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Mn:55 Fe :56 Cu: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

..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用含NaNO2的工业盐烹调食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

4.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物质是

A.干冰、空气B.食醋、加碘食盐C.甲烷、烧碱D.汽水、冰水共存物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6.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C. 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健康

D. 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

...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FeO+2HCl == FeCl2+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 + HCl == NaCl + H2O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 Na2SO4+H2O +CO2↑

9.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比较气体的密度大小

B. 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 “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D. 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混合溶液的分离方法

11.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为: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取10g 甲和20g 乙反应,则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B .若丙和丁分别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属于酸和碱

C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生成

D .若甲和丁均为单质,乙和丙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12.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 、②NaCl 、③H 2SO 4、④CuSO 4,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 .④①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1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 .氨气通入稀硝酸中

B .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石灰水中

C .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

D .锌粒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14.将括号中的物质通入或加入下列溶液中,能使溶液的pH 明显增大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B .稀硫酸(氯化钡)

C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

D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

右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A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 .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C .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充分利用能源

16.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CO

Na 2CO 3 B .NaNO 3 Ba(NO 3)2 C .Cu(OH)2 NaOH D .H 2SO 4 HCl

17.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 .滤液中可能含FeCl 2和HCl

C .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D .滤液中一定含FeCl 2和CuCl 2

18.4.6g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需9.6g 氧气,可生成8.8gCO 2和5.4gH 2O ,则该有机物

A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19.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 .HClO 4、KClO 3

B .NaClO 、KCl

C .KClO 、KCl

D .NaCl 、KCl

2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B .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 .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 .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题,共30分)

+NaCl +BaCl 2+NaOH +BaCO 3

21.在“食盐、葡萄糖、硝酸钾、纯碱”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2)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_____________;(3)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使用______________;(4)其水溶液pH大于7____________。22. 2008年的年底我国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这一改变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3.2008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掺入了不可食用的三聚氰胺而造成的。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三聚氰胺可由以下反应制取:6CO(NH2)2一定条件C3N6H6+6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6%,若按氮元素的含量计算,则100mg三聚氰胺可假冒约_____mg 蛋白质。除蛋白质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反应后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该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5.请对以下实验方案进行补充或解释。

(1)取土壤样品溶于水,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便可粗略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2)将混合气体先后通过足量的,可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3)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

________℃。

(2)在t3℃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gB物质,则10g水最多能溶解A

物质的质量_______3g(填“>”、“≤”或“=”)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4)将A、B、C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0℃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27.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 mg CaO称为1度, 1L水中含有20 mg CaO称为2度, 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1)自然界的水中大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它们在受热时分别生成CaCO3和Mg(OH)2,这两种白色固体在容器内壁上积淀,即形成水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垢形成的过程(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便的方法确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主要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某水样10m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001g,含Mg2+0.00048g,则该水样的硬度为度,_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28.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X=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个题,共30分)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黑色粉末。

(2)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

30.通过近一年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下列因素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请分别说明有什么影响,并各举一例加以论证。

(1)反应物的浓度: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1.如右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

扣在水槽内。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至少写出三条)

32.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时,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所有可能组成。

(2)写出在图示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3.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哪个实验?

(2)我国古代“湿法冶金”就是利用了C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 溶液可能发生了反应。

A B C

(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任意一组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5.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和Cl。对于能够对H2O

2

的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成分,三位同学提出了猜想:甲的猜想是H2O;乙的猜想是Fe3+;丙的猜想是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个同学的猜想,为什么?

(4)有同学建议“再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Fe2(SO4)3溶液,以进一步确定Fe3+的催化作用”。该实验操作有无必要?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36.下列化学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①C+O2点燃CO2②CaCO3+2HCl==CaCl2+CO2↑+H2O ③2CO+O2点燃2CO2④CO+CuO加热Cu+2CO2。

(1)以上化学反应中,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所选择的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中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以上装置中标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A 装置制取氧气,若将7.9g 的KMnO 4加热分解,能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7.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

骤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我省生产的某种钙盐的配料表如下: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g 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 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像课本上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图形能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根据这些图形与圆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类似活动,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去感知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二: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面临问题,在问题的唤起下,

产生求知情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1、10、1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这三个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怎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多种答案: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活跃了,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我接着说:像1、1.0、1.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反思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 只要一个个新的教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

