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正骨试题7

中医正骨试题7

中医正骨试题7
中医正骨试题7

第五节骨骺损伤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骨骺损伤固定时间为()。

A.1~2周

B.2~3周

C.3~4周

D.4~6周

E.6~8周

2.由于骨骺损伤可导致骨骼生长障碍,所以骨骺损伤的患儿,应在()年内密切观察。

A.1

B.2

C.3

D.4

E.5

3.骨骺损伤分型中早期诊断较困难为( )。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Ⅴ型

E.Ⅳ型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骨化越早的骨骺其骺板生长潜力越大:

(1)上肢骨骺生长潜力较大的是()。

(2)下肢骨骺生长潜力较大的是()。

A.肘部

B.肩部和腕部

C.踝部

D.髋部

E.膝部

2.生发细胞层被破坏常发生骨骺早期闭合或骺板早期骨化的骨桥生成:

(1)发生于一侧的骺板早闭可致()。

(2)骺板中央的骨桥形成可致()。

A.肢体短缩

B.鱼尾状畸形

C.成角畸形

D.干骺端松质骨骨折

E.肢体延长

(三)D型题 (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根据骨骺所在部位及生理功能,可将其分为()。

A.传导性骨骺

B.压力性骨骺

C.生长性骨骺

D.牵拉性骨骺

E.生理性骨骺

2.骨骺损伤的处理以闭合复位夹板固定为主的是( )。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

1.在光镜下观察骺板的纵切面,从骨骺向干骺端依次可分为()。

A.静止细胞层

B.增殖细胞层

C.钙化细胞层

D.肥大细胞层

E.软骨内骨化层

2.骺板的损伤可引起生长障碍或紊乱,表现为()。

A.生长迟缓

B. 生长对称

C. 生长停止

D.生长不对称

E.过度生长

3.下列属骨骺损伤机制的是()。

A.持续劳损力

B.肌肉肌腱的牵拉力

C.纵向挤压力

D.成角作用力

E.传达外力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

1.骨骺损伤是小儿和青少年以前的一种特殊损伤。部分骨骺损伤可引起骨骺早闭而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和。

2.通常将通过骺板的软骨细胞增殖与成骨活动产生的垂直骺板增长能力称为。

3.骨骺的血液供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血管经直接进入骨骺;另一种是血管通过紧贴骺板边缘的进入骨骺。

三、名词解释

1.骨骺

2.骺板

四、改错题

1.Ⅰ、Ⅱ型损伤骨骺与干骺端和其相对应的关节骨端的关系均异常。

2.对于小儿关节部位的损伤应首先考虑到有韧带损伤的可能性。

3.骨骺损伤手术内固定时,克氏针应尽可能横向穿过骺板。

五、简述题

1.骺板的血液供应。

2.骨骺损伤的X线特征。

六、论述题:(要求论点明确、论述合理)

试述骨骺损伤的类型。

答案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C

2.B

3.D

(二)B型题

1.(1)B(2)E

2.(1)C(2)B

(三)D型题

1.BD

2.AB

(四)X型题

1.ABDE

2.ACDE

3.BCDE

二、填空题

1.骨骺发育停止肢体短缩关节畸形

2.骺板的生长潜力

3.附着在骨骺上的软组织关节软骨

三、名词解释

1.位于长骨的两端,在出生时为完全软骨结构,多在出生后数年内相继骨化。

2.是位于骨骺二级骨化中心与长骨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结构,在生长过程中由原始球形骺板逐渐变为扁平盘状骺板。

四、改错题

1.Ⅲ、Ⅳ型损伤

2.骨骺损伤

3.垂直骺板插入

五、简述题

1.骺板有两组供血系统,一为由骨骺动脉的分支穿过骺板进入增殖细胞层,为软骨提供营养,所以骨骺的血供破坏,可直接影响骺板增殖层的增殖能力。另一组血供来源于干骺动脉,其终末支进入骺板的软骨内骨化层,可促进新骨沉积,有利于软骨内成骨过程的顺利完成,此组血管损伤可致软骨基质不能钙化。

2.(1)化骨核小;(2)干骺端骨折片;(3)骺板宽度改变;(4)关节骨端与临近骨干的相互关系;(5)应注意副骨化中心的存在。

六、论述题

根据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通常分为六种类型:

Ⅰ型:骨折线通过骺板软骨成熟区的肥大细胞层,此层软骨强度最弱,新生儿肱骨经髁全骺分离、感染或佝偻病继发的病理性骨骺分离多属此型损伤。

Ⅱ型:与Ⅰ型损伤相似,骨折线主要通过骺板软骨肥大细胞层,到达骺板边缘之前折向干骺端,分离的骨骺侧带有小块干骺端骨片,骨片侧为软组织铰链所在,肱骨近端骨骺分离多属于此型。

Ⅲ型:为关节内骨折,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通过骨骺进入骺板软骨生长区与成熟区,然后90°转弯沿骺板肥大细胞层直达骺板边缘。

