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问题详解

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问题详解

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问题详解
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问题详解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

—————————————————————————————1、何为组织?你如何看待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组织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或多个个体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共同目标。

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环境为组织提供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组织则可以影响自己的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又出现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答:第一,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第二,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第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第四,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3、组织行为学中有哪些不同的人性假设?每一种类型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

施是什么?

答:

4、简要谈谈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

答: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动机则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

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原因。

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内推性因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成为动机,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需要才能指引行为朝向一定的方向才可能成为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就是指诱因。总之,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动机中一定有需要成分,需要不一定就一定能成为动机。

5、社会性动机有哪些?

答: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体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具体说来它包含三层涵义:第一,个人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以期达到理想目标的内在动力;第二,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第三,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克服困难,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亲和动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在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或内心欲求。

权力动机。由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所促动的、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一种内在力量。

6、完成陈会昌气质量表,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答:多血质

7、霍兰德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六种,请分别陈述。

答:人的性格划分为六种

1.现实型(R)

2.探索型(I)

3.艺术型(A)

4.社会型(S)

5.事业型(E)

6.传统型(C)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先天素质和环境。

个体天生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大脑结构形态的生理机能方面的特点。

胚胎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兴趣、理想等都对能力发展起作用。

9、尝试叙述影响知觉的因素。

答:影响知觉的因素有:知觉者主观因素、知觉对象因素和情境性因素。

知觉者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和个性特征。

知觉对象因素包括刺激物的颜色、形状;刺激物的强度、频率;刺激物的新异性;运动;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情境性因素包括适应、对比、敏感化和感受性降低。

10、常见的知觉偏见有哪些?

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

知觉防御指的是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期望效应指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11、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在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就是将人的行为原因置于三个维度,对认知对象的稳定属性进行推论。其认为处理他人行为信息有三条基本标准:

1.独特性,指行为者的某种行为是特殊的还是在多数情况下一直如此。

2.一致性,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行为者一致。

3.一贯性,指行为者对行为现象的这种行为是一贯如此,还是偶然为之的。

维纳的归因理论:

12、归因过程中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

答:自利性偏差: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

行为者—观察者效应:在归因过程中,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解释为由别人自身原因引起,而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由外部因素所引起。

13、什么是态度?态度的构成成分有哪些?

答: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

1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 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3 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14、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答: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关。 (2)协调。 (3)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1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改变是与原来的态度有关的:

强度的改变(一致性改变)——容易;

性质(方向)的改变——困难。

从态度的特性来看:

1)态度形成得越早,越难改变-时间性

2)态度越极端(强),越难改变-极端性

3)一贯态度难改变-一贯性

4)态度的构成越复杂(世界观层次高),越难改变-复杂性

5)三种因素越一致,越难改变-一致性

6)满足性—越高越不易改

7)价值性—与个人价值关系密切的态度,不易改

3、改变态度的说服方法有效性的条件有哪些?

答:权威:权威是一种很好的暗示,它表示此人的观点是值得考虑的;

对方的好感:要使别人接受你的观点,首先必须使他们喜欢你这个人;如能让别人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则更容易说服。

尊重:把别人的观点和别人本身分开,这可以减少说服者的强加欲望,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说服也更容易接受。

被说服者的特点:智力水平高;暗示接受强度高;女性;年龄低;防卫机制较少等

17、什么是工作满意感?决定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工作满意度指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所有方面所抱有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和态度的程度。

影响因素: 1)工作本身

2)薪水

3)晋升机会

4)上级的管理

5)同事

18、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答:也叫“保健—激励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类: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将有可能导致员工不满的产生或者消除不满,但无论组织在这些方面做得再好,除了可消除不满外,也难以让员工满意、产生激励作用。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导致个体产生满意、获得激励。但无论如何,这些因素不会导致员工不满产生。

19、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答:期望理论假设人都是决策者,他们都要在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种当时看起来最有利的行为。个人的期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通过努力达到一

定工作成绩(绩效)的可能性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对达到一定工作成绩(绩效)后获得奖励的可能性的判断。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上两个层次方面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比如提高其对任务达成可能性的判断或强化对其达成任务后获得奖励的可能性的判断、甚至还可二者合并使用,从而更好的激发其“斗志”。具体如下:(1)明确认识行为的具体表现,使行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期望规化其现在和将来的行为;

(2)使人员与工作相匹配,才能有效的达成期望行为;

(3)明确行动者的角色期望,使他们真正知道组织、群体以及领导对他角色期望的具体行为,即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好;