2007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

2007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调研测试) (120分钟满分100分)设计者:wen-ku 设计时间:2020年设计用途:公开文档类 型:word Document sourc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能,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B.②⑤C.③⑤ D.②④ 2.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若用右图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 水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人体内含有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 但有些元素尚未证实其生理功能,在食品中它们的含量稍高会引起毒性反应。我国食品卫生法对这些元素在食品中的含量的最高标准有极严格的规定,这些元素是() ①Na ②Mg ③As ④Cd ⑤Ca ⑥Zn ⑦Hg ⑧Pb ⑨Fe ⑩K A.⑥⑦⑧⑨B.②④⑥⑧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⑦⑧ 5.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A.CO2B.ClO2C.SO2 D. NO2 6.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 ?酶6CO2 + 6H2O C6H12O6 +6O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 7.室温下,在pH= 13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3+、C1一、SO42一、Na +K+、SO42一、CO32一、Cl一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对九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兴趣的导向,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初中化学探究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探究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新的活动方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操作新路子,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思考、动手、合作、交流和完成所有实验;达到积极参与、勇于动手,圆满完成实验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个小题,最后一题是建议或意见,凡是被调查的同学均可根据我校或自己的实际,填写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学习或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方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范围为十三中学九年级(9)(10)(11)班各随机抽查20名学生,一共60名学生,学习程度包含好中差。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五、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1.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 2. 对实验操作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师,不喜欢自己去探究操作过程。 3.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重视,觉得只要做完就算是完事了。 4.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态度:喜欢想尝试点的90%喜欢但是有点害怕的6%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笛Э蔚慕萄е校?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教师要适时点拨,要学生敢说、敢想,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二、夯实学生“双基”,提供创新思维源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小学熄灭的创新

意识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思维如同“海市蜃楼”,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数量关系,几何图形一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为培养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每种能力都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出来的,只有牢固地掌握它,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灵感才能得以激发,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应手。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课标、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要彻底弄懂,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习兴趣,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动力,同时也能使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而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扑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首先,导课新颖,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讲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提出问题:“方程

202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201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 35.5 K:39 Ca:40 Mn:55 Fe :56 Cu: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 ..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用含NaNO2的工业盐烹调食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4.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物质是 A.干冰、空气B.食醋、加碘食盐C.甲烷、烧碱D.汽水、冰水共存物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6.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C. 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健康 D. 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 ...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FeO+2HCl == FeCl2+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 + HCl == NaCl + H2O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 Na2SO4+H2O +CO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努力提高创新素质。 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家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时间。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的科学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

