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艺术一直在发展,音乐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浪漫、更加和谐,本文以大脑与音乐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大脑是如何识别音乐,大脑对音乐的选择,从音乐对人类的好处阐述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脑;音乐;识别判断;音乐脑

一、大脑对音乐的识别

人类具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它对音乐情有独钟。

据研究表明,人类的音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性条件决定的,这正如同人类与动物不相同的语言能力一样,取决于进化、遗传所决定的大脑特定神经基础。人的智力来源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左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右半部分,右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左半部分。左脑为语言脑、理性脑,主管语言、阅读、计算和逻辑思维;右脑为音乐脑、感性脑,也称创造脑,主管音乐、想象、绘画、舞蹈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左脑发达的人能将右脑贮存和记忆的大量信息逻辑化;而右脑发达的人则能将大量信息贮存在脑内,并能使其直观化。只有使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人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那些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的人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

(一)大脑对信息选择判断原理

当大脑遇到新信息时,会首先判断其有无价值,具体说来,信息从五官进入大脑后,就经由视床传送到大脑的边缘系统——膝状体。最初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的部位就是膝状体。与此同时,信息被送到进行周密的“认知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此,大脑决定对什么样的信息构筑神经线路进行学习控制时,膝状体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膝状体处进行的工作被称为“情动信息处理”。在这里要对输入的信息加以判断,看看这些信息对自己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然后,当作出该信息对自己“有价值”的判断时,膝状体就会向大脑皮质释放出使其功能活化的物质。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判断

人们对某一知识充满好奇,内心喜欢学,在学习时感到快乐,就会毫不费力地掌握学习内容,这完全归功于大脑中那种活性物质能使处理学习的神经线路,此时这一知识是音乐的话,人们就会认为音乐具有价值,就会努力记住学习的内容。对于大脑来说,所谓有价值的音乐,就是能使大脑活化的信息或者事物。反过来,不能使大脑活化的音乐就被大脑过滤掉。大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往往此时的学习起来会倍感轻松,而对于那些价值不明确、枯燥无味的音乐则为难吃力,这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人类之所以对音乐技能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大脑认为这种知识是无价值的,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就是没有学习兴趣。当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学习情况无法在感情上达到统一时,就无法使大脑活化,无法使大脑判断其为有价值的信息。

三、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要创造丰富而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学习音乐。应该创设利于学生激发音乐学习兴趣的环境,有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而当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这种方式只能激活少量的大脑路径。所以要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运动知觉等等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才有多种刺激的作用,则大脑的储存和路径系统就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增加了构建有价值知识的机会以及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可能性,能保证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是真实清晰、完整深刻的。创造丰富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因此,想学音乐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多种感官的并用,这样不论人的音乐天赋如何,只要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会了音乐。

第二,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影响,来自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困扰,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人们总在寻找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学习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要对音乐感兴趣,人们就会利用已有经验去构建新的知识,就会处于一个多种多样联系的探究情境中,体验音乐的境界之后再进行知识学习;不感兴趣的人,更需要学习音乐,音乐能引起人们某种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的产生会使人们进入现实之外的环境中,这就会使人们放下心中的烦恼,找到自我解脱的自我放松的办法,因此要从音乐体验的刺激能激起自己对音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音乐对音乐脑的意义

第一,音乐能使音乐脑——右脑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使之兴奋。在生理研究中表明,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和其音质能够很快的强有力的使人的脑神经细胞产生一种动作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的变化很快,且这一电位叫做峰电位。峰电位一旦产生,就会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信息,从而促进大脑细胞中大分子的变化,有利于人的正常生理的控制,天长日久,右脑的棘突触势必就增加了。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很多学习和认知都来源于听觉,因此,婴幼儿的听觉灵敏与否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音乐是最先进入孩子们的生活。通过聆听生动、活泼、优美的音乐,孩子们的听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美好的情感被激发,高尚的情操得到陶冶,潜藏的智慧得以启迪。当他们能感受到音乐形象时,想象力就能乘着音乐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音乐脑就这样被开发利用了。

