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高三一轮稿汪爱华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2013高三一轮稿汪爱华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2013高三一轮稿汪爱华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2013高三一轮稿汪爱华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卤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五中学汪爱华【考纲要求】

1.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解释氯气的性质

2.知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氯水的成分,氯的重要化合物HCI.HCIO.次氯酸盐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4.了解Cl2、Br2、I2的物理性质特点。

5.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Cl2、Br2、I2 氧化性强弱规律

6.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及Br2、I2的制取原理

7.掌握卤离子Cl—、Br—、I—的检验方法

【教学建议】

1.以氯气和氯的重要化合物为例,进行氯气和氯的重要化合物性质探究及应用,用演绎归纳法上升至其他卤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及应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板块的内容来激活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站在高考的角度分析主要考点,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干燥、除杂、收集、尾气处理、氯气性质探究及应用。在讲氯气的制备时渗透氧化还原的知识,把制备的原理讲透。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2课时:氯水的成分,氯的重要化合物HCI.HCIO.次氯酸盐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第3课时:Cl2、Br2、I2的物理性质特点,氧化性强弱规律,Br2、I2的制取原理,Cl—、Br—、I—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基础落实】

【学生活动1】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分类标准一:按组成分类)

从其它角度对含氯化合物进行分类。

(1)分类标准二:按化合价高低分类

-1价:HCl、氯化物;0价:Cl2 ;+1价:HClO、次氯酸盐;+3价:不常见;+5价:氯酸钾;+7价:HClO4

与Fe : ,产生 (2)分类标准三:按物质性质分类

氧化性:Cl 2 、ClO 2 、HClO 、次氯酸盐﹡、氯酸盐、HCl (H +)、HClO 4(H +)

还原性:HCl (Cl -)、Cl 2

溶液呈酸性:Cl 2 、HCl 、HClO 、HClO 4 ;

溶液呈碱性:次氯酸盐

【学生活动2】将Cl 2 、HClO 、Ca(ClO) 2 、NaClO 、HCl 、NaCl 的互变关系整理成知识

网络。

上述关系中,写出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回顾这些反应有没有特别的

用途。

【学生活动3】: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写出反应方程式和部分反应现象,指出在反应中表现氧

化性还是还原性)

【知识应用】氯气的强氧化性:

1.如遇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FeCl 2

B .AlCl 3

C .FeCl 3

D .CuCl 2

3.把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被氧化的是 ( )

A .NaOH

B .Na 2SO 3

C .FeBr 2

D .FeSO 4

【重点突破】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一教材88面课后习题14题)

设计如下:

1.某同学准备用浓盐酸来制备Cl2,HCl被__________(氧化或还原),HCl是_____剂(氧化或还原),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剂?(氧化或还原)

2.瑞典科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过程中,将其与浓盐酸共热制得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

(1)写出方法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2)若得到1mol Cl2,转移__________ mol电子

(3)某同学准备用方法一做实验,实验室有MnO2,但没有浓盐酸,可选择________代替

3.写出上面实验仪器的的名称。

4.请根据上面的实验仪器画出制备装置

5.根据所学知识,气体制备还有那些常见的装置?

6.如何检验2中方法一制备装置的气密性?

7.干燥氯气应选择那种?如何收集氯气?如何处理尾气?尾气处理液的用途是什么?

说明:氯气的制备方法不是重点,关键是能够获取题目的信息,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拓展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氧化性强弱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考点,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在元素化合物中的应用。

给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见仪器(如上图),先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仪器的名称,然后让学生给据氯气制备的信息,自己组装制备的装置。通过一个较低的起点,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再到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设计出实验装置,提升学生根据信息整合已有知识的能力。在这里可以再提出气体制备还有那些常见的装置?在工业上如何制备氯气?如何检验制备装置的气密性?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完善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

第2课时:氯水.HCI.HCIO.次氯酸盐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一氯水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情景创设】氯水的制备:往蒸馏水中通入氯气至溶液呈浅黄绿色(饱和)

【学生活动】

讨论: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化过程?氯水的成分是什么?氯水的成分为什么如此复杂?哪些因素会导致其成分的变化?如何从原理上解释?