(4)避免机会的不均等对工作绩效及报酬的影响。

20、什么是强化?强化的具体类型。

答: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术语,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B.F.Skinner)认为行为并不是由反射或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在具体的行为之后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的频率。在这里,满意的结果称为强化物。因强化物的适时出现,增加了个体以后在同样情景下重复表现该行为的机率,这表示增强物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了加强作用。这种加强作用就为强化。所有的强化都是增加某一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化的具体类型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增加一个令人满意的事物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则是移去一个令人厌恶的事情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21、强化的程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 (1)固定时距强化法

固定时距强化法下,实施强化前须经一固定量的时间。间隔过后第一件合乎需要的行为即得到强化。这种类型的强化的关键变量是等长的时间,而且必须持续进行。这种强化往往鼓励不平衡行为。强化前,行为是频繁的、有活力的。强化后,行为的频率和活力却降低了。其原因在于,个体很快意识到一个奖励之后不会很快来第二个奖励。

(2)可变时距强化法

可变时距强化下,两个强化之间的时间量是变化的,是不可预测的,这种方式称为可变时距强化。

(3)固定比率法

固定比率法下,合乎需要的行为必须出现若干次才会得到强化。确切次数有说明。按固定比率法给予奖励往往可产生较高的回应和稳定的行为。

(4)可变比率法

可变比率法下,须发生若干次合乎需要的行为后才给予强化,但行为次数围绕一个平均数在变化,可形成最高的回应和稳定的行为。

22、什么是挫折?人在遇到挫折后会产生哪些行为反应?

答: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

个体遭受挫折以后,不管是由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引起的,在心理和行为上总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理智性反应,一种是非理智性反应。

1)理智性反应

理智性反应包括继续加强努力,反复尝试,改变行为,调整目标和改变目标等行为。挫折对理智的人来说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先导。

2)挫折非理智性反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消极的适应或防卫。其具体表现为:(1)攻击。它是当一个人受到挫折以后,对客体产生的强烈的敌对性情绪反应。攻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所谓直接攻击,就是指攻击行为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所谓间接攻击,就是指把愤怒的情绪发泄或转嫁到毫不相关的人或物上。

(2)固执。固执是指当一个人一而再,再三地受到挫折,便逐渐地失去了信心,感到茫然、忧虑,甚至冷漠、固执、悲观厌世,无所作为,进而失去喜怒哀乐,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

(3)倒退。倒退又称为退化。人们在受到挫折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4)妥协。人们在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心理或情绪上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往往令人很难承受。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往往采取妥协性措施,可以减少在挫折时由于心理或情绪的过分紧张而给身体造成的损害。妥协措施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a)文饰。所谓文饰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文饰起着自我安慰的作用。也许在旁观者看来,自圆其说是荒唐的,但本人却以此得到说服,这种现象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阿Q精神”。

(b)投射。所谓投射就是把自己所做的错事或不良表现,委过于别人,从中减轻自己的内疚、不安和焦虑。

(c)反向。所谓反向就是受到挫折之后,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憎恨和敌视,努力压制自己的感情,做出违反自己意愿和情感的行为。

23、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工作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忽视员工需要。

2.工作轮换:减少员工的不满和厌倦。

3.工作扩大化:使每个人的工作内容横向扩大范围。

4.弹性工时:使员工有权决定除核心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时间。

5.工作丰富化:能提高工作的满意感。

6工作特性模型:差别地对工作进行设计。

24、群体的涵义。

答: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

起的集合体。

25、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有哪些?

答: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第一,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

第二,融洽员工的感情;

第三,激励和培训员工;

第四,保障员工的权益;

(2)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

第一,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二,削弱管理者的权力;

第三,控制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

26、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

答:群体特征:(1)群体的吸引力;

(2)群体的组成;

(3)群体的一致性;

(4)群体的气氛;

个人特征:

(1)性别差异;

(2)能力高低;

(3)情绪的稳定性;

(4)自我概念;

(5)价值观和态度。

问题的性质也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

27、群体规范的特点有哪些呢?

答:(1)规范表述了成为并保持群体成员身份的规则。

(2)群体并不是对所有的行为都建立规范而加以调整,只对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建立规范加以调整。

(3)规范并不是非常严格的,而是一个可接受的范围。

(4)不是所有规范都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

(5)规范对组织来讲具有两种形式,即积极形式和消极形式。

(6)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偏离行为的容忍度有差别。

28、角色冲突形式有哪些?

