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心理学1卷

体育心理学1卷

体育心理学1卷
体育心理学1卷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1 页 共 5页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

年级___ 专业___班 学号____ 姓名_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本科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体育心理学

2、运动兴趣

3、体育态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深度知觉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2、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 ,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 。

3、凯恩经过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具有六种价值,即、、感官刺激、美感体验、情绪宣泄和磨练意志。

4、在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大多把目标定向分成和

两种。

5、习得性无助感个体的心理特征有:、、情绪失调和人际关系不良。

6、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和的影响。

7、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可分为____和

_ ___。

8、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9、反馈对运动技能的获得起着两方面的作用和。

10.在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时,为了弥补其不足,一般采用简化动作、、突出重点、等方法。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2、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3、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A. 乐趣

B.有趣

C.直接兴趣

D.物质兴趣

4、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导致的。()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5、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__________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A 智力或能力

B 性格或气质

C 性格或能力

D 智力或气质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2 页共 5页

6、归因理论是对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A.行为 B.自我效能 C.动机 D.成就感

7、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时,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不一致时,会把它归于Array的原因。()

A.外部 B.内部 C.稳定 D.不稳定

8、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

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9、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10.高尔夫球、保龄球、射击等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

A.广阔—内部注意 B.狭窄—外部注意

C. 广阔—外部注意

D. 狭窄—内部注意

11.足球队员将注意有目的地从进攻及时地转移到防守上的能力属于。()

A. 注意稳定性

B.注意分配

C. 注意转移

D. 注意维持

12.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

运动表现。()

A. 较高

B. 很高

C. 很低

D. 较低

13、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关系。()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14、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本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叫做。()

A 技能

B 动作技能

C 心理技能

D 智力技能

15、运动技能的组成包括。( )

A. 智力过程和心理过程

B. 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

C. 心理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

D. 智力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3 页共 5页

16、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有。( )

A. 先慢后快

B. 一蹶不振

C. 高原现象

D. 起伏现象

17、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

B. 技能的分解练习不利于技能间的迁移

C.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后期,不要希望从相似的技能中获取更多的迁移

D. 一般而言,运动技能间的迁移很小

18、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联系起来的策略是指。( )

A重复策略 B练习策略 C选择性注意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9、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2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性格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人格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人对垂直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对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知觉更为准确。 ( )

2、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3、就运动学习和锻炼动机而言,从表面上看,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的倾向都能促进学生努力参与体育活动,并对学生心理和运动活动效果产生同样的影响。()

4、一般而言,长期目标比短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动更最容易产生推动作用。()

5、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不能提高运动员积极的情感。()

6、训练年限不对运动员的归因产生影响;而比赛结果则对运动员的归因产生影响。()

7、心理调节能力和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可通过训练获得和提高。()

8、根据动作执行时所需的认知策略多少将运动技能分为低策略性和高策略性技能。()

9、教学中由于不适当地采用竞赛法,使练习的密度、强度以及动作难度加大,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产生多余动作和不协调动作,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之一。()10、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是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体育课堂学习的心理学因素,评定学习过程中成败的心理致因,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4 页共 5页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5 页 共 5页

五、分析与简答题(共24分)

1、一个人领会了游泳的知识,可是没下过水。当他下水时,照样下沉。这是为什么?试用体育心理学有关知识分析(8分)

2、简述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5分)

3、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对唤醒水平有什么不同的要求?(6分)

4、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5分)

六、论述题(从下面3题中选择

2题进行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个人专项,试以“阶梯型”目标设置的方法论述如何进行某一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如提高篮球罚篮命中率)。

2、如果你是一位社区体育指导员,请结合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对参与、不参与以及退出锻炼的中年人分别给予指导与建议。

3、什么是体育课堂心理气氛,请结合实例谈谈和谐体育课堂的作用及如何创造。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__________。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 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 2.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 A.适应性的 B.主观的 C.非适应性的 D.非主观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__________。 A.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4.心理学家___________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A.艾利斯 B.罗杰斯 C.舒尔茨 D.弗洛伊德 5.“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6.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克服运动训练中的___________。 A.盲目性 B.间断性

