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低聚糖(或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指其分子结构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总称。分子量300~2000,界于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多糖(纤维、淀粉)之间,又有二糖、三糖、四糖之分。作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低聚糖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特别有益于胃肠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称"功能性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指单糖数为3~4的蔗糖(双糖)、棉子糖(三糖)和水苏糖(四糖)等。

目录

1简介

2作用机理

3适应人群

4功效1简介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呼,它是

功能性低聚糖,属于益生元的一种。[1] 不同功能性低聚糖包括:市场上常见的异麦芽糖低聚糖(IMO):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木糖(XOS)、低聚乳果糖(LACT)、大豆低聚糖(SOS)、菊粉(Inulin))等,它们都属于益生元的范畴[2] 。它是a-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四糖、棉子糖和Vabascose等组成。成熟后的大豆约含有10%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70%,其热量是每克8.36千焦耳,仅是蔗糖热能的1/2,而且安全无毒。大豆低聚糖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轴中,其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或称蜜三糖)。水苏糖和棉子糖属于贮藏性糖类,在未成熟豆中几乎没有,随大豆的逐渐成熟其含量递增。但当大豆发芽、发酵,或者大豆贮藏温度低于15℃,相对湿度60%以下,水苏糖、棉子糖含量也会减少。大豆低聚糖有类似于蔗糖的甜味,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值为蔗糖的50%,大豆低聚糖可代替部分蔗糖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保温、吸湿性比蔗糖小,但优于果葡糖浆。水分活性接近蔗糖,可用于清凉饮料和焙烤食品,也可用于降低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繁殖,还可达到保鲜,保湿

的效果。大豆低聚糖糖浆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液糖,黏度比麦芽糖低、异构糖高。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处理时,比果糖、低聚糖和蔗糖稳定,一般加热至140℃时才开始热析,可用于需要进行加热杀菌的酸性食品。

它的保健功能主要有:

1.通便洁肠

便秘患者多半是因肠内缺少双歧杆菌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肠内双歧杆菌逐渐减少而极易患上便秘。试验证明,健康人每天摄取3克大豆低聚糖,就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产生通便作用。大豆低聚糖还能促进肠蠕动加速排泄。

陕西帕尼尔生物科技常年从事与大豆低聚糖、菊粉、葡聚糖、燕麦葡聚糖得研究开发。

2.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

经实验研究证明,每天摄入10-15克大豆低聚糖,17天后双歧杆菌可由原来的0.99%增加到45%。在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特别容易利用大豆低聚糖,产生乙酸和乳酸及一些抗菌素物质,从而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肠内因有腐败细菌的增殖:双歧杆菌还可通过磷脂酸与肠粘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膜屏障,从而阻止了有害微生物的入侵和定殖。

3.降低血清胆固醇

双歧杆菌直接影响和干扰了p-径基-p-甲基戊二酰酶A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了胆固醉的合成,使血清胆因醇降低。

4.和保护肝脏

长期摄入大豆低聚糖能减少体内有毒代谢物质产生,减轻了肝脏解毒的负担,所以在防治肝炎和预防肝硬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5.抑制肠内腐败物质的生成

预防和治疗便秘和腹泄。

大豆低聚糖可以让我们的肠道的生态和谐,让我们健康每一天!

2作用机理

1、超强双歧因子:

大豆低聚糖片中的主要成分水苏糖、棉子糖对人体肠道的有益菌群双歧杆菌有很好的增殖作用,,对有害细菌几乎不起作用。大豆低聚糖在肠道被双歧杆菌吸收利用,被发酵降解成短链脂肪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质,抑制了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的增殖,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通过大豆低聚糖片增殖后的双歧杆菌通过磷脂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配合作用,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膜屏障,阻止有害菌群的入侵,起到改善肠道环境和保护肠道的作用。

2、促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大豆低聚糖片具有膳食纤维的黏稠性、持水性和水膨胀性的物理特性,同时双歧杆菌发酵百爱精致大豆低聚糖后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促进排便,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在人体实验中,每天摄入3克大豆低聚糖片,一周之内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

3、促进肠道内营养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大豆低聚糖口服液促进了双歧杆菌的增殖,人体肠道内能自身合成或促进合成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和叶酸等维生素,同时,还能促进钙质和乳制品的消化吸收,迅速给机体补充营养。1999年7月,美国公布的动物实验和人群实验结果证明:服用大豆低聚糖与对照组相比较,可使钙吸收率增加26-28%,进而增进骨密度和改善骨结构。

4、大豆低聚糖有辅助降低血压功效:

通过人体实验发现,高血压受试患者每天摄入11.5克大豆低聚糖,持续5周后,人体舒张压的高低与其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占总细菌数的比例成明显负相关,由此可见,大豆低聚糖片可以通过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5、降低血清胆固醇:

大量的人体实验已证实了摄入大豆低聚糖后可降低血清胆

固醇的水平,每天摄入6-12克大豆低聚糖持续2周至3个月,

总血清胆固醇可以明显降低。

6、大豆低聚糖保护肝脏:

人体通过长期摄入大豆低聚糖,能减少体内有毒代谢物质的产生,减轻肝脏解毒的负担,产生互感作用,并对肝炎和肝硬化等肝病均有防治功效。实验表明,让一个69岁患有肝硬化的老年病人每天服用大豆低聚糖3克,5天后其肝昏迷和便秘症状都有所缓解。

3适应人群

1、大豆低聚糖适合中老年便秘患者: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少膳食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另外,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食物在在胃肠通过时间的延长,亦可引起便秘。

2、生活不规律的人:

有些人由于工作或生活习惯的原因,经常作息时间不规律,如三餐不定时定量、经常熬夜的人,很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因为混乱的生物钟会破坏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指令,排

便时间长期不固定,不能定时排便,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则容易导致便秘。

3、运动缺乏的人:

办公室的白领们是便秘高发人群,她们因为久坐于电脑屏幕前工作,伴随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往往会带给她们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久坐也使她们缺乏适当运动,这些问题都抑制了肠胃的正常蠕动,缺少了对消化道的蠕动刺激,便秘的问题就会出现。

4、不喜欢水和蔬菜的人:

