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的意义范围与价值

美学的意义范围与价值

美学的意义范围与价值
美学的意义范围与价值

97學年度應用美術系美學課程綱要

美學的意義、範圍與價值

(一)美學的原意

直感或直覺。

西方哲學的一支。反省美以及與藝術有關的問題。

Aesthetics,美學之父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62):泛指研究感性的

知識,藝術的理論,美。

感性的本質vs. 美學的工具-文字的本質incompatible (相對於科學︰研究理性的學問,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感性的對象︰1. 大自然 2. 人、事、物 3. 藝術

藝術的表現︰三種的結合 1. 概念(文字)2. 視覺藝術 3. 聽覺藝術

感性︰直覺,本能,感受,心理

理性︰思惟,思想,概念,意念

感性vs. 理性

藝術vs. 理論incompatibility

(二)美學的範疇

(三)美學的基礎是什麼?

(1)人的思考機能(理性哲學)—哲學

(2)人的心理(狀態與反應)—心理學

(3)個體(個人)之因素,群體(社會文化)之因素

(四)知識

(1)理性的知識:對象是普遍、抽象的概念。建立在客觀、清晰的邏輯基礎

上。

(2)感性的知識:對象是特殊、具體的物體。探究主觀的感受。

(3)理性的知識有絕對的客觀標準嗎? 能容許個別的差異性嗎? 感性的知識

呢?

(4)如果感性的知識無一定之客觀標準,它因人,因文化,因時代而異。那

麼感性的知識有研讀探討的意義與價值嗎?

(5)若有,其意義與價值為何?

(五)美學主要探索的問題

(1)解釋藝術家的創造活動有關的問題

(2)藝術哲學:藝術、藝術創作、藝術品的定義,描述、解釋、評價,包含

藝術理論、藝術批評。

(3)藝術社會學:藝術品的社會功能與價值:藝術與道德的關係,藝術與查

禁制度,藝術在人生中的地位,藝術與宗教、政治、經濟等的關係。

(4)美的解釋:

1.美是什麼?美如何定義?

2.美是一個極為主觀的字,也是充滿了歧義的字。各式各樣的解釋。

3.美是人心的主觀感受嗎?或是具有客觀的性質?

4.美有客觀標準嗎?主觀、客觀都是某種程度的存在。

5.狹義的美:立即感到愉悅的一種美,較容易感受到的,或是較表層

的美。

6.廣義的美:較深層的美,較不容易感受到的美,較複雜的感受的美,

也許需要知識、素養才能體驗的美,甚至不是愉悅,或可能是不快,

或甚至是醜、惡之感的美。

(5)審美是什麼?感受、理性(知性、意識)、精神共同作用的一種身、心、

靈的活動。

(6)審美對象

i.大自然之事、物:自然美

一、形象性之美

二、多樣性之美

三、變換性之美

ii.藝術品

一、形象之美:外觀形式之美

二、內涵之美:人各種智慧與精神現象之美

三、精純性之美:相對於現實之蕪雜

四、恆常性之美:相對於現實之短暫

iii.人之美

一、人體之美

二、人性之美:真、善(以事、形展現)

三、人群之美

iv.審美的對象不同會造成審美態度的差異:欣賞一朵真實的花與欣賞一幅畫裡的花的不同。

(7)審美態度

i.方法、途徑、角度、觀點、個性、文化(個體、群體)

ii.三種知的方式,直覺,知覺,了解。

Bergman The 7th Seal 第一場戲。

iii.類型:Isolationism vs. Contextualism。

Aestheticism vs. Moralism。

(8)審美經驗、審美價值的解釋:

i.審美態度的不同會造成審美經驗的差異:欣賞火山爆發的壯麗美與

觀察到火山爆發給人類引致的災難。

ii.審美經驗與審美價值的相互影響

審美經驗的不同會造成審美價值上的差異

審美價值的不同會造成審美經驗的差異

(9)審美態度──審美經驗──審美價值(例如,現代之銅幣在五百年後的

人的眼中與現代人之差異)充滿分歧的審美結果

(六)美學本身可能的問題

(1)藝術能被明確定義嗎?

(2)主觀的感受能被清晰定義、精準傳達、正確評價嗎?

(3)文字語言的性質與藝術主觀的本質能相符嗎?

(4)美感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建立在一種感官感覺的經驗上),而美學是建

立在文字上,而文字是一種理性的表達符號與工具。它是否能充分掌握

所有的感覺範疇,達到感覺經驗的傳達與討論? 換言之,感性的經驗能

用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傳達嗎? 能傳達多少?

(5)美感首先是一種感覺以及感覺經驗,也是一種主觀。如果沒有這種感覺

經驗,文字可以完全傳達這種經驗嗎? 如果主觀感受不同,文字理念可

以傳達不同的主觀感受嗎?

(6)試驗,眼、耳、鼻、舌、身

一、無感覺經驗,以文字敘述,是否能得到那種體驗。

二、不同的主觀感覺,以文字敘述,是否能得到那種主觀感受。

(七)藝術是什麼?

(1)藝術能定義嗎?

