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的奥数讲义一

比的奥数讲义一

比的奥数讲义一
比的奥数讲义一

比的奥数讲义一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比的认识

比的基本概念:

①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比的后项不能为0。

②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③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二、化简下列各比。

120:721/7:1/49 56 :12430分钟:小时 15 吨:400千克:24

三、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315(2)360千克:吨 (3) 1平方米:400平方厘米(4)45分:2时

四、比的各项变化情况

1、前项扩大两倍,后项不变,那么比值();前项扩大三倍,后项缩小两倍,比值();

前项缩小两倍,要使比值扩大3倍,那么后项();后项缩小三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

后项扩大三倍,要使比值扩大三倍,那么前项()

2、在比30:50的前项增加6,那么后项();如果后项增加20,那么前项();如果后项减少30,那么前项()。

五、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习题跟踪:

1、甲、乙、丙三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840头,养猪头数比是9:10:11。求各户养猪的头数。

2、一套西服39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5/8,求裤子和上衣各多少元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修了1200米,这时已修的未修的比是3:2,这条公路全长是多少米

2、某校买来A、B两种篮球共100个,已知甲种篮球每个30元,乙种篮球每个20元,且甲、乙两种篮球所用钱数一样多。求甲、乙两种篮球各买了多少个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把一批书按4:5:6的比例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到24本,三个班各分到多

少本书

2、六一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3,其中女生比男生多15人,求六一班有学生多少人男、女各有多少人

3、沙和石的比是7:9,沙比石少10吨,沙、石各多少吨

4、比的第四种应用:已知两种溶液(合金)的比例,求混合后的溶液(合金)比例

例题、有两杯一样重的盐水,其中一杯,盐和水的比例是3:7,另外一杯的比是5:8,现在如果把俩杯盐水混合在一起,那么着时候盐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1、有两块一样重的金属铜和锌的合金,其中一块铜和锌的比是2:5,另一块铜和锌的比是

7:3,现在如果把两块合金熔成一块,铜和锌的比是多少

5、比的第五种应用:连比的应用

例题、一段公路长340千米,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是2﹕3,甲工程队完成的是丙的4/7,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各完成多少千米

1、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三种颜

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

2、学校四、五、六年级共150人参加旅行活动。四、五年级的人数比是3:2,五、六年级的人数比是4:5,问四、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6、比的第六种应用:关于长方形和长方体

例题、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它的棱长总和为108㎝,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1、一个三角形,它的一个内角占内角和的1/6,其余两个角按剩下的度数2:3来分配,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20米,长与宽的比是4:3。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比的第七种运用:关于速度与效率

例题1、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比是多少

1、甲加工3个零件用40分钟,乙加工4个零件用30分钟,甲、乙工作效率比是多少

2、写同样多的作业,李莉用12分钟,王祥用15分钟,李莉与王祥的最简单的速度比是多少

8、比的第八种运用:与单位一结合

【例题6】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有图书多少本

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为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包取出13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5。原来甲包有多少克糖

3、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1/3,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参加了数学竞赛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2/9,那么铁与锌质量之比():();合金质量是锌的质量的()倍。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 ,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3.甲、乙两篮各有35个鸡蛋。如果从甲篮取出5个鸡蛋放入乙篮,那么乙篮与甲篮鸡蛋个数比是():().

克盐放入千克的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在浓度为5%的盐水中,盐与水质量比是( ):( ),水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

5.某班女生比男生多1/4,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 ),面积比是( ):( ).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1,那么它们的表面积比是( ):( ),体积比是( ):( ).

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边长与面积比是():()。9.A是,B比A少,A:B=():(),比值是()。

4.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克,水占()克。

5.( ):5=9/15=27÷( )=( )%=( )成。

6.( ):2=15/4=( ):( )=( )/12=( )%

7、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4时,小张用3时。小李和小张时间比是( ):( ),他们速度比是( ):( )。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那么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

9、如果把3:7的前项加上9,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 )。

10、甲数的21和乙数的3

1相等,甲:乙=( ):( )。 11、两个圆的半径比为3:2,他们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1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顶角与底角的比是1:4,这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和( ).

