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1.论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农业起源与发展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稻作农业的起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论点,关于粟作农业的起源地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华北说、黄河中游说、西辽河流域说。虽然史前稻作和粟作农业的发展道路不同,但从起源到稳定发展,它们大体上经历了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

酝酿期大致距今20000—11500。在距今约1.8万年末次冰盛期之后,不少大型的陆生物种因气候变化而灭绝,人类在扩大肉食资源猎取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可食植物的采集范围。此时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有仙人洞、吊桶环第二期和第三期、柿子滩晚期和下川文化。

萌芽阶段距今11500-9000年。新仙女木事件导致的急剧降温结束后,我国南北方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仙人洞、吊桶环第四期、上山文化早期、东胡林、南庄头、于家沟、转年、李家沟等遗存为代表。华北地区的先民着重选择了耐寒、耐旱的粟类作物,而南方先民则选择栽培水稻,出现了“南稻北粟”格局的萌芽。

距今9000—7000年,我国逐渐进入气候适宜期,稻作遗存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大量发现,对应有彭头山文化、上山文化晚期、跨湖桥文化早期、顺山集文化。与此同时,北方地区普遍发现有粟作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南部、山东半岛和甘肃东部地区,尤以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发展程度最高,代表性文化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等。

仰韶时代,华北地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进入高峰期后段,粟作和稻作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此时中国可以分为三个农业区,即北方的粟作农业区、南方的稻作农业区和黄淮地区的稻粟混作农业区。

距今5000年前后,由于气候波动,稻粟混作区南移,稻作区缩小,粟作区则向南扩大。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后,农业成为主导性的生计方式。华北地区、黄淮地区的农业水平始终处在发展前列,为中原王朝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张居中、陈昌富、杨玉璋:《中国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思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1期

童恩正:《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2.公元前2500-2000年,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都有哪些,试述这些区域文化较此前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公元前2500—2000年处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末期,此时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有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晋南地区、陕北地区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此时为良渚文化,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中国史前时代的顶峰,纹饰除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外,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同时有了成熟的宗教信仰。钱山漾遗址中出土有麻布、丝绸残片和丝线等,说明纺织技术在当时占有特殊地位。高级墓葬的存在说明良渚社会上层集团的形成。良渚古城和最近发现的外围水利系统使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得到热烈地讨论。

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在这一时期文化面貌颇为发达,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制玉手工业。在石家河文化的一些遗址发现的铜矿石和残铜片说明当时存在铜的冶炼和使用。

陶寺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分布于晋南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发现有大型城址及祭祀区、红铜铃、朱书陶文、观象台等,社会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下靳墓地出土的石灰贝可能为交换的媒介。从聚落形态看,陶寺文化已发展为较高的城址聚落阶段,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具有“王都”的性质。陶寺墓地表现出的强烈等级差别,反应当时社会分层分化已十分鲜

明。

近年来在陕北发现的石峁遗址为中国史前面积最大的城址,石砌城址有着三重城圈,考古发掘发现有大量玉器和祭祀坑。石峁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和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为道县玉蟾岩,距今年代12000—10000年左右,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的全新世早期遗址。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有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在1995年的发掘中发现了栽培水稻壳,对探索水稻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新石器时代中期有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彭头山文化的陶器以夹炭夹砂陶为主,极少泥质陶。石器以打制为主,极少磨制。在八十垱遗址发现有土围的环壕聚落,房屋建筑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台基式四种。彭头山与八十垱遗址均发现大量炭化稻谷和稻米,已有了早期的稻作农业。皂市下层文化的陶器以质地疏松、火候较低的夹炭陶占绝大部分,夹砂陶较少,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最少。皂市下层文化的水稻种植已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人们主要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生产,也从事渔猎、采集以补充生活的来源。城背溪文化的陶器有夹砂、泥质和夹炭三种,均为手制,火候偏低。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打制的石片。城背溪文化的经济生活是以种植水稻为基础的原始农业,渔猎经济在生活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雕龙碑三期文化。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夹炭、夹砂、夹蚌末或稻壳等几种,黑陶、灰陶次之。红陶一般略带橙红色,普遍施有红色陶衣。石器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较少。大溪文化的遗址分布较密集,发现有红烧土房屋建筑遗迹,还在城头山发现了环壕城址、制陶作坊、古稻田等。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陶为多,夹炭陶次之,夹砂陶最少。此时红烧土地面房屋流行,且出现涂抹白灰面的房屋,并发现多处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人们主要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稻作农业已相当普遍。雕龙碑三期文化的陶器以灰黑陶为主,有一定量的红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房屋居住面发现有铺垫单层或多层的石灰。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为石家河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房屋一般为长方形分间式的红烧土建筑。石家河文化的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一些遗址中常发现炭化的稻壳、稻米,人们还从事家畜饲养、渔猎和采集等辅助经济活动。制陶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普遍使用快轮制陶。制玉也是石家河文化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已使用铜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5.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新石器时代稻作遗物、遗迹的发现,是探讨稻作起源的实物证据。随着中国新石器时代

