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题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题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题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题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试题

名词解释:

1、农业信息系统:是以农业信息科学为基础,把与农业有关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等信息源,通过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农业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强大功能的高新技术体系。

2、安全与高效:就是既要保证人口众多的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力求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取尽可能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产者的积极性。

3、农业土地潜力评价:是对农业土地固有生产力的评价,从气候、土壤等主要环境因子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方面,揭示土地的作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力。

4、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农用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农用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成若干相对等级,以阐明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农用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的质量优劣,对农作物的相对适宜程度。

5、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Precision farming, Site-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用 RS、GIS和GPS等技术找出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差异,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施肥,施药等),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

6、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RIS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

7、农业信息科学是根据农业科学的特殊性,借助于地球信息科学的技术支撑,从信息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填空题、判断题

1、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焦点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2、现在的农业信息技术主要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所组成。

3、遥感技术的主要特征: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多时相性。

4、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信息共享化、人工智能化、信息集成化。

5、农业信息系统的分类1.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2.农业灾害信息系统3.农业生产信息系统4.农业管理信息系统5.农产品营销网络信息系统。

6、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1)土地资源信息分系统(2)土壤资源信息分系统(3)水资源信息分系统(4)肥料资源和施肥信息分系统(5)气候资源信息分系统(6)农业环境评价信息分系统

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全面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和种质资源),防止资源破坏,使农业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而又不破坏环境。

8、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二是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9、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走向:一是技术的综合;二是软件技术的分化。

10、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硬件、软件、数据和系统组织管理者四部分组成。

11、农业资源信息系统(ARIS)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模型和系统的组织管理者。

12、农业资源信息系统(ARIS)的开发可采用生命周期法,其开发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维护。

13、ARIS的用户按性质可作如下分类:(1) 政府管理部门(2)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3)农业生产单位(含农户)

14、可行性分析是对建立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15、一般的ARIS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任务:空间信息管理;空间指标量算;空间分析与综合评价;空间过

程模拟。

16、系统应用设计中,根据ARIS和专业模型集成结构的不同,可进行松散、紧密和面向对象三种方式的应用模型开发。

17、ARIS系统的组织实施一般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完全自主开发、全盘委托开发、联合开发。

18、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职能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是系统效率的反映。

19、系统评价主要包括:系统效率与可靠性评价、系统可扩展性评价、系统效益评价。

20、土地资源信息的特征:区域性—本质特征;时效性-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综合性-不仅受土地所处的环境制约,同时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联系。

21、土地资源信息的类型:自然属性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地形与地貌;权属信息-行政境界和土地权属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

22、土壤资源类型划分的目的在于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划服务。

23、土壤资源类型的命名可采用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复合命名法。

24、土壤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25、土壤资源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壤资源的质与量、适宜性与限制性作出评定,并综合评定其生产潜力。

26、土壤资源质量评价目的是在摸清土壤资源底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服务。

27、土壤资源分区应以土壤改良分区为基础,并在土壤资源类型图上进行。

28、土壤资源农业开发分区的实质是土壤资源区域的划分。它是土壤属性的差异性及其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的区域分异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带来的区域分异规律。

29、土壤资源农业开发分区采用方位(或地名)+地貌特征+土壤类别+利用方向的复合命名法。

30、SOTER的全称是全球和国家级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31、施肥信息系统(Fertil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为FIS)是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是由施肥模型和GIS相结合组成的。

32、FIS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施肥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输出和施肥决策方面。

33、施肥信息涉及到土壤、作物、肥料和环境因子。

34、FIS的特点:1、时空动态性2、复杂性3、多学科性。

35、就施肥方法的科学基础而论,确定施肥量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肥料效应函数法和测土推荐施肥法两大类。

36、根据农业土地评价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农业土地评价可分为农业土地潜力评价、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土地经济评价和农业土地综合评价。

37、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各种评价数据的输人、存储、处理、分析和信息显示与输出几部分。

