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资料(生物化学)历年生理大题汇总.docx

期末复习资料(生物化学)历年生理大题汇总.docx

期末复习资料(生物化学)历年生理大题汇总.docx
期末复习资料(生物化学)历年生理大题汇总.docx

目录

2003期末 (1)

2005期末 (1)

2006期中 (2)

2006期末 (2)

2006补考 (2)

2007期中 (2)

2007期末 (3)

2007补考 (3)

2007八年 (3)

2008护理期末 (4)

2008期末 (4)

2009康复护理、2008医工期末 (6)

2009期末 (6)

2009补考 (6)

2010期末 (7)

2003期末

简答

>试述胰液分泌的调节。

>长期服用糠皮质激素的病人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

>动脉血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论述

?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在兔的实验屮,给兔快速注射20ml的生理盐水,尿量有什么变化?试述其机制。

?比较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异同点。

2005期末

简答

>心室肌兴奋性的影响因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和意义

>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过程

>内脏痛的特点

论述

>突触前抑制的机制和意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机体大出血,尿量如何变化,机制是啥?

2006期中

简答

?.通道扩散的特点

?血小板上血功能

?输血原则

?心动周期快速充盈期的室内压,动脉瓣,房室瓣,血流方向,容积的情况

论述

>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形成原理

>.牵拉颈总动脉残端(颈动脉窦),血压变化及其调节原理

>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2006期末

简答

?简述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机制

?简述心脏泵血过程

?简述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论述

>给大白兔气管插管上连一10cm胶管,呼吸怎样变化,为什么?

>试述肾小球的滤过率的影响因素以及肾脏病变时出现责白尿的可能原因

>试述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作用的异同点

2006补考

简答

?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跟06期末的题目一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和意义,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论述

>给实验动物吸入5%的CO2,呼吸运动有何变化

>兴奋性突触电位的产生机制(记不清楚具体文字了……希望有人能补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007期中

简答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是什么,怎么测定

?微循环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论述

>叙述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收缩舒张的过程

>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临床水肿的原

>证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本质是机械牵张感受器>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全过程

2007期末

简答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情况下胃酸不对胃黏膜自身消化的原因

?正常人眼视6m以内的物体要如何调节论述

>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

>大量出汗后的尿量变化及生理调节机制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能否突然停药?为什么>试述去大脑僵直及产生机制

2007补考

简答

?输血原则

?易化扩散特点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影响肺换气主要因素

论述

>论述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异同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血压如何变化,及其机制为何

2007八年

选择

?影响红细胞变形性的因素

?铁主要在何处吸收

?迷走神经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精子成熟需要多长时间

简答

?钠钾泵的生理作用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胰液的成分与作用

?葡萄糖重吸收的机制

?远视眼的机制

论述

>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分期及离子流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与屮枢突触的异同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及生理作用

2008护理期末

简答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髓祥升支和降支转运水和离子的机制

?.根据生理学知识解释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机制论述

>.突触前抑制的机制

>增大无效腔,呼吸会怎么变化,解释其机制

>.心室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和特点

2008期末

选择

1.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时间CO2潴留,若吸入纯02可致呼吸暂停。原因是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靠

A.高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高CO2刺激屮枢化学感受器

C.缺0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D.缺0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2.血浆清除率是零的物质为

A.尿素

B.葡萄糖

C.菊粉

D.碘锐特

3.正常人眼视近物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B.角膜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C.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D.晶状体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4.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外段的形态与视杆细胞不同

B.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能产生超极化的感受器电位

5.以下关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降低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防止子宫收缩,保持胚胎生长的环境;

B.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具弹性和易拉丝的特性;

C.孕酮可抑制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避免将胚胎排出子宫;

D.孕酮抑制输卵管细胞的增生、分泌,减弱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

6.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特征不包括

A多突触接替B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7.正常眼在安静时能使远物在折射后成像的位置是

A.视网膜前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上

D.远点

E.近点

&正常人眼视近物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B.角膜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C.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D.晶状体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9.毁损下丘脑视上核,尿浓缩和尿量将出现下列何种现象?

