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测风云也就是大自然发怒、施暴,它会影响环境,威胁人类生存。所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

【板书】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导入提问】什么是灾害?包括哪两大类?

【学生看书后回答】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思考】读教材第2页图l-1“无人区的火山喷发”、图l-2“2003年SARS病毒流行”、图l-3“某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图l-4“某村庄遭遇暴雪”,判断哪些属于灾害?

【学生回答】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l-3、图l-4。图l-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问题】你能在举出一些灾害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瘟疫、水灾、火灾等。

【思考】图l-2、图l-3、图1-4都是自然灾害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分析回答】图l-3、图1-4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图1-2是人为原因形成的灾害,不具备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因此不属于自然灾害。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害。一方面指纯人为灾害,如火灾及爆炸、交通事故、企业工伤事故、城市生命线系统事故、卫生类灾害、环境公害、高技术事故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为型自然灾害,如水库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或地陷、人为森林火灾、人为地质灾害等。

【随堂练习】判断下列现象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A.2005年1月13日17时30分左右,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叉矶地区的岳麓化工厂一车间突然发生爆炸。爆炸摧毁了车间的厂房,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B.2005年1月8日13时45分左右,312国道陕西成阳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客车相撞造成40人受伤,其中现场死亡l人,重伤l3人。

C.2004年l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26日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

D.公元79年8月,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市东南l0千米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把庞培、赫尔库纳姆、斯塔比奥三座城市全部淹没。

【点拨】答案:C、D

【思考活动】下面这三个字代表三种不同的灾害,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你能根据字的形状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灾害吗?

【点拨】第一个:天灾;第二、三个:人祸火灾。

【过渡】人类为了使自己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日益全面和深刻。今天,人类已认识到自然灾害现象的某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第4~8页正文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3)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4)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征。

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

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

材料三: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陕西地区从隋朝到北宋初年约400年间为大旱时期,从宋初到元朝末年的近400年为小旱时期,而从明初至清初的近300年又是一个大旱时期。

材料四: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工农业活动增多,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灾害加剧。

【点拨】资料一突出的是区域性;资料二突出的是联系性;资料三突出的是周期性;资料四突出的是不可避免性和严重性。

【思考】为什么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阅读】阅读课本第4页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并分析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害?

【点拨】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多山地,频繁的地震使山石破碎,再加上日本降水较多,因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

【投影】孟加拉水灾图片、孟加拉地形图

问题:孟加拉国水灾严重,请分析并归纳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

【启发提问】

1.孟加拉国主要属于哪一类地形,这种地形对水灾的形成起什么作用?

(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l0米以下,地势低洼容易积水。)2.孟加拉国属于什么气候类型,降水有什么特点?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对孟加拉国会有什么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增长,出现洪涝灾害。)

3.流经孟加拉国的最大河流是哪一条?孟加拉国位于这条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形成水灾有什么影响?

(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l0%。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4.有人说,孟加拉国水灾与海潮有一定关系。你说对吗?

(对。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

5.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地形、气候、河流、位置等。)

【承转】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读图分析】读图1-7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图,分析说明:

(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什么趋势?

(2)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2)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

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讲述】材料三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

【阅读思考】课本第6页材料,明确“百年一遇”灾害的含义,并思考以下问题:

1.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50年,是否意味着每隔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为什么?

2.查找资料,说一说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是多少年一遇。

【点拨】1.不是。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2%。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

【讲述】材料二反映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特点,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探究活动】1.根据有关研究结果,l480--1980年的500年中,我国的气候变化有两个干旱期:第一干旱期为l479—1691年,第二干旱期为l891年以后;气温变化有4个寒冷期:即l470--1520年、l620--1720年、l840--1890年、l945--1980年。你认为我国的干旱期和寒冷期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灾害链。你还能举出灾害链的例子吗?

