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圣严法师:探索识界 八识规矩颂讲记-佛教导航

圣严法师:探索识界 八识规矩颂讲记-佛教导航

圣严法师:探索识界八识规矩颂讲记-佛教导航

圣严法师:探索识界八识规矩颂讲记目录自序八识规矩颂唯识的源流百法的内容唯

识的涵义前五识颂释义第六识颂释义第七识

颂释义第八识颂释义附录自序唯识,是一门很有趣味的佛学,从佛学名相及佛学组织的观点而言,这是初阶的基础。对于人的心理分析,不仅重视现象,更是为了说明如何由烦恼的无明,转变为解脱的智慧,如何从普通的凡夫,一步一步地成为菩萨、成就佛道,广度众生;而且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一边自利得解脱,一边利他生慈悲,悲智圆满之后,再以三身四智,一边自受用,一边他受用。所以可说,唯识学便是基础佛学。唯识学的名相较多,所以此一学派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为法相宗。正由于名相较多,所以由凡而圣的分位次第,极其明确,不致以凡滥圣,含混笼统。它会告诉我们三乘佛法的行位及果位,八个心识在各层面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若不明白唯识而只修各种资粮加行,或者略有身心反应的觉受,便会滥作圣解。尤其是禅修之士,若不厘清无心、无念、无相在唯识学中的层次界定,极容易将无想定无想天的禅境,甚至仅仅是轻安境,便误以为是明心见性,或将直觉、直观的寻思境,谬认为是无我无心;其实这都跟初得转依的见道位所证真如自性,相去

十万八千里了。[1] [1] 我不是唯识学者,但我曾在中国文化大学为哲学及佛学的两个研究所,开过《成唯识论》的课,也写过一篇《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并于纽约

禅中心为几位学生讲了两学期的《唯识三十颂》;一九六九

年在台北善导寺,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之间,在台北农禅寺,亦曾两度讲解《八识规矩颂》,故对于唯识学也不是

没有兴趣。只因我的生涯都在随缘之中度过,时间有限,故也不够深入。最近,接获台北寄到纽约的一包稿子,那是我在农禅寺讲《八识规矩颂》的录音稿,是由徐惠文、杨季芳、刘秋兰、陈秀文、陈光宇从录音带写成文字,再由曾庆堂、郑熙彦先后润修,成为文章。文字是我讲的话,文章也颇流畅,我真感谢他们。可惜讲堂的上课,东扯西拉的东西不少,实际提供的数据讯息却不足。为了表示对于以上所举七位居士所费心血的回馈,为了对我自己授课内容的负责,为了将唯识学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所以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十八日为止,利用病余、课余、公余,赶早戴夜,除了第一及第二篇,均予逐颂逐句,重新亲手写出了三万多字的释义。我除了参考《成唯识论》,主要

的资料来源是太虚的《八识规炬颂讲录》、王恩洋的《八识

规矩颂释论》、《卍续藏经》所收明清诸先贤的《八识规矩颂》注释,以及近人杨白衣的《唯识要义》。前人的智慧,不敢

掠美,我很感恩。此一释义,可能尚嫌粗疏,但对于初

入门的现代人而言,还是很好用的。若在研读或参考之时,发现疏漏及不当处,请予指正,待再版时改进。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日于纽约东初禅寺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撰前五识(三颂十二句) [1] [1]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

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

息苦轮第六识(三颂十二句)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

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

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心俱生犹自现

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三颂十二句)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

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

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知来现起他受用十地

菩萨所被机第八识(三颂十二句) 性唯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纔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剎中唯识的源流唯

