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五)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理论支撑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有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认识又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反映客观事物。认识运动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没有结束,它必须能动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付诸于行动。本土文化的开发正好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发展智慧与情感;而活动的设计者将自身的理性认识变换为新的学习实践情景,既为学习者

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又使自身的理性知识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改变了那种从习题到习题、从原理到原理的违背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现象学认为,最基本逻辑规律是被知觉到的,而且被知觉到的东西不以任何

其他东西为前提。本质知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规律目标的一种认识方法。本质知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本土文化的开发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事实本身。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

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

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地域性是地方文

化最主要的特点。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

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

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是个

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那些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社会风俗等形态的

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及内在精神与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生于斯、长

于斯的个体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辈们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个体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内

在气质。校本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地方社会

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开发设计的新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教师研究与不断反省成长及主体性的知识。”‘,,地方文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

所在。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

就是一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

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地方课程资源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学校、地方对课程的编制几乎

没有任何自主权。80年代,我国课程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

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

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对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

从教师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

和优势、学生的兴几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乡村学

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选择国家课程,也可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

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乡土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办学

模式的学校需要。”‘邵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

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

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鱼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以校为

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

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三、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面向社会大众,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地方文化课一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

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

保证地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

的重要途径。

1、开发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创新地方文化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课

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

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尤其是创新地方文

化的需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需要人们开发的未知领域和拓展的空间,地方文

化亦如此。学习地方文化,“不只懂得如何保存生活,而且懂得如何创造生活。”

川当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认知和体验时,尚有大量未知的部分等待他们去认识、

理解、开发和创造。因此,在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时,不能把地方文化作为一

个己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某一阶段的历史过程。

“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

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5,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需

要不断更新和建构的。“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适切性内涵与标准。”‘。从地方文化本身的

构成看,也很复杂。它既包含着许多积极先进的内容,同样,也夹杂着许多负

面的东西,有的甚至可称为陈规陋俗。因而,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地方文化

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造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

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与塑造,从而推动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创新地方文

化,需要的是热爱地方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并对它不断追问、积极探索的人。

通过开发有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

认识自己所生长的地方文化,在批判反思地方文化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地方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当然,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净

行理性质疑及批判反思,尤其是注意把时代发展状况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

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当中,这样才能为其注入活力,使其保持鲜明的

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的改造和发展。

2、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提高师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

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弊病。

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道求的唯一目标,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学习短期效应”的现象,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

作”恶性循环。开发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不

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让教师与学生参与搜集,经历

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实

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

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所以说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具有现

实意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关注知识

能力,而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

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

人生态度。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生活,实

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使情感受到熏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3、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优化教育资源

从优化教育资源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

化氛围中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

接受的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

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菜教育教师、学生,来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形成

正确的文化观。

二、国内外关于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就开始重视社会和社区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日本就有

人提出开展扎根社区的教育,认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场所是社区和家庭。学校要根据家长要求,同家长协作,改造学校教育课程,将社区当作编制教材的重要来源。日本有的学校开展的修身旅行就是把广阔的校外世界作为学生学习与考察的对象。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将语文教学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注重加强民族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校本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澳大利亚的教育者在开发社区资源方面重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经常以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为语文教学的主题。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强调语文教学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选举,了解和熟悉法案的运作,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或参政意识。英国的一些学校每到春秋季,都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英国的一所学校曾在著名的达特莫(Dartmoor)大草原开展活动后,要求学生开展讨论并完成一篇习作,主题包括:(1)一篇说明文:配图介绍草原地图; 介绍行走路线;(2)一份实验报告(3)一篇描写草原动植物或人物活动的文章;(4)一篇有关草原的虚构故事;(5)一篇叙述文:学生按时间顺序叙述整个活动的过程。为了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交往,更好地利用社会和社区的教学资源,一些国家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机构、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以促使学校与社区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形成学校与社区在资源上的共享。如美国的家长教师联谊会、社区顾问委员会和社区学院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学校

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还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赋予社区顾问委员会、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编制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更是在教育改革方案和校长资格条例中将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结合作为重要内容,确定学校对社区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赋予社区对学校更多的控制力。此外,北欧的民众中学,日本的公民馆等,都是学校与社区沟通结合的组织保证。

从国外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现状中,我们发现,欧美等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开

展了学校—社区关系的大量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社区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校与社区有效交往的要素、特点、过程和策略以及方式与手段等诸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与社区