(2)廣義的藝術:帶有技術內質的活動,例如生活的藝術、愛的藝術、思考

的藝術、烹飪的藝術、或甚至投機的藝術、戰爭的藝術等。

(3)狹義的藝術:一個藝術家透過某種材質,以某種符號、形式,透過一種

組織的方法,表現出其情感及思想的過程,最後以具有美感和真實的作

品呈現出來。

(4)藝術家的意圖,藝術家本人對藝術品本身的解釋,其意義與價值。

(5)藝術品與工藝品的區別:

(6)藝術品的好壞、或真假、或深淺、或高低只是程度的問題,而非有一個

明顯的標準界線,非黑即白,非好即壞。這裡參雜著價值觀,無論是宗

教、社會、哲學觀點。

(7)藝術的功能:

(8)藝術品的功能:

(八)美感是什麼

美感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由視覺、聽覺所引起的心理(心靈)、精神之感受。

(1)快感:較表層感官或肉體的受覺,嗅覺,味覺,觸覺,身覺(內部器官

受覺)。

(2)愉悅感

(3)崇高感

(4)悲壯感

(5)悽傷感

(6)震撼感

(7)刺激感

(8)提昇感

(9)深沈感

(10)淨化感

(11)幽默感

(12)深度

(13)廣度

(九)審美之樂與肉體之樂的區別

(十)美的性質

(1)形象性:

(2)感染性:

(3)社會性:

(4)創造性

(5)相對性與絕對性:

(十一)構成美的條件、要素或性質

(1)完美、完滿或完整性

(2)結構比例性

(3)對稱性

(4)和諧性

(5)明晰性

(6)秩序

(十二)美的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

(1)形式為相,內容為體:兩者可以分離,不相干

(2)形式與內容攸關:兩者互相牽連,互有影響

(3)形式與內容為一體,形式是內容的自然外在形態

(十三)形式美:

(1)整齊性

(2)對稱性

(3)對比性

(4)均衡性

(5)比例性

(6)多樣性

(7)統一性

(8)反覆性

(十四)美與善

善是一種價值判斷。當符合這種價值時,心理或精神所產生之共鳴之感(感動,震撼感等)將激起某種美的感覺。例如宗教。當由善的價值角度所呈現出來的惡,也會讓人產生震撼之感,連帶也會引起一種美的感覺。但是這種美感並非由見惡而生,而是見惡背後之善的價值觀而生。

(十五)美與真

(十六)藝術與美

能激起美感者並不一定是藝術。

(十七)大自然與美

(十八)自然美與藝術美

(1)自然美是天生的,藝術美是人為的創造

(2)自然美是一種美的事物,藝術美是一件事物以人為的形式材質做美的再

現。

(3)欣賞自然美不會去探究其形成美之因,但欣賞藝術美會去考量藝術家創

作美的動機、理念、目的。

(十九)生命、生活與美

(二十)藝術家創作心理的探索

──”為什麼創造的衝動從來都得不到滿足,為什麼一個人總要重新開始?”

Aaron Copland

(1) 本能的驅動力:為什麼創作?創作是不是人的一種本能?

佛洛伊德論:原始本能受到壓抑,必須尋求其他管道來釋放,及更進一

步,昇華,而藝術就是其中一種。

而受到壓抑的原始本能、意識或慾望有哪些呢?

先天之本性,後天之環境

不容於這個社會的道德或律法的願望或幻想。

性、犯罪、缺憾的補償。

所表現的從意識層次到深層的潛意識狀態,理性到幻想,

秩序到渾沌。

其他論調

(2)自我力量:我是誰,我是什麼?

自我認知、自我投射、自我證明、自我肯定的表現自我的一種行為。

(3)對社會的一種反應行為:

個人在一個群體社會中的反射、反應及互動行為。

個人是一個社會的一份子,生存於社會,受社會之影響與塑造。

個人是歷史的一份子,存在於歷史的延續中,受歷史之影響與支配。

(二十一)創作的過程

(1)靈感:靈感是什麼?其來源、如何發生、其過程、能否人為掌控、在一

件藝術品中所佔的份量有多少?對於藝術作品決定性有多高?靈感來自

於天或是長期的醞釀的湧現?

(2)感覺與知覺狀態:敏感與奇特的感覺

(3)情感、情緒狀態以及心理、精神狀態:創作的主要源頭,決定藝術內涵、

藝術風格的主要因素。尋求新奇、異常、刺激

(4)智力狀態:一般所謂的智力與創造力的關係。

在藝術創作中的智力與一般的智力其性質的差異性。

異於尋常的認知力、觀察力。

(5)思維方式:意識、潛意識、異類的思維方式、多方型思維(divergent

thinking)、深切的思想、異於尋常的聯想力。

(6)性格與人格:

(7)無意識的潛伏或醞釀

(8)技巧或技藝

(9)天賦:何種特殊、異於一般人的天賦?具有某種特殊的敏感力或能力。

(10)藝術表現方法與問題的發掘與解決:決定一個藝術家於歷史上的地位與

價值。

(二十二)藝術、符號(sign)與象徵(symbol)

