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完整版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完整版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完整版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完整版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

伤规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

1987-7-11 0:0【】【】

发文单位:铁道部

文号:铁机[1987]628号

发布日期:1987-7-11

执行日期:1987-7-11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防止机车因零、部件裂损造成事故,确保行车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机务段对机车主要零、部件均应实行无损探伤。为此特制定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超声波、磁粉)工作规则。

第2条无损探伤工作是段修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工序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应制定:

一、设置无损探伤技术人员、工人定员标准,并保证配齐,正常开展工作;

机务段应指定一名技术人员直接负责无损探伤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无损探伤仪器、装备、机具配置数量(包括替修数量)的标准,并保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生产需要;

三、无损探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四、无损探伤范围、技术作业过程、工艺等标准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无损探伤人员的技术资格

第3条无损探伤是专业性强、责任重的技术工种,属于第一线检修人员,应选配文化程度高,有一定理论及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担任,须取得铁道部无损探伤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才能独立工作。

第4条无损探伤工作人员技术资格的规定:

一、局、段的无损探伤技术人员:

(一)熟悉无损探伤理论及机车构造、作用原理;对机车零、部件探伤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并能按零、部件探伤的具体要求,选择探伤方法,编制有关探伤工艺。

(二)熟悉仪器标准,并能按检测规范调整仪器鉴定设备质量状态。

(三)熟知有关无损探伤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有关安全防护等规定,并能熟练的掌握无损探伤技术管理工作及有关报表、资料的填写积累分析工作。

二、探伤工:

(一)知晓无损探伤理论,熟知机车零、部件易产生裂纹的部位,并能熟练地按规章、规定、标准及有关工艺进行探伤工作。

(二)能熟练地按检测规范调试、使用无损探伤设备。

(三)能熟练正确地填写无损探伤记录。

(四)熟知无损探伤设备的养护、维修方法,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五)熟悉有关安全防护规定。

第5条无损探伤人员的资格鉴定,应按《铁道部门无损探伤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规则》办理。

第三章配备无损探伤仪器的技术标准

第6条超声探伤仪应符合:

一、应具有和5MHZ的探伤频率,探测范围不少于3米。

二、灵敏度余量在TS—1标准试块上进行测定第十次底面回波高度为满幅的80%时,还应有30dB的余量;

三、垂直线性误差≯6%;水平线性误差≯2%;动态范围>26dB;回波宽度用钢中纵波距离表示≯3mm.

第7条超声探伤用探头应符合:

一、探头轴线声束与探头法线夹角透声检测用≯1°,其它测试用≯2°;

二、探头声场的声压分布在各个方面都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第8条超声探伤用试块:

一、1号标准试块#TS—1标准试块;

二、校验仪器用的对比试块:

DB—PZ20—4 DB—H1

DB—PZ8—2 DB—H2

DB—D1

三、石英标定探头()。

四、实物对比试块:根据所探测的零、部件的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实物对比试块。

第9条超声探伤用的辅助设备应备有:

测量用的卡具、量具、计算用的函数型计算器、万用表、小修用的电工工具、波型记录用的照相及冲洗设备、电源稳压等设备。

第10条磁粉探伤设备性能应符合:

一、磁粉探伤机应符合GB3721—83“磁粉探伤机标准”的规定。

二、磁轭式(包括马蹄型)探伤器的提升力,当磁轭间距为100毫米时,交流电磁轭应牛顿(公斤力)。

第11条磁粉探伤用磁粉性能应符合:

一、磁粉粒度:湿法用磁粉为200—400目;

干法用磁粉为80—160目。

二、磁粉的磁性:湿法用磁粉的磁性称重为7~10克;干法用磁粉的磁性称重为6~8克。

三、磁悬液的配制按TB—1619—85标准第条办理。

四、干法使用后的磁粉,不允许回收直接使用。

第12条磁粉探伤系统的综合灵敏度用A型15/50试片检验时,磁痕应清晰显示。

第13条磁粉探伤的检验设备:

一、磁性称量仪;

二、80~160目分选筛;

三、A型15/50试验片;

四、提升力试棒。

第14条磁粉探伤中辅助工具应备有:

一、无磁性的带盖磁粉容器、洒粉器或喷洒器、磁粉烘干箱;

二、低压电源的调压、稳压设备;

三、吹粉球、放大镜、试电笔、卡、量具、清扫锈污用工具及小修工具等。

第15条无损探伤仪器应配备的数量,由铁路局核定。一般情况下,从事无损探伤的人员每人须有超声探伤仪或电磁探伤器1台,每段至少应有备用超声探伤仪1~2台及一定数量的电磁探伤器作为换修仪器。

标准试块、对比试块、实物对比试块应配备齐全。

第16条无损探伤仪器的鉴定及日常使用要求:

一、定期鉴定:无损探伤仪器应每月进行一次鉴定,由机务段长(总工程师)主持,验收主任、设备主任、检修主任、无损探伤技术人员、电力工长、探伤工长参加鉴定,合格者,填写鉴定记录,鉴定主持人签章后移交设备室保管。