【点拨】1.存在联系。水汽少将导致气候变化激烈,吸收长波辐射的热量减少导致寒冷。

2.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直接导致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情形称之为灾害链,也叫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等就是典型的灾害链。再如海底大地震可造成海啸。

【思考活动】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在各种灾害中,哪一类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请同学们仔细分析“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年均人数表”回答。

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年均人数

单位:万人

【点拨】根据表格资料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

【课后作业】分析下列四则案例,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点?

A.日本神户在1955以前的几十年中有记录的赤潮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发生了44次,至1975年高达300多次。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以往20年间,自然灾害已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

B.英国科学家预测,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矾发生,死亡人数将达l.1万和l.4;0,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是1906年的数十倍。l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灾害经济损失之最。

C.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l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l029次,较大的旱灾l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l0~20年出现一次。

D.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41′,东经122°50′)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l6~21千米,震中烈度为 IV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参考答案】

A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B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C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联系性和不可避免性;

D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可减轻性。

【板书设计】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9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运用地图能够说出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洪涝、地震、海啸、蝗灾等灾害图片、音像资料、动画课件的呈现,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利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利用表格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防御,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洪涝、地震等灾害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呈现,刺激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强化学生灾害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目的。

2.通过对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灾害及其关联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气象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2.地质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教学难点]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断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灾害与资源、环境、人口被认为是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四个主要因素。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才能使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区域分布吗?

【板书】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0

【讲述】自然灾害的类型划分,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类型也就不一样。

【思考活动】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请把它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照与人类生存活动关系密切的四大圈层及成灾原因来划分,大体可以把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气象灾害。

【板书】一、气象灾害

【思考】你知道的自然灾害中,哪些是气象灾害?

【学生回答】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15页正文内容,填写下表。

11

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发生在非洲萨赫勒地区,时间长达20年之久。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干旱

带来的危害。

【思考活动】阅读课本第10页材料“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思考:干旱造成植物

缺水有哪两种类型?

【学生回答】土壤缺水导致根部缺水引起水分收支平衡失调;空气缺水导致水分不足引

起水分收支平衡失调。

【思考活动】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①在农业生产上,只要满足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降水量需要,就算作风调雨顺。因此,

即使全年降水量很多,但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没有降水而造成缺水,仍然会发生干旱。相反,

全年降水量不多,但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有了及时雨,农业生产也不会出现干旱………( )

②干旱区发生的干旱不算干旱,湿润区发生的干旱才算干旱……( )

③一般来说,达到干旱标准的干旱都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对干旱和旱灾没有必

要进行严格区分……………………………………………( )

④少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城市火灾及农林病虫害等次生灾害…… ( )

【点拨】①√②×③×④√

【承转】水过少导致干旱,水过多则就会出现洪涝。

【思考活动】读下表,说一说,雨涝等级划分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

12

13

【阅读】阅读课本两则材料“雨涝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生长的”和“洪涝灾害’”的来历”,通过阅读,认识到:洪涝灾害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第一,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第二,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思考活动】读图l-12,说一说世界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

图l-12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

【点拨】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探究活动】1.读图1—13,找出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2.从气压状况分析,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还是高压系统?

【学生回答】1.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

2.低压系统。

【投影】龙卷风远观图

【阅读】阅读课本第15页材料“美国:多龙卷风的国家”,思考:

(1) 形成龙卷风的天气系统。

(2) 美国多龙卷风的原因。

【学生回答】(1)龙卷风是热带气旋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2)美国多龙卷风的原因:主要与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美国国土大部分处于北纬20°~50°之问,而南部为墨西哥湾,其海面上的暖湿空气在春夏季节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大陆,当与西面或西北面越过落基山脉而来的干冷空气相遇时,因暖湿空气急剧上升而出现强烈的对流,不断产生作为“龙卷风之母”的雷雨云。此外,人工改造下垫面,如草原垦荒、地面硬化等,也为龙卷风的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思考】除了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外,你还知道哪些气象灾害?

