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品种介绍

油菜品种介绍

油菜品种介绍
油菜品种介绍

沣油737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10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8

品种名称:沣油737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6150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浓绿,叶柄短。花瓣深黄色。种子黑褐色,圆形。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31.8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3天。平均株高152.6厘米,中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483.6个,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9克。菌核病发病率16.69%,病指8.55;病毒病发病率5.93%,病指3.7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0.3微摩尔/克,含油量44.86%。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长江下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5 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4.9公斤,比对照增产16.9 9%;两年区试16个试点,13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7.7公斤,比对照增产10.56%。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7公斤,比对照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移栽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直播宜10 月中旬播种。

2.合理密植:移栽密度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密度每亩2.0万株左右。

3.科学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播后施好追肥,每亩底施硼肥1公斤。

4.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菌核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沣油5103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95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2

品种名称:沣油5103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A×6132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子叶肾脏形,叶色淡绿,对生裂叶明显,叶片椭圆,苔茎青绿色。花瓣覆瓦状,花色深黄。种子黑色,圆形。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17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5天。平均株高157.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320.5个,每角粒数20.74粒,千粒重3.68克。菌核病发病率8.10%,病指5.35;病毒病发病率1.43%,病指1.08。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3.16微摩尔/克,含油量42.48%。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8公斤,比对照增产4.7%;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6.1公斤,比对照增产12.9%;两年区试19个试点,15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0.9公斤,比对照增产8.8%。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4公斤,比对照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移栽适宜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直播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植密度移栽每亩0.6万-0.8万株;直播每亩1.2万-2.5万株。施肥以基肥为主,早施苗肥与腊肥,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基肥中每亩必施硼肥1公斤。及时防治蚜虫、菌核病、病毒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及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沣油792

发布日期:2011-05-1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799

品种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5

作物种类:油菜

品种名称:沣油792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9A×XWR

已往审定情况: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省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16.0天。株高17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0.7个,每角粒数20.2,千粒重4.11。菌核病发病率4.2-7.0%,病毒病发病率0.23-0.78%,抗倒性较好,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33.09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1.48%。

产量表现:200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51.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86%,增产极显著,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58.17公斤,比对照增产4.72%,增产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54.9公斤,比对照增产5.3%。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移栽适宜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直播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移栽密度每亩6000-8000株,直播密度每亩15000-25000株。大田每亩施45%的复合肥40公斤,以基肥为主,占总肥量的70%,基肥中每亩配施含量10%以上的硼肥1公斤。确保田间保持排水畅通,并根据苗情增施苗、腊肥。冬前注意防蚜虫、菜青虫,春后注意清沟排水,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全省种植。

沣油682

发布日期:2011-05-1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776

品种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4

作物种类:油菜

品种名称:沣油682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9A×C4R

已往审定情况: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省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15.1天,株高165.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19.3,千粒重3.8克,抗病毒病、菌核病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好,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9.15微摩尔/克饼,含油量39.06 %。

产量表现:200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51.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3.91%,增产不显著,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64.6公斤,比对照增产9%,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58.1公斤,比对照增产6.4%。

栽培要点:移栽适宜播种期9月上中旬,每亩苗床播种量0.4-0.5公斤,苗龄35天左右,移栽密度每亩6000-8000株。直播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每亩播种量0.2-0.3公斤,留苗密度每亩15000-25000株。每亩大田施45%的复合肥40公斤左右,以基肥为主,占总肥量的70%,基肥中每亩配施含量10%以上的硼肥1公斤。大田确保田间保持排水畅通,根据苗情增施苗、腊肥。苗期以防虫为主,苔花期以防病为主。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全省种植。

沣油737

发布日期:2011-12-21 浏览次数:1624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5

品种名称:沣油737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6150R

以往审定情况:200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浓绿,叶柄短。花瓣深黄色。种子黑褐色,圆形。全生育期平均217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天。株高154.2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2.5个,每角粒数19.3粒;千粒重3.6 4克。菌核病发病率7.95%,病指4.31,病毒病发病率0. 92%,病指0.54,菌核病综合评定为低感,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

量0.05%,饼粕硫苷含量37.22微摩尔/克,含油量41.5 9%。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6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 5.6%,2009~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181.0千克,比对照增产8.1%,两年平均亩产177.3千克,比对照增产11. 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苗床每亩播种量0.4~0.5千克,每亩移栽密度6000~8000株;直播10 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0.2~0.25千克,3叶期亩留苗15000~25000株。2.播前施足底肥,播后施好追肥,氮、磷、钾肥搭配比例为1:2:1,每亩底施硼肥1千克。