13、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7

4,差和减数的比是( )。 14、一个比是3/5:x ,当x=()时,比值是1;当x=()时,比值是3/5;当x=()时,这个比无意义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10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

:3:5 :3:4 :2:3

(3)3/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3 :1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3、有一个书架上装有两层的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有书各多少本

4、甲数是乙数的103,乙数是丙数的9

4,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5、一个长文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3:4,它的棱长总和为19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6、一段公路长390千米,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是2﹕3,甲工程队完成的是丙的5/7,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各完成多少千米

7、大、小两瓶油共重千克,大瓶的油用去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小瓶里各装油多少千克

8、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9、某小学男、女生人数之比是16:13,后来有几位女生转学到这所学校,男、女生人数之比变成为6:5,这时全体学生共有880人,问转学来的女生有多少人

10、有两杯一样重的盐水,其中一杯,盐和水的比例是5:7,另外一杯的比是7:5,现在如果把俩杯盐水混合在一起,那么此时候盐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第四讲配对求和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七讲数图形 第八讲分类枚举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第十讲填数游戏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 第十八讲推理 第十九讲循环 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

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 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 第二十四讲一笔画 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 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三十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 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 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 第三十五讲总复习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

一年级数学奥数讲义练习第15讲天平平衡(全国通用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奥数讲义练习第15讲天平平衡(全国通用版,含答案)【专题导引】 小朋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简单的推理题,例如: 这就是最简单的推理题。学会推理,我们的思路会越来越开阔,头脑会越来越灵活根据已经知道的一些图形条件和一些等式,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推理” 【典型例题】 【1】下面三个天平都不平衡,你能动脑筋,想办法使它们平衡吗?

【试一试】你能使下面两个天平都平衡吗? 【B2】观察下面两幅图,比较一个梨和一个草莓哪个重? 【试一试】观察下面两幅图,比较一个梨和一个草莓哪个重? 【B3】看图分析,每个乒乓球重多少克?

【试一试】一只羽毛球重()克。 【A1】1只西瓜+1只菠萝=8千克 1只西瓜+1串香蕉=9千克 1只菠萝+1串香蕉=5千克 1只西瓜=()千克 1只菠萝=()千克 1串香蕉=()千克 【试一试】1只鸡+1只鸭=7千克 1只鸡+1只鹅=8千克 1只鸭+1只鹅=9千克

1只鸡=()千克 1只鸭=()千克 1只鹅=()千克 【A2】找出下式中各种图形代表的数。 1.△+○=9,△=○+○,那么△=(),○=() 2.○+○+○+○=△+□,□=△+△,如果○=3, 那么△=(),□=()。 【试一试】 1.□+□+□=9,○+□=15,○=()。 2. △+△+△=□+□,□+□=○+○+○,如果○=6, 那么,△+○+□=()。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

1、如下图,左边有5个书包,右边有3个书包,要使左右书包个数相等,你能想出什么办法(一共只有8个书包)? 2、观察下面两幅图,比较一个胡萝卜和一个草莓哪个重?()重。 3、红球+黑球=20个红球=()个 红球+白球=16个黑球=()个 黑球+白球=12个白球=()个 4、看算式填空。 ★=◎+◎+◎ ◎=△+△ ★=()个△ 我的学习收获:

小学数学奥数讲义完整版

第一讲观察法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图1-5)。 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18-5-9=4,在横下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4(图1-5)。 图1-5是填完数字后的幻方。 例2看每一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适于二年级程度) 6、16、26、____、____、____、____。 9、18、27、____、____、____、____。 80、73、66、____、____、____、____。 解:观察6、16、26这三个数可发现,6、16、26的排列规律是:16比6大10,26比16大10,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10。 观察9、18、27这三个数可发现,9、18、27的排列规律是:18比9大9,27比18大9,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9。 观察80、73、66这三个数可发现,80、73、66的排列规律是:73比80小7,66比73小7,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小7。 这样可得到本题的答案是: 6、16、26、36、46、56、66。 9、18、27、36、45、54、63。