【学生回答】还有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冻雨、雾等。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与人类生存活动关系密切的四大圈层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形成自然灾害,岩石圈的异常变化形成地质灾害。

【板书】二、地质灾害

【启发提问】说出你知道的地质灾害类型。

【学生回答】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过渡】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地震。

【投影】汶川地震图片

【板书】 1.地震

【阅读】结合图1-16地震构造示意图,阅读课本第17页材料“地震小词典”,了解:(1)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前震、余震等基本概念。

(2)说明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6页正文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表示地震大小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

(2)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

(3)你知道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1)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可以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出。

(2)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来确定的。

(3)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思考】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几个烈度?

14

15

【启发学生回答】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激烈的形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震级也只有一个。但不同地区受同一次地震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地震烈度有多个。

【思考】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有关,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越差,烈度越大。

【思考】你认为同级别的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者中,哪一种地震的破坏性最大?

【学生回答】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阅读】阅读课本第16页材料“地震级别与人的感觉”,了解以下内容: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为微震,3级以上的地震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探究活动】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读图l-17,回答问题:

1.神户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2.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中,受神户地震影响较小的是哪两个岛

?

图1-17日本神户地震示意(1995年)

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A 、B 两地测得的震级和烈度哪里大,哪里小?

【点拨】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九州岛和北海道;

3.A 、B 两地震级相同,A 由于离震中近,所以烈度大于B 。

【讲述】世界上地震的分布很不均衡,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读图分析】读图l-18世界浅源地震震中分布图,分析:世界上地震分布有何规律?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激烈的形式。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相关,地球内能选择地壳薄弱地带进行释放,而地壳薄弱地带主要在板块的边界,板块运动造成岩石圈发生断裂或错位,引发地震。

【探究活动】 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12月26日早晨5点28分,伊朗东南部古城巴姆遭受强烈地震袭击。这次地震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死亡人数超过3万。巴姆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今巴姆古城的大部分建筑已被地震摧毁。地震还切断了巴姆的水、电和天然气供应,使成千上万人失去了家园。

(1)伊朗为什么多发地震?

(2)地震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

3.(1)伊朗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

(2)地震可以摧毁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造成人员伤亡、诱发其他灾害共同影响人类,比如火灾、海啸等。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第18~19页材料“美国旧金山的地震”,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多地震的原因。

【学生回答】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承转】影响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除了地震外,还有滑坡和泥石流。

【板书】2.滑坡和泥石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9~20页内容,填写下表:

(1)滑坡:

①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

坡下滑的现象。

16

②分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滑坡的危害,中国、美国、日本、

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等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

家。

③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

河道阻塞。

(2)泥石流

①成因: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分布:全球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有泥石流发生。中国、日本、印度、哈

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美国、秘鲁、智利等国的

泥石流活动较为频繁。

③主要危害:阻塞河道,冲毁农田、房屋,更重要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

灭性冲淤。

【思考】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请你分析原因。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原因:川、黔、滇接壤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地震导致山体岩石松散,再加上这里地势起伏,降水较多,且夏季多暴雨,因而滑坡、泥石流频发。如下图所示: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由于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又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带,所以海洋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板书】三、海洋灾害

【提问】什么是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有哪些?

【学生回答】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Marine hazard)。

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板书】1.风暴潮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风暴潮的危害

17

(3)全球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有哪些?

【学生看书后回答】(1)风暴潮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2)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热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温带风暴潮。

(3)危害:不仅可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过渡】海啸是另一种形式的巨大波浪。

【投影】印度洋海啸图片

【板书】2.海啸

【阅读】阅读课本20~21页材料“海啸是怎么回事”,说明海啸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海啸的危害。

【学生回答】(1)海啸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2)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过渡】近年来,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海洋灾害还有赤潮。

【板书】3.赤潮

【投影】图1-23渤海赤潮合成卫星图像

【讲述】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赤潮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以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无毒赤潮是指体内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无毒赤潮因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生物缺氧而死,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

【思考活动】渤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较多,水体富营养化。

【承转】其实赤潮也属于生物灾害。

【投影】生物灾害图片

【板书】四、生物灾害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灾害?