3.中耕培土,及时除草。

4.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菌核病的防治。

5.适时收获。人工收割以植株主序中部角中籽粒变黑为参照,机械收割以全株籽粒红黑色为参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产区种植。根据农业部第1309号公告,该品种还适宜在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华湘油12号

发布日期:2011-05-1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726

品种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1

作物种类:油菜

品种名称:华湘油12号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017A×恢3-7

已往审定情况:无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子叶呈肾形,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基叶对生裂叶2-3对,苔茎粗壮,绿色,株型整齐。省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17天,株高174.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2个,每角粒数20.6粒,千粒重4.12克,抗倒伏性好,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较轻,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4.85微摩尔/克饼,含油量为40.7%。

产量表现:200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49.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3.91%,增产不显著,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66.9公斤,比对照增产10.51%,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增产7.2%。

栽培要点:育苗移栽9月中旬适期播种,苗床每亩播种量0.5-0.6公斤,直播栽培9月下旬适期播种,每亩播种量0.25公斤。移栽苗龄为30-35天,10月底以前栽完,每亩栽植10000株左右,直播栽培每亩留苗15000-20000株。要求施足底肥,早追苗肥,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冬前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全省种植。

丰油730

发布日期:2011-12-22 浏览次数:655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油2011004

品种名称:丰油730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A×325恢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

审定情况:2011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全生育期199.9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2. 6天。该品种株高144.3厘米,分枝高度56.0厘米,有效分枝数6.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06.8个,每角粒数20.8粒,千粒重3.3克。硫苷含量17.1μmol/克,芥酸含量0.20%,含油量42.3%。菌核病病株率7.0%,病指5.1,菌核病抗性与对照相当。产量表现:2009-2011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2009-2010年度平均亩产126.64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17%,极显著;2010-2011年度平均亩产160.5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2.76%,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43.6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9.47%。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于9月中、下旬播种,苗床播种量每亩0.4-0.5 公斤,苗龄3 5天左右;直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0.2-0.3公斤。移栽密度每亩0.6-0.8万株;直播密度每亩定苗1.5-2.5万株。亩施45%的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基肥中亩配施硼素含量10%以上的硼肥1公斤,抽苔前亩追施10公斤45%的复合肥。移栽要及时查补苗,直播要及时除草促苗。田间保持排水畅通。综合防治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

油菜品种资源记载标准

油菜品种资源记载标准 一、田间观察记载项目 (一)物候期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同)。 (2)出苗期:以全区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为标准。 (3)五叶期:以全区75%植株的第五片真叶平展为标准。 (4)现蕾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剥开2~3片心叶可见绿色花蕾(白菜型油菜可直接见到花蕾)为标准。 (5)抽薹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cm为标准(北方春播油菜以5cm为标准)。 (6)初花期:以全区25%植株开花为标准。 (7)盛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开花为标准。 (8)终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为标准。 (9)成熟期:以全区75%以上角果呈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为标准。 (10)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11)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1、苗期 (1)子叶形状:一般分心脏型、肾脏型和杈型三种,于2~3片真叶时观察。 (2)幼茎色泽:指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下轴的色泽,分绿、微紫和紫色三种。 (3)心叶色泽:指3~4片真叶时,尚未展开之心叶的色泽,分黄绿、绿和紫色三种。 (4)刺毛:分多、少、无三种,于4~5片真叶观察。 (5)基叶:甘蓝型于7~9片真叶,白菜型于3~5片真叶,芥菜型5~7片真叶时观察以下各项: ①叶型:分完整型、裂叶和花叶三种。 完整型——叶身完整无裂片,形状分椭圆、匙型、卵圆形、倒卵圆形和披针型五种。 裂叶——分浅裂叶和深裂叶两种。浅裂叶的叶身下部之缺刻不达中肋,未形成侧裂片。深裂叶的叶身下部有深至中肋的侧裂片,一般成对着生,对数不等。上部叶面积较大的称顶裂片,形状分长、圆、扁三种。 花叶——叶身呈不规则深缺裂。 ②叶色:分黄绿、浅绿、油绿、深绿、兰绿和紫色七种。 ③叶脉色泽:分白、绿、紫三种。

