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1.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等为支撑而建立的。

2.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的、动态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更新。

4.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数据源、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是系统的操作对象。

5.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源是指建立GIS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包括地图、RS数据、其他数据。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被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经济文化等要素,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它拥有固定的用途对象,侧重某一方面,以内容适应于专题要求为其特色。强调它的“个性”。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6.遥感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释,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7.遥感特点:①遥:遥远成像,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②快:资料获取、更新快。③真:地物成像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4广:影像覆盖范围广,不受国界和自然条件限制,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8.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遥感平台(飞机、卫星)○2传感器○3图像接收处理○4分析判读

9.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常用遥感数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加拿大雷达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资料,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等。

11.其他数据库: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图像数据、实地调查与测量数据、各类文献,文字报告,法律发规文件等方面的数据。

12.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相互联系的方向

①空间特征:指的是地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火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空间形态主要有点线面

②属性特征:就是非几何属性,指的是与农业资源实体相联系的属性变量或本质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

③时间特征:是指其右空间详细和属性信息的现象或物体都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A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B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数据

13. 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分有拓扑关系结构和无拓扑关系结构

14.拓扑关系:指表示空间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即点线面及实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15. 拓扑关系分为两类:①关联关系:即描述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以表达几何元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②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关关系。

16.数据结构:之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抽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数据储存结构(物理结构)

17.抽象的数据结构:是指人们仅从概念上描绘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而并不涉及数据和具体程序管理细节。

18.数据存储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抽象数据结构而具体设计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是依照任务的不同,

软件系统和设计者的不同而改变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19.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竟可能精确地把空间实体表现出来

点(零维):又称元素像元,是一个数据点,具有一对(X,Y)坐标和至少一个属性,逻辑上不能再分

线(一维):是由一个(X,Y)坐标对序列表示的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

面(二维):是以(X,Y)坐标对集合表示具有相同属性上的轨迹,面的其实点和终止点是同一个点,而线则不是同一点

20.元数据:用于描述要素、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21.元数据的作用: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档案,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退休或调离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的数据储存、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游湖检索地理空间数据3、提供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查询检索的方法或途径,以及与数据交换和传输有关的辅助信息4、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5、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22、地图的数据收集一般分为: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屏幕跟踪数字化。

23、手扶数字化:地图固定在感应板上,当控制器放到感应板上时,控制器在感应板上的相对位置就转变成相对坐标传输给计算机。依靠合适软件,传输给计算机的坐标可以光标的形式显示在图形显示器上,操作者安按动控制器上的按键,坐标数据就记录在计算机中。这种操作模式称为手扶数字化。

24.数字化:主要指把传统的纸质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图形数据的过程,以利于计算机的存储、分析和输出制图。

25.图形数字化仪:是手工输入地图的常用仪器,由电磁感应板和坐标输入控制器组成,电磁感应板的内部排列着十分细密的电路格。

26、扫描跟踪数字化:扫描是借助一个可以来回移动的电子探头,将一张地图或者其他类型的纸张文件,以栅格方式的数字形式输进计算机的过程。

27、.扫描仪有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种。

28、属性数据:是用来描述空间数据的特征性质的,本身并不直接体现空间位置特性,而是对一定空间实体的描述融入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

29.空间数据:不是仅具有几何意义像元或图形,而是具有地理意义的地理实体。

30.属性数据的输入根据GIS软件数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内部输入法和外部输入法。

31.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离管理的弱点:①不利于空间数据的整体管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②GIS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受到限制。③数据共享和并行处理无保证。

32、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平移、缩放、旋转。

33.统一管理的缺陷:①不能有效的表示和处理复杂对象;②不能很好的支持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③不支持对象封装。

34.属性数据的预处理:属性数据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1 定性数据定量化2定量数据归一化:即把又量纲的数据化为无量纲的数据。

35.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GIS的数据质量分析主要有俩方面:1、微观方面的数据质量问题:位置精度、属性正确率、逻辑上的一致性、几何分辨率2、宏观方面的数据质量方面:完整性、现势性、收集与处理过程的记录。(又包括数据化误差、空间拓扑叠加分析引起的误差、计算机字长引起的误差、软件内部定义引起的误差)。

36.容差:各种空间图形要素及它们之间允许存在的误差距离。

37.叠置分析:指空间信息的合成叠置,就是把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和同一投影的两幅或两幅以上

的图层重叠在一起,产生新的图形或空间位置上的新的属性。

38.叠置分析的应用:

