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油蔬两用”品种;Delphi法;筛选

湖北是“双低”油菜的优势种植区域,近年来随着油菜生产效益的降低,油菜种植面积严重下滑,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成为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者发现“双低”油菜中甘蓝型油菜既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又可以作为食用蔬菜[1,2],即“油蔬两用”,是指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薹作蔬菜,成熟时收获菜子供榨油用[3]?大量研究和应用表明,“油蔬两用”油菜栽培在采收菜薹增加收入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二次分枝,从而稳定甚至增加菜子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高产的油菜栽培新技术[4-8]?

目前“油蔬两用”油菜高效高产栽培新技术在重庆?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已普遍推广,近年来湖北地区也开展了“油蔬两用”油菜的试验示范[9,10],但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研究拟通过“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试验,从菜薹?菜子产量?总产值?菜薹口感等方面综合考查,并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普遍增产的原因,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栽培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从而正确引导和促进湖北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为“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以湖北省生产主导品种中双9号为对照?9个油菜品种均由武汉市种子管理站提供?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生态园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前作为西瓜,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品种设摘薹区与未摘薹区,种植面积均为67.5 m2(宽2.5 m×长27.0 m),四周设保护行并以同品种延伸,田间顺序排列,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董克园李靖凌泽红孙伟何林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北碚天生路2号,400716 摘要:为探讨防除阔叶杂草的三种除草剂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不同类 型油菜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和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三种除草剂对三类油菜 的选择性指数。经过测定,三种除草剂中对杂草活性最高的是乙羧氟草醚,其次是 胺苯磺隆和草除灵;对三类油菜较安全的除草剂是草除灵,胺苯磺隆次之,乙羧氟 草醚最不安全。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选择性指数较高,使用较安全,适 宜在长江流域等甘蓝型油菜种植区使用,但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白菜型和芥菜型油 菜的选择性指数均较低,尤其对白菜型油菜的选择性指数最低,使用不安全。 关键词:安全性油菜草除灵胺苯磺隆乙羧氟草醚 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种植[1]。我国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因其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大豆蛋白质,是我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2]。根据我国的种植状况,油菜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而甘蓝型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3]。 油菜田杂草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化学除草。目前我国移栽后油菜田除草剂主要有草除灵、胺苯磺隆、二氯吡啶酸、高效氟吡甲禾灵等。草除灵是一种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芽后除草剂,主要防除繁缕、猪殃殃等油菜田常见阔叶杂草。草除灵在耐药作物内部能降解为无活性的物质,对油菜等作物比较安全,但有时有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叶色变深绿,叶形变宽,叶片变厚,心叶皱缩,株形松散,矮化[4]。胺苯磺隆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 作者简介:董克园(1984-),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研究(E-mail:dongkeyuan@https://www.doczj.com/doc/7514092080.html,)*通讯作者(E-mail:helinok@https://www.doczj.com/doc/7514092080.html,)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油蔬两用”品种;Delphi法;筛选 湖北是“双低”油菜的优势种植区域,近年来随着油菜生产效益的降低,油菜种植面积严重下滑,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成为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者发现“双低”油菜中甘蓝型油菜既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又可以作为食用蔬菜[1,2],即“油蔬两用”,是指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薹作蔬菜,成熟时收获菜子供榨油用[3]?大量研究和应用表明,“油蔬两用”油菜栽培在采收菜薹增加收入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二次分枝,从而稳定甚至增加菜子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高产的油菜栽培新技术[4-8]? 目前“油蔬两用”油菜高效高产栽培新技术在重庆?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已普遍推广,近年来湖北地区也开展了“油蔬两用”油菜的试验示范[9,10],但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研究拟通过“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试验,从菜薹?菜子产量?总产值?菜薹口感等方面综合考查,并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普遍增产的原因,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栽培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从而正确引导和促进湖北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为“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以湖北省生产主导品种中双9号为对照?9个油菜品种均由武汉市种子管理站提供?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生态园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前作为西瓜,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品种设摘薹区与未摘薹区,种植面积均为67.5 m2(宽2.5 m×长27.0 m),四周设保护行并以同品种延伸,田间顺序排列,