(1)符號的性質:論述性的,例如文字語言;表現性的,例如線條、色彩、

圖樣、聲音等。

(2)象徵的類型:一般慣用的(conventional),例如十字架,國旗等;藝術

家所創造的(created);藝術家賦予一般事物之特義,例如面具、海。

(3)象徵的性質:明確性、比喻性(隱喻性),卡夫卡蛻變的爬蟲、模糊性(曖

昧性)。

(4)象徵的使用手法:1. 製造不尋常(或不可能)事件。2. 凸顯出某一意象。

3. 重複使用某一意象。

4. 結合兩種事物使成一體。

(5)為什麼使用象徵:1. 間接的傳達方式,增加作品的隱義及含蓄的韻味,

邀請觀者參與(解釋)。2. 形象思惟具體化。3. 經濟的傳達方法。4. 增

加作品的複雜性、統一性及情感的強度。

(6)夢的象徵性:潛意識的具象化。

(二十三)藝術與道德: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的差異

(1)藝術家本人的人格修養、道德價值與藝術品之間的關係

(2)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其作品的道德內容是否會對讀者或觀眾

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3)藝術作品有道德性嗎?

(4)藝術作品的道德價值與藝術價值是否有必然的關係?

(5)藝術家創作的過程為何?

(二十四)音樂的特質:

(1)為什麼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

(2)為什麼音樂劇有那麼強的表現性,那麼明顯的感情性質?能比其他藝術

更直接、普遍、又深刻地感動觀眾?

(3)如果說文字是人理性思惟的語言,音樂則是人內心情感、情緒的語言。

(4)音樂的形態結構與人的情感的形態結構相似。兩者都具有成長、衰弱、

增強、流動、停滯、衝突、和諧、興奮、沈靜、不安等之性質。其中最

重要的特質是流動性所帶來的變化性、起伏性,它是藉存於時間的藝術,

與生命、情感的形態是最類近。

(二十五)悲劇論

(1)亞里斯多德的詩學:悲劇是對一嚴重、完整即有某種長度之行動的模仿;

在戲中各部份的語言都經過各種藝術的修飾,在方式上是表演的,而不

是敘述的;通過憐憫與恐懼造成這些情感的淨化。

(2)組成之六要素:情節(悲劇的靈魂)、人物性格、思想、措辭、音樂、場

《人间词话》的理论魅力共12页文档

《人间词话》的理论魅力 中国传统诗话、词话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着最广泛的读者。就影响力来说,近百年来,大约没有第二部诗文评著作可以和它相并列。为什么而立之年的王国维撰著的这篇不长的词话,能够成为20世纪学术精典,深受读者喜爱呢?这可能是此书的读者掩卷而思的一个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答。 首先,这部词话突破了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引入西方审美超功利的文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儒家诗文理论,重视诗文的实用功能,强调诗文的实际功用,小说戏曲理论也重视社会教化的意义,是在政治伦理的大语境下论文学的。而王国维不同,他一开始研究的是哲学,是在哲学视野中审视文学问题。自1903年,王国维通读叔本华、康德的哲学,便醉心于西洋哲学,唾弃“今日浅薄之革命家”。在《叔本华治学及其教育学说》中,他概括叔氏哲学美学之要点说: 夫吾人之本质,既为意志矣,而意志之所以为意志,有一大特质焉:曰生活之欲。何则?生活者非他,不过自吾人之知识中所观之意志也。吾人之本质,既为生活之欲矣。……然则以利害之念,竟无时或息欤?吾人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竟不获一时救济欤?曰:有。唯美之为物,不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而吾人观美时,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何则?美之对象,非特别之物,而此物之种类、之形式,又观之之我,非特别之我,而纯粹无欲之我也。 王国维接受西方的审美超功利文艺观,突出文学的游戏功能、情感慰

藉功能,反对以文学为手段,追求眼前的实利。在《文学小言》中,他说:“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这是源自于席勒的艺术观。在《人际嗜好之研究》中他引述席勒所谓“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的观点。基于此,他视传统重视功利价值的文学为“的文学”,以诗词为“羔雁之具”,认为将文学当作奉和应制、巴结逢迎的手段,攫取眼前的实利,那决非真正的文学。 王国维所谓的审美超功利,并非是唯美主义,而是有更高卓的旨趣在,那就是“谋求人类永恒的福祉”。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王国维说:“若夫真正之大诗人,则又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真正大诗人的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而读者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之声,遂觉自己之势力亦为之发扬而不能自已”。也就是说,真正的大诗人,应该是先知先觉者,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人类的普遍性情感,并将之揭明出来;而不只是以一己的穷通得失为念,钻营眼前的功利。 王国维引介的审美超功利文艺观,对于国人来说是新鲜的。但是他依据西方的审美独立论而严厉地否定传统的文学价值论,也难免矫枉过正,难免偏颇。如他说: 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国哲学美术不发达之一原因也。 这段话的判断,现在来看是存在问题的。我国哲学美术是否真的不发达?若以西方的哲学标准来看,似乎如此。然而若能超越“以西律中”的思维模式,我国哲学美术有其独特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王国维对于诗歌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 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张先使用一个“弄”字来描写顾影自怜即将凋谢的花,赋予它一种不甘自弃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意味,此一“弄”字亦使境界全出矣。 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当人们感受到“我”的意念,所以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无我之境”是审美主体与外物无利害的关系,审美时心如止水,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了物我融合的境界。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是有其特定的内涵,这一对子范畴的建立,根柢仍在叔本华的哲学美学体系之中。叔本华认为,人类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样,都为意志所控制,一切行为和动机都由意志所决定和支配。意志在人身

