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走廊SWA概念方案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走廊SWA概念方案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 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大背景下,将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打造合理的城市绿色景观廊道。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景观廊道;生态景观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大发展的情况下,城市自然景观与周边的一些生态大自然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关系到城市可持续性的发展。城市景观整体的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才能使整个周边的环境得到全面的提升。针对目前国内的一些建设现状,运用基本的景观生态廊道建设的原理,总结出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性、绿色廊道的分类等。 1 绿色廊道建设的背景 随着目前国内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周边的环境污染、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如: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等,这些污染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基础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景观廊道的建设将作为城市生态环

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绿色景观廊道的重要作用 2.1 绿色景观廊道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 城市的绿色景观廊道是紧紧与人们生活的空间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承担了人们户外活动场地的作用,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对生态、大自然环境向往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城市人们的休闲、锻炼、娱乐等活动的功能。绿色景观廊道已成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素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2.2 绿色景观廊道可以调节城市暖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地球的空气质量在变差,这将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植物对整个环境的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且这样改善环境的方式将会造福后世。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2.3 绿色廊道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建设 绿色廊道建设最初的目标是提升人们与环境的协调性,但绿色廊道的建设目前的现状已经不仅仅是完成它的基础使命,时代赋予它更高的要求和作用,它不仅可以优化环境功能而且还能丰富城市文化和艺术内涵,目前我国绿色廊道在规划与建设时需与城市周边的环境相融洽、和谐,营造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使命感的绿色廊道文化,丰富整个城市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

