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 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就是: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 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 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 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 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 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 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其所缘之境。于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缘之量。于三量中。惟是现量。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则 不行矣。眼耳身二识。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共有三十四个。为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更有大随烦恼八个。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若就胜义根言。则 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苟缺他缘,亦不能显。故统论其依缘。则眼识,须藉 明空等九缘。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小异大同。好相邻近也。 (三句)至于对境而观五尘世间。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对境生情。熟为其主。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根。况凡 夫耶。此五识之情状。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首句)凡圣之殊。系于迷悟。迷者执妄。悟者解空。执妄为识。解空为智。 若诸识千所缘境。能不起迷执。而观察我空法空之理。此即转识成智之功。超 凡人圣之基也。然此所观空理。即是真如。有体有相。而此能观妙智。亦遂有 二种之异。能直观真如之体者。为根本智。须变起真如之相而观之者。为后得智。今五识观空之智。但能缘变起之相。故唯属后得耳。 (次句)此五识不在因地转智。而在果地中转。犹且自己不诠(证也)真如。 故五识所转之智,唯属后得,不属根本智也,明矣。 (三句)云何转智。菩萨地尽。入如来地。此谓藏识转为大圆镜智。光明初发 其所持之五根。转为无漏色法。则依此而发之五识。亦成为无漏五智。所谓成 所作智也。 (末句)此五智。即能成就如来所作三类分身。谓对地前菩萨。作千丈胜应身。对二乘凡夫作丈六劣应身。对余道众生。作随类变化身。而此无量分身,遍十 方刹。无非令诸众生,息生死苦轮,得证佛果。作利他事业也。 ——范古农居士贯珠解

八识规矩颂讲义2、3

八识规矩颂讲义 2 3 一复习:第一颂的前两句的意思,“通三性”含义的补充。 二学习前五识的第一颂的后两句: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这两句是讲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哪些。 三心所法简介 1 百法的五位法:心王、心所、色、心不相应行、无为。 2 心所法。 (1)心所法定义:即认识的助伴。(认识主体必须要有认识助伴的帮助,才能完成认识活动,若没有心所法的帮助,是没法发生认识的。)它归心王所拥有,名心所有法。(举例:心王如同国王,心所如同臣属;心王如同画师,心所如同弟子。) A 恒依心起:心所必须依靠心王才能生起,不能单独产生。 B 与心相应:a 与心王同时产生。B 与心王同依一个根。 C 与心王认识同一个对象。 D 与心王是两个不同的个体。(画图说明) C 系属于心:心王是主人,心所是随从,所以心所从属于心王。(2)心所法的种类:六种:遍行、别境、善、根本烦恼、随烦恼、不定。 A 遍行心所:遍行,普遍的活动于……。在任何的时间、任何的空间,只要有任何心王产生,它都会跟随着产生,也不论这心王是任何的道德属性。共有五种:触(接触)、作意(注意)、受(感受)、

想(想象)、思(意志动机)。 B 别境心所:它不像遍行心所一样普遍的存在于一切认识活动中,而只针对个别的认识对象发生认识,故名别境。(举例:记忆,上次讲课是什么时间)也有五种:欲(希望)、胜解(印可)、念(记忆)、定(专注)、慧(判断选择)。(举例:对佛法是解脱之道的胜解) C 善心所:自身清净,并且能够令今生或来生得到乐的果报的认识助伴。善心所产生的乐果有两种:人天福报和究竟解脱。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身轻心安)、不放逸、行舍(离开高下的平等状态)、不害(悲心)。(举例:1 信:没有预存的主观偏见,内心纯洁无暇,对于真理的觉悟者、真理本身、奉行真理的大众,都能够虚心的接受、容纳和信仰。2 惭:依靠自己的自觉能力,而对自己的恶行产生反省和厌恶,对有道德的人产生崇拜和尊敬。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对自己不道德的言行产生厌恶,并对有道德的人产生崇拜和尊敬,那么自然就可以止恶扬善了。3, 愧:就是依靠社会大众的道德舆论的力量,来让自己弃恶扬善的。)所谓的修行,就是指让我们的认识主体,总是与善心所相应,让善心所不断的产生,让烦恼心所得到制止和消失。戒定慧的“慧”,就是善慧,其实它是善心所,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正见”、“般若”,等下讲到烦恼心所时再谈这个问题。在比如三种善根,它们三个是一切善法产生的根本,所以叫善根。信仰、精进,这都是我们获得解脱不可缺少的心所法。(四圣谛)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里的善就是指善心所。