日常生活中审美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 演讲者小传:朱志荣 196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等 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于务实。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的价值趋向和多元兴趣,是一个好的现象,另外一方面过于务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漠视美学也是偏颇的。到了新世纪,我们对于美学的研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学理研究,而且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感性的现象。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科学。但是,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指导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欣赏。 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虽

2013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冯友兰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B) A.自然境界B.天地境界C.功利境界D.道德境界 2.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年份是(B) A.1765年 B.1750年 C.1745年 D.1730年 3.审美情境产生于人生的(C) A.幸福状态B.在场状态C.自由状态D.癫狂状态 4.清代画论家戴熙指出:“古人书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生纸为能,失合古意矣。“这句话强调了艺术品结构中的(D)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5.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是(D) A.思想性B.情感性C.娱乐性D.想象性 6.最早提出“天才论”的美学家是(A) A.康德B.布洛C.席勒D.荣格 7.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新诗鼓励青年改造人生和社会,这反映了艺术的(C) A.思想启迪功能B.政治宣传功能C.社会干预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8.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D) A.精力的宣泄B.情感的表现C.生命的绵延D.性欲的升华 9.中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谈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对象的(C) A.主观性B.客观性C.开放性D.想象性 10.在决定审美发生的诸多条件中首要的是(B) A.人的精神活动B.劳动C.人的日常生活D.宗教 11.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 C ) A.色彩的艳丽B.形状的奇特C.感性形式的和谐D.感性形式的整齐12.在现代西方,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的是(A) A.人本主义美学B.经验主义美学C.实证主义美学D.理性主义美学1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世界与外在对象之间具有(D) A.对立关系B.一致关系C.互补关系D.同构关系 14.艺术接受过程的三阶段是(B) A.看、想、悦B.观、品、悟C.感、悟、思D.望、受、想 15.音乐是一种(B) A.空间艺术B.时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 16.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句话体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C) A.反映关系B.模仿关系C.感动关系D.认识关系 17.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不断演变的,这使其在历史性中又具有了(B) A.民族性B.当代性C.世界性D.模糊性 18.审美活动发生的标志是(C) A.美学思想的形成B.艺术活动的发生C.审美意识的产生D.美学学科的确立

词的美学价值

词的美学价值 13中文一班吴东碧201330040117 摘要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文艺生产视为人类精神对世界和对自我 的一种特殊的把握方式,这就是审美的对想象的把握。而中国词的产生,一方面属于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属于精神存在的审美创造,它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结果,是以文学为主体、音乐为辅佐的艺术形式。词,体现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和谐结合,推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宋代以词作为文化的价值核心之一和重要的审美形式之一。而词的审美价值除了具有寓教于类、怡情养性、潜移默化之外,还具有婉转倾侧、柔美徘徊、荡气回肠等审美特点。所以,我们可以从词的审美文化地域、特征、艺术论、审美倾向以及批评史等几个角度浅层探讨一下词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雅俗韵律美 引言词,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文本,它经历了一个由余技而正宗,由边缘而中 心的审美流变过程。然而,在深层底蕴中主宰着这种审美流变的基因究竟是什么,虽经一千多年的探讨、质询、论争,可至今仍无定论。在这些探索中,有两个很著名的论点:一是苏轼提出来的“自是一家”说。后世对此的解析也颇多,而就它的主旨而言,子瞻乃“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他的目的,是为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另一个论点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她纯从音律立说,认为词应从内容风格上有别于诗,而词之字声亦主动与音乐相协调从而求得高度谐美的审美效果。可惜,易安此论严而狭,那么,词体的独特审美价值究竟是什么? 一、词的文化地域 江南都会是词的发祥之地,江南丰腴的土壤培植、滋润着词的内容和形式发展,随着江南审美文化的成熟并居于主导地位,词的主位审美资质日益显露成为江南审美文化的结晶和表征。因而江南文化显示出了两大特征:注重形式美(在文学上反映则是讲究声律)和尚婉媚(可从“汉魏风骨”转到“齐梁绮靡”可看出)。人们对词的品格,往往以“柔美”“婉约”概括,而这种阴柔软媚的“婉约”,常被归因于词产生于歌儿舞女在灯红酒绿中演唱,以及中晚唐以来社会混乱、文人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特殊背景。但事实也并不全如此。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文化渐次南移表现为江南主位文化的原因,就是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词的格调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的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时,对江南审美文化魂牵梦绕,他的名作《长相思》,就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再看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椅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才子词人们所流露出的浓厚向往、留念江南的情怀,意味着中华文化的重心的南移。而宋词的雅正审美风韵建构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所谓“词至南宋,始极其