学而思网校5年级 超难奥数

数列找规律 【例1】 一块白白的豆腐,帅帅“咣咣咣···咔咔咔”切了六刀,最多能切成多少块? 【例2】 有一个国家的钱币仅有六元和七元两种,在这个国家里人们买东西时会出现找不开钱的情况。 ⑴出现这种情况的价格共有多少种? ⑵其中最贵的价格是多少元? 【例3】 “不好吃”肉串店老板送给帅帅十张优惠券(从1到10分各1张)。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帅帅拿着优惠券喜滋滋的去吃肉串了,结果看见了老板在店门口给帅帅留了一个牌子: 【例4】 下列⑴~(20)的二十个加法算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得数最小的算式是哪个?请写出它的得数。

组合专题:超难组合数学㈠ 1.一棱柱以五边形A1A2A3A4A5与B1B2B3B4B5为上、下底,这两个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及每一条线段A i B j(i,j=1,2,3,4,5)分别涂上红色或绿色。若每一个以棱柱顶点为顶点的、以已涂色的线段为边的三角形均有两条边颜色不同。证明上、下底10条边颜色一定相同。 2.设在空间给出20个点,其中某些点涂黄色,其余点涂红色。已知在任何一个平面上同色点不超过3个。求证:存在一个四面体,它的四个顶点同色,且至少有一个侧面内不含异色点。

3.某一天有若干读者去过图书馆。他们是单独去的,但是在任何三个读者中,至少有两个人这天在图书馆相遇。证明:一定可以找到这样两个时刻,使得在这一天到过图书馆的任何一个读者,至少在这两个时刻中的一个时刻是在图书馆的。 4.每一个参加循环赛的人和其余参加比赛的人都要比赛一次。已知任何一次比赛都没有出现平局。证明:可以找到这样的运动员,其他人或被他战胜,或被他胜过的人战胜。 测试题 1.一棱柱以四边形F1I1H1G1与K1L1J1E1为下、上底,这两个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及每一条线段(所有连接顶点的线段)分别涂上红色或绿色。若每一个以棱柱顶点为顶点的、以已涂色的线段为边的三角形均有两条边颜色不同。证明上、下底8条边颜色一定相同。

六年级数学-奥数精品讲义16讲

六年级数学-奥数精品讲义16讲 目 录 第1讲 定义新运算 第2讲 简单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第3讲 分数乘除法计算 第4讲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5讲 估算 第6讲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第7讲 简单的分数应用题(1) 第8讲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2) 第9讲 阶段复习与测试(略) 第10讲 简单的工程问题 第11讲 圆和扇形 第12讲 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第13讲 分数应用题复习 第14讲 综合复习(略) 第15讲 测试(略) 第16讲 复杂的利润问题(2) 第一讲 定义新运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在这一讲里,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用“ #”“*”“Δ”等多种符号按照一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进行的运算。 例1;如果A*B=3A+2B ,那么7*5的值是多少? 例2;如果A#B 表示 3 B A + 照这样的规定,6#(8#5)的结果是多少? 例3;规定Y X XY Y X +=? 求2Δ10Δ10的值。

例4;设M*N 表示M 的3倍减去N 的2倍,即M*N=3M-2N (1)计算(14 *10)*6 (2)计算 ( 58*43) *(1 *2 1) 例5;如果任何数A 和B 有A ¤B=A ×B-(A+B ) 求(1)10¤7 (2)(5¤3)¤4 (3)假设2¤X=1求X 例6;设P ∞Q=5P+4Q ,当X ∞9=91时,1/5∞(X ∞ 1/4)的值是多少? 例7;规定X*Y=XY Y AX +,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 例8;▽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 )((A Y A X XY Y X +++ = ?1 1 已知3 211212112=+++= ?))((A 那么20088▽2009=? 巩固练习 1、已知2▽3=2+22+222=246; 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类推

学而思奥数一年级上

学而思奥数一年级上 第一讲 1.用彩色笔涂色: (1)把左边5朵花涂上色。 (2)按从右到左的顺序数,把第4只五角星涂上色。 2.从前面数,小狗排第几?从后面数,小狗排第几?一共有几只动物? 3.一只小狗在爬台阶,它爬到第( )层,爬到顶层它还要爬( )层。4.图形排队。 (1)从左边起,排第( ),排第( ),排第( )。 (2)从右边起,排第( ),排第( )。 (3)一共有( )个图形。 5.这个小朋友正按体操教练员的口令进行动作训练。教练员的口令依次是:立正,左抬腿,右伸手,右抬腿,左伸手,稍息。你能把图中的这六个动作按口令