A.尿稀释,尿量减少

B.尿浓缩,尿量增加

C.尿稀释,尿量增加

D.尿浓缩,尿量减少

10.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女子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男人

B.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儿童

C.基础代谢率与体表血积成比例关系

D.身高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基本相等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12.激烈运动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是

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B.葡萄糖的无氧酵解

C.脂肪酸代谢

D.氨基酸代谢

13.肾小管不同节段重吸收Na+的最大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髄祥升支细段

C.髄祎升支粗段

D.远端小管

14?肾脏内髓部高渗尿的形成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K+

B. NaCIC? NaCl 和尿素D. NaCl 和KC1

15.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球蛋白

B.卩■球蛋白Cy球蛋白D.白蛋白E.纤维蛋白原

16.半规管壶腹悄内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旋转变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减速运动

E.直线匀速运动

17.正常眼在安静吋能使远物在折射后成像的位置是

A.视网膜前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上

D.远点

E.近点

18.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构成的回返性抑制使用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甘氨酸

D多巴胺E5■疑色胺17.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特征不包括

A多突触接替B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C刺激该系统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D主要是通过丘脑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E是上行唤

19.下列关于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它们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

B.为“全或无"式

C.可以总合

D.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E.均为局部电位

20.关于微动脉,说法错的是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简答?红细胞的生理特点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胰酶不对自身消化的原因

?丘脑两种投射系统的特点

?眼视近物的调节

论述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每期有哪些离子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过程及生理作用

>氧离曲线各段的意义

2009康复护理、2008医工期末

简答

?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简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简述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

?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

?简述近视眼的产生机制和纠正方法。论述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2分)

>试述兴奋性突触作用的产生过程和电位变化。(13分)

>试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和生理作用。(10分)

2009期末

简答

?什么是静息电位,它的形成机制

?胃液中胃酸的生理作用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什么是简化眼利用简化眼简述在视网膜成像的机制

?.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论述

>一只兔子气管插管处接上50cm的导管,问呼吸变化情况和机制

>一个人突然从卧位变成站立,血压如何变化,机制是什么

>去大脑偎直的表现及形成机制

2009补考

简答

?简述输血的原则

?动脉血压形成因素

?试述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家兔实验,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尿量有何改变?为什么??请简述内脏痛的特点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哪些特性

论述

>钠泵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其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请论述心肌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有哪些

2010期末

简述

?动脉血压的成因

?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视杆系统视锥系统的分布、功能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

