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有原则的父母,培养懂规矩的孩子!

做有原则的父母,培养懂规矩的孩子!

做有原则的父母,培养懂规矩的孩子!
做有原则的父母,培养懂规矩的孩子!

做有原则的父母,培养懂规矩的孩子!

“万物莫不有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人认为,孩子需要从小培养“规矩意识”,没有规矩,不讲纪律,无疑会阻碍孩子成长、成才。

但也有很多家长担心,对孩子约束太多、限制太多,会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爱孩子”与“立规矩”不是一道单选题吗?小编今天与您分享一篇文章,规矩必须立,但要讲方法。

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所以,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01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而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我很同意这样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听起来很拗口,但理解起来却不难:“比如牧牛场,周围用铁栅栏起来,牛在栅里吃草喝水,东奔西跑,这叫做活泼,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栅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栅,这就是规矩;如果在栅里,却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东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养,那这种爱就是贻害无穷的。

相反,如果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让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和扼杀,那么这种规矩就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02

对孩子立规矩,父母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有些事,不能惯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03

这四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规矩一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

十九原则让你的孩子懂规矩

十九原则让你的孩子懂规矩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立规矩的19条原则。 案例: 5岁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着早点。妈妈在着急:“明明,快点,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明明好象真的不关心妈妈似的,仍在慢慢地“品尝”那点粥。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明明妈妈在叹气。 晚上,明明的妈妈生气地把明明的事告诉爸爸。爸爸更加生气对明明说:“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

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明明妈妈告诉明明,“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我儿子小时候最盼的几乎就是我不上班,被开除在家带他。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明明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明明的妈妈作为一个成半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她把这件事告诉明明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都得靠爸爸。 第五,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明明爸爸的话对明明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如果明明的爸爸说:“今晚你别吃肉”(假如明明爱吃肉),那效果会比这么说好得多。

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方法有哪些.doc

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方法有哪些 中华素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义廉耻,礼居首位,说明礼貌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方法 一、要教孩子懂得尊敬长辈 让孩子懂得长幼有别,不能没大没小。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受到父母尊敬长辈的影响。 加强引导孩子关爱长辈,照顾长辈,尊敬长辈。 二、要教还子懂得问候 家里有客人的时候懂得问候客人,招呼客人,给客人端茶倒水。 鼓励和提醒孩子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问候语。 帮助孩子克服害羞之心,强大自己的内心。 在问候之后给与鼓励或奖励。 三、要教孩子懂得孝顺 让孩子懂得父母为自己既和家庭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让孩子懂得关心,关爱父母,知道该怎么分担父母的家务,不给父母添乱。 让孩子懂得帮助父母,照顾和关心父母及长辈。 鼓励孩子,指导训练孩子做家务,有里于孩子孝顺父母。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让孩子思想自主,适时引导教育。

四、要教孩子懂得关爱 要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让孩有爱心,行善良之举,懂大爱之义。 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之心,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教育孩子有礼貌的要点 1.学会"叫人":孩子们已经学会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称谓打招呼了,家长可以在节日聚会时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称呼亲戚,遇见熟人时,家长应及时让孩子问候:"小兵,向王叔叔问好。" 2.培养耐心:让孩子学会耐心, 有助于他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比如幼儿园排队领点心或在公园轮流玩秋千。 家里的饭桌是教育的好场所,你可以在分点心时对他说:"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后,才能轮到你。 当孩子插嘴时,你应该轻轻提醒他,应该等别人说完后再说话。当然别忘了告诉孩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求援时。 3.说"对不起" 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学会道歉十分重要。让他明白有意无意弄伤他人或损坏了东西都得道歉。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记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积木,你有多难过吗?现在,你弄坏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说声对不起,小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4.学会感谢:收到礼物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谢。如果你

【读书笔记】给孩子立规矩的建议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winner前一阵子她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她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她不理解。我就依着她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她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她"难受、不舒服”。我告诉她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有时她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懂规矩