的顺序分别用1,2,3,4,5,6数码给操练图标上次序吗? 6.小明和6名同学排成一排。你知道小明左边可能有几名同学?右边可能有几名同学? 7.桌子上摆着三只盘子,盘子里分别放着1、2、3个苹果。老师又分别发给三个小朋友1、2、3个苹果。老师要求小朋友再分取桌子上的三盘苹果,但要求每个人得到一样多的苹果,那么这三个朋友应该各端走哪一盘苹果? 第二讲 1.把同类的物体用线连起来。 2.将下列物品分类。

3.把下图(1)、(2)、(3)中不是同类的分别圈出来。 4.把动物分类。 5.把图中的东西分类,你有几种分法? (1) (2)

6.下图有许多手套,有一只不能配对。请你把能配对的用线连起来。 7、图中每一栏都画了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东西,把它找出来后用笔画个圈. 8、 你能说说下面各组铅笔是按什么来分组的吗? 第一组是按( )来分的. 第二组是按( )来分的.

第三组是按( )来分的. 第四组是按( )来分的. 9、将下列动物分类: A组 B组 第三讲 1、说说哪种水果第二轻,哪种水果重? 2 从重到轻,说说四种动物排列顺序:

小学奥数总复习讲义

奥数教学简介 一、课程特色: 1、教材与现行小学奥数教程同步; 2、教材难度适中,体现科学性,现实性,有挑战性,突出实、难、巧、趣的特点。 二、教学理念: 通才教育和趣味教育。 三、教学目标: 以通才教育和趣味教育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好奥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学好奥数?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四年级奥数讲义容斥原理

四年级数学讲义 奥数:容斥原理(1) 教学目标:1、理解容斥原理,会画图分析其中关系,正确的找出答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教学衔接 二、教学内容 (一)知识介绍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 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 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 或性质b 的事物的个数=N a +N b -N ab 。 (二)例题精讲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 “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 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 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 业都完成的人数。 【思路导航】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分析与解答】已知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可以求出只答对第一题的有25-15=10人。又已知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用只答对第一题的人数,加上答对第二题的人数就得到至少有一题答对的人数:10+23=33人。所以,两题都答得不对的有36-33=3人。 例3、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要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应先求出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人数:56-25=31人,再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28+27-31=24人。 例4、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减去5或6的倍数的个数。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100÷5=20个,6的倍数有16个(100÷6=16……4),其中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即5和6的公倍数)的数有3个(100÷30=3……10)。因此,是6或5的倍数的个数是16+20-3=33个,既不是5的倍 Nab Nb Na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思

应用题之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种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同样多呢 显然,哥哥只能给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 3块糖才能让两人的糖一样多。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的问题。 “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错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移多补少的学问吧! (★★★) 二⑴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3人到第二队,这时两队的人数才会一样多。第二队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者相等时: 如果移动量为n,那么原来两者相差量为2n。 也就是说,相差量是移动量的两倍。 (★★★) 农场有两个兔笼,甲兔笼里的兔子比乙兔笼里的兔子多24只,从甲兔笼里放几只兔子到乙兔笼里之后, ⑴甲乙两笼兔子的数目相等 ⑵甲兔笼里的兔子就比乙兔笼多4只兔子 “移多补少”后两者不相等时: ⑴先假设两者相等,不看不等的量。 ⑵利用“移多补少”使剩下部分相等 (★★★★) 学校合唱队原有68人,比鼓乐队人数多.如果合唱队员中的5人参加鼓乐队,合唱队比鼓乐队少2人。原来鼓乐队有多少人

解决“不相等”问题的关键: ⑴假设相等 ⑵移多补少 ⑶将“假设”还原 (★★★★) 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例4拓展】(★★★★) 哥哥和弟弟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如果哥哥给弟弟9张邮票,则弟弟的邮票张数是哥哥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移多补少”+差倍问题: 1.差倍问题解题 2.“移多补少”定差 (★★★★★) 如果从第二个盒子里拿出4颗放到第一个盒子里面,两个盒子里面的糖果就一样多。如果从第一个盒子里面拿出6颗糖果放到第二个盒子里面,第二个盒子里的糖果是第一个盒子的2倍。你知道两个盒子里各有多少颗糖果吗