油菜品种资源记载标准

油菜品种资源记载标准 一、田间观察记载项目 (一)物候期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同)。 (2)出苗期:以全区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为标准。 (3)五叶期:以全区75%植株的第五片真叶平展为标准。 (4)现蕾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剥开2~3片心叶可见绿色花蕾(白菜型油菜可直接见到花蕾)为标准。 (5)抽薹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cm为标准(北方春播油菜以5cm为标准)。 (6)初花期:以全区25%植株开花为标准。 (7)盛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开花为标准。 (8)终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为标准。 (9)成熟期:以全区75%以上角果呈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为标准。 (10)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11)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1、苗期 (1)子叶形状:一般分心脏型、肾脏型和杈型三种,于2~3片真叶时观察。 (2)幼茎色泽:指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下轴的色泽,分绿、微紫和紫色三种。 (3)心叶色泽:指3~4片真叶时,尚未展开之心叶的色泽,分黄绿、绿和紫色三种。 (4)刺毛:分多、少、无三种,于4~5片真叶观察。 (5)基叶:甘蓝型于7~9片真叶,白菜型于3~5片真叶,芥菜型5~7片真叶时观察以下各项: ①叶型:分完整型、裂叶和花叶三种。 完整型——叶身完整无裂片,形状分椭圆、匙型、卵圆形、倒卵圆形和披针型五种。 裂叶——分浅裂叶和深裂叶两种。浅裂叶的叶身下部之缺刻不达中肋,未形成侧裂片。深裂叶的叶身下部有深至中肋的侧裂片,一般成对着生,对数不等。上部叶面积较大的称顶裂片,形状分长、圆、扁三种。 花叶——叶身呈不规则深缺裂。 ②叶色:分黄绿、浅绿、油绿、深绿、兰绿和紫色七种。 ③叶脉色泽:分白、绿、紫三种。

油菜品种的选择

油菜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夺取油菜高产稳产的基础,进行品种选择时,应从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1.了解品种特性,选择优质油菜品种。 根据育种方式不同,习惯将油菜品种分为常规油菜、杂交油菜两大类型。杂交油菜由于存在杂种优势,产量相对较高,但因其制种困难,种子价格相对较贵。近年来我省推广应用的杂交油菜品种较多,主要有湘杂油系列、沣油系列、华湘油系列、中杂油系列、华杂系列等。常见的常规油菜品种主要有中双9号、中双11号、湘油17号等。 根据油菜品种的品质特性,又将其分为优质油菜与普通油菜两大类。根据农业部发布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行业标准规定:优质杂交油菜种子芥酸含量不得高于2.00%,亲本硫甙含量平均值不得超过30.00μmol/g饼,F2代硫甙含量不得超过40.00μmol/g饼。优质常规油菜品种良种芥酸含量不得高于1.00%,硫甙含量不得超过30.00μmol/g饼。优质油菜不仅其菜油品质好,且其饼粕可直接用于饲料,其菜苔可做蔬菜,其直接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显著高于普通油菜。目前我省推广的油菜品种主要为优质油菜品种。 根据农业行业标准规定:杂交油菜种子纯度应不低于85.0%,净度不低于97.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9.0%。常规油菜品种良种纯度不低于95.0%,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9.0%。在市场上进行种子选择的时候,可参照此标准排除假种子与不合格种子。 2.选用经过当地试种且表现优良的油菜品种。 气候、土壤和栽培习惯不同,农作物品种表现可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应选择经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试验示范,表现良好的已审定的主推品种,特别是在当地高产创建中表现优异的品种。 3.根据耕作制度与播种方式选择适宜品种 湘北棉地移栽油菜或稻油两熟制移栽油菜宜选择耐肥、耐稀植、株型高大、单株产量潜力较大、抗倒性好的品种,如华油杂系列、中油杂系列等。秋发栽培宜选用冬性、半冬性的中晚熟油菜品种。稻油两熟直播油菜可选用产量潜力较大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如沣油系列、湘杂油系列等。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或在适宜播种期内茬口偏晚的直播油菜,则宜选用迟播早发、冬前不早薹、春后花期整齐的早熟或早中熟油菜品种,如沣油730等。但应注意,早熟油菜品种不宜播种过早,否则会导致早苔早花,易受冻害影响产量。稻田套直播(谷林套播)宜选用耐迟播、耐荫蔽、株型紧凑、耐密植、抗病、抗倒的品种。机播机收则宜选择株高适宜、株型紧凑、耐迟播、耐密植、抗倒性好、抗

