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地方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地方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地方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本土文化经济资源与语文校本课程融合初探

——以连云港文化资源为例学校教育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具有浓重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根源性的血脉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经济资源,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语文教学就能够体现出创造性和文化意味。

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把地方经济文化变成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意义

1、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职语文教学与地方资源整合,可以使中职语文教学超越相对狭隘的教育内容,更具活力和开放性。对教师来说,可以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教学视野,激发教学的创造性;对学生而言,可以改变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中处处有文化,时时可以学到语文,尽可能多地吸收、品味、感悟和积累,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目前,我国调整了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用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底蕴是地方课程的有效载体和支撑,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地方文化经济资源内容,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探究地方优秀文化, 夯实民族文化的基础,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活动, 为学生创造综合性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根据调查,来自四县市区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地方文化经济

知之甚少。为什么学生对于本土常识性问题的了解和思考反而要少呢?究其原因,主要是

长期以来文化、教育基础各不相同的地区只用统一规定的课程,教材内容多集中在普遍性

知识上,对于身边现成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现象反而了解甚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而言,“知”反而是最重要的的。既对

地方文化经济无所知,又谈何爱呢?所以,将地方文化经济内容编入校本教材、引入课堂,是职业学校教师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

二、建立并不断丰富地方文化教学资源素材库。

1、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多彩的地方文化。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丰富,且不说那名闻天下的云雾茶、水晶、海珍品,还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林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和花生, 葡萄、山楂、草莓、芦笋、板栗、西瓜、苹果、烟草也颇负盛名,拥有全国8 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全国4 大海盐产区之一的淮北盐场、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加工基地、河蟹育苗基地和对虾养殖基地,矿产资源多达

40 余种,还初步勘探出黄海大陆蕴藏丰富的海底石油,珊瑚菜、金镶玉竹更为国家珍稀名贵特产。将这些内容编入校本教材,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更好地鼓励其为建设家乡美好明天而努力学习。

语文校本教材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方经济,还应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历史上,多少文人雅士在连云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宝贵的遗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17 年(公元前525 年)秋,孔子“问官于郯”,孔望山因孔子登临观海而闻名,如今孔望山上尚存“问官台”。秦始皇出巡至朐县,在朐山(现名锦屏山)立石秦东门。秦代方士徐福为赣榆县徐福村人,受秦始皇派遣,东渡日本。吴承恩晚年以云台山为背景写成神话小说《西游记》。李汝珍晚年在海州写成传世名著《镜花缘》。其他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辛弃疾,元代的张叔夜,清代的吴敬梓、林则徐,近代的朱自清等等,大都遗迹犹在,遗篇留芳。将地方传统文化整合成适合学生阅读的教材,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民风是地方文化最鲜明的体现。东海的水晶节、《西游记》文化节、赣榆的徐福节,还有东磊的玉兰花卉节,带领学生走进其中,不仅仅是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还能将这些资源融入学生的心田,促进其语文其他内容的学习。

2、以积累为基础,捕捉独特的优势资源。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皆留意,把自己的眼睛当作摄像机那样捕捉和记录信息,像最出色的记者追踪新闻那样追逐独特的优势资源。在学校要留意校园生活资源,在家庭要留意人文资源,同时要关注社会和家乡的时事和变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如连云港极富地方特色的徐福祠堂、抗日山纪念馆、阿育王塔等人文景观,花果山、渔湾、孔望山等自然景区,淮海戏、跑旱船等地方特色文化,花果山凤鹅、东海水晶等地方特产,以及蓬勃发展的家乡经济、日新月异的家乡面貌等等,都被我们纳入了校本教材中,成为一座内容翔实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库。有了丰富的素材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编排的目录、日记等文字载体,也可以是“魅力连云港行”等音像软件和网络

资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人文知识不断丰富积累。

三、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寻求地方经济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1、课程资源的互补。虽然优质的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限广博,学习也绝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但是我们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让地方内容取代所有的学校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要善于发现、挑选、连接和整合。

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应对省编和市编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挖掘特色,形成课程资源上的互补,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时,可以互相借鉴、重组。如开展校本教材《可爱的连云港》中“家乡览胜”这一主题时,在学生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就近实地游览,拍摄照片,搜集资料,结合省编教材《故乡的榕树》、《富春江上》两课,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丽,家乡的发展。