论述

>心室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内脏痛特点,牵涉痛机制

>肾髓质渗透梯度建立的机制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 孙黎编 1、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每3.6个氨基酸残基旋转一周,螺距0.54nm,侧链基团R分布在螺旋外侧,整个螺旋靠链内氢键(且每个肽键上的N—H和后面第四个残基上C=O形成氢键)稳定,绝大多数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为右手螺旋。 2、β-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3、启动子: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4、DNA重组:是指在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菌细胞的转化中、病毒转导中等发生的DNA片段的交换或插入。 5、原初反应:指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完成了光能向电能的转换,其实质是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6、临界日长:指诱导植物成花所需的极限日照长度。 7、乙烯三重反应:指在ETH的作用下抑制上胚轴伸长生长,促其横向加粗,并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可作为ETH的生物鉴定法。 8、呼吸链:是指按一定方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能够进行氧化还原的许多传递体组成的传递氢荷电子的序列。 9、代谢库:指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幼叶、幼果、块茎、块根等。 10、光合磷酸化:指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成ATP的过程。 11、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答:以ε.coli为例,DNA复制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起始:从DNA上控制复制起始的序列即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叉,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可以是单向,若以双向进行复制,两个方向的复制速度不一定相同。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无到有合成新链,所以DNA复制需要有含3’—OH的引物,引物由含有引物酶的引物体合成一段含3一1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 ②延长: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当复制叉沿DNA移动时,以亲代3’→5’链为模板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可连续进行,以亲代5’→3’链为模板时,子链不能以3’→5’方向合成,而是先合成出许多5’→3’方向的冈崎片段,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子链; ③终止:当一个冈崎片段的3'-OH与前一个冈崎片段的5’一磷酸接近时,复制停止,由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隙,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脂类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 2.脂酸的β-氧化 3.酮体 4.必需脂肪酸 5.血脂 6.血浆脂蛋白 7.高脂蛋白血症 8.载脂蛋白 受体代谢途径 10.酰基载体蛋白(ACP) 11.脂肪肝 12.脂解激素 13.抗脂解激素 14.磷脂 15.基本脂 16.可变脂 17.脂蛋白脂肪酶 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20.胆汁酸 二、填空题 2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电泳法可将其为、、、四种。 22.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其主要作用是。 2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递氢体是,限速酶是,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24.乙酰CoA的去路有、、、。 25.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此酶受多种激素控制,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26.脂肪酰CoA的β-氧化经过、、和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脱下的氢由和携带,进入呼吸链被氧化生成水。 27.酮体包括、、。酮体主要在以为原料合成,并在被氧化利用。 28.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和酶。 29.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递氢体是,它们都主要来源于。 30.脂肪酸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内的乙酰CoA需经循环转运至而用 于合成脂肪酸。 3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其辅助因子是。 32.在磷脂合成过程中,胆碱可由食物提供,亦可由及在体内合成,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及提供。 33.脂蛋白CM 、VLDL、 LDL和HDL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和。 34.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35.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由、及所构成。

生化大题最终版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3,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及其维持力。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通常描述为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顺序,简称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反映蛋白质分子的共价键结构;其维持力主要为肽键,还可能存在二硫键等其他共价键。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局部片段的构象,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是连续的,主链构象通常是规则的;其维持力为氢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尤其是那些稳定的、有规律的周期性结构。这些结构涉及的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位置,不涉及AA残基侧链的构象。](课件概念) 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又称模体、基序,是指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聚集和结合形成的特定构象单元,如αα、βαβ、ββ、螺旋-转角-螺旋、亮氨酸拉链等。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描述其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形成是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的结果;其维持力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及二硫键等少量共价键。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质的亚基与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这一结构层次称为该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维持力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 4.比较蛋白质变性和蛋白质变构。 2.B-DNA右手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

①两股DNA链反向互补形成双链结构:在该结构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主链,位于外面,碱基侧链位于内部。双链碱基形成Watson-Crick碱基对,即腺嘌呤(A)以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以三个氢键与胞嘧啶(C)结合,这种配对称为碱基配对原则。由此,一股DNA链的碱基序列决定着另一股DNA链的碱基序列,两股DNA链称为互补链。 ②DNA双链进一步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在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平面与碱基平面接近垂直,与螺旋轴平行;双螺旋直径为2nm,每一螺旋含10bp(bp:双链核酸长度单位,1bp 为1个碱基对),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轴向距离为0.34nm;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沟槽:相对较深、较宽的为大沟(轴向沟宽2.2nm),相对较浅、较窄的为小沟(轴向沟宽1.2nm)。[课件沟宽计算方式不同,如下:大沟(也称主槽 major groove)宽1.2nm,小沟(也称次槽minor groove)宽0.6nm。] ③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碱基对氢键维系双链结构的横向稳定性,碱基对平面之间的碱基堆积力(属于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维系双螺旋结构的纵向稳定性。 3.从分子组成、结构、功能方面对蛋白质及DNA进行比较。