油菜品种的选择

油菜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夺取油菜高产稳产的基础,进行品种选择时,应从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1.了解品种特性,选择优质油菜品种。 根据育种方式不同,习惯将油菜品种分为常规油菜、杂交油菜两大类型。杂交油菜由于存在杂种优势,产量相对较高,但因其制种困难,种子价格相对较贵。近年来我省推广应用的杂交油菜品种较多,主要有湘杂油系列、沣油系列、华湘油系列、中杂油系列、华杂系列等。常见的常规油菜品种主要有中双9号、中双11号、湘油17号等。 根据油菜品种的品质特性,又将其分为优质油菜与普通油菜两大类。根据农业部发布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行业标准规定:优质杂交油菜种子芥酸含量不得高于2.00%,亲本硫甙含量平均值不得超过30.00μmol/g饼,F2代硫甙含量不得超过40.00μmol/g饼。优质常规油菜品种良种芥酸含量不得高于1.00%,硫甙含量不得超过30.00μmol/g饼。优质油菜不仅其菜油品质好,且其饼粕可直接用于饲料,其菜苔可做蔬菜,其直接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显著高于普通油菜。目前我省推广的油菜品种主要为优质油菜品种。 根据农业行业标准规定:杂交油菜种子纯度应不低于85.0%,净度不低于97.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9.0%。常规油菜品种良种纯度不低于95.0%,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9.0%。在市场上进行种子选择的时候,可参照此标准排除假种子与不合格种子。 2.选用经过当地试种且表现优良的油菜品种。 气候、土壤和栽培习惯不同,农作物品种表现可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应选择经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试验示范,表现良好的已审定的主推品种,特别是在当地高产创建中表现优异的品种。 3.根据耕作制度与播种方式选择适宜品种 湘北棉地移栽油菜或稻油两熟制移栽油菜宜选择耐肥、耐稀植、株型高大、单株产量潜力较大、抗倒性好的品种,如华油杂系列、中油杂系列等。秋发栽培宜选用冬性、半冬性的中晚熟油菜品种。稻油两熟直播油菜可选用产量潜力较大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如沣油系列、湘杂油系列等。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或在适宜播种期内茬口偏晚的直播油菜,则宜选用迟播早发、冬前不早薹、春后花期整齐的早熟或早中熟油菜品种,如沣油730等。但应注意,早熟油菜品种不宜播种过早,否则会导致早苔早花,易受冻害影响产量。稻田套直播(谷林套播)宜选用耐迟播、耐荫蔽、株型紧凑、耐密植、抗病、抗倒的品种。机播机收则宜选择株高适宜、株型紧凑、耐迟播、耐密植、抗倒性好、抗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油菜技术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苗过程的栽培技术。 一、直播油菜的生育特点 1.根系发达直播油菜主根粗长,根系入土深,干旱季节,沙性土壤油菜主根深达土层1m 以上,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而其抗旱、抗倒伏能力强,能较好地避免因土壤冻结造成翻根倒苗现象。直播油菜没有因移栽而造成生育停滞阶段,所以耐寒、抗冻能力也较强。 2.抗逆性强在干旱、瘦瘠或低温地区,特别是在土壤粘重的田块,直播油菜较移栽油菜更具优越性。它的根系与土壤接触良好,成活率高,可以提早苗期生长发育。此外,直播油菜的播种期较晚,在一定程度上错过了油菜病毒病与菌核病的主要感染期。受病菌侵染的机会降低,能减轻病害,因而直播油菜发病程度一般较移栽油菜为轻。 3.长势不匀直播油菜往往由于抢时整地,质量不易达到要求,播种后常常出苗不齐,间苗、治虫、管理面积大,花费劳力多,稍有疏忽,易造成高脚苗或线苗。比如间苗、定苗时,照顾到壮苗,又可能照顾不到行株距,往往造成田内植株生长不整齐。由于其须根数量较少,吸收耕作层内土壤养分的能力较弱,长势也不强。 4.直播油菜较为省工省时,能缓解季节和劳动力矛盾,直播油菜可省去移栽环节,而且用工分散,便于其他作业和农事安排。 二、播种育苗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选择生长优势强,产量、出油率高的生育期适中的优质油菜品种。如华双 5 号、中双9号、中双10 号等。 2、适期播种。直播油菜无起苗环节,生长无停滞阶段,因此同一品种直播比移栽延迟10—15 天播种。在我区9 月底、10月初播种为宜。 3、、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直播油菜根系入土较深,大部分根群集中于表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16