【重点突破】用化学平衡分析反应规律,让学生理解反应的本质,掌握反应规律。

设计如下:探究氯水中的平衡移动:氯水的溶解平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离平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平衡理论,组织讨论下列问题:

①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②新制的氯水的微粒对应的性质?

③若使氯水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有什么方法?若使氯水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有什么

方法?

④分别往等量的氯水中加入少量水、碳酸氢钠粉末、亚硫酸氢钠粉末、光照?次氯酸

的浓度如何变化?

⑤为什么次氯酸钠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可以制备氯气?

⑥如何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如何除去CO2中的HCl?这两种方法原理相似吗?

⑦制备氯气时氯气中可能有何杂质?为什么通过排饱和食盐水可以收集氯气?

说明:问题①让学生学会从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组成,问题②让学生掌握复杂体系的化学性质的分析方法;问题③-④让学生学会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物质性质?特别是比较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和氯水的反应,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⑤⑥⑦让学生学会把气体的制备、除杂、尾气处理跟化学平衡结合起来,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一系列问题,用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反馈】

1、欲使氯水的浓度尽可能大,可采取什么措施?短期保存氯水需要注意什么?

2、欲使氯水的黄绿色消失,你可以采取哪些化学方法?

【基础落实】

二次氯酸(HClO)

(1)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弱酸性:比碳酸酸性____,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具有________性。

三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1)Ca(ClO)2是________的有效成分,它的稳定性比HClO____。

(2)水解显____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应用】

1.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什么?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吗?

2.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mL的针筒里吸入40mL氯气后,再吸进10mL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试用平衡观点加以解释

答案:气体体积缩小,溶液呈浅黄绿色。气体体积继续减小,气体和溶液均变成无色;氯水中的平衡Cl2+H2O HCl+HClO,又由于2HClO=2HCl+O2,HClO不断分解,平衡右移,最终Cl2耗尽全部转化成O2。由总反应式2Cl2+2H2O===4HCl+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3.工业上用Cl2和碱制漂白粉、漂粉精及漂白液。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粉精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漂粉精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________。

A.生石灰B.漂白粉

C.NaOH D.Na2SO3

(3)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如何保存漂白粉?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

【基础落实】

一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 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X =Cl 、Br 、I)。

(2)与H 2的化合反应

b. HX 水溶液都是酸,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为弱酸,其余为强酸.

c. HX 的还原性强弱为:HF < HCl < HBr < HI (3)与水的反应 F 2: 2F 2 + 2H 2O=4HF + O 2

Cl 2、Br 2、I 2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Cl 、Br 、I)。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是Cl 2____Br 2____I 2,阴离子的还原性:Cl -____Br -____I -。

Cl 2能从Br -的溶液中置换出Br 2,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理,Br 2能置换I 2,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一些还原性离子反应,如Br 2与SO 2-3、Fe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 3溶液和硝酸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滴加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生成????? 沉淀,则有Cl - 沉淀,则有Br

- 沉淀,则有I -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振荡 ――→加入CCl 4(下层)或汽油(上层),振荡 有机层呈?????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

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双氧水)振荡

――→淀粉溶液振荡 ____溶液,表示有I - 【知识应用】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 .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将碘萃取出来

D .用加热的方法可将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碘除去

2.请列举哪些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3.下列哪些事实或实验能说明氧化性:Cl 2>Br 2>I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氯水分别滴入KBr 、NaI 溶液中颜色加深,而溴水滴入NaCl 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滴入KI 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②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光照爆炸,H 2和Br 2的混合气体加热才能反应,而H 2和I 2反应更困难

③Fe 分别与Cl 2、Br 2、I 2反应生成Fe 的化合物的化合价高低

④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差

⑤Cl 2、Br 2、I 2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4.淀粉-KI 试纸常用于检验哪些物质?