第二、音乐涉及到文学、美术,涵盖人类社会、历史、科学等各方面,音乐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们学习音乐要用眼看、耳听、口唱、手弹、脑记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而要用大脑进行想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通常人们在进行逻辑思维时,左脑工作,右脑却闲置着,这种不合理现象阻碍了人的智力的发展。音乐的学习过程是在很大程度上的长期听辨、识谱、演唱、演奏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听觉、视觉及耳、口、手、腕以及人的大脑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敏捷反映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锻炼。现在以学习钢琴为例:钢琴可视为一种高雅的乐器,它能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的向上精神。通过与钢琴谱的接触学习,丰富了知识,开阔了思路,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思索,给人以启迪。人们在演奏钢琴时,必须用眼、耳、脑及两只手、甚至脚在瞬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演奏,没有协调一致的动作就没有优美的钢琴音乐。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人的左手和右手的协调演奏对于左脑和右脑的协调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这里不得不说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六岁就随母亲学习小提琴,是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直至成名以后,他还为德国移民科学家举办募捐音乐会。生物学家达尔文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他说:“失去这些爱好,无疑会失去一份幸福,也许还会影响到智力。”俄国的鲍罗丁除了是一名音乐家外,同时还是一位化学家。这些足以证明音乐不但开发了人的智力,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第三、音乐脑的开发必将激发人类创造的火花,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创造中发展的,人的创造思维必须依赖于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来源于音乐脑——右脑的开发和利用,音乐脑的开发必将激发人类创造的火花。开发音乐脑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右脑的利用率。因为右脑的形象思维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并且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若要提高右脑

的利用率,使人的大脑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就须长期坚持学习音乐,使音乐脑经常、反复得到锻炼。只有音乐脑——右脑被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左右脑两半球才会和谐发展,才能拥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重视学校的音乐等艺术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具有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以诺贝尔奖总是由外国人获得为证。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属于应试教育,不太重视音乐等艺术教育,学生被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缠绕着,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大脑的右半球的开发利用,这就会出现智力畸形发展,影响了他们智力的多元化和创造力的发展,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是高分低能型,缺乏应变能力,缺乏创造能力。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某些人已经有所认识,有一些家长已经在自己孩子婴幼儿、小学时期就创造了学习音乐的条件,钢琴、二胡、古筝、小提琴等乐器在城市里悄然兴起,其实多数家长都抱着不求孩子将来能成为音乐家,只要能开发智力,孩子将来有个兴趣爱好就行。希望这些家长们要认真对待,只要这种学习音乐的行动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你的孩子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出类拔萃,并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聪明的大脑不一定有较强的音乐能力,但是有较强的音乐能力,一定会有利于聪明的大脑的形成,人的大脑是最宝贵的资源财富,我们要去开发利用它,让它变得更加聪明,让人类社会因聪明的大脑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君,邢果,音乐教程[M]. 西安:西安出版社,1999

[2]沈建军.爱因斯坦的音乐脑[J].音乐爱好者,1985,(3):26-28

[3]王志伟.浅谈音乐对音乐脑的开发作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42-44

[4]梁丽丽.脑科学对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启示[J].艺海,2010,(7):126-127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论文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论文 摘要:音乐与舞蹈,从古至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究竟密在何处?本文将从各 个方面对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舞蹈互相依存差异 一、舞蹈与音乐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 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 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 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 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 素两个方面。 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 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 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 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 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 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 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 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二、音乐与舞蹈的相同点 一节奏性 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 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