极早熟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筛选试验总结

极早熟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筛选试验总结 1 试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验证参试品种在产量、适宜密度、综合抗性等方面的差异,为指导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落实在嫩江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验地地势平坦,土质黑土,有机质含量4%左右,前茬为大豆茬,秋季浅翻深松整地,春起垄。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9个,天和1号、先玉1219、华美2号、CS5101、利合16、哈育198、德美亚1号、鑫科玉1号、瑞福尔1号,其中以德美亚1号为对照。 3.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每个品种设3个密度,分别为公顷保苗8万株、9万株、10万株,共设27个处理,每个处理5行,行长10米,行距65厘米。每亩施化肥商品量23.4千克,其中磷酸二铵11.7千克、大颗粒尿素6.7千克、硫酸钾5千克,于玉米

大喇叭口期追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3.5千克、氯化钾3.2千克。 4 气象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由于播种后没有有效降雨,还遭遇风灾,导致试验出苗不齐,存在缺苗断垄现象。虽然设了不同密度,但是实际田间保苗株数基本一致。所以在试验调查和总结过程中对密度因素没有进行分析。 5 试验调查结果 5.1 播种期 试验5月9日播种。 5.2 出苗期 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出苗期5月20日。CS5101出苗期5月19日比对照早一天;鑫科玉1号、华美2号出苗期在5月20日与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同一天出苗;瑞福尔1号、哈育198、先玉1219、利合16、天和1号出苗期在5月21日,比对照晚一天。 5.3 苗期生长情况调查 5月27日玉米3叶期株高在5.5厘米~7.5厘米之间,玉米平均2~3天左右长一片叶,1~2天内生长高度为3~5厘米。6月13日玉米6叶1心期,6月15日玉米7叶1心期~8叶1心期。供试的各个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油菜的三种类型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农学0903 朱晨熹2009301200305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凡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中栽培作为油用的植物,统称为油菜。其中包括很多种类。我国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态和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 1、芥菜型油菜 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窄狭,披针形,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叶片和种子都有浓郁的辛辣味,这是从芥菜演化而来的残留遗迹。。薹茎叶具短叶柄,叶面稍有皱缩。花瓣较小,不重叠,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在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等地种植较多。 2、白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a campestris L.。包括原产中国的芸薹和油白菜。染色体组为aa,n=10。 白菜型油菜是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白菜演化来的,植株矮小,分枝较小,茎秆纤细,有薄而光滑的椭圆形叶片。边缘有明显的琴状缺刻,上有刺毛,覆被一层薄薄的腊粉,又称为小油菜、矮油菜和甜油莱,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另一种白菜型油菜是从小白菜演化来的,在古籍中称为油青菜。它的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基叶发达,半直立的。宽大的叶片呈随圆形成或卵圆形,全缘或波状,无琴状缺刻。我国各地称为白油菜、油白菜、油菜白等。白菜型油菜籽粒变异极大,千粒重2~3克,有些品种可达4~5克,含油量在40%以上。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达45%以上。该类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产潜力小,稳产性差。该类型还可分为两个种: (1)北方小油菜:古代文献中称为芸薹,株型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