C.易变性 D.不可控制性 7.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__________。 A.讲解法与示范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游戏法 8.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A.身心恢复 B.死亡 C.导致精神病 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9.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10.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__________,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 12.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 A.视觉表象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 ●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的区别: 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侧重点 体育心理学提高体育课教与学的 效果学生、教师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 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运动心理学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 成绩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 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 变化 健身心理学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 理效应大众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 理现象 ●二、体育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 ●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 ●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 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 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 变化; ●(二)现场研究法 ●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 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法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最新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过程 B 思维过程 C 心理活动 D 认识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 认识过程 D 认识活动 ()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 ()4、心理是 A 人脑的机能 B 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 D 意识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 想象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思维过程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 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 (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 (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 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适应 5、注意 6、无意注意 7、有意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想象 11、创造想象 12、运动知觉 13、空间知觉 14、时间知觉 15、表象 16、运动表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这一心理现象是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表象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的关系都是 A 正比 B 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 C 反比 D 后者是正比,前者是反比 ()3、我们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这是我们的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觉阈限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 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填、判、名解)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17.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18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9.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20.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情绪状态。(填、判、名解)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1)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者的共同 点在于: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研究的方法相同。 2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简单反应时:对单一刺激做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复杂反应时:要求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3体育运动情境中学习目标定 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4运动兴趣的分类:内容(物质和精神)兴趣;倾向性(直接和间接)兴趣;广泛性(广泛和中心)兴趣;深度、范围和稳定性(有趣、乐趣和志趣)。 5运动机能的种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间接性动机。 6 Weiner的归因模型 8驱力理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习惯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在技能学习初期应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平条件下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的优势反应,已达到加快学习速度的木的。 9倒U形假说:(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运动员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中等唤醒水平时,运动技能表现更为稳定。 地唤醒运动参与者有着较为广阔的知觉范围,容易因缺乏主观努力或信息的选择不当而受到更多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降低运动表现。中等唤醒水平,知觉的选择能力相应得到提高,那些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被有效过滤,而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则被较好地认知并处理,使运动表现的成 绩得到提高。唤醒水平超过最佳 区域,知觉的范围将逐步缩小, 内、外信息将不能被有效的感 知,运动表现又会跌入下降的通 道。 10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运动 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 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 平处以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 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情绪归纳为:令人愉快的和有 工作能力的情绪,令人愉快的和 工作能力差的情绪,不愉快的和 有工作能力的情绪,不愉快的和 工作能力差的情绪)。可以帮助 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 理状态,并且可以改善竞赛表 现。 11多为焦虑里理论:认知 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 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 的对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 忧(消极引起)。躯体状态焦虑 —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 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 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由自主神 经系统的唤醒所引的焦虑。状态 自信心—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 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 有的能否取地成功的信念。 12标准化POMS分值进行标 图,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 图呈冰山状,称为冰山剖面图。 (可以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 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 乱消极情绪得分较高,而精力较 低。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封闭 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 态能更好的预测开放式运动技 能的行为结果。在评价方式方面 —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平 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状态能 更好的预测行为结果。 