二、日常检查:每日开工前超声探伤人员应检测超声探伤仪的显示状态,校对探伤灵敏度;磁粉探伤人员应检查探伤器的提升力及试棒上的模拟裂纹,裂纹磁痕应显示清晰。

第17条新购进的磁粉须进行性能检验,经无损探伤技术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18条无损探伤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一、超声探伤仪每年必须送交铁路局指定的维修点进行定期检修,经检验合格后签发证书方可使用。

二、无损探伤设备如无修复价值或性能陈旧低劣需淘汰更新的,应及时组织鉴定,申请报废,并相应补充配齐,以适应工作需要。

第四章机车主要零、部件应用无损探伤的技术标准

第19条超声探伤技术标准

一、蒸汽机车

(一)煤水车车轴、从轮车轴

1.探伤灵敏度标定:

(1)镶入部内侧距压痕线0~35毫米范围内,模拟裂纹深1毫米;

(2)镶入部外侧0~35毫米范围内,模拟裂纹深毫米(包括前进型六轴煤轮轴颈圆根处50毫米及外压痕线外20毫米范围)。

2.操作要领:在轴颈、轴领端面及轴身上,煤、从轴镶入部内、外侧(包括前进型六轴煤轮轴颈圆根及防尘座处)用小角度纵波探伤法、横波探伤法联合检测裂纹。

(二)导轮车轴、动轮车轴、动轮曲拐销

1.探伤灵敏度标定:

镶入部内侧距压痕0~100毫米范围内导、动轴模拟裂纹深1毫米,曲拐销模拟裂纹深毫米。

2.操作要领:在导、动轴端面,曲拐销内端面及轴、销颈上用纵波、小角度纵波及横波探伤法进行综合探伤。

(三)车轴贯通性检验

1.检测灵敏度的标定:

(1)透声检测灵敏度标定:用ST—1标准试块第十次底面回波,在荧光屏上垂直刻度满幅波高80%,增益6dB,再增益4~6dB偶合差。

(2)检测轴身有害缺陷探伤灵敏度标定:在透声检测灵敏度的基础上再增益3dB.

(3)镶入部内测特大裂纹探伤灵敏度标定:煤轴镶入部内侧距压痕线0~35毫米范围内深10毫米波高模拟裂纹按荧光屏垂直刻度满幅的80%。

2.透声检测:用直探头分别在轴两端面1/2R圆周上检测。

(四)蒸汽机车零、部件在不退固定套探伤时

1.探伤灵敏度标定:

(1)在偏心曲拐销圆根处及在月牙钣护板耳轴圆根处模拟裂纹毫米。

(2)连杆体孔的模拟裂纹为横向的3×6毫米;摇杆小端体孔垂直面上方的模拟裂纹深2毫米。

2.操作要领:用纵波或横波探伤法。

二、内燃机车见(88)机内字第84号文

三、电力机车见(88)机内字第84号文

第20条磁粉探伤

+2

一、磁粉探伤的交流电压为36-1V,为防止探伤器因电缆线过长而造成减压损失,电缆线最长不得超过15米。

二、探伤部件探伤前应擦试干净,裸露金属表面;干式探伤应涂抹滑石粉,否则不准探伤。

三、探伤前,应在最大探伤部件中部用15/50A型试片试验,磁痕应显示清晰。

四、部件应集中置于专用探伤架上探伤,不准落地探伤,探伤区应清扫干净,并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第五章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原始记载及技术分析

第21条按范围实行无损探伤机车零、部件的结果,无论有无裂损,均须记入记录簿内备查。

第22条当机车重要部件发现裂纹时,应及时填写部件裂损记录卡片,并通知检修有关负责人员处理。

第23条对监测轮轴、曲拐销镶入部在允许使用限度内的裂纹,应填写跟踪卡片,并附照片,绘图标明裂损部位及尺寸,作为跟踪监测的依据。并须记入监探记录簿(附件五)。

第24条根据厂、架、洗修对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范围的分工及保证期等有关规定,各铁路局应制订相应工作的有关制度、办法。

第25条机车零、部件磁粉探伤裂损件数统计表,机车零、部件超声探伤件数统计表(蒸汽机车见附件六,内、电机车另文公布),应逐级统计上报,铁路局对所属各机务段按机型分类汇总,年度情况于翌年开始15日内报部。

(完整word版)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标 (DK154+081.9~DK194+835.47)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南龙铁路Ⅵ标段项目部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明确各单位干部职工应履行的森林防火安全职责,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福建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铁路消防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森林防火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项目部安全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与项目部的安全保障体系相适应。 第三条项目部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项目部自管、隐患自查、责任自负”的原则,实行项目部领导下的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第四条项目部管理的各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保护消防设施、制止违反防火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行为,预防森林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五条项目部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 第二章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第六条项目部成立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项目部属各分部必须设置森林防火工作小组,分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或安全的领导为本分部森林防火主管责任人。各分部相应成立义务森林火灾扑救突击队,负责各自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健全森林火灾扑救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灭火器、铁锹等灭火消防工具。 与漳平林业公安局消防队取得联系,利用消防队的专业队伍及消防设备,在发生火情时及时沟通,迅速扑救。 第三章防火职责 第七条森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和修改防火责任制,并督促实施; 2、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火活动;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机车运用工作管理 (2)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2) 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 牵引定数、运行时分、技术作业时分 (3) 机车周转图 (5) 机车运用计划及分析 (5) 登乘机车管理 (6) 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 第三章安全管理 (8) 基本要求 (8) 基本制度 (9) 教育与考核 (9) 监控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10) 事故处理及分析 (10) 救援列车的管理与出动 (11) 第四章机车管理 (12) 机车配置及使用 (12)