生态廊道相关资料

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 摘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廊道将其有机联结,提高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由此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概念、组成与特性、功能、发展等进行理论研究,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对其客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远期和近期布局、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功能和特色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提出若干具体意见。以期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研究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植物配置;成都市;城乡统筹;和谐生态,人类追求;城乡统筹,时代呼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无疑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廊道建设的实践,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就一定市域范围内,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廊道,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引玉之砖。 1 城市绿色廊道概述 概念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城市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廊” (T HE GREEN CORRID)O,R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景观既为绿廊所分割,又被绿廊所联结。它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并紧密结合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廊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是城市绿廊诸多类型中的一种。它由设置了一定健康游憩设施的非机动车道和旁边的带状绿地、绿色节点等有机构建,连接城市各类公园和城郊的各类景点,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行人及非机动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 组成与特性 城市绿廊(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主要由绿带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绿色河流廊道3 部分组成。 城市绿廊与其他廊道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们具有:(1) 整体性,(2) 联结性,(3) 延伸性,(4) 多功能性,(5) 地域特色性。 功能 城市绿廊具有多重功能,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协同作用。其主要功能有: (1)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城市绿廊首要的功能,它构建城市中的自然系统,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和迁移提供保障。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18T14:56:34.12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陈卓超 [导读] 生态型住宅不管从空间上还是环境资源上,都是关系到人们实际生活需求,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生态型住宅不管从空间上还是环境资源上,都是关系到人们实际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空间使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本文主要对生态型住宅设计涵义及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设计;节能环保 一、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的相关概述 (一)生态住宅设计的涵义 生态住宅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住宅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并降低住宅建筑对环境的破坏,构建自然和谐的建筑空间,并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效利用,促进建筑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生态住宅设计主要是将可持续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结合自然环境,合理的对住宅建筑进行布局和规划,有效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结合生态住宅设计的相关技术,营造一个健康、舒适、自然美观的居住空间。 (二)生态住宅设计的相关技术 1、能源规划与利用,在实际的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合理的对各类能源进行利用,并合理的对能源进行规划,降低能源的浪费。例如:太阳能是生态建筑中常用的可在生资源,合理的对太阳能进行利用,科学的进行住宅室内的采光设计,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应用。 2、生态住宅中节能技术,节能是生态住宅的重要组成。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合理的对节能技术进行应用,降低资源的浪费。科学的对生态建筑中的节水、节电等节能技术进行应用,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质量,充分体现生态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势。 3、生态住宅中可再生技术,可在生技术主要是将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住宅对资源的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一)全面遵循节能环保原则 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是顺应当前社会存在的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出如何高效利用自然资源,重复利用,降低能源损耗等主要策略。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匮乏,优化及完善居住环境与及模式,在选材上必须要保证所选择建材的经济住宅、钢结构高层建筑等,评价工程项目对资源的实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遵循人本、环保的基本设计理念 设计生态住宅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根据建筑学与生态学基本理念,对住宅建筑和其他因素间的实际关系进行合理安排,这就要求设计师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规划角度出发,对住宅区的风向与朝向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开辟出合理的住宅区生态走廊与风道。而后,需要考虑建筑单体、园林绿化等对阴影、阳光所产生的影响,对阴影区与阳光区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运用,以求更大程度上的利用住宅区的地面,将其设定为景观环境的主要用地,并适当将住宅底层架空并结合景观设计,将其用作景观生态基地。同时,应重视对周边环境中优质因素的应用,既可引水入区,也可借景远山,以打造山水形态的自然性住宅区。在整个生态住宅设计体系中,不仅要求室内要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也要具备足够的生态气候调节性能,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后,设计者应充分利用好地形地貌,并妥善处理建筑、景观、日照等因素,最好保证景观空间设计的层次性、丰富性与深远性,以充分发挥出景观的生态优势。 三、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生态策略在建筑屋面设计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屋面是建筑耗能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建筑屋面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屋面保温施工也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屋面保温施工时应当注重对保温材料的应用,通过使用容重比较低、吸水率低以及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来发挥出应有的节能效果,我们通常都将这些节能材料设置于屋面和防水层之间。并且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节能材料,但是在进行节能材料的选用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保温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解,做好材料的把关工作,并且在施工前应当设置好配合比,必要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试配。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来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这种倒置式屋面主要就是指将以往的保温层和防水层进行调换,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以往保温层中的材料在吸水后导热系数将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这种做法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和费用。为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我们应当尽量采用倒置式屋面。此外,屋面绿化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屋面的能耗,因此在未来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和应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蓄水屋面。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在平屋面上蓄好三到五公分的水层,这样就能够起到显著地效果,在气候干燥的环境下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在湿热的环境下也同样具有相同的效果。 (二)生态策略在建筑外窗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所有建筑来说,窗户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外窗的设计也是生态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影响。首先从材料的角度上来说,当前新型玻璃在房屋节能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低辐射玻璃主要是指在表面镀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等涂层薄膜,在这种处理方法下,玻璃的反射率将会降低,这种玻璃能对可见光以及近红外的透光率较高,反射率较低,能够获取大量的太阳能辐射能,但是在常温环境下长波红外热的透光率较低,反射率较高,因此在保温性能上具有较大优势。这也使得这种新型玻璃材料在我国近年来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为了增强门窗的节能效果我们还可以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采用新型的门窗材料,增强房屋建筑的自身保温性。在门窗框以及墙间的缝隙中可以采用弹性松软性材料、弹性密闭性材料以及密封膏进行密封。而在窗户与墙之间的比例设计上也要予以严格控制,在炎热干燥的区域我们就可以采用较小的窗户,这样就能够减少白天从窗户透过的太阳辐射的热量,晚上也能够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 (三)生态策略在建筑混凝土材料中的应用 随着生态建筑的不断发展,关于混凝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加优质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确保其在强度、稳定性以及时效性上能够满足相应的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Ningbo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 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

站生态走廊建设发言材料 (精简)

创新理念细化措施科学管养 打造临侯“百里风景线” 启动“打造高速公路原生态绿色走廊”建设以来,我站以打造“百里临侯风景线”为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努力建设原生态绿色走廊,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 一、主要做法 1、组织领导落实到位:一是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措施。 2、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我站在掌握疫情防控细节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防疫和绿化补植两手抓、不耽误。 3、形式方法有创新:一是在土门连接线试铺具有涵养水土,抑制杂草生长的生态除草布,节约了成本,效果明显。二是我们采用奥维地图APP,方便快捷测算出临汾收费站互通区域内的绿化面积,省时省力。 4、精管细养保成活。一是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实行统一采购,尽量选择本地苗木,加强对运输过程的时效性调度管理;二是严把栽种质量关,对挖、扶、栽、浇、管每道工序严格把关;三是及时开展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工作,保证了栽种苗木的成活率。四是以临汾互通为示范,伐除杂生树木,清理垃圾杂草,翻整土地,拔除广告设施混凝土基桩,增设隔离栅,给过往司乘提供了畅、洁、绿、美的行车环境。