5.鉴别NaCl 、NaBr 、Na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双选) ( )

A .碘水、淀粉溶液

B .氯水、CCl 4

C .溴水、苯

D .硝酸、AgNO 3溶液

【课堂提升】

1. 卤素互化物

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物质叫卤素互化物。如IBr 、ICl 、BrF 3、ClF 3。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有较强的氧化性,如能与金属、H 2O 、NaOH 等反应:2IBr +2Mg===MgBr 2+MgI 2。但应注意:卤素互化物中,非金属性弱的元素显正价,如:ICl 中,I 显+1价,Cl 显-1价,所以卤素互化物与水或碱的反应一般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IBr +H 2O===HBr +HIO IBr +2NaOH===NaBr +NaIO +H 2O 。

例1 :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并能与水发生反应:IBr +H 2O===HBr +HIO 。下列有关溴化碘的叙述错误的是(双选) ( )

A .IBr 、Br 2、I 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在许多反应中,IBr 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性强于I 2的,但弱于Br 2的

C .在溴化碘与水的反应中,IBr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溴化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可生成三种盐

2.拟卤素

有些多原子分子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其阴离子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如:氰(CN)2、硫

氰(SCN)2、氧氰(OCN)2。解答这类题目时可用换元法,如把(SCN)2当作X 2,把SCN -当作X

-。

例2.氰(CN)2的结构简式为N≡C—C≡N ,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 2和I 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 .(CN)2+H 2===2HCN

B .MnO 2+4HCN=====△Mn(CN)2+(CN)2↑+2H 2O

C .向KCN 溶液中加入碘水:I 2+2KCN===2KI +(CN)2

D .在NaBr 和KCN 混合液中通入少量Cl 2:Cl 2+2KCN===2KCl +(CN)2

3.卤素氧化性的应用——氯、溴、碘的制取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精制饱和食盐水――→电解????? 阳极产物: 阴极产物: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提取溴

(3)海带中提取碘

4.整合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采用横向串联和纵向延伸把简单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系列实验的方法,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纵向延伸可使知识层次化,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

案例1 采用横向串联的方式

复习完卤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后,可将氯气的制备、除杂、氯水的平衡、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亚硫酸钠溶液、溴化亚铁溶液、碘化钾溶液、石灰乳、氢氧化钠溶液等组合成系列实验(如下图)。纵向延伸可使知识程序化,使知识达到前所未有的功能。

本案例把实验药品与仪器的选择、实验流程的设计、实验操作等知识点的整合,可以用来训练扩散、渗透和重组的统摄思维和推理的逻辑思维,整合简单实验,迫使学生对原贮存的知识进行重组,寻找这些实验之间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使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质疑、探究、创新。 案例2采用纵向延伸的方式

高中常见还原性的粒子,单质 ___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___;离子_______________ 例1:按上图反应一段时间后,某同学想对5中Na 2SO 3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少量氯气,Na 2SO 3部分被氧化,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_______

通入一定量氯气,Na 2SO 3刚好被氧化,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_______

通入过量氯气,,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_______

(3)某同学提出5中Na 2SO 3已部分被氧化,请设计实验流程图检验此同学的猜想。 可供选择的药品:0.1mol/L HCl 溶液 品红溶液 0.1mol/L BaCl 2溶液

0.1mol/L HNO 3溶液 0.1mol/L H 2SO 4溶液

思路:当溶液中只存在SO 32— ,可以用那些方法检验?

(点拨,SO 32—与CO 32—有相似的性质,SO 32—有还原性)

当溶液中只存在SO 42— ,可以用那些方法检验?

