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LAN三种端口模式理解

VLAN三种端口模式理解

VLAN三种端口模式理解
VLAN三种端口模式理解

V L A N三种端口模式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A c c e s s、H y b r i d和T r u n k三种模式的理解Tag,untag以及交换机的各种端口模式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调试交换机时接触最多的概念了,然而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对这些概念似懂非懂,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一个案例,试图向大家阐明这些概念

untag就是普通的Ethernet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可以识别这样的报文进行通讯;

tag报文结构的变化是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加上了

4bytes的vlan信息,也就是vlantag头;一般来说这样的报文普通PC 机的网卡是不能识别的

下图说明了802.1Q封装tag报文帧结构

带802.1Q的帧是在标准以太网帧上插入了4个字节的标识。其中包含:2个字节的协议标识符(TPID),当前置0x8100的固定值,表明该帧带有802.1Q的标记信息。

2个字节的标记控制信息(TCI),包含了三个域。

Priority域,占3bits,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取值0到7,7为最高优先级,0为最低优先级。该域被802.1p采用。

规范格式指示符(CFI)域,占1bit,0表示规范格式,应用于以太网;1表示非规范格式,应用于TokenRing。

VLANID域,占12bit,用于标示VLAN的归属。

以太网端口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Hybrid和Trunk。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在接收数据时,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发送数据时: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在这里先要向大家阐明端口的缺省VLAN这个概念

Access端口只属于1个VLAN,所以它的缺省VLAN就是它所在的VLAN,不用设置;

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属于多个VLAN,所以需要设置缺省VLANID。缺省情况下,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缺省VLAN为VLAN1

如果设置了端口的缺省VLANID,当端口接收到不带VLANTag的报文后,则将报文转发到属于缺省VLAN的端口;当端口发送带有VLANTag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VLANID与端口缺省的VLANID相同,则系统将去掉报文的VLANTag,然后再发送该报文。

注:对于华为交换机缺省VLAN被称为“PvidVlan”,对于思科交换机缺省VLAN被称为“NativeVlan”

交换机接口出入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Access端口收报文: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则直接丢弃(缺省)

Access端口发报文:

将报文的VLAN信息剥离,直接发送出去

trunk端口收报文: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判断该trunk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的数据进入:如果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

trunk端口发报文:

比较端口的PVID和将要发送报文的VLAN信息,如果两者相等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不相等则直接发送

hybrid端口收报文: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则判断该hybrid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的数据进入:如果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此时端口上的untag配置是不用考虑的,untag配置只对发送报文时起作用)

hybrid端口发报文:

1、判断该VLAN在本端口的属性(dispinterface即可看到该端口对哪些VLAN是untag,哪些VLAN是tag)

2、如果是untag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是tag则直接发送

以下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华为交换机的hybrid端口模式[Switch-Ethernet0/1]inte0/1

[Switch-Ethernet0/1]portlink-typehybrid

[Switch-Ethernet0/1]porthybridpvidvlan10

[Switch-Ethernet0/1]porthybridvlan1020untagged

[Switch-Ethernet0/1]inte0/2

[Switch-Ethernet0/2]portlink-typehybrid

[Switch-Ethernet0/2]porthybridpvidvlan20

[Switch-Ethernet0/2]porthybridvlan1020untagged

此时intere0/1和intere0/2下的所接的PC是可以互通的,但互通时数据所走的往返vlan是不同的。

以下以intere0/1下的所接的pc1访问intere0/2下的所接的pc2为例进行说明

pc1所发出的数据,由inter0/1所在的pvidvlan10封装vlan10的标记后送入交换机,交换机发现intere0/2允许vlan10的数据通过,于是数据被转发到intere0/2上,由于intere0/2上vlan10是untagged的,于是交换机此时去除数据包上vlan10的标记,以普通包的形式发给

pc2,此时pc1->p2走的是vlan10

再来分析pc2给pc1回包的过程,pc2所发出的数据,由inter0/2所在的pvidvlan20封装vlan20的标记后送入交换机,交换机发现intere0/1允许vlan20的数据通过,于是数据被转发到intere0/1上,由于

intere0/1上vlan20是untagged的,于是交换机此时去除数据包上vlan20的标记,以普通包的形式发给pc1,此时pc2->pc1走的是vlan20

