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外科疾病的分类: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内分泌功能失调、寄生虫病、其他。

2、外科三大要素:无菌术、输血、麻醉。

第二章无菌术

1、无菌术:是根据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2、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3、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灭杀所有微生物。

4、灭菌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气体灭菌法、煮沸法、药液浸泡法、干热灭菌法、电离辐射法。

5、消毒顺序:①涂擦消毒剂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部位手术,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处或会阴肛门处。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的区域。

第三章体液失调

1、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

2、细胞外液(以血浆为代表)?:136~145,K?:3.3~5.5,ˉ:98~108。

3、缓冲系统:是指一种弱酸和与其对应的盐所组成的具有缓冲酸碱能力的混合溶液,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内过多的强酸迅速中和为弱酸,使过多的强碱迅速中和为弱碱,从而使血浆波动幅度大大减小,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

4、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最为重要,????比值=24:1.2=20/:1。??的正常平均值为24,H??正常平均值为1.2。

5、体液代谢的失调:

(1)根据水钠丢失比例的差异,临床上分为:高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

(2)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

病理生理:缺水多于缺钠,引起口渴感。

治疗(低渗盐水):补水同时补钠, 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

(3)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病理生理:水和钠成比例丢失,血液浓缩明显。

临床表现: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口不渴。

治疗: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

(4)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病理生理:缺钠多与缺水,容易出现低钠性休克。

治疗(高渗盐水):35%的氯化钠溶液。

(5)正常血清钾浓度为(血钾):3.5~5.5。

(6)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表示有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肌无力、肠麻痹、U波、反常性酸性尿。

①神经肌肉系统:肌无力(最早出现的症状)。

②胃肠系统:肠麻痹。

③心血管系统:U波。

④中枢神经系统: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

⑤低钾性碱中毒:尿呈酸性,低钾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

会出现。

治疗:①积极治疗造成低钾血症的原发疾病。②分次补充钾盐,尽量口服。常用10%氯化钾溶液。

(7)静脉补钾原则:

①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

②速度一般控制在20以下。

③补钾液中含钾量不超过40。

④不可静脉直接推注。

⑤补钾量,以氯化钾为例,每天约3~6g,少数严重缺钾者每天不宜超过8g。

(8)低钾血症常见病因:

①长期进食不足。

②肾脏排钾过多。

③补液时钾盐补充不足。

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

⑤钾向组织内转移。

(9)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即为高钾血症。

临床表现:

①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软弱无力。

②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

③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至心搏骤停。

④T波高尖,P波下降,波群增宽。(血钾浓度超过7都

会有心电图变化。)

治疗:

①促使K?转入细胞内。

②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③透析疗法。

④对抗心律失常。

⑤禁止含钾药物和高钾食物。

6、酸碱平衡的失调:(??为代谢性,?为呼吸性。)

(1)正常动脉血的值为:7.35~7.45。

(2)、??和?是反应机体酸碱平衡的三大基本要素。

??的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可引起代酸或代碱。

?的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可引起呼碱或呼酸。

(3)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呼吸变得又深又快,呼吸肌收缩明显,呼出气体带有酮味,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变低。

病因: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③肾功能不全。

治疗:①病因治疗。②??低于10的病人补充碱溶液。(原则: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

(4)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增多。

临床表现:呼吸变浅变慢。

病因:①胃液丧失过多。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③缺钾。

④利尿剂的作用。

治疗: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②防止低钾血症。

第四章输血

1、输血的适应症:

①大量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④凝血异常。

输血指征:>100不需要输血;<70可输入浓缩红细胞;为70~10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输血的并发症:(前四个掌握)

①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起输血并发症之一。

②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

③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

④细菌污染反映:表现为发热、烦躁、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和休克等中毒症状。

⑤循环超负荷。

⑥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⑦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⑧疾病传播。

⑨免疫抑制。

⑩大量输血的影响:1)低体温。2)碱中毒。3)暂时性低钙血症。4)高钾血症。5)凝血异常。

3、自体输血的禁忌症:

①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

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

③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④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

⑤有脓毒症或菌血症的病人。

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者。

第五章休克

1、休克的概念: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综合征。

2、休克的本质: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

3、休克的特征:产生炎症介质。

4、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恢复对组织细胞的供氧、促进其有效的利用,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保持正唱的细胞功能。

5、休克的分类:①低血容量性。②感染性。③心源性。④神经性。⑤过敏性。

6、的检测:五项中出现三项以上异常便可诊断为。

①血小板计数低于8×10?。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③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或呈进行性降低。④3P试验阳性。⑤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

7、休克的治疗:

总原则:恢复灌注,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

①一般紧急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病。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