当溶液中存在SO 42—和SO 32—时,比较SO 42—和SO 32—的共性和个性。

例2:按上图反应一段时间后,某同学想对6中FeBr 2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氯、溴、碘的非金属强弱_________________

(2)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两支FeSO4溶液中先加入少量KSCN溶液,试管分别标为1和2,再分别加入碘水和

溴水,试管2变血红色。I2 、Br2、F3+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Br—、I—、Fe2+的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____离子先被氧化

(6)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几种可能(不考虑H+、OH—、ClO—、BrO—)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及释疑解答,尤其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层层推进式的设疑,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能够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卤族元素教案

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如:①2Na+Cl2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说明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

高三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通过对本节所设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并当堂课完成课后习题二、2,综合运用本节所学内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 新人教版必修2 (1)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 HXO+HX表示 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深 D.X-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F-HCl>HBr>HI,故B不正确。选项D中表述不全面,F2与盐溶液中的H2O反应放出O2,不能置换出卤素单质。 2.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 A.氢氟酸是弱酸 B.氟化钠是农药 C.氢氟酸有剧毒 D.氟有KrF2、XeF4等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跟一般物质不反应,所以与稀有气体反应的物质应是非常活泼的。 3.下列性质为某些卤素或卤化物所特有的是() A.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 B.溴化银光照分解 C.淀粉遇碘化钾变蓝 D.单质溴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度不同 答案:A 解析:用于雕刻玻璃的只有氢氟酸;而见光能够分解的物质不仅为卤素的化合物,硝酸

盐类物质及硝酸见光也容易分解;C项说法本身错误(碘单质使淀粉变为蓝色);非极性分子在水中和汽油中的溶解度均不同。 4.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①单质颜色加深②单质的熔沸点升高③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④单质的氧化性增加⑤卤化氢的水溶液酸性减弱⑥离子的还原性增强⑦单质与水反应程度增强⑧卤化氢的稳定性减弱 A.①②③⑥⑧B.④⑤⑦ 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⑦⑧ 答案:B 5.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由于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答案:C 6.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将碘水滴入硫化钠溶液中,溶液呈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S2->Br- B.原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I>S C.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I->S2-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S>I 答案:B 解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r2+2I-===I2+2Br-,I2+S2-===S+2I-。氧化性(或非金属性)顺序Br>I>S,还原性顺序S2->I->Br-。 7.已知常温下KClO3与HCl(浓)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3 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学会应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通过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三、学生课前课外活动设计: 1. 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发明历史;收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2.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预习本节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们的诞生是19 世纪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有什么应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复习旧知, 通过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有关内容,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为下面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三)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为了探究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我们先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以下列问题为线索进行探究:(用 PPT 展示问题) 问题一: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试用原子结构观点解释。 问题二: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试用原子结构观点解释。问题三:周期表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分别在什么区域? 问题四: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元素周期表中的表格底色有几种?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强调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各自的含义,并板书。 [板书]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性质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归纳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周期表观察:用绿色、淡绿表示的元素分别是哪种元素?如果沿着硼(B )、铝(A1);硅(Si )、锗(Ge );砷(As )、锑(Sb );碲(Te )钋(Po )画一折线,则位于折线左侧的是什么元素?折线右侧的又是什么元素?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讲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及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小结】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越往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教师:另外,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存在关系,请探究以下问题: 问题一: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二: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同周期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变化规律? 问题四:同主族中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表格上的填空,归纳结论。 金 属 性 非金属性 元素化合价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氯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教学重点〗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Cl2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性质 【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 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e-,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跟很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 ①与金属反应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 CuCl2 (棕黄色烟) 2Fe+3Cl2 2FeCl3(棕褐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 2HCl (苍白色火焰) 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H 2+Cl 2 2HCl ③与水反应:Cl 2+H 2O = HCl+HClO ④与碱反应 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a 、与烧碱反应:Cl 2+2NaOH = NaCl+NaClO+H 2O , b 、制取漂白粉: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 2、Ca(ClO)2 ,有效成分是 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2HCl =CaCl 2+2HClO 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产生的HClO 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由于HClO 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⑤跟还原性物质反应 a 、氯气与KI 溶液: 2KI+Cl 2=2KCl+I 2。 b 、氯气与FeCl 2溶液: 2FeCl 2+Cl 2=2FeCl 3。 c 、向氯水中通入SO 2: SO 2+2H 2O+Cl 2=H 2SO 4+2HCl 。 (3)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①次氯酸(HClO) a 、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 =====光(或△) 2HCl +O 2↑。 b 、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c 、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杀菌消毒。 ②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a 、Ca(ClO)2的稳定性比HClO 强。 b 、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ClO - +H 2O HClO +OH - 。 c 、与酸反应生成HClO ,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lO)2+CO 2+H 2O===2HClO +CaCO 3↓。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1)反应的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 2、KMnO 4等)和浓盐酸反应。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注意】稀盐酸与MnO 2作用不能制取Cl 2。 若没有浓盐酸时,也可用NaCl 和浓H 2SO 4与MnO 2共热制取Cl 2: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至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编排起来,得到了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 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一核电荷数一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 [科学探究]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 —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1、周期