机车回送 (14) 机车出租、出售 (18) 机车工具备品 (22) 第五章机车乘务员的管理 (23) 基本要求 (23) 班组配制及管理 (23) 任用及晋升 (24) 机车司机的岗位等级 (27) 技术培训 (27) 工作条件 (28) 第六章机务段运用车间 (30) 基本任务 (30) 管理与分工 (30) 第七章机车调度 (33) 基本任务 (33) 组织领导 (33) 人员配备 (34) 机车调度室的设备 (34) 机车调度命令 (35) 第八章铁路局以外的机车运用管理 (36)

人员管理 (36) 机车过轨运行 (37) 机车回送 (40) 第九章附则 (40) 附件一铁路机车驾驶证格式 (41) 附件二副司机证格式 (47) 附件三机车添乘证格式 (53) 附件四机车乘务员动态表………………………插页 附件五机车配置表………………………………插页 附件六机车技术状态书、回送机车请求书、 轨道起重机回送状态鉴定书 (55) 附件七临时驾驶证格式 (58) 附件八登乘机车证格式 (59) 附件九长期备用机车记录单格式 (60) 附件十机车工具及备品 (61) 附件十一机车编号规则 (6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机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

标题: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的通知 附件: 附件1机车乘务员动态表,附件2机车技术状态书、回送机车请求书、铁路救援起重机回送状态鉴定书,附件3 长期备用机车记录单格式,附件4 机车工具及备品,附件5 机车添乘证格式,附件6登乘机车证格式 主送: 各铁路局 抄送: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计统部、财务部、劳卫部、科技部、安监局,运输局调度、营运、工务、电务、车辆、供电、信息化部。 ---------------------- 装 --------------------- 订---------------------线 --------------------- 调度部: 营运部: 工务部: 电务部: 车辆部: 供电部: 信息化部:

现将《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JW 101-201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5年12月3日

TG/JW 101-2015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机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机车运用管理,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精心组织,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满足需求的机车和机车乘务员,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科学合理使用机车,推广先进经验,遵循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促进资产回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三条各级机车运用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求实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维护路网完整性,坚持调度指挥统一,顾全大局,联劳协作,服从命令听指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第四条机车运用管理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可

森林防火制度最新版

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xxxxx项目部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明确各单位干部职工应履行的森林防火安全职责,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黑龙江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铁路消防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森林防火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项目部安全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与项目部的安全保障体系相适应。 第三条项目部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项目部自管、隐患自查、责任自负”的原则,实行项目部领导下的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第四条项目部管理的各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保护消防设施、制止违反防火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行为,预防森林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五条项目部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森林防火安全。 第二章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第六条项目部成立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森林防火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由安质部负责管理。日常工作由安质部掌握,在出现火情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由组长和全体成员赶赴现场负责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指挥现场的灭火扑救工作。

各单位相应成立义务森林火灾扑救突击队,负责各自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健全森林火灾扑救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灭火器、铁锹等灭火消防工具。 与佳木斯林业公安局消防队取得联系,利用消防队的专业队伍及消防设备,在发生火情时及时沟通,迅速扑救。 第三章防火职责 第七条森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和修改防火责任制,并督促实施; 2、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火活动; 3、领导专(兼)职、义务消防组织,给予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保证; 4、组织防火安全检查,主持研究隐患整改方案的实施,做到“预防为主”; 5、指导对防火设备的配备、维修、更换、管理; 6、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负责迅速上报、组织扑救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第八条森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法规,保障项目部森林防火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项目部的防火安全情况; 2、将防火工作与本项目部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防火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防火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防火安全责任,批准实施防火安全制度和保障防火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防火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20201016084750)

铁路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规则 1987-7-110:0 【】【】 发文单位:铁道部 文号:铁机[1987]628号 发布日期:1987-7-11 执行日期:1987-7-11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防止机车因零、部件裂损造成事故,确保行车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机务段对机车主要零、部件均应实行无损探伤。为此特制定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超声波、磁粉)工作规则。 第2条无损探伤工作是段修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工序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应制定: 一、设置无损探伤技术人员、工人定员标准,并保证配齐,正常开展工作; 机务段应指定一名技术人员直接负责无损探伤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无损探伤仪器、装备、机具配置数量(包括替修数量)的标准,并保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生产需要; 三、无损探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四、无损探伤范围、技术作业过程、工艺等标准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无损探伤人员的技术资格 第3条无损探伤是专业性强、责任重的技术工种,属于第一线检修人员,应选配文化程度高,有一定理论及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担任,须取得铁道部无损探伤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才能独立工作。 第4条无损探伤工作人员技术资格的规定: 一、局、段的无损探伤技术人员: (一)熟悉无损探伤理论及机车构造、作用原理;对机车零、部件探伤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并能按零、部件探伤的具体要求,选择探伤方法,编制有关探伤工艺。 (二)熟悉仪器标准,并能按检测规范调整仪器鉴定设备质量状态。 (三)熟知有关无损探伤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有关安全防护等规定,并能熟练的掌握无损探伤技术管理工作及有关报表、资料的填写积累分析工作。 二、探伤工: (一)知晓无损探伤理论,熟知机车零、部件易产生裂纹的部位,并能熟练地按规章、规定、标准及有关工艺进行探伤工作。 (二)能熟练地按检测规范调试、使用无损探伤设备。

