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志亮:文明礼貌懂规矩,人见人爱赢赞许

钱志亮:文明礼貌懂规矩,人见人爱赢赞许

钱志亮:文明礼貌懂规矩,人见人爱赢赞许
钱志亮:文明礼貌懂规矩,人见人爱赢赞许

钱志亮:文明礼貌懂规矩,人见人爱赢赞许

上周的文章为大家分析了处理冲突↓↓

钱志亮:处理冲突有能力,大家都会喜欢你

本篇文章继续大家分享社会适应能力中的文明礼貌

大班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鍵时期。大班应引导

孩子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您好”“再

;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见”“谢谢”“对不起”“请”等)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学会礼让他人;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时能

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确保他们的身心

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

文明礼貌是公民社会公共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

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言语行为准则。文明礼貌反

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

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了幼儿从

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不同层次的要求。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

儿终身受益。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三个

方面:一是父母、老师的影响。二是同伴互动。三是法律和

道德规定。

面对大班幼儿幼小过渡期,教师、家长应有效利用一切资源

与策略,通过给幼儿创造体验的环境,使幼儿充分感受、体

验文明礼貌带来的快乐,为有效介人小学生活打好基础,顺

利完成社会进程。

一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文明礼貌

针对学前幼儿几种主要的文明礼貌情景,对幼儿进行认知训

练,包括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遵守班级规定,如何注意

自己的行为不影响他人等。

每次训练包括两个步骤:

一是讲解,即结合电子白板、录像、图片等讲述一个问题情

境,引发幼儿讨论,想出适宜的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补充和修正。

二是游戏,即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如通过开展的“小超市'等区角实践活动,使他们对文明礼貌交往情境和技能有比较

感性和具体的认识。

二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进行行为训练

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行为训练法强调观察、模仿、

强化。每次训练包括三个步骤:

观察学习:带着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幼儿观察讲文明懂礼貌

幼儿的良好行为。

模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幼儿

模仿他们曾经观察过得良好行为。

参与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设计活动时,安排一些

需要使用礼貌用语等的环节,鼓励幼儿尽量表现曾经学习过

的文明礼貌行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强化与纠正。

三将文明礼貌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和环节之中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会使用

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你”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四情感训练法情感训练法包括三个步骤:

一是移情,利用电子白板、讲故事等引导幼儿产生并体验故

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是情感体验,结合游戏活动,创设一定情境,逐步培养幼

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快乐感,不文明的内疚感,成功的自信感

等。

三是情感追忆,就是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游

戏活动中讲文明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给予强化和训练。

五指导家庭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人们常说:一对好父母是一所优秀的好学校,是孩子的精神

财富。父母的品德直接影响孩子良好行为品德的形成。因此,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

礼貌、守纪律、助人为乐的榜样。

“身教胜于言教”,无论哪个方面,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

母一定要先做到。比如,要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言行,

父母就应率先示范,早上见到孩子就应先问早、问好;孩子

帮助取东西,要说声“谢谢”;通过环境的熏陶,孩子久而久

之就会养成有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

六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密切合作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

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文明礼貌良好品质的形

成。幼儿园可通过家园栏、家长反馈使家长了解培养幼儿讲

文明懂礼貌的原因、目标及方法,并与家长一起研究适合每

个孩子的培养策略,促成有效家园共育。

从幼儿园进人小学,幼儿需要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交

往中难免会发一些纠纷、摩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文

明礼貌方面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呢?

家长要注意从小事着手。

1. 尊师敬长是文明礼貌的核心。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例如,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不任性;倾听别人说话时,要姿态大方地站好,眼看对方;外出或回

家要向父母或长辈打招呼;要体谅、照顾父母,帮父母做力

所能及的事。

2. 友爱同学是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做到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和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家长应让孩子明白在集体生活

中需要互相体谅谦让、彼此关心帮助,不能以“我”为中心。

同时,应当引导孩子不仅要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同学和伙

伴,还要用心去关心那些需要给予帮助的人。 3. 关心集体。家长应教育孩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建设一个好集体出

力,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竞赛,努力创

造好成绩,同时也为别人的好成绩而高兴。要让他们知道,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集体荣誉,从而培养孩子的团队合

作精神。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途径多渠道的,只要我们

针对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挖掘丰富有趣的活动素材,让

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

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就能使他们学会

以礼待人。礼仪教育需要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积

累而逐步形成意识。

插画:在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