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 氓》导学案

《诗经 氓》导学案

《诗经  氓》导学案
《诗经  氓》导学案

《诗经?氓》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复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探究《氓》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1、探究《氓》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关于《诗经》

1、了解《诗经》

(1)、总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但在民间广泛流传,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后三家诗亡佚,仅存《毛诗》。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2)、《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分为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ai〕、鄘〔y 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kuai〕、曹、豳〔bīn))。共160篇。

《雅》“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赋、比、兴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诗的来源:

采诗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

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风)

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国语·召公谏弭谤》)(雅、颂)

(3)、孔子与《诗经》

①、孔子删诗

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东汉王充《论衡·正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②、孔子评诗

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4)《诗经》的思想内容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征役诗

※婚恋诗※怨刺诗※燕飨诗

(5)《诗经》的艺术成就

※句式以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的运用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2、《诗经》名篇名句选读

(1)、《诗经》选读

静女①

国风邶风②

静女其姝③,俟④我于城隅⑤。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蹰⑧。

静女其娈⑨,贻⑩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静:娴静。②邶(bai):邶国。③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④俟(sì):等待,等候。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⑥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xiàn):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⑧踟蹰(chí 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⑨娈(luán):面目姣好。⑩贻(yí):赠送。?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说怿(yua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牧:野外放牧的地方。?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洵(xún):通“恂”,的确,确实。?异:与众不同。?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桃夭

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华:花。③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女子出嫁。④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⑤蕡(f?n):果实很多的样子。⑥榛榛(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黍离

国风王风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②。行迈靡靡③, 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①黍:谷物名。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②稷,谷物名。③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⑤噎(yē):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无衣

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②于兴师,修我戈矛③,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⑤,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⑥。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⑦,与子偕行。

【注释】①袍,长衣。②王,指周天子。③戈,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④泽,一说同“襗”,里衣、亵衣。⑤戟,又作“棘”。合戈、矛为一体,可刺杀也可勾啄。⑥裳,下衣。此为战裙。⑦甲,总称甲胄。

硕鼠

国风卫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①,莫我肯顾②。逝将去女③,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④。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⑤。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③。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①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顾:顾怜。莫我肯顾:莫肯顾我。③逝:用作“誓”。去:离开。④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⑤爰:乃。直:同“值”,代价。③劳:慰劳。

(2)《诗经》名句选读

1、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8、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

1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4、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1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6、不愧于天,无畏于天。《诗经·邶风·何斯人》

17、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

18、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经·昭南·野有死麕》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2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2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2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诗经·小雅·伐木》

2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文》

2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2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舝》

29、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

30、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大雅·抑》

31、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大雅·旱麓》

3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3、爱莫能助。《诗经·大雅·蒸民》

34、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大雅·蒸民》

35、小心翼翼。《诗经·大雅·蒸民》

36、天作之合。《诗经·大雅·文王》

37、不可救药。《诗经·大雅·板》

38、进退维谷。《诗经·大雅·桑肉》

39、忧心忡忡。《诗经·大雅·出车》

第二课时

二、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解释加粗字词,翻译全文, 并理清情节思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概括情节:

第三课时

三、课堂探究:

导读:《氓》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情女子负心郎。诗人们曾千百次地用作创作的题材,然而我们读着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一首诗歌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

(一)、题解、

1、古代婚姻制度

(1)、自由婚。(2)、聘娶婚。

六礼: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仪礼》∶“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2、集评集注:

(1)、朱熹《诗集传》卷三:“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夫既与之谋而不遂往,又责所无以难其事,再为之曰以坚其志,此其计狡矣。以御蚩蚩之氓,宜其有余,而不免于见弃。”

(2、)《毛诗序》说:“《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3)、方玉润《诗经原始》“此女始终总为情误,固非私奔失节者比。特其一念之差,所托非人,以致不终,徒为世笑。士之无识而失身以事人者何以异?是故可以为戒也。”(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这首诗是“写弃妇之作。篇中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

(二)、思考探究:

1、分析诗中“氓”及女的形象?探究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

2、举例分析诗中“赋比兴”手法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①赋、比、兴:

②对比:

3、找出诗中的叠字以及连绵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1、注音

氓( ) 愆()期垝()垣载()笑载言尔筮()于()嗟桑葚()犹可说()也自我徂()尔

渐()车帷裳()士也罔()极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隰()则有泮()咥()其笑矣

2、通假字

【匪.来贸丝】【于.嗟鸠兮】【犹可说.也】【隰则有泮.】

3、古今异义:

【氓.之蚩蚩】【泣涕.涟涟】【至于

..顿丘】

【以我贿.迁】【三岁

..食贫】【女也不爽.】

【总角之宴.】

4、词类活用:

【士贰.其行】【二三

..其德】【三岁食贫.】

【夙.兴夜.寐】【其黄.而陨】

5、一词多义:

【以】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言】

载笑载言体无咎言静言思之

6、文化常识:古代不同年龄的特殊称谓

【总角】

课后反思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完整版本(含答案)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 2、 3、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知识点导读】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一) 光合作用的生物:绿色植物,此外还有蓝藻(原核生物) (二)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1、 结构: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基质: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 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① 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 体基质中。 ② 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 光吸收最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③ 影响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必需元素Mg,N,Fe.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 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的空气。 (3)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 光 和 绿叶 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 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淀粉 。 (5) 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 法证明了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水 。 (6)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 在 光合作用中转化成 有机物中的碳 的途径。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的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一没有光照时, 小鼠死亡 ,有光照时, 小鼠不死亡 实验二没有光照时, 蜡烛不熄灭 ,有光照时, 蜡烛熄灭 。 实验结论: 植物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 萨克斯实验:

八年级地理下册 81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目标A:通过图文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并会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 目标B:认识受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该区域农业发展特点。 【问题引领】 问题组A: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读72-73页图文) 1.位置范围:主西北地区要位于我国第几级阶梯?。大体位于以西、长城和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主要是,西部和相间分布。 3.气候:气候特点是?。造成其特点的原因是?(在书中做标注) 4.河流: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5. 景观分布规律:自东向西呈现。 问题组B: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读74-76页图文) 6.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以山为界,东部多为大型优质草场,西部为高山草场。 7.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因此,哪些地方适合发展农业(在书中做标注)?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夏季气温,光照,昼夜温差。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内外。 8. 西北地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专题检测】 训练A:自然环境特征 1.下列行政区域不在西北地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B:河北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甘肃省 2.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农产品的是() A:水稻B:棉花C:哈密瓜 D :葡萄 3. 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地形的是() A:高原B:盆地C:山地 D :平原 4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 B.炎热 C.地形 D.人口 5. 西北地区自西向东出现的景观是()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训练B:农牧业发展 6.读图“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是山脉.河流⑥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由于降水稀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属于季节性河流.

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电子的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

第1节电子的发现 [目标早知道] 浙江选考·学 习要求 知识内容考试要求 1.电子的发现加试a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加试b 3.氢原子光谱加试b 4.玻尔的原子模型加试c 阴极射线 1.演示实验 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接感应圈 的负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接感应圈的正极,接电源后,线 圈会产生近万伏的高电压加在两极间。可观察到玻璃壁上淡淡的 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子。 2.阴极射线 荧光的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 2.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释疑难·对点练] 1.对阴极射线本质的认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赫兹,他认为这种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2)粒子说,代表人物——汤姆孙,他认为这种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 2.阴极射线带电性质的判断方法 (1)方法一: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上电场,通过打在荧光屏上的亮点的变化和电场的情况确定其带电的性质。 (2)方法二: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一磁场,根据亮点位置的变化和左手定则确定其带电的性质。 3.实验结果

