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模板边梁支撑2012-3-14

梁模板边梁支撑2012-3-14

梁模板边梁支撑2012-3-14
梁模板边梁支撑2012-3-14

阳台200×400边梁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100mm,梁宽b=200mm,梁高h=400mm,层高10.35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1.20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 m=13.00N/mm2,抗剪强度f v=1.40N/mm2 ;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积4.89cm2,回转半径i=1.58cm;钢管质量0.0368kN/m,钢材弹性模量 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 v=125.00N/mm2。

2.梁底模验算

(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

①底、侧模自重0.3 kN/m2× (0.20 + 0.70) × 1.2 = 0.29 kN/m

②砼自重 24.0 kN/m3× 0.20 × 0.40 × 1.2 = 2.30 kN/m

③钢筋荷载 1.5 kN/m3× 0.20 × 0.40 × 1.2 = 0.14 kN/m

④振捣砼荷载 4.0 kN/m2× 0.20 × 1.4 = 1.12 kN/m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3.86 kN/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2 = 2.28 kN/m

(2)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间距L=2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200mm。W=bh2 /6= 200×182/6=10800mm3, I=bh3/12=200×183/12=97200mm4。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 M=-0.105

M max=K M q1L2 =-0.105×3.86×2002=-16212N.mm=-0.02kN.m

σ=M max/W=16212/10800=1.50N/mm2

梁底模抗弯强度σ=1.50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 V=0.606

V max=K V q1L=0.606×3.86×200=468N=0.47kN

τ=3V max/(2bh)=3×468/(2×200×18)=0.20N/mm2

梁底模抗剪强度τ=0.20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2=2.28kN/m;挠度系数Kυ=0.644

υmax=Kυq2L4/(100EI)=0.644×2.28×2004/(100×6000×97200)=0.04mm

[υ]=200/400=0.50mm

梁底模挠度υmax=0.04mm<[υ]=0.5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第一层龙骨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L=600mm,a=200mm,b=600-200=400mm。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80mm,h=80mm;W=bh2/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341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

a 、梁传荷载计算

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3.86×200/200=3.86kN/m

M q=qa2(2-a/l)2/8=3.86×0.202×(2 -0.20/0.60)2/8=0.05kN.m

b 、板传荷载计算

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

=1.2×(0.10×25+0.30)+1.4×2.50=6.86kN/m2

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600/1000×200/1000×6.86=0.82kN

M p=Pab/L=0.82×200×400/600/1000=0.11kN.m

M max=M q+M p=0.05+0.11=0.16kN.m=160000N.mm

σ=M max/W=160000/85333=1.88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1.88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V max= =0.5×3.86×0.20×(2 - 0.20/0.60)+0.82×0.40/0.60=1.19kN

τ=3V max/(2bh)=3×1.19×103/(2×80×80)=0.28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0.28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q2×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2.28×200/200=2.28kN/m

P=(0.10×25+0.30)×600/1000×200/1000=0.34kN

X= =200-2002/600/2=167mm

υq==2.28×2002×6002/(24×9000×3413333)×[(2 - 2002/6002 - 2×1672/6002)×167/600+(167 - 400)4/2002/6002]=0.031mm

υp=

=0.34×103×400/(9×9000×3413333×600)×[(2002+2×200×400)3/3]0.5=0.042mm υmax=υq+υp =0.03+0.04=0.07mm

[υ]=600/400=1.50mm

第一层龙骨挠度υmax=0.07mm<[υ]=1.5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4)第二层龙骨验算

钢管纵向间距900mm,计算跨数2跨;P=第一层龙骨V max+P=1.19+0.82=2.01kN;第二层龙骨

采用单木枋: b=80mm, h=80mm,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 M=0.549

M max=K m PL=0.549×2.01×1000×900=993141N.mm=0.99kN.m

σ=M max/W=993141/85333=11.64N/mm2

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11.64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 V=2.326