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1、现有绿化管护人员为临时工勤人员,管护经验丰富,吃苦耐劳,满足高强度的工作需要,保证及时适时开展绿化作业。 2、我们计划在互通区域栽种兼具有观赏和经济价值的苗木,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3、采购程序滞后,而绿化具有季节性,且养护经费几乎腰斩,资金有限。需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计划性;需精打细算,做到专款专用;坚持保护与提升并重,以低成本提升绿化效果。 4、做好中分带苗木整形修剪和道路两侧遮挡号牌剪除工作,保证绿化美观和行车安全。 在后续创建和今后管养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提升绿色走廊建设水平,为建设绿色美丽生态临汾北贡献绵薄之力。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建设问与答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建设问与答 1、永定河是一条什么样河?(功能与定位) 永定河是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总面积4.7万km2,北京境内流域面积约3200km2。 永定河北京段全长170km,分为官厅山峡段、平原城市段、平原郊野段,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和大兴五个区。永定河也是北京的母亲河,孕育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永定河定位为“京西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生态屏障”,防洪、供水、生态是永定河三个重要功能。 2、永定河目前的现状? 永定河的早期工程建设多以防洪工程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治河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逐步过渡。历经多年整治,永定河的防洪安全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状况还相对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水资源紧缺,永定河有限的水资源几乎全部用于北京西部工业建设,使三家店以下河道断流、干涸。河道内历史原因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坑。由于坑壁陡峭,植物无法生长,河床逐渐沙化,冬春季节,风沙弥漫。随着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入河污水排入量逐年增多,污染河道。永定河生态环境日趋恶劣。 3、永定河存在的主要问题? 永定河目前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防洪堤坝受破坏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北京市把永定河主要作为泄洪河道,一定程度忽视了其生态涵养和城市景观的作用,使得永定河及沿岸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严重影响了其作为北京“母亲河”的形象。 沿河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土地面积占全市面积30%,GDP只占12%,地方财政收入只占5%左右。其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发展初期,与发展快速的北京东部和北部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4、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联系西南区域的生态纽带和北京重要的生态廊道,永定河的开发治理不仅能极大地改善京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价值,而且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北京建设国际性宜居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安全是主线、节水是理念、生态是效果”和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构筑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把永定河建成“有水的河、生态的河、安全的河”,成为城市西部绿色生态走廊,服务沿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

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

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1规划背景 1.1调整背景 为更好地推动明湖区块城市建设,同时更好地配合轨道土地储备计划,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对《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局部调整。 1.2调整范围 本次控规调整范围分研究范围和重点调整范围。 研究范围为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总用地面积7.48平方公里。 重点调整范围为生态走廊-宁东路-盛莫路-会展路-盛梅路-规划路-东外环路-中山东路-盛梅路-百丈路-盛莫路-规划路围合范围,总用地面积3.48平方公里。 1.3调整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 3)《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 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 6)《宁波市东部新城总体规划》(2005); 7)《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8)《明湖环湖地区城市设计与景观概念方案》(2015) 9)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 10)其他相关标准规范、规划文件和设计要求。 1.4规划成果 本次控规局部调整成果包括说明书、图集和单元图则,并作为原东片区控规

的补充,涉及到原东片区控规修改部分以本次控规局部调整内容为准,控规局部调整内容将结合原东片区控规内容一起作为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的依据。 2控制单元 2.1单元划分 本次控规调整,延续原控规单元划分,通过四条主要水道和河滨绿廊将整个东片区划分为森林、城镇、河道花园、生态4个住区,单元编码依次为DQ-A、DQ-B、DQ-C、DQ-D。 2.2发展规模 调整后东片区人口规模为12.12万人,总建筑量约752万平方米。 2.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3主要调整内容 3.1道路调整 (1)湖滨路适当西移,并调整线形,适当增加开发地块面积。 (2)盛莫路以东、宁东路以南的明湖地块调整道路走向及其与地块的关系。 (3)沙州路根据最新道路红线翻图。 (4)为优化宁波邱隘综合客运枢纽周边交通,将横港路由20米调整至24米,并调整盛梅路至规划支路间的道路线形。 (5)兴宁东路根据《兴宁路(福庆南路-东外环)道路工程规划》翻图。

