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

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机画画,我们必须给计算机安装画画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安装Windows的画图程序。

计算机其实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硬件是可以看到的,是物质基础,软件则是它的思想灵魂。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境和开发工具的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DOS、Windows、Unix、Linux等都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我国也有了自己的操作的系统—红旗Linux,现在正在推广运用当中。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有了应用软件,才能在计算机上画图、写文章,制作多媒体报告、玩游戏等,如WPS、Word、PowerPoint等都是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点像人的大脑、眼睛、耳朵及笔、纸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比如我们要把书上的一段文字在Word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到计算机中,我们首先应该用眼睛看这段文字,眼睛把看到的字传给大脑,大脑要对这个字进行处理,看看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如果认识,大脑就可以产生这个字的拼音编码(不认识可以利用字典查出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大脑指挥手利用键盘输入这个字。这样继续下去一段文字就会输入进去了。人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眼睛相当于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主机进行各种处理工作;手就相当于输出设备,把大脑的处理表现出来(利用键盘输入字)。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也像人一样,在输入字的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把这个字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在屏幕出打印这个字)。

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

四、小结

今天你知道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五、练习

(1)填空

①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和两类。

②奔腾Ⅰ、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是指计算机的型号。

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和等几种。

(2)你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吗?

(3)想一想:如果你要在计算机中玩下象棋的游戏,该怎么办?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时,从解决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引入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衔接自然、合理、紧凑、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释疑解难。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授、启发的过程中,各方面融合自然,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有序、平实无华而又幽默风趣。本教案经过实践验证,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对学生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自然而到位、水到渠成。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小学版第4册第26课《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认识计算机》是教材第4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4、提高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互相合作意识品质。 三、教学环境:局域网环境 本课需要教师通过传奇或腾图软件进行演示操作,在进行评价时也需要展示学生作品,因此要求在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教学。 四、教法阐述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 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时向学生提出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张小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 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

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时向学生提出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的人。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1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 (教师巡视、倾听讨论) 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 (小组推荐,学生回答)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教学进度第一周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第二周第2课计算机的作用 第三周第3课学会使用鼠标 第四周第4课认识Windows XP 第五周第5课认识Windows XP窗口 第六周第6课认识键盘 第七周第7课中文输入法 第八周第8课特殊的标点符号 第九周第9课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第十周期中巩固 第十一周第10课初识“画图”软件 第十二周第11课美丽的家园 第十三周第12课我的亭桥 第十四周第13课我设计的机器人 第十五周第14课美化自己的画 第十六周第15课我的五环旗 第十七周第16课图像的变化 第十八周第17课给画配上文字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巩固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巩固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授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乐东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中学版第1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认识计算机》是教材第1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

(完整版)《认识计算机桌面》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课题认识计算机桌面课时1、2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桌面,知道计算机桌面设置的方法,培 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重 点难点重点:鼠标的操作难点:桌面的设置 教、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 备课人 班级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 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台计算机,让学生对计算机有 个感性的认识,由此引入学习认识计算机桌面的课题。新授: 一、启动计算机 1、启动计算机 先开显示器开关,再开主机开关。 2、关闭计算机 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 二、认识计算机桌面 1、图标 2、任务栏 3、“开始”按钮 4、固定程序列表 5、常用程序列表要注意开关机的顺序,养成良好的习惯。

6、级联菜单指示 三、使用鼠标(理论联系实践讲解) 1、指向 操作:移动鼠标指针到目标位置。 2、单击 操作: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再松开。 3、双击 操作:快速连按两次鼠标左键,再松开。 4、拖动 操作: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指针到目标位置 后再松开。 5、右击 操作:单击一下鼠标右键,再松开。 设置桌面 1、设置主题 操作: (1)、右击桌面空白处→“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2)、“单击“主题”选项卡→“Windows经典”主题。 2、设置桌面 操作: (1)、单击“桌面”选项卡,“背景”选择“Stonehenge”,“位置”选择“拉伸”; (2)、单击“自定义桌面”选项卡,打开“桌面项目”对话框; (3)、打开“常规”选项卡,进行设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3、设置屏幕保护 操作: (1)、打开“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选择“三维花盒”; (2)、单击“设置”钮,进行所要的设置,设置“等 待”时间,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4、设置外观 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观察老师制作,自己尝试操作

认识计算机教案

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计算机一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首先说一下教材分析及处理: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河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介绍计算机的本质,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并对学习后续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这里,我只选择了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我在讲授这节课时打算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另外要结合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电脑特别感兴趣。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掌握一些电脑的常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 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课件、中央处理器(CPU)。 教法: 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生的好奇、活跃的心理特征。我准备运用以下 教法: 1.谜语导入。