一年级奥数讲义学生讲

第1讲谁的眼力好 例1、下面的图形看上去很相像,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叶间里找出两个形状、大小、放置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 例2、下面有4个图形,每个图形都由两个图案组成。其中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一样,你能找出来吗? 例3、下图左边的图形加上右边哪个图形,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 例4、小明不小心把新衣服弄坏了,请你帮助他挑选合适的一块布补上去。 例5、把左边的两个图形重叠后,会变成右边的哪个图形呢? 考考自己 1.找出完全相同的图形。

2.下图中,哪两个图形相同?请找出来。 3.下面图形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到它吗? 4.你能从下图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图形吗? 5.下面左边的图形加上右边的图形几,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 6,从右边的图形中选出一个和左边的图形组成长方形。

7.选一块布把台布拼拼好。 8.找一找裙子上的口袋,用线连一连。 9.将下图A、B两个图形重叠后,会变成右边的哪个图形呢? 10.下面A、B两个图形,分别是由右边哪两个图形重叠而成的? 第2讲变化的图形 例1、按照下面图形变化的规律,在“?”处画出你认为正确的图形。

想一想: (1)你认为例1是从图形的哪几个方面去寻找图形变化规律的? (2)下面的图形(图1-3)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去寻找图形变化规律的?在图形的变化中,你能看出什么是不变的吗?(图1-3) 例2、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请你填出空白处的图形。 例3、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请你填出空白处的图形: 想一想: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九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五个小人还没来,你能从已知的几个小人中发现它们的规律,让他们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吗?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 (总8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讲观察法 ————————————————姚老师数学乐园 广安岳池姚文国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从横中行 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图1-5)。 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18-5-9=4,在横下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4(图1-5)。 图1-5是填完数字后的幻方。 例2看每一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适于二年级程度) 6、16、26、____、____、____、____。 9、18、27、____、____、____、____。 80、73、66、____、____、____、____。 解:观察6、16、26这三个数可发现,6、16、26的排列规律是:16比6大10,26比16大10,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10。 观察9、18、27这三个数可发现,9、18、27的排列规律是:18比9大9,27比18大9,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9。

2017二年级学而思秋季数学超常班讲义第一讲

二年级超常班第一讲 要想数得快,规律用起来【例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数一数一共有6个端点,那么基本线段就有(条),这个图中一共就有 条线段. 【例2】数一数,图①中共有多少个锐角?图②中共有多少个 三角形?

【分析】 【例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 上面第一层以AB为宽的有6个长方形,下面第二层以BC为宽的也就有6个长方形.另外把第一层和第二层合在一起以AC为宽的长方形还有6个,一层有6个,共3层,这样一共就有 个长方形.

【例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 方法一:可以分类来数.具体分析如下: (1)左边:左边三角形ABD中有 个三角形; (2)右边:右边三角形ADC中有 个三角形; (3)左边+右边:左右合起来三角形ABC中有3个三角形;

一共有:个三角形. 方法二:可根据三角形包含基本图形的个数来分类数.具体分析如下: 只含1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6个; 只含2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5个; 只含3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2个; 只含4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1个; 只含5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0个;

个; 一共有:个三角形. 【例5】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根据三角形包含基本图形的个数分类数.先按顺时针的方向给基本图形标上序号,如图:

个,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 只含2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3个,分别是:②③、④⑤、⑥①;只含3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6个,分别是: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⑤⑥①、⑥①②;只含4个或5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0个;只含6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1个,是:①②③④⑤⑥.图中共有三角形: (个). 【超常挑战】1.数一数,下图中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1-24(完整资料)

word资料,下载后可编辑我会比一比 tuīlǐbǐjiào 推理比较 kèqiánhuódòng 课前活动 xiǎopéngyǒumenlái bǐyìbǐnǎtiáohóngxiàngèngchángne 小朋友们来比一比,哪条红线更长呢? yǎnjīngyǒudeshíhouchǎnshēngshìjuéchāyìyàoyòng yìxiēgōngjù 眼睛有的时候产生视觉差异,要用一些工具lái bǐj iàochángduǎn kěyǐshìchǐzi shéng zi gézi chǐzi héshéng 来比较长短。可以是尺子、绳子、格子。尺子和绳zi dōushìzhíjiēliáng yìliángjiùkěyǐle yònggézi zuògōngjùdeshíhou 子都是直接量一量就可以了,用格子做工具的时候yàozhùyìjìqiǎoò 要注意技巧哦!