生态廊道

2.1.1 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和内涵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概念,指的是呈线形或带状的具有系统性的景观生态空间。城 市中的廊道一般包括铁路、城市道路、河流、绿化带等都属于廊道。 城市生态廊道则是指城市中联系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之间 的廊道。按照城市生态廊道的产生方式,将其分成三类:自然廊道、人工廊道和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廊道。本文所研究的沣西新城中心绿廊是介于自然廊道与人工廊道之间的城市生态廊道,是在现状农田基础上规划的连接城市重要河流的连续性生态廊道。 城市生态廊道除了自身基本内容之外还具有文化属性。城市生态廊道的建立应该站 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而且应该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因此,城市生态廊道也体现着生态文明的城市文化。 首先,从空间结构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由纵横交错的城市绿带与绿色节点、绿色 片区相互结合,形成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高度关联性的生态特征,是城市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复合系统重构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 其次,从城市形象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空间组成元素,在城市生态的保护、修复、管理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自然生态作用,体现着城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最后,从城市文化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表现。可持续发 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重要的发展理念,城市生态廊道是上述发展理念基础内容。 因此,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城市中多种多样的城市廊道进行 保护、治理,打造成为兼具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以及绿地系统重构的,具有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精髓的现代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2.1.2 城市生态廊道的基本原理 生态廊道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连续性原理、数目原理、构成原理以及宽度原理。 (1)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原理 由于社会、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干扰,破坏了自然景观的整体性,景观的功 能流动受到阻隔。现代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景观体系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被切割、分散的、孤立的城市生态板块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生态廊道应当具有连续性。(2)生态廊道的数目原理 生态廊道是对生态系统流动与维护有利的景观生态空间,因此,生态廊道的数量越多,对生态系统的分割与阻隔影响就越小。 (3)生态廊道的构成原理 生态廊道应当由生态、本土的植物构成,并且与其所连接的生态斑块构成相接近, 加强生态斑块之间的延续性与关联性。 (4)生态廊道的宽度原理 生态廊道的功能性与其宽度成正比,达到一定宽度的生态廊道才能促进对分散、孤 立的生态斑块的联系与沟通,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原理之一[ 11] 。 2.1.3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霍华德的理想模型田园城市与沙里宁为解决城市盲目扩大的有机疏散理论,都是关 注到了生态廊道的重要性。

北京永定河生态走廊修复案例

永定河生态走廊修复案例 永定河是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北京段全长170公里,北京境内流域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分为官厅山峡段、平原城市段、平原郊野段,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和大兴五个区。 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孕育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资源。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成后,自上而下形成溪流――湖泊――湿地连通的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田园景观,形成“一条生态走廊、三段功能分区、六处重点水面、十大主题公园”的空间景观布局,为两岸五区创造优美的生态水环境,成为北京“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生态屏障”,集防洪、供水、生态三大重要功能于一体。 根据《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计划总投资170亿元,4年完成。到2014年,建成一条长170公里、面积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新增水面1000公顷,绿化面积9000公顷,彻底消除扬沙扬尘,每年回补地下水1亿立方米。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成后,将形成有水有绿,生态良好的北京西南生态屏障,提高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田园景观,扩大五区城市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水

岸经济,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同时,彻底消除永定河大堤安全隐患,提高防汛抢险调度能力,支流治理达50年一遇防洪标准,确保北京的防洪安全。 首批启动5项(四湖一线)工程包括: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循环管线。建成以水串景、水绿相间的绿色生态走廊,形成水面150公顷,绿化120公顷。彻底消除扬沙扬尘,建成良好的生态水环境,示范带动永定河全线生态治理,为发展永定河水岸经济创造条件。 1、永定河概况: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80年 代以来,永定河有限的水资源几乎全 部用于北京西部工业建设,使部分河 道断流、干涸。河床逐渐沙化,是北 京境内的五大风沙源之一。随着沿岸 地区经济的发展,入河污水排入量逐 年增多,污染河道。防洪堤坝受破坏 等。永定河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与城市化发展极不协调。 2、工程规模: 根据《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将从宛平湖到三家店建设一条20 公里长的循环管线,将流下去的水再调上来循环注入干涸 干涸的永定河