的交往实践。‘学校根据各地社区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编制校本课程,并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社区问题、分析社区需要、制定行动方案等实践活动,甚至为了保证学校和社区的有效交往、获得社区的支持,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作为组织保证。从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意识到社区资源对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感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学生关注现实的需要,意识到直接经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社会和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语文

课程的教学,偏重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到位。专门保障学校与社区沟通结合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更是缺乏。20世纪90年代后,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及“多尔课程论”引进后,这一状况开始逐步得到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因地制宜,通过与校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社区文化场所建立联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外活动,努力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江苏吴锡市锡山区高级中学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学生的状况自己选编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吴文化,感受吴文化的意义、了解吴地的杰出人物、吴地语言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极大地激发了主动探究的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福建连南中学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地理、文化优势,在组织“民系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编写了颇具特色的《民系文化》校本课程,向学生进行民系文化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当前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现状与校本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仍过度集中于校内资源学习,对校外资源尤其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语文教师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教材、大纲、教参,学生深入社区生活的机会少。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创新不够的现象。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仍然重视不足。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在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方面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其一,由于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多数学校未能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二,社区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机结合,学校未能将社区文化资源充分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对校本课程资源的支持功能。其三,对社区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利用的原则、范围、途径、方式、意义等方面未能进行认真的审视,更缺乏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实证研究。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有必要对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编制校本课程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刘旭东在《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中讲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区域特色显著,各地都蕴藏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们是构成课程的潜在材质。”③本课题的研究将回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入到正规的语文课堂,有其重要意义。

(2)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宁夏回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的开发和实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全

面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激发热爱家乡的

浓厚情感,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

具体的现实情境,让他们走出课堂,深入实际生活,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乡土文

化的独特魅力,置身于大自然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强化亲身体验的过程;在综合

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提高他们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合作互助,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

性、创造性,不断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回

族乡土文化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

趣,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感受回族乡土文化”的教学中,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宁夏回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回族乡土文化,开发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灵活多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重公共知识,轻本土知识的缺陷,体现了课程的民族性、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避免了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

第二节开发理论依据

一、课程资源论

现代课程理论的创始人泰勒 (Ralphw.Tyler)早在1949年就对课程资源做

出了界定,他从课程研究过程角度和资源可利用性特点出发,提出了课程资源的

四个方面内容:教育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资源,制定评估方

案的资源。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

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the一out一Of一 SCho01Curriculum);帮助学生与学校以

外的环境打交道”‘。因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一直较为注重教育资

源开发和利用,而我国到1999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课程资源的

概念及开发利用问题才被明确提出。2001年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在其《课程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将课程资源正式引入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其认为“课程

资源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

直接因素来源。”2

笔者认为,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果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目前有关课

程资源的概念有多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从

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界定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

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

育大辞典》中提出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总和”。在湘西州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突出特色,就要把课程资源

的开发问题与特色学校的建设问题结合起来。湘西州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

资源、生态资源,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作为民族

地区学校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

校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心理学新思潮,

主张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视人性的研究,并把人性置于心理学研究核心地位。以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为代表的,形成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要素,即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主体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坚信任何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价值,并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笔者认为,我国以往的传统教育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共性和统一性,而漠视学

生的个性,进而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漏,课程要充分关注

人作为人的一面而知识只不过是“人的知识”,是理性主体去体验、领悟、建构

的结果。因此,个性化必将成为未来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恒久主题。因此,“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国的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其观点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注重发现人的价值,

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在充分注重人的价值的同时,不忽略教育和人的

社会背景,注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内外结合和辩证统一”。‘湘西文化校本

课程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它的开发过程就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充分体现。

三、教育本土化

“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

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2在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看来,“教育本土化须坚持扬弃与创新相

结合的原则,即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外国教育特别是西方教育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主体意识,经过辨证的综合,创造出既有本民族特色又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教育。”‘台湾张春兴教授也认为,就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观点而言,负责施教

者是本地区的教师,接受教育者也是本地区的学生,因此,任何有关教与学的问题,全都是本土性的。基于此义,在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凡是适合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以及问题性质的方法,就是最适当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湘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紧紧抓住“教育本土化”这

一理论依据,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与本地区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满足湘西州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多元文化教育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就己出现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萌芽,当时的研究者多