word 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例1】(★★) xiàmianchánzàigùn zi shàngdeliǎnggēnshéng zi shuíchángshuí 下面缠在棍子上的两根绳子,谁长谁 duǎn 短? 【巩固】(★★) xiàmianliǎngzhīxiǎodòngwùzǒude lùx iàn shuízǒudecháng 下面两只小动物走的路线,谁走的长? 1

word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例2】(★★★) jiāngdàibiānhàodeqiān bǐcóngduǎndàocháng yīcìpáiqǐlái 将带编号的铅笔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例3】(★★★★) liǎngzhīxiǎoyāzi zhèngzàizhǎomāmāshuíxiānzhǎodàomāmāne 两只小鸭子正在找妈妈,谁先找到妈妈呢?zàixiānzhǎodàomāmādexiǎoyāzi shēnshàngdǎ 在先找到妈妈的小鸭子身上打“√”。

学而思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图形算式() 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6 = 15 = 12 —= 8 = + 12 = 35 = 25 —= 11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 1 ) △一7=5o+△=17 ( 2 )☆+☆=12 ☆一△=6 △=( ) o=( ) ☆=( ) △=( ) (3 )△一4=11 o+△=16 ( 4 )☆+☆=24 ☆一△=6 △=( ) o=( ) ☆=( ) △=( ) (5)5+o=12 △+o=10 ( 6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 7 )5+o=12 △+o=10 ( 8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9 )△+△=18 △=( ) (10)口+口+△+△=14 ☆+ o =13 o =( ) △+△+口=10 △+ o =15 ☆=( ) △=( ) 口=( )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9 ○-△=1 △+△+△=9

△=()□=()○=()(2 )△+ ○= 12 ○+ ☆= 8 △+ ○+ ☆= 21 △=( ) ○= ( ) ☆=( ) (3 )你+ 我= 7 你+ 他= 18 你+ 我+ 他= 24 你= ()我= ()他= () (4 )○+□=10,□+△=12,○+□+△=15。 ○=(),□=(),△=()。 (5 )△+○=9 △+△+○+○+○=25 △=()○=() 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28 △=()△+△+□=20 □=()(2)○+○+○=6 ○=()△+△+△=12 △=()(3)△-○=1 △=()△+△-○=9 ○=() △+○-□=10 □=()二、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7 += 10 += 9 =()=()=()

六年级奥数讲义

第一讲立体图形及展开 同学们在五年级所学习的立体图形主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一起研究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问题,帮助大家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以及掌握解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一讲我们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展开图 例题选讲 例1:图1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纸盒拆开后平摊在桌面上的形状。如果将这个展开图恢复成原来的正方体,图中的点F、点G分别与哪个点重合? 【分析与解答】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正方体六个面 分别标上序号1、2、3、4、5、6,如果将l作为底面, 那么4就是后面,5为右面,6为前面,2则是左面,3 就是上面,(如图2)。从图中不难看出点F与点N,重 合,点G与点S重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动手制作一张 展开图,折一折,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同学们不妨试 试吧! 例2:一只小虫从图l所示的长方体上的A点出发,沿长 方体的表面爬行,依次经过前面、上面、后面、底面, 最后到达P点。请你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 【分析与解答】因为小虫在长方体的表面爬行,所 以我们可以将长方体的前、后、上、下西个面展开成 平面图形(如图2)。又因为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的线段 长度最短”,所以连接AP,则线段AP为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 练习与思考 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纸盒拆开后平摊在桌面上的形状。如果 将这个展开图恢复成原来的正方体,图中的点B、点D分别与哪个点 重合? 2.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一只蚂蚁从A点沿表面 爬向B点。请画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问:这样的路线共有几条? 3.将一张长方形硬纸片,剪去多余部分后,折叠成一个棱长为l厘米的正方体。这张长方形硬纸片的面积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奥数(学而思讲义)