2?族 主族(_个;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族(_个纵行,副族(_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族)]第 _____ 族(—个,_______ 列) J ______ 族(—个,_________ 列) 过渡元素:[讲解]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 族:稀有气体元素 [随堂练习]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3?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n A族,则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可能处在第 () A .川A族 B . I A族C.I B族 D .川B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12 和17 B.13 和16 C.11 和17 D.6 和8 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兀素组例外兀素其他兀素所属类型编号 S、N、Na、Mg P、Sb、Sn、As Rb、B、Te、Fe 素(5 )金属兀素(6)非金属兀素 周期(—个横 行,—个周期)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第5周期 -第6周期 第7周期,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_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目前发现______ 种元素(—个)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题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新人教版0817143

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8月17日难易程度:★★★☆☆高考频度:★★☆☆☆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r、I下图是卤素单 质(F、Cl、2222 .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A .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保存单质③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 ①②>>D.单质的氧化性是④③> 【参考答案】D 特殊性质归纳 1.常温下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 2.碘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3.CaCl、CaBr溶于水,但CaF(俗称萤石)不溶于水。222???通入某溶液中,应先考氧化,将FBr不能将溶液中的F4.和水剧烈反应,所以FCl、、I222 HF虑它和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能否和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F可与稀有气体反应。.卤素单质中,只有52 6.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

酸是弱酸,但它能腐蚀玻璃,只能保存在塑料瓶中。1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HO===HXO+HX表示22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X 的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C.卤素单质的颜色由F→I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变深22-----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 精品的高中频道为广大师生编辑了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希望在您的授课与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欢迎大家点击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谢谢您对查字典化学网的支持! 一、钻研2019年考纲,并与2019年考纲进行对比,找出今年的考纲变化。对于第一年带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考纲的钻研一定要在研究了近三年天津及全国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之上。对于考纲中的例题也要仔细研究,找出基本题型,重要的主干知识。 二、回归教材。XX的高考化学历年里都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出题点,因此要重点阅读教材,并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研讨教材,找出可能的出题点,并与化学主干知识进行联系。 三、确立二轮复习专题。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相比,既要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又要将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概念准,规律清。我将下学期的化学复习氛围5个主要模块:有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在专题复习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一轮复习中,我的角色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听。在二轮复习中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转变为课堂的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就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知识点精讲,课堂中少讲,引导学生多动手;所谓策划者就是精选试题,

每一次的训练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和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五、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课下落实。2月26日至4月中旬为专题复习时间,4月中旬以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精讲,进行个性辅导。五月进入三轮复习,进口教材,就教材必修2、选修4和选修1中的化学与技术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将课本中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高三化学教学进度安排: 专题一、有机化学 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极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三、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无机反应类型 物质的量、化学常用计量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四、基本理论 反应热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2.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 3.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难点: 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组成及原子结构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 (2)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递增,密度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 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侓(自上至下) 3.特殊性 (1)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这是机推断题的突破点之一。 (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 (3)卤素单质都有毒,液态溴易挥发,溴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 (4)Cl2、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汽油等。 (5)F无正化合价。 知识点三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由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越易得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1.同主族 核电荷数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2.同周期 核电荷数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3.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_________,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_________,其非金属性也就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______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如:Cl2+2KI=2KCl+I2,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教学设计

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析题、快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辩证认识。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有机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大家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 例1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图4-3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学生活动 回忆有机实验的有关内容,明确任务,做好知识准备,并记录笔记。