机车运用与管理

机车的管理与运用 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力,机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机车的运用工作,经济、合理地利用机车,提高机车各项运用指标,是运用工作的目标。 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管好用好机车,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坚持改革开放,推广先进经验,遵循经济规律,促进资产回报,不断提高机车运用效果。 机车运用管理要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准确无误、反应快速的通信网络、信息采集网络和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实现网络化、有序可控的运用管理。 一机车运用与管理 (一)机车运用的组织机构 我国铁路机车运用管理工作贯彻“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利于充分发挥各级机车运用管理组织的职能作用。 根据这个原则,机车运用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如图1-1所示。

图1-1 组织机构 (二)机车交路 机车牵引列车只在一个固定的牵引区段内往复运作,这 个牵引区段就是机车交路。机车交路分为长交路和短交路。 确定机车交路区长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 机车运行一定距离后,必须进行技术检查 和整备作业。 (2) 必须考虑机车乘务员对牵引区段的熟悉程 度和沿线站场的设施情况,有利于指挥操纵技术和保 证行车安全。 (3) 必须考虑机车乘务员的出乘方式和一次出 乘连续工作时间。 (4) 考虑编组站的布局、列检公里、列车旅速、 货物运送距离及直达货流所占的比重等因素。 (三)机车运转方式 机车运转方式也叫机车运转制或机车周转方 式,就是机车在交路上担当任务,往返于机务段与折返〔机务〕段之间的运行方式。

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

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加强铁路林业的管理,促进铁路林业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制定本规则,铁路局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实施细则。 第1.0.2条铁路林业是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林业工作的目的是: 一、稳固路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轻、防止自然灾害。 二、绿化线路,美化路容,建立安全屏障,保护轨道和铁路用地。 三、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建设生态文明。 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促进和谐铁路建设。 第1.0.3条铁路林业工作的方针是:以保障运输安全为前提,防护、绿化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专业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 第 1.0.4条铁路局应成立绿化委员会,下设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全局范围内铁路(含合资铁路)绿化及义务植树管理工作。 铁路局要明确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林业的管理和实施工作。铁路局可接受地方政府委托,在铁路局林业管理主管部门挂铁路林业管理局的牌子,负责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管内铁路林业管理工作。 第1.0.5条植树造林、爱林护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铁路各单

位都必须在每年植树节和各适宜植树时期组织植树造林,完成法定义务。 第1.0.6条绿化造林分工如下: 一、铁路区间绿化造林由林业管理机构负责。 二、车站站区和广场绿化由车站负责。 三、单位庭院绿化美化由各单位负责。 四、住宅区绿化由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负责。 第1.0.7条铁路造林、营林总的技术要求是: 一、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因害设防,合理布局,提高造林、营林工作质量。 二、沿线造林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良种苗壮、适地适树、内灌外乔、针阔结合、林带不断,逐步实现林带标准化,充分发挥绿化防护效能。 三、车站、单位及住宅区绿化要因地制宜,实现四季常青、有花有草、茂密成园,保护环境,逐步达到园林化。 四、实行采育结合,加强抚育管理,适时进行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 第1.0.8条新建铁路有关林业组织机构和育苗、绿化工作,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根据自然条件,按每300km左右的营业里程(下同)设臵林场一处(可与苗圃或林务工区建在一起)。 二、每隔50~90km设林务工区一处;并在适当地点和交通便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7648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各铁路局,各合资铁路公司,地方铁路协会: 根据《铁路局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牵引动力的不断更新,为了进一步促进机车运用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铁路运输任务完成,现重新修订发布《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铁机[1993]164号文发布的《铁路机车运用规程》同时废止。 二OOO年一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机车运用工作管理 (2)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2) 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 牵引定数、运行时分、技术作业时分 (3) 机车周转图 (5) 机车运用计划及分析 (5) 登乘机车管理 (6) 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2) 第三章安全管理 (8) 基本要求 (8) 基本制度 (9) 教育与考核 (9)

铁路机车统计规则(二)

铁路机车统计规则(二) 机车运用与检修指标 第37条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及计算方法。(一)机车走行公里:为运用机车实际走行或换算走行的公里。 1. 机车总走行公里:为沿线走行公里及换计走行公里之和。 2.本务机走行公里:为牵引列车的本务机车走行公里 3.沿线走行公里:为本务、单机(含有动力附挂)、重联和补机走行公里之和。 4.辅助走行公里:为单机(含有动力附挂)、重联、补机及各种换算走行公里之和。 5.换算走行公里:为按机车台小时换算的走行公里。调车工作每小时作业时间换算20公里;其他工作每小时换算5公里;有动力停留每小时换算4公里(内燃、电力运用机车的段内停留均按有动力停留统计)。 (二)牵引总重吨公里:为机车牵引列车(包括单机牵引车辆)完成的工作量。 计算方法: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 注:双机合并牵引及挂有补机、重联机车时, 按附件二“重联、补机机车牵引能力比例表”分劈:3台机车牵引列车时不考虑机型,其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车按40%,其余两台各按30%分劈。4台及以上机车牵引列车时,不分机型,平均分劈。