水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饮水不充足就不能满足肠道中水分的供应,容易使粪便干燥,排便不畅。蔬菜中富含充足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可以有效地加速肠道的蠕动,清理体内的毒素使之快速排出体外,减少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缺少水和蔬菜的摄取,就会影响大便的正常排泄。

5、孕妇及妊娠期女性:

便秘是孕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孕妇便秘不但会对胎儿健康以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直接造成胎儿畸形、早产、流产,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引起注意,提前预防便秘的发生;如果发生便秘,要及时治疗。

6、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社会应酬多的人士,易失眠的人士,应考学生,肠道菌群容

易失调,必须及时脱离亚健康状态。

7、在治疗中的各种消耗性、慢性疾病患者,或注射、口服抗生素的患者,或

正在接受放射性治疗和化学治疗的癌症患者。

口服大豆低聚糖

【产品名称】大豆低聚糖

【英文名】Soybean oligosaccharides(SBOS)

【别名】大豆低聚糖是a-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四糖、棉子糖和毛蕊花糖等组成

【规格】80%

【检测方法】HPLC

【外观】液体

【分子式】C24H42O21?4H2O

【分子量】738.64

【CAS 号】10094-58-3

【含量】水苏(四)糖≥50% 棉子糖≥14% 毛蕊花糖≥16%

【功能作用】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增殖双歧杆菌。防治便秘,预防洗肠引起的肠黑变,肠麻痹,抑制有害菌,提高机体抗病力,降血脂,调节血压,纠正儿童偏食厌食。促进钙锌吸收,防止骨质疏松,促进维生素合成,抗衰老。

4功效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体中栖息着100亿个以上的微生物,有95%左右的细菌是存在于肠道尤其是大肠中,重达一公斤,几乎占粪便干重的30-50%,按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分为有益、有害和中性菌三类,有益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其中双歧杆菌是绝对厌氧菌,栖息在缺少氧气的大肠中。

有益菌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侵袭,合成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产生在机酸,刺激肠壁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抑制肠道中的腐败,净化肠道环境,分解有毒致癌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延缓衰老等。人体中的双歧杆菌随年龄而异,婴幼儿最多,几乎占了人体细菌总量的95%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青壮年多于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和老年人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仅占百分之几,而被腐败细菌充斥着。总之,健康人肠道内有益菌多而腐败菌少,因此肠道内有益菌的多少是人体健康的标准。

肠道中的有害细菌如产气夹膜梭菌、韦荣氏菌、假单孢菌等则在大肠中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氨、胺类,吲哚、亚硝胺、硫氢等有毒化合物,人体长期吸收会降低免疫力,促进衰老,以致引发各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三类细菌间保持着一种相互制约的某种平衡,一旦这种平衡打破(如疾病、大手术后、化疗、放疗、长期

使用抗菌素、衰老、情绪压抑等),有害菌占了上风,肠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及症状。中性菌在繁殖过多时也会产生有毒物质,引起疾病。医学研究证明,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以抑制有害菌的过度增殖,可减少肠道腐败,清理肠道、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参考资料1.大豆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结构调节的研究,作者:刘祥,余倩,裴晓芳,刘衡川,许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检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刊名:中国微生态学杂志,英文刊: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年,卷(期):2003,15(1)

2.胡学智等译.益生元开发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益生元益生元(Prebiotics)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少数种菌落中的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

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Gibson and Roberfroid,1995)。成功的益生元应是在通过上消化道时,大部分不被消化而能被肠道菌群所发酵的。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长,而不是有潜在致病性或腐败活性的有害细菌。中文名

益生元

外文名

Prebiotics

功效

保健

应用

畜牧、医疗、日常保健、食物等

主要成分

功能性低聚糖

种类

低聚糖,多糖等多种

目录1概念内涵

相关术语

认识误区

益生菌类

2保健功效

3制备方法

种类

制造方法

4相关产品

5正常反应

6有效剂量

7应用领域

8功效比较

9选择原则1概念内涵

最基本的益生元为碳水化合物,但定义并不排除被用作益生元的非碳水化合物物质。理论上来讲,任何可以减少现在有害菌种,而有益于促进健康的菌种或活动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益生元。

此定义并没有侧重地强调某一特定的菌种。然而由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被认为对人体有很多有益的影响,所以一般的益生元被假设认为能促进此两种菌数量的增加或是其活性的增强。可以促进(生成促进)双歧杆菌的物质被认为为双歧因子。一些益生元可以作为双歧因子,反之亦然。但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见下说明。

一般可以这么认为,益生元给益生菌提供“食物”,能够被肠道内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大家所熟悉的双歧因子就是促进肠内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而异麦芽低聚糖和低聚果糖是益生元中最为优异的代表。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易被消化的食品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

益生元主要包括各种寡糖类物质(Oligosaccharides)或称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组成)。更概括的说法是功能性低聚糖。术语释意

相关术语

双歧因子:任何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成份

非消化性聚糖(NDOs):不能被小肠消化而直接进入大肠的短链碳水化合物

认识误区

所有益生元都是双歧杆菌促进性的:

对寄主(人体)有益,并不一定是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对其他菌种的促进同样可以是有有益效应的。因此益生元不一定有双歧杆菌促进性。

双歧因子都属益生元:

双歧因子可以增加小肠或其他情况下(如发酵的乳制品中)的双歧杆菌数量。当小肠中的双歧杆菌得到促进时,该双歧因子可以被认为是益生元,但只有在这种促进是有益于寄主(人体)的前提下。其他状况下的双歧因子并不是益生元。

非消化性寡糖(NDOs)都有双歧杆菌促进性或都是益生元: 非消化性寡糖可以促进有益菌从而产生有益效应,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被认为是益生元。非消化性寡糖同样可以促进有害菌而产生有害效应(如在乳糖不耐症中)。NDOs 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因而可以被称为双歧因子,但并不一定是益生元。NDOs 也可以对肠菌落无任何作用。

所以,取决于不同种类,NDOs 可能是益生元,双歧因子,有害的或是无活性的。

定义同样指出代谢活动的改变可能改善寄主健康。意思是说并没有明确特定某菌种需要被刺激促进,而是肠菌落的代谢功能作为一个整体的改变。这通常是指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提高和蛋白质降解与发酵的减少。

