前景广阔。据介绍,该ORC系统主要利用ORC-有机朗肯循环原理,配套主件使用开山股份生产的半封闭式ORC螺杆膨胀发电机和银轮股份研发的板式换热器,使用太阳能蒸汽热水的热量将发电系统内的冷媒加热,使之汽化膨胀,转化为动能带动膨胀发电机,最终转化为电能。最新试验结果显示,该样机在蒸汽每小时流量350公斤情况下,发电量是15.6千瓦、螺杆转速1515转,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公司已经成功销售样机,售价为20万元/台。银轮股份人士表示,公司4年前就组建了由博士领衔的团队跟踪研究ORC系统,开山股份则在节能领域拥有技术优势,双方一拍即合于2011年设立合资公司,各持50%股份。今年3月下旬,项目组开始第一阶段的焊接组装,4月底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利用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热量进行发电的15KW螺杆膨胀发电机试制也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的研制,即在利用柴油机缸套冷却水发电的基础上再加上利用柴油机尾气发电,实现两套系统同时发电,做到余热利用最大化,自身耗电最小化。第三阶段计划向更大功率的船用柴油机拓展。据了解,ORC系统是光热发电的核心设备,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可用于船用发动机余热发电。由于船用发动机功率大,且船上发电均以燃烧重油或柴油为主,发电成本高达3元/度,如果一艘船上安装一台15千瓦功率的ORC系统,每小时可发电15度,一天创造经济价值1080元,这样一台ORC系统一年可创造39万元的经济价值。另如,油井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天然气,为安全起见都白白烧掉,而油井作业往往也要用柴油发电来给油井供电,成本十分高且造成污染,若采用ORC系统将会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除此之外,大量存在的地热能,甚至太阳能、发电机组等,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发电,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业内专家分析,ORC系统如果有成熟的产品,在中国应用前景每年以几万套到十几万套计,预计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达50亿元。另据了解,银轮股份在国内率先开发的“轿车冷却前端模块”项目也获得重要突破,目前已在吉利汽车、郑州日产等公司试用,该产品将轿车上需要的水箱、中冷器、冷凝器、风扇、空调等单个零件通过优化匹配集成为一个冷却模块,通过智能控制,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实现效率最大化。不仅可大大降低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冷却效果,对轿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均有明显提升效果。公司方面称,该模块产品一旦成功开发,有助于公司战略性地从重卡和工程机械零件商切入市场更大的轿车配件领域。(记者陶君编辑吴正懿)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 1、标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内容: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该类项目的广度和深度规定,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编列,其提纲如下: (1)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目录、宏观调控政策,在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研,提出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以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政策原则和指导思想。 (2)产品市场(或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和预测分析;竞争对手现状和发展分析;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市场营销战略。 (3)产品(或建设)规模方案的选择。 (4)工艺技术方案(或建设标准)选择。 (5)资源、原材料、燃料来源和供销的可能性评价。 (6)公用设施建设方案。 (7)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交通运输,以及水、电、气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8)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 (9)节约能源、水和土地资源措施。 (10)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论证及措施。 (11)生产组织、管理体制、机构定员、人员培训设想。 (12)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按重要部位设计方案估算工程量进行计算)。提出资金筹措办法。 (13)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 (14)综合评价及结论。 3、项目实施单位条件、经济技术能力情况和项目实施领导组织、人力配备情况。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或委托×××院、所编制。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间。 ×××年×××月×××日。 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篇二 一、总论 1.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课题单位名称、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主管单位名称、科研情况(含科研及技术开发成就、技术力量、技术装备)、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装备及基础设施、资产状况和经济状况(现金流量、债务、损益情况)概述。 2.课题背景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依据,课题实施的必要性、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意义,课题研究与开发概述,承担单位实施课题的优势。 二、国内外现状、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同类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开发水平、研究方向和重点,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技术需求、

30万吨硫酸装置余热发电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30万吨硫酸装置余热发电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此外,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迄今为止,煤炭在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还很大。 中东化工公司通过本次技术改造,将有利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挖掘发电潜力,减少煤的耗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快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步伐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各个行业共同繁荣。 1.1有利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挖掘发电潜力 建设单位利用成熟的余热发电技术,既有利于减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电力需求”的巨大压力,又有利于降低经济生产成本和提高单位产品价格竞争力。本项目通过设置余热锅炉系统,利用硫铁矿制酸过程中的高、中温余热产生360t/d中压蒸汽,并通过余热发电机组发电,其发电能力为3564万kWh/年,经济效益可观,符合国家余热能源综合利用政策。 1.2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项目实施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明显减少,特别是SO2、

氮氧化合物的减排效果更为突出;余热发电量相当于火力发电厂每年少用1.2474万吨标准煤,可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环保效益良好。 1.3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步伐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中东化工有限公司硫酸装置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既可节约燃料和电力资源,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项目的实施,可为当地加快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步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1.4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各行业共同繁荣 随着项目的实施,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为企业改善员工的福利和提高员工薪酬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基础。所有这些,必将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该区经济的增长,增加区域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社会发展具有关联带动作用,能推动区内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环境保护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当地区级经济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5社会效益分析结论