(三)机车自重吨公里:是指机车沿线走行产生的自重吨公里。机车自重根据附件三“机车重量、长度及功率表”确定。 计算方法:机车自重吨公里=机车重量×沿线走行公里 (四)通过总重吨公里:是指沿线上通过的总重吨公里。 计算方法:通过总重吨公里=机车自重吨公里+牵引总重吨公里 (五)机车专调时间:指机车担当专用调车工作产生的调车时间,是根据司机报单记载的每次由实际工作开始至实际工作完了的时间。包括专调机车在编组站、区段站以及运输方案规定的专调站调车时间和月间计划指定利用列车的本务机车在列车始发站及终到站兼作调车工作的实际作业时间。(六)车辆公里:为车辆运行的公里。 计算方法:车辆公里=机车牵引车辆辆数×实际走行公里 (七)载重吨公里:为机车牵引列车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包括单机牵引车辆完成的货物运输量)。 计算方法:载重吨公里=机车牵引列车的载重×实际走行公里 第38条机车运用效率指标与计算方法。(一)运输密度:为每公里线路所负担的货车载重吨公里。 计算方法:运输密度=区段载重吨公里÷区段公里 (二)空车走行率:为空车走行公里与重车走行公里的比值。 计算方法:空车走行率=运用空车车辆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 ×100%。 (三)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为平均每辆运用重车在运行中所载重量。 计算方法: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载重吨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 (四)列车平均总重:为每一列车的平均总重量。

铁路机车车辆运营计划

第一部分 机车 机车运用计划的基本任务: 1、充分有效的组织机车运用,努力挖掘运输潜力,确定先进合理的基础运用质量指标,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和通过能力。 2、规定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所必须的机车工作量和机车需要量。 3、规定机车单位的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组织运输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相互协调配合地完成运输任务。 4、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计划全面地完成。 机车需要系数及机车使用台数 机车使用系数:在一个牵引 区段上,每担当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平均 所需要的运用机车台数,即使用台数(需要双机牵引的列车增加一倍)。计算方法如下: (台)机车全周转时间机车需要系数24 = 机车每周转一次就完成一个牵引区段上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所以以“天” 为单位的机车周转时间,实际上也就是平均完成一对列车牵引任务所需要的机车台日数,它同样以“天”为单位的货车周转时间实际上就是平均完成一个工作量所需要的货车日数十完全相似的。 机车使用台数=机车需要系数×(列车对数+双牵引的列车对数) 机车使用台(日)数还可以通过机车日车公里来计算: (台或台日)机车日车公里 力附挂)里(不包括补机及有动全天的机车沿线走行公机车使用台(日)数=

运用机车台数 货车机车运用台数 编制机车运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配备、利用机车能力,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多快好省地完成运输任务。 编制货运机车运用计划,一是要根据货物运量;二是要根据货运列车对数和按铁道部规定的机车交路(牵引区段)、机车运用效率、预备率和检修率等计算确定机车需要台数。 通过能力需要量 铁路运输能力,通常指的是直接为完成运输任务的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能力,包括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也称为铁路线路(区段)通过能力,根据现有技术设备及现有技术设备及采用的行车组织方法(运行图种类及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组织等),于一昼夜内所能通过区段的规定重量的最大列车对数。按区间、车站(到发线、咽喉道岔及编组场)、机务整备设备和检修设备、给水设备和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等五个部分分别检查计算。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的大小和铁路区段内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设备的通过能力有关,以其中最薄弱部分的通过能力就是整个铁路线路(区段)的通过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以活动设备(主要是机车、车辆)及人员配备,于一昼夜内所能运送的货物吨数和旅客人数。 影响铁路运输能力主要因素:铁路固定设备(如线路、车站及其设备等)的数量、质量及现代化程度;铁路移动装备的数量(如机车、车辆)的数量、性能及现代化水平;对技术设备的运用和行车组织方法,职工数量、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等。 铁路通过能力可分为:需要能力、现有能力和计划能力。需要通过能力是区段为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既定数量的货流、客流所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必要的预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时区段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不作任何投资改造(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所具有的能力,由运输部门查定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铁总运〔〕314号

发文稿纸中国铁路总公司 ----------------------装-----------------------------------------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

标题:《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的通知线--------------------- 附件1机车乘务员动态表,附件2机车技术状态书、回送机车请求书、铁路救援起附件: 机车工具及备品,长期备用机车记录单格式,附件4 重机回送状态鉴定书,附件3 6登乘机车证格式附件5 机车添乘证格式,附件 各铁路局。主送: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计统部、财务部、劳卫部、科技抄送:部、安监局,运输局调度、营运、工务、电务、车辆、供电、信息化部。 调度部:营运部:工务部:电务部:信息化部:供电部:车辆部: 现将《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JW 101-201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5年12月3日

2 TG/JW 101-2015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机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机车运用管理,更好地为铁路