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懂规矩 我觉得父母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哪些是该做的哪些不该做。让他从小的时候就懂得规矩。 在家的时候,经常是他爸爸在工作室,我在沙发上坐着看书,儿子虎子就在他的游戏室里一个人玩,我们不把他天天抱在怀里,天天看管着,而是让他感觉到他和我们是一样的,不把他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有时候,我要做一件事情,我就会对虎子说:妈妈要做事了,你自己玩。他就一个人玩,一点也不哭不闹,现在好多独生子女被大人养成一个习惯:孩子一哭,大人就都放下自己的事过来了,把孩子当成一家人的中心,实际上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变得娇纵、自私、暴躁,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 虎子现在已经懂得:不要打扰别人。在这方面还是老公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在虎子特别小的时候,孩子一哭,如果我在吃饭,会马上放下碗,跑到孩子跟前,但克里斯对我说:amy,你也很重要,你不能孩子一哭就只记得照顾孩子,你慢慢吃,吃完饭再去帮他,他也要学会等待。 现在他就知道,如果正在玩耍的时候有电话来,他马上就不出声了,等我接完电话他才说:妈妈你再过来。这样孩子就变得自主,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也赢得了自己的自由空间。 我妈和所有疼爱孙子的老人一样,生怕孙子生病。记得虎子第一次发高烧是因为长牙,妈妈急得六神无主,催我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去。但是老公觉得到医院治疗无非就是使用抗生素,为什么不试试先用物理方法给孩子降温呢? 他还真有绝招:拿来冰块和沾上醋的毛巾,把它们绑在虎子的腿上进行降温。我妈看我们不送孩子去医院,急得高血压都犯了。 到了第三天,孩子的烧真的退了。以后孩子长牙都没发过烧,虎子这次用自身的抵抗力把高烧退了后,好像身体的免疫力也提高了,现在他几乎不怎么生病了。 克里斯的洋秘方得到了我们的一致认可,他也从我妈妈那里学到了中国的土秘方,比如,现在他经常随身带着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猪油。孩子平时玩耍时要是哪里不小心磕碰肿了,只要抹上一点猪油,很快就能消肿。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教案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贞丰县白层中学潘仁军教学目标: 1、明确与孩子沟通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2、家长应该做什么? 3、家长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1、家长应该做什么? 2、家长应该怎么做? 教学对象: 七八九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方法: 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 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中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在座的各位家

长,大都过三十岁,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 渴望儿女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在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我们的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成长操碎了心,结果却不一定称心如意,往往事与愿违。 然后教好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上面两个方面问题与大家要一起探讨。 一、家长应该做什么? 家长们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孩子也是家长们的门面,但家长们一定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孩子,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好的孩子。那么家长们应该做什么?才能当好家长呢? 1、家长们要给孩子以身作则 俗话说“欲教子,必先正其身”,也就是说:家长们,要禁止子女不要、不能做哪样事?首先家长自己就不要、不能去做;要求子女做什么事情?首先家长要先去做。家长一定要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就是对子女进行无声息的习惯培养,这点很重要,而家长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给孩子立规矩的二十条规范标准

-------2012年4月4日 近年来,很多父母接触到“爱和自由”的育儿理念,并付诸实施。有些父母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扰:给孩子自由,是不是意味着不“管”孩子?如果约束孩子,是不是意味着我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孩子受到约束后,哭闹得厉害,我是不是伤害他了?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没有享受过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没有享受过真正的自由,没有和父母以及他人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疆界,所以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爱和自由的度应该怎样把握。 简而言之,爱和自由不意味着对孩子有求必应、包办孩子的生活、听任孩子为所欲为。爱和自由不意味着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只要一哭闹,家长立刻乖乖“投降”,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不是自由,而是娇宠,这样“惯”出来的孩子散漫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真爱需要我们保护孩子,保护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孩子过上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 自由不是放纵,而是与责任相辅相成,有多大自由就要担负多大责任。大自然的安排是合理的,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他的“破坏力”成正比:孩子很小的时候,力量薄弱,不能对他的环境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恰是他到处爬到处摸的探索时期,我们在保护他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由探索。孩子大一些,“破坏力”提高了,相应的规则也需要逐步引进,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儿童需要成年人树立规则,因为规则给儿童安全感。曾经有人做过以下两个测试,生动地说明儿童对规则的需求。 例子:5岁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着早点。妈妈在着急:“明明,快点,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明明好象真的不关心妈妈似的,仍在慢慢地“品尝”那点粥。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明明妈妈在叹气。 晚上,明明的妈妈生气地把明明的事告诉爸爸。爸爸更加生气对明明说:“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 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 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 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 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明明妈妈告诉明明,“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 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我儿子小时候最盼的几乎就是我不上班,被开除在家带他。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 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明明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明明的妈妈作为一个成半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她把这件事告诉明明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