答:(1)角色内冲突

(2)角色间冲突

(3)角色个性冲突

(4)角色过载冲突

29、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答: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包括:

1)群体成员之间的距离和在一起的时间

2)加人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经验

7)群体的领导作风

30、冲突观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激发冲突,哪些情况下又需要控制冲突呢?

答:传统的冲突观认为冲突是不良、消极的,是功能失调的结果。其产生原因是由于沟通不良、人际间缺乏坦诚和信任、管理者对员工的需要和抱负不敏感。其后出现的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其基本态度认为要无奈地接受冲突,并建议接纳之,并声称在某种情况下冲突具有正面效应。近期出现的相互作用观点鼓励冲突,它试图将冲突中性化,建议管理者维持一种最低水平的冲突,以使群体保持生命力。当组织冲突水平低,功能失调,部门内部冷漠、迟钝、对变化反应慢、缺乏新观念时,需要激发冲突;而当组织冲突水平高,功能失调,部门内分裂、混乱无秩序、不合作时则需要控制冲突。

31、请说明沟通中的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分别指代什么?

答:在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称为假相倚。

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先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种沟通称为非对称相倚。

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彼此相倚指的是双方一方面按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32、简述沟通网络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33、论述信息沟通的障碍以及促进有效信息沟通的策略。

答:信息沟通的障碍有:

1)过滤:发送者由于某种目的有意地操纵信息,以使得信息显得对自己或者接受者有利。

2)信息丢失:组织内部沟通中,由于个体记忆力的原因,导致信息丢失。

3)选择性知觉:信息接受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兴趣、期望、背景以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获取信息。

4)信息超载: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需要处理的信息超出了他的处理能力,称之为信息超载。

5)情绪:接收信息时,接收者的情绪状态影响他对信息的解释。

6)语言编码:语言表达能力、用词不准、语言习惯差异、口齿不清、使用方言、专业术语不懂、语言修饰程度等都影响着信息的沟通质量。

7)文化障碍:价值观、风俗、习惯、传统、宗教等。文化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存在于每个人之间。

8)通道原因:通道选择不佳或者环境噪音过高,也会使信息失真。

9)沟通恐惧(焦虑):一些人(大约占总人口的5%~20%)总有某种程度的沟通焦虑或紧张的存在。这种人在与他人的口头或书面或两者兼有的沟通中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从而导致他们尽量避免与人沟通或者导致沟通质量下降。

有效沟通的策略:

(1)实行双向沟通

(2)有效倾听

(3)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提高管理人员的信任度

(5)良好沟通的十项建议:沟通前进行概念澄清;发出信息的人确定沟通目标;研究环境和人的性格等情况;听取他人意见,计划沟通内容;选择沟通时所用的声调、语句和面部表情要适当;注意双向沟通、及时获取别人的反馈;保持传送资料的准确可靠;既要注意符合当前的需要,又要注意长远目标的配合;提高管理人员信任度,言行一致;听取他人意见要专心,要成为一名“好听众”,正确听取对方的意愿。

34、简述人际关系的类型。

答: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则型。

35、简述沟通分析理论中的PAC分别代表的自我状态。

答:PAC沟通理论,是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简称。其中P(Parent State)表示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支配性的、评价性的、

批评性的;A(Adult State)表示成人状态,以理智和稳重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不卑不亢,充满自信和理性,具有平等精神;C(Child State)表示儿童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不成熟和自发性的,表现为急躁冲动和缺乏主见,遇事盲从。

36、如何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领导?

答:(1)评鉴考核法:一定标准制定选拔标准,再依据标准选拔领导。

(2)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情景,考查候选者的现场反应,进而选拔,常用的方法有公文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及即席发言等。

(3)分解协调法: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进行考核的方法。

(4)实绩考核法:通过考核工作实绩来选拔领导者的方法。

37、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之间的利弊分别是?

答:群体决策相对个人决策

优点:1接受的信息面广,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决策者因对某些因素考虑不全而发生重大偏差,弥补个人经验,知识,信息掌握不全等局限,减少偏见,有利于决策质量的提高。

2群体决策鼓励参与,符合现代管理思想,能满足决策成员自尊的需要,提高决策的接受程度和执行决策的责任感,有助于决策的贯彻实施。

3群体决策的方法的多样化,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选择机会,便于可行的方案间劣势比较与排序选择。

4 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适宜于判断和评价含糊不清或不确切的情况,特别是当任务要求提出多种想法或某种独特的见解时,群体决策优越于个人决策。