运输服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精心组织,为铁路运 输生产提供满足需求的机车和机车乘务员,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科学合理使用机车,推广先进经验,遵循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促进资产回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三条各级机车运用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求实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维护路网完整性,坚持调度指挥统一,顾全大局,联劳协作,服从命令听指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第四条机车运用管理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可靠的技术,建立健全准确无误、反应迅速的信息采集、数据3 处理系统,实行网络管理,实现技术设备标准化、系列化和信息化,确保有序可控。 第五条本规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标准 和要求,各级运输、机车运用管理和生产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第一节三级管理职责

铁路机车车辆实习报告

铁路机车车辆实习报告 导言—— 我在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运用车间进行了铁路行车的具体实 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车间各位司机师傅的热心指导下,积极 见习行车有关的日常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关于行车和非正 常故障处理的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 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理论,探求日常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繁忙,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 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实习报告 实习的基本要求 [报告人]潘翔北京交大铁路机车车辆网络教学XX级 20xx年4月16日至7月5日 乌鲁木齐机务段哈密运用车间 通过在乌鲁木齐机务段哈密运用车间的认识实习工作,对铁 路机务行车工作以及日常的机车运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进行初等 调研。通过实习,使本人对机车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类型和运用、 车间的运用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机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机务运 用工作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折返车间机车运用交路及线路坡道的熟悉,一次乘务员作业标准执行和实践列车运行中机车操纵能力。 实习项目: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乌鲁木齐机务段哈密运用车间概况 1、乌鲁木齐机务段哈密折返车间位置、机车运用区段、、运用车间历史及概况。 乌鲁木齐机务段哈密折返车间地处新疆与甘肃两省区的交汇处,东有西北著名的安西风库,西有举世闻名的百里风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它座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新市区北侧,占地面积2491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61519.47平方米,生产房屋建筑面积50003.16平方米,绿化面积68000平方米,段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配属内燃机车138台,主要担当东至嘉峪关至西至乌鲁木齐1122公里客运列车及柳园至乌鲁木齐825公里货运牵引任务。柳园站、哈密站、柳树泉站、列车编组任务以及东风4b、东风4c、东风8b、东风11型机车的中修、辅小修和东风4c机车的大修任务。 哈密机务折返车间现有运转、检修、设备、燃整、监控、救援、机关、三经8个生产车间和部门,有技术、验收、安监、段办、党办、经营策划、人事、教育、劳务中心、基建办、财务、材料、保卫、电算中心、检测中心、计量、化验XX个股室,全段共有XX个生产班组。

铁路机车统计规则

第三章机车运用与检修指标 第37条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机车走行公里:为运用机车实际走行或换算走行的公里。 1. 机车总走行公里:为沿线走行公里及换计走行公里之和。 2.本务机走行公里:为牵引列车的本务机车走行公里 3.沿线走行公里:为本务、单机(含有动力附挂)、重联和补机走行公里之和。 4.辅助走行公里:为单机(含有动力附挂)、重联、补机及各种换算走行公里之和。 5.换算走行公里:为按机车台小时换算的走行公里。调车工作每小时作业时间换算20公里;其他工作每小时换算5公里;有动力停留每小时换算4公里(内燃、电力运用机车的段内停留均按有动力停留统计)。 (二)牵引总重吨公里:为机车牵引列车(包括单机牵引车辆)完成的工作量。 计算方法: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

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 注:双机合并牵引及挂有补机、重联机车时,按附件二“重联、补机机车牵引能力比例表”分劈:3台机车牵引列车时不考虑机型,其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车按40%,其余两台各按30%分劈。4台及以上机车牵引列车时,不分机型,平均分劈。 (三)机车自重吨公里:是指机车沿线走行产生的自重吨公里。机车自重根据附件三“机车重量、长度及功率表”确定。 计算方法:机车自重吨公里=机车重量×沿线走行公里 (四)通过总重吨公里:是指沿线上通过的总重吨公里。 计算方法:通过总重吨公里=机车自重吨公里+牵引总重吨公里 (五)机车专调时间:指机车担当专用调车工作产生的调车时间,是根据司机报单记载的每次由实际工作开始至实际工作完了的时间。包括专调机车在编组站、区段站以及运输方案规定的专调站调车时间和月间计划指定利用列车的本务机车在列车始

铁路机车铸钢轮心管理办法20070405

铁路机车用铸钢轮心管理办法 (讨论稿·20070406) 铁路机车用铸钢轮心是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的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为确保行车安全,统一机车轮心的管理,明确铸钢轮心新造、运用与维修的管理与责任权限,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机车用铸钢轮心由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统一管理;轮心技术标准制订单位负责技术咨询;铁科院金化所负责质量争议的仲裁。 第二条 轮心设计管理 1. 铸钢轮心的设计须按标准进行计算分析,图样及采购技术条件须经机车制造厂(公司)主管总工程师批准并通过部级审查。 2.机车制造厂对轮心设计负责,轮心设计更改须经主机厂(公司)主管总工程师批准,并报部备案。 第三条 轮心制造 轮心的制造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1. 制造单位必须具有铁道部认可的轮心制造资质。 2. 制造单位须建立相应的工艺流程管理办法,并建立质量控制卡,确保在制造过程中轮心原始标记及过程记录正确传递,保