=================================

综上所述,以下列举Switch收发Switch对标记的处理remark

Access(接收)Tagged=PVID不接收注:部分高端产品可能接收。Access(接收)Tagged=/PVID不接收注:部分高端产品可能接收。Access(接收)Untagged接收增加tag=PVID从PC

Access(发送)Tagged=PVID转发删除tag

Access(发送)Tagged=/PVID不转发不处理

Access(发送)Untagged无此情况无此情况无此情况

Trunk(接收)Tagged=PVID接收不修改tag

Trunk(接收)Tagged=/PVID接收不修改tag

Trunk(接收)Untagged接收增加tag=PVID

Trunk(发送)Tagged=PVIDIfPassingthen转发删除tag

Trunk(发送)Tagged=/PVIDIfPassingthen转发不修改tag

Trunk(发送)Untagged无此情况无此情况无此情况(注)

Hybrid(接收)Tagged=PVID接收不修改tag对端是trunk

Hybrid(接收)Tagged=/PVID接收不修改tag对端是trunk

Hybrid(接收)Untagged接收增加tag=PVID类Trunk

Hybrid(发送)Tagged=PVIDTag和untag中列出的vlan可以passing看Tag项和untag项

Hybrid(发送)Tagged=/PVIDTag和untag中列出的vlan可以passing看Tag项和untag项

Hybrid(发送)Untagged无此情况无此情况无此情况(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1)Trunk端口不能和isolate-user-vlan同时配置;Hybrid端口可以和isolate-user-vlan同时配置。但如果缺省VLAN是在isolate-user-vlan中建立了映射的VLAN,则不允许修改缺省VLANID,只有在解除映射后才能进行修改。

(2)本Hybrid端口或Trunk端口的缺省VLANID和相连的对端交换机的Hybrid端口或Trunk端口的缺省VLANID必须一致,否则报文将不能正确传输。

华为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详细讲解

华为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详解 1、配置文件相关命令 [Quidway]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生效的配置 [Quidway]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显示flash中配置文件,即下次上电启动时所用的配置文件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檫除旧的配置文件reboot 交换机重启 display version 显示系统版本信息 2、基本配置 [Quidway]super password 修改特权用户密码 [Quidway]sysname 交换机命名 [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接口视图 [Quidway]interface vlan 1 进入接口视图 [Quidway-Vlan-interfacex]ip address 10.1.1.11 255.255.0.0 配置VLAN的IP地址 [Quidway]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1.1 静态路由=网关 3、telnet配置 [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设置口令模式 [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xmws123设置口令 [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 用户级别 4、端口配置 [Quidway-Ethernet1/0/1]duplex {half|full|auto} 配置端口工作状态 [Quidway-Ethernet1/0/1]speed {10|100|auto} 配置端口工作速率 [Quidway-Ethernet1/0/1]flow-control 配置端口流控 [Quidway-Ethernet1/0/1]mdi {across|auto|normal} 配置端口平接扭接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实验3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条件 三、实验内容 1.配置以太网端口 对端口的配置命令,均在接口配置模式下运行。 1.为端口指定一个描述性文字 在实际配置中,可对端口指定一个描述性的说明文字,对端口的功能和用途等进行说明,以起备忘作用,其配置命令为:description port-description 如果描述文字中包含有空格,则要用引号将描述文字引起来。 若交换机的快速以太网端口1为trunk链路端口,需给该端口添加一个备注说明文字,则配置命令为: student1#config t student1(config)#interface fa0/1 student1(config)#description "-----------trunk port----------------" 2.设置端口通讯速度 配置命令:speed [10|100|1000|auto]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端口速度设置为auto(自动协商),此时链路的两个端点将交流有关各自能力的信息,从而选择一个双方都支持的