38、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

39、农业土地评价所需的数据一般需要自然环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三组数据。

40、土地评价模型是通过建立土地质量和土地因素之间的数学或逻辑模式,对土地进行分类和评价。

简答题、论述题

6、卫星遥感技术:

用于农业的优点是:①观察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农作物及其环境物体的信息,具有覆盖面大、宏观性强;②扩大波谱视域和多波段获取地物信息、信息丰富多样;③获取地物信息具有多时相性、速度快有利于动态监测;④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具有成本低,能达到信息现势性。

7、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是对遥感技术或其他技术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存贮、查询、模拟和分析,并提出决策咨询方案。用于农业的优点是:①能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处理;②实施多因素、多目标的综合处理;③能快速地大容量地处理数据;④能提供辅助决策方案,以供领导选择等。

12、发挥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功能的关键技术:

1. 建立综合的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基础数据库

2. 数据信息的快速更新技术

3.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网络的集成技术开发

4. 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

5. 实际工作和科研成绩的积累是建立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基础

16、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①通过遥感与全球定位技术,结合某些常规技术,能快速、周期性、准确定位地采集环境资源的现势

性信息;②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能快速大容量地处理所采集的环境资源现势性信息,并提供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决策咨询方案;③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把现势性信息和决策咨询方案,快速地传送到网域内的所有单位或个人。这样的技术是现阶段解决农业的生产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灾害突发性等困难的最佳技术手段。

17、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卫星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难度大、研究人员不稳定

2.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投资大、应用费用更大、农业部门和基层单位难以承受

3.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

9、如何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一般而言,首先应对系统整体进行简单的总体设计;

然后进行数据分类和编码,完成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称为数据库设计;

其次是根据系统研究的目标,确定系统必须具备的空间操作功能,称为功能设计;

最后是系统能够的建模和产品的输出,称为应用设计。

3、土地资源信息系统LRIS 的主要目标

1、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动态监测

3、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

4、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开发治理的方案

5、为经济信息系统提供土地资源的背景数据和空间定位信息

4、土地资源信息系统LRIS的功能

1、存储和处理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源信息的功能

2、土地资源信息的查询检索和更新功能

3、土地资源数据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4、土地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功能

5、辅助土地资源利用、开发治理规划决策功能

6、具有多种输出功能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

①具体落实土地利用总量动态平衡分解指标的数量与分布;②土地生产潜力等级和土地质量等级划分

和图形编制;③土地开发、整治、复垦规划项目的落实与实施;④土地用途管制;⑤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反馈

1、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RIS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格式,用已知的X、Y坐标系统去记录和贮存多维土壤资源实体的空间位置,这种多维土壤资源实体一般是各个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描述与位置无关的土壤资源实体的属性;

(3)描述这些土壤实体的拓扑关系。

2、土壤信息系统的发展开始向三个方向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库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促使土壤信息系统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4、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的原则:应该以土壤发生分类为基础,充分体现土壤资源空间分布的地理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反映出土壤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要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

6、土壤资源评价的目的

土壤资源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大农业服务,即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为土壤资源的利用规划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分区服务。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资源生产力的高低,即从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及作物产量等方面来考虑。

12、土壤资源农业开发分区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是为充分和合理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

任务:(1)反映土壤资源区域差异特征(2)揭示土壤资源利用结构的特点(3)提出土壤资源农业开发的方向和措施

13、土壤资源农业开发分区的原则

⑴在土壤资源分类及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分区

⑵以土壤资源类型图为基底的土壤改良分区为基础

⑶遵循农业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

⑷遵循统一管理和综合效益最佳的原则

6、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

以肥料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为基础,考察肥料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计算最高产量施肥量、最佳施肥量、最大利润施肥量等参数。