考古的不断发展,中国稻作考古有长足发展。

考古发现的稻作遗物以稻作农具为最大宗,凡出土稻壳、稻米、稻草遗存或稻壳印痕的遗址,均有农具伴出。按器型和用途可分为砍伐的石斧、石锛等;翻土的石耜、木耜、骨耜等;收割的石刀、蚌刀等。出土稻作农具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地域广泛,南达珠江流域,北及黄河中下游,东至台湾,西至云贵川。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舞阳贾湖、余姚河姆渡等。

随着中国稻作农业考古的不断深入,在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发现了水稻田遗迹。而后又在长江中游的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汤家岗文化层发现了水稻田,在水稻田旁边还发现了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

随着稻作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其产量也逐步提高,考古中发现了多处稻谷储藏的遗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的H2、H7窖穴中发现结成团块的炭化稻谷。上海青浦崧泽文化遗址窖穴中出土稻谷和完整米粒。广东马坝石峡遗址中也发现窖穴内储藏有炭化稻米。

近年来,在浙江上山遗址中浮选出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还有掺于陶片中的稻壳和提取出的水稻植硅石,这些发现使上山遗址成为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重点区域。

刘莉等:《关于中国稻作起源证据的讨论与商榷》,《南方文物》2009年第3期

朱乃诚:《中国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陶大卫:《植物考古学与中国农业起源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6.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

在金属容器产生之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是人们进行炊煮、饮食等生活活动的主要器皿,考古学上将它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通常还将陶器的出现与磨制石器、农作物栽培、驯养家畜的起源及人类的定居形式的产生等其他新石器时代的几项主要特征联系起来,作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

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距今9000年以前的陶器或陶器残片有桂林甑皮岩、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道县玉蟾岩、徐水南庄头、新密李家沟等遗址。从目前的陶器出土地点看,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南北方的陶器应是分别独立起源的。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同时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陶器也是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材料性质的创造,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器具,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定,使人类文明发展成为可能。陶器的创造使人们第一次可以用人工容器在日常生活中贮存水资源。熟食与烹饪是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时代的必要前提,而陶器是推广熟食的烹饪新工具。在长期用火的基础上,再加上农业起源过程中人同土长期打交道,促使人利用较为高级、较为复杂的化学变化,来达到人自身的目的。

朱乃诚:《中国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

曹兵武:《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07日第007版

李家治:《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陶瓷学报》2001年第22卷第2期

7.从史前环壕聚落到史前城址的重要发现及意义

环壕聚落在我国的发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目前考古发现已经把环壕聚落出现的时间上溯到公元前6000年前后,其中以属兴隆洼文化和仰韶文化居多。这

些环壕聚落通常是在居住区周围环绕以不甚规则的壕沟。

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城址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郑州西山遗址,长江流域已发现的最早城址为大溪文化城头山城址。目前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龙山时代的城址占绝大多数。