油菜栽培学试题库

油菜栽培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我国油菜可分和两个大区。 2、根据我国栽培油菜植物学形态特征,遗传亲缘关系,结合农艺性状,栽培利用等特点,可将油菜分为、和 三大类型。 3、按油菜的形态发生及生理特征,可把油菜的全生育期分为、 、和四个生育时期。 4、根据油菜主茎上一次分枝的着生和分布,油菜有、 和 三种分枝习性。 5、油菜花蕾分化的过程为、、 、 和五个时期。 6、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可分解成为、和 。 7、油菜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它三种为、和 。 8、根据油菜叶片着生部位、出生先后和形态不同,可将主茎叶分为 、 和三组。 9、油菜角果的着生状态有、和 三种类型。 10、油菜的收获适期为。 11、我国冬油菜可划分为、、 、 、和六个亚区。 12、油菜的主茎可划分为、和 三个茎段。

13、油菜受冻的三种类型为、和 。 14、双低油菜是指中的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 15、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的含量低,菜饼中的含量低。 16、三大类型油菜中,异花授粉的是油菜,其它两种类型为常异花授粉。 17、当土壤中缺乏元素时,油菜会发生花而不实症。 18、花芽分化前后,株型略松散,呈盘状,称。 19、油菜苗期可分为和两个时期。 20、根据油菜的感温类型,可将油菜分为、和 三种类别。 21、油菜的收获一般有和两种方式。 22、三大类型的油菜中,甘蓝型油菜苔茎叶,白菜型油菜苔茎叶 ,芥菜型油菜苔茎叶。 23、三大类型油菜中,型油菜和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24、油菜的留种方式一般有、、和 四种。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Х” 1、不同品种或类型的油菜,其种皮的颜色是多样的,一般颜色深的种皮较厚。 2、油菜的三组类型叶片中,短柄叶对油菜一生的影响最大。 3、白菜型油菜的苔茎叶不抱茎。 4、芥菜型油菜的苔茎叶不抱茎。 5、白菜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6、甘蓝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7、油菜缺B会发生花而不实症。 8、油菜缺P会发生花而不实症。

油菜品种介绍

沣油737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10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8 品种名称:沣油737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6150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浓绿,叶柄短。花瓣深黄色。种子黑褐色,圆形。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31.8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3天。平均株高152.6厘米,中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483.6个,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9克。菌核病发病率16.69%,病指8.55;病毒病发病率5.93%,病指3.7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0.3微摩尔/克,含油量44.86%。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长江下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5 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4.9公斤,比对照增产16.9 9%;两年区试16个试点,13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7.7公斤,比对照增产10.56%。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7公斤,比对照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移栽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直播宜10 月中旬播种。 2.合理密植:移栽密度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密度每亩2.0万株左右。 3.科学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播后施好追肥,每亩底施硼肥1公斤。 4.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菌核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沣油5103 发布日期:2009-12-2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浏览次数:1995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2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摘要通过对8个审定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周麦22、淮麦22和淮麦25在产量、抗性和群体结构上表现均较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麦;品种;群体结构;抗逆性;产量;淮北地区 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却很少。该试验选用8个审定的小麦品种,通过对其群体结构、产量形成因素和综合抗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涡阳县城东镇棉麦原种场,该场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灌溉方便,栽培方式统一,耕作管理水平一致。 1.2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开麦18、富麦2008、新辐麦1号、荔高6号、周麦22、淮麦22、淮麦25、烟农19,均为半冬性品种。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接近大田的大区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烟农19为对照(CK)。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340 m2(40.0 m×8.5 m)。 1.4试验过程 基肥施氮、磷、钾复混肥(25-16-10)1 050.0 kg/hm2,折合施纯N 262.5 kg/hm2、P2O5 168.0 kg/hm2、K2O 105.0 kg/hm2,于整地前撒施于田内,用专用小麦拌种剂甲基乙柳酮(甲柳酮40%,三唑酮10%)10 g拌10 kg种子。2008年10月16日播种,基本苗225万株/hm2。10月20日有1次降水,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定苗。12月2日喷施除草剂。2009年4月18日和5月5日分别化控防治蚜虫(毒死蜱,25%乳油),人工喷雾均匀[1-2]。 1.5调查内容

油菜品种青杂5号

油菜品种青杂5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品种来源:105A×1831R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审定情况: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及甘肃、青海等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134天左右,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 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62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角粒数25.7粒, 千粒重3.9克。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5.05%,病指6.47%,抗性优于青杂1号和青油14号。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18.56微摩尔/克, 含油量45.2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春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2.7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4.92%,比对照青油14号增 产18.46%;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52.45公斤,比对照青杂1