7、肥料效应函数法主要特点

1、结果是在特定的生物—气候—土壤条件下获得,其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

2、肥料效应函数内容丰富、反映肥料间的交互作用。

3、肥料效应方程的地区适应性不强,推广应用受限制,主要起肥料的宏观调控作用。而微观指导功能

相对较差。

8、测土推荐施肥法是以土壤肥力化学为基础,土壤测试为手段,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吸肥特性和肥料利用率,由养分平衡施肥公式求得施肥量。

9、测土推荐施肥法确定施肥量取决于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五大参数。

11、精确农业涉及到施肥、植物保护、播种、耕作、和水分管理等领域。而以精确施肥技术最为成熟。结合《农业资源信息系统》课程所学知识,侧重于某一应用领域,发挥个人想象力构建系统,可从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模型建立、功能实现、系统维护等方面进行构建,画出流程图并给予简单说明。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 3.简述信息的基本属性。 4.简述系统分析法。 5.简述战略规划的特点。 6.简述信息识别的方法。 7.简述系统集成的策略应当包括什么内容。 8.简述企业系统计划法的主要活动。 9.简述系统调查的原则。 10.简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简述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12.简述什么是BPR。 13.U/C矩阵的正确性由哪些方面检验? 14.试比较系统各种切换方式的优缺点。 15.简述一个典型的专家系统应包括哪些部件。 16.简述BSP方法的步骤。 17.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 18.简述什么是系统集成。 19.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 20.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 21.试简述结构化开发的优缺点。 22.简述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23.在进行系统评价时,以什么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好坏? 24.简述HIPO图的构成及其功能。 25.简述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概念。 26.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27.从系统的角度看,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28.采用结构化方法需要遵循的哪些主要原则? 29.简述系统详细调查的对象、目的、原则、方法 30.简述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系统分析员的任务. 31.简述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价原则 32.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33.简述采用结构化方法开发系统时需要经历的阶段,并说明各阶段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文档。 34.简述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35.简述组织中IS/IT战略规划团队必须具备的能力。 36.简述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37.简述现代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 38.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特性? 39.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有何关系? 40.用系统生命周期开发MIS时,主要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主要结论性成果是什么?41.简述系统开发的特点。 42.简述导致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大量失败的人的障碍因素。 43.简述数据字典的概念。 44.简述DSS的基本结构。 45.试简述原型法开发的优缺点。 46.人类分析事物的认知方法中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7.简述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安徽农业大学处室文件

安徽农业大学处室文件 组字【2012】2号 关于王成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各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学院、部,校直各单位:经研究决定: 王成同志任办公室秘书(正科),免去其经济技术学院党总支秘书兼学生部副主任(副科)职务; 王桂兰同志任纪委、监察室、审计处财务审计科科长,免去其纪委、监察室、审计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林煦东同志任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免去其动物科技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职务; 曹雷同志任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主任(正科),免去其宣传部副主任科员职务; 夏利明同志任宣传部网络新闻管理中心主任(正科); 陶佳同志任人事处秘书(正科),免去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职务; 任冬冬同志任人事处职称办公室主任(正科),免去其人事处秘书(副科)职务; 徐峰同志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免去其教务处副主任科

员职务; 赵学球同志任教务处考务科科长,免去其教务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陶伟同志任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科长,免去其教务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宋文成同志任教务处学籍管理科科长; 胡传美同志任教务处质量管理科科长,免去其教务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谈应权同志任科技处秘书(正科),免去其科技处秘书(副科)职务; 于德同志任科技处推广科科长,免去其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秘书(副科)职务; 赵冠艳同志任科技处知识产权科科长; 姚辰松同志任研究生处(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正科),免去其组织部副主任科员职务; 吴永红同志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秘书(正科),免去其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程玉磊同志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教育管理科科长,免去其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党总支秘书(副科)职务; 周涛同志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科科长,免去其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主任科员职务; 孙蕾同志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科科长,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精编)安徽农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要求