2、地方文化资源的选择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总目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是学习语文的活水资源,也为运用语文提供了广阔天地。连云港,一座“烟霞散彩,日月耀光”的海港山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自然美、人性美优势和景、情、意的可感受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利用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设计“说家乡”(介绍家乡的特产、风俗、节日、名人、名胜)的话题让学生演讲,既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给学生一个了解、熟悉家乡的机会。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和中国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华东地区新兴的工业、外贸、旅游、港口城市,近年来聪慧勤劳的连云港人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连云港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美丽的港口城市远近闻名。在作文教学中,整合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看到地方的特色与魅力,有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与理念,使学生能热心于本土的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积极参与到地方的经济建设大潮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充分考虑校本课程与地方经济文化资源的整合,兼顾到语文教学中课文、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经济文化和语文校本教材同步链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素材、体验的历程和人文的熏染。如,来到乡间田野,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的时候,就要同步链接体验类习作,写忙碌、欢快的劳动场面;欣赏渔湾九龙戏水、朦胧晚眺等自然景观时,就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描绘家乡的绿野秀水。探寻登瀛州桥,参观冠华故居,走访烈士家属,便可以描写乡史乡貌。欣赏各式各样的潘黄柳编,就可以写自己喜爱的小物品,介绍家乡的物产,撰写有关小论文,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创作,其来源就在师生的生活世界里,只要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自觉地变革与创新。我们周围不乏有广阔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优美恬静的乡村田野风光、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等,无不是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3、开展综合活动,寻求地方经济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更应让学生从课本中抬起头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其次,应当考虑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考察地区及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

(1)、走进工厂,了解企业文化。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能把学生“囚禁”在课堂中闭门造车,应适时地带领他们走向工厂。每次出发前,应精心准备,要采取自愿原则,征得家长同意,带队老师要充足,落实责任,安全事项要交代清楚。同时,要提前备好课,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注意引导,注重观察,重视体验,让学生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从而更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深入社会,了解社区人文资源。为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仁人志士,汲取营养,引发激情;要组织学生走进社会了解风土人情,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采用多种途径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段文化的吸纳和吐露的心灵历程,它的习得自然也要有一种文化浸润的境界。那就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深入到地方文化经济中去,选择合适的地方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从而促使学生焕发出文化创造的激情。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

2016考试复习题(中国学生最终版) 填空(15个空,一空2分,合计30分) 1.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字来概括:阴阳中和,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 2.六经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易》《书》《诗》《礼》《乐》《春秋》 3.既济卦、遁卦的卦画。 4. 四库:经史子集 5.“中庸”的三达德:智(知),仁,勇。 6. 乾卦的六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六—亢龙有悔 7.《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顾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大学》的三纲八条目: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尚书》的主要文体类型:典,謨,训,诰,誓,命 10.周礼的四官: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名词解释(4道题,一道5分,合计20分) 1.十翼 《十翼》即《易传》。《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而《易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序卦》《杂卦》《说卦》,由于《易经》分为上经和下经,《彖》《象》《系辞》三部分也相应的分为上、下。这样共十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易传》又称为《十翼》。 2.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周礼》的主要内容是设臵了一套严密,详赡的治官制度和措施。 〃《仪礼》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 〃《礼记》的内容包括礼治通论;诠释《仪礼》的专编;记载古代礼仪制度并加以考证;记载孔子言行及孔门杂事;记录古代格言。 3.春秋“书法”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书”即记、写,“法”即规则、方法。所以“书法”,就是写什么,不写什么,如何书写的方法。而春秋“书法”即为《春秋》的记事方法,也称“春秋笔法”。 〃书法的用意是体现作者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周代的礼制为准绳,对等级名分、是非、恶善、褒贬进行判定。达到维护等级名分、辨别是非、惩恶扬善、警戒后人的目的。 4.三纲五常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中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经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内容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

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

水文化校本课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水文化”建设及传承的探究与思考大桥中学从一开始建校,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三面环水。 二、博大的水文化精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观书有感》。 先说一说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这首借景喻理名诗《观书有感》所说的理。