号增产12.25%,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3.4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 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每亩播种量0.35~0.50公斤。(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保苗1.5万~2.5万苗。(3)田间管理:每亩底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油菜的品种及分类 农学0903 朱晨熹25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凡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中栽培作为油用的植物,统称为油菜。其中包括很多种类。我国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态和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 1、芥菜型油菜 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窄狭,披针形,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叶片和种子都有浓郁的辛辣味,这是从芥菜演化而来的残留遗迹。。薹茎叶具短叶柄,叶面稍有皱缩。花瓣较小,不重叠,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在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等地种植较多。 2、白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a campestris L.。包括原产中国的芸薹和油白菜。染色体组为aa,n=10。 白菜型油菜是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白菜演化来的,植株矮小,分枝较小,茎秆纤细,有薄而光滑的椭圆形叶片。边缘有明显的琴状缺刻,上有刺毛,覆被一层薄薄的腊粉,又称为小油菜、矮油菜和甜油莱,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另一种白菜型油菜是从小白菜演化来的,在古籍中称为油青菜。它的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基叶发达,半直立的。宽大的叶片呈随圆形成或卵圆形,全缘或波状,无琴状缺刻。我国各地称为白油菜、油白菜、油菜白等。白菜型油菜籽粒变异极大,千粒重2~3克,有些品种可达4~5克,含油量在40%以上。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达45%以上。该类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产潜力小,稳产性差。该类型还可分为两个种: (1)北方小油菜:古代文献中称为芸薹,株型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

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共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根据正兴镇的气候土壤条件,建议推广芥菜型比适合,生育期大约在160天左右。现在对基本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土壤选择与整地 (一)土壤选择:油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适应性较广,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应该选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养分充足、微酸性的土壤种植。水稻收割后的稻田是很适宜的田地之一。但是要选沙粘适中、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不易渍水、排灌方便的田地。 (二)整地的方法:由于油菜种子小,水稻田长期淹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整好地是播种均匀、苗全、苗壮、苗均匀、苗齐的关键;如果整地粗放土块过大,种子就会落入土块的孔隙中,延长出苗时间,苗不齐,造成苗弱、减少分蘖,还有土壤与苗根接触不好,根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水肥,造成缺肥现象;因此要求整地精细。 二、播种:有育苗移栽、条播、撒播、点播等方式。育苗移栽有利后期大田管理、利于高产,但是费时费工;撒播省时、省工,但是不利于后期的管理且产量不高;条播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育苗移栽:苗床面积小方便管理,利于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并有足够的时间对大田进行精细的整地;但是移栽油菜根系分布较浅,后期易倒伏,所以应注意壅根培土。 1、育苗技术(1)苗床准备: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水源好、二、三年内没有种过蔬菜的沙土、沙质土做育苗地;苗床要上层松下层实,使根生长良好而入土不深,有利于起苗移栽时断根少,移栽后成活率高;苗床的厢面宽5尺左右,厢面土块细碎、平整、不渍水,每亩厢面需要农家肥1000斤加40斤普钙和土壤充分拌匀。(2)播种:播种前一定要晒种。每亩苗床播精选种子0.8—1斤;播种均匀,分种到厢;播种后用不带叶的树枝或竹枝轻扫一遍厢面。(3)苗床管理:及时间苗,当苗到3—4片叶时应除去病弱苗、弯脚苗;移栽前7天左右用清沼气液(1桶沼气液兑3桶水每桶加一把尿素)施一次陪嫁肥。(4)移栽:一般苗龄35天左右有6片叶、株高有6寸、根茎粗0.6厘米,就可以移栽,移栽时要做到不伤根、不损叶、多带护根土,要栽正、栽直、栽稳,要边起苗边移栽,不栽隔夜苗,栽时大小苗分开栽,边栽边浇定根水。栽种方式最好是条栽,行距1.2尺、株距5—6寸。 (二)条播:是种油菜最常用的栽培方式,具有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吸收水肥能力强,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但是由于油菜种子小必所以须整地精细、施足底肥和精选种子。