人间词话三境界

《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一、经典原文 《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美学、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提出并用词句精彩的阐释了人生和事业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对于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之为经典。 二、经典感悟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独辟蹊径,成一家之言,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审美“境界说”—“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全书的脉络、统领全书。在“境界说”的框架中,王国维先生论及人生治学的三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取自晏殊的《蝶恋花》,原词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幙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原词本意是形容情感凋零,离人形单影吊、落寞惆怅。王国维先生借用为第一境界,旨在王阐明: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取自柳永《凤栖梧》,原词如下:“竚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憑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先生则借用为第二境界,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艰苦磨练,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取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先生借用为第三境界,旨在阐明,书山有路勤为径,坚忍不拔,终有所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水到渠成,便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本质上展现了成大事业、做学问中的立志、磨练和顿悟三个层次,这实质上体现了哲学中的量变质变原理。王国维论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其实佛教也讲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即是山,见水即是水”。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又体现了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生活美学论文

理想,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理想构建的蓝图去丰富生活,给平淡的日常生活赋予美的意义。 关键词: 衣着搭配饮食文化居家生活言谈举止 正文: 这学期,我选修了“生活美学”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悉心的讲授下收获颇丰:我学到了许多平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常识,也渐渐注意到了许多平时经常忽略的小细节,相信这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具体讲讲,毕业后的我将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审美理想的日常生活。 1.首先是衣着搭配方面,我觉得服饰的搭配对于打造一个人的形象具有很大的作用。合适的穿着可以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塑造力。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搭配,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人以踏实稳重的形象,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给人以亲切又不失端庄的好感,这些都能为你的日常生活添色加彩,营造美的氛围。 就我个人的身材而言,不高、偏瘦。虽然身高较为娇小,但我相信,适当的穿衣打扮可以巧妙的掩饰我的身材缺陷,借助服装转移大

家的注意力,再通过培养自身的大方举止,照样能突出我应有的个性气质和风度。我想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剪个蓬松的发型会使我看上去高一些; (2)不要穿横宽条的,或者使我看上去一截两段的衣服。应该选择竖窄条、色彩反差不很大的; (3)袜子、皮鞋和裤脚边的颜色最好要一样,以起到拉长身高的作用。 而我的优点是身材偏瘦,腰较细,所以我会选择收腰修身的衣服,以突出我的身材优势。 具体来讲,如果毕业后的我成功成为一名办公室白领,上班的时候我会穿合身的A形西装套裙,里面搭一件简单款的白色衬衫。脚上穿一双简约型的黑色高跟鞋,这样会使我看起来不失端庄,同时给人以专业能干的感觉,使整个人的气质得以体现。而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欢简单休闲风的类型。一件简单款式的白色T恤搭上修身显瘦的蓝色牛仔裤,再穿上纯色的帆布鞋,无论是在逛街还是出游,我都会游刃有余,怡然自得。如果是去参加正式一些的聚会或是party,我则 会选择一件合身的亮色小礼裙,配上白色的小披肩,踩上优雅端庄的高跟鞋,戴上点缀的耳环项链,落落大方,不失高雅。 2.再来谈谈日常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的一日三餐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养成一个良好的

景观小品美学价值论文

论景观小品的美学价值 摘要:在我国,园林中的小品在园林建筑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建筑、山水、植物等共同构筑了园林环境的整体形象。本文阐述了景观美学理论,继而从形式美及意境美两方面分析景观小品的美学价值。 引言: 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虽然不是主角,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园林小品在园林中主要有可观赏性和组景作用,及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明确的变化标志;更重要的是景观小品可渲染气氛,合理地将小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环境更具感染力。园林小品和建筑一样,都为城市良好形象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方便实用、美化环境和优化空间的功效。 1、景观美学理论 追求美感是人的天性,美学的理论指导着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如何将景观美学理论完美的应用到园林小品的设计中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对美的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同的的理解、感知和评价,从最初的形式层面通过想象和联想上升到精神层面。侠义的美感就是人们对美的具体感受,比如苹果会有圆润的感觉或者对看到某些造型合理、颜色搭配很和谐的作品时,我们会觉得视觉很舒适,很吸引眼球,从心里感觉到美好。广义的美感可以称之为审美意识,从最初的侠义上的美感升华到意识层面,会唤起你心底的感触、

回忆、经历、联想和共鸣,我们经常说“触景伤情”就是这个道理。 2、形式美 形式美是人们最常见的美感形态,是审美的初级层次,用形式感来给人一种感官的愉悦。形式美可以归纳总结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美,对应人们的审美习惯、内容及表达方式,非常固定的造型、经常使用的颜色和广为流传被人们所熟知的包括比例尺度、均衡稳定、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在景观中,传统的园林设计基本都遵循这种规律的秩序的美;另外一种是不规律的、流动变化的美,也可以说是非传统形式的美,和传统的形式美法则走不同的风格路线,无序的、混搭的、抽象的表现特征,给人眼前一亮的别致效果。景观形式美因不用考虑深层面的意境的表现,所以可以以直接的、自由的方式来自我表现。比较简单易行,因而被大多数设计师所掌握;比较蓄意直白,因而被很多公众所接受。没有过多的制约,很容易实现。缺乏深度和内涵,是形式美的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对于景观的形式美的审美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感觉”,通过我们的听觉、嗅觉和感觉对园林小品的造型、色彩和空间产生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属于第一印象;第二是“知觉”,“知觉”通常在“感觉”之后产生,条件反射性,我们的大脑在此时迅速将第一印象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当中或会抽象所感知的内容,通过个人不同 的经历阅历、价值观及审美观的影响,想象和联想成为概念里的形象和内容,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或进行简化,将原来的形态转换