《认识计算器》精品教案

《认识计算器》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故事得到如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1、关于计算器你了解那些信息? (1)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相互给同桌讲一讲,再给班里的同学们讲一下。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远古时代的石子计数和结绳计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出示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几百年前的算盘 师:算筹有的是竹子,有的是木头,也有的是骨头,放在布袋里,便于随身携带。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算筹发明了跟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 (3)认识最先进的计算机,美妙可以运算上万次。 (4)认识我们最常用的计算工具,今天学习的计算工具。 探究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器。从而更简单、快速的计算较大的数字。 1、认识计算器 (1)师:当今蛇会的市场上,超市里,你还能看见算盘吗?最常见的是用什么计算价格? (2)学生拿着自己的计算器,对照课本认识计算器的每个键。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2、计算器的应用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学生先自己探究,实验算法,然后同桌交流,再在班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最后学生解说教师用课件展示,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用法。(先输入38,然后输入+,接着输入27,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学生用笔算一下,计算器的结果是否正确? (2)计算30×18 学生自己计算,同桌相互说说算法。学生代表说算法和结果。 教师课件演示。 2、练习 765+4698 = 589×76= 41600÷128= 2800-1798=

计算机说课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七课《计算机硬件系统》说课稿 体音美计算机组:陈莹莹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_初步认识计算机

第二单元初步认识计算机 第3课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 1、认识计算机 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 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 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三、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的几大部件主要分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主机内部的部件主要让学生介绍主板、内存条、网卡、电源、CPU、数据线、电源线、光盘驱动盘、硬盘、软盘驱动器、优盘接口。本节课的扩充内容是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主要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存储设备。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实物展示,学生切身观察了计算机设备,特别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古庄店乡第一中心小学史心愿 教学题目: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 3、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3、培训学生了解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并养成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2、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3、对Windows的桌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1、准备说出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教学地点:本校三楼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提前二分钟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并坐到各自的计算机面前。 2、上课铃响前,在投影仪上演示(或展示)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以此方法来激发同学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好!欢迎大家来上计算机课!今天的计算机课由我和大家来一块学习。计算机呢,俗称电脑,它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交通、通信、银行、医疗等许多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现代青年,你不会电脑,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一个现代的文盲,那么作为咱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教不会你们用电脑,那我就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好了,现在开始咱们的课。(板书:一、计算机的应用) 我说了计算机的这么多用途,你们可不可以也来说一说,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展开讨论。(大约1分钟,指生回答)既然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第2课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教案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第1课时) Xx中心小学李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20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课是人教2001课标版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部分,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2.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并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2)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3)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以及中国在计算机发展中取得的耀眼成果。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主机的作用。 二、说教法 我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我的教学。

1.创设情境: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 体验,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讲解演示法: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会边出示PPT边给学 生们讲解,使学生不断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 3.游戏教学法:我会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让学生及时巩固当场学的知识。 三、说学法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上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小游戏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 了电源就睡觉。这样学生们马上有兴趣,他们会积极参与到猜谜语的游戏中去。点出谜题(计算机或者电脑),引出课题《认识计算机》。(课件出示埃尼阿克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包括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设计意图:谜语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常见的计算机,外形上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

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

第一章第二节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并且能够认知 (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 (4)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5)熟练计算机开关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形式] 多媒体课堂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 一.引入 提问1: 哪位同学能讲讲手机的发展史? 在你印象中最早的手机是什么学生回答1 样的?现在又发展的如何? (教师仔细听清学生回答内容) 提问2: 哪位同学知道何谓无纸办公? 你认为无纸办公需要哪些技术? 学生回答2 接合学生回答引入所学新内容,即 计算机发展简史(与手机发展史有着某种相似性,故采用对比的引入方式) 及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工作等一系列新课内容 [新课] [板书] 一.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美国诞生了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7年) [从体积.耗电等方面与第一代手机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提及主要采用的元件]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第二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70年) 2.计算机第二次飞跃—微型计算机 1971年Internet公司的微处理器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3.计算机第三次飞跃—网络与多媒体 [接合现在使用频率高的几个词:无纸办公.电子商务,进行讲解,引起 学生兴趣] 二.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说明:注意上下内容的衔接]

1.计算机软件 2.计算机硬件 [说明:注意软件与硬件对计算机不同作用] (1)主机箱 [说明:将本书第四节中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相关内容提到此处讲,例如 主机上的开关按钮等] (2)显示器 (3)键盘 (4)鼠标 (5)打印机 [说明:本小节采用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印象] 三.计算机的工作 1.数据输入 2.数据(程序)存储 3.数据处理加工 4.数据输出 提出问题3 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理解的计算机与我们 平时使用的计算器相同吗? [由提问引出计算机与计算器的区别]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智能模拟 [说明:教师经过简单讲解,启发学生接合不同的计算机应用,各举几个现实生活中 的例子] [本节小结] 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串联,总结,使学生有个总体的认识 [说明:课堂气氛尽量活跃,学生发言越积极思考越深入,对计算机世界充满了兴趣,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作业略]