Ⅳ型:亦为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开始于关节面,经骨骺、骺板全层和干骺端三部分,此型骨折不稳定,复位不良容易产生并发症。

Ⅴ型:乃垂直挤压暴力引起的骺板软骨压缩骨折,X线检查常无阳性发现,早期诊断困难,若与健侧对比可能发现骺板厚度减小。由于软骨生长层细胞严重破坏和来自骨骺营养血管广泛损伤,常导致骺板生长功能丧失,提前闭合。

Ⅵ型:此为骺板软骨膜环或Ranvier软骨膜沟损伤,常见于踝部被除草机损伤或股骨髁部韧带撕脱骨折,X线检查显示骺板边缘骨折或缺损,骨折常涉及邻近骨骺和干骺端,造成畸形。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香附 C、莪术 D、柴胡 2、宜切成段的药物有() A、大戟 B、甘草 C、麻黄 D、黄芪 3、桂枝除杂质常用的方法是() A、挑选 B、水选 C、筛选 D、风选 4、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酒 B、醋 C、盐水 D、姜汁 5、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土炒 C、米炒 D、滑石粉炒 6、人参的非药用部位为() A、枝梗 B、残茎 C、皮壳 D、芦头 7、代赭石煅淬多采用() A、醋淬 B、酒淬 C、水淬 D、药汁淬 8、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A、气衰血虚之证 B、表卫不固的自汗 C、痰热咳嗽 D、咽喉肿痛 9、鹿茸净制加工时需()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10、治疗痰热惊风抽搐宜选用() A、法半夏 B、制南星 C、胆南星 D、清半夏 11、雷公炮炙十七法记载于哪本书的卷首?( )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炮炙大法》 D、《雷公炮炙论》 12、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A、30-40% B、50-60% C、70-80% D、90%以上 1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

A、麦冬 B、莲子 C、远志 D、巴戟天 14、治疗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上清丸,宜选用( ) A、生黄柏 B、酒黄柏 C、盐黄柏 D、黄柏炭 15.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是( ) A、乌头碱溶于水 B、乌头碱水解 C、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乌头碱被破坏 16、具有和中缓急作用的白芍炮制品是( ) A、生品 B、酒炙品 C、醋炙品 D、土炒品 17、炉甘石煅淬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清洁细腻药物 18、一般性质的药物,人工干燥温度以不超过 ...多少为宜?( ) A、37℃ B、50℃ C、80℃ D、90℃ 19、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 A、甘草汁 B、黑豆汁 C、吴茱萸汁 D、姜汁 20、用于治疗食积兼脾虚常选用山楂的哪种炮制品?( ) A、生山楂 B、炒山楂 C、焦山楂 D、山楂炭 21、西瓜霜的制霜原理是( ) A、去油成霜 B、升华制霜 C、煎煮成霜 D、渗析制霜 22、白矾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 A、明煅 B、煅淬 C、扣锅煅 D、提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般药材的净度标准为() A、无霉败品 B、无杂质 C、无虫蛀品 D、大小分档 2、白术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 B、麸炒 C、土炒 D、盐炙 E、酒炙 3、可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延胡索 B、乳香 C、五灵脂 D、香附子 E、穿三甲 4、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香附 C、乳香 D、川芎 E、五灵脂

中药炮制学-华佗杯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236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A型题指最佳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是()。A A.中药炮制 B.无毒 C.药性缓和 D.药力持久 E.资源丰富 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B A.《新修本草》 B.《雷公炮炙论》 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本草蒙荃》 E.《炮炙大法》 3.《本草蒙荃》的作者是()。A A.陈家谟 B.李时珍 C.张仲岩 D.雷敩 E.孙思邈 4.《炮炙大法》的作者是()。B A.缪希雍 B.雷敩 C.陶弘景 D.葛洪 E.唐慎微5.饮片片型的规定:异形片一般不得过 ( A )。 A.15% B.10% C.5% D.3% E.1% 6 .在炮制处理时宜选用蒸法破坏酶的活性以 保存药效的是()。D A.五倍子 B.黄精 C.人参 D.天麻 E.附子 7.制备六神曲的原料主要有()。B A.苦杏仁、赤小豆、鲜地丁、鲜青蒿、鲜苍 耳草、白面 B.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 辣蓼、白面 C.苦杏仁、白扁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 辣蓼、白面 D.桃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白面 E.桃仁、白扁豆、鲜地丁、鲜青蒿、鲜辣蓼、白面 8.下列几组药物中不宜加热处理的是() A.石榴皮、龙胆草 B.龙胆草、柴胡 C.柴胡、槐米 D.大黄、白芍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E.当归、元胡 9.对于含生物碱类药物通常用何种辅料炮制(A)。 A.米醋 B.蜂蜜 C.米泔水 D.姜汁 E.盐水 10.柴胡炮制时通常采用何种辅料炮制 (E )。 A.盐水 B.蜂蜜 C.米泔水 D.姜汁 E.米醋 11.现代研究表明白术中燥性成分是(A )。A.挥发油 B.苍术酮 C.白术内酯-Ⅰ D.白术内酯-Ⅲ E.多糖 12.白芍宜切成( C )。 A.丝 B.厚片 C.薄片 D.段 E.块 13.需去芦的药材有(D )。 A.薄荷 B.麦冬 C.五味子D.桔梗 E.木通 14.除去骨碎补表面绒毛的方法是(C )。A.刷去法 B.刮去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5.山楂炒焦后刺激性降低的原因是( B)。A.挥发油含量降低 B.有机酸含量降低 C.总黄酮含量降低 D.多糖含量降低 E.产生焦香气 16.王不留行炒爆的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 ( E)。 A.40%以上为宜 B.50%以上为宜 C.0%以上为宜 D.70%以上为宜 E.80%以上为宜 17.栀子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炮制品是(D )。A.生栀子 B.姜栀子 C.焦栀子 D.栀子炭 E.炒栀子 18.治疗崩漏下血,月经不调应选用( D)。A.当归 B.酒当归 C.炒当归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中医正骨学》练习题