谈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

谈《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 朱俊 02秋汉语言(本科) 摘要: 《人间词话》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论著,因其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蕴藏着的那些独树一帜的美学价值为日后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有人高度评价《人间词话》道“开启的先锋理论后继乏力,几成绝响。”还把王国维比做“‘维新变法’式的人物”。[1]《人间词话》中“拈”出的“境界”一词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美学范畴与王国维对它所作出的创造性研究是分不开的。 本文粗略地回顾了“境界”这个美学范畴的发展,强调了“境界”在《人间词话》中的地位,尝试从美学角度逐一分析了组成“境界说”理论体系的各个组件,并提取了《人间词话》中超出传统“境界”的一些崭新的东西,并分别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隔”、“不隔”等一系列美学范畴的分析,初步探究了《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人间词话美学价值境界审美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人间词话》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为中国美学建构起的“境界说”理论体系。 一、《人间词话》建构起完善的“境界说”理论体系 “意境”、“境界”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朔到老庄时代,《庄子·秋水》篇中提出的“意致”以及为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中“神遇”的境界,成为了“意境”、“境界”的萌芽,也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块基石。到了唐代,在佛学思想推动下,王昌龄在阐述“诗有三境”的过程中从诗歌艺术层面上第一次提出

了“意境”的概念[2],此后不断被人们所援引和发展。到了清末,王国维好像站在中国古典美学史时间的终点,“蓦然回首”,给“意境”来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他的《人间词话》把“境界”作为独立的审美世界来看待,并高明地为“境界”注入了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思想――消解了(虽然不是自觉地)这一范畴所蕴涵着的以和谐为指归,以“情景妙合”为标志的古典审美理想,而代之以情与景主客二分,蕴涵着矛盾冲突的以“真实”为标准,以“自然”为理想的新的审美观[3]。把“意境”说推向了一个顶峰,为中国美学建立起“境界说”的理论体系。 “词以境界为最上”[4]一句统领全文,明确了“境界”成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地位,反映了他论诗词以境界为主的理念,这一认识在古典美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王国维认为宋代严沧浪的“兴趣”说以及清代王阮亭的“神韵”说,只是说到了诗歌的表面形式,并未入门,他们的理论都“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来得全面深入。《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虽然从形式上看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但通过他对“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隔”、“不隔”等一系列美学范畴的阐述,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运用美学思想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审美角度划分了“境界”,强调了“隔”与“不隔”的审美趣味,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的创作方法,推出了“真”的审美标准,提供了“三种境界”的审美体验,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境界说”的理论体系,巩固了“境界”这块美学基石。 1、“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审美角度 王国维从情感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把境界划分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两种境界,这一提法拓展了前人的审美角度。他先举例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所表达的境界是“有我之境也”。同时还举例了陶潜《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元好问《颖亭留别》中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境界,指出这样的境界就是只有“豪杰之士能自树立”的“无我之境也”。 从他所举的这些例子来看,这两种境界都肯定了物我相融,只是侧重点有所轻重。在“花”也“不语”的“有我之境”中,“花”被拟人化了,让人明显感觉到抒情的强烈。审美主体“我”感情外露,让“花”和人一样双眼流泪、“不语”,使得悲伤和忧愁的情感随着“物”化成“人”的过程中达到情景交融。这种“以我观物”的审美角度出发所营造的境界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而在“无我之境”里,主观色彩显得较为隐晦,勿须“物”的帮忙就能表达出那种说不出来的情感,情感随着审美主体的“我”已被融入到客体所营造的意境中。从“以