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空云影。这种情景,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而大有收益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常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还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经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我们现在借用这首名诗来表现大桥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水文化”建设及所取得的喜人效果,则很是形象。朱熹的这首借景喻理名诗《观书有感》与我们大桥中学的“水文化”建设及其传承有着极大地渊源。 在建设“水文化”之初,可以说,我们就是按照朱老夫子在读书方面的做法。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不断地提炼,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水文化”特色。以至于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而且,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里,教育教学成绩一直进步并一直处于领先,达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取得这一成绩的“源头活水”,就是让“洪泽湖水文化”形成特色,形成精神特色,滋养心灵。 我们通过开掘,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水文化”的精髓。 1.上善若水——“善”。 对于“水文化”的精髓,我们首先突出其“善”。 这里的“善”,我们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善”,亦即“善良”之“善”。我们以为无论是“学之初”,还是“教之初”,都是“性本善”的,而且也必须都是“性本善”的。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善”,亦即态度、方法之“善”。可以说态度“善”了,方法也“善”了,还有什么“其事”不可“欲”的。所以,“其器”“必先利”。我们讲究“水文化”的滋养,本身就是在“先利其器”,是“先利”思想“其器”,是“先利”心灵“其器”,这很重要,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其器”“利”得很“利”。 2.海纳百川——“容”。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高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高年段 目录 《诗经》 (1) 节选(一)凯风 (1) 节选(二)采葛 (2) 节选(三)月出 (2) 节选(四)采薇 (3) 节选(五)小旻 (4) 节选(六)小弁 (4) 节选(七)鼓钟 (5) 节选(八)车辖 (6) 节选(九)抑 (6) 节选(十)载芟 (7) 《道德经》 (8) 节选(一)三十八章(砭时) (8) 节选(二)四十章(论道) (9) 节选(三)四十二章(论道) (9) 节选(四)四十三章(治国) (10) 节选(五)四十五章(修身) (10) 节选(六)四十七章(修身) (11) 节选(七)四十九章(治国) (11) 节选(八)五十七章(治国) (12) 节选(九)五十九章(修身) (12) 节选(十)六十二章(修身) (13) 节选(十一)六十四章(治国) (14) 节选(十二)六十六章(治国) (14) 节选(十三)六十八章(议兵) (15) 节选(十四)七十三章(治国) (16) 节选(十五)七十八章(修身) (16) 节选(十六)八十一章(修身) (17) 《孟子》 (18) 节选 (一) 老吾老 (18) 节选(二)乐民之乐者 (18) 节选(三)以力服人者 (19) 节选(四)天时不如地利 (19) 节选(五)得道者多助 (20) 节选(六)或劳心,或劳力 (20) 节选(七)仁,人心也 (21) 节选(八)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22) 节选(九)人恒过 (22) 节选(十)行之而不著焉 (23) 节选(十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23) 节选(十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24) 节选(十三)有为者辟若掘井 (25) 节选(十四)食而弗爱 (25)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五年级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五年级) 老子(一) 《老子》——道家的经典,传统文化的内核 “外示儒术,内用黄老”,这句话表明即使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道家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面提到过,真正的文化人都明白道家的学说在哲理等文化内涵上要远远高于儒家。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座冰山的话,那么儒家的文化只是其中海面上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在海面下支撑的就是道家文化。清朝《四库全书》的总编辑纪晓岚就以“博大精深”来评价道家学说。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两章不仅谈了“有”与“无”的关系,万物的起源与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也提到了事物盛衰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如何遵守这种规律。 《老子》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广泛。它既提到了人类自身的修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讨论了人与自然以及宇宙起源等哲学问题。一本《老子》读下来,就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入门者来说,学习《老子》要先明白“道、德、仁、义、礼”的含义及其排位的高下,树立读书做人的大局观,不要为了名利而掉入儒家批评道家时所用的“玩弄权术”的小圈圈中去。 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厚的滋养。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都提出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革命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推进方式、支撑体系和条件保障,强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终于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因此,深刻认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探寻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教师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开展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合作开发的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文化教育寻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国家课程的学习为主体。由于国家课程整齐划一,又有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各种考试的压力,对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限制,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明显不够。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可以打破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受限的现实。无论是全体学生共修的校本课程还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选修课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正文:众所周知,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建立各种特色形式本身,而在于特色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即真正使学校特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史表明: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而特色校本课程则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体现了差异性教育的原则。作到了因材施教。同时,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艺术特色系列校本教材——简笔画校本教材(一年级),拓展学生的线条把握和简单的造型能力,为其它美术活动打下基础;手撕画校本教材(二年级),这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技艺,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构图能力,更突出了对学生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秫秸制作校本教材(三年级),结合辽北地域文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旨在锻炼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蛋皮画校本教材(四年级),艺术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历练学生的耐力,创造自然之美,贴近学生生活;种子画校本教材(五年级),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对肌理的感受能力和平面造型能力,感受拼图造型的乐趣;硬笔书法校本教材(六年级)主要是对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一个验收和强化,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涂上优雅的底色。通过以上系列艺术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校走上了“课程引领,特色立校”的办学之路。真正让特色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教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传统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7-08-28T17:17:13.98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5月作者:刘洪祥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汉族为主体而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青州市谭坊镇庄庙小学刘洪祥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不同的民族会形成不同的思想、习俗、道德、政治、宗教和哲学等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汇合成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汉族为主体而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关键字;传统文化、育人、道德、素质教育 传统传统文化进校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高校建立传统文化课程”“建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提案和呼吁,使传统文化这块美丽的奇葩,从远古复苏,使人们兴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一、古为今用---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应用 传统的文化典籍和思想给予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内涵。这就显现出了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及提升品德和修养,这对于其人格的形成,及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要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从小培养,常言道,三岁看大,五岁看老!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孩子们的道德修养建立,更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可寓教寓乐,这样,可以缓解孩子学习的压力,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更加放松,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更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传递着千年不变的思想,传递着中华文明史几千年经久不衰的秘诀! 二、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 现代教育体制使学生们因为应试教育的特点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及至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面对学生在校对素质教育的缺失和孩子德育的缺失都面临着深深的无奈! “小的时候,只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这些被宠坏了的孩子们,被要求做一个品学兼优、高素质的人。”这怎么可能呢?学龄教育的时候,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则几乎被完全被忽视了。所以造成许多孩子变成考试高手。学习成绩很好,但人格却有着极大的缺陷!自私、脆弱、抗击打能力差,己成为现代孩子的通病!前几年有例子,北大的学子杀死养育自己的老母亲,家庭条件优越的留学生因为心理抑郁而自杀;中小学生为了上网而偷盗、甚至杀人、逃学、离家出走等等现象时有发生,己屡见不鲜!试想,学生们如此,我们祖国的未来在哪里?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不禁反思,道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有失误吗? 从根本上说,上一世纪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深层原因,是在于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综合国力的日渐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重视传统文化也就势所不免。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都认识到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复旦大学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邓峰在复旦《通识教育师生谈》中说:“我以为,复旦应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力度,毕竟复旦本身就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能够在此锦上添花。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饱含爱国爱民的思想和道德立身的思想等;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做到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密不可分,这对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有裨益。”正因为全校师生有这种认识,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 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这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如今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周易》、《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韩非子》等等,在讲解原典中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熏陶,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认识,各校并不一致。各高校学生的认识也不相同。整个地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依然不够,特别是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更是如此。2005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最后统计显示,有五成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二成人无所谓,二成人走中间派,仅有一成的大学生关心传统文化。”作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非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熏陶,反而是深受‘我有我个性’和‘我行我素’的西方文化左右,使得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严重的困惑和思想道德开始变异的不利局面!”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充实和丰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修养,加强道道观念,在社会主义的新的形式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我们身边,从每个人做起,学习传统文化、了解琴学艺术,让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为我们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北京市大兴区 姓名:教育 ID: 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弟子规》、《论语名句》及古诗《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历史人 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小学阶段也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 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 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 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诗词。 2、课堂指导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3、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 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 传统名句、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 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尊 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 ) ,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 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 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国学经典都 是古文或是诗词,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 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 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1)引入情景,激发探究心理。 (2)利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提问学生 曾经背过的古诗词以及传 统文化的经典名句。 黑板板书课堂的主题:品请同学们自己起来背诵自己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已经背过或是学过的古诗词 和经典名句。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的普及及中国传统文化