V max=K V P=2.326×2.01=4.68kN

τ=3V max/(2bh)=3×4.68×1000 /(2×80×80)=1.10N/mm2

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1.10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强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3.115

P’=第一层龙骨V max+P=F=1.53kN;

υmax=KυP’L3/(100EI)=3.115×1.53×1000×9003/(100×9000×3413333)=1.13mm [υ]=L/400=900/400=2.25mm

第二层龙骨挠度υmax=1.13mm<[υ]=2.25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支撑强度验算

(1)荷载计算

传至每根钢管立柱最大支座力的系数为5.652

每根钢管承载N QK1=5.652×2.01=11.36kN

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 QK2=1.4×1.20×0.90=1.51kN

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 QK=N QK1+N QK2=11.36+1.51=12.87kN

钢管重量0.0368kN/m,立杆重量=0.0368×10.0=0.37kN

水平拉杆7层,拉杆重量=7×1.50×0.0368=0.39kN

扣件单位重量14.60 N/个,扣件重量=14.60/1000×7=0.10kN

支架重量N 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量=0.37+0.39+0.10=0.86kN

钢管轴向力N=1.2N GK+N QK=1.2×0.86+12.87=13.90kN

(2)钢管立杆长细比验算

L0=h=150.00cm,钢管的i=1.58cm,λ=L0/i=150.00/1.58=94.94

钢管杆件长细比94.94<150,满足要求。

(3)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0.626

P=N/(?A)=13.90×1000/(0.626×489)=45.41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45.41N/mm2<f=205.00N/mm2,满足要求。

4.支撑支承面验算

钢管立杆设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为(按C30考虑)混凝土楼板,楼板厚=150mm,上部荷载为:F=13.90kN。待地下室顶板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80%,方可进行阳台浇砼作业;本计算支承的地下室顶板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地下定顶板梁板支撑不得拆除。

(1)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βS=2.00,f t=1.43N/mm2,h O=150-15=135mm,η=0.4+1.2/βS=1.00

σpc,m=1.00N/mm2,Um=4×(100+135)=940mm,βh=1.00

(0.7βh f t+0.15σpc,m)ηU m h O

=[(0.7×1×1.43+0.15×1)×1.00×940×135]/1000=146.06kN

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146.06kN>F=13.90kN,满足要求。

(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 b=(0.10×3)×(0.10×3)=0.09m2,A l=0.10×0.10=0.01m2

βl=(A b/A l)0.5=3,f cc=0.85×14300=12155kN/m2,ω=0.75

ωβl f cc A l=0.75×3×12155×0.01=273.49kN

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F=273.49kN>F=13.90kN,满足要求。

5.侧模板验算

(1)荷载计算

1)新浇砼的侧压力

F1 =0.22γ×200/(T+15)β 1 β2V1/2

=0.22×24.00×4.44×1.20×1.15×1.500.5=39.62kN/m2

(γ=24.0 β1=1.20 β2=1.15 V=1.5 T=30.0℃)

F2=γH=24×梁高=24×0.40=9.60kN/m2

F1、F2两者取小值F=9.60kN/m2,有效压头高度=F/γ=0.40m。

2)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分项系数设计值单位

①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F 9.60 kN/m2γG=1.2 11.52 kN/m2

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2K 4.00 kN/m2γQ=1.4 5.60 kN/m2梁侧模和侧肋强度荷载组合①+② 17.12 kN/m2梁底模和侧肋挠度验算计算荷载①/1.2 9.60 kN/m2 (2)侧模板强度验算

取竖肋间距L=200mm,计算跨数5跨;木模板厚度h=18mm;

W=bh2/6=400×182/6=21600mm3,I=bh3/12=400×183/12=194400mm4。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 M=-0.105

q=17.12×400/1000=6.85kN/m=6.85N/mm

M max=K M qL2=-0.105×6.85×2002=-28770N.mm=-0.03kN.m

σ=M max/W=28770/21600=1.33N/mm2

侧模抗弯强度σ=1.33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抗剪系数K V=0.606

V max=K V qL=0.606×6.85×200/1000=0.83kN

τ=3V max/(2bh)=3×0.83×1000/(2×18×300)=0.23N/mm2

侧模抗剪强度τ=0.23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9.60×400/1000=3.84kN/m=3.84N/mm,挠度系数Kυ=0.644

