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第24讲生物的进化

考纲要求备考指津

1.描述生命起源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

观点。

2.了解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

3.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并理解生物

进化的总体规律。

4.阐明生物进化的原因,描述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1.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多,常联系

一些有关生命起源、生物进化证据的材料进

行命题。

2.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

原因是命题的热点。如病菌抗药性的形成、

狼的奔跑速度的进化、动物保护色的形成

等。

考点梳理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

(1)原始大气成分:有水蒸气、______、氨、______、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

(2)自然条件:______、紫外线以及______等。

(3)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原始大气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________。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______________中,其中的________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方法:主要运用______法。

2.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3.进化的总体趋势: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

4.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藻类植物____植物____植物→______植物

??

?

??植物

被子植物

5.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原始单细胞动物→______动物→扁形动物→______动物→环节动物→______动物。

6.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原始的鱼类→古代的______→古代的爬行类鸟类______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适应者__________,不适应者被______的过程。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为争夺足够的______和______而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性,通过遗传变异产生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

(4)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只有那些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适应环境而______下来,那些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则被______。

3.人工选择:在______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______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的品种,这属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一般来说保留的是对生物生存______的变异,而人工选择保留的则是对______有利的变异。

自主测试

1.在原始地球上,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

A.紫外线和火山爆发 B.闪电和宇宙射线

C.地球深处的放射线和陨石引起的冲击波 D.以上三项都是

2.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

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

3.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物或遗迹

4.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5.我国是世界上金鱼品种最多的国家,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我国有不同环境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我国鱼类品种多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生命的起源

(1)“原始海洋”起源说

①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三大条件

a.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主要是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氧气。

b.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和雷电等。

c.环境条件: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内含有机物,并具有使有机物化合的温度条件,有机物经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相关的模拟实验

a.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说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可能性;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说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转化为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b.其他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制成另一些有机物。

③起源的过程

(2)其他学说:原始生命来自其他星球

【例1】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解析: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火花电相当于闪电,B装置中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最后B中出现了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答案:(1)米勒(2)原始大气氧气闪电(3)原始海洋氨基酸(4)无机小分子

方法归纳解决此题的步骤:

(1)明确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

(2)分清图中各部分模拟的是原始生命起源的哪个环境。

(3)分析实验结果。

2.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①过度繁殖: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

②生存斗争:达尔文认为过度繁殖是引起生存斗争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③遗传和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能够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其中的许多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④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⑤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⑥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⑦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

⑧图示

比较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 人 选择结果

保留了对生物自身有利的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 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 进化速度

时间长,速度慢 时间短,速度快 相同点 都是从不定向的变异中定向选择,都是获得生物新品种

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的群体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__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________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的。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__________来实现的。

解析:害虫的群体中,不同个体抗药性不同,说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在杀虫剂的使用过程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容易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在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并不断增加剂量的过程中,抗药性强的个体通过遗传逐代积累将抗药性强这个性状固定下来并遗传下去,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并使其向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是通过害虫与其环境(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答案:(1)差异 不定向 (2)选择 定向 (3)生存斗争

1.(2012·山东菏泽中考,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

B .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2012·四川眉山中考,14)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 .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D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是因为无翅昆虫的翅膀被风吹掉了

3.(2012·福州中考,5)“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 )

A .达尔文

B .弗莱明

C .列文·虎克

D .巴斯德

4.(2012·江苏连云港中考,11)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B .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

C .进化总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江苏)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练习(含解析)

第24讲生物的进化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江苏盐城期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青霉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体,并使抗药性不断增强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C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A正确;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细菌的抗药性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经产生,青霉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C错误;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2.(2018江苏南京期中)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由同一物种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外因有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 答案 D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 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互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D正确。 3.(2018江苏淮安、宿迁期中)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使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关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D.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答案 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它使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B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故均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均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这三种变异均是随机发生的, 具有不定向性,C正确;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D错误。 4.(2018江苏镇江一模)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C.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可以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答案 D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种群的进化方向,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的是自然选择,A错误;细菌中抗药性的变异是在接触青霉素之前产生的,青霉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D正确。 5.(2018江苏南京九中等三校联考)1979年科学家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概有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 000只。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50%的非洲雄象不 再长有长牙。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 A.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长出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0讲 生物的进化