最大速度和单工或双工通讯模式。若链路一端的端口禁用了自动协商功能,则另一端就只能通过电气信号来探测链路的速度,此时无法确定单工或双工通讯模式,此时将使用默认的通讯模式。 例如,若要将Cisco Catalyst 2950-24交换机的10号端口的通讯速度设置为100Mbit/s,则配置命令为: student1(config)#interface f 0/10 student1(config-if)#speed 100 3.设置端口的单双工模式 配置命令:duplex [full|half|auto] full代表全双工(full-duplex),half代表半双工(half-duplex),auto 代表自动协商单双工模式。 在配置交换机时,应注意端口的单双工模式的匹配,如果链路的一端设置的是全双工,而另一端是半双工,则会造成响应差和高出错率,丢包现像会很严重。通常可设置为自动协商或设置为相同的单双工模式。 例如,若要将Cisco Catalyst 2950-24交换机的10号端口设置为全双工通讯模式,则配置命令为: student1(config-if)#duplex full 4.控制端口协商 启动链路协商,配置命令:negotiation auto 禁用链路协商,配置命令:no negotiation auto 比如,一台Cisco 3550交换机,通过光纤与远程的华为S3526E通过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 Hybrid和Trunk的理解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 Hybrid和Trunk的理解 TRUNK是端口汇聚的意思,允许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主机与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大幅度提供整个网络能力。VLAN TRUNK一般是你设置了多个VLAN后,想通过一个端口传输多个VLAN,这个后需要把该端口设置为TRUNK了。 在技术领域中把TRUNK翻译为中文是“主干、干线、中继线、长途线” ,不过一般不翻译,直接用原文。而且这个词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解释: 1、在网络的分层结构和宽带的合理分配方面,TRUNK被解释为“端口汇聚”,是带宽扩展和链路备份的一个重要途径。TRUNK把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逻辑端口使用,可以把多组端口的宽带叠加起来使用。TRUNK技术可以实现TRUNK内部多条链路互为备份的功能,即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链路的工作,同时多链路之间还能实现流量均衡,就像我们熟悉的打印机池和MODEM池一样。 2、在电信网络的语音级的线路中,Trunk指“主干网络、电话干线”,即两个交换局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电路或信道,它能够在两端之间进行转接,并提供必要的信令和终端设备。 3、但是在最普遍的路由与交换领域,VLAN的端口聚合也有的叫TRUNK,不过大多数都叫TRUNKING ,如CISCO公司。所谓的TRUNKING是用来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进行连接,以保证在跨越多个交换机上建立的同一个VLAN的成员能够相互通讯。其中交换机之间互联用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与一般的交换机的级联不同,TRUNKING是基于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TRUNKING技术,如果你在2个交换机上分别划分了多个VLAN(VLAN也是基于Layer2的),那么分别在两个交换机上的VLAN10和VLAN20的各自的成员如果要互通,就需要在A交换机上设为VLAN10的端口中取一个和交换机B上设为VLAN10的某个端口作级联连接。VLAN20也是这样。那么如果交换机上划了10个VLAN 就需要分别连10条线作级联,端口效率就太低了。当交换机支持TRUNKING的时候,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2个交换机之间有一条级联线,并将对应的端口设置为Trunk,这条线路就可以承载交换机上所有VLAN的信息。这样的话,就算交换机上设了上百个个VLAN也只用1个端口就解决了。 当一个VLAN跨过不同的交换机时,在同一 VLAN上但是却是在不同的交换机上的计算机进行通讯时需要使用Trunk。Trunk技术使得一条物理线路可以传送多个VLAN的数据。交换机从属于某一VLAN (例如VLAN 3)的端口接收到数据,在Trunk链路上进行传输前,会加上一个标记,表明该数据是VLAN 3的;到了对方交换机,交换机会把该标记去掉,只发送到属于VLAN 3的端口。 如果是不同台的交换机上相同id的vlan要相互通信,那么可以通过共享的trunk端口就可以实现,如果是同一台上不同id的vlan/不同台不同id的vlan它们之间要相互通信,需要通过第三方的路由来实现。 untag 就是普通的ethernet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可以识别这样的报文进行通讯;tag报文结构的变化是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加上了 4bytes的vlan信息,也就是vlan tag头;一般来说这样的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不能识别的下图说明了802.1Q封装tag报文帧结构带802.1Q 的帧是在标准以太网帧上插入了4个字节的标识。其中包含:2个字节的协议标识符(TPID),当前置0x8100的固定值,表明该帧带有802.1Q的标记信息。2个字节的标记控制信息(TCI),包含了三个域。Priority域,占3bits,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取值0到7,7为最高优先级,0为最低优先