18

19

(2) 常见的农林牧生物灾害有哪些?危害有哪些?

(3)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属于哪种类型的灾害?

【学生回答】(1)生物灾害概念:一般来说,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第22页活动部分的“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找出防止森林火灾的办法。

【学生回答】

(1) 森林火灾发生原因:

(2) 防止火灾最主要的是控制火种和走火途径。

【探究活动】

1.你们家乡一带发生过森林火灾吗?如果发生过,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

【板书设计】 ,分为生产性火源、非生产性火源、人为纵火几种

天然火源:主要有雷击、泥炭自燃、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滚石火花等

火源 走火途径:各种烧垦烧荒、烧木炭、打靶及爆破、吸烟、野炊、烧火、照明、雷击火、火山爆发等。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气象灾害洪涝

干旱

热带气旋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海洋灾害

风暴潮

海啸

赤潮

生物灾害

成因、危害、分布

20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春雨贵如油”“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思考探究:上述谚语主要反映了我国哪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分别对应我国的哪些地区? 提示:干旱。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台风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源地:菲律宾群岛以东太平洋洋面(西太平洋)。 (2)移动路径: ①西移路径: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 ②西北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 ③转向路径: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 (3)影响范围: 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以东区域,其中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2.危害 (1)构成因素:主要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强风危害: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3)暴雨:巨大洪涝灾害。 (4)风暴潮: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 二、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时间分布:9月到次年的5月,其中3~4月最强。

(2)空间分布: ①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②侵入路径: 西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 中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 东路:从北方直接南下。 2.危害 (1)使农作物、果木等遭受严重冻害。 (2)大雪、冰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讯中断。 (3)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三、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1.分布 (1)空间分布:形成了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时间分布:持续时间长,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2.危害 是我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影响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对比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灾害 路径 灾害 名称 台风寒潮→天气 系统 气旋冷锋 成因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 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说课教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二:地质灾害之 中国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特点 2、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3、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4、以某地质灾害为例,提出相应防御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分析,归纳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区域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地质灾害避险小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利用图表信息,分析问题;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重点】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 的原因 2、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难点】 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地质灾害专题学习的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 成原理,基本把握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分 布特点,并根据灾害的发生条件和原因,阐述灾害防御措施,聊聊日常生活避险。 ,归纳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特点。

结合以上特征,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尤其是青藏和云 (板块交界,构造运动频繁,多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地质灾害如何防御(提示:可从形成原因入手)归纳 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知识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P53、P58,第14题,测评:P4,第24题 【板书设计】专题二地质灾害 二、中国地质灾害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地震:东部和西部板块交界处,西多东少 滑坡、泥石流:地形阶梯交界处,中部季风气候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2、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修筑护坡、固坡工程;保护植被,改善地表条件;完善排水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等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选修5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 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能说出一些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 2.能列举一些我国的重大减灾项目; 3.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 4.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 5.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资料,学会用实例说明国际防灾减灾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 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通过调查当地防灾减灾的做法以及效益,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增强民族成就感与自豪感; 2.通过学习,明白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只能预防和减轻灾害程度而不能避免的道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和灾害意识; 3.通过学习,强化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4.通过了解许多灾害在其带来灾害的同时,还有其有利的一面,进一步掌握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我国防灾减灾的做法 2.重大减灾项目 [教学难点] 主要减灾项目的分布与防治方向。 [讲授过程] 【板书】一、减灾防灾 1.方针: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6页第一自然段内容,说明防灾减灾的必要性、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 (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 (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2.有关法律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 P76的材料“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讨论材料后的三个思考题: (1)防灾减灾为什么要立法? (2)除上面列举的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以外,你还能补充吗? (3)收集上述某一法律文本,阅读并找出其中有关防灾减灾的条款。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高中地理_旅游地理教案_湘教版选修3全部教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课时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一节旅游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地理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职能。 2.了解旅游活动按游览区域划分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旅游的发展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按游览区域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的具体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类旅游行为动机的认识,产生对“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力、社会权威和秩序”等人文基本欲望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教学重点] 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 [教学难点]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远方充满向往。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地球上旅行,并出现了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徐霞客等著名旅行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消费形式。那么,什么是旅游?想成为一名旅行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板书】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的概念 【讲解】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是指人们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暂时离开常居住地的一种活动。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宗教朝勤等。 【思考】星期天到剧院看戏、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是不是旅游? 【点拨】星期天到剧院看戏没有离开常住地,因此不属于旅游;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离开常住地的目的是务工,而旅游活动是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因此也不属于旅游。 【板书】2.旅游活动三要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他要素都是“服务”于这个主体的,旅游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选修5人教版