白鑫翻硕201121005001 英语的普及及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英语毫无疑问是最为普及和最有影响力的语言,这不仅体现在东西方的学术研究中,也体现于当代大学生英语普及的程度上,然而这与我国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语言是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全球文化交互的大背景之下,英语以其特有的跨区域的强势已经普遍为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我国使用人数仅次于汉语的第二大语言。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涵盖了包括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等教育。现在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成为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必修课。同时,英语的早期教育也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纷纷以英语或者是双语命名。这股浩浩荡荡的英语热潮,还在进一步升温。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英语的孩子越来越小。 不仅如此,社会力量办学由此兴起并反过来给与其很大的助推力。它的发展与就业、职称、出国、考研、考级、考证等社会需求挂钩,使得英语学习已经成为追求更好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它为社会各层次人员提供非学历的英语教育与培训,满足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不同需求。据调查,在学习消费热点中,英语学习消费居于榜首,英语教育市场繁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学习相关服务市场。为什么学英语这么“热”呢?大部分人认为这样有利于将来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合资、外资企业增多,旅游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英语已经进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认识到,只要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整个国家到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全民英语的普及程度。WTO、NBA、MBA、E-mail、KFC等早已为市民们耳熟能详。中国成功加入WTO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为英语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全国各地再次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当今中国的英语教育改变了紧紧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传统模式,已经从精英人才的培养向大众化人才的培养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教育市场。然而,和火热的英语普及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我国本土的传统教育正在慢慢缺失。 在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令人堪忧。有的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有的则是知道与否无所谓,很少有了解传统文化并以此而自豪的。大部分的学生也只是能够背出一些在中学时代已经背过的诗词、散文之类,而那也是因为要参加考试才背诵的。不止如此,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及西方的节日来的重要。就拿最近的圣诞节来说吧,早在十二月初的时候,各大超市、百货商店就已经打出圣诞大采购的海报,网上购物更是疯狂,各网站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为的就只是顾客们的手指轻轻一点。等到圣诞节真的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去大型商场聚集区彻夜的购物、狂欢。欢乐之余,不免会想到这些年的春节,越过越没有年味儿了:再没有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盼着春节晚会谁会出现,再也没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一晚上不睡觉熬年夜,再也不会有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这一年得到了什么。。。至少我只知道,节日对于成人来说,就两个字:麻烦——年前要打扫卫生、办年货、买新衣服之类;过年的那些天里,每天就是不断的接待客人,走不出的厨房,毫无意义的对话;年后则又是很快回到繁忙的工作学习当中。。。春节尚如此,其他节日就更不必说了,我只知道二月十四号的时候,身边的女生会受到玫瑰花巧克力之类,却不见七月初七的时候那些小伙子们有什么动静儿。再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礼尚往来”的传统,更使得一些节日变成很制式的送礼回礼,接触到的这些人里面会觉得过节就是花钱找麻烦,而没有任何单纯