佛教原典选读授课大纲

“佛教原典选读”授课大纲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儒释道三家为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其中儒与道为本有,释家则为舶来品,但它却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顽强生长,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不了解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是残缺不全的。佛教到底要讲什么?佛与儒、道究竟有何异同?为什么佛教能成为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本课程试图通过若干佛教原典的选读,为以上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素材。 本课程以时间为主线,分概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四个部分,其中大乘佛教部分又分成性空、唯识、真心三篇,各选取代表性典籍,以勾勒佛教思想发展的脉络。学生藉此:(一)把握佛教关注的根本问题;(二)了解佛教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三)熟悉不同时期佛典的特点。除了学术知识上的收获,学生若能从中感受佛教的慈悲与智慧的精神,用之于自己的身心实践,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方可称为真好学者、真善学者。 二、教学设计(Teaching Methods) 本课程计划36学时,分18次课讲授: 1、按照佛教的发展阶段,本课程分成四个单元:概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各阶段选取代表性佛教原典逐句详读。 2、课程主要采用导读的方式,学生需课前预习好相关部分,教师点名学生分段解读,再就难点与疑点进行解答与讨论。 3、期中安排研讨课一次、寺庙巡礼一次(课后活动,自由参加)。 4、课程考核:期中提交3000字论文一篇,期中成绩即为最终成绩。【注:此次课程为大四下本科生开设,考虑到教务系统登录成绩等具体事宜,故做如上安排考核。】提供的教材直接取自《大正藏》电子版,排版、格式、符号等未作调整,将其重新编辑、点读可加3-5分。 三、使用教材(Textbooks) 教材自行编写,《佛教原典选读2014》。

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名相解说)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大乘佛法这前六识合名六转识,这六转识若再加上末那识(意根),则合名为七转识。七转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 1,第六识意识。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意识是由末那识触五根所现五尘境诸法后而起作意,想要仔细分别法尘,而由如来藏生出来的。意识须以如来藏为内因,以根尘触而起分别作意为缘才能生出。这就是说,能见闻觉知心、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都是意识心,都是因为五根接触外五尘,然后由末那识触五尘境而有。若五根全部毁坏、或全身麻醉期间,五根不能接触外境,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之前五识悉皆不起,五根不能作用故末那不触法尘,则了了常知之意识心亦不能起。故知以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为真实心的诸方大师,其实都是落在意识心的境界里,把依诸缘而有的意识心当成常不坏的我而不自知。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故西方有的 哲学 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 2,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

八识规矩1

《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2015-08-17 15:08:42) 转载▼ 分类:净莲法师讲座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作者:淨蓮法師 觀看視頻:《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八识规矩颂 第1讲 (前五识颂1) 法师!各位师兄晚安! 我们今天介绍「八识规矩颂」。 我们知道研究唯识,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门论》,那接下来就是《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的内容,就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个法,在有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这个是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它分成六种无为,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那借着九十六种有为法,我们希望能够当下去见到无为法,而了悟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就是整部百法明门论的重点,是要悟到「一切法无我」。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切法是从哪里生起的,要当下去见到无为,或者是一切法无我,它还是没有办法这么样的快速。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那个缘由,那我们要体证无为,或者是现证空性,或者明白无我的道理,会显得更容易。要不然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境界来的时候,碰到事情来的时候,就梦幻不起来,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

生起,才会有这样的迷惑。明明很执着,可是要强迫自己说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可是你就一切法都是认为是真实存在,你要不执着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知道一切……我也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就是除非你证到人无我、法无我,你才可能当下梦幻泡影得起来,当下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自性是空的。 所以,一切法它到底是怎么生起来的呢?就是一切法都是八识所变现的,那八识从哪里来的呢?从一念无明妄动来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是清净的真心,这是本来是这样子的。真心里面是离一切念,离一切相的,坏就坏在一念妄动,无明一起,心一动就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加上那一念的妄动,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它是真妄和合的。然后第八阿赖耶识再变现出能缘跟所缘,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就是所谓的见分跟相分,而有了一切法的生起,包含我们所谓的身心世界,正报还有依报,所有都是八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是一切唯心,万法为识,一切唯心造。都是从真心一念妄动而起无明,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然后才有了一切的身心世界,一切法的产生。 那我们把这个见分,把它当作是「我」,把相分当作是「法」,不知道它都是从阿赖耶识的自证分所变现出来的,因此在因缘所生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起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就是执见分为我,相分为法,所以我们明白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就能够在面对一切境界的当下,因缘所生法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不起遍计所执,就能够回归到「圆成实」。这个都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后面会再继续讲。因为今天首先要介绍八识规矩颂的内容,它有很多的唯识的名相,可是都没有关系,那个不是问题,重点是我们了解一切法是八识的变现,然后八识是真妄和合的,然后我们就能够回归真心。因为我们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是从真心妄起无明而有的,那我们只要知道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起我执跟法执,你自然就可以回归,从见分、相分,回归到自证分,然后再回归到证自证分,然后

八识规矩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2009年7月28日印制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人若能于此八识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呢?这有二个原因:一、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不必一一识去重复说;二、在成佛果时,转八识成四智,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到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性境现量通三性”。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先解释性境二字,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每个人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是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看不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触发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作为本质,五净色根各各自变相分,交与自识的见分去缘,如照相机

将外境摄入胶卷成为底片,洗出来成为相片一般,唯识家称它为自变自缘。性境,即是指自变自缘之境。次释现量,什么叫现量,现量是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境时,还未曾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若起了分别,筹度之念,就不是现量境了。后释“通三量”,是说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第二句“眼耳身三二地居”,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由于眼耳身三识,只能在欲界、初禅天二个地方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句与第四句“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明眼等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那就是: 一、遍行心所五个:即触、作意、受、想、思; 二、别境心所五个:即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中随烦恼二个:即无惭、无愧。 五、大随烦恼八个: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根本烦恼三个:即贪、嗔、痴。 什么叫遍行心所?它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遍善、恶、无记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即欲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