浅谈数学与音乐之关系

浅谈数学与音乐之关系 众所周知,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音乐与数学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 其实,人们对数学与音乐之间联系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说源远流长. 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比率将数学与音乐联系起来. 他们不仅认识到所拨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 于是,毕达哥拉斯音阶和调音理论诞生了,而且在西方音乐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虽然托勒密对毕达哥拉斯音阶的缺点进行了改造,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纯律音阶及相应的调音理论,但是毕达哥拉斯音阶和调音理论的这种统治地位直到十二平均律音阶及相应的调音理论出现才被彻底动摇。 在我国,最早产生的完备的律学理论是三分损益律, 时间大约在春秋中期《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音律篇》中分别有述;明代朱载在其音乐著作《律学新说》对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作了概述,在《律吕精义·内篇》中对十二平均律理论作了论述,并把十二平均律计算的十分精确, 与当今的十二平均律完全相同, 这在世界上属于首次. 孔子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音乐,“数”指数学,即孔子就已经把音乐与数学并列在一起。由此可见,在古代,音乐的发展就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从那时起到现在, 随着数学和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感觉的音乐中处处闪现着理性的数学的影子。 乐谱的书写是数学在音乐上显示其影响的最为明显的地方。在乐谱中,我们可以找到拍号、每个小节的拍子、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谱写乐曲要使它适合于每音节的拍子数,这相似于找公分母的过程——在一个固定的拍子里,不同长度的音符必须使它凑

讨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讨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音乐与文化既相互促进发展,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一个时期内所形成的观念和思想,它代表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反映出这个群体在一定时期的生活状态。音乐通过美的熏陶来影响和感染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它是连接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桥梁,是民族文化持久延续的最佳途径。 一、融合传统音乐与文化,体现人文精神 中国的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阶层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四个流派,其中文人音乐最能代表中国的人文精神实质。在古代文化的代表琴、棋、书、画当中,琴被放在首位。因为琴最能表现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古雅的琴音既能表现出人们追求超凡脱俗的圣雅意境,又不乏天人合一的哲思。比如古琴曲《渔樵问答》表现出了飘逸洒脱的文人格调。上下句的呼应又使渔樵问答情趣剧增。《渔樵问答》在主音调的变化发展中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在第7 段加入的滚拂技法使乐曲走向 了高潮,生动地刻画了隐士豪放和潇洒的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中国古诗词基于声调语言,在昂扬顿挫、平仄韵律中进一步生成起伏有致的节律美。词调音乐与词曲结合的音乐创新,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环节。如《玉梅令》《疏影》等古典词调音乐,从形态上已经非常成熟,代表着中国古代词曲和古典音乐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国的文化影响着古代文人的各种文化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人文化。文人音乐在中国古文化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还以深厚的底蕴及流动的形式渗透到了其他文化与艺术之中。比如,书法艺术中讲究运笔节奏;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推移展现出时间流动的韵味,绘画技法中飞白与泼墨的使用与文人音乐中所展现出来的跌宕和留白有着异曲 同工之妙;建筑艺术中曲桥、飞檐的设计也能找到音乐线条的踪影。这些都是文人精神的体现。 二、结合民族文化与音乐,推动社会发展 音乐具有文化的代表性。它能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区域内起到唤起民心、鼓舞士气的作用,音乐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变为无穷的物质力量。民族音乐可以把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文明呈现出来,它能印证这个地区或民族的人类文明发展痕迹,也能使人在音乐的引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比如江南的丝竹、河北的笙管、西安的古乐等,这些乐器都有古老的传世乐谱,也有代代相传的乐人传承。