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一般产生无害或有益的终产物,然而蛋白质发酵则导致潜在的有害物质的生成。(见图<朦胧雨中人上传-细菌发酵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示意图。其中划线物质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发酵。>)。

硫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活性可以对肠产生不良作用。其他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除可以产生胃胀气外无其他负作用。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盐对肠菌落(降低pH 值,使肠环境更酸性化)和肠细胞(需要短链脂肪酸作为能量物质)都有有益作用。乙醇可迅速地被其它肠细菌代谢到而对寄主(人体)无作用。支链脂肪酸,氨,胺,酚类和吲哚则刺激肠细胞,诱导有机体突变或是在高浓度情况下对对免疫系统产生危害。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加强碳水化合物发酵而抑制蛋白质发酵。代谢活动的改变也不一定与有益菌种数量的增加有关。

所以益生元的概念应该明确:增加有益菌和/ 或增加碳水化合物代谢。

益生菌类

益生元是指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的一类结构和性质不同

的物质,它们不被或很少被宿主酶系和其他细菌酶系所分解。益生元不能直接对机体起作用,而是通过益生菌发挥生理功能。益生菌通过调理人体肠道菌群,产生一些有益物质直接起作用。

2保健功效

益生元被明确的制定作用于大肠菌落。

以下为已经发表功效:

一、减轻便秘

此功效已经如食用纤维的功效一样被很好的证实了。很多益生元为在大肠中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通过发酵产生肠气体来增大肠体积从而缩短了消化物在肠中的逗留时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便秘现象的发生。

二、降低肠pH 值

该作用是由于新产代谢来自从蛋白质发酵(生成氨,高pH )向更多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酸)的改变。一些肠道疾病如节段性会肠炎和IBS (急性肠道综合症)的特征都是有过高的肠pH 值。降低pH 从而可以降低(并非治愈)这些疾病的发生。这是有益于病人的。

三、调理细菌平衡

益生元可以帮助肠在经过抗生素,腹泻,压力或其它药物(非抗生素类)的干扰后恢复肠内细菌平衡。通过对某特定菌群

的选择性的刺激而使平衡恢复。可能发生在很多种不同菌群上。这种刺激可以是直接的(被选择的细菌在益生元上生长)或是间接的(一些细菌释放对其它细菌生长有益的物质)

这种情况下,选择性刺激和新陈代谢的改变都起到作用。四、影响血脂浓度

被声称对一些单糖有益,但次作用并未经证实。

五、预防肠癌

这一效应未经证实。但有很多迹象指出许多蛋白质发酵产物会提高患直肠癌的风险。所以蛋白质发酵的减少可以降低风险。而且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物也许有降低直肠癌发病的可能。

同样的,最佳的降低风险效应是通过改变新陈代谢而不是某类细菌来获得。

益生元

六、增强免疫

益生元本身对免疫系统无任何作用。但是通过改变肠菌落从而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该刺激可以是有益的或是无益的,有益作用是指免疫系统被激活来抵抗致病菌。无益作用是说由于刺激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

七、婴儿保健

四岁以下儿童的肠菌落很不稳定。许多口入致病菌都可以干

扰微生物菌落。可以稳定菌落的物质可被认为是益生元。一些研究指出有些商业化的单糖可以改变菌落和降低pH 值而起到由稳定效应。

3制备方法

种类

益生元种类很多,有低聚糖,多糖,植物中草药提取物,蛋白质水解物,多元醇等等,大量生产商品化的主要是一些有双歧因子功能的低聚糖。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因糖的组成和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与一般可消化低聚糖不同,作为益生元的功能性低聚糖(也叫双歧因子)因食后不被消化可完整地进入大肠,而被大肠中双歧杆菌选择性利用发酵生成有机酸,而被人体吸收间接作为能源来利用,故食后血糖不会升高,热值只有可消化糖的40%,也不被口腔中龋齿菌突变链球菌利用,不引起蛀牙,甜度为蔗糖的30%~60%,有些功能性低聚糖的理化性质与蔗糖相似,故可代替砂糖用于食品制造,以调节甜度、粘度、冰点,改善食品口感与保湿性、水活度等,并增加其保健功能。[1]

制造方法

低聚糖类益生元的制造方法大致分为5种:

(1)从天然原料提取;

(2)用微生物酶水解生产;

(3)用微生物酶的转移反应制造;

(4)用酸水解或碱转化法生产;

(5)化学合成法制造。

上述方法中,可从天然物中提取的益生元如棉子糖是从甜菜汁或甜菜废糖蜜中提取,水苏糖是植物泽兰中提取,大豆低聚糖从去除大豆蛋白之大豆乳清中提取,此外从胡萝b中可提取出含氮多糖及低聚糖等双歧因子。从牛奶或胰脏用木瓜蛋白酶或胃蛋白处理可得肽类双歧因子。用酸水解多糖制造功能性低聚糖,因酸水解无专一性,产品中糖类复杂,不易得到特定的低聚糖,工业上大量生产的益生元是利用生物技术的酶法水解或转移反应制造的。例如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壳聚糖等等,都是用酶法生产的。[2]

4相关产品

大多数商业用益生元为寡糖和膳食纤维。选择性非消化寡糖能提高碳水化合物发酵从而起到上述的功能。但同时也要注意并非所有寡糖都具有益效应。若要使效果生效,寡糖(或其混和物)应该在动物和人体中进行彻底的测试。

目前,没有寡糖选择性的刺激某种特定的细菌。有声称说一些寡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乳酸菌,但机体内(人体内)和机体外(实验室)实验显示所有商业用寡糖都是由大量的肠

道细菌发酵而来。

对于所有寡糖,当其产生作用时都是通过改变新陈代谢而非促进特定某种细菌而完成。

益生元

益生元被特定的指定作用于大肠菌落。益生素为计划的主要作用于小肠。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益生元应该促进(通常被联系到共生现象中的共生学)。由于通过促进益生素,益生元被使用,但其并不会对大肠起任何作用,所以这一概念没有意义。

自2007年1月1日起,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出的“食物加Oligo”项目正式启动,这一行动是针对我国居民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消费过多,而谷类食物摄入不足,食品加工过精过细、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以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过多过滥的情况,改善民众普遍存在的微生态失衡状况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关专家预测,随着项目的推广,将能缓解肥胖症、肝损害等营养型疾病发病率飙升的势头。