史前城址都可在环壕聚落中找到其分类上的前身,而且构成要素上也和环壕聚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作为城的主要标志之一的城墙,应是环壕的发展演变形式。环壕的直接继承者应是城址外侧普遍存在的护城壕,而环壕的辅助性设施栅栏或修建环壕时形成的土垄则应是夯土城墙的原始雏形。

史前城址在筑城技术方面为以后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址的发展还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形态结构,即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的形态结构。源于环壕聚落的史前城址,在平面结构类型上还直接影响了后代城邑的兴建。

无论是环壕聚落,还是史前城址都明显带有军事防御性质,充分体现着当时社会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并孕育着规模更大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暗示人类历史即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钱耀鹏:《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的社会意义考察》,《华夏考古》2003年第3期

钱耀鹏:《史前城址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兼论文明要素与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文博》1999年第6期

钱耀鹏:《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

8.试从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墓地分析当时的社会结构

良渚遗址群虽处于良渚文化区的一隅,但惊人的规模和遗址密度以及外围完善的水利系统使考古学界相信她具有“王都”的性质,是整个良渚文化的统治中心。其他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也呈现出以大遗址或高等级祭坛、墓地为中心成群分布的态势。而吴江龙南遗址在古河道南北两岸均发现有小型居住遗址,反映了当时普通聚落的面貌。整个良渚文化区的聚落群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

目前经过发掘的良渚文化墓地有40多处,发现墓葬近500座。墓地形式有高台式和平地式两种,前者是人工堆筑土台作为墓地并往往兼作祭坛,后者是选择居址边的平地为墓地。墓葬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级,各级别从墓地的形式、墓葬形制到随葬品种类、数量、质量都有差别。第一级包括反山、瑶山墓地中的大墓;第二级以寺墩、福泉山、草鞋山、赵陵山、张陵山等墓地的大墓为代表;第三级墓分布较广,高台式和平地式墓地中都有,有少量琮、璧等玉礼器;第四级墓数量最多,高台式和平地式墓地中都有发现,多随着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和工具等,无玉礼器。

高等级墓葬的存在表明良渚社会上层集团的形成,这些墓葬规模大、有祭坛,随葬精美玉礼器,说明上层集团拥有崇高的权威,对一定区域有控制权。高等级墓中大量出土的玉钺、石钺显示墓主人具备世俗的权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郭明建:《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考古学报》2014年第1期

陈声波:《论良渚文化中心聚落的特殊性》,《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

张忠培:《良渚墓地与其表述的文明社会》,《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

徐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3期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5分) 1、间接打击法 2、安阳“三叠层” 3、河姆渡文化 4、郑州商城 5、汉长安城 6、五铢钱 7、元大都 8、简牍 9、唐三彩 二、简答题(每题15,共45分) 1、简述新石器时代村落的布局模式。 2、简述东周都城的布局特点。 3、简述唐陵石刻艺术。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发展历程。 2、谈一谈自己对考古学的认识和读过的考古书籍和报告。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考古学文化 2、龙山文化 3、失腊法 4、侯马盟书 5、龙门石窟 6、

云梦秦简7、博局镜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及其文化特征(12分) 2、概括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特征(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安阳殷墟的主要发现与研究成果(30分) 2、试论秦始皇陵园的形制布局特征及其影响(30分)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A卷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后岗“三叠层” 2、山顶洞人 3、裴李岗文化 4、侯马盟书 5、秦兵马俑 6、龙门石窟 7、五铢钱 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12分) 2、简述中原地区主要青铜文化遗存(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的发展(30分)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0分)

多校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2001-2011南大考古真题 2001年南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2002年南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2003年南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 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2004年南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 8、明孝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1、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2、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 3、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4、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 5、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

南京大学2001-2016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2015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郑大行政管理历年真题

郑州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政治学(含法学概论)(共1页) 一.简述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政治学的学科内容。 2.民主集中制在我国政体中的运用。 3.国家主权原则。 4.中外封建制度的特征。 5.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6.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论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第1页