浅谈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评论

浅谈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评论 音乐可以说是由节奏、旋律或者是和声的人声或者是乐器等配合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古代有《礼记·乐记》,其中说道: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就是对音乐最初的解释,是人们用有组织的乐音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人类的社会音乐起源于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产生语言之前,就已经学会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体现感情和意思。伴随着人类劳动的一步步发展,渐渐形成了统一的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和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就是最初的音乐模型。音乐体系的逐步发展与形成、壮大,离不开音乐文化传播,尤以音乐评论为重,对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音乐文化和传播的重要性 1. 作为一种声音符号,音乐反映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音乐不是空洞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当中暗含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也可以借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音乐反映了社会的审美功能,也可以体现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音乐可以看作是以生动有趣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感悟生活的艺术,表现了人们崇高的审美标准、审美兴趣和审美理想。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相互交换生活感悟和感受别人的情感。音乐给了人们美的体验,同时它也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标准,洗涤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兴趣,培育高尚的理想。音乐属于社会行为,它可以表现社会生活,又会对社会产生深重的影响。 2. 音乐文化传播能够使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取得关于社会、自然、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音乐文化传播是实现社会音乐功能健全的基本要素。音乐文化传播是唯一能够保存和流传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的技术手段。正是有了音乐文化传播,音乐才可以一直传承下来,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并作为人们继承艺术、改革创新的依据。 3. 音乐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期刊之家QQ2742238827人们通过音乐艺术中的声音和歌词,产生自己的想象并感同身受,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产生审美满足和心情上的愉悦。音乐文化的艺术美体现在声音、形式、感情等方面,它的美感强度和深度都深深的影响着音乐艺术品的传播和流传。 4. 音乐文化传播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应从小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人们通过对音__乐作品的欣赏中取得有利的教育和启迪,从而更进一步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反映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很多方面的内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舞蹈从产生便和音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为舞蹈增添了许多的活性的元素,使舞蹈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而舞蹈让音乐的价值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总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来,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的节拍或歌唱相伴。要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想清楚音乐和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从它们的意义和日常中了解和感悟中,我们可以知道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承一脉的统一体。同时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有共同点。其中在节奏方面,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

音乐与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 --浅谈音乐与情感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欣赏音乐时,转瞬之间,我们心中就会产生连续复杂的情感,这是我们对音乐的微妙的感应,这是我们的情感对音乐的最美妙的响应。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赋予美的因素,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属于意识范畴,但是又以自己特殊的质同一般的意思区别开来,当你浸沉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中,去尝试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将让你随着它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那就说明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产生一种思想冲动,你会认为它是你内心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的音乐也就能激起什么样的感情。有了丰富的情感,音乐才有魅力。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