作物栽培学油菜专题复习资料

1、发展油菜生产的意? (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的含油量约占其种子的35%-50%。特别是“双低一高(低芥酸和硫甙,高油酸)”菜籽油更是健康油。 (2)能提供多种用途的工业用油:普通采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其可以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其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3)能提供优质饲料和植物粗蛋白: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粕,含蛋白质40%左右,碳水化合物30%-40%,还有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良好的精饲料。 (4)油菜在持续农业种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5)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6)油菜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作物。(其花期还是旅游的好风景) 2、油菜在持续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油菜是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全年增产增收的优良作物。其次,油菜的花期长,20-30d,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4个蜜腺,因而油菜也是重要蜜源作物。第三,种植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在栽培油菜过程中施入土壤的氮、磷、钾元素都随根、茎、叶、花、果实归还土壤。因此,种植油菜实质上是取油还肥,并以肥养田。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增加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有利于后作的增产,所以油菜是耕作制度中的良好茬口。 3、发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对策? (1)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尽快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简单的“双低”油菜。 (2)、加大机械化生产进程,提高油菜生菜效率。解决我国油菜生产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的问题。 (3)、提升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菜生产效率。引导带动龙头企业,建立油菜籽加工产业联盟,延长油菜产业链条。 4、油菜栽培利用的特点? (1)、油菜的优质指标非常明确,且标准越来越高。 (2)、油菜优质生产的最大不利环境因素就是外来花粉的污染。 (3)、油菜的营养特性很特殊,N的需求量很大,但对N的利用率低养分还田率高。 (4)、油菜的收获指数很低,限制了其发展。 (5)、油菜植株高大,分支很多,株型松散,个体差异大。 (6)开花、结果时间集中在后期,根系在后期容易衰退,制约了油菜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7)、角果皮是油菜后期的主要光和器官,其光合产物占了粒灌浆的物质来源的40%。 5、中国油菜经历了四个阶段:徘徊阶段、提高阶段、发展阶段、波动阶段。 6、、我国冬油菜区分为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游亚区、长江下游亚区和华南沿海亚区六个亚区,安徽省油菜产区分别属于华北关中亚区、长江中游亚区和长江下游亚区三个亚区。 7、凡是栽培的用于收子榨油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统称为油菜。按其系农艺性

油菜籽品种知识

油菜籽品种知识 一、品种概况 油菜籽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遍及全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开裂,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由种皮、胚及胚乳遗迹三部分组成。种子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氮3.9%-5.2%,蛋白质24.6%-32.4%,纤维素 5.7%-9.6%,灰分 4.1%-5.3%,油脂37.5%-46.3%。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会影响油菜籽及菜籽油的质量。油菜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以亚洲最大,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但单产过低,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其次为欧洲,种植面积较亚洲小,产量却占世界总产量的37%以上。 世界上主要生产油菜的国家除我国以外,还有印度、加拿大、巴基斯坦、法国、波兰、瑞典等国。加拿大40年代开始种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油菜的主要生产国和输出国,年出口近100万吨。世界各国的出口贸易量,年平均约150万吨。波兰、瑞典、丹麦、法国、民主德国等国,年出口几万吨到几十万吨。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是进口油菜籽(油)的主要国家。我国出口油菜籽的品质与加拿大相似,瑞典质量略好。 二、油菜籽的分类 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1、白菜型油菜: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北方春播的小油莱,原产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此类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发达,叶椭圆形,有明显琴状缺刻,且多刺毛,被有蜡粉,匍匐生长。这种油菜春性特别强,生长期短,耐低温,适宜于高海拔;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作春油莱栽培,分布在中国的青海、内蒙古及西藏等地区。另一种是中国南方的油白菜,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主要特征是染色体2n=20,外形很像普通小白菜,是小白菜的油用变种,株型较大,分枝性强,茎秆粗壮,茎叶发达,叶片较宽大,呈长椭圆或长卵圆形(叶全缘或呈波状),茎叶全抱茎着生,叶面蜡粉较少,半直立或直立,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种子有褐色、黄色或杂色三种,含油率38%~45%,中国南方各地的白油菜、甜油菜、黄油菜均属此类。这种油菜生育期短、抗病性较差、产量较低。