可管理交换机VLAN的几种划分

2007-01-12 11:51 作者: 出处:IT世界网 ( 0 ) 砖 ( 0 ) 好评论 ( 1 ) 条进入论坛 关键词:VLAN划分 阅读提示:其实VL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其实VLAN即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 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1.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 许多VLAN厂商都利用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成员。被设定的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例如,一个交换机的1,2,3,4,5端口被定义为虚拟网 AAA,同一交换机的6,7,8端口组成虚拟网BBB。这样做允许各端口之间的通讯,并允许共享型网络的升级。但是,这种划分模式将虚拟网限制在了一台交换机上。 第二代端口VLAN技术允许跨越多个交换机的多个不同端口划分VLAN,不同交换机上的若干个端口可以组成同一个虚拟网。 以交换机端口来划分网络成员,其配置过程简单明了。因此,从目前来看,这种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的方式仍然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2.根据MAC地址划分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它属于哪个组。这种划分VLAN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 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VLAN,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VLAN组的成员,这样就无法限制广播包了。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 VLAN 就必须不停地配置。 3.根据网络层划分VLAN

华为交换机两种端口聚合模式使用实例

2.5 配置举例 介绍了两种模式下的典型应用场景举例。 2.5.1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2.5.2 配置静态LACP 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2.5.1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2 LACP 配置 组网需求 如图2-4 所示,S-switch-A 和S-switch-B 为两台S-switch 设备,它们之间的链路为某城 域网骨干传输链路之一,要求S-switch-A 和S-switch-B 之间的链路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在S-switch-A 和S-switch-B 之间实现数据流量的负载分担。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的思路配置负载分担链路聚合: 1. 创建Eth-Trunk。 2. 加入Eth-Trunk 的成员接口。 说明 创建Eth-Trunk 后,缺省的工作模式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所以,缺省情况下,不需要配置 其模式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如果当前模式已经配置为其它模式,可以使用mode 命令更 改。 数据准备 为完成此配置例,需准备的数据: l 链路聚合组编号。 l Eth-Trunk 的成员接口类型和编号。 配置步骤 1. 创建Eth-Trunk # 配置S-switch-A。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switch-A [S-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

[S-switch-A-Eth-Trunk1] quit # 配置S-switch-B。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switch-B [S-switch-B] interface eth-trunk 1 [S-switch-B-Eth-Trunk1] quit 2. 加入Eth-Trunk 的成员接口 # 配置S-switch-A。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1 [S-switch-A-Ethernet0/0/1]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1] quit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2 [S-switch-A-Ethernet0/0/2]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2] quit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3 [S-switch-A-Ethernet0/0/3]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3] quit # 配置S-switch-B。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1 [S-switch-B-Ethernet0/0/1]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1] quit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2 [S-switch-B-Ethernet0/0/2]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2] quit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3 [S-switch-B-Ethernet0/0/3]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3] quit 3. 验证配置结果 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 trunkmembership 命令,检查Eth-Trunk 1 是否创建成功,及成员接口是否正确加入,以S-switch-A 为例。 [S-switch-A] display trunkmembership eth-trunk 1 Trunk ID: 1 used status: VALID TYPE: ethernet Working Mode : Normal Working State: Normal Number Of Ports in Trunk = 3 Number Of UP Ports in Trunk = 3 operate status: up Interface Ethernet0/0/1, valid, selected, operate up, weight=1, standby interface NULL Interface Ethernet0/0/2, valid, selected, operate up, weight=1, standby interface NULL Interface Ethernet0/0/3, valid, selected, operate up, weight=1,

关于路由器VLAN的划分应用

关于路由器VLAN的划分应用 VLAN的划分应用也最为广泛、最有效,目前绝大多数VLAN协议的交换机都提供这种VLAN配臵方法。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来划分的,它是将VLAN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VLAN交换机内部的PVC端口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拟网,相当于一个独立的VLAN交换机。 一、对于不同部门需要互访时,可通过路由器转发,并配合基于MAC地址的端口过滤。对某站点的访问路径上最靠近该站点的交换机、路由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相应端口上,设定可通过的MAC地址集。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入侵者从内部盗用IP地址从其他可接入点入侵的可能。 二、从这种划分方法本身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VLAN 组即可。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它的缺点是如果某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 三、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臵他属于哪个组,它实现的机制就是每一块网卡都对应唯一的MAC地址,VLAN 交换机跟踪属于VLAN MAC的地址。这种方式的VLAN允许网