《中医正骨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扭转暴力所造成的尺桡骨下双骨折,骨折类型多为: A、横断骨折 B、斜形骨折 C、螺旋形骨折 D、粉碎骨折 E、嵌插骨折 2、胫腓骨干骨折常发生迟缓愈合的部位是: A、上1/3 B、中1/3 C、中del/3 D、中下1/3 E、下端 3、关于桡骨小头半脱位,错误的是: A,有牵拉外伤史B、多发生在4岁以下的幼儿 C、桡骨小头部位压痛 D、肘关节呈半屈曲位 E、X线检查可见明显错位 4 、肘关节脱位复位后正确的固定方法是: A、固定患肢于伸直位,日寸间为2—3周 B、固定患肢于伸直位,时间为4周左右 C、固定患肢于屈肘45。位,时间为2—3 周 D、固定患肢于屈肘45。位,时间为4周 E、固定患肢于屈肘90。位,时间为2—3 周 5、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时,若引力过大,将来容易出现: A、血管痉挛 B、分离移位 C、肌肉痉挛 D、瘢痕 E、软组织嵌入 6、肱骨干中1/3骨折后,导致骨折近端移位的肌肉主要有: A、胸大肌 B、大圆肌 C、三角肌 D、肩胛肌 E、肱三头肌 7、加重肱骨干骨折分离移位的是: A、延长固定时间 B、定期X线检查 C、夹板加厚 D、练功 E、弹力绷带固定 8、可用于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体征是: A、压痛 B、肿胀 C、功能障碍 D、淤血 E、肘后三角 9、肱骨髁上骨折,易遗留肘内翻的病理分型是: A、桡偏型骨折 B、尺偏型骨折 C、屈曲型骨折 D、分离型骨折 E、伸直型骨折 10、下列属于稳定骨折的是: A、嵌插骨折 B、斜形骨折 C、螺旋形骨折 D、粉碎性骨折 E、闭合性骨折 11、伤后肘关节呈半屈曲位,肘内侧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明显畸形,有弹性固定感,肘后三点关系不正常,应考虑是: A、尺骨鹰嘴骨折 B、肱骨外髁骨折 C、肘关节前脱位 D、桡骨头骨折 E、肱骨内上髁Ⅳ度骨折

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 练习题 一、A型题: 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 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 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 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 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 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 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 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 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 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 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 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 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 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 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 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 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 A.100℃B.8O℃C.50℃D.35℃E.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

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 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孝感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伤科出科考试题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施行剖腹术、刮骨术的汉代医家是:【】A.葛洪B.巢元方 C.危亦林D.华佗 2.新伤临床上一般指发病后立即就诊者或几周以内的损伤: 【】 A.1周之内B.1~2周 C.2~3周D.3周以上 3.大腿周径测量部位常在髌上:【】 A.5厘米处B.5~10厘米处 C.10厘米处D.10~15厘米处 4.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骨折是:【】A.嵌入性骨折B.斜形骨折 C.青枝骨折D.横形骨折 5.疲劳骨折最好发于:【】 A.肱骨B.尺骨和桡骨 C.第二跖骨D.股骨 6.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时,若牵引力过大,容易出现:【】A.肌肉痉挛B.血管痉挛 C.骨断端分离移位D.以上都不是 7.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