阅读、思考、讨论。学生进行分析: 制1,2-二溴乙烷需用乙烯和溴的加成。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a是制乙烯装置,b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锥形瓶的水中插有一直玻璃管,主要作用是检查试管d是否堵塞。当d 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在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c中盛氢氧化钠液,其作用是洗涤乙烯;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CO2、SO2等)。乙烯在d中反应,最后一个锥形瓶的作用是吸收Br2(气),防止空气污染。 解答:(1)CH3CH2OHCH=CH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3)除去乙烯中带有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和SO2。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 【组织讨论】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并做答。 (4)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率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讲评】此题第(1)问多数同学能答对,而后三问有很多同学答错或答的不够准确,原因在哪儿呢? 思考、分析并回答: (1)对b装置的功能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 (2)对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到棕色最后到黑色的原因不清楚; (3)题中第(4)问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学生往往理解不了,而感到无从入手,从而导致失分。 倾听,坚定信心。 【讲评】由大家的分析我们可看出高考题离我们并不遥远,难度也并不是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此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除此之外,还要求大家掌握甲烷、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气态物质:CH4 C2H4 C2H2 【投影】CH4、C2H4、C2H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回忆、查阅、填表、记笔记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8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3卤族元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

1-1-3 卤族元素 一、选择题 1.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解析】卤素能与其他非金属化合,如H、C、O等。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越低。卤素单质中只有氟能与水剧烈化合。 【答案】 D 2.下列有关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性:K>Na>Li B.非金属性:O>S>Se

C.还原性:F->Cl->I- D.碱性:KOH>NaOH>LiOH 【解析】同主族,自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A正确;同主族,自上至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正确,C错;同主族,自上至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增强:KOH>NaOH>LiOH,D正确。 【答案】 C 3.下列对溴性质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溴单质溶于水时,部分与H2O反应生成HBrO和HBr 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 D.溴蒸气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Br 【解析】 A中,因为Cl2+H2O HCl+HClO,故Br2+H2O HBr+HBrO;B中,Br2中Br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1,+3,+5,+7),又可以降低(-1),故溴单质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C项,Br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而表现氧化性;D项,溴蒸气与H2在加热时生成HBr。 【答案】 B 4.①溴水②氯水③碘酒④氯化钾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中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单质碘可使淀粉变蓝,故加入物质中如含有单质碘或能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的,均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溴水和氯水中分别存在Br2、Cl2,可与KI反应置换出碘单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以I2分子形式溶解在酒精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生成碘单质;氯化

《卤族元素》的教学设计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化学设计者:第二小组(王佳亮)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卤族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繁多,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实际上他们之间都有一根看不到的线将他们联系起来。 二、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先让学生分析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在NaBr 溶液中滴入氯水; --+==+Cl Br Br Cl 2222 ⑵在FeSO 4溶液中滴入溴水; +-++==+322222Fe Br Fe Br ⑶在FeCl 3溶液中滴加KI 溶液;

223222I Fe I Fe +==++-+ 得到他们的性质规律 思考:比较+3222,,,Fe I Br Cl 的氧化性强弱;比较+--2,,Fe Br I 的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Cl 2>Br 2>Fe 3+>I 2;还原性:I — >Fe 2+> Br — 结论: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物质时,加入氧化剂,还原性强的物质应先被氧化。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气体 +-++==+322222Fe Cl Fe Cl ⑸在FeI 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2222I Br I Br +==+-- ⑹在FeBr 2溶液中通入足量Cl 2气体 -+-+++==++Cl Br Fe Cl Br Fe 6223422322 ⑺在FeI 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 -+-+ ++==++Br I Fe Br I Fe 6223422322 思考:根据以上内容可得出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卤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 结论: ① F 2、Cl 2、Br 2、I 2氧化性依次减弱; ② F — 、Cl — 、Br — 、I — 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 ③ F 、Cl 、Br 、I 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解释:卤族元素按F 、Cl 、Br 、I 的次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导致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小结: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三、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的关系 分析卤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学性质 F Cl Br I At 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有强氧化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对应离子X --的还原性依次增 核电荷数增加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 →