络用户从一个物理位臵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臵时,自动保留其所属VLAN的成员身份。 四、由这种划分的机制可以看出,这种VLAN的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臵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臵,因为它是基于用户,而不是基于交换机的端口。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臵,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臵是非常累的,所以这种划分方法通常适用于小型局域网。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 五、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VLAN 组的成员,保存了许多用户的MAC地址,查询起来相当不容易。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VLAN就必须经常配臵,VLAN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这种按网络层协议来组成的VLAN,可使广播域跨越多个VLAN交换机。这对于希望针对具体应用和服务来组织用户的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而且,用户可以在网络内部自由移动,但其VLAN成员身份仍然保留不变。 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户的物理位臵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臵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这对网络管理者来说很重要,还有,这种方法不需要附加

VLAN三种端口模式理解

V L A N三种端口模式理 解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A c c e s s、H y b r i d和T r u n k三种模式的理解Tag,untag以及交换机的各种端口模式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调试交换机时接触最多的概念了,然而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对这些概念似懂非懂,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一个案例,试图向大家阐明这些概念 untag就是普通的Ethernet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可以识别这样的报文进行通讯; tag报文结构的变化是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加上了 4bytes的vlan信息,也就是vlantag头;一般来说这样的报文普通PC 机的网卡是不能识别的 下图说明了802.1Q封装tag报文帧结构 带802.1Q的帧是在标准以太网帧上插入了4个字节的标识。其中包含:2个字节的协议标识符(TPID),当前置0x8100的固定值,表明该帧带有802.1Q的标记信息。 2个字节的标记控制信息(TCI),包含了三个域。 Priority域,占3bits,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取值0到7,7为最高优先级,0为最低优先级。该域被802.1p采用。 规范格式指示符(CFI)域,占1bit,0表示规范格式,应用于以太网;1表示非规范格式,应用于TokenRing。 VLANID域,占12bit,用于标示VLAN的归属。 以太网端口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Hybrid和Trunk。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在接收数据时,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发送数据时: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在这里先要向大家阐明端口的缺省VLAN这个概念 Access端口只属于1个VLAN,所以它的缺省VLAN就是它所在的VLAN,不用设置; 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属于多个VLAN,所以需要设置缺省VLANID。缺省情况下,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缺省VLAN为VLAN1 如果设置了端口的缺省VLANID,当端口接收到不带VLANTag的报文后,则将报文转发到属于缺省VLAN的端口;当端口发送带有VLANTag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VLANID与端口缺省的VLANID相同,则系统将去掉报文的VLANTag,然后再发送该报文。 注:对于华为交换机缺省VLAN被称为“PvidVlan”,对于思科交换机缺省VLAN被称为“NativeVlan” 交换机接口出入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Access端口收报文:

华三华为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常用命令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大全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为设备命名 3、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当前配置情况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设置端口访问模式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vlan 10 创建VLAN 10并进入VLAN 10的视图模式 11、port access vlan 10 在端口模式下将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 12、port E1/0/2 to E1/0/5 在VLAN模式下将指定端口加入到当前vlan中 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 H3C路由器配置命令大全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R1 为设备命名为R1 3、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显示当前路由表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H3C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H3C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一、端口常用配置 1. 实验原理 1.1 交换机端口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网络互联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网络需求,以太网技术也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更新。为了兼容不同的网络标准,端口技术变的尤为重要。端口技术主要包含了端口自协商、网络智能识别、流量控制、端口聚合以及端口镜像等技术,他们很好的解决了各种以太网标准互连互通存在的问题。以太网主要有三种以太网标准: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端口速度和工作视图。1.2 端口速率自协商 标准以太网其端口速率为固定10M。快速以太网支持的端口速率有10M、100M和自适应三种方式。千兆以太网支持的端口速率有10M、100M、1000M和自适应方式。以太网交换机支持端口速率的手工配置和自适应。缺省情况下,所有端口都是自适应工作方式,通过相互交换自协商报文进行匹配。 其匹配的结果如下表。 速率一致。其修改端口速率的配置命令为: [H3C-Ethernet0/1] speed {10|100|1000|auto} 如果两端都以固定速率工作,而工作速率不一致时,很容易出现通信故障,这种现象应该尽量避免。 1.3 端口工作视图 交换机端口有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端口视图。目前交换机可以手工配置也可以自动协商来决定端口究竟工作在何种视图。修改工作视图的配置命令为: [H3C-Ethernet0/1] duplex {auto|full|half} 1.4 端口的接口类型 目前以太网接口有MDI和MDIX两种类型。MDI称为介质相关接口,MDIX称为介质非相关接口。我们常见的以太网交换机所提供的端口都属于MDIX接口,而路由器和PC提供的都属于MDI接口。有的交换机同时支持上述两种接口,我们可以强制制定交换机端口的接口类型,其配置命令如下: [H3C-Ethernet0/1] mdi {normal| cross| auto} Normal:表示端口为MDIX接口 Cross:表示端口为MDI接口 Auto:表示端口工作在自协商视图 1.5 流量控制 由于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混合组网,在某些网络接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流量过大的现象而产生端口阻塞。为了减轻和避免端口阻塞的产生,标准协议专门规定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流量控制技术。在交换机中所有端口缺省情况下都禁用了流量控制功能。开启/关闭流量控制功能的配置命令如下: [H3C-Ethernet0/1]flow-control