(精编)安徽农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 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 英文名称: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物流工程)等专业 学时:10学时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综合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而且要结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深刻领会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的理论实质,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研制信息系统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将实验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来安排。 一、目的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践,使学生深刻领会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过程中体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系统开发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构造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具有开发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二、实践课程内容及要求 1.本实践课程包括书面材料的撰写(信息系统前期的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采用相应的程序开发工具(程序推荐使用,c、c++、c#、VisualFoxPro、Delphi、ASP、Access等)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 2.实践课程由学生拟定或选择一个题目来完成。 3.实验报告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给主讲教师 (信箱:32054076@https://www.doczj.com/doc/7b16559521.html,;以“姓名+学号”命名)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14学时) 四、实践课程报告撰写要求 1.系统分析部分 1)系统概述、必要性分析 2)业务流程图 3)数据流程图 4)数据字典 *5)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2.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2)代码设计 3)系统运行环境与数据库设计 4)输出、输入设计 *5)程序设计说明书 *3.系统实施部分 (不用文字描述,直接上交开发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2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时,计算 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 S 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 S 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 S S中要求有与M I 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 S 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 S 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 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 a i 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D.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施。 A.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安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修订版)-ahau

安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的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授予。 第二章学士学位 第三条 1.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按规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及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取得毕业证书,且达到学士相应水平者,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请学位。 2.辅修第二专业者,成绩合格,获得主修专业毕业和学位证书,且完成所辅修专业的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可申请授予第二学位。 第四条学位申请需具备以下条件: 1.学术水平: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的初步能力; 2.学业水平: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1.8(含1.8)以上; 3.外语水平:外语通过国家外语等级考试或达到学校规定的外语水平要求。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可根据每届学生的外语成绩分布情况,适度调整学位授予的外语成绩合格标准。 第五条 1.在校期间有违背宪法、法律、法规行为者不授予学位; 2.受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者,一般不授予学位。但经学院鉴定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解除处分,且符合第四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学位:(1)平均绩点达3.5以上,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得低于500分或六级考试成绩不得低于425分。

(2)平均绩点达2.8以上,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得低于425分,且考取省属重点以上高校、国家级研究院(所)、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实验室)研究生或考取国家公务员、选聘生、面向社会招考的市级以上事业单位者及“西部计划”志愿者。 (3)平均绩点达2.8以上,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得低于425分,且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以上或获得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受到省级人民政府表彰者。 第六条学位申请的程序: 1.校学位委员会委托教务处和各学院协助校、院学位委员会具体组织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工作。 2.各学院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审核毕业生学习情况和政治思想表现,提出本学院授予学士学位毕业生名单,经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教务处。 3.教务处审核汇总形成学士学位授予建议名单,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并根据通过名单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补授学位: 1.课程的平均绩点未达到1.8者。在《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的期限内申请课程再考,再考课程成绩合格,提高其课程平均绩点达到1.8及其以上者; 2.外语成绩未达到学校相应规定者。在《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期限内回校申请报名并参加全国大学外语相应级别的统考,其成绩达到毕业离校当年学位授予外语水平相应标准者。 第八条补授学位申请的办理程序。学生本人申请,经学院审查、教务处(学籍管理科)审核合格,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后,教务处补发学位证书,并负责材料归档。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含答案)

1.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以( B ) A.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系统 B.人员为主导的系统 C.机构为主导的系统 D.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系统 3.下列选项中属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内容的是(C) A.了解组织结构B.识别职能部门的功能和关系C.分析信息需求D.制定组织目标 4.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进行人员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C)A.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C.分析员、程序员和操作员 D.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人员 5.下列选项中,对初步调查叙述正确的是(B) A.调查目的是从总体上了解系统的结构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组织的整体信息、有关人员的信息及有关工作的信息C.调查分析内容主要为人员状况、组织人员对系统开发的态度 D.初步调查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6.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D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7.原型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 A ) A.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B.开发过程管理规范 C.适于开发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系统 D.开发文档齐全 8.在数据流程图中,系统输出结果的抵达对象是( A ) A.外部实体 B.数据处理 C.数据存储 D.输出设备 9.系统详细调查需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和( B ) A.组织机构 B.外部环境 C.信息流程 D.基础设施 lO.关系到信息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新系统的( A ) A.外部环境 B.管理模式 C.业务流程 D.数据流程图 11.U/C矩阵中,C代表(D) A、使用 B、完成 C、功能 D、创建 1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 B ) A.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B.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C.顶层数据流程图 D.分层数据流程图 13.某学生的代码(学号)为2009001,这个代码属于( D) A、数字码 B、字符码 C、混合码 D、助记码 14.数据库设计的起点是( A ) A.用户需求分析 B.概念结构设计 C.存储结构设计 D.物理结构设计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精编