将OLIGO益生元补充于食品中这一方式已在日本和欧美运用多年,日本厚生省批准的569种特定保健食品中,有240种都添加了OLIGO益生元,占总数的42.1%以上;在美国,LIGO益生元已被FDA认可为GRAS级别的食品配料,列为膳食纤维源而广泛应用于市场,而欧盟则已提出了OLIGO

高COD废水处理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设计背景 豆制品是我国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其有着丰富的营养并且受大家喜爱,我国豆制品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豆制品产量的增长,豆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良好有效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十分重要。通常豆制品生产分为发酵类和非发酵类,其中废水的主要来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这种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COD、BOD5高达上万毫克每升。现在豆制品行业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若不妥善处理达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可估量。 生物处理方法对豆制品污水十分有效,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和集中排放都适用于生物处理,水中所含的大量可降解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除PH比较低之外,豆制品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很少。而根据实际处理经验,在豆制品废水处理中有以下不足:(1)废水在厌氧过程中容易酸化让处理效果不好;(2)豆制品为间歇式生产排水较集中,水质水量不均匀,增加处理难度;(3)固体颗粒物高达1000至1500毫克每升,厌氧中易形成浮渣层;(4)若采用活性污泥易产生污泥膨胀[1]。随着废水污染增加,传统处理工艺渐渐跟不上,所以采用适合的处理工艺对豆制品废水进行处理十分迫切。 1.2豆制品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废物回收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已经成为环保的发展趋势,豆制品废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大豆乳清蛋白豆制品废水中含有的主要蛋白质,豆制品废水中乳清蛋白主要成分为2S 成分和β-淀粉酶,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0 000~30 000之间,并且在pH 2至10 都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起泡性。其中2S 成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有着特殊的功效,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是在进行豆制品加工中要除掉的成分,但是低浓度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有一定抑制癌症发生的效果,还有降低血胆固醇的功效[4]。国内外专家有着许多提取豆制品废水中蛋白质的研究,提取废水中蛋白质是经济可行的发展方向。现在主要有的提取技术有:超滤法分离蛋白质、絮凝法分离蛋白质、泡沫法分离蛋白质[2]。 豆制品废水中不仅有丰富蛋白质,还有大豆异黄酮,这是存在于大豆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其有着许多生理功能:预防癌症、对雌性激素的调节、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等。大豆异黄酮不易溶于水但是在热水中有一定溶解性,所以豆制品废水中含有一部分大豆异黄酮,其浓度大约为0.1~0.2毫克每毫升。从豆制品废水中回收异黄酮的方法主要有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袁其朋等通过使用大孔树脂吸附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异黄酮,通过选取优化的吸附和

功能性低聚糖

┊┊┊┊┊┊┊┊┊┊┊┊┊装┊┊┊┊┊订┊┊┊┊┊线┊┊┊┊┊┊┊┊┊┊┊┊┊ 摘要 功能性低聚糖属于寡糖,主要包括水苏糖、棉籽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壳聚糖等。由于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这种特性使得它们可以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并阐述了其功能。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双歧杆菌,保健作用。

┊┊┊┊┊┊┊┊┊┊┊┊┊装┊┊┊┊┊订┊┊┊┊┊线┊┊┊┊┊┊┊┊┊┊┊┊┊ 目录 引言 (3) 1功能低聚糖 (3) 1.1低聚异麦芽糖 (3) 1.2低聚半乳糖 (4) 1.3低聚果糖 (4) 1.4低聚木糖 (4) 1.5大豆低聚糖 (5) 2功能性低聚糖的直接功能 (5) 2.1抗龋齿 (5) 2.2降血脂、降胆固醇 (5) 2.3增殖双歧杆茵、优化肠道茵群 (6) 3功能性低聚糖由双歧杆菌引起的间接功能 (6) 3.1生物屏障作用与抗衰老功能性低聚糖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6) 3.2 营养作用 (6) 3.3防止便秘功能 (6) 结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装┊┊┊┊┊订┊┊┊┊┊线┊┊┊┊┊┊┊┊┊┊┊┊┊引言 低聚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功效食品。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有规模化生产,我国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起于90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迅猛。低聚糖(oligosaccharide)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子量约为300—2000,可分类为普通性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两大类。普通性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酸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壳聚糖、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因在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的酶系统,不能被人体胃酸和胃酶所降解,故不能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小肠内为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对人体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本文主要是就功能性低聚糖做一个介绍,下面先来介绍一些功能性低聚糖。 1功能低聚糖 1.1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是指葡萄糖基以a一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它是一种支链、非发酵性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或称寡聚葡萄糖,其英文缩写为IMO。低聚异麦芽糖的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四糖占总糖的50%以上。低聚异麦芽糖分子中含有a一1,4键及a一1,6键,以及少量a一1,3键和a一1,2键。低聚异麦芽糖在酱油、清酒、酱类、蜂蜜及果葡糖浆中有少量存在,广泛存在于大麦、小麦和马铃薯等植物性饲料中,极少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 IMO的甜度温和,为蔗糖的45%~50%,可代替部分蔗糖以降低食品甜度及改善食品风味。异麦芽三糖、四糖、五糖等随着聚合度的增加,甜度降低甚至消失。其黏度介于相同浓度的蔗糖与麦芽糖之间。其黏度比蔗糖高,更易于保持结构稳定;其黏度比麦芽糖低,食品加工时操作方便,且对糖果、糕点等的组织与物理性质无不良影响。同时,低聚异麦芽糖对酸和热的稳定性极强。将IMO添加到饮料、罐头及高温处理或低pH值食品中,其特性和生理功能不受影响。IMO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对各种食品的湿润和品质的维持有较好的效果。它还能抑制蔗糖的结晶,防止淀粉类食品的回生,从而延长货架期。分子末端有还原基团,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共热会发生美拉