华为交换机两种端口聚合模式使用实例剖析

华为交换机两种端口聚合模式使用实例剖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配置举例 介绍了两种模式下的典型应用场景举例。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配置静态LACP 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2 LACP 配置 组网需求 如图2-4 所示,S-switch-A 和S-switch-B 为两台S-switch 设备,它们之间的链路为某城 域网骨干传输链路之一,要求S-switch-A 和S-switch-B 之间的链路有较高的可靠性,并 在S-switch-A 和S-switch-B 之间实现数据流量的负载分担。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的思路配置负载分担链路聚合: 1. 创建Eth-Trunk。 2. 加入Eth-Trunk 的成员接口。 说明 创建Eth-Trunk 后,缺省的工作模式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所以,缺省情况下,不需要配置 其模式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如果当前模式已经配置为其它模式,可以使用mode 命令更 改。 数据准备 为完成此配置例,需准备的数据: l 链路聚合组编号。 l Eth-Trunk 的成员接口类型和编号。

配置步骤 1. 创建Eth-Trunk # 配置S-switch-A。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switch-A [S-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 [S-switch-A-Eth-Trunk1] quit # 配置S-switch-B。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switch-B [S-switch-B] interface eth-trunk 1 [S-switch-B-Eth-Trunk1] quit 2. 加入Eth-Trunk 的成员接口 # 配置S-switch-A。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1 [S-switch-A-Ethernet0/0/1]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1] quit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2 [S-switch-A-Ethernet0/0/2]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2] quit [S-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0/0/3 [S-switch-A-Ethernet0/0/3] eth-trunk 1 [S-switch-A-Ethernet0/0/3] quit # 配置S-switch-B。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1 [S-switch-B-Ethernet0/0/1]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1] quit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2 [S-switch-B-Ethernet0/0/2]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2] quit [S-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0/0/3 [S-switch-B-Ethernet0/0/3] eth-trunk 1 [S-switch-B-Ethernet0/0/3] quit 3. 验证配置结果 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 trunkmembership 命令,检查Eth-Trunk 1 是否创建成

VLAN虚拟局域网和子网划分的区别(精解)

VLAN"虚拟局域网"和子网划分的区别 这个理解,比如同一个交换机下的两种不同状态: 1、划分VLAN ,同一个交换机下分成两个VLAN,那么这两段之间通信必须要通过三层或路由,这两段之间的广播风暴是不通的。可视为两个单独的交换机。 2、划分子网,同一个交换机下划分了两个子网,所以两子网之间通信也要通过路由,但是由于这两个子网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上,所以当出现广播时,所以的端口都要接收。因为广播风暴是工作在第二层。广播是以MAC地址为依据的,所以同一个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都要接收广播。。 3、子网划分是通过路由器才能形成的,没有路由器来分隔子网是没法进行子网划分的,VLAN是在交换机上划分多个VLAN,从而划分多个广播域,这有利于阻隔广播风暴的发生!!而且不同vlan间必须通过三层设备才能相互通信!!而使用划分子网,必须增加路由器,这样就增加了组网的成本!!使用vlan来可以节约成本!! 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划分VLAN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如果你只靠子网来划分,你就会发现你的交换机端口上各个子网的数据在到处跑。。。。交换机上灯闪个不停。。 而划了VLAN,如果不属于这个VLAN的数据是不是乱发的,广播包是过来的, 这是硬件上做了处理。。 只靠子网来划分,你的电脑网卡还是会收到其他子网的数据,只是会在你的电脑上被拒绝,虽然被拒绝可是对你的电脑性能是有影响的。。 VLAN和IP子网是局域网里的两个法宝一定要掌握。。。这样你才能得心应用的管理你的管理。规划。。 一、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VLAN除了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广播域,从而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发生,以及使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得非常灵活的优点外,还可以用于控制网络中不同部门、不同站点之间的互相访问。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互访,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的理解