A.肘外翻B.肘内翻 C.屈肘障碍D.伸肘障碍 8.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A.远端向前B.近端向后 C.远端向后D.近端向桡侧移位 9.桡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A.垂腕B.爪形手 C.小指感觉障碍D.第4、5指屈曲不全 10.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后期并发症是:【】A.髋内翻畸形B.髋关节炎 C.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髋关节半脱位 11.60岁以下内收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首先选用:【】A.手法复位B.骨牵引 C.内固定疗法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股骨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目的是防止:【】 A.缺血性骨坏死B.创伤性关节炎 C.迟发畸形D.骨化性肌炎 13.除哪项外都是脱位的特有体征:【】A.关节畸形B.关节盂空虚 C.弹性固定D.肿胀 14.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 现代科学理论 B 中医基础理论 C 中医中药理论 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 炒法 B 炙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骨碎补 D 鹿茸 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 B 15% C 7%~13% D 25%以下 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地榆 C 槟榔 D 白茅根 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 A 5公斤 B 20~25公斤 C 30公斤 D 10~15公斤 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 生姜汁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炼蜜 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 酒蒸法 B 清蒸法 C 水蒸法 D 醋蒸法 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 大黄 B 醋大黄 C 熟大黄 D 酒大黄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 极薄片 B 薄片 C 厚片 D 段 E 丝 1 白芍宜切(薄片) 2 大黄宜切(厚片) 3 麻黄宜切(段) 4 陈皮宜切(丝) 5 黄柏宜切(丝)

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D 凉血止血 E 补血止血 6 地黄(B) 7 熟地(C ) 8 鲜地黄(A ) 9 生地炭(D )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 A 山楂 B 炒山楂 C 焦山楂 D 山楂炭 E 麸炒山楂 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 A 表面焦黄色 B 表面焦褐色 C 内部颜色加深 D 内部焦褐色 E 有焦香气味 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 A 降低毒性 B 缓和药性 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 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 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A 净制 B 切制 C 原药材质量 D 辅料炮制 E 加热炮制 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 A 炒黄 B 蒸法 C 煮法 D 煅法 E 燀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3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质 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清炒法分为:炒黄炒炭炒焦。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炮制学试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历史文献为() A 黄帝内经 B 本草蒙荃 C 雷公炮炙论 D 十药神书 2 国家级法规为() A 中国药典 B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 C 全国种药炮制规范 D 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 3 炙药用黄酒的含乙醇量为() A 10~15% B 15~20% C20~30% D 50~70% 4 最早的炭药是()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槐花炭 D 蒲黄炭 5 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醋制后可引药入() A 胃经B肝经 C 心经 D 肺经 6 饮片包装的大规格重量为() A 1~10kg B 5~10Kg C 10~50kg D 5~8kg 7炒后缓和寒滑之性的是() A 王不留行 B 牵牛子 C 牛蒡子 D决明子 8 土炒的主要目的是() A 增补中益气 B 增健脾补胃 C 增补阴生津 D 增健脾止泻 9 抢水洗又称作() A 淋法 B 淘洗法 C泡法 D 漂法 10 用于治疗血虚便塘时应首选() A 酒炙当归 B 油炙当归 C 土炒当归 D当归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麸炒能降低挥发油含量,缓和药性的药物是() A 苍术 B 僵蚕 C 枳壳 D 山药 E 白术 2 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有() A 酒 B 醋 C 盐水D药汁 E 蜜水 3 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有()

A 吴茱萸 B 硫黄 C 藤黄 D 珍珠 E 朱砂 4 胆南星的炮制作用主要有() A 改变药性,辛温变苦凉 B 增强化痰作用 C 除燥烈之性及毒性 D 用于痰热惊风抽搐等症 E 偏于清热而治痈肿 5 下列能为临床制备新药的炮制方法有() A 发芽法 B 发酵法 C 干馏法 D 提净法 E 烘焙法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 大黄酒制后引药下行,能在下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 改:引药上行`上焦 2 风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体积大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 改:质量不同 3 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改:蒸润法 4 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改:80℃ 5 黄芪蜜炙后可增强补气作用。(√) 改: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切制: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炮制工艺。 2 炒炭法:将净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 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3 醋炙法:净或切制后药,加入定量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4 人工干燥: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对饮片进行干燥的方法。 5 干馏法:药物放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产生汁液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清炒法所用火的程度分为文火中火武火文武火。 2 栀子的炮制品种有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3 盐炙时盐的用量一般为100:2,水溶解盐时,水的量一般为4~5倍。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酒`醋`盐的性味,功效以及作为炮制辅料的主要作用?

中医骨伤学考核试卷及答案(3)