~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保

持“四道”通畅,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并注意保温。

②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③积极处理原发病。

④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宁酸毋碱。

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需应用血

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压。

⑥治疗改善微循环:对明确诊断的可用肝素抗凝。

⑦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8、感染性休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大于90次/分。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32.3。④白细胞计数>12×10?或<4×10?或未成熟白细胞大于10%。

第六章麻醉

1、麻醉方法的分类:

吸入麻醉。

①全身麻醉: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②局部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

③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

④复合麻醉。

⑤基础麻醉。

2、麻醉前胃肠道准备:

①成人择期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

②小儿术前应禁食4~8小时,禁饮2~3小时。

3、常用局部麻醉药:

脂类麻醉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酰胺类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

4、常用局麻药物的一次限量:

5、局部麻醉的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受量。②意外注入

西医综合之考研外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西医综合之考研外科学考试重点整理(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 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品。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 6?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方法。 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9?外科感染 (1) 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 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 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 (4)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5) 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0. 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1. 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2. 肿瘤 (1) 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2) 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 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14?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 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2) 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3) 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 (4) 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二)胸部外科疾病 1?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2?各类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救治原则。 3?创伤性窒息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4?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5?腐蚀性食管烧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治原则。 6?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7?常见原发纵隔肿瘤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 )普通外科 1?颈部疾病 (1) 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整理 人卫版

西医外科学复习整理 §1无菌术 1、定义:就是针对可能得感染来源与途径所采取得有效得预防方法,由灭菌法、抗菌法与一定得操作规则与管理制度所组成。 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得灭菌方法。通常用压力就是104、0~137、3kPa,温度可达121~126℃,一般维持30分钟。常用于耐湿耐热得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布类、搪瓷、敷料与橡胶药液等物品得灭菌。 3、低温灭菌法:目前应用最多得低温灭菌法就是环氧乙烷灭菌法。作用浓度450-1200mg/L,灭菌温度37~63℃,相对湿度40-80%,灭菌时间1~6小时,适用范围广,穿透力强,可达到灭菌效果又不损伤灭菌物品。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得物品,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塑料制品、内镜与一次性得诊疗用品。 4、碘伏消毒法:中效消毒剂,特点: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黏膜并无刺激。 5。手术进行中得无菌原则(瞧) 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与肩部以上部位,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得布单。 2、不可在手术人员得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得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如前臂或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4、如无菌巾、布单等物巳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得无菌布单。 5、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6、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 70% 酒精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7、切口边缘应以无菌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术前手术区粘贴无菌塑料薄膜可达到相同目得。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8、9、10书上跟别得地方不一样瞧书P7 §2体液代谢(重点) 正常体液代谢 1、正常成人每日水得出入量 入量ml 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含水700 粪150 代谢水300 皮肤蒸发500 呼吸350 共计2000~2500 共计2000~2500 2、电解质平衡:体液中主要阳离子有Na、K、Ca、Mg,阴离子有Cl、HCO 3、HPO4与蛋白质。细胞外液主要得阳离子就是Na+,主要得阴离子就是Cl-与;细胞内液主要得阳离子就是K+,主要得阴 离子就是与蛋白质。 *3、体液中电解质得生理功能 :①维持体液得渗透平衡与酸碱平衡;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得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G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的病灶多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密度不均、界限不清,若骨膜被肿瘤顶起,骨膜下产生新骨,呈现出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多见于骨肉瘤 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的回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会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 脑疝: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血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向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严重的临床症状。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进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 先天性脑积水:又叫婴幼儿脑积水,是指发生于胚胎期或婴幼儿期。因脑脊液产生、吸收间失衡和(或)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病理状态。前列腺增生:病理表现为前列腺实质细胞增生,是引起老年人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临床表现:夜尿次数增多尿频排尿犹豫尿线无力,尿线间断及滴沥残余尿增多充盈性尿失禁急性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尿毒症手术指证:残余尿量超过50ml;出现肾功能损害;反复出现尿潴留并发膀胱结石;反复出现血尿和尿路

感染。 开胸探查的手术指证:①穿透性胸伤重度休克者②穿透性胸伤濒死者③高度怀疑心脏压塞④胸膜腔进行性出血⑤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胸膜腔引流后仍持续性漏气,呼吸困难⑥心脏血管损伤⑦胸腔有较大异物存留⑧胸腹联合伤。阑尾炎:病因:①阑尾腔阻塞②细菌入侵③其他阑尾先天畸形,如过长过细管腔细小血运不佳临床分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④阑尾周围脓肿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检所见以及实验室检查症状:①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②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恶心呕吐、厌食③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可有发热心率加快。体征①右下腹持续性压痛②腹膜刺激症: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③右下腹肿块。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经肛门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10~20)*109/L。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肿瘤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细菌性肝脓肿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按病理改变过程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按临床表现病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胆道疾病,过量饮酒,十二指肠液反流,代谢性疾病,医源性原因,某些药物,创伤,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其他。病理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分期:急性反应期:发病至2周左右,可有休克、呼吸衰竭、肾衰竭、中枢