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五)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理论支撑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有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认识又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反映客观事物。认识运动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没有结束,它必须能动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付诸于行动。本土文化的开发正好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发展智慧与情感;而活动的设计者将自身的理性认识变换为新的学习实践情景,既为学习者 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又使自身的理性知识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改变了那种从习题到习题、从原理到原理的违背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现象学认为,最基本逻辑规律是被知觉到的,而且被知觉到的东西不以任何 其他东西为前提。本质知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规律目标的一种认识方法。本质知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本土文化的开发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事实本身。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 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 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地域性是地方文 化最主要的特点。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 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 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是个 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那些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社会风俗等形态的 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及内在精神与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生于斯、长 于斯的个体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辈们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个体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内 在气质。校本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地方社会 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开发设计的新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教师研究与不断反省成长及主体性的知识。”‘,,地方文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 所在。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 就是一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 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地方课程资源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学校、地方对课程的编制几乎 没有任何自主权。80年代,我国课程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 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 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对新课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成人之道,中和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大学中庸》读后感“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读《导读》,吸《大学》《中庸》之醍醐。 初读《大学》部分,真有振聋发聩之感。再读《大学》,真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大学》缘何受到2000年来的学者、统治者、士人的推崇。据我臆测,就在于大学简洁明了的解决了人生三个重要问题:天地生人的意义;如何去实现天地赋予个体的使命;个人与天下的关系。 大学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呢?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指出实现的方法是“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则是“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共产主义的模式,大同社会的标准。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读《中庸》部分,顿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事实上,方枘圆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中庸之道,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诚”是中庸的基础。“中和”与“至诚”协调,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愿天下之士,从《导读》中取《大学》《中庸》之精华,以《大学》《中庸》之道自勉,并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追求《大学》《中庸》之道,达到“和谐”的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