缺点:1 在群体中,个人影响力的作用加大,甚至会支配群体决策,那些具有强个性,地位高,有感召力的人会抑制其他成员的创造力,会阻碍信息的充分沟通。

2决策成员之间因个性特征差异会产生太多想法而无法实施决策;个性特征差异很小时,又往往会产生人际冲突,是决策成为意气之争,或者因为没有想法而同样无法抉择

3群体决策在紧急情况下,缺乏灵敏性与快速做出决策的反应能力。决策过程相对而言既复杂又费时,时间拖得长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挫折感和厌烦感。

4决策的成员在表态时会产生从众行为,即产生随大流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扼杀其它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使成员各自的真实想法和对方反感的独特见解读不到反映,从而使群体决策变的枯燥而单调。

5由于决策的最后责任广泛的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人格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策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相应的群体决策币个人决策具有

更大的冒险性。当然也有例外,当群体成员最初意见为保守时,群体决策结果会倾向更加保守;最初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决策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38、组织结构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答: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

各自的特点是:

1、直线制:结构简单、权力集中、隶属关系明确,职责分明,决策迅速,但是没有职能部门,领导没有助手,需要领导是全能型人才,无法实现管理专业化,不利于管理水平提高。

2、职能制:各管理层之间设置职能部门,领导层指挥各职能部门而不指挥执行部门,而各职能部门对下级执行部门进行业务管理。这种方式强调管理专业化,提高工作质量,减轻领导负担。但是该种方式没有处理好管理部门和管理层次的关系,容易形成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清。

3、直线职能制:吸收了直线制与职能制的优点,同样在各管理层之间设置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作为同层次领导的参谋,不直接指挥下级,只在业务范围内做管理工作,职能部门的指令只能领导的批准后下达。各管理层次之间按直线制的原理构成上下级关系。该结构保持了统一指挥的特点,又满足了职能的专业化分工。集中领导、职责清楚,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差,信息传递路线长,职能部门与指挥部门容易造成矛盾。

4、事业部制: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事业部制是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形式,即一个公司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一直到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5、矩阵制: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项目(产品)设立的管理机构,按矩阵的方式结合起来的管理机构,这种组织按项目为对象设置,项目的管理人员从职能部门抽调,项目完成管理人员又回归职能部门。该结构形式灵活性强,实现集权与分权的最优结合,但是人员调动频繁,组织结构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矩阵中的成员受到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的双重领导,容易产生矛盾,扯皮现象。

39、如何强化某企业的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的强化。具体做法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表率。事实说明,要使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真正成为组织员工的共同观念和自觉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领导对员工的感染力。

第二,英雄示范。在塑造优秀文化组织的过程中,英雄起着引导作用、骨干作用、示范作用。

第三,故事熏陶。组织文化的价值往往会反映在组织的一些故事或传说当中。

第四,仪式强化。组织文化的生长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和一定的形式来催化。

第五,网络影响。文化网络实际上是组织当中重要的文化沟通和转播枢纽。

40、变革的组织很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请问如何才能更好地克服这些阻力呢?

答:(1)参与

(2)合理安排变革的时间和进程

(3)处理好个体对变革的抵制

(4)利用群体动力:强烈的归属感、群体的威望、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个人的威信、注意群体规范、共同的知觉、沟通和信息分享的重要性(5)力场分析:推动力和抑制力分析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分析

《经济法学》课程作业 第一次: 1. 下列对胜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深层次特征 能够预测工作绩效 可以定性描述 能够区分优秀和一般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可以定性描述 2. 某个人掌握支配你的职位和责任的权力,期望你服从规则的要求。这种权力称为() 强制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法定权力 参照性权力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法定权力 3. 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来建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被称为() 事业部制 横向组织结构 矩阵制 无边界组织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横向组织结构 4. 光荣榜是一种典型的()形式。

员工参与 员工认可 弹性福利 技能工资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员工认可 5. 工作要求员工表达出来的情绪与他们的真实情感不吻合的现象,称为() 情绪劳动 情绪失调 情绪障碍 情绪缺乏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情绪失调 6. “入乡随俗”,反映的是() 角色知觉 角色冲突 心理契约 组织承诺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角色知觉 7. 在沟通过程中,噪声存在于哪个环节() 编码 译码 信息传递

以上都是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以上都是 8.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 正相关 负相关 无关系 倒U型关系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倒U型关系 9.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 西蒙 霍桑 梅奥 卡尼曼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西蒙 10.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不包括()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社会行为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社会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97.0 完成日期:2013年07月02日16点30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9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2.? (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C.?霍桑试验? D.? E.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F.? G.? H.?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3.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4.?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E.? 5.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6.?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E.? 7.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8.? 9.?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10.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11.