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断出阴极射线是粒子流,并且带负电。 [试身手] 1.阴极射线从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出,在其间的高电压下加速飞向阳极,如图所示。若要使射线向上偏转,所加磁场的方向应为( ) A .平行于纸面向左 B .平行于纸面向上 C .垂直于纸面向外 D .垂直于纸面向里 解析:选C 由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阴极射线方向向右,说明电子的运动方向向右,相当于存在向左的电流,利用左手定则,为使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上,可知磁场方向应为垂直于纸面向外,故C 正确。 电子的发现 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 (1)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 (3)结论:阴极射线粒子带负电,其电荷量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 2.汤姆孙的进一步研究 汤姆孙又进一步研究了许多新现象,证明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3.电子的电荷量及电荷量子化 (1)电子电荷量:1910年前后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得出,电子电荷的现代值为 e =1.602×10-19_C 。 (2)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 的整数倍。 (3)电子的质量:m e =9.109 389 7×10 -31 kg ,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为m p m e =1_836。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阴极射线就是X 射线。(×) 2.汤姆孙用电磁场知识测定了阴极射线的比荷,认定阴极射线为电子。(√) [释疑难·对点练] 带电粒子比荷的测定方法 (1)让粒子通过正交的电磁场(如图所示),让其做直线运动,根据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导学案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3、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学习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光合作用、食物链、食物网等知识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学好本部分内容也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做好了知识铺垫。 (一)温故知新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什么?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什么? 4、你学过的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有哪些?具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 (二)导学过程 1.能量流动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在________水平上。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沿________________进行流动。 4.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流动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 完成课本P91问题探讨,尝试回答讨论题,并思考选择此种生存策略的理由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阅读课本P94页第一段和第二段及图5-6,针对以下问题和自己的收获,做小结:

河北省石家庄创新国际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特征。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说明塔里木盆地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环节预设:前测(5')—导学(5')—读学(12')—检测(5')—研学(5')—展学(13') 科学考察我做主——读学积累注意坐姿和书写啊! 技能储备——学法导引 1、读课本78-82页,根据要点点击提示勾划、圈划、书写。 2、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两方面分析。 科考探秘——要点点击 一、感受干旱——沙漠和戈壁广布 1、阅读地图,寻找地理事物在图8.16中圈出下列地理事物 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河流: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 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归纳位置勾划并批注:位置 3、感受自然地理特征 (1)塔里木盆地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形成原因是什么?勾划并批注:气候 (2)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是怎样的?勾划批注:景观 4、探析人口的分布: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勾划 (2)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80页活动 二、寻找宝地——油气资源的开发 1、油气资源的分布:读图8.19观察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哪个方位?写在书中 2、开发的意义: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东西部地区各有什么意义?勾划 3、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在开发油气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勾划 4、深度探索: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完成81—82页活动 争当小小科考员——研学探究小组成员要精诚合作啊! 1、对子组互相就活动部分展开讨论,不需讨论的根据读学检测记忆知识点,丰富自己的储备。 2、准备展示,展示得分最高者为宝地科考队。 科考大比拼——展学提升体态大方,讲解清晰,听展认真 任务一: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结合图8.17进行展示,并画出思维导图。 任务二:80页活动1、2、3 结合图8.18进行分析 任务三:81-82页活动1、2 活动1要讲解出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知识广角

电子式导学案

课题:电子式第课时计划课时 【学习目标】(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1.了解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和作用 2.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3.理解范德华力和氢键以及它们的影响内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和作用 2.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或课前预习要点】 知识点二:电子式的书写 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周 围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 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 离子化合价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 子则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电荷 总数相等,因为化合物本身是电中性的。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反思与纠错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四:结构式 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应用于共价键)。 知识点五:金属键与范德华力、氢键 存在范围 作用 本质 作用 强弱 决定键能大小因素影响性质金属键 金属阳离子和自 由电子之间及金 属晶体内 静电 作用 强 ①离子电荷数越大,键 能越大;②离子半径越 小,键能越大 金属晶体的 熔沸点、硬度 等范德华 力 分子间和分子晶 体内 电性 引力 弱 结构相似的分子,其式 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越大。 分子晶体的 熔沸点、硬度 等氢键 分子间和分子晶 体内 电性 引力 弱 (稍 强) 分子晶体的 熔沸点 【导学环节】 一、导(导入与导学) 二、思(自主学习。阅读文本,分别完成ABCD层级思考题;要求化“目标”为层级“题”)【基础识记】(A级)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 二、基础知识体系梳理 1、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起点: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 (2)途径:沿_______________(渠道)进行流动。 (3)转化: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能。 (4)散失的形式:_________。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的,而且在流动过程中是__________的。(2)能量传递效率:大约只有__________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3)能量金字塔: 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__________由低到高绘成的金字塔图形。 三、合作、交流与探究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请参考课本P94页图5-6绘出上图中绿色植物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示意图 (注:同化量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时储存的能量。) 2、用类似的方法绘出羊的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总结: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 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后,以____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被________摄入;一部分则被________分解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结合课本图5-8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流入”和“流出”每一营养级的能量)。计算“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流到下一个营养级?通过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并进行解释, 【思维拓展】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为什么? 四、小试身手 1、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那里获得的能量数值相等,则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C、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2、某人捕得一条重2kg的杂食海鱼,若此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鱼至少需要海洋植物多少kg?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导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导学案(12)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其干旱的原因。 2.能够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重、难点】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新知预习】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 积的盆地。 2.塔里木盆地远离,周围又有高大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 候,降水。 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 源主要来自于和。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 5.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量的左右。长 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得不到开采。 6.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工程将这里的 天然气运送到我国地区。 7.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至。 8.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使东 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导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预习情况 活动二:质疑探究 1.阅读课本P80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阅读课本P81图8.21及材料,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活动三:总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完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学习探究】: 一、信息 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 (举例): 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 现代: (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 (3): 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 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 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 1 -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