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 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民族)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风俗,及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 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那么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为精神文化。在阶级社 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 下面我来简述一下,武汉著名的吉庆街,吉庆街地处武汉闹市区,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吉庆街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庆街成为夜市大排档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整顿、被规范的“不合法”状态中。汉口的码头文化在吉庆街发扬光大;吉庆街的菜肴各种菜系之精髓,周围的食客,有的是官高权重的要员,有的是斯文儒雅的公司白领,还有偶尔光临的明星名人。在武汉,没有哪条170米长的街道夜市,能像吉庆街一样,历经多次整顿取缔,却仍“顽强”生存下来;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使得天南海北的游人食客纷至沓 来,争睹它的风采;也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引 起如此大的争议,从2001年10月开始,各部门着 手对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进行。 成立了各个职能部门联合整治吉庆街夜市场管理小组,对市场的进行了统一要求,摆放统一规范。直至2004年6月,经武汉市城管局批准,吉庆街成为武汉市首家获得审批的占道夜市。这段路是全国惟一的可以占道经营的场所。 为了将名街的汉味特色进一步传承,增强名街品牌效应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丰富其特色名街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饮食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江岸区委、区政府决定打造沿江商务区,首选吉庆街进行改建。吉庆街以武汉本地特色菜肴小吃和民间艺人席间即兴演出为特色,外地人来吉庆街不只为了吃,多数是冲着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而来。 不是任何街头艺人都有资格在吉庆街进行卖艺活动,表演的艺人必须事先办理一定的手续,取 得演出证,挂在胸前。 演出证相当于是营业执照。有些艺人们别具一格,在“艺牌”上又附加一个“身份牌”,上面还有本人的肖像漫画。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到晚上,吉庆街就开始鲜活和喧嚣起来,从店内到店外,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顾 客随意选择、 自由搭配,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生意都显得很红火。可分为:美食生活区、民俗创意区、文化馆藏区、商务办公区。各块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交通联系便利,自东南向西北,产业板块布局由喧闹渐次走向宁静,由夜间经营渐次过渡到日间经营,衔接自然。 在吉庆街的音乐表演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种类 浅谈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徐佳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表演艺术系,河南 济源454650) 摘要: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音乐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 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关键词:音乐;文化;生活;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 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215-02 215--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展现艺术的魅力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展现艺术的魅力 “注意听音乐,你的拍子没有合上”;“你的节奏不对”。在课堂上常常听到舞蹈教师向学生发出警告。弹舞蹈伴奏的我,也常常为学生没有合上音乐而苦恼,该如何提高舞蹈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他们对旋律、节拍、节奏的感知能力,是当务之急,也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音乐与舞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国当代著名舞蹈艺术家贡作光是这样认为:“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的。舞蹈是由每个单一动作连续而成的表现情感的组合,它是在音调的高低、节奏的长短,节拍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中进行的。”贾作光的这一舞蹈创作思想更加体现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密不可分的。音乐形象直接深化舞蹈形象并启发舞者的情感,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只有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艺术的魅力。 在大学教学中,会发生节奏感差的情况,其根源在哪?尤其一年级新生,舞蹈教学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节拍上,音乐素质的提高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是否可以专门设立一门舞蹈音乐课,帮助学生去听辨各种节拍音乐,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欣赏、鉴别音乐。舞蹈艺术具有高度的技术、技巧,没有这些能力就难以进行表演艺术的创造,基本技术训练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同时加强音乐艺术培养的训练。从选编教材开始,采用专门为舞蹈课编写的音乐为教材。由钢琴教师来演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来进行辨别,根据音乐旋律、节拍、节奏判断适合做什么样的动作,并由学生来编动作,编组合,舞蹈教员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此项训练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汇总大量有代表性的舞蹈组合,舞剧音乐来分析、欣赏,让编导系的每一位学生学会看着总谱对音乐进行分析。同时将舞蹈与音乐融在一起进行舞蹈作品分析。舞剧所采用的音乐,大部分都是经典之作,很有鉴赏价值。代表作品《梁祝》、《黄河》、《踏歌》、《金山战鼓》、《春江花月夜》等。通过舞蹈音乐的训练,不仅是对音乐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心灵的感受能力,通过音乐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作美,它能够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通过音乐形象而激发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形象及舞蹈创作欲望。 现代的舞蹈艺术已经开始走向音乐的“交响化”,以音乐结构来进行舞蹈形象的构思。这是指那些用现成的音乐作品而创作的舞剧。通过音乐主题素材的变化,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艺术一直在发展,音乐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浪漫、更加和谐,本文以大脑与音乐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大脑是如何识别音乐,大脑对音乐的选择,从音乐对人类的好处阐述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脑;音乐;识别判断;音乐脑 一、大脑对音乐的识别 人类具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它对音乐情有独钟。 据研究表明,人类的音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性条件决定的,这正如同人类与动物不相同的语言能力一样,取决于进化、遗传所决定的大脑特定神经基础。人的智力来源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左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右半部分,右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左半部分。左脑为语言脑、理性脑,主管语言、阅读、计算和逻辑思维;右脑为音乐脑、感性脑,也称创造脑,主管音乐、想象、绘画、舞蹈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左脑发达的人能将右脑贮存和记忆的大量信息逻辑化;而右脑发达的人则能将大量信息贮存在脑内,并能使其直观化。只有使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人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那些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的人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 (一)大脑对信息选择判断原理 当大脑遇到新信息时,会首先判断其有无价值,具体说来,信息从五官进入大脑后,就经由视床传送到大脑的边缘系统——膝状体。最初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的部位就是膝状体。与此同时,信息被送到进行周密的“认知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此,大脑决定对什么样的信息构筑神经线路进行学习控制时,膝状体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膝状体处进行的工作被称为“情动信息处理”。在这里要对输入的信息加以判断,看看这些信息对自己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然后,当作出该信息对自己“有价值”的判断时,膝状体就会向大脑皮质释放出使其功能活化的物质。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判断 人们对某一知识充满好奇,内心喜欢学,在学习时感到快乐,就会毫不费力地掌握学习内容,这完全归功于大脑中那种活性物质能使处理学习的神经线路,此时这一知识是音乐的话,人们就会认为音乐具有价值,就会努力记住学习的内容。对于大脑来说,所谓有价值的音乐,就是能使大脑活化的信息或者事物。反过来,不能使大脑活化的音乐就被大脑过滤掉。大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往往此时的学习起来会倍感轻松,而对于那些价值不明确、枯燥无味的音乐则为难吃力,这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人类之所以对音乐技能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大脑认为这种知识是无价值的,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就是没有学习兴趣。当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学习情况无法在感情上达到统一时,就无法使大脑活化,无法使大脑判断其为有价值的信息。 三、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要创造丰富而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学习音乐。应该创设利于学生激发音乐学习兴趣的环境,有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 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 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宗旨应该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音乐等于唱歌、演奏、作曲的狭隘观念,重新认识音乐学习的文化属性。并且,学生关于音乐学习的考核,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善。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 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 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 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 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 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 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 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 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 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 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英国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论文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摘要】:舞蹈的美离不开音乐的点缀。我们不能忽视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多的注重音乐而偏失了舞蹈本身的意义所在。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舞蹈本身外,还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但在其中当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伙伴。 【关键词】:音乐舞蹈辅助相依形式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以优美的声音来创造听觉的形象,舞蹈是以优美的动作来创造视觉的形象,两者的结合构成时空中流动的舞蹈艺术。舞蹈是流动的雕塑。舞蹈都是以音乐伴奏的。两者相辅相依共同编织着美妙的艺术之花。 一、从科学角度分析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在舞蹈艺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舞蹈和音乐的结合是有着它们共同的科学依据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舞蹈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空间艺术,同时也是时间的艺术。因为音乐和舞蹈都要表达一个过程,即进行着的过程。音乐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靠乐音的连续,舞蹈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依靠动作的连接,就作为时空艺术的舞蹈整体概念而言,一个孤立的动作只构成画面,是静止的,不是舞蹈的典型现象。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舞蹈则是姿势动作,舞蹈整体要用节奏、节拍来组织,音乐也是如此,节奏和节拍是音乐整体的骨架音乐和舞蹈都是“动”的艺术,它们都受不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就是说,在整体或完整的部分进程中,一般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或结束。在这一点上,它们与文学和美术有很大不同,文学中的小说,虽然有“动”着的