大豆低聚糖生产工艺

大豆低聚糖生产工艺 一.概述 大豆低聚糖,存在于大豆中具有保健功能的可溶性糖类物,主要由水苏糖、棉子糖、蔗糖以及少量的果糖、葡萄糖、毛蕊糖等所组成。 低聚糖的主要组份分子结构式为: 水苏糖 棉子糖 蔗糖 大豆低聚糖为白色至淡黄色颗粒或粉末,味甜,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低分子稀醇,难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分解温度大于140℃。 大豆低聚糖最大特点是能使双歧杆菌显著增殖。大豆低聚糖中的水苏糖和棉子糖不能直接被人消化吸收,经胃部不会被破坏,到大肠后,成为双歧杆菌最好的营养物质而使双歧杆菌大量增殖。在肠道内,双歧杆菌是惟一不产生毒素、可控制有害细菌繁殖生长、且能产生营养物质的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发酵大豆低聚糖产生醋酸、乳酸和短链脂肪酸,可降低肠道pH值,控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繁殖,减少毒物的生成,从而保护肝脏,刺激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和腹泻。双歧杆菌可分解致癌物,并使癌细胞转化成正常细胞,有防癌抗癌作用。双歧杆菌能自然合成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烟酸、叶酸、磷蛋白分解酶和氨基酸,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提髙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等。 二.生产技术 1.基本原理 大豆低聚糖是以大豆乳清为原料,采用超滤、吸附、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树脂等物理方法提取,大豆乳清液中含大豆低聚糖,也含大豆蛋白、盐、色素等物质。加热大豆乳清,粗大颗粒大豆蛋白即变性析出,可分离除去,再用超滤方法除去细小颗粒大豆蛋白。除去蛋白质后 , 用吸附法脱色、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法除盐、浓缩等工序加工,得大豆低聚糖产品。 2. 工艺流程 3.操作步聚 ①沉淀:大豆乳清取自大豆为原料制造大豆蛋白质时的排出液,除含大豆低聚糖外,还含有蛋白质、盐酸和色素等物,此类杂质影响产品质量,应除去。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抗疲劳功能食品通过在食品中添加抗疲劳功效成分来达到抑制、缓解疲劳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暴露了目前抗疲劳食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存在问题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fatigue functional food Wanyanpeng 20080801B013 Hainan University Food Science Abstract: Anti-fatigue functional food, through adding anti-fatigue functional component into food, restrains and reduces fatigu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epo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ome problems in anti-fatigue food industry have been uncovered ,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was that the challenge supplies even mor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fatigue food industry. Key words: fatigue;anti-fatigue generation mechanism functional food problems 近几年,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逐渐增强,运动员不论是在比赛还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承受的运动负荷越来越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机率也更高。运动员为提高运动能力,往往在超生理极限负荷下进行训练,通过营养补充手段及时克服运动性疲劳,成为提高运动成绩、减少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措施。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疲劳营养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期为合理安排训练膳食、运用营养学促力手段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员竞技状态以及开发抗疲劳运动食品提供参考。 1 运动性疲劳概述 1.1 运动性疲劳概念 运动性疲劳(exercise- induced fatigue)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疲劳的概念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1.2 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身体运动或肌肉运动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大豆低聚糖优缺点

1.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以豆科植物含量居多。除大豆外, 更豆、扁豆、豌豆、绿豆和花生等中均有存在。典型的大豆低聚糖是从大豆籽粒中提取出可溶性低聚糖的合称, 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 各自在成熟大豆中的干基含量分别为3. 7 %、1.3 % 和5 % 。水苏糖和棉子糖都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支链杂低聚糖, 是在蔗糖的葡萄糖基一侧以。( 1 ~ 6 ) 糖苷键连接 1 或2 个半乳糖。大豆低聚糖是以生产浓缩或分离大豆蛋白时的副产物大豆乳清( 干基含糖量7 2 % ) 为原料,加水稀释后加热处理使残存大豆蛋白沉淀析出, 上清液再经过滤处理以进一步滤出残存的大豆蛋白微粒, 经活性炭脱色后用膜分离技术( 如反渗透) 或离子交换法进行脱盐处理, 接着真空浓缩至含水2 4 %左右即得透明液体状糖浆产品。加人赋形剂混匀后造粒, 再行干燥即得颗粒状产品。 大豆低聚糖的甜味特性接近于蔗糖, 甜度为蔗糖的7 0 % , 能量值仅8 . 3 6 k J / g ( 为蔗糖的12 / ) 。如果是单由水苏糖和棉子糖组成的改良大豆低聚糖, 则甜度为蔗糖甜度 2 2 %, 能量值更低。等浓度下大豆低聚糖的粘度低于麦芽糖而略高于蔗糖, 保湿性和吸湿性比蔗糖小但大于高果糖浆, 水分活度接近于蔗糖。大豆低聚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即使在14 0 ℃的高温下也不会分解, 对酸的稳定性也略优于蔗糖。大豆低聚糖中对双歧杆菌有增殖作用的因子是水苏糖和棉子糖, 它们在糖浆状产品中占 2 4 % , 颗粒状产品中占3 0 % 。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水苏糖和棉子糖的水解酶—α D 一半乳糖苷酶, 所以它们不被消化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有实验表明, 成年人每天摄取 1 0 g大豆低聚糖( 含7 0 % 水苏糖和 2 0 %棉子糖) , 一周后每克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由原来的10 8 增至 1 0 9 . 6 , 而肠内腐败细菌的菌数有所减少。即使少量的摄取, 如每人每天摄取3 9 , 也可起到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每克大豆低聚糖的热值约为8136 kJ ,仅是蔗糖的1/ 2 ,故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理想纯天然甜味剂。大豆低聚糖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产品。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 可部分替代蔗糖应用于清凉饮料、酸奶、乳酸菌饮料、冰淇淋、面包、糕点、糖果和巧克力等食品中。在面包中使用大豆低聚糖, 还可起到延缓淀粉老化、延长产品货架寿命的作用。 2.β一低聚半乳糖 β一低聚半乳糖是由β半乳糖苷酶作用于乳糖而制得, 是在乳糖分子的半乳糖一侧连接上 1 一 4 个半乳糖, 属于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低聚糖。低聚半乳糖的热稳定性较好, 即使在酸性条件下担是如此,它不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具有很好的双歧杆菌增殖活性。成人每天摄取8一10g , 一周后其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大大增加。 以高浓度的乳糖溶液为原料, 利用β半乳糖苷酶进行半乳糖基转移反应, 再经脱色、过滤、脱盐、浓缩后即得低聚半乳糖浆, 进一步分离精制可得高纯度产品。一种典型的低聚半乳糖产品的糖组成为( 干基, % ) : 葡萄糖2 8 . 8 、半乳糖8 . 9 、乳糖4 . 5 和低聚半乳糖5 7 . 8 ( 包括三糖2 1 . 6 、四糖2 3 . 9 、五糖1 0 . 1 和六糖2 . 2 ) , 其甜度约为蔗糖的4 0 % , 而只含三糖以上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其甜度仅为2 0 % 。α一低聚半乳糖是先将乳糖用件半乳糖苷酶水解获得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混合液, 再以此混合液为底物通过α一半乳糖苷酶进行缩合反应而生成。这种α一低聚半乳糖的重要成分是蜜二糖, 为半乳糖与葡萄糖以α( 1~ 6 ) 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双糖。蜜二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 也是双歧杆菌增殖因子。还有一种以4 ’一半乳糖基乳糖为主成分的由3一 6 个单糖组成的低聚半乳糖混合物,它是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罗伦氏隐球酵母( c 勺沪t o c o e c u s lαu e r n t ii ) 所产生的各半乳糖苷酶作用于乳糖发生转移反应而制得的。产品通常为 7 5 % 浓度的糖浆,其中低聚半乳糖7 0 % 以上, 干基) 或真空干燥粉