能量货币ATP导学案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导学案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 一、ATP分子结构(阅读课本P63,完成以下任务) 1.ATP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也叫三磷酸腺苷。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的结构简析 类比: 3.难点辨析 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自主探究1: 资料1: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在人体安静状态时,肌肉内ATP含量只能供肌肉收缩1~2s所需的能量。 资料2: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kg的ATP分解释放能量,供运动所需。 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24h内竟有40kg的ATP被水解。 以上资料表明ATP在细胞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TP的水解:(需水解酶催化) ATP分子中末端的(或者说远离A的)______________相当_______,容易______________,释放出能量。同时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ol,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自主探究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哪儿?(阅读P64图4-2)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①ATP转化为机械能,如_____________; ②ATP转化为电能,如___________的传导和电鳗放电; ③ATP转化为光能,如___________; ④ATP转化为渗透能,如主动运输; ⑤ATP转化为化学能,如合成反应: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 ⑥ATP转化为热能:如恒温动物维持体温 此外,细胞的分裂、生长都需要消耗ATP中的能量。 2.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催化) (1)合成ATP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 (2)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 ①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细胞进行____________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②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了依赖__________所释放能量外,在___________内进行光合作用时,ADP转化为A TP还利用了_________能。 )从物质方面看是可逆,即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从酶、进行场所、能量方面看不可逆。 (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3)在活细胞内,不管是运动还是饥饿,ATP与ADP的转化总是处于动态平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由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黄西和央视主持人陈蓓蓓共同主持。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生:(感到兴奋,稀奇。)有这样的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目标导航 1.能量流动的概念 2.能量流动的过程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学习时间:4月3至4日内(两小时完成) 第1课时(共2课时) 学习导读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在水平上。 3.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_ 能转化为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4.生产者所固定的的总量,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所获得的能量。 5.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1)一部分通过_____ 作用释放后,一方面用于自身的、和等生命活动,一方面以_______ 形式散失;(2)一部分被____ 摄入;(3)一部分则被分解利用。 破疑解难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能量流动图解 具体分析图解: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光能),是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的。但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阳光(光能)。 (2)能量流动的渠道: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流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而并非照射到生产者身上的能量。 (4)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太阳光能一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一热能,即主要是通过食物关系进行,而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点,分解者将流人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5)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流人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人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6)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一般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人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只有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经典例题 例:(2006南京模拟)如图为生 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 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 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J/m2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