称之为“文化上多元的教育” (Culturallypluralistieedueation),即认

为它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基础,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间的教育。美国学者班克斯(JameSA.Banks)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

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3华东师范大学的郑

金洲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

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

在我国没有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之前,课程开发者很少

将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纳入教育的体系中,更没有在相关的教育法规或制

度中给予少数民族文化应有的位置,因此造成了主体民族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

容而少数民族文化被忽视的不良状况。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三

级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提供了广阔的课程

空间和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

道,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湘西州,更应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出发,利用本地

区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使本地区少数民族

文化真正得到有效的传承。

1.乡土文化之于当今时代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地域的广大和历史的久远使得我

国各地区有着丰富的、多样的乡土文化资源,正是这些地方的文化资源,构

成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化的逐步发展,大量优秀珍贵的民间

文化正在迅速地散失、消亡。在现代大潮中,“无数珍贵的民间技艺随着老人

的逝去而销迹;大片大片风格各异的古老民俗以及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

正在被推土机推倒铲除;大量民间文化的典型器物流失海外,民间年画、皮

影、傩戏、剪纸、传世刺绣等经典民间艺术随其生长土壤环境的破坏而日渐

衰微。”[1]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人类文明的转换所向披靡,这是因

为,这种转换时历史的大势所趋,是一种进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抛弃了

农耕文化的文明创造,它们是数千年的历史阶段留下的巨大财富。”

乡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无根之木会枯死,无源之水会干涸。失去

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就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认同中国文化,中华民

族也就失去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

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我们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

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语文教

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但是语文教育的这

种文化特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而

摒弃其人文性价值。随着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人们不断追

问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从而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一次次大讨论。我

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界对语文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开展语文

乡土文化教育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陈胜庆主编的《乡土地理教育新论》(测绘出版社,1992)阐述乡土地理概念和区域

范围、新时期的乡土地理教育、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乡土地理教学实例评析、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制等等。乡土地理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园地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幼苗,正在茁状地成长,并在近几年来形成了一股“乡土教育热”,成为推动中小学地理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且《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指出: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或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乡土地理教学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具有典型性。在教学中通过多途

径、多方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实践活动,直接感知家乡地理;能培养学生利用与改造

家乡地理环境的技能、能力,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的喜悦,形成

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不同

类型学生的才智和特长都能得到发展「”〕。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这种观点里面能够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社区及社会中的等等资源,把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内容都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且学校周围的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那么就能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的校本课程。泉州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即多元文化交融,如有宗教文化、海丝文化、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闽南文化等等。这种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作为泉州地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而这种本土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从而可以使地方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目录 序言 前言 认识传统文化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5) 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 清明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 端午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6)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2)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2) 其它传统节日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49) 附录 (64)

后记 海棠没有在夜色里绽放林中也没有梅花或雪莲守望了千年的沉默 依旧是绿色的无言 那么这路上徘徊的寻梦者可否拥有梦里忧伤的自由可否有拣尽寒枝的自守 呵护夜的安宁 守望绿色的风

序言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在一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传统的认知不足。?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纷纷过起了洋节!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 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 ?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胡适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凭13岁之前受的国学教育基础!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今天,在浮躁和喧哗中我们丢失了什么?仅仅是泛黄的书页,化尘的古人吗?我们丢失的是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新时代呼唤多元文化,呼唤文化的融合,但多元和融合就等于丢失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国家被尊重被认同,在于它能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色。全球化不意味要对本民族传统漠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中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经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详解

传统文化进校园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内容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