目录 一、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2016年四川省油菜主推技术 三、2016年四川省油菜主导品种及栽培要点 一、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菜籽油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来源,在小春粮油生产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不断加速扩大的种植趋势;并向油菜花种植艺术图案造型(创意农业)、赏花休闲、观光旅游、绿色生态食品(土榨菜油)和养蜂业等多功能方向集群发展,促农增产增收,具有较好的环境生态和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实现区域化和规模化种植、适期早播早栽、大力推进全程农机化生产、适度增大种植密度、科学配方施肥和绿色生态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等是实现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有利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区域布局 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极容易混杂退化。在生产实践中,油菜与野生油菜、以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蔬菜等)容易串花受粉,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要统一更新(换)品种,尽可能实行区域化连片种植,向杂交双低化方向发展;多品种种植地区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同时,在同一区域、同一地块经多年种植,导致土壤菌核病、病毒病等残留菌源基数积累超标,容易造成病害大发生、大流行,致使油菜减产损失严重,应采取水旱轮作、油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等方式1~2年以上。 (二)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特别是我区生态条件)的“双低”或杂交油菜新品种,并适度增加本田亩用种量,确保

基本苗和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稳产。通过多年生态适应性品比较试验,宜选用最新渝审、国审或渝引的渝油系列、绵油系列、德油系列、中油(油研)系列、黔油系列和三峡油系列、万油系列等优质高产品种;并每3~4年不断更新品种,保持良种增产潜力。 (三)种子处理 饱满均匀、生命活力强的种子,萌发整齐、幼苗健壮;所以,播种前进行一定的种子处理,对提高育苗质量非常重要。播种前:选种:利用风选和筛选,可除去灰尘、石子、草屑、不饱满种子和菌核等杂质,提高种子净度和纯度与质量。 晒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天,并经常翻动、让种子受热均匀,提高增强种子活力。 浸种:用50~55℃温水或10%食盐水浸种6~8小时;也可用含80ppm尿素+15ppm硼肥溶液浸种5小时;既促种子吸水饱和、又起杀灭病菌和催芽等多种作用。 拌种:经浸种后的种子立即用清水洗种沥干,采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瑞毒霉等+甲拌磷、辛硫磷、乐斯本等任选其一杀虫剂+杀菌剂混匀拌种,既地下虫菌、又杀地上苗期病虫害。 (四)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育苗移栽 (1)播期选择。育苗移栽的选择在9月15日~25日播种;其中早熟品种宜适当迟播、晚熟品种宜适当早播。 (2)播种育苗。按苗床与大田1:4~6比例备足苗床地;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开阔向阳的沙壤土,且两年及以上未种植过其他十字花科植物的旱地土(田)作苗床。播前施足底肥:亩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猪粪水1000~1500公斤、复合肥或过磷酸钙20~25公斤+硼肥0.5~1公斤培肥苗床,并精细整地,按2~2.5米开沟作厢,做到厢平整、土层细碎、上虚下实。 按每亩苗床400~500克种子,分厢定量均撒匀播;也可将种子拌混草木灰或细土均匀撒播。播后盖草木灰、火土灰或细土,并泼施清粪水,做到种不外露和保持表土湿润状,以利吸水出苗和出苗整齐。

油菜的三种类型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农学0903 朱晨熹2009301200305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凡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中栽培作为油用的植物,统称为油菜。其中包括很多种类。我国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态和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 1、芥菜型油菜 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窄狭,披针形,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叶片和种子都有浓郁的辛辣味,这是从芥菜演化而来的残留遗迹。。薹茎叶具短叶柄,叶面稍有皱缩。花瓣较小,不重叠,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在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等地种植较多。 2、白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a campestris L.。包括原产中国的芸薹和油白菜。染色体组为aa,n=10。 白菜型油菜是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白菜演化来的,植株矮小,分枝较小,茎秆纤细,有薄而光滑的椭圆形叶片。边缘有明显的琴状缺刻,上有刺毛,覆被一层薄薄的腊粉,又称为小油菜、矮油菜和甜油莱,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另一种白菜型油菜是从小白菜演化来的,在古籍中称为油青菜。它的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基叶发达,半直立的。宽大的叶片呈随圆形成或卵圆形,全缘或波状,无琴状缺刻。我国各地称为白油菜、油白菜、油菜白等。白菜型油菜籽粒变异极大,千粒重2~3克,有些品种可达4~5克,含油量在40%以上。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达45%以上。该类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产潜力小,稳产性差。该类型还可分为两个种: (1)北方小油菜:古代文献中称为芸薹,株型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

油菜品种青杂5号

油菜品种青杂5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品种来源:105A×1831R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审定情况: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及甘肃、青海等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134天左右,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 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62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角粒数25.7粒, 千粒重3.9克。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5.05%,病指6.47%,抗性优于青杂1号和青油14号。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18.56微摩尔/克, 含油量45.2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春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2.7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4.92%,比对照青油14号增 产18.46%;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52.45公斤,比对照青杂1

号增产12.25%,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3.4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 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每亩播种量0.35~0.50公斤。(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保苗1.5万~2.5万苗。(3)田间管理:每亩底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油菜品种介绍及油菜栽培技术