挠度υmax=Kυq,L4/100EI=0.644×3.84×2004/(100×6000×194400)=0.03mm

[υ]=200/400=0.50mm

侧模挠度υmax=0.03mm<[υ]=0.5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对拉螺栓计算

F s=0.95×(γ

G F+γQ Q2k)=0.95×17.12=16.26kN/m2;设1排对拉螺栓,螺栓横向间距a=400mm=0.40m,竖向间距b=400/2=200mm=0.20m,N=abF s=0.40×0.20×16.26=1.30kN;对拉螺栓υ14,容许拉力[N t b]=11.56kN

对拉螺栓受力1.30kN<容许拉力11.56kN,满足要求。

(4)侧肋强度验算

计算跨度200mm;跨数2跨。木枋尺寸 b=80mm,h=80mm;

W=bh2 /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3413333mm4 。

1)抗弯强度验算

q=17.12×200/1000=3.42kN/m=3.42N/mm;弯矩系数K M=-0.125

M max=K M qL2=-0.125×3.42×2002=-17100N.mm=-0.02kN.m

σ=M max/W=17100/85333=0.20N/mm2

侧肋抗弯强度σ=0.20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 V=0.625

V max=K V qL=0.625×3.42×200/1000=0.43kN

τ=3V max/(2bh)=3×0.43×1000/(2×80×80)=0.10N/mm2

侧肋抗剪强度τ=0.10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9.60×200/1000=1.92kN/m=1.92N/mm;挠度系数Kυ=0.521

挠度υmax=Kυq,L4/100EI=0.521×1.92×2004/(100×9000×3413333)=0.001mm

[υ]=200/400=0.50mm

侧肋挠度υmax=0mm<[υ]=0.5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6.计算结果

第一层龙骨80×80mm单木枋@200mm,第二层龙骨80×80mm单木枋(为便于施工,现场使用双钢管Φ48×3.5);钢管纵向@900mm,钢管横向@600mm,底模厚度18mm;竖肋80×80mm木枋@200mm,对拉螺栓1排υ14,采用双钢管作为横檩,用蝴蝶扣与对拉螺栓联结,侧模厚度18mm。

梁,500×8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8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8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13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17.140=15.42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5.43+1.40×5.40)×0.80=20.857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80.00×1.50×1.50/6 = 30.0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模板支撑体系交底..

模板支撑体系交底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1.1模板体系的选用 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 支撑类型 1 梁侧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木方主楞 / 2 顶板 梁底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双木方主楞 碗扣架 3 中板 梁底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木方主楞 碗扣架 4 700\500mm 板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双木方主楞 碗扣架 5 400mm 板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100×100mm 木方主楞 碗扣架 6 中柱 18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主龙骨双10槽钢,对接螺栓M18 柱四边用钢管 进行顶撑 7 主体侧墙 墙采用多层板组合大模板(15mm ),背后支撑采用单侧双10槽钢,三角支架支撑 钢管加固 8 附属侧墙 15mm 厚多层板,次楞采用80×80mm 方木,竖向布置主次楞之间采用螺 栓对拉连接,螺栓与主楞间加设10×100×100mm 的钢垫板,水平纵向间 距为600mm ,直径16mm 的高强止水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对拉加固。 钢管加固 1.2模板体系的设计 1. 2.1梁模板支撑体系 构件类型 梁型1 梁型2 典型梁截面尺寸(mm )(宽×高) 800×1000 1000×1800 支撑 架体 参数 最大搭设高度(m ) 5.8 6.2 立杆配杆 1根3m ,1根2.4m 1根3m ,1根1.2m ,1根1.5m 立杆数量(根) 3 3 立杆沿梁截面向间(mm ) 450 450 立杆沿梁跨方向间(mm ) 900 600 架体步距(mm ) 1200(900) 1200(900) 梁底 参数 次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距200mm (5 根次楞) 80×80mm 木方,间距200mm (6 根次楞) 主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900mm 80×80mm 双木方,间距600mm 梁侧 参数 次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距300mm 80×80mm 木方,间距250mm 主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距900mm 80×80mm 双木方,间距600mm M16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900 600 M16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600(1道) 600(2道)