11生理生化期考A卷答案

海南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参考答案 科目:《植物生理生化》试题(A卷)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班级: 成绩登记表(由阅卷教师用红色笔填写) 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阅卷教师: 2013年1月15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得分阅卷教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与适应能力。 2、呼吸作用——植物细胞消耗有机物与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3、协调生长温度——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4、安全水——能够安全贮藏时的种子中的最低含水量。 5、花熟态——植物能感受环境刺激而诱导开花的生理状态。 6、生命周期——生物体从发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 7、交叉适应——植物在某种逆境中进行锻炼时,对其它逆境抗性也会提高的反应。 8、光合午休现象——光合作用在中午前后暂时下降的现象。 得分阅卷教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根压,上端动力是蒸腾拉力。 2、果树的“小叶病”往往是因为缺 Zn 元素的缘故。 3、甲瓦龙酸在叶片中合成赤霉素需要长日照,在根中合成赤霉素则需要低温。

4、植物能够进行自养生活是植物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5、筛管中糖的主要运输形式是蔗糖和寡聚糖。 6、细胞分裂素的英文代号是 CTK ;短日照下合成的植物激素的英文代号是 ABA 。 7、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有 Pr 和 Pfr 两种型式。 8、短日植物南种北引时,其生育期延长。 9、感受光周期的色素是光敏色素。 10、光合作用包括原初反应、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和二氧化碳同化三阶段。 11、证明光周期的感受器官是叶片的经典试验方法是菊花的遮光实验。 12、试验证实,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细胞的抗寒性就越高。 13、光合作用的电子最初供体是 H2O ,最终受体是 NADP+。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植物叶片在早上、中午和傍晚的水势变化趋势是 B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低→高 D.高→高→低 2、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 。 A、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B、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C、植物对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D、植物对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转折时期 3、诱导植物的雄花产生可用C 处理。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乙烯 4、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C ) A. 正相关 B.负相关 C. 既相关又相互独立 D没有关系 5、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日光强度应:( B ) A.等于光补偿点 B.大于光补偿点 C. 小于光补偿 D 等于光饱合点 6、C 4途径中,CO 2 的受体是 C 。 A.草酰乙酸 B.天冬氨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核酮糖二磷酸 7、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直接氧化途径是 B A. EMP B. PPP C.TCA D无氧发酵 8、植物组织以糖为底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其呼吸商的值 A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变化无规律 得分阅卷教师

【精品】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植物的生物大分子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2.简单蛋白: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这类氨基酸只含由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不含其他成分. 3.结合蛋白: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辅基)。 4.盐析: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5.蛋白质变性: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1 / 8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填空题 1.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其所带电荷为(0),在pH〉pI时以(负)离子存在,在pH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D。构象发生改变3。DNA二级结构模型是(B) A。α-螺旋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C。三股螺旋D。β—折叠 4.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B) 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 3 / 84

生化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 生物化学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D*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 、柠檬酸B、肉碱C A、ACP A E、乙酰辅酶、乙酰肉碱D)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b6 A、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B 、转氨基作用 C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E ) 、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d7( FADH2 和NADH、产生A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c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 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4.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3. 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五、简答题 1.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 RNA: 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 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等。 3.比较DNA 和RNA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 的碱基为A、T、G、C;而RNA 的碱基为A、U、C、G; (2)构成DNA 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 的戊糖为β-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 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 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2.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D EK 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默认分类2010-05-15 20:53:28 阅读196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医学试题精选2010-01-01 21:46:04 阅读19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___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和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和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和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和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 素c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大一生化习题

磷氧比: 当底物磷酸化时,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所消耗的用于ADP生成ATP的无机磷酸中的磷原子数。 蛋白质的等电点: 当蛋白质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变构效应: 有些酶分子表面除了具有活性中心外,还存在被称为调节位点(或变构位点)的调节物特异结合位点,调节物结合到调节位点上引起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提高或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变构效应。酶的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促使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种特性称为酶的专一。 磷酸戊糖途径: 是指糖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不经过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直接将其分解为核糖,同时将能量以一种还原力的形式贮存,供机体生物合成时使用。这个途径称为磷酸戊糖途径。 冈崎片段 DNA双链中,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不同的单链,其在合成时,先形成小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减色效应 DNA复性后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酶原激活 没有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氨基酸的等电点 当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氨基酸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呼吸链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 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学键叫肽键。 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同工酶 存在于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称之为同工酶。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先脱氢形成亚氨基酸,进而与水作用生成酮酸和氨的过程。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分子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突变,使蛋白质生物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产生的疾病被称为分子病。 增色效应: 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核酸的变性 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 a -螺旋、B -折叠、B -转角 4 .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D 3. B 4.C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D 五、简答题 1. 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RNA: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a 螺旋、B -折叠、B -转角、自由回转等。 3 .比较DNA和RNAE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的碱基为A T、G C;而RNA的碱基为A U、C、G;