中医骨伤科试卷 ________ 一、选择题(50题×1分) (1~15题为A1、A2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桡神经损伤的体征是:() A 拇指不能对掌 B 四、五指夹纸试验阳性 C 腕下垂 D 小指侧感觉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2、伤筋的主要症状是:() A 疼痛、肿胀、麻木 B 疼痛、肿胀、异常活动 C瘀肿、功能障碍、畸形D瘀肿、疼痛、酸胀E疼痛、瘀肿、功能障碍 3、慢性劳损的疼痛特点是:() A 刺痛 B 胀痛 C 夜间痛甚,白昼减轻 D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E 活动时疼痛减轻,休息时加重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伤筋的并发症?() A 血管损伤 B 神经损伤 C 损伤性骨化 D 骨性关节炎 E 关节游离体 5、伤筋三期辨证用药时,中期是指:() A 伤后3~4天 B 伤后5~7天 C 伤后8~10天 D 伤11~14天 E 伤后3~14天 6、肩关节脱位常合并何种骨折?() A 关节盂边缘骨折 B 肱骨头骨折 C 肱骨外科颈骨折 D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7、屈曲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的复位基本原则是使() A 脊柱旋转 B 脊柱前屈 C 脊柱后伸 D 脊柱侧屈 E 以上都不是 8、疲劳性骨折多见于() A 第一跖骨 B 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 D 第四跖骨 E 第五跖骨 9、胫骨骨折可能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常见部位在() A 上端 B 上段 C 中下段 D 下端 E 以上都不是 10、股骨颈骨折移位采用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 A 外展外旋位 B 外展旋中位 C 收外旋位 D 收旋中位 E 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因素() A 感染 B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C 骨缺损 D 反复整复 E 未能解剖复位 12、骨与关节结核最多见于() A 膝关节 B 肘关节 C 脊柱 D 髋关节 E 肩关节 13、早期骨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 单一关节肿胀 B 血沉增快

二、中医骨伤科学自测试题

二、中医骨伤科学自测试题 【A型题】 1.在伤筋损骨的治疗中,必须着重调补 A.肝肾B.脾肾C.心脾D.心肾E.肝脾 2.下列哪项是小夹板的禁忌症 A.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者B.较严重的开放骨折 C.陈旧性四肢骨折适用手法整复者D.关节内及近关节给予法整复成功者E.双侧的四肢闭合骨折 3.以下不属于新鲜骨折(成年人)的是 A.伤后l一2周的胫腓骨骨折B.伤后3周的股骨颈骨折 C.伤后3周内的腕舟骨骨折D.伤后l一2周内的柯雷氏骨折 E.伤后3周内的尺挠骨双骨折 4.积累劳损力所致的骨折多见于 A.第一、五跖骨B.腓骨上段C.胫骨下段 D.足舟骨E.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段 5.锁骨中外1/3处骨折,外侧断端移位趋势为 A.后上方B.后方C.前下方D.前方E.以上都不是 6.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如引起桡神经损伤会出现 A.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和背伸,虎口区麻木B.爪形手 E.拇指不能对掌运动D.拇指不能向掌侧运动E.第1、2指不能屈曲 7.肱骨内、外两髁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一前倾角为 A.10°~15°B.20°~30° C.25°~30°D.30°~50°E.30°~45° 8.如疑有腕舟骨骨折,而X线照片为阴性,可于多久后,照片复查以确诊A.1周B.10天C.2周D.3周E.4周 9.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多见于 A.青壮年B.青少年C.儿童D.老年人E.儿童和老人 10.肱骨内上髁骨折,骨折块有分离和旋转移位,但骨折块仍位于肘关节间隙的水平面上为A.I度B.II度C.Ⅲ度D.Ⅳ度E.以上均不是 11.关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下列错误的是 A.若为内收型骨折,伤后患者多不能坐起或步行 B.若为外展型骨折,患者有时仍能继续步行,或能骑自行车,下肢畸形不明显 C.内收型骨折,大转向上移位,大转子与髂前上棘水平线间距离较健侧缩短 D.内收型骨折,局部剪力小,较稳定,关节囊血运破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E.外展型骨折,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重直线所形成的倾斜角往往小于30。 12.科累氏骨折正确的复位手法是 A.牵引——尺偏——屈曲B.牵引——尺偏——背伸 C.牵引——桡偏——屈曲D.牵引——桡偏——背伸 E.以上均不是 13.关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 B.应重点处理胫骨骨折; C.腓骨骨折如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可不作特殊处理;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部分总题数:20 1 【单选题】(2分) 白术、山药经土炒后有助于引药: A.入肝经 B.入脾经 C.入肾经 D.入肺经 E.入心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2分) 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这样称为: A.净制 B.从制 C.反制 D.火制 E.水制 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2分) 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黄色 B.微黄色 C.深黄色 D.老黄色 E.亮黄色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2分) 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炒焦 B.炒炭 C.土炒 D.炒黄 E.米炒 正确答案是:D 5 【单选题】(2分)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止泻 B.止血 C.止痛 D.止呕 E.止痒