郑州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经济学(含管理学)(共1页)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20分) 2.结合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简单说明你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看法。(30分) 3.试论赫茨伯格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内容及意义。(30分)4.试论经济管理方法的涵义和特点。(20分) 第1页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A)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政治学(含法学)(共1页)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及其理解。 3.中,西封建制的权力结构和政治文化的异同。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5.国体,政体及其类型。 6.我国的行政区域。 7.我国宪法关于宪法实施的规定。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2.联系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价值和作用。 第1页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A)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经济学(含管理学)(共1页) 1.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0分)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分) 3.运用供求原理说明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15分) 4.简要说明你对国有经济改革“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针的理解。(15分) 5.假如你是一个组织的主要领导者,请你论述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的内容及对管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意义。(25 分) 6.试分析梅奥人际关系学派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联系与区别。(25分) 第一页

历年各大学考古学考研试题-15页word资料

2010西北大学考古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0分) 李济陶衣青州龙兴寺窖藏青白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典型器物失蜡法封泥 二、简答题(140分) 1.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 2.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 3.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 4.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 5.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6.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存及遗物。

三、论述题(80分) 1.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的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都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 想。 2.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论述北魏帝陵的基本特征。 四川大学2007年至2010年考古学考研试题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文化层细石器卡若文化甲骨文字墓志虎子安伽墓白沙宋墓 二、简答题: ①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②“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有何重大意义 ③考古学上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有何意义 ④旧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三、列举题: ①试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件商周青铜器的名称与时代,并作简要说明。 ②试列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③试列举三种隋唐时期的墓葬,并对其形制加以简要说明。

④试列举你所读过的三本与考古学有关的著作(或三篇与考古学有关的文章),并写出作者、出版年代与主要内容提要。 四、论述题: ①试论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发现的意义与价值。 ②试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南朝墓葬的形制与分期。 ③试论唐代铜镜的形制特点及其演变。 2008年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各10分) 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文化层 仰韶文化 中山王墓 虎子 居延汉简 云冈石窟 前蜀王建墓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 1 简答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其意义

郑州大学研究生考试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及汉语史专业课真题(2007-2011)

郑州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618、语言文学综合(一) 凭记忆写出,与原卷略有出入。 一、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共4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司马迁 2、《聊斋志异》 3、江西诗派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汉代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2、谈谈你对《西游记》“以虚笔写实情”的理解 3、阙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共4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伤痕文学 2、王安忆 3、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鲁迅小说深刻的国民批评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曹禺的《雷雨》具有深刻的人性思考? 3、简述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 三、文学理论试题(共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阙 2、文学作品的四分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典型形象的艺术特征 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具有什么艺术特征? 四、现代汉语试题(共30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分析(每题5分,共10分) 对一个短语和一个句子的层次分析

郑州大学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618、语言文学综合(一) 五、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共3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4、《战国策》 5、永明体 6、沉郁顿挫 7、浙西词派 (四)简答题(10分) 1、略述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六、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共3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4、创造社 5、先锋小说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4、简述老舍小说的京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后岗三叠层 2.盘龙城遗址 3.下川文化 4.反山墓地 5.三足瓮 6.祠堂 7.史君墓 8.石窟寺 9.唐僖宗陵 10.磁州窑 二.简答题: 1.简述考古资料的优缺点 2.姜寨遗址文化分期的意义 3.磨制石器的分类及意 义 4.简牍的分类 5.夏商周时期铁器发现的意义 6.简述吐谷浑伏俟城概况 7.唐代金银器的分类 8.北宋帝陵特征 三.论述题: 1.3000—4000BC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论述: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一名词解释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 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俑公墓名旌《金石录》二、简答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 蒙特留斯, 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 三棱尖状器, 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 黄肠题凑, 唐三彩, 邢窑, 开元通宝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1三棱大尖状器 2 中石器时代 3 清凉寺 4 利簋 5 釦 器 6 三体石经 7 唐三彩 8 钧窑 9 三叠层 10 安特生 11 苏秉琦 二简答 1 夏文化研究概况; 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 3 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制演变。三论述 1 试论仰韶文化; 2 试论考古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007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及详解(考古方向)【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及详解(考古方向) 一、名词解释 1.石璋如 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 2.李家沟文化 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石峡文化 答: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在广东省的北江、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出土不少稻谷。农具比