(农业畜牧行业)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 理规定

(农业畜牧行业)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 理规定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校教字[2005]43号)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且结合学校实行学分制等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壹章入学和注册 第壹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持所在街道或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壹般不得超过俩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超过

俩周不报到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凡属弄虚作假、循私舞弊取得学籍者,壹经查实,取消学籍。情节恶劣的,移交有关部门查处。 第三条新生入学后,在三个月内学校对其进行身体健康复查。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之上医院诊断:对其中患有不符合招生条件的疾病者取消入学资格;患有不属于前述范围的疾病的新生可回家治疗壹个月。壹个月后经复查如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的,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壹年,回家治疗。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由本人向学校申请入学,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因特殊原因及困难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下学年开学前,向学校申请,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的期限为壹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本人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所在学院报到,按收费标准缴费且办理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费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且获批准后方可注册。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未经请假,俩周内不报到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五条新生入学注册经复查合格后即取得学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资料1.doc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资料1 第一节 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采用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成不同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分类体系及命名 分类体系。不同大小的制图比例尺表示 命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符合命名法 3、类型的划分的基本步骤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论文格式及规范要求

附件2 XX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规X要求 一、论文版式、格式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凡授中华人民XX国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居中。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首行缩进值同正文首行对齐(小四号宋体两字符),行距25磅。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首行缩进值同正文首行对齐(小四号宋体两字符),行距20磅。 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6.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 7.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 二、毕业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含英文题目)等部分组成并按上述顺序排列。 1.封面: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2-1)要求如下: 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5字,可分两行排列。毕业生及指导教师XX要求用黑色或褐色钢笔或毛笔书写,不得直接打印。院系填管理科学学院,专业名称要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全称,如农林经济管理,不得填写成“农经管理”或“经济管理”。 2.中文摘要: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新观点或新见解,言简意赅。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20字以内。 3.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以“一、(一)、1.”的形式分级标出。 4.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研究过程的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综述,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等。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引言的内容。 5.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资料的获取途径和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内容和文字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要叙述专业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远程专家服务指导平台建设 一、项目背景 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 徽省合肥市,是以安徽省种子总公司为核心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80 万元,,主营种业, 拥有全国种子经营许可证,信用资 信等级为AAA级,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 年被评为中国种业50强,同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企业”,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农业委员会授予“诚信种子企业”称号。公司现有职工88人,其中博士4人、研究生15人、推广研究员8人,高级农艺师18人,国家级、部级专家3人,中、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拥有现代化的种子仓库 l2000㎡,其中常温库800O㎡, 低温库4000㎡,加工间300O㎡,现代化的种子加工流水线4

中国种业第一苗。安徽博微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基于公司的信息化站虐建设目标,在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天禾种业提供具有高端性、前瞻性,并能缝补试试的整体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二、系统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于一体,准确、高效、快速、全面、规范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GI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农业资源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显示各种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