(2)构成DNA的戊糖是B -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的戊糖为B -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 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2 .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 .D EK 五、简答题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 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 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自由空间或无阻空间)。 3.指由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由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 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系统。 、填空题 1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 .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3 .运输囊泡扁平囊泡分泌囊泡 4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5 .蛋白质 6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7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8 .不饱合脂肪酸 9 .水膜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 .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 .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最新《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纵观近几年来生化自考的题型一般有四种:(一)最佳选择题,即平常所说的A型多选题,其基本结构是由一组题干和A、B、C、D、E 五个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其余均为干扰答案。 (二)填充题,即填写某个问题的关键性词语。(三)名词解释,答题要做到准确全面,举个例来说,名解“糖异生”,单纯回答“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这一句话显然是不够的,必需交待异生的场所、非糖物质有哪些等,诸如此类问题,往往容易疏忽。(四)问答题,要充分理解题意要求,分析综合,拟定答题方案。现就上述四种题型,编写了生物化学习题选,供大家参考。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 A、ACP B、肉碱 C、柠檬酸 D、乙酰肉碱 E、乙酰辅酶A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 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

生化大题汇总

生化大题汇总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因子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拓扑异构酶:松解DNA的超螺旋。 解链酶:打开DNA的双链。 引物酶:在DNA复制起始处以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互补的RNA短片断。 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合成互补的DNA新链。 连接酶:连接DNA片断。 DNA结合蛋白:结合在打开的DNA单链上,稳定单链。 ※DNA复制有何主要特点? 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合成、需RNA引物,以dNTP(A,T,C,G)为原料,新链合成方向总是5’->3’,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DDP) ※DNA复制的高保真性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DNA复制的高保真性取决于三个方面:1、DNA双链碱基的严格配对与DNA聚合酶对配对碱基的严格选择性;2、5’->3’外切核酸酶的即时校读作用;3、对DNA分子中的错误或损伤的修复机制。 ※真核生物DNA复制在何处进行?如何进行? 在细胞核内。 复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起始阶段(DNA解旋解链及引物合成):DNa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分别使DNA 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在起始点由引物酶催化合成RNA引物;2、DNA合成阶段: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dNTP为原料按碱基互补原则(A-T,C-G)在RNa引物引导下,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新链(分前导链和随从链);3、终止阶段:水解RNa引物(polI),填补空缺(polI),连接DNA片断(连接酶)。 ※何谓反转录?在哪些情况下发生反转录?写出主要酶促反应过程。 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的过程叫做反转录。 反转录可发生于:1、在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甚至致癌过程中;2、在基因工程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 病毒RNA(反转录酶dNTP)->RNA-DNA杂化链(RNA酶活性)->cDNA单链(DNA聚合酶活性)->cDNA 双链 ※概述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包括DNA半保留复制,DNA损伤后的修复合成和反转录 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互补新链,这样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完全相同,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在某些梨花、生物学因素作用下DNa链发生碱基突变、缺失、交联或链的断裂等损伤后,可进行修复。修复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与SOS修复等。切除修复:1、核酸内切酶从损伤处的5’端切开,出现正常的3’端;2、核酸外切酶水解已打开的损伤DNA段;3DNA聚合酶以互补的DNA链为模板,dNTP为原料,5’->3’方向合成新的DNa片段;4、连接酶连接形成完整的DNA链。 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的过程叫做反转录。反转录在病毒致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于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实验。 ※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有哪些?比较各自不同特点。 有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引物酶、反转录酶、连接酶和拓扑异构酶。