(第六届2试试题)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______. 【分析】 换元的思想即“打包”,令0.120.23a =+,0.120.230.34b =++, 原式(1)(1)a b b a =+?-+? b a =- =0.34 (第六届五年级2试试题)计算下面的算式 (7.88 6.77 5.66++)?(9.3110.9810++)-(7.88 6.77 5.6610+++)?(9.3110.98+) [分析] 换元的思想即“打包”,令7.88 6.77 5.66a =++,9.3110.98b =+, 则 原 式 a =?(10 b +)-(10a +)b ?=(10ab a +)-(10ab b +)101010ab a ab b =+--=?(a b -) 10=?(7.88 6.77 5.669.3110.98++--)100.020.2=?= (第五届2试试题) 1 1111 2005200620072008 +++ 的整数部分是 【分析】 设 1111 2005200620072008a +++=,则 11 4420082004 a ?<>= 所以整数部分是501 (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求数 1 1111101112 19 +++的整数部分是几? [分析] 1 1 1 11111111110101112 19101010 1010>= =++++++ 1 1 1 1.91111111110101112 19 191919 1919 <= =++++++ 即1<原式<1.9,所以原式的整数部分是1. (第四届2试试题)

学而思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版全年级章节培优-绝对经典

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 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 -18% B . -8% C . +2% D . +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 . -5吨 B . +5吨 C . -3吨 D . +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l5:00,纽约时问是____ 【例2】在-227 ,π,0.033.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7 是分数0.033.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 【变式题组】

三年级奥数讲义-第一讲找规律填数(附答案)

三年级奥数-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 【学法指导】 寻找一列数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上适当的数,这样的问题我 们叫作“找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 从相邻两数的和、差、积、商考虑,或将和、差、积、商依次写下来 成新的一列数,通过对这列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 的数。 2. 有时要将一列数分成两列数,分别考虑它们的变化规律。 3. 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形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 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入手点 【经典例题1】 找出下面各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2,5,8,11,14,( ) ,(). (2) 1 ,2,4,7,11,16,( ). (3) 4 ,12 ,36 ,108 ,( ) ,972. (4) 1 ,2,6,24,120,( ) ,5040. 思路点拨 (1)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3。 (2)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前 6 个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5,由此可以推算第7 个数比第6 个数16 大6。 (3)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 3 倍。 (4)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前 5 个数每相邻两个的商依次是2,3,4,5 ,由 此可以推算第 6 个数是第5 个数120 的6 倍。 完全解题 (1)2,5,8,11,14,( 17 ) ,(20 ). (2) 1 ,2,4,7,11,16,( 22 ). (3) 4 ,12 ,36 ,108 ,( 324 ) ,972. (4) 1 ,2,6,24,120,( 720 ) ,5040.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21讲 周期问题(学生版)

第21讲周期问题 学习目标 学会对一个周期问题进行分析、推理; 利用我们的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知识梳理 一、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二、解题策略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典例分析 考点一:一般周期问题 例1、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例2、你能找出下面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每组第20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1)□△□△□△□△…… (2)□△△□△△□△△…… 例3、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例4、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例5、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1页是文字,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考点二:较复杂周期问题 例1、有一列数,按5、6、2、4、5、6、2、4…排列。 (1)第129个数是多少?(2)这129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例2、假设所有的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所示39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88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学而思一年级奥数讲义

(★★) ⑴ ⑵ 加加减减我会算

(★★) ⑴ ⑵ (★★★) (★★★) ⑴⑵

(★★★★) ⑴把1、2、3、4、5这5个数分别填到下面的每个五角星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为9?(不能重复) ⑵将1,2,3,4,5,7,9分别填在下面的五角星里,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为15。 (★★★) 今天早上我刚开门就来了3个客人,接下来又来了9个客人,现在又来了2个客人,那门今天上午一共来了多少客人呢? (★★★★) 操场上14个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红扮鸡妈妈,小明扮老鹰,现在小明已经捉到了7只小鸡,还有多少只小鸡没有被捉到?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计算:1+9=( ) 3+( )=10,4+7=( ) A.10、10、10 B.10、7、10 C.8、7、11 D.10、7、11 2.计算:15-7=( ),8+9=( ) A.7、17 B.8、17 C.9、15 D.8、16 3.计算:3+8+7=( ) A.18 B.21 C.17 D.15 4.计算:把3、4、5、6、7这5个数分别填到下面的每个五角星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4,其中3已经填好。(不能重复),下面填法正确的是( ) A.B. C.D.