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2分) 每100Kg龟板用醋量为: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2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土炒 C.麸炒 D.砂炒 E.炒焦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2分) 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 正确答案是:C 9 【单选题】(2分) 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竹篓 B.木箱 C.瓷缸 D.木桶 E.纸箱正确答案是:C 10 【单选题】(2分) 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5mm ~15mm ~20mm ~9mm 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2分) 炙法的火侯多选用: A.大火 B.文火 C.中火 D.武火 E.强火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2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炮制内容的项目是:A.炮制 B.炮炙 C.修治 D.修事 E.修制 正确答案是:C 13 【单选题】(2分) 黄芩软化切片应采用: A.润法 B.蒸法 C.抢水洗 D.淋法 E.冷水浸 正确答案是:B 14 【单选题】(2分) 适应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艾叶 B.芫花 C.杜仲 D.桑枝 E.知母 正确答案是:D 15 【单选题】(2分) 炙马兜铃的常用蜜量为: %%%%% 正确答案是:E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专科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专科 ( 专业(类) 日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B ) A 、张景岳 B 、雷敩 C 、张仲岩 D 、缪希雍 E 、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B ) A 、胆汁制天南星 B 、胆汁制黄连 C 、酒制地黄 D 、姜炙黄柏 E 、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 ) A 、食醋 B 、盐水 C 、米泔水 D 、蜂蜜 E 、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 、姜炙 B 、甘草制 C 、黑豆汁制 D 、米炒 E 、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C ) A 、缓和辛燥之性,

以免伤中 B 、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 、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 、米泔水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盐水 E 、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E 、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黄柏 B 、萸黄柏 C 、姜黄柏 D 、酒黄柏

E 、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 、食盐水 B 、酒 C 、生姜汁 D 、甘草汁 E 、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 、刷净法 B 、刮除法 C 、砂烫法 D 、挖净法 E 、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 、5 ㎏ B 、10㎏ C 、10-15㎏ D 、15-20㎏ E 、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 、生大黄 B 、大黄炭 C 、蜜大黄 D 、酒大黄 E 、熟大黄 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麻黄 B 、炙麻黄 C 、麻黄绒 D 、炙麻黄绒 E 、泡麻黄 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A 、水飞水粉 B 、碾成粉 C 、研磨成粉

中医正骨试题5

第九章内伤 第一节内伤概论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损伤后出现疼痛,闷胀,体表无明显压痛点,属于()。 A.气滞B.气闭 C.气逆D.瘀血 E.血虚 2.引起伤科内伤的原因()。 A.七情B.外力 C.六欲D.劳倦 E.血虚 3.内伤气脱宜补气固脱,急用()。 A.当归补血汤 B.人参养荣汤 C.独参汤 D.生脉散 E.增液汤 4.内伤血脱宜补血益气固脱,应用()。 A. 独参汤 B.当归补血汤 C.生脉散 D.增液汤 E.参附汤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下列分型属于何证: (1)有瘀血、血热、血虚、亡血、血脱之不同属()。 (2)有气滞、气闭、气逆、气虚、气脱之不同属()。 A.伤血B.经络损伤C.伤气D.脏腑损伤E.七情所伤 2.颅脑损伤出现下列症状可拟诊为何病: (1)意识障碍出现中间清醒期拟诊为()。 (2)鼻孔或外耳道出血,脑脊液外漏拟诊为()。 A.颅底骨折 B.硬膜外血肿 C.脑震荡 D.脑挫裂伤 E.脑干损伤 (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属于内伤一般症状的是()。 A.疼痛 B.肿胀青紫 C.眩晕 D.恶心 E.大便失常 2.气机损伤中的危象为()。 A.气滞 B.气闭 C.气逆 D.气虚 E.气脱

3.内伤亡阴者宜益气养阴,方用()。 A. 独参汤 B.当归补血汤 C.生脉散 D.参附汤 E.增液汤 (四)X型题(在每小题5个以上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 1.内伤的内在因素包括()。 A.生理特点 B.体质强弱 C.病理因素D.职业工种 E.肌肉收缩 2. 内伤气脱临床表现为()。 A.晕厥 B.喘咳 C.四肢冰冷 D.口唇发绀 E. 伤处瘀肿 3.内伤血脱临床表现为()。 A.面色白 B.四肢冰冷 C.全身发热 D.汗出如油 E.神志不清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 1.闭证属实证,是由于伤后_____、_____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伤后立即出现_____,_____,气粗痰鸣,四肢痉厥,脉弦劲有力。 2.若伤员气闭昏迷不醒,可采用_____、_____等急救方法,以及急灌服苏合香丸使之苏醒。 3.根据内伤病因的致病特点,一般可分为_____与_____两方面,其中_____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三、改错题(将标有“______”的错误部分,改为正确的内容) 1.内伤出现一般症状,对于定性、定位诊断十分有助。 2.脱证的治疗以开闭通窍、救阴敛阳为主要法则。 四、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 1.内伤 2. 屏伤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 1.伤科内伤与中医内科的内伤有何区别? 2.内伤闭证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要求论点明确,论述合理) 1.试述气血损伤的临床表现。 2.试述损伤内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03042中药炮制学 浙江省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炮制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药炮制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是 A.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B.火的发现和应用 C.酒的发明和应用 D.石器工具的发明和应用2.《本草蒙筌》中阐述的姜制理论是 A.姜制发散 B.姜制矫味 C.姜制和中 D.姜制除烦 3.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来增强药效,称为 A.相反为制 B.相资为制 C.相恶为制 D.相畏为制 4.软化含挥发油类成分的药物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抢水洗 B.水泡 C.水漂 D.蒸法 5.在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为 A.天冬、杏仁 B.鲜藿香、生地 C.硇砂、青盐 D.没药、乳香 6.芫花水浸剂和煎剂中,生品较醋炙品毒性大 A.1倍 B.2倍 C.5倍 D.7倍 7.既可用酒蒸又可用醋蒸的药物是 A.肉苁蓉 B.五味子 C.木瓜 D.黄精 8.清半夏炮制常用的辅料是 A.生姜 B.白矾 C.甘草 D.石灰 9.芒硝提净常用的辅料是 A.醋 B.酒 C.豆腐 D.萝卜 10.发芽时,一般要求温度为 A.18℃以下 B.18-25℃