最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柯玉琴-期末试卷A、B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考试时间90分钟 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标准曲线: 2、离心技术: 3、同工酶: 4、酶活力: 5、诱导酶: 6、呼吸速率: 7、种子生活力: 8、抗逆性: 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0、光合速率: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32分) 1、测定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_ 为纵坐标。 3、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植物组织氨基酸含量时,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_________,

_________与茚三酮和还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_________,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nm处的光密度,求出氨基酸的含量。 4、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β-淀粉酶不耐。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实验中,电泳存在三大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和。 7、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_____ ,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_______ 的作用。 9、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0、在研究植物矿质元素中,常用的植物溶液培养法有__ 、 __ 和 __________。 11、水培时要选用黑色容器装营养液,这是为了防止______ 。 12、常用________ 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13、用活体法测定硝酸还原酶的材料,取样前叶子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以积累_______________,产生更多________________,加速硝酸盐的还原。 14、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A、底物浓度必须极大于酶浓度 B、酶浓度必须极大于底物浓度, D、酶能提高反应的平衡点C、与底物浓度无关 2、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它们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波长处。 A、260nm B、650nm C、540nm D、280nm 3、斐林(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时,应选用的波长是()。 A、260nm B、650nm C、540nm D、280nm 4、叶绿素提取时,叶片匀浆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5、一般而言,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 A、2:1 B、3:1 C、1 :2 D、1:3

5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4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一、名词解释 1、外周蛋白:在细胞膜的细胞外侧或细胞质侧与细胞膜表面松散连接的膜蛋白,易于用不使膜破坏的温和方法提取。 2、内在蛋白:整合进入到细胞膜结构中的一类蛋白,它们可部分地或完全地穿过膜的磷脂双层,通常只有用剧烈的条件将膜破坏 才能将这些蛋白质从膜上除去。 3、同向协同: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4、反向协同: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反 5、内吞作用:细胞从外界摄入的大分子或颗粒,逐渐被质膜的小部分包围,内陷,其后从质膜上脱落下来而形成含有摄入物质的 细胞内囊泡的过程。 6、外排作用:细胞内物质先被囊泡裹入形成分泌泡,然后与细胞质膜接触、融合并向外释放被裹入的物质的过程。 7、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 胞整体地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二、填空 1、膜蛋白按其与脂双层相互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内在蛋白与外周蛋白两类。 2、根据磷脂分子中所含的醇类,磷脂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种。 3、磷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含一个极性的头部和两个非极性尾部。 4、神经酰胺是构成鞘磷脂的基本结构,它是由鞘氨醇以酰胺键与脂肪酸相连而成。 5、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磷酰胆碱为亲水端,脂肪酸的碳氢链为疏水端。 6、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 7、脑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和单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 8、神经节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糖和唾液酸组成。 9、生物膜内的蛋白质疏水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而亲水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10、生物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 11、膜脂一般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其中以磷脂为主。 三、单项选择题鞘 1、神经节苷脂是()A、糖脂 B、糖蛋白 C、脂蛋白 D、脂多糖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按夹心饼干的方式排列。 B、磷脂包裹着蛋白质,所以可限制水和极性分子跨膜转运。 C、磷脂双层结构中蛋白质镶嵌其中或与磷脂外层结合。 D、磷脂和蛋白质均匀混合形成膜结构。 3、跨膜蛋白与膜脂在膜内结合部分的氨基酸残基() A、大部分是酸性 B、大部分是碱性 C、大部分是疏水性 D、大部分是糖基化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物膜的叙述除哪个外都是正确的() A、蛋白质和膜脂跨膜不对称排列 B、某些蛋白质可以沿膜脂平行移动 C、蛋白质含量大于糖含量 D、低温下生长的细胞,膜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5、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A、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酸所组成的酯 B、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 C、在室温下,甘油三酯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甘油三酯可以制造肥皂 E、甘油三酯在氯仿中是可溶的 6、脂肪的碱水解称为() A、酯化 B、还原C、皂化 D、氧化 E、水解 7、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 A、所有的磷脂分子中都含有甘油基 B、脂肪和胆固醇分子中都含有脂酰基 C、中性脂肪水解后变成脂酸和甘油 D、胆固醇酯水解后变成胆固醇和氨基糖 E、碳链越长,脂酸越易溶解于水 8、一些抗菌素可作为离子载体,这意味着它们() A、直接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对细胞膜有一个类似于去垢剂的作用 C、增加了细胞膜对特殊离子的通透性 D、抑制转录和翻译 E、仅仅抑制翻译 9、钠钾泵的作用是什么? () A、Na+输入细胞和将K+由细胞内输出 B、将Na+输出细胞 C、将K+输出细胞 D、将K+输入细胞和将Na+由细胞内输出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0、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脂与蛋白质,它们主要通过什么键相连?()A、共价键 B、二硫键 C、氢键 D、离子键E、疏水作用 11、细胞膜的主动转运() A、不消耗能量 B、需要ATP C、消耗能量(不单指ATP) D、需要GTP 四、是非题 1、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顺式) 2、天然脂肪酸的碳链骨架碳原子数目几乎都是偶数。? 3、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4、细胞膜的内在蛋白通常比外周蛋白疏水性强。? ①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②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③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④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是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⑤其他因素:膜蛋白和膜脂的结合方式、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5、缩短磷脂分子中脂酸的碳氢链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6、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 7、细胞膜的两个表面(外表面、内表面)有不同的蛋白质和不同的酶。?