很多朋友一直在问到交换机的几种端口具体是什么作用,这个确实在我们平时中很多朋友容易忽略,那么我们今天来了解下这方面的内容。 以太网端口有3种链路类型:access、trunk、hybird Access类型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端口; Trunk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报文, 一般用于交换机与交换机相关的接口。 Hybrid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报文, 可以用于交换机的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计算机。 首先,将交换机的类型进行划分,交换机分为低端(SOHO级)和高端(企业级)。其两者的重要区别就是低端的交换机每一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而高端交换机则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再进行的配置的。 例如 cisco网络中,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最终稳定状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四种:access/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主要用来接入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连接其它交换机,以便在线路上承载多个vlan。

3、multi: 在一个线路中承载多个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对承载的数据打标签。主要用于接入支持多vlan的服务器或者一些网络分析设备。现在基本不使用此类接口,在cisco的网络设备中,也基本不支持此类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什么是链路类型? vlan的链路类型可以分为接入链路和干道链路。 1、接入链路(access link)指的交换机到用户设备的链路,即是接入到户,可以理解为由交换机向用户的链路。由于大多数电脑不能发送带vlan tag的帧,所以这段链路可以理解为不带vlan tag的链路。 2、干道链路(trunk link)指的交换机到上层设备如路由器的链路,可以理解为向广域网走的链路。这段链路由于要靠vlan来区分用户或者服务,所以一般都带有vlan tag。 什么是端口类型? 端口类型在以前主要分为两种,基本上用的也是access和trunk这两种端口。 1、access端口:它是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电脑的一种端口,只用于接入链路。例如:当一个端口属于vlan 10时,那么带着vlan 10的数据帧会被发送到交换机这个端口上,当这个数据帧通过这个端口时,vlan 10 tag 将会被剥掉,到达用户电脑时,就是一个以太网的帧。而当用户电脑发送一个以太网的帧时,通过

华为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华为交换机的应用 精网科技 交换的概述 @交换是指在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帧并且从另一个接口上将该数据帧发送出去的过程。 @交换机是二层的设备,它用来解决带宽不足和网络瓶颈的问题,主要作为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和其它交换机的集中点。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为所连接的两台网络设备提供一条独享的虚电路,因此避免了冲突。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意味着可同时收发数据。 @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传递数据帧的的二层设备。它不能处理三层地址信息。所以交换机的操作与网络层使用什么样的协议无关。 @交换机把大的网络细分成若干微分段,以减小冲突域的大小,即每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但所有接口仍在一个广播域内。可以认为交换机是硬件桥,而网桥是软件的。交换机与网桥的区分是:网桥最多16个端口,但交换机可有很多端口,这一个缺点,足可以彻底打败网桥。 @网络中的通信分为三种,单播,组播,广播。(举例) 网络环境大的时候,所有主机都在一个广播域内网络性能会很差,所