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支撑架计算

梁底模板支撑架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一、计算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2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3.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0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5.8 梁侧楼板厚度(mm) 130 二、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900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1000 步距h(mm) 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900、9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2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4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 三、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1=32.86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1=31.104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1=25.6kN/m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31.104×0.2672+0.117×1.764×0.2672

大梁模板及支撑设计方案

超高梁、板支模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工程荷载规范》 4、《XXXXXXXX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B04-2001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况 XXXXXXX中心位于江北5号小区,框剪十六层,基础类型为人工挖孔桩,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首层、四层、五层层高为4.5米,其余楼层层高均为3.6米,本方案支撑的是三层楼面1/C~1/E×5~7轴的大梁及楼板,总跨度约12米,梁的规格为400×1000mm,板厚150mm。本部位的二层是架空,楼层高为8.1米,本工程的梁、板底支撑采用钢管门式架(MF1219),底模为18mm胶合板,方木采用50×100mm红松. 三、梁、板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门式架\支柱头模至梁底支梁、板模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梁板砼养护转入下一道工序 四、结构布置:

梁侧模采用方木背竖楞@400mm,竖楞上背方木横楞并Φ12螺杆@1000mm对拉;梁底模下设一道方木纵楞.方木搁栅@300mm,门架间距@600mm(楼板用@900mm).立杆离地面100mm设扫地杆,每隔1800mm设水平拉结杆. 五、支撑设计计算方案: 1、梁的支撑设计计算: 用MF1219门式作支撑的搭设方案如图. a)恒载NQK1和NQK2的计算: 钢筋砼及架子自重产生的轴向力为NQK1: (1)木板模(18mm):0.4×0..6×0.018×7840=33N (2)楞木(50mm×100mm):0.05×0.1×(1.4+0.6×3)×7840=125.44N (3)门架4榀:4×0.224=880N 连接撑4个:4×0.006=24N 锁臂4副:4×0.0085=34N 可调托座2个:2×0.0045=90N (4)钢筋砼梁:0.6×0.4×1×3000×9.8=7056N NQK1=(1)+(2)+(3)+(4)=8358.44N 加固杆、附件产生的轴向力NGK2: (5)交叉支撑4副:4×0.224=880N (6)水平加固杆Φ48×3.5: (2.1+0.6)×14×38=1436.4N

支撑梁模板

目录 一、模板工程概况 (2) 二、模板工程 (2) 三、模板的拆除 (3) 四、模板工程质量要求 (4) 五、模板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5) 六、木模板计算书 (5)

一、模板工程概况 模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表观质量。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混凝土浇捣不漏浆,确保工程质量,采用竹胶板模板系统,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Φ48*3.0钢管扣件式排架,用木方做背肋,还应在梁模外侧间距1.5米设置斜撑。木模板现场加工,现场拼接安装。支撑加固系统均现场装拆。本工程模板隔离剂采用水质类脱模剂,成分及配合比为石花菜:工业皂:滑石粉:水=1:38:85:适量,模板每使用一次后均应该清理干净,涂抹脱模剂后再使用。 二、模板工程 本工程梁宽为1m,梁高为1m和1.2m,应在侧模上加φ16对拉螺杆。1m 高的梁竖向加3道对拉螺栓,1.2m的梁竖向加4道对拉螺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 mm。梁侧模应先安装一侧,等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封另一侧的侧模,并且应在侧板上加钉斜撑。侧模板为15mm厚竹胶板,竖向布置50*100木方净距250mm,并横向采用Φ48*3.5钢管布置双管横撑;底模板为一层15mm厚竹胶板,背面加设5根100*100木方作为背肋。 垫层做法: 1)土质较硬,地耐力好的位置:因土质较好地耐力能够保证支撑完整性,直接采用下部土体作为支撑的受力体系,根据设计标高将基底铲平,然后采用15mm厚多层板做为底模,为了增加底模刚度,防止底模产生挠度变形,在底模背面加设5根100*100木方作为背肋。绑扎钢筋前,再在底模上涂脱模剂,使混凝土和模板产生隔离。土方开挖后,模板和混凝土梁底直接脱落。从而避免底部模板黏在梁底,产生安全隐患。 2)土质稍软,土体未完全固结位置:铺设一层石屑,找平后铺设底模,其余做法参