12.?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3.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14.?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E.? 1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 人属于:( )。? 16.? ( C ) A.?能力低下 B.? C.一般能力 D.? E.天才 F.才能? 17.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1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 这种知觉属于:( )。? 19. 20.?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 D.?首因效应 E.定型效应 2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22.? 23.? ( B ) A.梅奥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A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B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A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C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C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D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C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D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B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20.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2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201709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201709考试批次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学习中心 学号 专业年级层次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7年8月2日--9月11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一. 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一道题作答,答题时请注明题号。总分 30分) 1、论述组织行为学的特点和内容。 答: (1)边缘性、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既具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 (3)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及人种学等学科。它研究并回答工作组织中的个体、群体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它们之间如何互动、个性如何影响工作绩效、如何激励员工、如何适应和把握环境变化等等。 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导论;个体差异和激励;群体行为和领导;权力与政治;职业经历和职业变换;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发展与组织改革;国际影响因素等九个部分。 2、论述工作激励理论。 3、论述高效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4、论述领导理论。 5、论述组织理论。 二、小论文写作(请从论文选题范围内,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总分70分) (一)论文题目

201403西南《组织行为学》作业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心理活动__与__行为反应__规律性。 2、__个体__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__边缘性__学科,又是具有__两重性__和__应用性__的学科。 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__美国__。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知觉防御__首因效应__、晕轮效应和__投射__ 。 6、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__麦克里格__,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__归因__ 理论。 7、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__个性倾向性__和__个性心理特征__两大部分组成。 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__气质__、__能力__、__性格__。 9、创造性行为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__目标__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__新成果___的一种行为。 10、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有__家庭__环境、__学校__环境、__组织__ 环境、和__社会__环境。 11、__职业生涯__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2、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__个人__与__组织__相结合的原则。 13、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__个体__的组合。 14、群体规范具有的基本功能有:群体行为的__标准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导向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评价__功能和群体行为的__动力__功能。

浙大《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浙大《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 C)标准划分的。 A. 神经过程的特征 B.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 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 行为的独立性 2. A心态的情感是(B )。 A. 命令式 B. 协商式 C. 任性 D. 忍耐 3. 职务为内在动机提供了( C)条件。 A. 充分必要 B. 充分不必要 C. 必要不充分 D. 不充分也不必要 4. 下列不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是(B )。 A. 连续统一体理论 B. 菲德勒模式 C. 管理系统理论 D. 四分图理论 5. 管理者的社会知觉怎样,直接关系到他们采用的( A)。 A. 管理方式 B. 管理思想 C. 管理风格 D. 管理行为 6. 斯布兰格将性格划分为理性型、政治性、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和经济型,这是按哪一标准划分的( D)。 A. 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B. 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C. 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D. 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

7. 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A )。 A. 弗鲁姆 B. 洛克 C. 斯金纳 D. 佛隆 8. P心态的情感是( A)。 A. 命令式 B. 协商式 C. 任性 D. 忍耐 9. 目标理论指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B )。 A. 期望 B. 成就需要 C. 动机 D. 急切心情 10.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由(B )提出来的。 A. 马斯洛 B. 巴布洛夫 C. 希波克拉底 D. 荣格 11. 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A )。 A. 尊重需要 B. 交往(或爱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12.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中,属于客观原因之一的是(C )。 A. 个人目标定得太高 B. 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 C. 个人因亲人伤亡带来的痛苦 D. 个人体质太差不能胜任工作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 D)。 A. 勒温的三步骤模式 B. 卡斯特模式 C. 夏恩的适应循环模式 D. 莱维特的系统模式 14. 激励按性质可以分为(A )。 A. 正激励与负激励