孩子最佳管教期

孩子最佳管教期 2019/9/21 孩子越早管教,可塑性越强 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 其实,父母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管教从一出生就应该开始了。 有人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全看家人怎么在这张纸上描画。如果起笔稳,布局合理,顺着起点延展绘画,那这张画会越来越美好,孩子就会发展成优秀的模样。但是,如果画错了,就要把这些糟糕的地方先处理掉,才能重新描画,这个过程是很难的。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 越小的孩子,可塑性就越强,你给他埋下良好的教育,那他

长大后会越出色。 我们要趁早抓住孩子这一阶段的可塑性,着重培养孩子。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是品性塑造的黄金阶段,我们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品性。 在孩子一岁以前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在孩子一到三岁这个阶段,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慢慢学会走路、说话、会异想天开等。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东西很快,所以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陪伴,给他正确的引导,为他立一下简单的规则。 切记,不可以认为孩子小就处处娇惯、纵容他的错误行为。父母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长大后没有一点规矩。 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求知欲,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挥天性的机会。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另外,父母要教孩子主动跟其他小朋友接触,主动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父母要多加管束,才能

如何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如何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一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改变自身做起 先教育自己,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家长随时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作为家长的参谋,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有一个体会,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家长自己。好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单纯看做是“改正孩子”,不承认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长,把矛头对准孩子,跟孩子较劲,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使出“打、骂”甚至体罚等专制性的手段,结果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那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所以学习家长教育,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态度,随时准备反思,改变自我,提高自我,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我在这举个例子,现在孩子上幼儿园,爸妈很头疼,孩子磨磨蹭蹭,哭哭啼啼,家长是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中,可是这时家长还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孩子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有的孩子进教室了,却还扒在窗台上看,反而引得孩子哭声再起,有的家长就说“你看孩子离不开我,舍不得我。”大家观察一下,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还是家长离不开孩子?所以孩子入园之前,家长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准备,而是心里准备,不但要提前做好孩子入园前的一切心里准备,还要提高家长自已的心里水平。孩子由于改变环境不适应哭闹很正常,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就像孩子离开母亲身体第一次啼哭开始,关键是家长有没有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包括自己摆脱对孩子的依赖。

所以家长要有“教育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意识。 二要防患于未然,不要亡羊补牢 家庭教育的知识晚知道不如早知道,了解越早越好。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竭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尽量减少由于我们缺少家庭教育修养而给我们后代带来的遗憾,与其做“马后炮”,不如现在就请教事前诸葛亮,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家庭教育尤其如此。 有的非常庆幸,因为自己孩子还小,正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可是有的家长非常后悔,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初中高中了,错过了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敏感期,会有后悔甚至放弃的想法,错误地认为错过了敏感期不会逆转,努力学习也白费,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错过了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机,我们更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来帮助孩子慢慢纠正坏习惯,因为那是由于你自己缺乏家庭教育知识造成的,况且孩子孩子不是一直停留在小学阶段,还要经历初中、高中这个青涩而冲动的青春期,如果你读不懂青春期孩子的心里,不懂得帮助孩子树立理想,不懂得和孩子一起规划人生,不懂得教孩子如何做人,那孩子的一生将会在不知中错失,那才是真正的后悔莫及,悔恨终身。所以我们家长的眼光要有远见性,不要总亡羊补牢。 三不要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 好多家长知道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非常好学,决心改变自己,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家庭教育: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