生态廊道相关资料全

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 摘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廊道将其有机联结,提高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由此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概念、组成与特性、功能、发展等进行理论研究,并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对其客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远期和近期布局、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功能和特色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提出若干具体意见。以期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研究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植物配置;市;城乡统筹;和谐生态,人类追求;城乡统筹,时代呼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无疑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廊道建设的实践,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就一定市域围,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廊道,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引玉之砖。 1城市绿色廊道概述 1.1概念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城市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廊”(T HE GREEN CORRIDOR),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景观既为绿廊所分割,又被绿廊所联结。它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并紧密结合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廊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是城市绿廊诸多类型中的一种。它由设置了一定健康游憩设施的非机动车道和旁边的带状绿地、绿色节点等有机构建,连接城市各类公园和城郊的各类景点,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行人及非机动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 1.2组成与特性 城市绿廊(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主要由绿带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绿色河流廊道3部分组成。 城市绿廊与其他廊道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们具有:(1)整体性,(2)联结性,(3)延伸性,(4)多功能性,(5)地域特色性。 1.3功能

宁波城绿道网专项规划

宁波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宁波市规划局 2014年9月

一、规划总则 1.1 规划范围与期限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域行政范围,市区范围为宁波市六区行政范围,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 1.2 绿道的定义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1.3 绿道分级 绿道分为省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和城市级绿道、社区级绿道四个级别。 1.4 绿道分类 根据绿道所处区域和功能要求,分为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山地型绿道。

1.5绿道构成 绿道由绿廊、慢行道、驿站和标识系统组成。 1.5.1 绿廊 绿廊是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正常运转的生态和景观基底,绿道沿线应划定一定范围作为绿廊,并与各类城乡规划的绿线控制要求相衔接。 绿廊范围内仅允许建设最基本的绿道设施(包括交通衔接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标识设施等),并严格控制绿道设施的建设规模、密度、高度等;绿道设施在绿廊范围外的,按照相关城乡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与管制。 1.5.2 慢行道 慢行道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即步行、自行车混行道路)三种类型。 慢行道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和生态最小干预的原则,尽量不开山、不填河、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路,尽量借乡间小路、河堤、公园路、林荫道、古道等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利用。 慢行道严禁设置在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段,慢行道穿越滨水地带应注意防洪安全。 1.5.3 驿站 驿站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绿道的服务设施由管理服务设施、商业设施、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分类_李静

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上还没有统一而明确的说法。因此,本文在明确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体系,这将对我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是指具有线性或带形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斑块——廊道——基质”是最基本的景观模式。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构成这一基本模式的则是城市绿地斑块、城市绿地廊道和城市景观基质及城市景观边界。其中,城市绿地廊道是指城市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城市绿地,根据景观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绿道和蓝道两大类。因此,城市生态廊道是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状或带状空间形式的,基于自然走廊或人工走廊所形成的,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绿色景观空间类型。城市生态廊道不仅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起到改善作用,树立城市的美好形象,而且对城市的交通、人口分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 城市生态廊道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城市生态廊道有助于缓 李静1 张浪2 李敬1 1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2上海市绿化管理局 上海 200040 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廊道具有多种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空气和水的净化、缓和极端自然物理条件(气温、风、噪声等)、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污染物的警示等。不仅如此,由于城市生态廊道有着曲折且长的边界,生态效益发散面加大,能使沿线更多的居民受益,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2)城市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环境和生物。城市生态廊道是依循场所的不同属性,契合场所特质所建构的景观单元,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同时,对于生物群体而言,城市生态廊道是供野生动物移动、生物信息传递的通道。因此,城市生态廊道对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城市生态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环境。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一些小径、沿河流的景观带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游憩环境,还有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廊道则不仅是一个游憩场所,更是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 (4)城市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色网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有效地分隔了城市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既控制了城市的无节制扩展,也强化了城乡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保证了自然背景和乡村腹地 对城市的持续支持能力。因此,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城市绿色网络的基础。 3 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 关于廊道的分类,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宗跃光将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Artificial corridor)和自然廊道(Natural corridor)两大类[1]。车生泉将绿色廊道分为绿带廊道(GreenBelt)、绿色道路廊道(GreenRoad- side Corridor) 和绿色河流廊道(Green River Corridor)三种[2],按照不同绿色廊道的功能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生态环保廊道和游憩观光廊道。周凤霞在对长沙市雨花区的绿地规划研究中则将城市绿色廊道分为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并且根据宽度的不同将道路廊道分为三个等级[3]。 作者综合以上的各种观点认为,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应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此,从城市生态廊道形式和功能出发,提出城市生态廊道“形式—功能”的双系分类体系,以适应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不同侧重点(见城市生态廊道分类体系图)。 3.1 形式类型的构成与作用 (1)绿色带状廊道:即在城市中以带状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态廊道,其中又可分为带状公园廊道、风景林带廊道和防护林带廊道。绿色带状廊道不仅能够防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分类