识的源流,是从缘起开始的;缘起是佛法的基本思想,缘起的项目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项目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的中心在于无明,所以在《心经》便提到,先有无明,而有生、老、病、死,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也就没有生、老、病、死。「无明」是识的根本,「无明」含藏着一切业的种子,那是在「生」的过程中造种种的业而积聚成的一种力量。因为「无明」而有「行」,「行」是因为「无明」动,是由「无明」的烦恼种子而产生了「现行」;「行」就是现行的意思,也就是业种的现行。业种现行之后就有「识」,在十二因缘里所说的「识」不是第八识,而是指第六识,是意识,也就是分别识。因业种现行而产生第六识,由第六识投胎,叫做「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名为内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名为外六入,具名十二入,十二处。胎儿具足了六根,然后出生,即与六境相对缘尘,就有了「触」。我们与环境接触以后就会有「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等。有了苦乐的感受就有了「爱」,「爱」即是爱乐;爱的相对就是恨,爱恨就是执着,有执着就产生「取」。因为「取」而「有」下一生的「无明」,这又成了业种。有业种

就再产生行、识、名色,也就是「生」。「生」了以后,就必然有「老死」。[1] [1] 在这十二因缘里,「名色」的「色」是物质,六入、有、生、老死都是物质和精神和合而成;其他都属精神的,都是「心」。因此,无明是「心识」的根本,唯识是从无明开始,所以唯识的根源就是无明。

--------------------------------------------------------------------------------

-------------------------------------------------------------------------------- 从十二因缘看,我们众生的生死流转,是以无明为主,所以无明是唯识的源头。但是,十二因缘是从三世流转来看的;如果从这一生来看,生命个体分成蕴、处、界三大科。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这里的识还是指第六识,受、想是第六识的作用,行是介于心、色的一种势力;受是苦、乐等受。想就是思想,遇到苦的、乐的会考虑要怎么办,接着就是要采取行动。例如:刚才吃了一杯很好吃的冰淇淋,会有怎么样的想法?是不是又想再吃第二杯?这就是在受、想之后,马上又再行了,行了之后,种种作用的力量就归入这个识里来。

--------------------------------------------------------------------------------

-------------------------------------------------------------------------------- 早期佛教所讲的第六识就是根本识,而行为也就是第

六识因根境相对所起的行动;心攀缘「色」而有行动,缘识而拣色,所以唯识一定不能够离开物质的色法。色有形、颜色,形色或颜色都是显色,又叫做表色;而观念是思想的符号,叫做无表色,跟显色是相对的。所以「色」之中并非全部都是物质的,而是含有物质和精神两部份;五蕴大部分是以精神为主来说的,物质则是精神的附属品。五蕴是从心理的活动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叫十二处;处有两种意思,它是烦恼所生处,烦恼由此而生,烦恼也由此而入,所以也叫「十二入」。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是十八界,而根和识有什么不同?识有分别作用,根则是根据、依据的意思,是根据、依赖六尘而产生六识的反应。不过,六识的反应并不是完全依赖六根,只是依赖它相对于六尘而产生的第六识反应,具有分别作用。「界」有因及藏的意思,是指我们的心,以心而产生十八界。在十二因缘里,「名色」的色,是由于行而产生的,生老病死也是由于业而成功的;业是由心完成的,这个心就是妄心。妄心是无明,真心是真如,也就是「真如心」。界之中有真有妄,里面包含了一切的东西。以上所讲的是三大科,这是唯识思想的源头。三大科是原始佛教的分类法,在部派佛教时代,则有犊子系的本识。所谓本识又叫清净识,后来的唯识便有转识成智的思想和说法。在转识成智的说法还没

完成的部派时代,有如下的讨论:人有凡夫阶段的识称为第六识,也就是烦恼分别识;如果成了阿罗汉,从生死中解脱了,究竟还会留下什么东西?他已经没有烦恼了,但是并没有死;没有烦恼的阿罗汉的识叫什么?它有种种名称,有一种就称做「不可说我」。凡夫的我是烦恼的我,从种种的烦恼心而见到我,是可说的;例如:我是某某,或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念头、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我的财物、我的家、我的……等,我的东西很多,我对我的执着是有形的,是可说的,那就是烦恼。到了阿罗汉的境地则是不可说的。他没有自我中心的存在,但是他还没有死,因此叫它「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