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高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高年段 目录 《诗经》 (1) 节选(一)凯风 (1) 节选(二)采葛 (2) 节选(三)月出 (2) 节选(四)采薇 (3) 节选(五)小旻 (4) 节选(六)小弁 (4) 节选(七)鼓钟 (5) 节选(八)车辖 (6) 节选(九)抑 (6) 节选(十)载芟 (7) 《道德经》 (8) 节选(一)三十八章(砭时) (8) 节选(二)四十章(论道) (9) 节选(三)四十二章(论道) (9) 节选(四)四十三章(治国) (10) 节选(五)四十五章(修身) (10) 节选(六)四十七章(修身) (11) 节选(七)四十九章(治国) (11) 节选(八)五十七章(治国) (12) 节选(九)五十九章(修身) (12) 节选(十)六十二章(修身) (13) 节选(十一)六十四章(治国) (14) 节选(十二)六十六章(治国) (14) 节选(十三)六十八章(议兵) (15) 节选(十四)七十三章(治国) (16) 节选(十五)七十八章(修身) (16) 节选(十六)八十一章(修身) (17) 《孟子》 (18) 节选 (一) 老吾老 (18) 节选(二)乐民之乐者 (18) 节选(三)以力服人者 (19) 节选(四)天时不如地利 (19) 节选(五)得道者多助 (20) 节选(六)或劳心,或劳力 (20) 节选(七)仁,人心也 (21) 节选(八)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22) 节选(九)人恒过 (22) 节选(十)行之而不著焉 (23) 节选(十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23) 节选(十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24) 节选(十三)有为者辟若掘井 (25) 节选(十四)食而弗爱 (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北京市大兴区 姓名:教育 ID: 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弟子规》、《论语名句》及古诗《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历史人 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小学阶段也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 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 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 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诗词。 2、课堂指导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3、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 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 传统名句、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 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尊 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 ) ,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 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 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国学经典都 是古文或是诗词,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 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 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1)引入情景,激发探究心理。 (2)利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提问学生 曾经背过的古诗词以及传 统文化的经典名句。 黑板板书课堂的主题:品请同学们自己起来背诵自己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已经背过或是学过的古诗词 和经典名句。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厚的滋养。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都提出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革命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推进方式、支撑体系和条件保障,强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终于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因此,深刻认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探寻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教师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开展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合作开发的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文化教育寻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国家课程的学习为主体。由于国家课程整齐划一,又有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各种考试的压力,对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限制,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明显不够。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可以打破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受限的现实。无论是全体学生共修的校本课程还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选修课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寿光五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一、指导思想 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为突破口,结合我校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继承传统和谐育人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背景与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而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承载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著名书,民间传说等等,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会懂得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 三、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师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间艺术,树立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凸现学校的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的形象。(二)具体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由来与渊源。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特点。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 4、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开展各种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内涵。 四、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4、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文明礼仪展室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课程实施的内容

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下来的包括古典文学、民风民俗、传统历史、传统意象、汉语言文字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主题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问题 与学科知识,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统整融合形成校本课程。本课题 主要研究对象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小学传统文化主题课程整合的 思考和探索,设计和实施主题式校本课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 次改革,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化 发展。同时,也希望能为其它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些 参考。本文拟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课程整合的理念,通过对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课程整合的思考和探索,设计和实施主题式 校本课程。首先在绪论部分说明课题提出的背景、有关课题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其次对课题研究的依据、意义和创新点进行 的说明;进而针对小学语文教师主题式课程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学生传 统文化知识水平测试分别进行结果分析,依据调查的结果进行课程设 计与实施;包括确定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以及课程设计理论依据、课程设计流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课程设计;最后分别从课程实施策略和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具体案例 对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进行阐述;并针对实施效 果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习得了学习方式、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了

文学审美。本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家校合作为主要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课程开展,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二、组织领导 组长:李倩 成员:各班班主任传统文化教师 三、教育内容 1、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以《中华诵》读本为诵读主要内容,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坚持分层施教,有选择地诵读经典,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已言行。且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同时,鼓励师生共诵、家长与子女共读,使诵读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手抄报及绘画比赛等活动。例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广泛开展多种多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

育活动,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文化、庆典文化之中。 3、积极开展“翰墨飘香书香润人”书写活动。我校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修身养性的书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感受汉字的韵律美、和谐美,由此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施途径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常规工作,落实到各时段、各环节,结合早读、午写、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2、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邀请优秀民间团体及个人来校授课等方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实用性,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3、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感受、认同、接受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4、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使校园变得典雅,做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