五年级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温榆河是顺义区与朝阳区的结合,全长63.5千米。温榆河是惟一一条发源于本市的河流。它在昌平境内分为南沙河、北沙河。南沙河源于西山,北沙河源于军都山。两条河在沙河镇东汇合,流经顺义、朝阳,在通州汇入北运河。历史上的温榆河,曾经对京北的政治、经济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南北沙河在明朝就成为两岸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但孩子们对温榆河的了解却是很少。因此,为了使孩子们对温榆河有更深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通过本主题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的了解温榆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收集整理资料等综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是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顺义-----我可爱的家乡》第三学期第一单元的第二个主题。顺义具有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平原、美丽的山川,这无疑给家乡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温榆河,作为一条绿色生态走廊,是顺义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了解顺义,热爱顺义,建设顺义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使其自觉形成、提高节水意识及环保意识。 三、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温榆河,全长63.5千米,顺义区境内流域面积53.98平方千米,从源头到机场路沿线约20公里水域,温榆河以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在京城近10年的住宅商品化进程中,自然聚集了北京最有名的高档别墅和顶尖的精英族群,成为令人瞩目的京城首富居住区,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区位特征和精英文化,吸引着更多同一阶层的置业者,“温榆河别墅带”的概念开始显山露水。调查发现,五年级学生对温榆河的了解很少,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只是听说过温榆河,从来没有去过温榆河;那些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对温榆河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一主题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对温榆河加深了解。 (二)目标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搜集、考察等实践活动,了解温榆河有关情况,感受家乡顺义的美丽,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温榆河的活动,感受主体活动的“准备---实施---延伸”的全过程,初步掌握设计、修改、实施、整理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记录等综合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考察温榆河的实践活动,了解温榆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高学生对温榆河

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构建宜居和谐乡村([定稿)

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构建宜居和谐乡村 中共仙女镇委仙女镇人民政府 仙女镇宜黄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整治于2010年正式启动。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紧紧围绕“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构建宜居和谐乡村”的目标,坚持示范带动、政策促动、镇村联动,全力推进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拆除3户,迁建24户,外观修饰27户,生产用房整治41户,结构性改造137户,合计232户,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超前谋划,绘美一幅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镇坚持超前谋划、提前调查、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促进整治工作赢得先机、把握主动,保障整治效果。 (一)调查研究求“实”。由镇新农办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先后10次入村调查,走访了沿线8村16组348户,入实地、查实情。一是调查村民整治意愿,了解整治阻力和产生阻力的原因。二是调查村民整治要求。重点了解村民对房屋设计风格的要求、环境治理的要求、资金补助的要求。三是调查房屋状况。包括房屋结构状况、破损状况、住户状况,并进行分类统计,认真汇总,详细核算。通过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工作部署求“细”。我镇高速公路沿线17公里涉及8 第1页