C.30-37℃ D.37℃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砂炒后趁热用醋浸的炮制法适用于 A.鳖甲 B.龟板 C.鸡内金 D.马钱子 E.脐带 12.苍术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法 B.砂炒法 C.麸炒法 D.米泔水制法 E.炒黄法 13.盐炙时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药物是 A.知母 B.益智仁 C.荔枝核 D.车前子 E.韭菜子 14.生品不入药,煅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物是 A.棕榈 B.血余 C.荷叶 D.蜂房 E.灯心 15.贮藏保管的新技术有 A.气调贮藏 B.气体灭菌 C.气幕防潮 D.低温冷藏 E.包装防霉 16.切制时因刀具不锋利所致不符合要求的饮片是 A.连刀 B.霉片 C.翘片 D.皱纹片 E.油片 17.加辅料炒时,需先将辅料炒至滑利易翻动时再投药的方法是A.麸炒法 B.土炒法 C.砂炒法 D.滑石粉炒法 E.蛤粉炒法 18.熟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解热作用 B.抑菌作用 C.泻下作用 D.免疫阻断作用 E.止血作用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E A.汉代B.秦代C.周代D.春秋战国E.原始社会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3.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4.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D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D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6.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D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7.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B A.炮制文献研究B炮制原理研究C.炮制工艺研究D.炮制设备研究E.炮制品质量研究8.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C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9.《修事指南》的作者是B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B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1.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C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2.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3.“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E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陶弘景E.缪希雍14.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C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5.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的是A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本草经集注C.雷公炮炙论D.五十二病方E.修事指南 填空题 29.“治半夏”最早记载在__黄帝内经_________。[] 30.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是____火的发现_______。[] 31.“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是___张仲景____提出的。[] 32.中药炮制起源于__用药实践_____。[] 33.中医用药的特点是_复方___和__炮制___。[] 判断题 34.生草乌多供内服。2对错 35.古代的炮制指的是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2对错 36.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1对错 37.合和、修事、炮炙均是炮制的同义词。1对错 38.研究中药炮制原理,掌握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即可。2对错 39.酿酒的发现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1对错 40.中药炮制是连接原药材与临床疗效的桥梁。1对错 第二章炮制与临床疗效 选择题 1.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B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以上都不是2.张仲景在白虎汤中使用的甘草是C A.生甘草B.粉甘草C.炙甘草D.甘草皮E.甘草梢3.吴鞠通使用白虎汤时选用的是A A.生甘草B.粉甘草C.炙甘草D.甘草皮E.甘草梢 填空题 20.传统的制药原则是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和制其质。[] 判断题 22.阿胶用蛤粉炒后既降低其滋腻之性,又制其质和味。1对错 23.药物通过炮制,不论从质或是从量上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对错24.炮制可改变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一般规律是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收敛,盐制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A、张景岳 B、雷敩 C、张仲岩 D、缪希雍 E、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A、胆汁制天南星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地黄 D、姜炙黄柏 E、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 A、食醋 B、盐水 C、米泔水 D、蜂蜜 E、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姜炙 B、甘草制 C、荷叶制 D、米炒 E、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 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米泔水 B、甘草汁 C、黑豆汁 D、盐水 E、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生黄柏 B、萸黄柏 C、姜黄柏