船舶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

船舶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船运业的发展,大量船 只投入使用,柴油机作为船舶的主要动力输出装置,尾气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存在能源浪费现象。介绍船舶的余热构成,并从余热制淡、制冷、制热及 发电四个方面介绍了船舶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冷却水余热;船舶;利用 引言 今天的航运业面临着应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能源价 格的上涨,船舶运营能耗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带来的 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节能技术作为控制船舶运输成本的最 有效手段,其一直受到包括造船业和航运业在内的共同关注。船舶主机作为船舶 运营中的耗能大户,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从其入手,研究切实可行的节能 减排措施。 1船舶主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目前,船舶主机余热利用技术手段主要有动力涡轮、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及 有机朗肯循环等余热回收技术。动力涡轮余热回收技术是利用涡轮从主机排气中 直接旁通部分流量,推动涡轮转动产生轴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用以保证船舶电力 供应或通过轴系传动装置与蒸汽轮机相连共同对外输出有用功。ABB公司在上世 纪70年代末期就基于动力涡轮技术首先提出了大型船舶柴油机排气剩余能量回 收技术,该技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汽轮机组成联合动力回收系统。据ABB公 司介绍,单独使用动力涡轮最大可回收主机5%的功率,结合汽轮机使用,最大 可回收近主机10%的功率,对于大型集装箱船舶,每年可节省5000t燃油。德国MAN公司作为最大的低速柴油机生产商,也开发出了蒸汽轮机-动力涡轮联合余 热回收系统。余热锅炉回收技术是利用余热锅炉回收主机排气的热量,主机排气 流经锅炉后将热水加热成过热蒸汽,一部分通入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一部 分供给船舶其他装置蒸汽使用。Wartsila公司作为船舶动力装置的领军者,基于 余热锅炉回收技术开发了一种带余热锅炉的热回收装置,该装置由余热锅炉、汽 轮机、动力涡轮和给水预热系统等组成。2005年6月,Wartsila公司将该系统用 于Sulzer12RT-flex96C柴油机上,可大约回收主机功率11%的能量,降低了NOX 的排放,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船舶主机的特点以及传统余热锅炉 的设计方法,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中应用的三压式超低温 排烟余热锅炉为例,给出了一种新型船舶柴油机超低温排烟余热锅炉的设计方法,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就是基于有机朗 肯循环技术,利用余热系统中的蒸发器吸收柴油机运行时产生的烟气余热,将有 机工质加热蒸发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进入透平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透平 排汽进入冷凝器冷却至液体,再次进入工质泵,如此往复完成整个循环,实现从 热能到电能的转化,可为船舶提供用电需求。结合船舶柴油机排气余热特点,基 于有机朗肯循环技术,设计了一种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并对系统的关键部 位进行了设计。 2船舶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 2.1冷却水余热制淡

汽车发动机余热发电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抢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之一。汽车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燃料,而我国是一个石油存储量相对欠缺的国家,目前己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汽车燃料有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我国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调查研究表明,汽车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有效利用,其余能量都被散失或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极大浪费,也带来了不良环境影响.因此将这些汽车废热有效利用是实现汽车节能,降低汽车能源消耗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汽车余热利用技术 从目前汽车所用发动机的热平衡来看,用于动力输出的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尾气带走的热量。 下表为内燃机的热平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有较大利用空间,如何将其有效利用自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此方面研究。 由于车用发动机特殊的使用场合,汽车余热利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要求,可将这些特点简单归结如下: 一是汽车余热的品位较低,能量回收较困难; 二是余热利用装置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三是废热利用装置要抗震动、抗冲击,适应汽车运行环境; 四是要保证汽车使用中的安全; 五是要不影响发动机工作特性,避免降低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由于汽车余热利用具有上述特点,使得研究的成果虽多,但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不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1、余热制冷技术 目前,在轿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的发动机动力,增加油耗,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性;同时由于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采用的制冷工质为氟利昂类化合物, 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为解决舒适性与制冷功耗之间的矛盾,回收和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来驱动制冷系统,实现轿车空调,是理想的节能方案。目前提出的这方面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吸收式制冷空调.其原理是以热能为动力来完成制冷循环的,在相关文献中,研究最多的是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来实现吸收式制冷,当然也可以利用排气余热来实现吸收式循环。吸收式制冷系统有较大的性能系数COP(相对于吸附式而言),但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而且四器

人事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印发《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人事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印发《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人事部(已撤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1996.04.09 •【文号】人发[1996]38号 •【施行日期】1996.04.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正文 人事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印发 《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的通知 (人发〔1996〕38号) 现将《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在评审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时遵照执行。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映给我们,以便修订完善。 本评审条件自下发之日起试行,评审办法按《关于印发〈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试行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4〕14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996年4月9日 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总则 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结合民用航空工程

各专业的特点,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按照本条件经评审合格并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者,表明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其职务与工资待遇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确定。 三、民用航空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名称分别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四、民用航空工程包括: 航空器维修与适航、航行、通用航空三个专业。 五、适用范围 (一)航空器维修与适航 1、从事民事航空器维修、改装及其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 2、从事民用航空器适航合格审查、适航检查和适航监督的技术人员。 3、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与适航专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 (二)航行 1、从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管理、航空器运行性能管理及飞行签派的技术人员。 2、从事航空器飞行程序设计、空域规划,以及机场建设中有关空域、净空条件、通信导航设施布局等评估设计的技术人员。 3、从事航行专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 (三)通用航空 1、从事农林业航空、航空遥感、航空探矿、航空吊挂等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 2、从事通用航空专用设备研制、检测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 六、申报条件 (一)凡申报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