国内外油菜育种概

第一节国内外油菜育种概况 一、世界各国油菜育种概况 1.油菜的类型:油菜是一个农艺学名词,不是分类单元。油菜按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大体上可把世界范围内栽培的油菜品种分为三大类型: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2n=20)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 L.,2n=36)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 前两者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邻近国家,后者则原产于欧洲。 2.三大类型油菜的传统分布和生产(1) 欧洲: 欧洲各国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次之。(2) 中国:中国油菜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作调料利用)。(3) 印度和南亚:印度和南亚以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4) 北美(主要是加拿大):北美各国则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5)大洋州(主要是澳大利亚):大洋州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6)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用作生产调料和芳香油。欧洲部分有少量甘蓝型油菜。 一油菜育种概况 科学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始较迟。(1)中国的油菜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孙逢吉,1948;Singh,1958)。 (2)欧洲的油菜育种工作也始于20世纪30年代。且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最早在欧洲开展油菜育种,Lembke种子公司最早在北德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Lembke是当时欧洲的主栽品种,也是欧洲油菜育种的最基础材料。1938年瑞典Sv?lov 种子协会(现为Sv?lov AB)育种实验站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由引进的Lembke 品种中通过系统育种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Matador (Andersson,1950)。此后,丹麦、法国、波兰、英国等国都相继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 (3)加拿大油菜生产发展较迟,1941年起才由波兰引进白菜型春油菜(称为Polish type),由阿根廷引进甘蓝型春油菜(称为Argentine type)。到50年代后期才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50-60年代以低芥酸育种为主,60年代前期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无芥酸品种Oro,此后又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双低(低芥酸和低硫甙)品种Tower。至70年代双低品种相继问世,从80年代到现在,生产上不论白菜型和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都是双低品种,因而在加拿大油菜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一项重要外销产品。这是由于产品品质改良使一个作物发展到处于垄断地位的典型事例。 到70年代在加拿大油菜中甘蓝型油菜的种植面积只占1/3,到1989年品种调查结果,甘蓝型油菜的种植面积上升到56.4%,其中Westar一个品种就占50.2%(约达144.73万hm2);白菜型品种Tobin占42.6%。这两个品种遍布全国各地。 (4) 印度油菜育种工作也开始于30年代(Singh,1958)。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油菜主要分布于印度北部恒河流域,以北方邦(Uttar Pradsn)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印油菜的1/2,印度把油菜(rape,Brassica campestrisL.)和芥菜(mustard,B.junceancea Coss.)相提并列,油菜育种工作也是同时并进的。油菜品种则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白菜型油菜有三种变种:托里亚(toria,B.campestris,var.toria),褐籽沙逊(brownsarson,B.campestris,var.brown sarson)和黄籽沙逊(yellow sarson,B.campestris,var.yellow sarson)。中国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5)日本:在亚洲,日本是开展油菜育种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日本本地油菜来源于中国汉代,由朝鲜半岛引进,自30年代以来,由欧洲引进一批甘蓝型油菜品种,加上当地原产的甘蓝型油菜(命名为B.napella Chaix),就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开展油菜育种研究,40余年间育成了农林系统的甘蓝型油菜品种40余个(详见刘后利主编的《油菜的遗传和育种》,1985)。

最新国审油菜品种汇总

2013年国审油菜品种

2013年国审油菜品种审定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1 品种名称:油研57 选育单位: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D0848A×YD57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8天,比对照南油12号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复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黄褐色。株高193.3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7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7.9个,每角粒数19.9粒,千粒重3.51克。菌核病发病率3.78%,病指 2.04,病毒病发病率0.95%,病指0.3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6.44%,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5.86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1.56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油量93.78千克,比对照增产15.0%;两年平均亩产油量87.67千克,比对照增产12.7%。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油量87.81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18日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2.亩种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