证制造全过程可溯源。 3. 质量控制卡应反映出制造过程、操作者等信息。轮心出厂后质量控制卡由制造单位统一归口管理,保存期限20年。 4. 新制铸钢轮心的铸造缺陷须按TB/T1400《机车用铸钢轮心技术条件》进行焊修处理。新制轮心的轮毂与辐板、辐板与轮辋圆弧过渡部位不允许焊补,其它部位焊补按相关标准执行,并在焊补处作明显标识,在质量跟踪卡中详细记录。 5.铸钢轮心应在非加工面上标出铸造标识:铸造工厂代号、铸造年份、铸造月份、顺序号。 6.成品轮心不再涂抹腻子和油漆,轮辋与轮箍内外侧面均做黄色弛缓标记。 7.铸钢轮心由部驻厂验收室负责验收,并签发合格证。 8.使用期内超出TB/T1400《机车用铸钢轮心技术条件》的轮心铸造缺陷应由铸钢轮心铸造单位负责。 9.铸钢轮心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全表面(除箱形辐板轮心的两辐板内表面外)磁粉探伤,不允许存在裂纹,其它类型的缺陷按TB/T2983-2000《铁道车轮磁粉检验》执行。 10. 铸钢轮心实行寿命管理,新造轮心设计寿命为20年。在役的轮心应在轮对大修时按使用年限进行更换。大修机车使用的轮心服役年限不超过15年。 11.为适应铁路机车高速重载运输条件的需要,内燃、电力机车铸钢轮心应由各车型主机厂进行优化设计,并报部

完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方案探讨

完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方案探讨 铁路运输是我国居民长距离出行时主要的交通方式,铁路机车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设备,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效果对铁路交通运输质量及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文章以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为入手点,分析了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现状。从旅客列车平稳操纵、乘务员休息管理、乘务员安全预防管理、铁路机车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对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了深入探究。 标签:铁路;机车;安全管理 前言 在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效率,是现阶段铁路机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针对现阶段铁路机车运用管理中存在的平稳操纵管理目标不明、安全运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运用管理技术滞后等问题,对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现状 1.1 平稳操纵管理标准不明确 由于缺乏明确的铁路机车安全操纵标准,部分铁路机车乘务人员存在不规范操纵行为,增加了铁路机车运用风险。 1.2 安全运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在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中具有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随着新型铁路机车的不断涌现,以往安全管理条例滞后性也逐渐凸显。特别是乘务员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详细的乘务员管理规范,导致乘务员工作任务超额,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铁路机车运行安全[1]。 1.3 安全预防管理力度不足 虽然现阶段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人员已认识到了安全预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安全预防机制实施时间较短,仍然存在较多漏洞。对铁路机车各关口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1.4 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在信息化时代,安全管理系统已在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益。但是,由于以往管理理念的影响,多数铁路管理模块仍然沿用以往落后的管理技术,阻碍了铁路机车安全运用管理效率的提升。

广东省地方标准猕猴属动物饲养管理规范-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DB44 ICS 65.020.30 B4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19672-2006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5469279.html, 免费下载

DB44/T 348—2006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条件 (2) 5 环境及设施 (2) 6 饲养管理 (3) 7 质量要求 (4) 8 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程序和要求 (5) 9 检疫 (6) 10 废弃物及动物尸体处理 (6) 11 动物运输 (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有关致病微生物的检查方法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国际航协活体动物运输规则》(IATA Live Animals Regulation)有关规定..8 I

DB44/T 348—2006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华南灵长类研究开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庆祥、叶冠锋、卢开和、刘晓明、饶军华、季芳、梁晓东、罗华军、金石军、马昭林、李冰。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5469279.html, 免费下载

DB44/T 348—2006 猕猴属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猕猴属动物人工繁育、生产及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技术要求,同时规定了猕猴属动物的 饲养种类、饲养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及动物的检验、检疫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所辖区域内各行业猕猴属动物的人工繁育、生产、实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8978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14922.2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GB14922.1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GB14924.1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 GB14924.2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GB14924.8 实验动物 猴配合饲料 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T 14926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GB/T 18773 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USDA ANIMAL WELFARE PART3-Standards Subpart D 《国际航协活体动物运输规则》(IATA Live Animals Regulation)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繁殖用猕猴属动物(Macaques for breeding) 特指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人工饲养及经营利用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恒 河猴(Macaca mulatta)、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平顶猴(Macaca nemestrina)、熊猴(Macaca assamensi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等猕猴属非人灵长类动物。 3.2 单笼型饲养(single-cage breeding) 特指检疫、繁殖等某些特殊需要期间的饲养方式,每个笼具中放入一只动物进行饲养。 3.3 群养型饲养(colony breeding) 特指小群笼养繁殖饲养,只允许一只雄猴与一定比例的雌猴同居于一个繁殖笼中。 3.4 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CV) 饲养于开放系统,是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在微生物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要求不携带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和严重危害动物种群健康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3.5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 SPF ) 1