油菜品种介绍 1、优冠1号(油菜)特征 特性:①株型美观,基部 肥大,束腰性好。②叶色亮 绿,叶柄宽厚光滑。③耐寒, 耐热,耐湿。④品质柔嫩, 纤维少,商品性佳。 2、优冠2号(油菜)特征特 性:①叶色亮绿,叶面较平, 叶柄绿且宽厚光滑。②生长快 速,长势旺,品质佳。③耐热, 较耐寒。④株型较直立,束腰性 好,外形美观。

3、优冠3号(油菜)特 征特性: ①株型美观,基部肥 大,束腰性好。②叶色亮绿, 叶柄宽厚光滑。③耐热,耐 湿,稍耐寒。④品质柔嫩, 纤维少,商品性佳。 4、春田1号特征特性: 种,亦可在秋季种植。冬性强,不 易抽苔,株型直立,抱合紧凑,束 腰,叶色淡绿,叶面平展。叶柄较 长、淡绿色。较抗霜霉病。风味优 良,柔性好,易码菜或捆绑,亩产 净菜4000公斤以上。 5、跃华油菜特征特性: 高档油菜一代杂种。商品性、 风味品质、抗逆性均非常优秀! 叶色淡绿,叶柄嫩绿色,菜形美 观,束腰,基部大,耐热耐湿,

适合我国南北方栽培种植。山东在4月中旬到9月中旬皆可播种,其它地区可参照华王和华冠的播种时间确定播种期。 6、博雅油菜特征特性: 比同类进口品 种生长速度更快, 提早5-7天收获; 颜色更绿,光泽度 更好;抗病性更强, 产量高;更适合春 秋抢茬播种,高价 上市。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生长迅速,株型美观,食味上佳。现将其四季种植周年上市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生长迅速,生育期短,夏季全生育期25~30天,秋冬季全生育期约40~50天,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10月份露地播种,华南地区可周年播种(春季作薹菜食用)。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精细整地:夏季及早秋种植的油菜,一般采用直播,而

[高产栽培,油菜,技术]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油菜是泾阳县主要的油料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二塬塬区旱地、坡地、沿河滩地、联合收割机不能作业的小田块、低洼地等。前些年由于种油菜费力费时,效益低下,且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实现油菜增产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笔者依据当前生产实际总结出油菜高产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管理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的含油量约占种子干重的35%~45%,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近年来由于优质油菜的育成和推广,菜油品质大有提高,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提高近一倍,芥酸含量甚微,不含胆固醇,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生活用油,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健康水平,促进轻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能培肥土壤,为后作提供早茬口、肥茬口,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泾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在陕西省中部、泾河下游,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走势,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其自然分区为北部山区,南、北塬区,平原灌区和沿河滩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温度回升明显,降水增多,常有寒潮、大风霜冻发生;夏季炎热,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有伏旱发生;初秋多连阴雨,晚秋多为秋高气爽天气。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501.7毫米,无霜期216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选择优良品种 油菜要高产,选好品种是第一步。综合分析泾阳县的气候条件,结合生产中常见品种的特征特性,以植株粗壮、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为原则,适宜在本地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秦优10号、秦优8号、秦优13号,搭配种植秦油1、2号等。 2地块要求及精细整地 2.1地块要求 前茬选择非十字花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和连作。 2.2整地要求 夏闲地深耕20~30厘米深,耕后带耙,末伏时节浅耕施肥,保好口墒;秋茬地要求早腾地,及时施入基肥,及时耕翻,先耙后耱,使土壤在“上虚下实”状态下待播,适时播种;套种田块,要提前规划好播种带,及时灭茬松土,并适当造墒、施肥、翻土、适时播种。 3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