第七讲光合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本讲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本讲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色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滤纸条、滤液细线、层析液;叶绿体、类囊体、基粒。 (二)知识网络 (三)疑难解析 捕捉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a——蓝绿色 b——黄绿色 光学显微镜下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结构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质体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质体外围由两层膜包被。由于质体所含色素和功能的不同, (1 叶的颜色是由叶绿体中所含色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的含量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叶呈绿色的原因主要是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到秋天,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而在叶片中已形成的叶绿素又被分解,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发生了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多,因此到了秋天叶片变黄。 (2).花的颜色及其变化 花的颜色主要是由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的。其颜色变化主要是由于花青素在细胞液中的 果实的颜色主要是由有色体中所含色素决定的。其颜色变化主要是质体间的相互转化所致。 例: 光外界因素影响失去叶绿素 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无光光 例:番茄:白色绿色红色 质体叶绿体有色体 蒜苗:绿色黄色白色 叶绿体白色体 2.绿色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叶绿素的原理以及步骤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步骤:剪——加药品——磨——过滤。 ①剪:越细越好,尽量去除叶脉等部分 ②加药品:二氧化硅、碳酸钙和丙酮。前两种是粉末状药品,各加少许,后者是有机溶剂,研磨时加约5ml。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丙酮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③磨:研磨要领是不能一下一下的砸,而是要用力的压 ④过滤:用纱布、漏斗和试管,最后提取液置于试管中待用。 分离色素的原理和步骤原理:分离要用的主要试剂是层析液。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

湘教版高一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识结构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自主学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重难点释疑 1、宇宙是物质的 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 2、宇宙是运动的 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典题精练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A.风筝B.河外星系C.空中飞行的飞机D.彗星和流星体 3.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总星系指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填字母),其中心天体是。

高中地理_选修六_环境保护全套教案[教案]说课讲解

环境保护全套教案选修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λ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λ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λ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λ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λ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λ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λ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λ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λ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λ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本讲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讲难点: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经典例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洪涝灾害知识讲解

洪涝灾害 考点解读 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 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洪水是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_______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排水不畅的________。 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_______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______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________容易发生涝渍。 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多_______少;_______多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______坡和_______坡多,_______坡和_______坡少。 5.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_______分布与暴雨的_______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______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______与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 1.洪水 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 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 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 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 6.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畅 7.土地水土流失低洼地 8.气象水文 要点精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河发生10年一遇较大洪水。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课程要求要点提示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分钟) 1、山地的类型有哪些? 2、山地的形成与发展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地理选修5 [人教版]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及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由2600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由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3 500多个水文站、1 300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气象、水文等监测网对迅速预测1991年、1998年的洪

高二地理选修五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五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五重要知识点(一) 1、岩石分三大类: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岩 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变质 岩(变质作用)。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喀斯特地貌:云南的路南石林、桂林。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 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 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 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高二地理选修五重要知识点(二) 1.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 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 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高二地理选修五重要知识点(三)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反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