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导学案 【新课标学习要求】 1、了解人类发现电子的过程。 2、知道早期的原子结构模型,体会模型化方法。 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结果。 4、通过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阴极射线 1、电离:(1)条件:在_______中,气体能够被电离而导电。(2)实质:气体分子中的正、负电荷被_______,气体中出现了_______电荷。 2、气体放电:(1)通常大气中分子的_____很大,电离后的自由电荷运动时会与空气分子碰撞,正负电荷重新______,所以难以形成稳定的气体_____电流。(2)阴极射线:稀薄气体导电可以看到______放电现象。将玻璃管内的气体压强降到约0.1Pa以下,也就是管内成为通常所说的_______,这时虽看不到辉光,但在阳极上钻一个小孔后,在孔外的玻璃管壁上可看到______,其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_______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这种射线叫做_______ 二、电子的发现 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_______现象,证明它是_______的粒子流并求现了其比荷。(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_______做实验,所得粒子的_______相同。(3)粒子带负电,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说明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远小于氢离子的质量。(4)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_______。 2、结论:(1)研究的新现象:光电效应、_______、β射线。它们都包含电子。(2)结论:强电场电离、正离子轰击、紫外光照射、金属受灼热、入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_______的带电粒子—电子。电子是原子的_______,是比原子更_______的物质单元。 3、电子电荷的量子化:(1)电子电荷可根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数值为:e=__________ (2)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具有____的特点,即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只能是电子电荷的______。 三、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方法:用从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_______,利用荧光接收,探测通过金箔后的α粒子_______情况。 2、实验目的:α粒子通过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对α粒子有_______作用,一些α粒子的_______改变,也就是发生了α粒子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α粒子_______,即可推知原子中_______的分布情况 3、实验结果:实验发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_______α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_______90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______________。 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与含有的_______相等,非常接近于它们的_______。 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_____和___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_____数。 3、原子核的大小:实验确定的原子核半径R的数量级为______m,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 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径迹向下偏,

(完整版)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最新整理)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 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ft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ft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ft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新 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坎儿井与万 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 大工程。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特 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溉水源有什 么作用?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 我行 我能 我可以 1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编写人:徐寿浩 审核人: 时间:2014-9 班 级: 组号: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量形式。 2、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的实质。 3、记住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 4、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看书,完成下列问题: 1、 凭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对应的什么物体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 1)例:光能,太阳具有光能。 2) 能, 能。 3) 能, 能。 4) 能, 能。 5) 能, 能。 学习活动二、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 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 电动机抽水: 能转化为 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 烧柴生火做饭: 能转化为 能。 冬天用电取暖器取暖: 能转化为 能。 电池放电: 能转化为 能。 用手电筒照明: 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学习活动三、想想议议. 1、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让乒乓球在地上跳起,跳起的高度越来越 。(高或低)。这说明小球的能量越来越 (大或小)。 2、思考:减小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3、在上述现象中, 能转化为 能。 学习活动四、记住能量守恒定律 默写出能量守恒定律: 思考:1、你怎样理解转化和转移的含意? 2、 请举一个能量转化的实例: 请举一个能量转移实例: 当堂检测: 1、永动机是 (可能或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2、指出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1)给手机充电: 能转化为 能。 2)行驶中的汽车,汽油的 能通过燃烧转化为 能,再通过热 机做功,将 能转化为 能。 3)用电灯照明: 能转化为 能。