模板支撑体系制作及安装

模板支撑体系制作及安装 (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搭设满堂架→标高引测→安装梁、板模板→钢筋施工→支撑架验收→砼浇筑→砼养护→脚手架拆除 (2)、操作方法 定位放线:按照模板支撑图,将支撑板纵横向支撑立杆定位线弹出。 标高引测:根据控制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板底及梁底标高的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已搭设好的立杆上,再根据此点用钢尺或水平管引测出梁底、板底的标高。 (3)、支架构造 3.1、垫板底座:模板竖向钢管支架立柱落在结构板上,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采用200*200㎜以上模板垫块。 3.2、支架立杆 1梁底采用U形顶托支撑,托梁用100×100mm方木,顶托可调部分自由高度≤200mm。 2、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在距立杆底座上表皮不大于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4、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5、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地下部位按每隔1500mm步距进行设置水平拉杆,不足1500mm也设一个步距,在每一步距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6、U形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7、剪刀撑设置为每4排立杆设置一道双向剪刀撑,每三道横杆设置一道剪刀撑,以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3.3、杆件连接方式 a、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或搭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b、纵横向水平拉杆和立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c、水平剪刀撑与立杆用旋转扣件连接。 d、立杆接长严禁采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梁模板支架计算示例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m , 梁截面 B ×D=1000mm ×10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 ,立杆的步距 h=1.2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4。 木方100×100mm ,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1.50m 。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25mm 。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5.00kN/m 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20m ,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3.00m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30kN/m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 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7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0×25.000×0.200×3.000×0.600=10.800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000×1.000+0.500×1.000=25.5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1.000)×1.000=5.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5.500+1.4×5.000)×0.600× 0.600=1.35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354×1000× 1000/54000=25.06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不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5.500+1.4×5.000)×0.600=13.53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536.0/(2×1000.000× 18.000)=1.1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梁模板(扣件式)技术交底

梁模板(扣件式)技术交底

质量保证措施1、把好施工质量关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4、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5、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6、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7、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8、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9、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德宏州中等职业学校2号、3号男生宿舍建设项目 工程地址:德宏职业学院 建设单位::德宏州中等职业学校 设计单位: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国开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鹏程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本工程施工图纸 第三节模板方案选择 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2011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标准要求,并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3种模板及其支架方案: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板模板(扣件钢管架),柱模板。 第四节材料、材质选择要求 一、进场材料质量标准 1、模板要求: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梁模板边梁支撑2012-3-14