D、酒黄柏 E、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食盐水 B、酒 C、生姜汁 D、甘草汁 E、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刷净法 B、刮除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5 ㎏ B、10㎏ C、10-15㎏ D、15-20㎏ E、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生大黄 B、大黄炭 C、蜜大黄 D、酒大黄 E、熟大黄 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 D、炙麻黄绒 E、泡麻黄 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A、水飞水粉 B、碾成粉 C、研磨成粉 D、煅烧成粉 E、以上都不是 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 A、胆汁 B、白矾 C、甘草 D、萝卜 E、童便 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减少副作用 D、便于制剂和调剂 E、产生新疗效 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 A、18℃-25℃ B、30℃-37℃ C、5℃-10℃ D、25℃-30℃ E、45℃-50℃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施行剖腹术、刮骨术的汉代医家是:【】A.葛洪B.巢元方 C.危亦林D.华佗 2.新伤临床上一般指发病后立即就诊者或几周以内的损伤:【】A.1周之内B.1~2周 C.2~3周D.3周以上 3.大腿周径测量部位常在髌上:【】A.5厘米处B.5~10厘米处 C.10厘米处D.10~15厘米处 4.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骨折是:【】A.嵌入性骨折B.斜形骨折 C.青枝骨折D.横形骨折 5.疲劳骨折最好发于:【】A.肱骨B.尺骨和桡骨 C.第二跖骨D.股骨 6.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时,若牵引力过大,容易出现:【】A.肌肉痉挛B.血管痉挛 C.骨断端分离移位D.以上都不是 7.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A.肘外翻B.肘内翻 C.屈肘障碍D.伸肘障碍 8.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A.远端向前B.近端向后 C.远端向后D.近端向桡侧移位 9.桡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A.垂腕B.爪形手 C.小指感觉障碍D.第4、5指屈曲不全 10.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后期并发症是:【】A.髋内翻畸形B.髋关节炎 C.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髋关节半脱位 11.60岁以下内收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首先选用:【】A.手法复位B.骨牵引 C.内固定疗法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股骨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目的是防止:【】A.缺血性骨坏死B.创伤性关节炎 C.迟发畸形D.骨化性肌炎 13.除哪项外都是脱位的特有体征:【】A.关节畸形B.关节盂空虚 C.弹性固定D.肿胀 14.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A.肩部疼痛、肿胀B.“方肩”畸形 C.搭肩试验阳性D.“靴样”畸形 15.肱骨外上髁炎又称:【】A.网球肘B.台球肘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药炮制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中医用药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山楂经炒后对胃的刺激性降低,主要是破坏了部分_________。 3.炮制辅料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和_______。 4. 茯苓可用_______拌衣。 5.炒炭应掌握的原则____________。 6. 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7.酒炙法中,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_____kg。 二、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分,共15分。 1. 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A.汉代B.秦代C.周代D.原始社会 2.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 3. 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 4. 含甙类的中药,一般不用那种辅料处理() A.酒B.醋C.盐D.姜E.蜜 5. 米炒斑蝥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药物毒性B.缓和药物性能C.提高成分浸出D.矫臭矫味 6. 白芍切片后曝晒呈() 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黄棕色 7. 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 8. 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 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 9. 清沙王不留行应炒至() A. 外表黄白色,稍具斑点B.外表深黄色,具香气 C.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D.爆裂成小白花 10. 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 中药炮制的专着有() 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荃E.修事指南 2. 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B.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C.炮制方法研究D.饮片质量标准研究E.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 2013届大专中药专业毕业(中药炮制技术)考试 【A型题】 1、炮制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现最常用( ) A、修整 B、炮炙 C、修治 D、修制 E、炮制 2、最早提出药物生熟异用学说得医药家就是( )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张仲岩 D、陶弘景 E、陈嘉谟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成药规范就是( ) A、《本草纲目》 B、《炮炙大法》 C、《太平圣惠方》 D、《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E、《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品管理法》 4、“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记载于( ) A、《本草纲目》 B、《炮炙大法》 C、《太平圣惠方》 D、《本草蒙筌》 E、《本草发挥》 5、我国医药学史上最早得炮制专著就是( ) A、《炮炙大法》 B、《修事指南》 C、《神农本草经》 D、《雷公炮炙论》 E、《本草纲目》 6、《炮炙大法》成书得时间就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南北朝刘宋时期 D、明代 E、请代 7、归纳提出传统制药原则得作者( ) A、张仲岩 B、李时珍 C、缪希雍 D、陈嘉谟 E、徐大椿 8、下列药物与辅料得炮制属“相畏为制”得就是( ) A、酒制大黄 B、盐制黄柏 C、姜制半夏 D、蜜制百合 E、麸炒枳实 9、下列药物与辅料得炮制属“相恶为制”得就是( ) A、酒制大黄 B、盐制黄柏 C、姜制半夏 D、蜜制百合 E、麸炒枳实 10、《中国药典》正式把中药炮制作为法定内容予以收载得最早版本就是( ) A、1953年版 B、1963年版 C、1977年版 D、1985年版 E、1995年版 11、下列药物与辅料得炮制,属“反制”得就是( ) A、姜制黄连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仙茅 D、姜制厚朴 E、姜制草果 12、炮制能使所含毒性大得生物碱水解,生成毒性小得生物碱得药物就是( ) A、麻黄 B、川乌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3、为防止饮片变红与所含生物碱损失,不宜暴晒得药物就是( ) A、川乌 B、麻黄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4、有效成分为苷类得药物,一般不用或少用( ) A、炒黄 B、酒制 C、醋制 D、蒸 E、煮 15、含鞣质类得药物炮制加工时,一般不用( ) A、铜器 B、瓷器 C、铁器 D、竹器 E、木器 16、中国药学史上第一位总结炮制方法得医药家就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