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郑江凯 (食品091 学号4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立在我国食品发展基础上兴起的功能性的种类、主要功能及复配应用,同时依据国外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趋势 功能食品是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由于这类食品强调第三种功能,故称之为功能食品。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 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等观念,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保健(功能)食品作为一个现代产业,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植物化学、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仅有近30年的历史。 1986年,刚起步的保健(功能)食品行业销售额仅为20亿元。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出台,对功能食品的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监管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规范要求。1998—2000年,功能食品行业经历了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上升至400亿元左右。但由于监管不力,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广告违规宣传泛滥,2000年后行业信誉受损,市场萎缩;200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关于撤销中药保健品批准文号的公告》,撤销了1959个中药保健品的批准文号,2002年产业的发展进入低谷,市场规

模下降到300亿元。2003年“非典”后,由于消费者疾病预防意识的提高,功能食品市场开始复苏,稳步上升。2007年达到600亿元,现今约有1000亿元的规模,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末约有企业数100家左右,至今已发展至超过3000家。在这3000多家保健(功能)食品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66%,投资l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目前保健(功能)食品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市场选择,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功能食品发展的新趋势 功能食品市场将逐步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功能食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追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食品新潮流。从市场调查资料看,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有3大消费群体:一是白领市场;二是银发市场;三是儿童市常他们的购买力都非常强,因此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很多有商业眼光的企业家不断涉足这一行业。现在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和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功能食品管理也将逐步趋于完善和规范化。不同功能食品的消费群体将逐步形成。据资料统计,我国有93%的少年儿童、98%的老人、50%中青年都在用各类保健品。据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功能食品的销售额可达1000亿元。 确保功能食品安全功能食品长期食用应是无毒、无害,确保安全。

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实验

吉林化工学院 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课程类型: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 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试验时间: 2015.10.8-2015.11.20 班级: 学号: 实验者: 合作者: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5年11月29日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实验 摘要:介绍了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低聚糖的制备工艺,通过多次实验确定了浸提、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脱盐等过程的较优工艺参数,同时对成品低聚糖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大豆低聚糖;浸提;脱色;脱脂豆粕 前言:大豆低聚糖是大豆籽粒中可溶性寡糖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把食用大豆制品引的肠胃气胀现象归咎于大豆中所含的低聚糖,从而否定了大豆低聚糖的利用价值。而从对低聚果糖的介绍以及产品功效研究表明,大豆低聚糖并非是鼓肠作用的物质,更为重要的是,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豆低聚糖是与人体的生长、机体的新陈代谢乃至生老病死都息息相关的双歧杆菌的最好增殖物质。在人体内的双歧杆菌一旦得到增殖即能发挥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功能,如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防止腹泻、防止便秘、改善血清脂质、降低血压、增加免疫力、抗肿瘤等,是一类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一系列有益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试验表明,它具有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肠内有害细菌,改善肠道生态环境,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1]。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功能性保健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饲料添加剂中,故其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8 ]。日本、美国及欧洲对大豆低聚糖的研究比较深入,工业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日本,对大豆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位居世界前列,其开发的大豆低聚糖产品在1988年就已推向市场,现已广泛应用于饮料、酸奶、果酱、糕点和面包等食品中,成为全球大豆低聚糖产业化规模最大的国家[9]。我国对大豆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始于20 世纪90 年代,1998年黑龙江天菊集团建立了日处理800吨大豆乳清的全套生产线,年产大豆低聚糖2280吨。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也是大豆制品的发源地之一,大豆中含有大约10%左右的低聚糖,如能充分利用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资源开发大豆低聚糖,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副产品的应用价值,对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目前,一般工业生产大豆低聚糖是以大豆乳清为原料,在大豆加工中同时进行综合利用[10-11]。本研究以脱脂豆粕为原料,从中提取大豆低聚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脱脂豆粕市购;粉末状活性炭(分析纯)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沈阳市新西试剂厂;无水碳酸钠(分析纯)沈阳化学试剂厂;磷酸(分析纯)沈阳第一试剂厂;无水乙醇(分析纯)沈阳化学试剂厂;葡萄糖(分析纯)沈阳市东兴试剂厂;蒽酮(化学纯)北京朝阳西会化工厂;3,5-二硝基水杨酸(化学纯)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0622-108型标准检验筛浙江省上虞市沙筛厂;LD4-2型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D1008型数显定时蠕动泵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HH-4型数显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低聚糖(或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指其分子结构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总称。分子量300~2000,界于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多糖(纤维、淀粉)之间,又有二糖、三糖、四糖之分。作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低聚糖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特别有益于胃肠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称"功能性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指单糖数为3~4的蔗糖(双糖)、棉子糖(三糖)和水苏糖(四糖)等。 目录 1简介 2作用机理