很多人也提倡“不走寻常路”,觉得循规蹈矩的人简直蠢透了。 的确,“循规蹈矩”容易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现代社会不推崇的理念连在一起。但对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守规矩≠循规蹈矩。 守规矩≠循规蹈矩 社会本身就是有秩序的,而孩子们还缺乏自制力,家长需要帮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如何学会守规矩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当孩子年龄越大,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强,也就越能够意识到规则给他带来的好处。他会发现,当他按照规则去游戏的时候,通常会获益更多,如果没有规则,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所以你会发现,四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在乎自己有没有赢,有没有得第一。 当然,这个守规矩的过程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长,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短——守规矩其实也跟孩子脾气秉性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脾气可大呢,你要跟他说点啥事,他根本不听。” 不愿意遵守规矩?那孩子脾气大,不愿意遵守规矩,可能说明了什么呢? 可能我们立的这个规则不合适;

就是我们在立规则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自主选择性; 就是立下的规则一旦被孩子打破,我们会觉得受不了——我都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讨论和修正规则。很多时候,规则不是和孩子讨论一次就制定好了,而可能是一个充满反复和波折的过程。 不过,经历了波折之后建立起来的规则,往往会让孩子铭刻在心,孩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成长。 6个方法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不要让你的规矩成为“黄灯”。交通信号灯上的黄灯亮了,意味着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是要么是“红灯”要么是“绿灯”,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在游戏中践行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规则的意义,知道不守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懂得一个游戏如果没有规则作保证,就没办法顺利进行。这样,

如何做才能成为懂孩子的父母

讲故事:我最懂它的心 库房大门上有一副坚固的门锁,然而粗大的铁棒自以为很有办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但是不管他用多大的劲去撬、捶,都无法打开门锁。 钢锯看不过去了,接着上场,但是任凭它左锯右拉,门锁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悄悄出现了,扁平弯曲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钻进锁孔后,一下子就把那幅坚固的门锁打开了。 你怎么做到的?铁棒和钢锯不解得问道。 因为我懂它的心。钥匙轻柔地回答。 学家教:做一位懂孩子的父母 懂其心,才能知其意,知其意,才会知其行。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可是,现在却有太多的父母不懂孩子的心,不明白孩子的意思,不清楚孩子的行为。以至于,孩子出了严重的问题时,父母还蒙在鼓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稀里糊涂,甚至有的父母还会把责任都推给孩子,怪孩子不懂事、不听话。 有一高二的女孩,突然之间就跟父母说不想去学校了,然后就回家闭门不出,这可急坏了孩子的爸妈,让我想个办法,说服孩子回到学校里继续上学。 我就问孩子的父母: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去上学的?这对夫妻一脸的无辜回答说:我们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去上学了,这孩子平时也不和我们交流,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说。她说不上学就不去了,这个年龄不去上学,不完了吗?给她讲道理不听,骂她就把自己锁到屋里,不吃不喝 看来这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无所知,孩子内心的大门已经不再向自己的父母敞开。当我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说出了心中的隐私。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倒数第一名,因为这一点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一些同学对她也是远而避之,还因为一件事情被老师误解,而造成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在班级里面总感觉低人一等,心中的郁闷无人倾诉,更没有人能够倾听她的委屈,父母也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她只能采取退缩的方式,以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zl/转载请保留 还有一个原因,女孩已经和比她高一级的男孩谈恋爱了,并且和男孩一起到家中见了父母,这位男孩也已经不上学了,对于这些情况,女孩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 这是一个典型父母不懂孩子心的案例。类似的现象,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父母总是自以为是,自认为了解自己的孩子,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对孩子了如指掌,妄下结论,有多少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自认为了解,而和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和父母发生冲突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好孩子懂礼貌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好孩子懂礼貌》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一些生活常用的礼貌用语,知道礼待他人。 2、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幼儿能体验礼貌用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多媒体,铅笔,剪刀 活动重点: 幼儿知道生活用语并能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 活动难点: 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小朋友在早上来幼儿园时见到老师什么都没说,小朋友知道早上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吗?(幼儿答)哪下午的时候又要说什么呢?(幼儿答)小朋友都很聪明,哪小朋友们知道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语言吗?(幼儿讨论回答)所以我们将这些语言叫做礼貌用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礼貌用语,你们知道哪一些并且说说在什么时候用?(幼儿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2、活动环节 (1)(怎么说)宝贝们回答的都不错,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小朋友说说你都听到了那些礼貌用语?(视频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还有吃饭的场景)刚才你们说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于他人见面时要说什么呀?(幼儿答)对了,当我们与他人见面时要问好,哪与他人分开时要说什么?(幼儿答)宝贝们真聪明,小朋友发现没有,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是我们该说什么?(幼儿答)你们到那些家里去做过客?有用到这些语言吗?(幼儿答)嗯,宝贝们说的都很好,现在呀我想来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情景表演) (2)(怎么做)宝贝们有没有注意到视频中当大人给小朋友东西是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呀?(幼儿回答)小朋友真厉害,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时我们不仅要说谢谢而且还要双手接过来。 现在我们在来看一些图片,说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 (图片是一些小朋友递东西给其他小朋友,有对的也有错的由幼儿说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总结)看来,递东西接东西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我们要注意在递东西时不要将尖的对着他人,接东西时要注意用双