39.缓冲区分析:即根据数据库中的点、线、面实体,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缓冲区多边形。

40、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41.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弧段,是形成物质,信息流通的通道。

42.网络是由结点,连通路线,转弯,停靠点,中心障碍六大基本要素组成。

网络分析的主要途径:1、选择最佳路径2、选择最佳布局中心的位置。

43.数字地面模型(DTM):描述地面的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陈列。

数字高程模型(DEM):当数字地面模型所记的地面特征为高程时,称之为数字高程模型DEM用途:线路选线设计、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计算、通视判断和断面图绘制。绘制等高线、立体透视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规划、军事导航和制导。44、SQL查询: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其功能包括查询,操纵,定义和控制两个方面,是一种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45、SQL-查询:主要是属性查询,通过属性信息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标识值,再到空间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实体,即查询到相应的图斑。

46、①单表查询:是指涉及一个数据库表的查询,单表查询是一种最简单的查询操作。

基本格式:select<目标列表达式> from 表名SELECT type area FROM SOUL

②连接查询:若一个查询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表,则称之为连接查询,包括:等值连接查询、

非等值连接查询、自身连接查询、外连接查询、复合连接查询

③嵌套查询:将一个查询块嵌套在另一个查询块的WHERE子句或HAVING子句中的查询。

47、SELECT-指定要显示的属性列、FROM-指定查询对象(基本表或视图)、WHERE-指定查询条件、GROUP BY-对查询结果按指定列的值分组、SELECT即可完成单表查询,也可完成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48、数据的形式:硬拷贝输出(地图、表格)、软拷贝输出、电子输出(磁盘、磁带、光盘)。

一、拓扑成区步骤:

打开自己的工程文件——检查错误——其他——线转弧段——保存命名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工作台中添加项目——添加转换后的区文件——关闭线文件、使区文件在编辑的状态——在菜单栏中点击其他——拓扑重建——完成拓扑成区。

文件转换:(目的mapgis中的工程文件在arcgis软件中无法显示)

打开mapgis主菜单——图形处理——文件转换——单击出现显示窗口——菜单栏中点击文件——R装入区——在对话框中选中自己文件夹中的区文件——打开——菜单栏中选中输出——输出SHAPE文件——确定——完成文件装换

ARCGIS中的操作步骤

1、熟悉arcgis的主界面、菜单栏、工作栏等等

2、关联数据表实验操作步骤:1)在自己文件表中打开表,添加表头——行政区划编号、行政区划名称。2)、在工具栏中点击添加快捷键按钮——添加自己转换后的数据(shp.文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在工作台窗口选中文件右击——Open Attribute Table——出现一个表格——查看它的字段名称——选中数据表右击——Open——出现一个数据表格——查看字段名称<找出它们的共同字段名称>——再在文件中右击——Joins and Relates——Join…——在对话框中第一个已经填好不需要改动——第二个空白选中刚刚共同的字段名称——后面两栏自动填充<正确的情况下>——OK

3、在图中显示字段名称的步骤:在工作台中选中地图右击——Properties…——Labels——对话框中label features in this layer前面的框中打上勾——Text String :Label Field:选中刚刚的中的字段名称<不是字段符号>

二. 简述利用Mapgis软件数字化一幅土壤图步骤。

1. 转换相应的土壤扫描图,将其转化成mis的数据格式。

2.生成土壤图图边框,并对生成图框进行投影变换。

3.土壤扫描图与生成的标准图框进行影像配准

4.在“输入编辑”中建立相应的图层对土壤图进行数字化。

5.对数字化后的土壤图进行拓扑错误检查,更改错误,没有错误就进行“线转弧段”。添加弧段数据。点击“拓扑重建”,获得区。

6. 编辑区属性

7.保存数字化的土壤图。

三. 简述利用Mapgis软件进行“拓扑重建”。

1. 在MapGIS软件的“输入编辑”中新建工程。在工程中新建线文件,然后根据底图,对底图进行数字化。

2.将数字化后的线,先“自动剪断线”,然后进行“清除微短线”、“清除坐标及自相交”、“重叠线检查”三步数据检查。

3.再进行“线拓扑错误检查”。有错误返回修改错误返回第2步。没有错误就进行“线转弧段”。添加弧段数据。点击“拓扑重建”,获得区。

4.保存区文件。

四.利用Arcmap软件制作一幅专题图件的步骤。

1.添加相应专题图数据层(Add data);