组织行为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我们在这一章资料上传了有关唐僧取经的一些“趣论”(请打开或下载该文参考),请你结合我们所讲的团队建设的知识,谈谈唐僧的取经团队成功之处。 要求: 1.字不在多,说清就行 2.结合自身体验,欢迎任何观点 3.时间截止后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迟交作业 4.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成绩为零 答:看了老师提供的资料上唐僧取经的一些“趣论”并结合目前我所学的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解的团队建设的知识,下面我想浅谈一下我个人对唐僧的取经团队成功之处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一个能成功完成任务的团队必须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具有互补性。正真优秀的团队必须具有互补的、完成团队目标所必须的技能组合而不是团队成员都是一种类型的人。比如一个常见的团队就需要各种技能的专业人才。如技术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财务人员、法律顾问等等,这样才能配合合力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是没法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的。就像唐僧的取经团队,他们师徒四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配合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在“取经”这件事情上将各自的优势技能发挥出来,互相取长补短,所以形成了 1+1>2的协同效应。唐僧犹如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是技术助理、沙和尚是优秀的后勤人员。唐僧是整个“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领军人物。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力,始终把持整个西天取经工作的目标、方向、路线,自我要求十分严格,具有非同寻常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遇到逆境还是顺境,他始终一心向佛,执着地追求着“取经”的大目标。没有他这个主心骨和精神领袖,西天取经的工作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唐僧的降妖除魔能力几乎为零,也就是“业务能力”非常弱,如果这个“取经”团队成员都是像唐僧一样的人那么“西天取经”这件事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是完不成“西天取经”工作任务的。而团队成员之一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他武艺高强,疾恶如仇,一路降妖除魔西天取经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能力最强、市场开拓最广、解决难题最多、绝对不可或缺的头号功臣”员工。没有他是肯定完不成西天取经任务的。这种人对任何一个团队都是必须的,否则这个团队就基本丧失了执行力、拓展能力和业绩上升的可能。但孙悟空毕竟劣根未尽,凡事喜好率性而为,他不像唐僧那样看重取经一事。要不是头上戴个紧箍,他恐怕早就离开“取经团队”回花果山逍遥自在去了。这样的人在团队中是必不可缺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也就是说,唐僧这个领导只能带一个孙悟空上路,如果三个都是孙悟空,这些麻烦制造者肯定自己就先内讧起来了,对外也必然纠纷不断,唐僧这个领导就专门调停矛盾纠纷吧,不要再想“取经”的事了。再说团队四成员之一猪八戒,看似在西天取经局中无所建树、无关紧要,但其实不然。他是孙悟空很好的副手。甘当绿叶、甘做从属,绝对服

《组织行为学》作业三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是( )领导方式. A.专制方式 B.民主方式 C.放任自流方式 D.协商式 A 2.通晓马列主义.了解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比较精通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熟悉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是领导者( )素质. A.政治素质 B.能力素质 C.知识素质 D.身心素质 C 3.领导者能积极发掘人才,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并且创造条件发挥组织内每个人专长的能力是( ). A.决断能力 B.人际交往能力 C.组织指挥能力 D.知人善任能力 D 4.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成熟的倾向,但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是( ). A.大多数人 B.极少数人 C.一半人 D.所有人 B 二、多项选择题 1.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 ). A.政治素质 B.知识素质 C.协调素质 D.能力素质 E.身心素质 ABDE 2.勒温认为存在着( )的领导工作方式. A.专制方式 B.协商方式 C.民主方式 D.独立方式 E.放任自流方式 ACE 3.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ABC 4.做好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权责利一致的原则 B.民主公开的原则 C.统一领导的原则 D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E.能级相符的原则 ABCDE 5.领导者的权威是由( )因素构成的 A.品格 B.才能 C.知识 D.情感 E.地位 ABCDE 三、问答题 1、菲德勒认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1)职位权力。职位权利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配程度。有了明确和相当大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更易博得他人的真诚的追随。(2)任务结构。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当任务明确,每个人都能对任务负责,则领导者对工作质量

2016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调查法)。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3.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 4.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5.下面哪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激励;人际关系和沟通;团队建设;组织变革与冲突;组织学 习与发展) 6.下面哪个是组织行为学古典理论时代的代表人物?(马科斯·韦伯) 7.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社会人假设)。 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体的 凝聚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绩效) 9.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面谈法) 10.下面哪种组织行为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经常用于推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 11.以应用广度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工作性研究) 1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1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 14.在决策的众多模型中,完全的理性模型有(经济理性模型),完全的非理性模型有(社会模型)。 15.下列哪项不是明茨伯格所提出的决策过程阶段?(计划阶段) 16.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 (晕轮效应)。 17.知觉的特性有哪些?(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8.正强化(增加行为频率),负强化(降低行为频率)。 19.社会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投射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20.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1.根据凯利的归因理论,如果一名员工今天上班迟到,但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说明其行为(一贯 性低),而且今天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说明其行为(一致性高)。 2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下列哪项不是知觉组织的原则?(因果律) 23.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类的因素。 24.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下列不属于其中规律的是(对比律) 25.决策的特点有哪些?(关键性;选择性;创新性;层次性;目标性) 26.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 27.卡尼曼判断经验与偏差模型提出的启发法有哪些?(代表性启发;可用性启发;锚定和调整启发) 2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其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 觉效应属于(晕轮效应) 29.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30.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 31.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缓慢稳定)。 32.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33.在造成性格差异的因素中,(遗传)以间接的方式影响性格的形成,(环境)对性格起塑造作用。 34.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不包括(智力因素亚理)。 35.荣格将内--外向两种心理倾向结合心理活动的四种功能,即(直觉;感情;思维;感觉),把人格分 成了8种类型 36.巴甫洛夫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气质的分类中,安静型(与体液说的粘液质相对)。 37.根据卡特尔的特质理论,能力特质包括(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38.下面哪些测验(量表)是智力测验?(瑞文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9.下面哪些不属于大五因素模型中的特征(精神质)。 40.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41.智力的基本因素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 42.PASS理论将智力视作过程,包括(注意;计划;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 43.心理学家们认为,(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44.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划分为(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 45.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 46.测量出4种气质类型的测量气质的量表是(气质类型调查表)。