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一.引言 随着各类学科的诸多理论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引入,翻译的理论阐释也变得多样新颖,诸如令人耳目一新的翻译心理学、翻译美学和翻译哲学等。其中,产生于西方文论界的解构主义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对结构主义的反思。解构主义理论在人文、社科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轰动。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笔者发觉从解构主义角度研究翻译,确实能够看清翻译的本质,进而挖掘出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讨论解构主义与翻译问题在当代翻译研究中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无论对这种理论赞成与否,人们都无法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影响。(王宁,2009)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将这一思想引入翻译,打破传统的翻译观点忠实和通达,强调译者本身作用和意义,这对翻译的传统理论有较大冲击,但也给人们对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解构主义在翻译理论中的具体体现 解构主义最初是从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该思潮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倡议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道德秩序以及个人意识上的秩序和民族性格等。总之,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换言之,解构主义是一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反二元对立、反权威的学术思潮。 因而,翻译的本质过程也就解析和重构了文本并且回到表达意象被命名和传达之前的一个状态了,从而便使得语言在本质含义层面重新传达或转向的路径走向透明清晰了。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分解、重新分析、再次构建的过程,通过引入的外来各类语种元素,颠覆、拆解原文语言秩序。因而,在解构文本材料时,源语文本的界限和限制因素不复存在,其隐含的涵义也并非不变,延异存在于文本材料开放的动态过程进行中。用德里达的话说,翻译其实就是内涵意义不断地被推迟和延异,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不断地被解析和构筑,译者自身成为语言文本材料的最终解构者和阐释者(derrida, jacques,2001)。法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巴尔特曾在其著作中直接宣称作者已死,即所有文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一旦完成,剩下的只有语言符号本身,而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来解读文本的实质意义。译者作为文本解读过程中第一读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或是对原作者亦步亦趋,而是得到了一定的主动权和独立性,译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探析来地赋予文本材料意义,由此翻译者的主体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三.翻译中解构主义的具体特点 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应用,本质上打破了原语文本材料含义的单一论,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新颖和独特的方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解构主义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准则中的二元对峙关系。在传统翻译理论中,文本原作者和译者、源语和译入语一般都会在二元对立状态;源语和原作者总被认为是重要的和主导的,而译入语和译者则是第二位的、次要的,而且译者的身份地位都屈从于原作者。(贾和平,2010)这些传统理论却正是解构主义理论家所反对和打破的,他们认为以上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补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凭着这种新逻辑、新视野,解构主义将译文从屈从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了出来,使得译文获得与原文同样的地位与研究价值。此外,从阐释学角度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也消解了存在的二元对立关系,提高了译者身份和地位和翻译的创新性。 第二,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材料语言和意义的同一性与确定性。传统认为源语文本材料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言语规律去预先设定的,其含义是确定的,所有读者只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去分析和解读,都会获取同样的感受。这种观点显然是没有认识到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层面的含义以及不同读者群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作品的最终和唯一确定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境界”一词,古而有之,从“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到“比丘自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到唐代开始用“境界”论诗将诗分为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上普通使用的术语。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中,很大部分阐述了其对“境界”这一词的理解,他认为评词的基准便是“境界”一词,他在《人间词话》中一开端就曾特别提出“境界”一词。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先生首先肯定了“境界”,继而他又将境界分类: 首先,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第四则中,他又补充了二者的不同。 “无我之境,人惟境中的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认为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有我之境”是指主体,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时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外界之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之境界。所写的是“我”眼中之景,“我”存在于景物之中,景物之中渗透了”我”之感情。景物因个人情感而被著以色彩。客观景物受到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写的“孤馆”“春寒”“杜鹃”“斜阳”无一不对“我”有威胁,明显的表现了“我”与“物”的对立与冲突。 “有我之境”即是指当主体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厉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并非对立,外界之景对“我”并无利害关系的境界,但观赏外物的主人依然是我。在“无我之境”中,则“我”与“物”已无厉害相对之关系,而是“我”与“物”达到一种浑然合一的状态。所以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所谓采菊,岂非是“我采”。所谓“见山”岂非明明是“我见”。但就其写作态度,两句诗实为“主观”。但就其所表现境界之全无“物”“我”之冲突而言。其性质却原具有优美之感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删稿中说:“孝人论诗词存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悠然”二字的叙写便早已透露了“此种有真意”的一切感受。这两句十字中,绝不再描写“采菊”或“南山”景物。它概括的说出了这么一件事,有意无意点名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所以《人间词话》中的“无我”是“物”“我”之间没有冲突对立的一种境界而已,而不是说作品中绝对没有“我”。 其次,他将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在《人间词话》第二则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而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而必邻于理想故也。”第五则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浅谈美与生活 为之哀叹和愤怒。那么,试问,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真的那么少么?我们再不需要美的追求了么?关于美的研究,都是些空中楼阁,与实际的生活毫无关联了吗? 时间追溯到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的意思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以羊大为美。且不论这个定义对美的本质的挖掘有多深,它至少证明了美的概念是源于生活的。然而这不等于美的意思就仅仅停留在功利性和功用性上,它应该包含有更高级更广泛的意思。另外,美在平常的概念中,有好处和优点的意思,有的人认为,它意味着不平常的好处和优点,但是是什么样的好处和优点却是概念模糊的。不过美的作用总应该是,对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方面的认识,它应该是化解矛盾问题的原因,是引导和驱使人类走上正路的本来力量。 在现代美学上,所谓“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只有在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一种特有的情感时,才作出“美”的原则。它肯定的是主体某种特殊的内心感受。但是美并非是单纯的抽象的理念,而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现象。审美就是观察美在客观现实世界的丰富表现。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来自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构成自然美的。是那些使我们想起人的生活的东西。”很多自然物,被我们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喻指,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愉悦。伴着清晨的阳光的一缕微风,洒遍满山的相思红叶,淌落叶片间的几滴晶莹的露珠,夕阳西下袅袅的炊烟,翱翔的鹰隼划破剌眼的雪光,宁静中等待背驰的骏马,树枝上啁啾的小鸟,澎湃而蔚蓝的海洋,澄明而温柔的天野,金黄而璀璨的麦浪,以及繁花胜雪的季节。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倚窗听过穿林打叶声?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在雨疏风骤时,留得残荷听雨声? 其次,来自于那些深深打动过我们的艺术品。一支舞、一幅画、一首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座雕塑。“千手观音”艺术做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这些姑娘舞动的姿态展现了是中华古国深厚的情感,浓重的文化,纯美的艺术。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审美教育书简》基本上囊括了席勒关于美和艺术的全部文献,包括了 26 封信,我们以前就叫它《美育书简》。 谈美和艺术从哪儿切入去谈?席勒很聪明,他选择了从审美切入。讲审美就必然要落到人身上。传统形而上学谈论美,就直接从美和艺术起步,结果往往与人本身有一定距离。席勒的 26 封信的核心则是思考人,人的现状如何。所以读这本书不必急于从里边找到对美、对艺术的定义,可以说这本书就不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该如何定位这本书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呢?我引用别的学者的话,叫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宣言书’”.尽管席勒之前人们很早就谈及过这个美育问题,例如毕达哥拉斯,但是把“美育”作为一个明确概念提出,这是第一次。这个概念带给我们一个新思路,即,从人入手去理解美和艺术。席勒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到人的危机的一个思考者。他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面对着当时人的现代性危机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给出的路径是:走艺术的道路。 要知道席勒所在的 18 世纪,大多数思想家都考虑过人的问题,考虑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幸福的人、自由的人。我把他们的思想归为两类,一类是强调感性自然的,另一类强调理性自律的。人身上永远都带有浅层次的感性层面的东西,但理性的发展才使得文明得以形成。说白了,文明就是禁忌,禁忌越多,文明程度越高;禁忌越合理,这个文明就越好。但文明终究是理性范畴,文明发展太快了,就出现人的危机问题。 席勒是最早提及人的危机的,他的观点倾向于把上面所说的两类观点进行统一、调和。他谈国家权利理性,与这个对应的是人的生活感性层面的自然。如果谈两者都单方面地强调自己那一极,结果都会造成人性的异化。席勒思考问题是针对着当时的现实问题。他的最终理想落实到审美的国度,我们称之为审美乌托邦。可见,他没有最终否定国家的理性的管理作用。 他倡导的仍是古希腊人身上的那种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强调一个整体的人。古希腊人自身就既是艺术家又是思想家(那样的希腊人有一大批,就不列举了),理性和感性二者兼备才使人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席勒在权力理性和感性状态之间想要找到一个中介,使人进入这个状态,使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都达到统一。