2.切换视图为数据输出视图(Layout view),并进行相关的页面设置;

3. 在图层属性中按照专题属性字段进行地图符号化;

4.利用插入(Insert)菜单,插入相应的地图要素(标题、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人等);5.保存专题图为地图文档;

五、F5放大F6移动F7缩小F8加点F9后退F12捕捉线。Ctrl+右键闭合。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

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结课论文 学院:农学院 年级:作物2010级 姓名:孔繁明

中国农业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农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和主要的物质基础,又是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农用土地、农用水源、气候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等。中国农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00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资源少,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目前已有13亿人,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1]气候资源类型丰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由此可见,中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对策。关键词:农业资源中国现状分析对策 正文: 21世纪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粮食供应的不断紧张,尤其是中国,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加大,农业资源已经迅速接近承载力的上限,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每人拥有的草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每人拥有的林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人拥有的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4。以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支撑22%世界总人口,并且.保持人均400kg的粮食数量,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

1.中国农业资源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3] ,但就态势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资源严重不足,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污染已构成投入的瓶颈”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2220方,虽属轻度缺水,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占中国人口1/2,也是粮食主产区的北方人均水资源只有900方,属于重度缺水。中国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大。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水资源只占中国总量的14.4%,而且旱灾频繁,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造成涝灾。1991年以来,中国耕地每年干旱受灾面积约2700万hm2,由此而减产粮食2800万t [4] 。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的缺乏问题,国家从2002年投巨资开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但在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中,应注意防止沿线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可能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长江的第一份“体检报告”,2007 年长江干流岸边污染达 600 公里,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2004年三峡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水华”19起,2006年仅2~3月份累计发生10余起,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5] 。究其原因是,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cm/s,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报告称,三峡库区的源包括点源、面源和流动源。其中面污染源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占到总体污染的60%~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 2.了解基本游客心理学; 3.了解“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 4.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设计出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重点】 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难点】 将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与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有机结合,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学时分配】 12学时 专题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介绍 〖引入〗 国家政策: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休闲农业 〖理论知识〗 一.休闲农业介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收获农产品、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甚至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功能,增进民众对农

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2.休闲农业基本功能 ①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②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③教育功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 ④环保功能: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⑤游憩功能: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 ⑥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等要素,开展的一切游憩、休闲、参与、娱乐、体验、科普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休憩时间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青睐。 2.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与都市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它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 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 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 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空1行 摘 要 【目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 【方法】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 成为业务化运 行的主要数据源。为此,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锦市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2)对神经网络分类的结……;(3)选取关键水稻物……,【结论】……。(字数不少于350字) 关键词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关键词3-8个) 空2行 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1]和土地变化科学[2] 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 本文选择□□□□□□□□□□□□□□□研究区 Email: yangpeng@https://www.doczj.com/doc/4218364107.html, 。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五宋体 小五黑体 小五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号黑体,顶格 四号黑体,上、下各空半行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宋体,居中

乡村休闲农业项目资源调查表

乡村休闲农业项目资源调查表 说明:表中有□符号的项目,请在□上打“√” 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时间: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一﹑本表的填报请当地经营乡村旅游的村镇、休闲农业企业填报。 二、部分数据确实无法准确查实的,可根据各地实际进行评估测算。 三、填表内容说明 (一)部分指标说明如下: 1、乡村休闲农业项目:指在乡村建立的接待旅客休闲、观光的场所。 2、获得荣誉:指被评为全国、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 3、计划总投资额:指项目建成所需投资总量。 4、累计完成投资:指项目从开工建设至今已投入资金量(专指在建项目)。 5、建设时间:指项目何时开工,预计何时竣工的具体时间。 6、年接待量:指2009年到该地观光休闲旅游游客的人数。 7、年收益:指2009年营业收入。 8、参与项目:指游客参与采摘、垂钓、健身、观光等项目。 9、特色产品:指当地的土特产品,如:干鲜果品、花卉药草、养殖产品、加工食品、工艺品等。 10、特色餐饮:指当地独特配方、风味的美食佳肴。 11、特色建筑:指当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风格的建筑物等。 12、配套设施:如,停车场、餐厅、住宿等。 (二)休闲农业旅游主要类型 1、田园农业型: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 2、民俗风情型: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