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这两个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4.何尊 答:何尊是西周初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何尊圆口方体,通高38.8厘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器内底有铭文12行119字,是一篇完整的训诰,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史料价值极高,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5.走马楼简牍 答:走马楼简牍是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的简牍文书,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六年(公元232~238年)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120字,竹简每枚30字~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经初步统计,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现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收藏。 6.栖霞山石刻 答:栖霞山石刻是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石刻,位于南京市东北20公里的栖霞山,时代为

郑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08-2013年618答案

郑州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考试科目:语言学与汉语 一、解词(每题2分,共20分)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 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 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 研究语言状态关系的两大主轴之一。 2、言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心理活动过程。 3、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 词义之外的意义。 4、语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 5、离合词:指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进别的成分的词。 6、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 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 7、形态:一指构形形态,一指构词形态。 8、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9、通感: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 也叫移觉。 10、句式: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二、判断(15分) 1—5正正正误误 6—10正误正误误11—15误误去正正 三、注音(共10分,每题2分) 长征 changzheng簇拥 cu yong 薄荷 bohe 枪声 qiangsheng 快板 kuai ban[kuai ban] 四、语音流变(共10分,每题2分) 1同化受舌尖中音n的影响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被同化为舌面前不圆唇元音 2轻声,弱化“人家”一词粘合更为紧密,口语色彩较浓,词义变化引起语音变化,舌面前央不圆唇元音弱化为舌面央元音 3轻声,弱化舌面前央不圆唇元音弱化为舌面央元音

南大历年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1995年中国古代史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5、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 1996 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 1、殷墟 2、四书五经 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5、淝水之战 6、庆历新政 7、乡度会试 8、土木之变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 1、何谓“十通” 2、唐朝的三省制 3、元朝统一的意义 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 1、东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南京大学1997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 1.马王堆遗址 2.向戎弭兵 3.甘露之变 4.绍兴和议 5.一条鞭法 6.总督巡抚 7.四库全书 8.马可波罗游记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先秦诸子极其代表人物 2.熙(宁)(元)丰变法的基本内容 3.康乾盛世说明了什么. 三、论述下列问题。(任选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辅政体制(宰相制)的变化

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3、隋唐宋元明清的地方行政机构。 南大1999 一、标出以下考古遗存之今地(省级),并从中拣出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部分(打勾)。(每个一分共5分)马坝龙山磁山河姆渡长阳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1975年在湖北__出土了一千支竹简。 2、西汉曾封__为南越王。 3、《春秋》三传指__,__,__。 4、《五经正义》的作者为__。 5、《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和__号称宋代四大部书。 7、成书于十三世纪,原文为畏兀尔体蒙古文的一部著作名为__。 8、汉文文献将唐时都于拜占廷的东罗马帝国写作__。将苏门答腊岛上的强国写作_。 9、辽之南京称__府。元之上都为__,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确定的政治中心分别为__(今辽宁新宾)和__(今沈阳)。 三、填写五代十国简表部分的空缺部分 国名开国者政治中心 __郭威开封 吴杨行密__ __孟知祥成都 北汉__晋阳(太原) 楚马殷__ 四、判断正误,误者予以纠正(每个4分,共20分) 1、出土的甲骨文全面反映了商代“有典有册”的盛况。 2、秦始皇派庄子入滇,封“滇王”。 3、曹丕行“九品中正制”,背离了曹操的“唯才是举”的原则。 4、以张角为首的太平道徒众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5、宋代“客户”指隶属于地主、官僚的外来户。 五、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共和行政 2、清议 3、喀剌汉王朝 六、问答 1、以“三省六部”制的由来与演化为主要线索,扼要说明专制主义强化的轨迹(28分) 2、扼要阐述“人头税”(含户税)从形成到消亡的历史过程。(12分) 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 1.三国(孙吴纪年)简牍 2.《管子》 3.《长恨歌》 4.侨州郡县 5.嘉定合议 6.文献通考 7.鱼鳞图册 8.改土归流 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 1.汉武帝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牛李党争及其社会影响 3.王安石变法 4.郑和下西洋