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很多孩子在学校没有规矩,家长对此非常头疼。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规范孩子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孩子的独立性,会让孩子产生负担。那么应该怎么理解对孩子的规范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框架的自由,孩子容易迷失,而且没有安全感。规矩的培养,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没有规矩和爱,孩子会失去感恩的能力,会对任何事情都失去敬畏,学不会谦卑和自信。所以孩子应该学会以现实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家长也需要用合适的方法给孩子立规矩。 对于如何规范孩子: 第一,父母对孩子的规范尽量一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很正常,但是父母在孩子执行规则面前要保持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可以事后再做沟通。 第二,规矩应该是事先说定的。孩子经常通过家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反应来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家长只是根据情况和心情来把握尺度,或者家长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产生混乱。如果这种混乱重复下去,孩子就会错过了熟悉规则的时期,进而养成一些不利于成长的坏习惯。 第三,对孩子的规范也要体现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觉得父母不爱他了。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爱抚,在他情绪不好或者哭闹反抗时,父母不要为了威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第四,规范不能等同于专制。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逐渐给孩子立规矩,了解社会规则、道德原则、风俗习惯以及行为规范。适当的规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希望给孩子“相对的自由”,也就是说在行为上给予孩子“框架内的自由”。 第五,表率非常重要。规范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父母更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父母不能单方面地要求孩子,自己却做了违背已经制定的规范的事情,这样在孩子面前就丧失了信誉度和权威感。家长不要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情绪好坏来对待孩子是否遵守规则。好的效果在于坚持,家长更不能在监督的过程中不坚持原则,使规范变了质,这样规范仅仅流于形式。