油菜品种介绍

沣油737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10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8 品种名称:沣油737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6150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浓绿,叶柄短。花瓣深黄色。种子黑褐色,圆形。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31.8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3天。平均株高152.6厘米,中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483.6个,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9克。菌核病发病率16.69%,病指8.55;病毒病发病率5.93%,病指3.7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0.3微摩尔/克,含油量44.86%。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长江下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5 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4.9公斤,比对照增产16.9 9%;两年区试16个试点,13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7.7公斤,比对照增产10.56%。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7公斤,比对照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移栽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直播宜10 月中旬播种。 2.合理密植:移栽密度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密度每亩2.0万株左右。 3.科学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播后施好追肥,每亩底施硼肥1公斤。 4.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菌核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沣油5103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95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2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桂阳县农业局) 一、选用良种选用丰油730、沣油682、沣油520、湘杂油6号、湘杂油695、湘杂油188、湘杂油4号等双低杂交油菜为主推品种。 二、播前准备 1、选田。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的稻田或旱土。 2、分厢开沟。水稻收割后立即进行,按2.0—2.5米包沟分厢,厢沟宽30cm,深20cm、腰沟深25cm、围沟深30cm左右,然后整平厢面。 3、化学除草。开沟整垄后,每亩用乙草胺80—100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 三、适时播种 甘蓝型油菜早中熟品种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中迟熟品种以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苗床用种量每亩600—800克,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8左右,移栽大田每亩6000—8000株为宜;直播用种量每亩200—300克,密度约为每亩15000株左右;撒播用种量每亩300—500克。 四、培育壮苗(苗床) 1、干旱季节要做到“三湿”。即种子湿、田土湿、盖种灰湿,播种到齐苗均要保持湿润。 2、及时间苗定苗促壮苗。2—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做到“叶不搭叶”。 3、适时追肥促早发。2—3叶期开始追肥,一般采用人畜粪水25担左右或每亩用尿素10斤兑水泼施。 4、适时移栽。苗龄25—35天时开始移栽,11月上旬前栽完 五、大田管理 1、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一般亩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含量)30公斤和硼

肥1.5公斤作基肥;2—3叶期亩施尿素3—5公斤;12月上旬至1月中旬追施腊肥,亩施尿素5—8公斤,钾肥3—5公斤;蕾苔期亩施尿素3—5公斤,同时按0.2—0.3%的浓度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溶液。(硼肥是油菜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少硼肥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 2、中耕除草。油菜封行现蕾前,结合施蕾苔肥进行行间培土除草,促进油菜根系深扎,防止后期倒伏。 3、抗旱排涝。在油菜生长期间关键要开好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能排能灌,雨停田干。 4、加强病虫害防治。出苗后用10%赛虫清防治菜青虫、蚜虫、猿叶虫等害虫;盛花期防治菌核病,亩用多菌灵或菌核净2包,喷药时药液要求喷到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上。 5、合理摘苔打顶。油菜现蕾后摘去约10cm左右主茎部分(可以食用),使植株营养由纵向输送改为横向输送,以利多分枝和蕾角,使单株有效分枝和角果增多,并且花期集中、茎干增粗,抗倒力增强,病害减轻。摘苔打顶最迟不能超过2月15日,否则影响产量。 六、适时收获 油菜成熟应适时收获,收获过早,角果发育不成熟;收获过晚,角果过熟,果壳易炸裂,籽粒散落,造成浪费。角果处于黄熟阶段,即全田植株的角果有三分之二现黄,是油菜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收获能获得油菜最高含油量和最高产量。 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最新国审油菜品种汇总

2013年国审油菜品种

2013年国审油菜品种审定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1 品种名称:油研57 选育单位: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D0848A×YD57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8天,比对照南油12号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复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黄褐色。株高193.3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7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7.9个,每角粒数19.9粒,千粒重3.51克。菌核病发病率3.78%,病指 2.04,病毒病发病率0.95%,病指0.3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6.44%,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5.86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1.56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油量93.78千克,比对照增产15.0%;两年平均亩产油量87.67千克,比对照增产12.7%。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7.81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18日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2.亩种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

直播20000株以上。3.有机肥作底肥,亩施纯氮15千克以上;氮、磷、钾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轻,花期看苗根外补肥;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0.5~0.8千克作基肥沟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 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2 品种名称:德5油319 选育单位: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33A×HR19 特征特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6天。苗期叶片半直立,子叶肾形,叶柄中长,裂叶3~4对,顶叶椭圆形、较宽大,叶缘锯齿状,叶面蜡粉较多。花瓣黄色、侧叠,角果较粗,中偏长,籽粒黄褐色。株高189.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5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9.3个,每角粒数17.4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发病率3.94%,病指1.76,病毒病发病率 0.20%,病指0.11,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籽粒含油量 45.62%,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尔/克。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农学0903 朱晨熹25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凡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中栽培作为油用的植物,统称为油菜。其中包括很多种类。我国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态和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 1、芥菜型油菜 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窄狭,披针形,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叶片和种子都有浓郁的辛辣味,这是从芥菜演化而来的残留遗迹。。薹茎叶具短叶柄,叶面稍有皱缩。花瓣较小,不重叠,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在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等地种植较多。 2、白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a campestris L.。包括原产中国的芸薹和油白菜。染色体组为aa,n=10。 白菜型油菜是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白菜演化来的,植株矮小,分枝较小,茎秆纤细,有薄而光滑的椭圆形叶片。边缘有明显的琴状缺刻,上有刺毛,覆被一层薄薄的腊粉,又称为小油菜、矮油菜和甜油莱,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另一种白菜型油菜是从小白菜演化来的,在古籍中称为油青菜。它的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基叶发达,半直立的。宽大的叶片呈随圆形成或卵圆形,全缘或波状,无琴状缺刻。我国各地称为白油菜、油白菜、油菜白等。白菜型油菜籽粒变异极大,千粒重2~3克,有些品种可达4~5克,含油量在40%以上。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达45%以上。该类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产潜力小,稳产性差。该类型还可分为两个种: (1)北方小油菜:古代文献中称为芸薹,株型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