以这样一来,靠划分微分段的方法已经不行,而常用的就是用交换机在二层隔离广播帧的VLAN技术,实现二层广播域的划分,以后会讲到。 @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位置,我们用路由器把交换的网络分成若干广播域。这样可以避免广播风暴。路由器的使用大约给网络造成的延迟是20-30%,因为路由器会在三层上根据逻辑地址来做路由。所以造成延迟。 @以太交换机的反应时间。是指一个数据帧从进入交换机开始到离开交换机的这段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在交换机上配置的交换操作的类型,以及网络上通过交换机的流量。交换机每秒都会处理海量数据,所以每个数据帧的交换时间哪怕有十亿分之一秒的延迟,对交换机来说都会影响整体的性能。 @交换机与HUB的区别。从内部结构上看,HUB是总线,而SWITCH 内部是每个接口与另外的接口都有连通线。(画图示意一下)再一个就是数据流通的带宽。比如:10M的HUB和10M的SWITH @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融合了三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不但能基于MAC地址转发数据帧,还能根据数据包的IP地址为数据包提供路由服务。 @对称和不对称交换 100M和10M图13-2、3 @以太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的理解

trunk口可以走各个vlan的数据 access只可以走端口当前所在vlan的数据 access 口是接pc机的 trunk 口是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的接口 首先,将交换机的类型进行划分,交换机分为低端(SOHO级)和高端(企业级)。其两者的重要区别就是低端的交换机,每一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而高端交换机则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再进行的配置的。 cisco网络中,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最终稳定状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四种:access/ 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主要用来接入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连接其它交换机,以便在线路上承载多个vlan。 3、multi: 在一个线路中承载多个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对承载的数据打标签。主要用于接入支持多vlan的服务器或者一些网络分析设备。现在基本不使用此类接口,在cisco的网络设备中,也基本不支持此类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Cisco网络设备支持动态协商端口的工作状态,这为网络设备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不建议使用动态方式)。cisco动态协商协议从最初的DISL(Cisco 私有协议)发展到DTP(公有协议)。根据动态协议的实现方式,Cisco网络设备接口主要分为下面几种模式: 1、switchport mode access: 强制接口成为access接口,并且可以与对方主动进行协商,诱使对方成为access模式。 2、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主动与对协商成为Trunk接口的可能性,如果邻居接口模式为Trunk/desirable/auto之一,则接口将变成trunk 接口工作。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则工作在access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在交换机的默认模式。 3、switchport mode dynamic auto: 只有邻居交换机主动与自己协商时才会变成Trunk接口,所以它是一种被动模式,当邻居接口为Trunk/desirable之一时,才会成为Trunk。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则工作在access模式。 4、switchport mode trunk: 强制接口成为Trunk接口,并且主动诱使对方成为Trunk模式,所以当邻居交换机接口为trunk/desirable/auto时会成为Trunk 接口。 5、switchport nonegotiate: 严格的说,这不算是种接口模式,它的作用只是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详解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三、交换机的工作特性 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仍然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 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 四、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五、二、三、四层交换机 多种理解的说法:

什么是VLAN、如何划分VLAN

什么是VLAN、如何划分VLAN 2014/1/9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 组建VLAN的条件 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支持VLAN 技术的网络设备。当网络中的不同VLAN间进行相互通信时,需要路由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增加路由设备――要实现路由功能,既可采用路由器,也可采用三层交换机来完成。 划分VLAN的基本策略 从技术角度讲,VLAN的划分可依据不同原则,一般有以下三种划分方法: 1、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是把一个或多个交换机上的几个端口划分一个逻辑组,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只需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的交换端口进行重新分配即可,不用考虑该端口所连接的设备。 2、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MAC地址其实就是指网卡的标识符,每一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惟一且固化在网卡上的。MAC地址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8位为厂商标识,后4位为网卡标识。网络管理员可按MAC地址把一些站点划分为一个逻辑子网。 3、基于路由的VLAN划分 路由协议工作在网络层,相应的工作设备有路由器和路由交换机(即三层交换机)。该方式允许一个VLAN跨越多个交换机,或一个端口位于多个VLAN中。 就目前来说,对于VLAN的划分主要采取上述第1、3种方式,第2种方式为辅助性的方案。使用VLAN优点 使用VLAN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广播风暴 一个VLAN就是一个逻辑广播域,通过对VLAN的创建,隔离了广播,缩小了广播范围,可以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2、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通过路由访问列表和MAC地址分配等VLAN划分原则,可以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和逻辑网段大小,将不同用户群划分在不同VLAN,从而提高交换式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3、网络管理简单、直观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 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在一个交换网络中,VLAN提供了网段和机构的弹性组合机制。 三层交换技术 传统的路由器在网络中有路由转发、防火墙、隔离广播等作用,而在一个划分了VLAN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