情节和进行着的事件,常可中止进行插入背景和人物说明以及作某种观点或理论阐述。又如美术中的图画、雕塑等则是完全不动的。所以从时间概念上说,文学和美术,它们有时是静止的,或是根本静止不动的,而音乐和舞蹈则不是这样,从这方面来讲,就构成了音乐和舞蹈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的基础。音乐与舞蹈就本身而言,二者之间也存在有不同之处。如舞蹈是属于视觉艺术范畴,有形而无声,而音乐则是属于听觉艺术范畴,有声而无形。因此有人说没有声音是舞蹈的局限,也有人叹息音乐太抽象,摸不着也看不见,不易理解。我想,从今天完整的舞蹈艺术概念来思考,也许恰恰可以认为,正是音乐能够弥补舞蹈的“局限”,而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并不是一切不同特点的东西都可以相互弥补。比如一些无声的物体,像桌子、椅子等等,音乐不能够和它们发生什么有机联系。音乐和舞蹈之所以可能结合,主要是因为它们存在着“共同的依据”,存在着共同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正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行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之间的结合是合理的,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反映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是一种至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二、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可以帮助舞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从而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同时,还有助于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组合以及各种舞蹈语汇之间的连贯和流畅,音乐可以大大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就是音乐在舞蹈中所起到的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舞蹈离不开音乐,还基于舞蹈艺术中对声音本能的需要。对此,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在舞蹈表演艺术中,舞蹈动作是最主要的,是“主”,舞蹈音乐是次要的,是“宾”。对于此种观点我认为是非常幼稚和无知的。我们说,加强舞蹈音乐的作用只可能对舞蹈艺术产生积极后果。因为这是“舞蹈艺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当做视觉艺术去欣赏舞蹈时,音乐始终是无形的伙伴,例如舞蹈最后结束时,灯光打开,请指挥向观众鞠躬致谢,这时才提醒人们音乐的存在。一部优秀的舞蹈或舞剧作品,必须要有好的音乐来配合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能被观众所认可。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舞蹈音乐,有时人们还不能很