国审油菜品种word版

2013年国审油菜品种审定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1 品种名称:油研57 选育单位: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D0848A×YD57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8天,比对照南油12号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复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黄褐色。株高193.3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7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7.9个,每角粒数19.9粒,千粒重3.51克。菌核病发病率3.78%,病指2.04,病毒病发病率0.95%,病指0.3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6.44%,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5.86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1.56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油量93.78千克,比对照增产15.0%;两年平均亩产油量87.67千克,比对照增产12.7%。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7.81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18日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2.亩种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直播20000株以上。3.有机肥作底肥,亩施纯氮

15千克以上;氮、磷、钾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轻,花期看苗根外补肥;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0.5~0.8千克作基肥沟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2 品种名称:德5油319 选育单位: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33A×HR19 特征特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6天。苗期叶片半直立,子叶肾形,叶柄中长,裂叶3~4对,顶叶椭圆形、较宽大,叶缘锯齿状,叶面蜡粉较多。花瓣黄色、侧叠,角果较粗,中偏长,籽粒黄褐色。株高189.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5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9.3个,每角粒数17.4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发病率3.94%,病指1.76,病毒病发病率0.20%,病指0.11,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籽粒含油量45.62%,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油菜基本知识

油菜基本知识 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

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 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 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油菜籽品种知识

油菜籽品种知识 一、品种概况 油菜籽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遍及全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开裂,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由种皮、胚及胚乳遗迹三部分组成。种子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氮3.9%-5.2%,蛋白质24.6%-32.4%,纤维素 5.7%-9.6%,灰分 4.1%-5.3%,油脂37.5%-46.3%。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会影响油菜籽及菜籽油的质量。油菜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以亚洲最大,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但单产过低,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其次为欧洲,种植面积较亚洲小,产量却占世界总产量的37%以上。 世界上主要生产油菜的国家除我国以外,还有印度、加拿大、巴基斯坦、法国、波兰、瑞典等国。加拿大40年代开始种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油菜的主要生产国和输出国,年出口近100万吨。世界各国的出口贸易量,年平均约150万吨。波兰、瑞典、丹麦、法国、民主德国等国,年出口几万吨到几十万吨。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是进口油菜籽(油)的主要国家。我国出口油菜籽的品质与加拿大相似,瑞典质量略好。 二、油菜籽的分类 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1、白菜型油菜: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北方春播的小油莱,原产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此类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发达,叶椭圆形,有明显琴状缺刻,且多刺毛,被有蜡粉,匍匐生长。这种油菜春性特别强,生长期短,耐低温,适宜于高海拔;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作春油莱栽培,分布在中国的青海、内蒙古及西藏等地区。另一种是中国南方的油白菜,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主要特征是染色体2n=20,外形很像普通小白菜,是小白菜的油用变种,株型较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茎叶发达,叶片较宽大,呈长椭圆或长卵圆形(叶全缘或呈波状),茎叶全抱茎着生,叶面蜡粉较少,半直立或直立,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种子有褐色、黄色或杂色三种,含油率38%~45%,中国南方各地的白油菜、甜油菜、黄油菜均属此类。这种油菜生育期短、抗病性较差、产量较低。