《人间词话》欣赏

《人间词话》欣赏 摘要:《人间词话》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论著,因其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蕴藏着的那些独树一帜的美学价值为日后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有人高度评价《人间词话》道?开启的先锋理论后继乏力,几成绝响。?还把王国维比做?‘维新变法’式的人物?。《人间词话》中?拈?出的?境界?一词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美学范畴与王国维对它所作出的创造性研究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人间词话美学价值境界审美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人间词话》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为中国美学建构起的“境界说”理论体系。 一、《人间词话》建构起完善的“境界说”理论体系 “意境”、“境界”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朔到老庄时代,《庄子?秋水》篇中提出的“意致”以及为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中“神遇”的境界,成为了“意境”、“境界”的萌芽,也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块基石。到了唐代,在佛学思想推动下,王昌龄在阐述“诗有三境”的过程中从诗歌艺术层面上第一次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此后不断被人们所援引和发展。到了清末,王国维好像站在中国古典美学史时间的终点,“蓦然回首”,给“意境”来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他的《人间词话》把“境界”作为独立的审美世界来看待,并高明地为“境界”注入了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思想――消解了(虽然不是自觉地)这一范畴所蕴涵着的以和谐为指归,以“情景妙合”为标志的古典审美理想,而代之以情与景主客二分,蕴涵着矛盾冲突的以“真实”为标准,以“自然”为理想的新的审美观。把“意境”说推向了一个顶峰,为中国美学建立起“境界说”的理论体系。 王国维主要从以上几方面阐述了他的“境界说”美学思想,完善了“境界说”理论,特别是他对“三种境界”的高度概括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审美体验。王国维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借用了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三首名词中的妙句,概括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第一境中,“高”和“尽”写出“大事业、大学问者”首先必须能高瞻远瞩,树立高远的目标。“望尽天涯”,虽然感到前人的成就已经“凋碧树”,但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6078769.html,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作者:刘萱仪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叔本华意志主义 一、王国维的哲学思想背景 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西方哲学对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其中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为甚。王国维对叔本华思想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哲学涉猎。他本拟赴日本学习理科,却因病回国,弃科学而专力于哲学之研读,后又转及于文学和美学。而他对叔本华哲学的理解又与他忧郁悲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这无疑也是他对叔本华哲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早期的杂文《评论》中以叔本华的哲学评论《红楼梦》,这篇文章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为依据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他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认为“欲”是生活的本身,先于人生存在并且永恒,《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无独有偶,王国维不唯用叔本华思想指导其对《红楼梦》的研究,在研究词的时候也用到了与叔本华齐名且哲学体系相同的尼采的思想,《人间词话》中评李后主词时就直接提到了尼采。此外,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悲剧论”,而他的诗词更是体现了深刻的西方哲学思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评论》作于1904年,而《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1909年的《国粹学报》上。这个期间正是王国维的阅读及研究经历了哲学,教育学,伦理学而转向文学和诗词的过程。《人间词话》的写作,发表,整理正是这一阶段的后期。笔者以为,人间词话中广为人知的“三种境界”尤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对于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三种境界”的意志主义发微 本文拟讨论的“三种境界”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此“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