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型: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型:以古寨宅院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休闲度假型:依托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服务。 6、科普教育型: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7、温泉浴型:利用地热温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医疗、保健等活动。 8、综合型:包含上述多种类型的组合。 (三)经营模式 1、乡村组织型。是以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村委会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建设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2、公司+农户型。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招徕游客。 3、综合开发型。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文中摘要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耕地、淡水、资金、劳动力、国际市场、化肥、农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约束, 及其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降低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发展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科技创新 一、引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它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消耗资源和利用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第一大国, 既是食物生产大国, 又是食物消费大国; 既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任务, 又面临适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降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难题。中国农业对资源的消费和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 中国农业的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蔓延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重要方面,是造成水土资源破坏的根本原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约为116万平方千米[1],“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为36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7.2%,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9.9%。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约162万平方千米,中度为80万平方千米,重度为43万平方千米,剧烈为38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 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 的2. 25% 左右, 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另外,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近十几年来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风蚀活动和水蚀是引起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还有盐渍化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荒漠化。[1]虽然检测显示,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资料1.doc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资料1 第一节 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采用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成不同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分类体系及命名 分类体系。不同大小的制图比例尺表示 命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符合命名法 3、类型的划分的基本步骤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远程专家服务指导平台建设 一、项目背景 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 徽省合肥市,是以安徽省种子总公司为核心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80 万元,,主营种业, 拥有全国种子经营许可证,信用资 信等级为AAA级,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 年被评为中国种业50强,同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企业”,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农业委员会授予“诚信种子企业”称号。公司现有职工88人,其中博士4人、研究生15人、推广研究员8人,高级农艺师18人,国家级、部级专家3人,中、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拥有现代化的种子仓库 l2000㎡,其中常温库800O㎡, 低温库4000㎡,加工间300O㎡,现代化的种子加工流水线4

中国种业第一苗。安徽博微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基于公司的信息化站虐建设目标,在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天禾种业提供具有高端性、前瞻性,并能缝补试试的整体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二、系统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于一体,准确、高效、快速、全面、规范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GI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农业资源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显示各种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

等。 1总体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农业管理需要 设计,包含农业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管理、服务、应用分析等内容。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如图所示: 建设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中心?标准化信息采集中心?标准化信息发布中心 ?专家指挥服务中心 ?农村科技教育服务中心 ?网上贸易交易中心?农业协会 ?专业合作社?政府涉农机构?示范田地 ?知识农民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农民科普教育 ?标准化信息传播演示中心?广大农户服务对象?省级综合管控中心 ?市县级综合服务中 心 ?乡镇级综合服务站?村综合信息服务点?合作社、农业大户

2013 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

简讯: 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 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于9月13~17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参加本次年会的有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刘北桦副司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副理事长、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任天志,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陈阜,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东升,农业部信息中心吴秀媛副主任,宁夏农牧厅领导高级农艺师宿文君,远道而来的美国农业部研究局高级研究员黄岩波等专家领导。 今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内容有:(1)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2)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3)农业资源信息化;(4)我国农业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等问题。王道龙理事长主持大会并为大会做报告。报告对学会2012/2013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给予好评,对未来学会的换届、培训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刘北桦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当前农业资源区划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对学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了重要指示。农业部信息中心吴秀媛副主任、美国农业部研究局(USDA-ARS)高级研究员黄岩波、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气所霍治国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就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和精准农业技术在美国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研究等在大会作了重点发言。 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55篇。在对论文初评、复评的基础上,确定本次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一等奖3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24篇(名单附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秘书长张华在会上宣布了获奖者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参加会议的包括各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农业资源区划学会、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约160多人。年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会会议,就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章程的修改、学会未来的工作等广泛征求了意见。最后王道龙为大会做了总结发言。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期末复习题

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 1.休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结合 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与农村之体验的新兴产业。 2.休闲农业是主要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 “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为内涵。 3.休闲农业的本质其实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 种新兴产业。 4.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 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5.休闲农业发展背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改 变和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村资源禀赋和文化要素;城市压力和休闲需求增加 6.休闲农业的特性: 生产性。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商品性。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可持续性。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充分实现农业的持续协凋发展。 商品性。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市场性。休闲农业的消费主流一般是从城市流向农村,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自然性。休闲农业活动以农业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季节性。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季节性明显。 7.休闲农业的功能: 经济功能。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功能。休闲农业为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提供交流平台,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科普园地。 文化功能。休闲农业包涵农村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和农业产业文化,在为游客提供