等。 1总体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农业管理需要 设计,包含农业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管理、服务、应用分析等内容。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如图所示: 建设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中心?标准化信息采集中心?标准化信息发布中心 ?专家指挥服务中心 ?农村科技教育服务中心 ?网上贸易交易中心?农业协会 ?专业合作社?政府涉农机构?示范田地 ?知识农民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农民科普教育 ?标准化信息传播演示中心?广大农户服务对象?省级综合管控中心 ?市县级综合服务中 心 ?乡镇级综合服务站?村综合信息服务点?合作社、农业大户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 1.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2.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信息最基本的属性是(事实性)。 4.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5.决策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往往是由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的是(非结构化决策)。 6.(企业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7.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常用的是(u/c矩阵)。 8.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容一般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9.数据流程图具有的两个重要性质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10.某种代码由两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0-4,第二位为0-8,问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代码?(45种代码) 11.用质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7、13、7、5、3,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检验码,问原代码12345的检验位是多少?(检验位为0) 12.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的常用方法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法)。 13.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14.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5.决策科学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的内容主要是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农业信息技术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哪四部分?分别对应人体信息器官的哪些功能?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集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控制(Control)技术于一体,其内容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其功能对应着人体信息器官的功能,即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网络、思维器官和效应器官。 2.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或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IT)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它是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业信息技术是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遥感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智能控制技术等。目前在农业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有农业信息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及其集成系统精确农业技术体系等。 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管理技术、试验手段和传播途径,可应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农田精细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教育与培训等领域,能够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 3.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农业领域引进计算机技术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从1990 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模型及实用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1995~2000 年期间,国家863 计划306主题在全国相继选择建立了北京、云南、杨凌等20 多个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1997 年10 月,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建成,开始组建农业信息网络“金农工程”。2001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ERCITA)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挂牌成立,技术上依托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我国一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继成立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科研与教育、示范与推广工作。 “七五”以来,我国在农业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网络、农业自动化控制、精确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已建成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作物种子资源数据库等100 多个,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上几个最主要的农业数据库。自80 年代开始,开发了5 个863 品牌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200 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如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已初步建成的“金农工程”,已经能够与全球的农业科技信息网联网,而且也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络的联网。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工厂化农业生产如温室栽培,已经得到广泛示范与初步生产应用。我国还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作物短、中、长期预报模型,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等。 “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设立863 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进行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了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初步实现了玉米、水稻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建立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四大作物的气候-土壤-作物综合系统模型,初步形成了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和数字林业公共技术平台框架。先后在上海浦东、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以及北京的小汤山等地建立了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大田作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农业集成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以及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在数字农业方面,开展了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技术、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技术、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和农业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精准作业车载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采集的共性技术与产品、精准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模型及农田变量作业处方生成技术、精准作业控制与导航技术、农业机械装备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word版本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 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等三个层次。 2.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等几种。 3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__生命周期__ 。 4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____变换分析。 5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___外部实体_、__数据流_、__数据存储、_处理过程。 6系统设计可分为系统总体设计和____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7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_系统设计、系统实施_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8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 Information ) System的缩写。 9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归纳为6个阶段的模型称为__诺兰(Nolan)_____模型。 10.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1.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系统规划、②系统分析、③系统设计、 ④系统实现。 12.计算机网络由①资源子网、②通信子网两个子网构成。 13.数据流程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①数据流、②数据存储、③处理过程。 14.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物料需求计划 BS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系统规划 15.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主要有:①直接切换、②平行切换、及③分段切换 16.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主要有:①完备性检验、②一致性检验、及无冗余性检验 17.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①系统的观点②数学的方法、③计算机的应用。。 18. 计算机的网络的功能有①数据通信、②资源共享、③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 19.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三级:①战略级、②策略级、③执行级。 20.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制造资源计划、ER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资源计划。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B )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3.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4.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5.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C )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6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 B )方式。 B、并行切换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 校学字〔2011〕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教学〔2005〕5号)以及《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校行字〔2005〕23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高职)学生。其他类型学生参照执行。 第二章违纪处分的种类与适用 第三条违纪处分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留校察看; (五)开除学籍。