个行政村,建设战线长、整治任务重、协调难度大。为此,镇委、镇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整治方案,对实施步骤、任务进度进行统一安排,对人员、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对工程质量、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考核,对各个环节进行量化、细化,确保了整治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三)建设规划求“精”。坚持把规划作为村庄整治的“龙头”来抓,以《仙女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积极对接《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枝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沿线新农村建设实际,按照“美化环境、增加景观,分段布局、打造亮点”的设计思路,对沿线各村进行精心设计。同时,按照分类指导、科学可行的要求,分别编制沿线各村居民点建设规划、环境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在规划设计中,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居特色,实现保护与开发、自然与人文、观赏与休闲的有机统一,确保整治工作规范推进。 二、全域推进,扮靓一道景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力求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铺开,使居民点、绿化带、产业区整体推进,着力打造一道亮丽的绿化景观带、生态产业区。 (一)点上突破,户型设计精细化。充分挖掘仙女民居特色,参照步步升文化旅游村的建筑风格,将房屋统一设计为“悬山、白墙、黛瓦”的样式,融村庄整治与旅游村建设为一体。坚持从点做起,突出一户一法,结合沿线房屋户型、结构、框架和周边环境, 第2页

宁波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文本资料

宁波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 发布日期: 2007-11-21 发布机构: 宁波市规划局 宁波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公布材料 宁波市规划局 2007年11月 一、规划编制目的意义 规划范围分两个层次:总规划范围和重点规划范围。总规划范围:东、北至奉化江、余姚江,西至海曙区界及机场路,南至海曙区界及杭甬高速公路,总规划用地面积33.2平方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了便于海曙区管理,以海曙区区界范围为本次重点规划对象,规 划用地面积29.4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对人口、用地的现状和规划基于此范围。 海曙区历史悠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海曙区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一轮的城 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行政中心位于江东区东部新城,意味着海曙区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即将 削弱。这一重要城市职能的变更,使海曙区应该更加明确未来规划和建设的方向,朝着建设高品质的商贸商务区和高品位的生活居住区的目标奋进。同时,伴随着区内大量的工业搬迁、名城保护需求日益迫切,轨道交通的发展等,作为宁波城市“中提升”发展战略重点对象的海曙分区其整体功能提升正面临新的议题。 二、规划的基本思路 1、明确合理的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创新型新城区。 2、解决旧城改造部分居民外迁的土地安置、旧村改造村民安置和现有工业改造升级 等问题。 3、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升整个城市的公共功能。 4、着力缓解核心区因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 规划确定海曙片区的功能定位为“宁波市中心商贸商务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 创新型区域高端服务业基地”,并明确其主要职能为:以发展商贸商务、金融保险、信息科 研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商贸商务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环境优美、 配套齐全的现代都市宜居区。 2、规划结构 总体规划结构形成“一核二轴三心”,以主要道路、江体为基本骨架,形成片区的 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利用余姚江-奉化江生态廊道,以及月湖景区、南郊公园大型生态公园,通过与自然水体、绿化隔离带、公园等开敞空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城区的整体形态。 “一核”:市级中心,即城市核心商贸商务区,总体范围约 4.5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及核心拓展区。 “二轴”:市级主轴,即沿江纵向发展主轴和沿中山路横向优化主轴,发展沿江的 商务、文化、生态与休闲等功能,优化沿中山路的金融、商贸、商务、文化等功能,在城市 功能拓展和发展形态上与“核心”交错呼应,形成立体的城市发展空间。 “三心”:三个区级中心,城南区级中心:主要指环城西路以西、新典路以南、通 达路以东、环城南路两侧区域,依托未来区行政中心,形成以商贸、物流、时尚展示为主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20)教学文案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04-2020) 发布日期: 2006-8-21 中心城总体规划图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区位图 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

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第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宁波区位条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杭州湾跨海大桥、沿海国道主干线、沿海铁路、甬金高速公路、甬金铁路的建设将使宁波由一个交通末端城市变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给宁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影响宁波城市发展的格局,强化宁波中心城市地位。 第四,宁波城市自身功能提升、港口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完善也给宁波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功能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北仑港口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的目标,已成为我市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此外,鄞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宁波整体的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特点 本次规划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现代化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 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社会风尚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保健全、人民生活安康的现代文明城市,确立浙江省高教和科研副中心的地位,更好地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拥有先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通过20年左右时间,把宁波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兼具国际港口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城市性质及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