阳台200×400边梁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100mm,梁宽b=200mm,梁高h=400mm,层高10.35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1.20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 m=13.00N/mm2,抗剪强度f v=1.40N/mm2 ;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积4.89cm2,回转半径i=1.58cm;钢管质量0.0368kN/m,钢材弹性模量 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 v=125.00N/mm2。 2.梁底模验算 (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 ①底、侧模自重0.3 kN/m2× (0.20 + 0.70) × 1.2 = 0.29 kN/m ②砼自重 24.0 kN/m3× 0.20 × 0.40 × 1.2 = 2.30 kN/m ③钢筋荷载 1.5 kN/m3× 0.20 × 0.40 × 1.2 = 0.14 kN/m ④振捣砼荷载 4.0 kN/m2× 0.20 × 1.4 = 1.12 kN/m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3.86 kN/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2 = 2.28 kN/m (2)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间距L=2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200mm。W=bh2 /6= 200×182/6=10800mm3, I=bh3/12=200×183/12=97200mm4。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 M=-0.105 M max=K M q1L2 =-0.105×3.86×2002=-16212N.mm=-0.02kN.m σ=M max/W=16212/10800=1.50N/mm2 梁底模抗弯强度σ=1.50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 V=0.606 V max=K V q1L=0.606×3.86×200=468N=0.47kN τ=3V max/(2bh)=3×468/(2×200×18)=0.20N/mm2 梁底模抗剪强度τ=0.20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2=2.28kN/m;挠度系数Kυ=0.644 υmax=Kυq2L4/(100EI)=0.644×2.28×2004/(100×6000×97200)=0.04mm [υ]=200/400=0.50mm 梁底模挠度υmax=0.04mm<[υ]=0.50mm,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如何搭设

模板支撑体系如何搭设 1.模板材料要求 1.1 墙、柱、梁、板使用厚度不低于15mm厚的胶合板,板胶合层应层次分明、密实、无孔洞。 2.木枋材料要求 2.1 采用标准尺寸木枋,使用前须过刨处理,截面尺寸偏差?3mm。 2.2 推荐采用钢枋或钢木枋,其刚度大、精度高、周转次数多、总体成本相对较低。3.内撑及对拉螺杆要求 3.1 墙内撑采用成品带齿口内撑,可取消工人绑扎内撑的工作,并防止内撑掉落。3.2 推荐使用带胶杯对拉螺杆套管,套管材质可采用厚壁型PVC管材或PPR管材,可有效控制截面尺寸和表面平整度,预防对拉螺杆处漏浆。 4、基层清理、柱底定位筋 4.1 墙柱砼基层施工缝需踢打至露石,并清理干净。 4.2 墙柱模板下口内侧需设? 8定位筋,定位筋距模板阴阳角50mm开始设臵,间距≯500mm。 5.梁模支撑与架体加固要求 5.1 梁底模两侧须设臵限位扣件,同跨内两端必须设臵,中部每隔两道小横杆设一道限位扣件。 5.2 梁支撑的小横杆间距同立杆间距且?1.2m,当梁下方的支撑立杆间距>1.2m或梁高度?600mm时,梁下方增加立杆支撑,立杆间距?1.2m。

5.3 截面高度?500mm的梁应在侧模中部设臵一道水平木枋,避免胀模;外边梁?600mm时,应设臵对拉螺杆并在梁下口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固,间距≯600mm;中间梁高?500mm时采用专用夹具或“步步紧”进行加固。 6.板模支撑及架体加固要求 6.1 楼板第一排立杆距墙?500mm,楼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00m。 6.2 立杆设臵顶托的,顶托旋出长度?2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代替,上部应设臵2根木枋或2根钢管,避免受力偏心。 6.3 楼板模板支撑木枋间距?200mm ;木枋端部离梁侧模板?150mm;支撑木枋不得在同跨立杆搭接。 7.墙柱加固 7.1 墙柱侧模采用通长标准木枋或槽钢、方钢,间距?200mm,背枋必须顶到板底。 7.2 层高3m的内墙柱不少于4排加固,外墙墙柱不少于5排加固,第一排螺杆离地小于200mm。 7.3 对拉螺杆横向纵向距离?600,每块标准模板不少于6个标准孔,孔洞距边≯200mm。 7.4 剪力墙转角处螺杆距阴角或阳角<200mm,剪力墙短肢边的加固应采用钢管和螺杆对拉加固。 7.5 加固螺杆处必须设臵内撑并固定牢固,加固时应用力适当,避免模板内嵌咬肉。7.6 墙柱根部可采用套模填塞或砂浆塞缝,避免漏浆。 8.梁墙交接位置的处理 8.1 为了避免梁与墙模板交接处出现错位,影响平整度,梁侧面水平背枋应伸过梁与墙柱模板接缝处10cm-15cm,剪力墙侧面阳角背枋在梁底位臵截断。