铁路机车保养规则

铁路机车保养规则(试行) 发布机构:铁道部发布时间:1993-08-01 内容: 【题目】铁路机车保养规则(试行) 【颁布单位】铁道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搞好机车保养工作,逐步提高保养水平,更好地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机车保养包括机车的油润、清洁、操纵、乘务员自检自修、运行中的巡检及故障应急处理、检修部门的临时故障修复、机车动态质量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加强机车保养工作,提高机车质量,对加速机车周转,充分发挥机车能力,延长机车使用寿命,促进文明生产,保证铁路运输秩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务部门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机车保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四条机车保养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管理体系,运用、检修部门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技术、验收、教育、整备、化验、设备、材料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提高机车质量的任务。 第五条机车保养工作要认真执行“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只有“修、养”二者相辅相成,机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机车保养工作应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第二章机车保养管理 第六条机车保养工作,必须贯彻“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 1.铁道部机务局、铁路局〔含铁路(集团)公司,以下同〕机务处、铁路分局〔含铁路总公司,以下同〕机务科要有专人负责机车保养工作。 2.机务段运用车间应设立机车保养室(组),其定员由铁路局根据机型、支配台数和乘务方式确定。保养员由保养指导负责,在车间保养副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有部、局备机车的机务段要建立机车储备保养组。 3.保养指导、保养员要选择政治思想好、技术业务精、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人员担任。保养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第七条机务段要有一名段领导负责机车保养工作。 第三章各级职责范围 第八条铁道部: 1.负责组织制定、修改《铁路机车保养规则》,主要机型的保养检查办法。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路机车保养抽查。 3.收集全路机车保养质量信息,及时通报典型事例和带有共性的问题。4.总结机车保养先进经验,树立并推广全路先进典型,指导全路机车保养工作。 第九条铁路局: 1.负责贯彻执行部机车保养规则、保养检查办法,结合本局实际情况组织制

铁路机车车轮管理办法

铁路机车车轮管理办法 机车车轮是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为统一机车车轮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管理 1.机车车轮由铁道部运输局统一管理;各机车制造、运用、维修等相关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机车车轮的管理工作。 2.粗制的整体车轮、轮箍、铸钢轮心的设计须按标准进行计算分析,技术条件和图样须经铁道部批准。 3.成品整体车轮、轮箍、铸钢轮心的设计由相关机车制造厂(公司)负责,图样及技术条件须经其总工程师批准并通过铁道部审核。 4.成品整体车轮、轮箍、铸钢轮心的设计图样、技术条件的更改须经机车厂(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铁道部审核。 5.轮心的铸造要严格执行铁道部的相关标准规定、管理办法和技术条件。 第三条采购与供应 1.所有粗制的整体车轮、轮箍、铸钢轮心的采购必须严格按铁道部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条件执行。 2.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下称物资总公司)负责进口机车整体车轮、轮箍的采购供应。 3.国产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由机车车轮制造、维修单位负责采购。 4.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负责进口整体车轮与轮箍的商检、技术咨询和质量异议仲裁,以及国产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技术咨询和质量异议仲裁。 第五条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加工 1.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加工单位必须经铁道部批准,不得委外加工。 2.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加工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工单位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3.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加工单位须建立相应的工艺流程管理办法,确保在加工过程中整体车轮、轮箍、轮心原始标记及过程记录正确传递。 4.整体车轮、轮箍、轮心的加工单位须建立质量控制卡,保证制造全过程可追溯,质量控制卡应反映出制造过程、操作者等。车轮出厂后质量控制卡由加工单位管理,保存期限,整体车轮10年,轮箍10年,轮心20年。 5.整体车轮加工单位须建立车轮台账,台账须包含车轮标记、装车号、轴号、去向、报废车轮记录。报废车轮记录须完整反映本单位购入车轮的报废情况(包括机务段和大修通报的报废车轮)。台账保存期限15年。 6.成品车轮标记应在轮辋外侧面磨耗限以内,用10号字刻打如下标记;轧制年份未两位、轧制月份、轧制工厂标记、车轮钢代号、毛坯车轮型号、熔炼炉罐号或热处理号、车轮顺序号、加工单位代号,字体清晰。车轮标记应全部记录在轮对履历簿中。 7.轮箍加工中如果标记被去除,应在加工后将原标记内容刻打在轮箍上。 8.整体车轮、轮箍不允许用铸、焊、喷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等工艺修整。 9.材质为《机车用铸钢轮心技术条件》(TB/T1400)规定的轮心,焊补须采用气体保护焊,执行《机车用铸钢轮心技术条件》(TB/T1400)。 10.整体车轮不涂覆腻子、油漆。轮箍车轮不涂覆腻子。车轮弛缓标记按规定执行。 第六条探伤 1.整体车轮须进行轮辋超声波探伤和表面磁粉探伤。轮辋超声波探伤按铁道部运输局《关于公

电力机车司机国家职业标准

电力机车司机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电力机司机。 1.2职业定义 驾驶电力机车从事铁路运输及相关作业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外、在移动的机车上,接触噪声、磁场、振动。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较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形体感和空间感强;心理素质好;动作协调性好;有一定的语言(普通话)和文字表达能力;身体状况符合铁道行业机车乘务员体检标准。 1.6基本文化程度 中等专业毕业(或同学专业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根据《铁路特有职业(二种)培训制度》确定。 1.7.2培训教师 培训高级工理论知识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工技能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操纵技能培训的教师应同时具有相应类别的铁路机车驾驶证。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有必要的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等。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者) 担任学习司机职务满1年或连续乘务60000km。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安全乘务满2年或120000km。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安全乘务满3年或180000k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