农业信息技术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哪四部分?分别对应人体信息器官的哪些功能?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集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控制(Control)技术于一体,其内容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其功能对应着人体信息器官的功能,即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网络、思维器官和效应器官。 2.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或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IT)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它是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业信息技术是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遥感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智能控制技术等。目前在农业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有农业信息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及其集成系统精确农业技术体系等。 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管理技术、试验手段和传播途径,可应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农田精细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教育与培训等领域,能够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 3.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农业领域引进计算机技术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从1990 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模型及实用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1995~2000 年期间,国家863 计划306主题在全国相继选择建立了北京、云南、杨凌等20 多个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1997 年10 月,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建成,开始组建农业信息网络“金农工程”。2001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ERCITA)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挂牌成立,技术上依托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我国一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继成立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科研与教育、示范与推广工作。 “七五”以来,我国在农业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网络、农业自动化控制、精确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已建成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作物种子资源数据库等100 多个,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上几个最主要的农业数据库。自80 年代开始,开发了5 个863 品牌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200 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如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已初步建成的“金农工程”,已经能够与全球的农业科技信息网联网,而且也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络的联网。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工厂化农业生产如温室栽培,已经得到广泛示范与初步生产应用。我国还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作物短、中、长期预报模型,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等。 “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设立863 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进行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了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初步实现了玉米、水稻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建立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四大作物的气候-土壤-作物综合系统模型,初步形成了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和数字林业公共技术平台框架。先后在上海浦东、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以及北京的小汤山等地建立了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大田作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农业集成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以及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在数字农业方面,开展了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技术、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技术、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和农业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精准作业车载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采集的共性技术与产品、精准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模型及农田变量作业处方生成技术、精准作业控制与导航技术、农业机械装备

试论农业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及开发利用

试论农业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及开发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数据库在农业中的应用作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农业信息资源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农业的不断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开发建设 引言: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支持,农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够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生产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当今社会,生产力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也开始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由资源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通过将信息资源充分的在农业发展中进行应用,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 一、农业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文献信息资源投入较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书刊行业成本提升,加上文献购置经费不足,所以造成各级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文献单位订购量逐渐减少,这样很容易造成文献单位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扩大自身的文献收藏量,尤其是国外针对文献资料的收藏量受到严重冲击[1]。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农业信息资源与数据库的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来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省级以上107个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中外文期刊达到了316 409种,图书出版达到了4 747 164 种,数据库达到了85个,收集数据达到了3 150万条。引进国外数据库达到28个,总共66套,国内数据库11个,打造34套。由此可见,我国开展农业信息资源与数据库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在2000年,我国的八家科研单位共同组成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正式确立了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朝向正规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同年12月,国家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收集整理了理、工、农、医等各个领域科技文献信息总共约300万条,并且针对用户实行免费提供。

作者投稿模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栏目名称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谭□□1, 杨 □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510275) 空1行 要 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成为业务化运行的主要数据源。,本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面向对象分类算法的精度显著高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水稻用6月份分别高0.55%、1.37%,在8月份分别高0.62%、2.34%;(2)对神经网络分类Majority 滤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水稻分类的精度,水稻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在6 0.14%、0.5%, 在8月份分别提高1.56%、1.43%;(3)选取关键水稻物候期的遥感影像获取2.67%、3.45%;面向对象算法的水稻用户精度及生产者精度分别提高2.6%、2.48%。未来350字)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不少于5空2行 种面积的27%,而其产量则达到粮食总产量的35%[1]。与此同时,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2]和土地变化科学[3]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4]。 中分辨率遥感影像由于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成为业务化运行的主要数据源。中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包括Landsat TM/ETM+、SPOT 、CBERS-1/2 CCD 、HJ-1A/1B CCD 等(表1),其分辨率主要在100m 以内,是当前最常用的水稻遥感监测数据源,其特征是卫星类型多、覆盖范围广、时间分辨率较高且时间序列较长,可实现大范围、多时 期水稻种植的长期监测。Peng 等[5]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Landsat TM 影像对丽江县包 1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李心(1973—),女,汉族,河南泌阳人,博士、教授;国家进步二等奖或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资源经济与管理。※通讯作者:杨□(1976-),男,汉族,湖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业遥感。Email: yangpeng@https://www.doczj.com/doc/4218364107.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牧户行为的草地管理模式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四宋体,居中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1.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等为支撑而建立的。 2.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的、动态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更新。 4.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数据源、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是系统的操作对象。 5.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源是指建立GIS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包括地图、RS数据、其他数据。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被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经济文化等要素,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它拥有固定的用途对象,侧重某一方面,以内容适应于专题要求为其特色。强调它的“个性”。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6.遥感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释,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7.遥感特点:①遥:遥远成像,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②快:资料获取、更新快。③真:地物成像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4广:影像覆盖范围广,不受国界和自然条件限制,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8.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遥感平台(飞机、卫星)○2传感器○3图像接收处理○4分析判读 9.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常用遥感数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加拿大雷达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资料,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等。 11.其他数据库: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图像数据、实地调查与测量数据、各类文献,文字报告,法律发规文件等方面的数据。 12.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相互联系的方向 ①空间特征:指的是地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火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空间形态主要有点线面 ②属性特征:就是非几何属性,指的是与农业资源实体相联系的属性变量或本质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 ③时间特征:是指其右空间详细和属性信息的现象或物体都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A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B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数据 13. 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分有拓扑关系结构和无拓扑关系结构 14.拓扑关系:指表示空间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即点线面及实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15. 拓扑关系分为两类:①关联关系:即描述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以表达几何元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②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关关系。 16.数据结构:之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抽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数据储存结构(物理结构) 17.抽象的数据结构:是指人们仅从概念上描绘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而并不涉及数据和具体程序管理细节。 18.数据存储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抽象数据结构而具体设计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是依照任务的不同,