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寓教于乐

弘扬传统文化寓教于乐 (校本课程) 一、活动目的: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京剧、书法、国画并称为“四大国粹”之一。通过灯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带动班级文化活动,寓教于乐。 二、活动过程: (一)、寒假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灯谜的知识。 (1)一条灯谜包括哪几部分? (2)灯谜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猜灯谜最主要的规则是什么? (4)猜灯谜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附: 2005级三班2011年寒假特色作业(灯谜) 同学们好!再有半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通过五年半的学习,大家基本掌握了最常用的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等百科知识面。为了用一种生动有趣的形式检验一下大家对语文知识、百科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并加深同学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六年级下学期初,我们班将择机举办一次猜灯谜活动。为此请大家利用寒假做些准备,简单要求如下: 1、通过互联网或书籍,了解一点灯谜文化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1)一条灯谜的基本组成(谜面、谜目、谜底,有时谜目含谜格); (2)“灯谜”的别称(文虎、春灯等);“灯谜”和“谜语”的区别; (3)灯谜的基本特点(即“别解”)是什么意思; (4)猜灯谜(也可以说制灯谜)的主要规则(谜面和谜底不能重字、大概念不能导出小概念等)。 (5)猜灯谜(也可以说制灯谜)的主要方法(会意、离合、象形、拟声、综合); 2、结合以上知识,找5~10条具体的灯谜看看,弄明白是怎么扣合的。 3、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元宵节的课文吗?对了,猜灯谜就是我国元宵节、春节、中秋节期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了解一下附近的图书馆、超市、社区等,元宵节前后有没有猜灯谜活动,如果有,让大人陪着(或同学结伴)一起过去观摩、体验一下。如果没大人陪着不要走远哦。 计划举办的猜灯谜活动的大致题材:小学学过的常用字、词、各科名词术语,特别是六年级课本上的;少量与潍坊及我们育才学校概况有关的;少量我们班级同学姓名谜。这就看谁平时学得好、知识面广喽。 灯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文学性、民俗性于一体,是和汉语关系最密切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之一,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灯谜具有教育、宣传、娱乐等功能,雅俗共赏,是一项很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学、大学开展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1

谷亭街道中心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

导全校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

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 六、活动广角:第35页 七、成长袋: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千家诗》(一) 一、经典回放: 湖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校本课程系列教材---中国的传统节日

贾罕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贾罕小学

前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建设和弘扬好节日文化,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发挥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解放后国庆节、元旦等也逐渐成为我们的传统节假日。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节日资源的教育功能,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编写了本教材,力图通过课程实施取得教育实效。 限于水平,迫于时间,难免粗陋。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社会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目录 前言…………………………………………………………………开发纲要……………………………………………………………第一课春节…………………………………………………………第二课清明节………………………………………………………第三课端午节………………………………………………………第四课重阳节………………………………………………………第五课中秋节………………………………………………………第六课国庆节………………………………………………………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培训课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中小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在长文化之根,铸文化之魂,塑文明之形,提升他们的文明素质,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培育合格人才。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校园,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 我们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培养打造了一支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队伍,经常性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汇报如下: 一、开发系列教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我省采用的是人教社统一印发的中小学标准教材,在各学科教材中含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历史文化等等。同时,我省地方教材着眼于本地风土人情、当前的教育主题以及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等,开发了诸如《美丽中国》、《凤舞九天》、《文明湖北》、《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等教材。我县宣传文化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黄香三字经解读》、皮影画册《汉孝子黄香》、长篇历史小说《千古孝子黄香》、连环画《孝子贤臣黄香》,一些中小学校选用这些书本作为校本教材。义堂中心小学编印了黄香故事等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孝道传统文化教育;实验中学等学校编印了《习惯养成教育篇》等校本教材,其中收录了《弟子规全文及解读》,对学生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占领课堂阵地,让优秀传统文化生根 我县保证每周1课时教学时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一方面,我们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炼、升华,开展渗透教育,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另一方面,我们以班团队会活动、国旗下的讲话、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课堂活动进行集中的专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校情班情,精心打造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班团队会,其观摩课及案例多次在省市展示及比赛中获奖。2013年5月实验小学六5班的班会课《拿什么爱你我的父亲母亲》在德育工作现场会上展示,全班家长应邀参加班会,在互动环节,家长、师生全都热泪盈眶,出现十分感人的情景,通过这样形式新、内容实、打动人的班会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教育,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爱心、殷切的期望,从而发自内心身体力行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三、搭建活动平台,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成长 除了注重创建有品位的校园环境,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各中小学校还注重开展有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活动平台,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围绕孝文化,全县中小学开展了“美德少年”、“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活动,组织收看全国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感受这些先进典型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

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程庆林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3、“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5、“艺术园林”:主要选取文化长河中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母语文化的独特魅力,继承母语文化的优秀传统,学习母语文化的表现形式。 6、“风土画卷”:主要选取能够集中体现民族特点的风景名胜和传统节日,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加以体现,让学生了解风景名胜和传统节日的特点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