3适应人群 4功效1简介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呼,它是 功能性低聚糖,属于益生元的一种。[1] 不同功能性低聚糖包括:市场上常见的异麦芽糖低聚糖(IMO):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木糖(XOS)、低聚乳果糖(LACT)、大豆低聚糖(SOS)、菊粉(Inulin))等,它们都属于益生元的范畴[2] 。它是a-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四糖、棉子糖和Vabascose等组成。成熟后的大豆约含有10%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70%,其热量是每克8.36千焦耳,仅是蔗糖热能的1/2,而且安全无毒。大豆低聚糖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轴中,其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或称蜜三糖)。水苏糖和棉子糖属于贮藏性糖类,在未成熟豆中几乎没有,随大豆的逐渐成熟其含量递增。但当大豆发芽、发酵,或者大豆贮藏温度低于15℃,相对湿度60%以下,水苏糖、棉子糖含量也会减少。大豆低聚糖有类似于蔗糖的甜味,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值为蔗糖的50%,大豆低聚糖可代替部分蔗糖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保温、吸湿性比蔗糖小,但优于果葡糖浆。水分活性接近蔗糖,可用于清凉饮料和焙烤食品,也可用于降低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繁殖,还可达到保鲜,保湿

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的研究(论文)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的研究 系别:食品与化工系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08级食检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4-10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1) 1豆类及其制品的概述 (2) 2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2) 2.1豆类的营养成分 (2) 2.2豆类制品的营养价值 (3) 3豆类制品资源分析及利用 (4) 3.1豆类制品资源分析 (4) 3.2豆类制品资源利用 (5) 4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的保健作用 (5) 4.1豆类营养价值的保健作用 (5) 4.2豆制品营养价值的保健作用 (7) 5中国居民对豆类及其制品的消费现状 (8) 6结论和展望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本文主要对豆类制品的概念、分类、营养价值和对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也对豆类制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针对豆类制品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合理的膳食结构,通过向人们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合的各种营养素,是人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保持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大豆及其制品作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一部分,与我们的健康密不可分。 关键词:豆类制品健康营养价值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eans products of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nutrition value and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arized, als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oy products is discussed, the nutritional value for soy product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asonable dietary structure. By giving people complete kinds, a sufficient number of various nutrients, proportion. Is suitable for huma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time. Keep healthy state of effective methods. Soybeans and soy products as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recommended "China 'dietary guidelines, and part of our health are inseparable. key word:Soy products Health Nutritional value

大豆低聚糖冲剂相关知识

清舒美大豆低聚糖冲剂相关知识 国内营养学家预言: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的功能性大豆低聚糖类产品将成为21世纪保健食品的主流。 大豆低聚糖作为一种纯天然保健食品,能通过促进人体肠内双歧杆菌的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的产生,进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功能,在第三代保健食品中颇为引人瞩目。大豆低聚糖通过双歧杆菌发酵产生醋酸、乳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质,可以抑制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抑制和杀死肠道内的有害细菌,使菌群保持正常平衡。双歧杆菌能非常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从而使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明显减少。 大豆低聚糖很难被身体消化吸收,所提供的能量值很低,可在低能量食品中发挥作用,还可供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低血糖病人食用。早在1987年,日本完成了一项人体摄取大豆低聚糖后肠内双歧杆菌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被实验者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从实验前占总量的8.1%增加到实验后的18.3%,相当于健康成年人的正常水平。20世纪末,大豆低聚糖产品被美国FDA认定为一般安全性产品,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膳食补充剂、药品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中。 1.什么是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属于α-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棉子糖和Vabasose

等组成,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它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极易溶入水中。 2.大豆低聚糖的一般特点 大豆低聚糖具有耐高温、耐酸、在分解的特点,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培养和增殖双歧杆菌,抑制和杀死外源致病菌及肠道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和繁殖,改善胃肠道,双向调节腹泻和便秘,排毒靓肤、解酒护肝、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免疫力。 2.1 大豆低聚糖是用我们日常食用的大豆精制而成,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提取过程全部是物理过滤的过程,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2.2 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水苏糖和棉子糖的酶系统,大豆低聚糖被摄入人体后不会被消化吸收,能直接到达双歧杆菌生栖的肠道部位。 2.3 大豆低聚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70%,几乎与葡萄糖相同;热量约为蔗糖的50%,甜度与砂糖接近,可代替部分蔗糖作为低热量甜味剂,水份活性接近于蔗糖。 2.4 大豆低聚糖在55℃条件下能保存180天,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40℃的高温下也不会析出晶体。 2.5 大豆低聚糖的PH值在1-7之间,很稳定,不水解,经发酵处理仍能保持其稳定性。 2.6 具有明显的抑制淀粉老化的作用,所以在面包等食品中添加大豆低聚糖,产品不会变硬。 3.大豆低聚糖的结构 大豆低聚糖为γ-型结构,可以被γ-半乳糖苷酶分解,对胃酸有一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 研究进展 学校:安徽工程大学 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151 姓名:孔雯瑾 学号:3150401105 目录 1.肥胖的相关常识 (4) 2.几种减肥功能食品 (7) 3.减肥功能食品研究现状 (10)

4. 减肥功能食品的发展前景 (12) 5.结论 (13)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日与剧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随着饮食条件的逐渐改善,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增多,减肥已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具有减肥功能食品也备受广大人民的关注。本文就当今社会肥胖现状,国内外减肥功能食品素材及研究开发进展与新趋势进行了概括阐述,指出当前国内外减肥功能食品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肥胖,脂肪,减肥功能性食品 引言:肥胖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筛选具有减肥作用的纯天然的食品即成为减肥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

全球至少有10亿人超重,3亿人肥胖。在当前趋势下,各种减肥功能食品应运而生。为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应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喜欢吃油炸食品、花生米、糖果、糕点等,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如新鲜蔬菜和粗杂粮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减少饥饿感[1]。 1.肥胖的相关常识 1.1肥胖的定义 1.2肥胖的现状 一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使肥胖和超重情况,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成年人和儿童中,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WHO统计1999年度全球84个国家的资料,全球肥胖的患病率为8.2%。

大豆低聚糖理化性质及其生理功能.