网络共享资源的四种访问方法

网络共享资源的四种访问方法 网络共享的资源访问是我们并不陌生,但一般都是通过网上邻居,其实它只不过是微软提供给用户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可帮助我们当通过网上邻居无法访问时,或者为了提高共享访问的效率都是很有用的。以下是在听微软Microsoft TechNet 讲座时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 一、容易的方法:网上邻居 这应该是最容易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是最喜欢出现问题的方法,它实质上是微软为方便我们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操作接口,只需要通过鼠标简单操作就可以了。关于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故障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为网上邻居能够正常使用实际上是依赖一个“网络客户端”服务(如下图所示)的正常运行,它可以在网卡属性或服务里面进行设置。如果该服务禁用,我们通过网上邻居什么也看不到了。或者没禁用,但如果被病毒破坏或替换同样也法通过网上邻居正常访问共享资源了。 2、如果网络上共享资源很多,我们要访问某一个共享资源时,要打开组(或域)-计算机-共享资源,进行多次操作了。比较麻烦了。这时用下面方法二就比较合适了。 3、网上邻居列表的维护依赖于浏览服务(Computer Browers),计算机通过广播方式登记到浏览器,访问时查询浏览器所维护的浏览列表。但是浏览服务,微软都承认它不是一个完善的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中断"。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各种角色的浏览器(Browser)不联机。指关机了,或和你的本机不通。二是目标计算机关机了或不联机,但列表中的计算机名不会马上消失。这时用下面的方法三就比较合适了。 二、便捷的方法:影射网络驱动器

休闲农业概述

休闲农业概述 一.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 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 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 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形态。从广义的观点来看, 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 以休闲为目的, 以服务为手段, 以城市游客为目标, 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本质上是一个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关联性、综合性和带动性很强的产业。近年来,休闲农业在产业规模逐年壮大、产业类型逐渐丰富的同时,其发展方式也从零星分布、单一产业向规模集约、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性和产业集聚性特征要求休闲农业必须通过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组成部分及发展过程 2.1休闲农业组成部分 休闲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区位交通、市场需要、农业基础、投资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 2.1.1 按区位可分为5种类型 城市郊区型。一般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好,农业特色突出,市

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 景区周边型。一般靠近旅游景区,农业产品丰富,农村环境好,农民经营意识强,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 风情村寨型。一般具有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农村土特产品丰富,可吸引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基地带动型。农村种养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可以让游客采摘、品尝农产品,参与农业活动,购买农产品。 资源带动型。农业资源有森林、湖泊、草原、湿地等,可以发展森林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生态休闲等休闲旅游业。 2.1.2 按功能可分为7种类型 观光农园。利用花园、果园、茶园、药园、菜园和水面养殖等名优特产,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拔菜、赏花、购买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休闲农园。利用农业优美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为游客提供欣赏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及文化等活动。 科技农园。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耕栽培、农技博物馆等项目,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学习、体验等活动。 生态农园。以农业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绿色农园等,为游客提生态休闲、生态教育、生态餐饮等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