第四条留校察看一般以一年为限。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在察看期间无新的违纪行为,察看期满后,可按期终止。有突出表现者,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批准,可提前解除(察看期不能少于6个月);经教育不改或另有违纪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毕业班学生一般不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第五条对于情节轻微,不适合给予纪律处分的违纪行为者,应由所在学院或相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督促其改正错误。通报批评对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只使用一次,如再违纪,无论情节轻重,均给予警告以上的纪律处分。对学生的通报批评可不记入个人档案;对于情节较重,不适合给予纪律处分者,可给予退学处理。通报批评和退学处理不是纪律处分。 第六条对违纪者进行处分时,应当根据违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等,依照本办法的相关条款给予处分。 第七条从轻、从重处分是指在本办法规定的所犯错误应当受到处分的幅度以内,给予较轻或较重处分。减轻、加重处分是指在本办法规定的所犯错误应当受到处分的幅度以外,减轻或加重一档处分。 第八条学生违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从轻或减轻处分:(一)能主动承认错误,如实陈述违纪事实,对错误认识深刻,有悔改表现者;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1.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等为支撑而建立的。 2.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的、动态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更新。 4.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数据源、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是系统的操作对象。 5.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源是指建立GIS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包括地图、RS数据、其他数据。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被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经济文化等要素,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它拥有固定的用途对象,侧重某一方面,以内容适应于专题要求为其特色。强调它的“个性”。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6.遥感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释,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7.遥感特点:①遥:遥远成像,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②快:资料获取、更新快。③真:地物成像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4广:影像覆盖范围广,不受国界和自然条件限制,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8.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遥感平台(飞机、卫星)○2传感器○3图像接收处理○4分析判读 9.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常用遥感数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加拿大雷达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资料,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等。 11.其他数据库: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图像数据、实地调查与测量数据、各类文献,文字报告,法律发规文件等方面的数据。 12.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相互联系的方向 ①空间特征:指的是地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火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空间形态主要有点线面 ②属性特征:就是非几何属性,指的是与农业资源实体相联系的属性变量或本质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 ③时间特征:是指其右空间详细和属性信息的现象或物体都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A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B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数据 13. 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分有拓扑关系结构和无拓扑关系结构 14.拓扑关系:指表示空间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即点线面及实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15. 拓扑关系分为两类:①关联关系:即描述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以表达几何元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②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关关系。 16.数据结构:之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抽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数据储存结构(物理结构) 17.抽象的数据结构:是指人们仅从概念上描绘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而并不涉及数据和具体程序管理细节。 18.数据存储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抽象数据结构而具体设计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是依照任务的不同,

农业信息技术相关习题

农业信息技术相关习题 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2.数字地球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 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的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立体动态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3.数字地球的特点:第一,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第二,数字地球的数据具有无边无缝的分布式数据层结构,包括多源、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历史和现时的、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的海量数据。第三,数字地球具有迅速充实、联网的地理数据库。第四,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文本报告等形式提供服务。第五,数字地球采用开放平台、构件技术、动态互操作等最先进的技术方案。第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宽带网上根据自己的权限实时使用数字地球中的信息,无论生产者是谁,无论数据在什么地方;运用具有传感器功能的特制数据手套,还可以对数字地球进行各类可视化操作。第七,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包括整个社会层面,无论政府机关还是科教、生产单位,无论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部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农业信息技术:( AET)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

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5.数字农业: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农业要素和农业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管理体系。 6.数字农业的特点:一是数字化统一处理农业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业信息资源。三是农业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7.作物智能栽培学:就是将系统分析原理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作物栽培学研究,着重以作物栽培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来指导作物生产管理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与传统的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8作物智能栽培学的基本特征:定量化,系统化,模型化,科学化,信息化,知识化,动态化,可视化,集成化,产品化。 9.作物智能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其核心和基础的研究内容是作物生长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及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是将生长模型的预测功能、专家系统的推理决策功能、资源环境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相融合,对不同环境下的作物生长状况做出实时预测并提供优化管理决策,实现作物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持续发展。 10.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的典型结构:(一)信号调理器。(二)数据采集器。(三)微机I/O接口。(四)数模转换器。(五)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