201803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201803考试批次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2月1日--3月19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一. 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一道题作答,答题时请注明题号。总分 30分) 1、论述组织行为学的特点和内容。 一般的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许多管理学著作把组织行为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但是,这样划分组织行为并不合适,组织行为并不能简单的看作组织中人的行为,因为人不是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行为应该是组织中要素之间以及组织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 虽然组织行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行为,但根据组织要素的不同,管理主体所发出的行为是管理行为,管理客体所发出的行为是业务行为。因此,任何组织里的组织行为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 组织行为学 编辑 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组织行为学又有其自身的许多分支,如企业组织行为学、学校组织行为学、医院组织行为学、军队组织行为学等等。目前企业组织行为学研究较多、应用较广,因此,人们常把组织行为学与企业组织行为学等同看待。 组织行为特征 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 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个体行为 2、论述工作激励理论。 3、论述高效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4、论述领导理论。 5、论述组织理论。 二、小论文写作(请从论文选题范围内,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总分70分) (一)论文题目 1、学习与行为塑造 2、态度与价值观

年秋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2011年秋季 组织行为学作业1 一、案例分析(50分) 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二、案例分析(50分) 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 思考题: 1、请用个性理论分析老费、老鲍和季老的个性特征。 2、季老对这样的部下应如何管理? 3、根据态度平衡理论,季老应怎样帮助鲍尔敦使他达到心理平衡? 1、参考答案: (1)老费:从文中可看出属外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性情开朗而活跃,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独立行为,工作勤奋;他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也不修边幅。

201806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doc

201806考试批次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学习中心 学号 专业年级层次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5月7日--6月19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一. 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一道题作答,答题时请注明题号。总分30 分) 1、论述组织行为学的特点和内容。 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在上述诸学科交叉的边缘上组合成组织行为学.所谓交叉性学科就是在两种或多种原有学科的互相交叉重叠中生长起来的新学科. ②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它既具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 ③实用性. 2、论述工作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激励理论,即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它认为,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与职工的工作态度有直接关系,而工作态度则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激励因素。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认为人们按照需求层次追求满足。因而管理者根据需求设置目标即可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双因素论者赫茨伯格把影响工作态度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保健因素包括组织政策、管理技术、同事关系、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的改善可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激励因素是适合个人心理成长,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但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 3、论述高效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1、团队目标(Purpose) 每个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组织成员导航,使每个人都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团队也就失去了价值。团队的目标必须跟组织的目标一致,大目标要分成小目标,然后分到团队成员的身上,从而集众人之力实现共同目标。 2、人(People)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分为面谈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让天下彩。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学科。2014年9月20日,我有幸的作为武大emba2014级一班的一名学员,聆听了来自北京航空科天大学程志超教授为期四天的授课,深有感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其应用性是在应用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后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习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个人的满意度,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充满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竞争。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不高或者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那么这个企业的资金、设备、信息等物质因素都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通过这次学习我想结合我所处的工程建设这个行业,谈

谈我个人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一些感悟。第一:在工程项目中的个体行为管理个体行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个人简历、个性、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等。简历在员工入职时都需要填写,一般而言,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其工作稳定性相对要强些。个性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其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应该尽量使每个员工的个性与其工作要求相匹配,以形成较高的满意度和较低的流动性。能力的研究是为了使个体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匹配;例如,项目协调人员就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信念,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尽量使个体的价值观和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在安排人员及其任务时,不仅要考虑到个体的工作能力、经验和动机,也要兼顾其价值观,使其个人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中。第二:工程项目的群体行为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如果成员善于社交和沟通、独立性强、则对群体的产生率和凝聚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相似的项目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对其群体行为影响不同,一般来说,规章制度越健全,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越一致,管理效率也越高。另外组织的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越具体,则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越高。当然群体领导也必须具备进取心、正直与诚实、智慧以及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正确处理成员关系和能力和对施工环境的高度敏感性。第三:工