高三化学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高化学总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 教学目的1: 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1 1、化学实验安全(A) ⑴实验室规则 ⑵实验室安全守则 药品安全存放 药品安全取用 实验操作的安全 意外事故的处理 化学火灾的扑救 ⑶如何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 容器与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例:量筒、容量瓶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酒精灯的使用 试纸的使用 ②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 ③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 气体收集:排水法、排气法 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 ⑷P4图标的识别 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C) ⑴过滤

原理: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主要仪器: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贴: 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的底端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在烧杯上。 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⑵蒸发 原理: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得到溶质 主要仪器: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钳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 液体近干时,停止加热。 注意:何时开始搅拌? 何时转移蒸发皿? ⑶蒸馏 原理:利用加热将溶液中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接受器,铁架台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保持干燥,加热需垫石棉网。 ②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占总体积的l/3到1/2,最多不超过2/3。 ④温度计感温炮应与支管口相平。 ⑤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⑷萃取 原理: 利用同一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检漏②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 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③两个溶剂互不相溶、存在密度差且不发生化学反应。④静置分层。⑤分液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良种液体。 3、几种离子的检验(D) ⑴SO42-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a2++SO42-=== BaSO4↓ ⑵Cl-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2.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首先在引言部分教材中指出卤素原子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卤素的性质,显得自然流畅。卤素性质的比较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客观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卤素元素族的特征既典型又明显。 卤素的物理性质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直接分析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得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反映了结构的特点。 卤素的化学性质是通过推测,再用实验事实验证。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的相似和递变以及上一节有关氯的性质,从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入手,经过分析、比较,对卤素化学性质进行推测。然后用事实验证。以氯气为例,将其他卤素单质与氯气进行对比,抓住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反应生成物的稳定性不同等加以比较,得出性质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卤素置换反应的演示实验,直接得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最后,还介绍了碘的一个特性反应。这样安排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_3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SO 42-与SO 32- 的检验方法。 (3)了解硫元素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难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性质的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硫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 形态—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呈现 淡黄色,可以用 CS 2溶解除去,因为硫的溶解性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S 单质为0价,为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H 2+S=====△H 2 S Fe+S=====△FeS (氧化性较弱,Fe 为+2价) 2Cu+S Cu 2S (Cu 为+1价) ② 还原性:S+O 2=======点燃 SO 2 2、二氧化硫 (1)SO 2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状态:SO 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溶解性:SO 2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 2,且易液化。

③毒性:SO2有毒,尾气中的SO2用碱溶液吸收。

卤族元素课时作业解析版

卤族元素课时作业(三) A组—基础巩固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 HXO+HX表示 B.虽然Cl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强,但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 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D.卤素原子半径越小,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解析F 2与水反应不能用X2+H2O HXO+HX表示;氢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没必然联系,由于在水中HCl比HBr难电离,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卤素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答案 A 2.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 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 B 无色橙色紫色白色 C 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 D 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 解析各处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分别为: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产生黄绿色的气体。 ②2NaBr+Cl2===2NaCl+Br2,Br2溶于水显橙(黄)色。 ③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色。 ④Cl2+2NaOH===NaCl+NaClO+H2O,两种盐的水溶液都无颜色,故棉球显白色。 答案 A 3.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③⑤ 解析F2、Cl2、Br2、I2氧化性依次减弱,其对应的阴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①叙述错误,⑤叙述正确;F2、Cl2、Br2、I2的颜色由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逐渐加深,②叙述正确;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③叙述错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基于PAD应用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成果展示、课中探究、阶段小结、课后延伸五个环节,采用发布微课、互动抢答、拍照答题、小组PK板、学生讲、实物展台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曲线表征、实验探究、POE 策略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共安排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中学化学是从元素周期律开始,系统的研究微观世界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它帮助学生整合以往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碱金属、卤族元素的部分知识,具备一定记忆化学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 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对计算机平板等信息化工具敏感度大,操作娴熟,容易上手,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4、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寻、归纳、描述和分析各项规律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深入理解元素周期律,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