13渐进性放松训练概述:利用 全身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 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 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自身 训练概述—又称(自主自律自 我和自发)训练,第一部分包括 (肢体沉重感、呼吸、腹部发暖、 前额发凉、肢体发暖、心脏)训 练;第二部分运用表象,鼓励训 练者想象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情 境,同时见注意力集中在胳膊和 腿的温暖感和沉重感上;第三部 分是使用特殊主题来帮助诱发 放松反应,运用自我暗示提示自 己身体确实已经放松。 14气功放松法(动功和静功) 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通过调整 姿势(调身)、调整呼吸(调息)、 调整意念(调心)而达到松静 自然的放松状态。 15生物反馈训练:利用仪器将 与机体内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 某些生物学信息选择行处理,并 与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 们(即信息的反馈) 16系统脱敏训练概述:以渐进 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 术。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的暴 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 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 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 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17模似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 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 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 练方法。作用--提高(适应性、 抗干扰能力、备战针对性、训练 质量)。 18 Ellis的ABC基本原理:Ellis 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核心内容 是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 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 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当事人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 起的。A诱发事情事件;B个体 在遇到有发行事件后所产生的 信念,即对这见事的看法、解释 和评价;C相应的情绪及行为反 应结果。 19动作技能的概念:通过练习 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 的动作活动方式。 20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 征: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 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行向无意 识过度;运动技能的程序化;动 作技能的自动化;能量消耗的节 省化;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 高。 21动作技能的分类:封闭— 开放性运动技能分类续性-- 不连续性运动技能分类策略-- 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分类 22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 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 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 “高原现象”。表现为练习曲线 在某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 些下降,但经一段时间的调整, 曲线又继续上升。 23产生高原现象可能的有一下 几种原因:个体正从技能学习的 一个阶段过渡,此阶段个体将发 展任务所需的新策略以提高技 能操作水平,只有新策略完全形 成并得以实施,技能水平才会有 所提高;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 体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 一定阶段再要继续发展,必须对 原有身体素质作进一步提高,技 能水平才可继续发展;随练习的 进行,练习者的兴趣降低,情绪 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也会影 响到动作技能的发展;复杂技能 可能比简单技能更易出现高原 现象。在复杂技能中,单个动作 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程序都 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单个动作 的执行时机、力度再整技能中都 有不同的要求,整体练习中的策 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现象。 24反馈:自然反馈—动作完成 自然产生、不需要借用其他方式 而产生的信息,是动作的必然结 果,不需要他人告知自然可以获 得的。视觉、听觉、触觉、本体 觉,都属于自然反馈的信息源。 追加反馈—动作执行后所获得 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 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如计时 和评价结果。不同类型的技能学 习有不同的反馈要求,即刻的结 果反馈有利于复杂任务、开放性 任务和不熟练任务的学习,而适 当地延迟结果反馈较利于简单 任务、封闭性任务和较熟练任务 的学习。 25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 技能对掌握另一种的影响。正迁 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 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 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 成产生消极影响(妨碍新技能的 获得)。 26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 础: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 学目标及其作用和明确化)。选 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和途径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 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依据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依据学校 的具体条件)。分析教学对象(分 析学生的体育态度;分析学生的 认知—运动能力)。选择教学组 织形式与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常 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能力、兴 趣、有伴分组;体育教学基本方 法的心理学分析包括讲解法与 示范法;分解和完整练习法;预 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启发思 维言语暗示刺激正误对比强 化单独与减速练习游戏法与 赛法;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自 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 习法)。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据 体育教学目标和测量收集资料。 27体育优等生:进行指导,促 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 好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长。 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安排 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激发 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 习兴趣,也可以安排一直几名基 础较差的学生有他们负责指导, 培养他们善于帮助他人、同情弱 者的意识和行为,有助于调动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 标,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力,争取更大进 步,要争对他们存在的主要问 题加强指导。 体育差生: 2)体育差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 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所 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 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 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增 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 心;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 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通过 多种手段和方法,让他们从体 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体验到体 育活动的乐趣和益处,激发对 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 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 时,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 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此外, 对于体育差生,除了由优等生 负责帮助外,教师要给予他们 特别的指导,并要在同学中消 除对他们轻蔑的思想,努力营 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课堂教 学氛围。 28个性倾向性的差异:体育动 机的差异;体育兴趣的差异;体 育态度的差异。 29四种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 的典型表现及与高级神经活动 的对照