论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论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论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甘肃省渭源县第一中学张禄荣 【内容摘要】音乐与舞蹈,从古至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究竟密切在何处?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可以不依附其它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而舞蹈是视觉艺术,是有动作而无声的艺术形式。只有当舞蹈和音乐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声又有动作时才可以产生更鲜明、更准确的形象和更深刻、更细致的感情。 【关键词】音乐舞蹈关系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产生的时代。那时期,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毛诗序》)这是关于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关系的最早论述。足见三者关系的密切。但就音

乐和舞蹈的关系而论,笔者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再现。下面就笔者的这一观点加以阐释并与各位行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音乐与舞蹈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的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起源于劳动,并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舞蹈。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即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 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音乐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

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崔浩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也就脱离不了情感,情感是音乐创作的主要对象,音乐能表现情感并唤起情感,音乐在欣赏者身上唤起的情感是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与自身的情感融汇成更为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音乐情感欣赏 旋开音响的按钮,听到缓缓的音乐声流出,便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懂得享受的人,有点飘飘然,也有点不知所措。音乐是美的,它是世间最和谐的事物。它的旋律与动感,它的狂热与柔情,它的停顿与连绵,给人以不可抵抗的力量,音乐的魅力之大,足以让人为之疯狂。 音乐流淌出来的,都是我们最真挚的情感。只要你还有颗跳动的心存在,你就能够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诠释你内心情感的纽带。你可以为它去放肆,去叫嚣,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仍有属于自己的物质,有音乐陪伴的生活,永远都是丰富而充实的。在音乐与情感之间,寻找到心与心的沟通点。我们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爱存在,都有五百次回眸的缘分。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音乐是用声音构成的艺术,是用听觉感知和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也就脱离不了情感,需要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驰、跟丰富多彩的音色、还有力度的强弱、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等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让欣赏者自身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交流与共鸣。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是用声音构成的艺术,是用听觉感知和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情感属于意识范畴,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当你浸沉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中,去尝试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将让你随着它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那就说明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产生一种思想冲动,你会认为它是你内心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情感的多样性往往使我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相对模糊,但我认为,音乐中表现的情感不仅是类型化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喜怒哀乐,它们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相联系。今天我们通过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阐述,与特点的解说,来加强我们对音乐与情感的科学认识,并知道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应该是音乐与感情的基本特点。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 音乐能够表达情感,并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所以我认为,由于人的感情具有一种宣泄释放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外部表现正是人本身情感的体现。其中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等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情感的原因,是这些构成了音乐具有表情性的基本根据。 音乐与情感,是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既然生存于社会,就避免不了各种情感。音乐中的声音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象征意义,它的独立性就体现在音乐被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自其产生以来就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文化,它能反映一个地域或民族的古代文明、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此外,音乐还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潮流与精神。 谈到音乐和文化,就不能不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中国民族音乐与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植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同时,民族音乐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也就是说音乐不但是由人们对大千世界感悟而产生,而且还能反过来调整情绪、调和人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吕氏春秋·适音》曰:“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礼记·乐记》曰:“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礼乐”制度。儒家便是“礼乐”制的倡导者。“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里,乐是指宫廷雅乐,它的实质功能是对“礼”的辅佐,把最具震撼人心的音乐形式与礼法结合在一起,其渗透力和凝聚力是强大的。 是的,自古以来,都是“诗、词、歌、赋”并称的,中国诗词,在声调音韵抑扬顿挫之中形成音乐的旋律之美,凸显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尽力展示着音乐的无