第八章第二节塔里木盆地导学案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知道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 2、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绿洲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好处。 ● 学习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绿洲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与学生共同认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自主学习: 学习主题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 南部, 山脉和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 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远离 ,周围有有高大 环抱,来自海洋的 不易到达, 气候 ,降水 ,成为我国极端 的地区,在盆地的中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 3、人口与城镇的分布:人口与城镇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地带和 沿岸的绿洲,水源主要来自 和 。 学习主题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1、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尤其是 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 左右。 2、交通条件的改善:塔克拉玛干两条 公路的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西气东输工程: (1)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 油气田,东至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 口岸将从 进口的天然气向南送至 。 (2)意义(好处): 对西部地区的好处:发挥了西部地区的 优势;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好处:缓解了东部地区 供应紧张的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 ,是东部地区的 得到了改善。 (3)应注意的问题: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 ,并加强 的环境保护。 三、展示交流:小组间相互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矫正 四、合作探究 1、塔里木盆地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原因吗? 2、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二线工程分别经过我国的哪些主要地形区? ●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的山脉是( ) A .阿尔泰山 B .天山 C .昆仑山 D .唐古拉山 2、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 .铁矿 B .有色金属 C .石油和天然气 D .煤炭 3、夏季风不能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 ) A .夏季风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B .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严密 C .纬度高,冬季风阻挡了夏季风深入 D .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4、塔里木盆地与北京市纬度相同,气候相差很大,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影响 D .地势高低不同 5、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 .黄河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淡水湖泊水 D .大气降水 6、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运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点工程是( ) A .西气东输 B .青藏铁路 C .西电东送 D .南水北调 7、在塔里木盆地中,交通线常沿盆地边沿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 A .盆地边沿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 .盆地边沿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C .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 .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8、关于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山环抱,多地形雨,森林草原广布 B .深居内陆,高山环抱,降水稀少 C .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 .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9、对塔里木盆地来说,生态环境脆弱、最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区域是( ) A .绿洲内部 B .盆地边缘 C .绿洲边缘 D .隔壁滩 10、有一支沙漠探险队经过京沪线、陇海线和兰新线来到塔里木盆地.这支探险队最有可能来自( ) A 、上海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1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东到上海市.下列与该工程意义表述不相符的是( ) A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B .加重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D .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12、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温带 ②半干旱地区 ③干旱地区 ④草原广阔 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二、读图题: 1、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甲地到乙地的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植被类型 (2)丙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 ,为将该地区的能源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建设了 工程. (3)西北地区 资源严重缺乏,制约了当地生产、生活的发展.该地区耕地相对集中分布的地方,一般应具备的自然条件是 . (4)新疆盛产优质葡萄.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热量、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试分析新疆有利于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 2、读新疆的地形分布图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图,回答问题.

(完整版)014-10.5人体能量的供给导学案(苏教版)(14-15)

课题:014-10.5 人体能量的供给 编写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学习目标】 1.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说出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及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 【重难点】 重点: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难点:1.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2.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68-71,找出以下知识点 1.人体由____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一部分用于细胞的_____与_____,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_____在人体内。 2.在细胞内,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一部分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3.科学表明,_____和_____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_____。_____还是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4.体温是人体____的温度,可以用_____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____、_____和_____三处。其中_____温度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人的体温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有关 5.在使用体温计时,要将体温计的水银甩到_______的刻度线下,用体积分数为____的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在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要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或口腔的舌下至少____分钟再记录读数。当体温达到_____时,人有生命危险。 6.维持体温的_______,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升高或降低都可能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7.发热对人体既____又____,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_____防御反应,包括体内物质氧化分解____,身体的抵抗力____,这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身体健康。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____,甚至会危及生命。 【知识链接】 请用公式的形式把呼吸作用表示出来: 【合作学习】 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_____的参与下被________,贮存的______被释放出来,一部分用于________,一部分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导学案:18.1、2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无答案)

2016级高二物理案(74) 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课前案】 编制:孙强审核:崔宝利日期: 教师寄语:那些痴心人不由分说的埋头苦干,在迷茫困境中的不加退缩,在摸不清前路时一贯如故的辛勤耕耘,都会在今后不知什么时刻,悄悄地开花结果!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子的发现和汤姆孙原子模型。 2.知道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⑴知道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⑵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⑶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 【知识提要】 一、电子的发现和汤姆孙原子模型 1.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 ⑴阴极射线粒子比荷大约是C/kg; ⑵粒子带负电,电荷量与氢离子,质量是氢离子的; 2.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的电荷量e=_________C,证明了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 e的整数倍(电荷量子化),所以电荷量e叫做基本电荷,又叫。 3.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如图,被称为葡萄干面包(或枣糕、西瓜)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几年后被英国物理学卢瑟福发现新的实验事实否定了。 说明: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⑴实验方法:用从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_______, 利用荧光接收,探测通过金箔后的α粒子_______情况。 ⑵实验目的:α粒子通过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 子对α粒子有_______作用,一些α粒子的_________ 改变,也就是发生了α粒子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α粒子_________,即可推知原子中_______的分布情况。 ⑶实验结果:穿过金箔后,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_______α粒子(约 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有的偏转的角度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 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 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可以很容易地解释α粒子的散射实验现 象,如图所示,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离核很远,受 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极少数α粒子从原子核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