(完整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15.异常行为 二、单选题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D 3.B.D 4.A.C.D 5.A.B.C 6.A.C 7. ABCD 8.B.C.D 9.C.D 10.A.D 11.A.B.C.D 12.A.B.C.D 13.B.C 14.B.C.D 四、匹配题 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 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25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 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五、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六、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

2020年自考《体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体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人内部的协调及其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部关系的良好状态。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活动与情绪的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活动行为的理论、合理性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控制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识过程,它在变化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

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D )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B.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 C.上班时骑自行车 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 2.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A ) A. 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 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B )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 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8.“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一假设是。( ) A.社会认知假说 B.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C.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D.

体育心理学答案

体育,运动,锻炼心理学的关系?不同点:体育心理学研究目的就是提高教育学的效果,研究对象就是学生与教师,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研究目的就是提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研究对象就是运动员与教练员,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现象。锻炼心理学研究目的就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与心理效应,对象就是大众,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相同点:(1)研究对象都就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2)研究内容涉及从事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3)研究的方法相同 体育心理学概念及研究方法:体育心理学:就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方法:(1)实验研究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2)现场研究法就是指到实际的现场进行询问或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3)心理测量法就是指使用心理学家已经编制好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分为三种: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学校运动训练与比赛的需要,(2)体育科研的需要:体育教师不仅就是一名教学者,也应该就是一名研究者。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体育,运动,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三者不断朝各自的方向发展,分工会越来越明确,各自回建议更为完善的学科体系。(2)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化:学术运动心理学,应用运动心理学包括临床与教育。(3)体育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将趋向综合:手段综合 法,工具中国化,思路程序化, 范式生态化(4)体育心理学的 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儿童与 运动学习,专项运动测验,运动 成绩预测,运动员的认知等。 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 些问题?答:在体育心理学中 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 要包括领导理论与风格,心理 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 响团体凝聚力与团体动力学 的因素,观众特性对运动表现 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 特征与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 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 列心理与行为因素的作用。 教育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哪 些问题?答:教育运动心理学 领域主要探讨运动技能的学 习与记忆过程,通常也称信息 加工;研究与应用提高动机水 平、调节情绪与感觉状态、降 低焦虑程度与矫正不良思维 内容等的方法。教育运动心理 学与运动教育学与动作技能 学习等学科有很大关联。 简述体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 七个重大事件。答:1898 年 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 理学的实验;1925年Griffith建 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 室;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 合会成立;1967年北美运动与 身体活动联合会成立;1969年 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与运动 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985年高 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 立;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 分会成立。 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 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与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就是一 种S(刺激)-R(反应)的联结理 论,将学习者学到的行为解释 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 为学习者的学习就是其对刺 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 为都就是习得的。认知心理学 理论既强调外在的客观因素, 也强调学习者内在的主观因 素,把重点放在两者的结合上, 主张学习就就是将外在事物 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 心理结构的过程,即S-O- R。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 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心 理结构与信念来建构自己独 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 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力有着重 要的作用,强调“自上而下” 的学习策略,注意在实践中学 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人本主义 心理学理论重视学生的健康、 全面、与谐发展;重视意义学 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 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 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述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在 体育学习中的应用。第一,强 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与呈现 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师还应 注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 一运动知识与技能,如教师示 范、学生体验、多媒体展示等 等。第二,注意建立学习内容 的层级结构。第三,重视发挥 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作用 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 体育学习中的应用。其一,强 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 学习。其二,强调“自上而下” 的学习策略。其三,注意让学 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与新 技能 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 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 的应用。第一,重视学生的健 康、全面、与谐发展。第二, 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 素的重要性、第三,重视学习 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第 四,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 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什么就是成就目标定向及目 标定向分类:成就目标定向就 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 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分类:(1) 学习目标定向:就是指通过学 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 发展自己的能力(2)成绩目标 定向:就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 评价与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 示与证明自己的能力。 体育活动中学习目标定向与 成绩目标定向的区别:(1)瞧待 成功: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相 信努力与理解学习内容以及 与她人合作可导致学业的进 步,而成绩目标定向则总就是 试图超过其她人(2)运动目的: 前者认为运动应该使人深刻 的认识到努力学习与她人合 作等的重要性,后者则认为运 动应该使人产生知名度与富 有竞争能力(3)运动道德与攻 击性行为:前者重视运动场上 的道德修养,后者采用欺骗性 行为获得成功(4)运动快乐感: 高学习目标定向的运动员不 管竞技水平如何就是否获胜, 都能从运动中获得乐趣(5)学 习策略:前者认为听从教练指 挥及有规律的联系能给她们 带来益处,后者认为练习就是 无效的策略。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 习目标定向:(1)引导学生关注 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教师应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 能学习而不就是自己的成绩 得分比别人更好或更差(2)合

体育心理试题&答案

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 2.价值观: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3.暗示训练:利用语言等刺激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唤醒水平: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5.团队: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 6.集中法:在练习中不休息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7.运动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8.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9.归因:是人们对于已发生的事物结果的原因解释。 10.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11.体育心理: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体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12.认知运动能力:在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活动表现水平 13.体育态度:是指个人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 14.运动焦虑症: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镜具有的担忧倾向。 15.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 16.知觉:人对当前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 17.心境:指延续时间较长且在强度上比较缓和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18.注意: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种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就表现为注意。 19.个体: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20.动机:促使人们产生相应行为的需要的心理活动。 21.比赛法:实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22.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较一贯、较固定的心理倾向。 23.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知识。 24.分解法:是把技术动作按结构分成几个环节,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部分,逐次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的掌握动作方法。 25.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26.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在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他反应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对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幅度方向,速度的表象。 27.领导者:领导者就是在一定的团体结构和成员秩序排列中,占据最高的地位 28.念动训练:所谓念动,即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