框架梁模板计算书

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本高支撑架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书中钢管全部按照Φ48×3.0计算。 本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计算梁段:BKL-407(3A)。高支架搭设高度为18.08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500mm×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8.28;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5;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龙骨间距(mm):500;次龙骨根数:4; 主龙骨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龙骨材料:钢管;截面类型为圆钢管Φ48×3.0; 主龙骨合并根数:2; 次龙骨材料:木枋,宽度50mm,高度100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最新版]梁模板支撑计算

350*1950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参数信息_ 梁段:WKL-16。 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 (一) 构造参数 (二) 支撑参数

2.荷载参数 3.梁侧模板参数 加固楞搭设形式:主楞竖向次楞横向设置; (一) 面板参数 (二) 主楞参数 (三) 次楞参数 (四) 加固楞支拉参数

4.梁底模板参数 搭设形式为:2层梁上顺下横顶托承重; (一) 面板参数 (二) 第一层支撑梁参数 (三) 第二层支撑梁参数 __

170170170170170170170170170170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19.200×1=19.200kN/m ;

计算弯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组合: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荷载: q=0.9×1.1×(1.35×0.9×19.200+1.4×0.9×2)×1=25.590kN/m ;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以下荷载: q=0.9×1.1×1.35×0.9×19.200×1=23.095kN/m ; 顶部荷载: q=0.9×1.1×1.4×0.9×2×1=2.495kN/m ; 2.内力计算 面板承受均布荷载作用,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1030 800 25.59kN /m 495kN /m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弯矩图(kN · m) 剪力图(kN)

梁模板支撑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L16a。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 0.4m; 梁截面高度 D(m): 1m;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mm;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8m;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m; 脚手架步距(m): 1.2m; .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2.6m; 梁两侧立柱间距(m): 0.8m; 承重架支设: 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6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kN/m2; 钢筋自重(kN/m3): 1.5kN/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6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N/mm2; .

梁模板边梁支撑(高支模)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工程名称:新丰县江畔豪苑 工程单位:新丰县房屋建筑工程公司 1.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100mm,梁宽b=180mm,梁高h=700mm,层高4.55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 m=13.00N/mm2,抗剪强度f v=1.40N/mm2 ;支撑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宽度L=1200mm, 门式钢管脚手架纵向间距600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1.50m;门式钢管脚手架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200mm。 2.梁底模验算 (1)梁底模及支撑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 ①底、侧模自重0.3 kN/m2× (0.18 + 1.30) × 1.2 = 0.50 kN/m ②砼自重 24.0 kN/m3× 0.18 × 0.70 × 1.2 = 3.63 kN/m ③钢筋荷载 1.5 kN/m3× 0.18 × 0.70 × 1.2 = 0.23 kN/m ④振捣砼荷载 2.0 kN/m2× 0.18 × 1.4 = 0.50 kN/m 梁底模和支撑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4.86 kN/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2 = 3.63 kN/m (2)梁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间距L=3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180mm; W=bh2 /6 =180×182/6=9720mm3; I=bh3/12=180×183/12=87480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梁模板支撑(钢管)

梁模板支撑(钢管)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工程名称: 工程单位: 1.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mm,梁宽b=mm,梁高h=mm,层高m,结构表面考虑;模板材料为:底模厚度mm,侧模厚度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m;木材弹性模量 E=N/mm2,抗弯强度f m =N/mm2,抗剪强度f v =N/mm2 ; 支撑采用钢管:横向间距mm,纵向间距mm,支架立杆的步距h=m;钢管直径mm,壁厚mm,截面积cm2,回转半径i=cm;钢管重量kN/m。钢材弹性模量 E= N/mm2,抗弯强度f=N/mm2,抗剪强度f v =N/mm2。 2.梁底模验算 (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 ①底侧模自重 ②砼自重 ③钢筋荷载