201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201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1.2018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 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 .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 .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 .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 .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 .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 .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 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 3和O 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 .O 2比O 3稳定 C .等质量的O 3和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 .O 3与O 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3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雾凇》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雾凇图,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录像(雾凇景象),向学生展示雾凇的奇特和壮观,使学生在欣赏雾凇景色美丽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 3.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模拟)及答案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复赛试题(模拟)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 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 .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 .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 .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 .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 .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 .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 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 3和O 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 .O 2比O 3稳定 C .等质量的O 3和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 .O 3与O 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比较,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做一个概述与解读,对研究的框架做尝试性搭建。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生活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快、容量大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第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国家而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几个概念的认识 创新能力:目前的三个观点包含从概念、内涵的剖析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思考,包含了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创新思维: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这个核心的含义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这个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优化组合与重新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思维结构分为发散思维(有发散就要学会聚合)、形象思维(一种直观的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质疑与思辨)和横纵思维(知识的广泛联系与拓展)等6个要素组成,培养创造性思维,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5个环节,即: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建筑规划设计,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而多媒体系统却不只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这个概念说明多媒体的特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展示性走向交互性与可控性。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word版)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七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试题说明 :1. 本试卷共 8 页 , 满分 i00 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1 C:12 N:14 0:l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1.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 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 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 D. 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发生改变 2. 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甜菜的生长 B. 蔗糖的发酵 C, 乙醇的蒸馏 D 乙醇的燃烧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 B. 矿泉水不是纯净水 C. 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 D, 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 4." 空气污染指数 " 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应包括的气体是 ( 〉。 A.S02 02 NO 2 B.S02 C02 NO 2 C.SO 2 N 2 NO 2、 D. S02 C0 NO 2 5. 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 Y 203 等化合物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高温超导物质 YBa 2Cu 307,其中Cu 的化合价为 ( 〉。 A.l B.2 C.2。33 D.2.5 6.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胀冷缩 , 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C.25m 3 的石油气可以装λ 0.024 m 3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和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近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无惊喜地发现,学生无论是在对实验的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上,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学生整体的实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及正确性。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老师也发现了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化学实验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化学试验及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化学学科后续学习的一种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对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上,不能达到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熟练性等几方面的的要求。例如,在对于胶头滴管的使用上,就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不竖直、不悬空;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不熟练,动作生硬;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但是用完后随手就把滴管平放于桌面上,或是夹于两手指间,继续下一步的操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深思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对各种仪器、药品都是初次认识,对一切都感到惊奇。在这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的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对未来的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方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规范演示。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在对每一件仪器的第一次介绍时,详细地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的演示自不可少,但是,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机械地表演,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如果配以情景教学,讲与仪器有关的小故事,展示精美的图像、视频,或者介绍一些由于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让每一件仪器都有不同寻常的闪亮登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仪器的正确使用记忆深刻,而且能引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学生亲自动手。由于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老师只是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或者只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多媒体等让学生看,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达到操作的规范、准确、熟练。 3.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形成习惯。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让他们养成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实验习惯。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是常常忙于观察实验现象或急于实验记录,而忽视对仪器的操作,在不经意之间犯下一些错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多次提醒,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不马虎、不随意,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往往是只看重结果、数据,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欣赏。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们往往只重视结论:碱加酚酞指示剂变红色,滴加酸中和后溶液变无色,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观察。比如:滴加指示剂时,碱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是慢慢变红,还是突然变化?滴加指示剂的量不同,或者碱的浓度不同,它们所呈现的颜色相同吗?加酸中和时,碱和指示剂溶液的红色是怎样消失的?是慢慢变浅还是突然消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质量。其次要观察反应物的的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再观察反应中的现象,这是化学实验观察的重点,包括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燃烧、气泡、气味、沉淀等。最后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质量的变化等。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美好、奇妙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基础上,而且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可以排除谬论,发现真理。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学生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自己的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赋于我们的重任,是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逐步改变初中学生被动学习化学的倾向,初步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与答案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 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 念的是()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 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得分评卷人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 计量数均为1 6.常温常压下,10 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 ×1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 能 7.对于反应:X + 2 NaOH == 2Y + 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 可能是Na2SO4 8.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1 ~ R8为H–、CH3–、C2H5–……等)。 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9.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看到有“冷气雾”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又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最新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复试试题)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 (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 Mn-55、Fe-56、Cu-64、Zn-65、Ag-108、Sn-119、Ba-137、Hg-201、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使用了复合材料 B. 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发动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C. 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把煤、石油转化为气态燃料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 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 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型体,后者一旦 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GFP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 可用GFP标记研究特定的反应 C. GFP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 ( ) 5.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10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 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聚是( )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②D.②⑥①③⑤ 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若同样条件下乙腈的密度为d1,水的密度为d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1>d2 B. d1<d2 C. d1=d2 D. 无法确定 7. 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与证明它是MnO4--,而不是K+呈现的颜色的实验操作无关的是( ) A. 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 B. 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没有明显变化 C. 在稀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紫红色褪去 D. 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剩固体质量减少 8. 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的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 在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数学老师不仅要吸取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强化师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师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激动、唤醒和鼓舞。而人的情感具有情景性的特点,故有“触景生情”之说。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每堂课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创新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小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深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的基础之上的。而激发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有的学生说:“球是圆 形。”课堂立即发生了争论,有的讲:“球不是圆形。”这就要正面引导,告诉学生不能只说:“是”与 “不是”,而是要说是与不是的理由来。于是有的同学说:“球是可以滚动的,所以球是圆形的。”有的说:“球是滚滚圆圆的球体,不是圆形。”还有的说:“我们站在高处,从上往下看球是圆的。”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使学生争论的问题引入深入,我就拿实物和图片进行观察,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把它们区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结果学生把圆形划在平面图形一类,而把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划为一类。这时就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领 会“把圆规有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再把装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成一个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平面上画成的那条首尾相接的曲线叫做圆。因此,圆是平面图形,而球不是圆,它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体”的一种。学生通过演示、争论对圆的认识更深一步。这样学生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动求知过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索、细心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情绪高涨,从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置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