1.(2020·诸暨模拟)生物在发生进化时() A.总是适应环境的B.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 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在生物界,雌雄个体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如雌、雄蜂的不同以及鸟类雄鸟羽毛华丽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遗传物质不同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利于物种的发展D.能体现生物多样性 解析:选C。雌、雄性分化有遗传基础,雌、雄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同时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3.(2020·义乌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B.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个体的存活 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解析:选C。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A正确;地理障碍会导致同一种群不同个体朝着不同方向进化,可能会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的物种,B正确;生物的变异对于个体来说往往是害大于利,C错误;动物和植物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D正确。 4.(2020·浙江宁波模拟)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生境的蝴蝶。通过“假蝴蝶实验”,发现封闭生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C.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选B。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较开阔生境暗,封闭生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B正确。 5.(2020·浙江嘉兴模拟)下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岛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 B.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 C.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 D.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 解析:选A。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甲岛所有的鸟类不能称为一个种群,A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6.(2020·金华质检)如图,某种群自由交配,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第24讲生物的进化 考纲要求备考指津 1.描述生命起源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 观点。 2.了解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 3.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并理解生物 进化的总体规律。 4.阐明生物进化的原因,描述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1.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多,常联系 一些有关生命起源、生物进化证据的材料进 行命题。 2.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 原因是命题的热点。如病菌抗药性的形成、 狼的奔跑速度的进化、动物保护色的形成 等。 考点梳理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 (1)原始大气成分:有水蒸气、______、氨、______、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 (2)自然条件:______、紫外线以及______等。 (3)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原始大气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________。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______________中,其中的________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方法:主要运用______法。 2.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3.进化的总体趋势: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 4.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藻类植物____植物____植物→______植物 ?? ? ??植物 被子植物 5.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原始单细胞动物→______动物→扁形动物→______动物→环节动物→______动物。 6.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原始的鱼类→古代的______→古代的爬行类鸟类______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适应者__________,不适应者被______的过程。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为争夺足够的______和______而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性,通过遗传变异产生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 (4)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只有那些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适应环境而______下来,那些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则被______。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生物的进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生物的进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4讲生物的进化 知识点题号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2,4,5,11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6 3.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7,9,12,15 4.综合考查8,10,13,14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D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C.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可以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只是青霉素对其起了选择作用;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 2.(2018·山东日照高三一模)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研究人员合成的新型万古霉素,能以新方式阻止细菌细胞壁的构建,还能导致细胞膜渗漏,让致病细菌死亡。该药物进行耐药性细菌测试时,50轮后也没有耐药性个体产生,这表明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比目前的抗生素更耐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新型万古霉素不会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B.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抑制细菌高尔基体的活动 C.新型万古霉素使用后细菌将不再发生进化 D.若出现抗新型万古霉素的个体,说明产生了新物种 解析:细菌无高尔基体;新型万古霉素的选择会使细菌发生进化;只有产生了生殖隔离,才会形成新物种。 3.(2019·山西大同月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解析: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实现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即个体的表现型。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的比例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新人教版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要程度:★★★☆☆] 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②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 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 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B.食蚁兽的长舌是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C.鹿与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都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是杀虫剂引起的,种群内本来就存在抗药性的变异,杀虫剂仅仅起到了选择的作用,A错误;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B错误;春小麦和冬小麦是两个物种,春小麦不会由于连年冬种而成为冬小麦,D错误。C项说明鹿和狼相互选择,生存下来的类型经过一代代的积累,结果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征的种群,这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2.判断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3)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4)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个体数量下降而减小( ×)

高中生物复习第24讲生物的进化

第24讲生物的进化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2,4,5,11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6 3.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7,9,12,15 4.综合考查8,10,13,14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D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C.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可以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 适应特征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只是青霉素对其起了选择作用;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 2.(2018·山东日照高三一模)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研究人员合成的新型万古霉素,能以新方式阻止细菌细胞壁的构建,还能导致细胞膜渗漏,让致病细菌死亡。该药物进行耐药性细菌测

试时,50轮后也没有耐药性个体产生,这表明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比目前的抗生素更耐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新型万古霉素不会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B.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抑制细菌高尔基体的活动 C.新型万古霉素使用后细菌将不再发生进化 D.若出现抗新型万古霉素的个体,说明产生了新物种 解析:细菌无高尔基体;新型万古霉素的选择会使细菌发生进化;只有产生了生殖隔离,才会形成新物种。 3.(2019·山西大同月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解析: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实 现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即个体的表现型。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4讲 课时作业

(限时:40分钟) 1.(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A解析:A对: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所以群体中近亲繁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错: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D 错: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种群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在各代保持不变。 2.(2019吉林扶余质检)生殖隔离可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D解析: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等方面。 3.(2018海南卷,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B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即两者不能交配,或交配的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降低纯合体的比例 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C.某种生物产生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B解析: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基因迁移等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之间保持不变。故ACD均错。由于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B正确。 5.(2019龙岩市期末)下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B.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不会发生进化过程 C.该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4讲生物的进化 1.(2011·温州质检)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2.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 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3.(2010·广州质检)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4.(2011·宁波调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⑤ 5.2010·常德调研)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6.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其基因频率TT为20%、Tt为60%、tt为20%,后来该小麦种群突然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