小学新生入学 先要学懂规矩、守规矩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上海广播电台792千赫 主持人:文仪 特邀嘉宾:李广智 话题:小学新生入学先要学懂规矩、守规矩 文仪:开学在即,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许多家长非常焦虑,怎样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怎样教育好孩子?为此,今天我们请来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李广智医生来谈谈:怎样帮助孩子从心理和生理上积极地学习。 文仪:李医生,早上好! 李医生:大家早上好! 文仪:李医生,孩子们即将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都有些好奇、紧张,甚至有些压力。您能讲一讲孩子进入小学,家长应最主要地教给孩子哪些技能? 李医生: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代的发展心理学都一致认为,孩子入学的第一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懂规矩,守规矩。成功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今后是否能成就大业,往往在于他在孩提时代,是否懂规矩守规矩。犯罪心理学认为,一些孩子逐渐走上歪门邪道,也总是先从不懂规矩,不守规矩开始的。 文仪:有没有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呢? 李医生:中央电视台披露了一个故事:发生在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所长,叫耿国艳。耿所长在平谷区当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时特别关注辖区内发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觉得仅仅靠日常的这些治安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给辖区十几所中小学讲课的任务。他去讲什么课?讲法治课。有一天晚上,耿所长在值班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扽(dèn)了一本古书来,打开一看,突然发现,自己在上法治课时绞尽脑汁想总结出来的话,全都在这部书里。这是一部什么书呢?它就是《弟子规》,是专门给孩子将守规矩的书。 从此以后,耿所长就开始尝试着讲《弟子规》。这一讲不得了,每次听课的人数,少则七八百,多则一两千。时间久了,耿所长发现,很多家长也陪着孩子静静地坐在下面听他讲《弟子规》。有一天,耿所长讲课中随口吟诵了一两句《弟子规》中的话,结果发现全场几百个孩子都跟着他朗诵起来。从此之后,耿所长意识到,对那些因为不懂规矩而造成的过错、违法、犯罪行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守规矩、守规范、懂道理的习惯。后来,他就越来越有意识地在辖区内的法治课和道德规范课上用《弟子规》做教材。不久,他发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仪:看来现代的教育,结合传统的《弟子规》的一些训诫,对孩子真有神奇的作用。那么对家长,或对成人,也有教育作用吗? 李医生:众所周知,一个社会,如果人民道德水平高,行为规范好,这个社会的矛盾和犯罪就会减少,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当金海湖派出所的耿所长,开始用《弟子规》对辖区内的居民和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文仪:那么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什么呢? 李医生:在他辖区的金海湖畔有一个村庄叫中心村,中心村里面有两位街坊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第一篇: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在本书开头于丹谈到了中国人的孝道怎样正确理解“孝”呢?“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虽然最疼的是自己的爹妈和孩子但是强势的中年人往往对这两头的态度是最粗暴的。不管多有修养的人在单位对自己的同事和颜悦色但回到家见到亲爹亲妈和亲生孩子就急了”。 当看到这段开头时我深有体会自己就是这样的情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对着老人唠叨甚至因为孩子问题吵闹产生矛盾。比如回到家里拉开冰箱一看又是堆得七七八八的剩菜剩汤瞬间怒火有攻心头。“说了多少次吃这些剩菜会有亚硝酸盐致癌看病花的钱可不是省出来的。”我就顺手统统都扔掉他们发现扔掉了还会反过来数落我一顿不会过日子。我们的观念真的无法修正他们老人的习惯!因为这争吵到底是否算是孝道呢? 教育孩子问题是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件。比如外出参加聚餐孩子不懂规矩胡乱转桌子。我家荣荣已经明白别人夹菜时不能转动桌子但是人多热闹还有爷爷奶奶在此撑腰她就觉得想怎样就怎样。我迅速按住了餐桌停止她的转动扭头说了:“怎么不懂事别人夹菜你乱转什么?”并没有再有过多的批评她。了她嚎啕大哭啊……当然我并不理会她。一桌人开始纷纷哄劝荣荣越劝越

醉哭的更响亮。奶奶抱着她在怀里并不指出她做的不对反倒是安慰她。假如她奶奶不在我应该已经拉她离席门外教训了。但此时谁能动她啊?已经吵吵的一桌子大人不再吃饭了我忍无可忍打了下她屁股不许再胡闹了。老人护着已经开始对我恼火了。整个饭局下来荣荣不再理我当然我也不理她更不和老人搭话没有任何的快乐成分。假如由着孩子的性子胡来不再哭闹开开心心是不是就是对老人的顺者为孝? 这些琐碎的事情真的很现实。当然不能否认我的脾气不爱急躁。也许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态度阿q的精神才能豁然心中的结! 第二篇: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懂礼仪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懂礼仪?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知礼节懂礼仪。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呢?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机会。 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 待客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告诉孩子见了客人应面带微笑起立主动问。对客人的提问必须认真回答。要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在父母与客人交谈时不要随便抵嘴、吵闹。不对客人评头论足不讨要礼物等。客人临走时也要孩子送至家门口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教育孩子守规矩