国内外油菜育种概

第一节国内外油菜育种概况 一、世界各国油菜育种概况 1.油菜的类型:油菜是一个农艺学名词,不是分类单元。油菜按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大体上可把世界范围内栽培的油菜品种分为三大类型: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2n=20)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 L.,2n=36)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 前两者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邻近国家,后者则原产于欧洲。 2.三大类型油菜的传统分布和生产(1) 欧洲: 欧洲各国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次之。(2) 中国:中国油菜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作调料利用)。(3) 印度和南亚:印度和南亚以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4) 北美(主要是加拿大):北美各国则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5)大洋州(主要是澳大利亚):大洋州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6)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用作生产调料和芳香油。欧洲部分有少量甘蓝型油菜。 一油菜育种概况 科学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始较迟。(1)中国的油菜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孙逢吉,1948;Singh,1958)。 (2)欧洲的油菜育种工作也始于20世纪30年代。且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最早在欧洲开展油菜育种,Lembke种子公司最早在北德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Lembke是当时欧洲的主栽品种,也是欧洲油菜育种的最基础材料。1938年瑞典Sv?lov 种子协会(现为Sv?lov AB)育种实验站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由引进的Lembke 品种中通过系统育种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Matador (Andersson,1950)。此后,丹麦、法国、波兰、英国等国都相继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 (3)加拿大油菜生产发展较迟,1941年起才由波兰引进白菜型春油菜(称为Polish type),由阿根廷引进甘蓝型春油菜(称为Argentine type)。到50年代后期才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50-60年代以低芥酸育种为主,60年代前期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无芥酸品种Oro,此后又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双低(低芥酸和低硫甙)品种Tower。至70年代双低品种相继问世,从80年代到现在,生产上不论白菜型和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都是双低品种,因而在加拿大油菜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一项重要外销产品。这是由于产品品质改良使一个作物发展到处于垄断地位的典型事例。 到70年代在加拿大油菜中甘蓝型油菜的种植面积只占1/3,到1989年品种调查结果,甘蓝型油菜的种植面积上升到56.4%,其中Westar一个品种就占50.2%(约达144.73万hm2);白菜型品种Tobin占42.6%。这两个品种遍布全国各地。 (4) 印度油菜育种工作也开始于30年代(Singh,1958)。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油菜主要分布于印度北部恒河流域,以北方邦(Uttar Pradsn)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印油菜的1/2,印度把油菜(rape,Brassica campestrisL.)和芥菜(mustard,B.junceancea Coss.)相提并列,油菜育种工作也是同时并进的。油菜品种则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白菜型油菜有三种变种:托里亚(toria,B.campestris,var.toria),褐籽沙逊(brownsarson,B.campestris,var.brown sarson)和黄籽沙逊(yellow sarson,B.campestris,var.yellow sarson)。中国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5)日本:在亚洲,日本是开展油菜育种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日本本地油菜来源于中国汉代,由朝鲜半岛引进,自30年代以来,由欧洲引进一批甘蓝型油菜品种,加上当地原产的甘蓝型油菜(命名为B.napella Chaix),就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开展油菜育种研究,40余年间育成了农林系统的甘蓝型油菜品种40余个(详见刘后利主编的《油菜的遗传和育种》,1985)。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油蔬两用”品种;Delphi法;筛选 湖北是“双低”油菜的优势种植区域,近年来随着油菜生产效益的降低,油菜种植面积严重下滑,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成为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者发现“双低”油菜中甘蓝型油菜既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又可以作为食用蔬菜[1,2],即“油蔬两用”,是指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薹作蔬菜,成熟时收获菜子供榨油用[3]?大量研究和应用表明,“油蔬两用”油菜栽培在采收菜薹增加收入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二次分枝,从而稳定甚至增加菜子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高产的油菜栽培新技术[4-8]? 目前“油蔬两用”油菜高效高产栽培新技术在重庆?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已普遍推广,近年来湖北地区也开展了“油蔬两用”油菜的试验示范[9,10],但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研究拟通过“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试验,从菜薹?菜子产量?总产值?菜薹口感等方面综合考查,并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普遍增产的原因,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栽培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从而正确引导和促进湖北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为“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以湖北省生产主导品种中双9号为对照?9个油菜品种均由武汉市种子管理站提供?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生态园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前作为西瓜,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品种设摘薹区与未摘薹区,种植面积均为67.5 m2(宽2.5 m×长27.0 m),四周设保护行并以同品种延伸,田间顺序排列,

最新小麦国审品种汇总

2014小麦国审品种

2014年小麦国审(初审)品种 一、初审通过品种目录 (一)小麦品种

(二)油菜品种

二、初审通过品种简介 (一)小麦品种 品种名称:淮麦33 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烟农19/郑麦99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长,叶色青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中等。株高83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宽,上冲,叶色深绿,茎秆蜡质重,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穗长码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亩穗数38.7万穗,穗粒数36.7粒,千粒重39.2克;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8%,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35.4毫升,吸水率57.5%,面团稳定时间4.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 232E.U,延伸性179毫米,拉伸面积6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7%;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7.1千克,比周麦18增产9.9%。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6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品种名称:未来0818 申请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淮麦18/宿990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匍匐,长势偏弱,叶片宽短,叶色浓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晚,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株高81厘米,茎秆细,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