小学计算机说课稿

小学计算机说课稿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三年级上册《认识计算机》说客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计算机》,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教学策略,教学环节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 1课的内容。这是小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节课,这堂课我不会说太多理论知识,而是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发学生兴趣,从而让他们喜欢上计算机这门课。 二、说学生 我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级阶段。不论是他们学习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处于需要不断引导的阶段。这是他们第一节计算机课,但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脑,所以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会很多。但对于系统学习,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根据小学计算机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我把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知道电脑对于我们生活的无比重要性;第二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第三让大家了解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第二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第三让大家了解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策略 我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我的教学。 1、创设情境: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讲解演示法: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会边出示PPT边给学生们讲解, 使学生不断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 3、游戏教学法:我会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游戏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让学生及时巩固当场学的知识。 四、教学环节 1,谜语揭题,激发兴趣:出示谜语:方方正正两个盒,小老鼠在旁边卧;每天摸摸又点点,比尔盖茨乐呵呵。这样学生们马上有兴趣,他们会积极参与到猜谜语的游戏中去。

认识计算机教案

1理解计算机硬件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计算机硬件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 4.学时:45分钟 二、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展示活动,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并能说出不同硬件的名称; (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交流表达的水平。 2.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学习,已经从外观上初步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CPU、硬盘、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箱内的基本硬件及其作用,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核心硬件。本单元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水平。 教学重点:知道和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能描述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3.学情分析 本学期面对的是初一的新生,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理解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但他们绝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度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flash对话,并提出问题“主机箱内有些什么硬件呢?” (2)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做出回答。 通过情境对话,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 探索新知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主机箱内的硬件,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各硬件的外部特征,判断各硬件的区别,给每个硬件贴上对应的标签。 学生根据“学案”,分组讨论、交流,辨认实物,最终完成任务。 培养小组分工合作的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物辨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展示交流 巩固新知 组织学生实行展示交流,通过生生交流、教师即时评价,巩固本堂课的知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能描述各个硬件的外部特征,交流判断和区分不同硬件的心得体会。 训练学生的表达水平和观察、分析、归纳、判断和表达水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知识抢答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实行知识抢答,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学生思考问题并抢答,并对回答的问题答案实行补充、评价。 通过学生的抢答,实行知识的拓展,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并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水平,学生通过互相评价,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5.归纳总结 学生评价 教师协助学生实行整理归纳,强化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计算机》 二期课改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上网搜索、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一、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数学说课稿:《相似三角形》。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评分2(2 4 6 8 10 12 14)本参数依据新西兰国家教育推广局最新发布数据(学习规模、教学水平、科研成果等)而设定,将同类课程进行数字化横向比对,分值越低,学术地

位越高。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空间。 二、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讲授新知 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

三年级《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第2课认识计算机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林其梅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计算机知识的基础部分,是有关计算机硬件部分的教学,应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各基本组成部件并大致了解其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都已接触过计算机,但对其组成部件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图片结合实物的形式,使学生对其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学会区分输入、输出设备,并能列举实物;大致了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接触与及距离观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计算机的密切关系,发掘对计算机科技的好奇心。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及个部分名称;认识并能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2、教学难点 认识并能区分主机内的重要部件(CPU、内存条和硬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讲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

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课件、各项计算机组成部件。 ■教学过程 流程师生活动效果分析导入师:我们知道计算机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 它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那么你们知道这样高 性能的机器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我相信通过 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计算机的类型 师: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计算机? 生: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掌上电脑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配以合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加深印象。 计算机的组成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面前的电脑,当然你也可以用手去摸一下,看一看它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名称你能说出来吗? 生:研究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几大组成部分。师:外形像电视的叫显示器,他可以将电脑里面的图片、文字、视频显示出来…… 师:你还知道哪些部件? 生:鼠标、键盘 师:那么放在桌面下面这个长方体,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 生:回答 师:这个是台式计算机的主机,计算机核心零件都在主机里面。想看看主机里面都有哪些零件吗?老师这里有一台打开机箱盖的电脑,让我们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评委老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上网搜索、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讲授新知 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

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能通过自已的能力找到**吗? 任务一:电脑发展史 如: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时期组成器件时间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年~1955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5年~1965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80年)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80年~至今) 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4人1小组,分工协作1位组长,2位搜索资料(不仅仅只有网上收搜索),1位加工整理,1位负责汇报。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或上网找资料自己完成任务。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