组织行为学网上第三次作业2答案

1、刘工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请运用所学过的领导理论分析刘工的领导行为特征。 答:刘工的管理风格属于放任自流型、低组织低关心人、贫乏型的管理方式。 ⑴运用相关的领导行为理论来看,他首先属于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在他的整个领导过程中,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对员工没有威信和说服力,下属对他的领导极为不满,成员又没有相应的责任感,士气低沉,争吵较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属于最不可取的领导方式。 ⑵按照“四分图理论”来看,他的领导方式则属于“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方式,在本就工作效率不高,目标达成困难的情况下,又不顾及、关心下属,有好事揽给自己:“不久,五组又领了一项出国考察的任务。这回刘工谁也没告诉,当仁不让,悄悄自己接下来”,导致了本就“低组织”的情况又多了“低关心人”,使得“出差回来后干啥事的都有,就没人干活”,这种领导方式亦不可取。 ⑶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来看,他则属于贫乏型管理的领导方式,对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都很低。 2、院长为什么要撤刘工的组长职务?请用领导素质理论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特点。 答:因为刘工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懂得领导艺术,不能为组织提高效率,没有发挥应有的领导效能。 有你更精彩!用领导素质理论来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 ⑴文中提到刘工“业务能力不差,但缺乏创造性;四平八稳,从不与人争吵,是有名的‘老好人’;对领导过于恭顺卑谦,引起很多人的非议”这些都指出了刘工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潜质。 ⑵ 在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指出应该富有创新性,而刘工欠缺;应该能够对下属提出正确的批评意见,指导下属对工作和个人的反思,刘工也欠缺;能够和下属打成一片,体恤关心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为提高组织效率服务,他同样也欠缺。 ⑶按照领导素质理论中的十大条件论来分析,刘工的个人素质中欠缺合作精神,主要表现为他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决策能力不高,下属对他的决策也可以不服从;组织能力不高,不能很好的组织有限的人力、物力;不精于授权;不善于应变,对已发事件不能很好的处理,更无法善后,导致最后职位被撤;完全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想法,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服从,从让李工出差就能体现出来;对下属和工作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⑷当然,刘工当然也有自己的性格优点,比如说他为人和善,不与人争吵,尊重他人,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上门科学。P7 2、观察法和调查法: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可用的调查法有:谈话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P21 3、个性:是一种个体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的身体特征,也包括个体的心理特点,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在个体行为过程中,反映出个体的观察、思考、行为、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倾向。P51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同时,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简答题 1、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 答:边缘性、综合性 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实用性 2、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关于决定和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因与外因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个人主观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个人客观外在环境因素: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4、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答:个性的特点:社会性、组合性、独立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对于个性这样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它的因素也是比较复杂和多样化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的认识,主要应该从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社会阶层等几上方面考虑。一方面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个性形成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家庭对个体的个性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任何个体的个性特征,必然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的以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社会阶层概念,也对个体的成长以及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5、简述性格的应用原则? 答:性格顺应原则。为了工作的开展,顺应人员的某些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叫做性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题目自我的人格测试及其意义作用 学生姓名周李娜 学号20111333023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教师汪浩 二O一三年12 月22 日

一、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测评报告 1、前言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友好等特征;也可能具有与众极其不同的人格特征,如喜欢干奇特的事情,且不顾危险等。 2.内一外向(E)维度: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高分反映个匕外向,具有好交际、热情、冲动等特征,低分则反映个性内向,具有好静、稳重、不善言谈等特征。 3.神经质(N)维度:测查情绪稳定性。高分反映易焦虑、抑郁口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倾向等特征。 4.掩饰(L)量表:测查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 EPQ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已和特征。还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四种人格特征,各型之间还有移行型。 2、测评结果 你的气质类型为:粘液质,倾向内向性格,情绪稳定。 粘液质解析 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 粘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粘液质的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粘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以及性格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粘液质适合的职业: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话务员、调解员、教师、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 粘液质的行为表现:粘液质的人在面临压力时,不但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压力越大,他们越容易通过各种消极形式来放松自己,比如玩游戏聊天等等。粘液质的人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去做。当然你不能把粘液质作为不主动争取的借口。比如如果两门课AB要考, B在A后面一天考,粘液质的人有时候会在A考前一天一直复习A,而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急匆匆去复习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