郑州大学2021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2考古综合

附件6: 郑州大学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古综合》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盖章):历史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考古综合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考古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全日制考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古综合》考试大纲根据考古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为了解考生对于考古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本考试科目由中国古代史、考古学理论和中国考古三部分内容组成。 二、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80分)、简答题(80分)、论述题(140分),均为必答题。 本考试包括三大部分,即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300分。其 中名词解释8-10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及难易程度而定),均为 必答题,计80分。简答题4-6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及难易程度 而定),均为必答题,计80分。论述题3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 及难易程度而定),均为必答题,计140分。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各期段重 要考古学文化和遗址(旧石器时代至汉唐宋元时期)、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动态、科技考古基础知识、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文博考 古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古综合》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 古学》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考古学概论(第二版)》(2018年),《考古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考古通论》(2009年),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古代史》(2010年),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5、《博物馆学概论》(2019年),《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文物学概论》(2019年),《文物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制单位:郑州大学 编制日期:2020年9月

2011考古考研真题

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80) 1蠔蛎琢 2土墩墓 3钮钟 4细石核 5阙 6永固陵 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8窑系 二、简答题(140) 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 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

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 二论述(7选4) 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 两周玉器特点 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 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 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 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吕大临 水洞沟文化 寺墩遗址 上村岭虢国墓地 居延遗址 司马金龙墓 上林湖窑址

白沙宋墓 二。论述题 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 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 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 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011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10分) 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 二、简答(每个20分)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 什么是文物?价值 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 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 三、问答(每个50分) 安阳殷墟发掘意义

2013郑州大学翻译硕士真题

名词翻译 1 EI Nino 2 emerging industries 3 suspended particles 4export license 5 integrated circuit 6 Fortune 7 think tank 8 extensive development 9 Pierre de Coubertin 10 Davos Economic Forum 11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12 Suez Canal 13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s 14 WMO 15 OECD 1禽流感2清洁能源 3载人飞船4义务教育 5法定代表6智能手机 7知识型经济8外向型经济 9温室气体排放10高素质人才库 11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2唐宁街 13《水浒传》14教育部 15五角大楼 英译汉 Chinese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s) still lack numerous resources, which mayseverely hinder their foreign expansion efforts. They need to developstrategies to compensate for their relative lack of resources and theirreputation of inferior quality. The larger Chinese firms now have the abilityto provide high quality products at a lower cost than their WesternCounterparts. Competing abroad requires larger R&D investments, strongermarketing programs, more extensive sales organizations and sophisticated supplychain systems, as well as careful public relations. The biggest difficulty forChinese firms investing abroad is to determine who is going to own thecommercial networks, how to develop efficient distribution schemes

2019年整理南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资料

:《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01---2008年初试试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8、明孝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9、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0、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 11、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12、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 13、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 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丁村文化 2、屈家岭文化 3、二里头文化

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作者:————————————————————————————————日期: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

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8、明孝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石璋如 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 2.李家沟文化 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石峡文化 答: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在广东省的北江、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出土不少稻谷。农具比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

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这两个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4.何尊 答:何尊是西周初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何尊圆口方体,通高38.8厘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器内底有铭文12行119字,是一篇完整的训诰,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史料价值极高,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5.走马楼简牍 答:走马楼简牍是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的简牍文书,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六年(公元232~238年)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120字,竹简每枚30字~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经初步统计,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现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收藏。 6.栖霞山石刻 答:栖霞山石刻是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石刻,位于南京市东北20公里的栖霞山,时代为公元5世纪后期~7世纪后期。该石刻包括明徵君碑、舍利塔和千佛岩3处。

南京大学文博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 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 8、明孝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9、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0、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 11、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12、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 13、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

2021年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全套目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汇编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专项题库】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 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帮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