穿刺难度 , 提高穿刺成功率。首先选择四肢血带作为穿刺部位 , 在穿刺点上6cm 处结扎第一根压脉带 , 然后在穿刺点下 6~9c m 处结扎第二根压脉带 , 再次阻断静脉 , 所扎压脉带活结开口均向上 , 不影响穿刺部位和进针手法 , 使原来不充盈的静脉血管充盈 , 有利于静脉针头的进入。成功后 , 左手妥善固定针柄部 , 勿使针头过度向上或向下 , 右手先松远端压脉带 , 后松近心端压脉带 , 动作要慢 , 避免产生振动感 , 针尖刺破血管壁。瘦型老人皮下脂肪少 , 皮肤松弛 , 静脉活动度大 , 操作时应固定血管上下端 , 在血管上方以 30°进针直接刺入皮下或血管见回血 , 针头稍挑起顺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2]。如双扎压脉带后 , 血管充盈度仍不十分理想 , 可以在双压脉带中间皮肤反复按摩 , 轻拍 , 时间不超过 120s 为宜 [3], 压脉带松紧度不阻断动脉血液流动为准。然后分离输液管和针头部分 , 针头外接 5m l 注液器 , 内有适量生理盐水 , 过程中 , 由助手轻轻缓慢外抽注射器 , 急危重症患者就诊 , , 盾 , , , , 可明显减少医患矛盾 , 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本实验表明 , 双压脉带结扎法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静脉充盈度和静脉穿刺成功率 , 缩短了静脉穿刺时间 , 从而及时应用抢救药品 , 避免了反复穿刺既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又防碍抢救工作进一步展开 , 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 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融洽与沟通。即使我们采取了各种及时可行的措施 , 几经努力 , 患者未能转危为安 , 也能取得家属理解 , 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双压脉带结扎法简单易行 , 不增加静脉穿刺风险 , 适于在各级医院普及 , 值得推广应用。 [11中 , :1711 [21现代护 , 2005, 11(4 :2741 [3]李曼玲 . 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1护理研究 , 2001, 15(3 :16821691

大豆低聚糖提取工艺材料与方法

大豆低聚糖提取工艺材料与方法 大豆低聚糖(SBOS)是大豆中可溶性糖的总称,在成熟大豆中含量最高,约占全大豆总重量的10%,主要由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组成。其中,功能性成分是棉子糖和水苏糖,能有效促进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有益菌群的生长,具有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预防肠癌、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龋齿和护肝等一系列保健功能,可广泛用于多种营养、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生产。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膜分离和脱盐浓缩技术以及冷冻浓缩分离技术推广与工艺设备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具备丰富经验。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对大豆低聚糖提取工艺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 大豆低聚糖提取工艺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脱脂大豆粉:市售大豆粉,经石油醚脱脂、除去溶剂后,得到脱脂大豆粉,冷藏备用。 1.2、一般大豆低聚糖是以大豆乳清为原料,在大豆加工中同时进行综合利用: 大豆→提取油脂→大豆蛋白分离→提取大豆低聚糖。一般工艺线路为:经除蛋白(盐析、超滤)→活性炭脱色→脱盐(电渗析除盐技术、离子交换)→浓缩糖浆→干燥制粉成品。 国内大豆低聚糖生产技术研究的报道很少,而且主要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但也有用水浸提的,由于得率少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在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技术中以及得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提纯后的糖液真空浓缩到70%(干物质)左右,浓缩过程中糖沸点控制在70℃左右,制成糖浆后再制成其它制品。 结果与讨论 乙醇浓度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提取液中低聚糖含量逐渐增加。当乙醇的体积分数达到80%时,低聚糖含量达到最高(2.55%),再增加乙醇浓度,提取液中的低聚糖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提取时间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低聚糖得率增加,当达到150min时,提取液中低聚糖含量达到最高(2134%)之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低聚糖含量反而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一定温度下低聚糖部分水解所造成的。 莱特莱德秉承创业之初的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最具创新能力成长型中小企业、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获得了多项荣誉资质。莱特莱德三种主要技术巧妙地诠释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了国内首创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组合膜处理铅锌冶炼废水零排放装置,技术实现了不断创新。

功能性食品发展的综述

让 我 们 走 进 功 能 性 食 品 班级:食质09-01 姓名:宋江峰 学号:540903040135

让我们走进功能性食品 摘要:随着我们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不在局限在有肉吃就是福,我们要吃得更健康,与之伴随而生的功能性食品愈演愈烈。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历史现状趋势 前言:功能性食品出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第三打功能,它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增强免疫力;2.延缓衰老;3.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与药品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把功能性食品认为是介于药品与食品之间的产品或药品。他们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药品使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是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患者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 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它必须符合下面4条要求:①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②保健食品又不同于一般食品,它具有特定保健

功能。这里的“特定”是指其保健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特定保健功能并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③保健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不存在对所在人群都有同样作用的所谓“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④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历史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随着强

抗生素替代品

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郭影成延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畜牧开发总公司,133000 摘要:鉴于抗生素的诸多缺点,人们研制开发了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以及牛至油等。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有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等优点。 关键字: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 绿色抗生素替代品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较抗生素安全范围大,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合用,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动物生长不构成危害。在动物产品中无药物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而且,在畜禽的排泄物中不存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同时,大多抗生素替代品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物质稳定,能有效地进入畜禽胃肠道发挥作用,不影响畜禽采食饲料的适口性。更重要的是,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尤其是植物提取类(中草药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除了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外,还具有改进畜产品品质及提高畜禽繁殖性能的能力。如有些中草药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与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能刺激畜禽的繁殖,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以及中草药添加剂等。下面就每种抗生素替代品概况做以简要陈述。 一、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也称为益生素或活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活性酵母等。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动物消化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优势菌群,维持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平衡;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从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刺激动物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类抗生素等杀菌物质,杀死病原微生物;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益生菌能占据靶细胞,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原菌的繁殖;防止动物肠道内产生的肠毒素、毒性肽、吲哚等有毒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动物身体健康;合成D族维生素、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物质,直接被动物吸收;在动物体内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等多种消化酶及多种未知的促生长因子,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速动物生长。 1.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1 微生态制剂首选药主要治疗的疾病 1.1.1 感染性腹泻 1.1.1.1 预防和治疗腹泻 腹泻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对成人和小儿的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uandalini[1]等研究显示,嗜酸性乳杆菌治疗可使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迅速恢复,患者的平均病程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