直播20000株以上。3.有机肥作底肥,亩施纯氮15千克以上;氮、磷、钾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轻,花期看苗根外补肥;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0.5~0.8千克作基肥沟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 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02 品种名称:德5油319 选育单位: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33A×HR19 特征特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6天。苗期叶片半直立,子叶肾形,叶柄中长,裂叶3~4对,顶叶椭圆形、较宽大,叶缘锯齿状,叶面蜡粉较多。花瓣黄色、侧叠,角果较粗,中偏长,籽粒黄褐色。株高189.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5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9.3个,每角粒数17.4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发病率3.94%,病指1.76,病毒病发病率 0.20%,病指0.11,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籽粒含油量 45.62%,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尔/克。

油菜基本知识

油菜基本知识 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

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 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 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蔬菜品种的分类——叶菜类

蔬菜品种的分类——叶菜类 叶菜类以蔬菜叶片、叶柄或叶的一部分作为食用,是品种最多的一类蔬菜。 在蔬菜中,从提供维生素的品种和数量来看,绿叶菜是属于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类。绿叶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绿叶菜的含钙量也比较多,一般绿叶菜的钙的利用也较好,但也有些绿叶菜,由于含有草酸而利用率不高。此外,绿叶菜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也较高。 (1)大白菜。大白菜也叫结球白菜。其心叶洁白鲜嫩,质细味美,是供食用的部分。大白菜耐贮存和运输,是秋、冬、春季和重要蔬菜之一。由于在秋、冬、春大白菜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蔬菜,甚至是主要蔬菜。所以,尽管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B2和钙的含量不很丰富,却仍然是人们所需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大白菜含锌的数量之高,在蔬菜中是屈指可数的。含的铜、锰、钼和硒也很丰富。大白菜按其成熟期的不同,可分为早熟、中熟及晚熟三种类型。 (2)圆白菜。圆白菜又叫结球甘蓝、包心菜、洋白菜、莲花白。其菜叶洁白脆嫩。食用方法多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圆白菜的营养价值比大白菜略强一点,其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白菜,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略高于大白菜。圆白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维生素P的含量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圆白菜依叶球的形状可分平心型圆白菜、圆头型圆白菜、尖头型圆白菜三种类型。 (3)油菜。油菜又叫青菜、黑白菜。其菜叶鲜嫩,可以炒食、煮食,

也可以腌渍。油菜在全国均有栽培。油菜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之一。其胡萝卜素和钙的含量都很高,维生素B1、B2、PP、C和铁的含量也都比较高。 (4)菠菜。菠菜又称赤根菜。其叶片、叶梗色泽翠绿,细嫩柔软,生食、熟食、作馅皆宜。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菠菜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之一。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很高,维生素B2、C、PP、铁和钙的含量也比较高,但可惜的是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也不宜和其他含钙多的食物一起食用。补救的是先用开水将菠菜烫一下,可除部分草酸。菠菜按叶分为尖叶、圆叶及大叶菠菜等三种类型。 (5)苋菜。苋菜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以幼苗和嫩茎叶供食,浙江、江苏等省也有专取食其肥大的茎部者。苋菜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老茎也可以剥皮腌制。南方栽培很普遍。 (5)茼蒿。茼蒿又称蓬蒿和蒿子杆。其供食用部分是幼苗或嫩茎。它可以凉拌或炒食,吃起来清香爽口。全国南北方均有栽培,每年冬春上市较多。茼蒿叶中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钙和磷都较丰富。而茼蒿杆中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少。 (6)蕹菜。蕹菜又称空心菜,因共茎中空而得名。以其嫩稍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幼茎也可以来凉拌。蕹菜生熟食皆宜。产于我国南方。蕹菜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之一。它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的含量都很高,维生素B1、C、PP、钙和磷的含量也都比较高。 (7)生菜。又叫叶用莴苣。叶茎鲜嫩清脆,味清香略带苦味。主要供生食,是西餐中常用的蔬菜。嫩生菜含纤维少,加糖做成菜泥,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