尽风采。而中国的书法、绘画、舞蹈、戏剧更是与音乐结合为一体,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然而,正像是一种文化的碰撞,当今的社会,我们也正面对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碰撞。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趋向于无国界化的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许多领域都受到侵袭,同时文化侵袭也是一种必然,亦如音乐,然而,中国人自古就坚持“百家争鸣”,从不忌讳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虽然对于民族音乐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李西安说:“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由里及表,由浅而深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失落自我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 当世界发展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向着政治格局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长期受到禁锢的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与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多元文化和思想矛盾冲突就很快凸现出来了。首先进入中国大陆并产生巨大影响是邓丽君、刘文正、陈美龄等一批港台歌星。当样板戏和语录歌已经让中国人民麻木而不能真正带给人快感、人们的思想不再那么禁锢的时候,邓丽君等人的歌像一股清泉荡涤着人们干涸的心田。对于来自外界的种种音乐思潮的冲击和五花八门的音乐形式诱惑,人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就被其所征服并无条件地接受,“靡靡之音”的说法显得那么绵软无力。但当人们发现音乐还可以有这样的风格,还可以这样直截了当地抒发感情的时候,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进入发展的轨道。毫无疑问,它的发展是坎坷的,要让人们完完全全地接受如此新潮的一种文化形式注定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走过了艰难的一个适应期、磨合期之后,我们的流行音乐也逐步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风格,一种承载着中国现代文化的风格。

浅谈音乐文化的影响

浅谈音乐文化的影响 音乐文化由来已久,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使人们的生活娱乐更加丰富多彩,附有传奇色彩。可以说没有音乐的人生是残缺不完美的,没有音乐千种声音一个腔,无抑扬高低,万种语言一个调,无轻重缓急。同时也没有了田间小曲、劳动号子和伟大的革命历史歌曲。更别说什么卡拉OK、音乐晚会。整个世界只剩下同一高低的噪音嗡嗡响个不停。那时世界是多么荒凉单调,乏味!这样的人生难道可以完美无缺吗?我想肯定不会了。正因为有了音乐我们的世界才会五彩缤纷。所以我们大家要更加努力让音乐文化融入我们心灵深处让世界更加文明和平。 从某一方面来讲,音乐文化能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要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时他们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必须品外有比较多的剩余用来消遣娱乐。音乐文化在人们不断消遣娱乐中逐渐发展起来。通过音乐文化的不断熏陶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了。从而使这个国家在国内外有了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本国旅游欣赏观光等,使该国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该国在国际上的也可能因此被认可或提高。对于一个民族亦有同样的效果。可见发展音乐文化对一个国家也好民族也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清朝末年,国外音乐文化已经发展的相当稳定成熟了。而在中国只有少数留学生对音乐文化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并认识到音乐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是重要不可缺少的。西方乐器在国外都得到了很好的销售而在中国销售一架钢琴都是很困难的事,当时的中国一片混乱,国库空虚,经济也萎靡不振,很多人的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更别提购买一些对于贫苦人民来说是很奢侈的娱乐物品。只有少数皇室和贵族可以买得起也用的着,而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在国外销售的异常好。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情况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艰难异常,导致中国的音乐文化在这段期间内发展十分缓慢。在1987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门打开了,我们开始对外贸易了,经济才逐渐发展起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也有了剩余。人们开始利用剩余消遣娱乐,中国的音乐文化才得到改善与发展。迄今为止,中国音乐文化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由此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音乐文化也作用于国家民族,两者是同进步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建设与进步的今天音乐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位置。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大大扩展了,人们通常以为音乐这是精神范畴上的东西,其主要作用就是表现心情与情感。其实,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刺激了内在的身心健康,其包括了心里和生理两方面。人们欣赏音乐实际上是心里和生理结构与音乐文化的协调。音乐是一门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手段,塑造出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人格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于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音乐教育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它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地融汇在一起,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教养的音乐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同学们团结一致、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