5.把1~6填在下面的圈内,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1,其中有4个数字已经填好,那么甲、乙两圈内各应该填入( )和( )。 乙 甲6 512 A .4、3 B .3、4 C .3、5 D .4、2 6.张大爷家有公鸡7只,母鸡6只,那么张大爷家一共有鸡多少只? A .12 B .13 C .10 D .15

奥数讲义全集(1-66)

第1讲图形计数 1.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这堆木方块共有多少块?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数出来和算出来吗? 3.这堆木方块共有多少块?(中间打阴影部分是空心) 4. 用不同的方法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多少个方块? 5.将8个小立方块组成“丁”字型,再将表面都涂成红色, 然后就把小立方块分开, (1)3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2)4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3)5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第1讲我会比一比 1、下面每题的口里能填哪些数? (1)374 > 3□7 (2)374 < 3□7 (3)□16 < 609 (4)□28 > 390 2、在()里填上“>”“<”或“=”。 (1)a-3=b-7 a()b (2)a+2=b-6 a()b (3)a+1=b+6 a()b (4)a-3()a-7 3、仔细观察,不用计算,按照每张卡片上三个数相加的和从大到小排列。 4、比较a+3 、a-1 、a-7、a+5的大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表示。 5、白猫和黑猫跑得一样快,谁先捉到老鼠? 6、杯子中有1,2,3三块石头,要使水面下降的尽量少,应该把其中哪一块拿出来?要使水面下降的尽量多,应该把其中哪一块拿出来? 7、把两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后,放在天平 的两边。天平会是下列哪种情况? 8、小鹿、小松鼠、小猴、熊猫在玩翘翘板,你能说出它们 的轻重顺序? 9、把2克糖放进3毫升的水中,把5克糖放进10毫升的水中,哪个更甜。

第1讲找方法算得快 1.计算下面各题. (1)18+26+24+32 (2)4+4+4+4+6+6 (3)94-8+8-9+9 (4)53+14+37-14 (5)61+6-12+12-7 (6)66-22-26 2. 下面的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呢? (1)73-32-18 (2)87-15-4-1 (3)76-(32+16) (4)85-(15+23) 3.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10+11+13+15+16 (2)18+19+20+21+22 (3)103+102+101+99+98+97 (4)20-19+18-17+16-15+14-13+12-11 (5)36+45-16-25 (6)37-12+62-17

一年级奥数培训班专用讲义

第一章 数一数 第1讲 看图数一数 【专题导引】 数学上有很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小朋友们头脑更灵活,变得更聪明。 这一周我们将共同研究简单推理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多观察、多动脑、多分析,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 【B1】填空。 2个 =( )个 【试一试】填空。 1. 2. = = = = = ( )个 2个 = ( )个

【B2】想想填填。 【试一试】想想填填。 【B3】填空。 (1)○+4=9 ○=( ) □+○=15 □=( ) (2)○-□=2 □=( ) 7+□=10 ○=( ) 【试一试】填空。 (1)☆-△=6 ☆=( ) △+3=7 △=( ) (2)6+▲=11 ▲=( ) ▲+□=17 □=( ) 【A1】 ○+○=4 ○=( ) △+○=10 △=( ) △+□=13 □=( ) = = = ( ) 换 换 换 ( )只

【试一试】 1.△+△=6 △=( ) ☆-△=6 ☆=( ) 2. ◇+◇+◇=9 ◇=( ) ◇+★=15 ★=( ) ●-★=2 ●=( ) 【A2】填空。 ○+○+△=7 ○=( ) ○+○+△+△=10 △=( ) 【试一试】填空。 1.●+★+★=12 ★=( ) ●+●+●+★+★=16 ●=( ) 2.△+□+□=8 △=( ) △+△+□+□+□=13 □=( )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1、填一填。 = ++ = = ()个

2、★ = ☆ + ☆ ☆ = ▲ + ▲ + ▲+ ▲ ★ = ()个▲ 3、□+ 7 =12 □=() △-□ =6 △=() 4、□+□=8 □=() △+□=10 △=() ☆-△=13 ☆=() 5、○ + ○ + ☆ = 10 ☆=() ○ + ○ + ☆ + ☆ =14 ○=() 我的学习收获: 。 我来编题: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