④振捣砼荷载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 ④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 /1.2 (2)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间距L=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mm,板模宽度b=mm。 W=bh2 /6=mm3, I=bh3/12=mm4。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 M =-0.105 M max =K M q 1 L2 = σ=M max /W=N/mm2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 V =0.606 V max =K V q 1 L= τ=3V max /(2bh)=N/mm2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 2 =kN/m; 挠度系数K υ =0.644

υ max =K υ q 2 L4/(100EI)=mm [υ]=mm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第一层龙骨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L=mm ,C=mm、γ=。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mm,h=mm;W=bh2/6=m m3;I=bh3/12=mm4。 1)抗弯强度验算 a 、梁传荷载计算 q=q 1 ×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kN/m M q =qcL(2-γ)/8=kN.m b 、板传荷载计算 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 =kN/m2 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kN a =1/2×(L-c)=m, a/L=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 ×D=450mm ×11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4500 150011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100×0.600=16.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600×(2×1.100+0.450)/0.450=1.237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0.450×0.600=0.810kN 均布荷载 q = 1.2×16.500+1.2×1.237=21.284kN/m 集中荷载 P = 1.4×0.810=1.134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0×1.80×1.80/6 = 32.40cm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 A 计算简图

梁模板(承插型盘扣式支撑)计算书(依据JGJ300-2013)

梁模板(承插型盘扣式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参数信息 梁段:L1。 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 (一) 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m) 0.4 梁截面高度(m) 0.6 楼层高度(m) 10 结构表面要求 隐藏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 间距(m) 1.2 立杆最大步距(m) 1.5 立杆顶部步距(m) 1 梁底构造横杆形式 盘扣式 支撑梁搭设形式梁板合支(2层梁上顺下横) 板的形式 梁2侧有板 混凝土楼板厚度 (mm) 130 (二) 支撑参数 立杆钢管类型(mm): B-LG-2500(Φ48×3.2×2500) 2.荷载参数 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 (kN/m3) 1.5 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kN/m2) 14.4 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 (kN/m2) 0.3

梁底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4 3.梁侧模板参数 加固楞搭设形式: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 (一) 面板参数 面板材料 克隆(平行方向)18mm 厚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抗弯设计值(N/mm2) 29 弹性模量(N/mm2)11500 (二) 主楞参数 主楞材料 2根Ф48×3.5钢管 主楞间距(mm) 100,250 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弹性模量(N/mm2) 206000 屈服强度(N/mm2)235 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设计值(N/mm2) 205 抗剪强度设计值 (N/mm2) 120 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 (N/mm2) 325 (三) 次楞参数 次楞材料 1根100×100矩形木楞次楞间距(mm) 400 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N/mm2) 10000 抗压强度设计值 (N/mm2) 15 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 17 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6 (四) 加固楞支拉参数 支拉方式 采用穿梁螺栓支拉 螺栓直径 M14 螺栓水平间距(mm) 500 螺栓竖向间距(mm) 100,250 4.梁底模板参数 搭设形式为:梁板合支(2层梁上顺下横); 面板材料 模板宽300面板厚2.30 钢面板 厚度(mm) 2.3 抗弯设计值(N/mm2) 205 弹性模量(N/mm2)206000

梁模板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阿图什通程大厦 (二标段) 施工单位阿图什通程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模板工程交底部位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主要参数立杆Φ48×3.5,梁跨度方向间距1m,梁两侧立柱间距0.8m; 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1m,步距1.5m; 梁模板支撑采用梁底小楞垂直梁截面,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双扣件,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 主楞间距500mm;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穿梁螺栓类型12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500mm;主楞材料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次楞材料: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模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梁底模板支撑为钢管。 安装示意图 施工工艺流程梁模板安装施工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

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质量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10 尺寸+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 水准仪或拉线、钢 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4, -5 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 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把好施工质量关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