植物生理生化试题材料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 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 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2、斐林(Folin )-酚试剂法:也称lowry 法,它结合了双缩脲试剂和酚试剂与蛋白质的反应,是双缩脲方法的 进一步发展,可利用其在650nm 波长下的特定吸收进行比色测定。 3、茚三酮显色法: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紫色的二酮茚-二酮茚胺。其吸收峰 在570nm,而且在一不定期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 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12、浓缩胶 13、分离胶 14、酶活力、比活力: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5、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16、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为抗性。 17、呼吸速率:单位时间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或原生质释放的C02或吸收02的量来表示 18、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02或放出02的量。 19、无土培养:不用土壤,用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和沙培等。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是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N0 3-所诱导生成。 23、活性氧:较0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泼的02的代谢产物或由其衍生的含氧物质,包括.02-、.0H 、H202 等 24、生物自由基:泛指通过生物体自身代谢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带有多余电子的、化学活性很高的基团或分子。 二、填空:

生化课后题目及答案

2 蛋白质化学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 1.65%: 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r 2131.11100159001.65M ??=≈最低 ()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 3.指出下面pH 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 (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 (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 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6.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1)酸水解得 Ala ,Arg ,Leu ,Met ,Phe ,Thr ,2Val 。 (2)Sanger 试剂处理得DNP -Ala 。 (3)胰蛋白酶处理得Ala ,Arg ,Thr 和 Leu ,Met ,Phe ,2Val 。当以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到DNP -Ala 和DNP -Val 。 (4)溴化氰处理得 Ala ,Arg ,高丝氨酸内酯,Thr ,2Val ,和 Leu ,Phe ,当用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DNP -Ala 和DNP -Leu 。 解答:由(2)推出N 末端为Ala ;由(3)推出Val 位于N 端第四,Arg 为第三,而Thr 为第二;溴化氰裂解,得出N 端第六位是Met ,由于第七位是Leu ,所以Phe 为第八;由(4),第五为Val 。所以八肽为:Ala-Thr-Arg-Val-Val-Met-Leu-Phe 。 7.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多少圈螺旋?计算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 解答:180/3.6=50圈,50×0.54=27nm ,该片段中含有50圈螺旋,其轴长为27nm 。 8.当一种四肽与FDNB 反应后,用5.7mol/LHCl 水解得到DNP-Val 及其他3种氨基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