教育孩子守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给别人带来诸多困扰。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一个孩子只有明白了他的做事界线,才知道该如何自律,也才能对他的情绪、行为及态度负责。父母总是会给孩子们制定一些符合大人用的标准的规则。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规则是否适合年幼的孩子使用,因此会出现很多的情况。父母应该怎样给孩子们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规则呢?又应该怎样让孩子们遵守制定出的规则呢? 在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概念之前,他们需要类似于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情的规则。在教室里面找到孩子们需要遵守的规则。一般来说只有3到4条,并且已经清楚的解释了。想一下你是怎么学习的。假设你正在阅读一些如何让你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育儿书籍。你需要读两三遍才能明白所给出的理论化的信息。你觉得你能记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吗?可能是不会的。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孩子们越想理解规则,反而他们记住并且遵守的会越少。有一个例外。你的孩子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真正了解并且遵守规则的孩子之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可以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了。然而,大多数的孩子根据年龄来制定规则,这样接下来该做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一旦孩子掌握了所有的步骤,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语句了。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而又灵活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我认为家长应做如下引导: 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心理发育特点。我认识一个孩子,读幼儿园大班,正处于生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开始表现出不听父母或老师等权威者的话,甚至发脾气,打破东西等。当小孩有破口骂人,动手打架,破坏公共物品,割伤别人或虐待小动物等行为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改进教育方法来改善其行为,另一方面,孩子如果无故这样,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病理性问题:如儿童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或品行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攻击行为的出现,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幼儿教育家孙瑞雪老师提出: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六大基本规则: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5、不可以打扰别人。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做个懂家教的好家长读后感

做个懂家教的好家长读 后感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做个懂家教的好家长》读后感一(5)班王优草母亲——张帆 (2018年8月20日) 看过《做个懂家教的好家长》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充满良知的妈妈也是一位懂教育的老师,她敢于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被作者独到新颖的教育观念所吸引,并且对现行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的描写了大自然普育万物的静谧与和谐,突出润物的特点在于“无声”,淡泊自然的,因为家庭对孩子深刻影响,更多的是非语言的,父母的言谈举止。不管孩子在牙牙学语到跌跌撞撞学走路,我都尽量看着她做,只要她能自己完成的就让她自己做,哪怕做的很慢做砸了做坏了也可以。急不得,如果打乱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行进“浓尽必枯,淡者屡深”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事情让孩子一个人去做,让她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其实有的事情孩子能够做的很好。 我们都是经历过孩童时期长大的,当家长们一次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犯错,永远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育行为,愿不愿意

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分的,简直无懈可击。“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当家长们对孩子做思想工作时,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因为你主观感觉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你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家长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你们作有没有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大人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而自己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 家长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犯了错误可以改,但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中学老师抱怨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当孩子长大后真的祸害社会时,又有谁来为他负责呢?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针对如何

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礼貌既是品质特征,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过对有礼貌的父母同化、模仿来学会礼貌举止。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做一个好榜样 如果父母自己不文明,而去要求孩子讲文明,这是不公平的。在孩子面前注意你使用的语言,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 让孩子喜欢打招呼 带孩子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他自己说“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自己孩子的“有礼貌真乖”;积极的回应是对小孩子最好的鼓励和奖励。重复这样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见了熟人就会自动地打招呼了。如果对陌生人自己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养成每次进家门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可别忽视这些小细节,这将影响他以后为人处事交际的能力。 对懂事一点的孩子 在教育或者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在公共场合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或使孩子难堪。 培养孩子多倾听习惯 平时可以多提醒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多倾听,不能大声喧

哗、也不能中间插话打断别人说话;平时和别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你。 你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动画片之类的,或者说是图书给幼儿自己观看,让他自己意识到要懂礼貌讲文明。 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如果家里有客人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例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甜甜地问声好;大一点的宝宝,放手让他摆水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教育孩子懂礼貌方法2礼貌待人,倾听自己的孩子 父母也应该尊重自己孩子。通常的教育方式往往把畏惧和尊敬混为一谈。孩子觉得应该尊敬爸爸,是因为如果他表现不好,爸爸就会打他……这不是尊敬,而是畏惧。 对家长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从倾听孩子开始。也许耐心等待一个小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件不容易的事儿,但却值得花时间。家长可以俯下身,直视孩子的双眼,让他知道你愿意听他说想说的话。这是教会孩子认真听话的最好办法。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孩子可以用礼貌的语言来表达对别人的喜爱和尊敬。一旦孩子会说话,就能学会说“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要让孩子明白,妈妈愿意在他有礼貌的时候答应他的要求,而不喜欢听到他命令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