西医综合(外科学)-试卷8

西医综合(外科学)-试卷8 (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什么是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发性脑损伤:①指头颅受暴力打击直接造成的脑损伤;②一般见于着力部位和(或)对冲部位;③伤后立即出现脑损伤症状和体征,如昏迷、偏瘫、失语等,其表现依照损伤的部位、程度不同而异,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继发性脑损伤:①指头颅受暴力伤后一定时间以后,损伤的脑组织、血管因继发病变如出血、血肿、脑水肿等,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再压迫损伤脑组织,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②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继发性脑干损伤,表现为去大脑强直、双瞳孔相继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病理性呼吸等濒危状态。) 解析: 2.男,7岁,因打架摔倒头部外伤伴意识障碍5小时入院。因患儿于6小时前与同学打架,摔倒地上,右颞着地,当即昏迷5分钟后清醒,能自己回到家中,但觉头痛逐渐加重伴呕吐,1小时后家人发现不省人事,到当地医院诊治,发现神志不清,血压16/10kPa,脉搏60~70次/分,右侧瞳孔>左侧瞳孑L,对光反应消失,用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后送医院急诊人院。既往史无特殊。检查BP17/llkPa,P58次/分,R18次/分。浅昏迷,躁动,有呻吟。右颞部颈肌处肿胀,该处头皮少许擦伤,未扪到凹陷骨折,刺痛无睁眼。双侧眼球向右侧凝视,右侧瞳孔5mm,呈椭圆形,对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2.5mm,圆形,对光反射存在。耳、鼻、口腔未见流血,左侧鼻唇沟变浅,胸腹未见异常。左侧上下肢张力升高,右侧上下肢张力正常,压眶上神经及针刺左上下肢无活动反应,右侧上下肢可自主活动,针刺有逃避反应,浅反应消失,左上下腱反射亢进,左下肢锥体束征阳性。头颅照片右颞骨线性骨折,长达5cm。做出诊断,写出诊断依据,制定治疗措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诊断为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GCS7分):①急性右颞硬膜外血肿伴小脑幕切迹疝形成;②右颞骨线性骨折。诊断依据:①右颞头部直接加速外伤史;②中间清醒期;③脑疝综合征如意识障碍,剧烈头痛、呕吐、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双侧眼球向患侧凝视;④生命体征呈颅内压增高的改变(血压升高、脉搏有力、呼吸变慢);⑤右颞骨线性骨折。损伤机制考虑为右颞骨脑膜中动脉损伤后出血积聚在硬膜外导致以上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在强力脱水及激素等快速降颅压措施的应用的同时尽早手术,主要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解除急性脑受压。显著则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情况一度好转又再恶化出现脑疝者应去骨瓣。) 解析: 3.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脑幕切迹疝多见于小脑幕以上病变,为部分颞叶和(或)脑中线结构经小脑幕切迹向下疝出。根据疝出的脑组织和被填塞的脑池不同可分为外侧型有中央型两种。当颞叶受挤下移时,最初为海马钩经小脑幕切迹下疝(填塞病变侧脚间池、海马钩疝)或海马回经小脑幕切迹下疝(填塞病变侧环池及大脑静脉池、海马回疝),病变继续发展时,病变侧海马钩、海马回经小脑幕切迹下疝出,即为颞叶全疝,三种颞叶呈组织疝小脑幕切迹疝的外侧型。若第三脑室、丘脑下部等重要中线结构下移,使中脑上部疝至小及幕切迹以下,即为中央型。小脑幕切迹疝除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外,还有以下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由清醒逐渐进入嗜睡,甚至昏迷,或由浅昏迷突然发展为中度或重度昏迷。系脑干受压,脑血流量减少,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机能受损所致。(2)瞳孔变化。早期病灶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当脑疝终末期时,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不动(动眼神经损害)。(3)瘫痪。病灶对侧肢体出现瘫痪,系大脑脚锥体束受损伤所致。晚期也可呈去大脑强直,系中脑严重受压、缺血、损害网状结构下行性抑制系统所致。(4)生命体征改变。初期呼吸深而慢,继之出现潮式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药版

第一章绪论 1.西医外科学的畴(4页) (1)损伤:外来暴力破坏引起的组织损伤(脏破裂·骨折·外伤性出血) (2)感染:病原菌or寄生虫引起坏死和脓肿(阑尾炎·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切除·肝脓肿的引流) (3)肿瘤:手术切除(良性·恶性) (4)畸形:手术治疗(先天性唇裂·后天性烧伤后瘢痕挛缩) (5)其他性质的疾病:结石·梗阻·血液循环障碍·分泌功能失调·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 2.怎样学习西医外科学4点(标题)(5页) (1)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重视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 (4)加强对急危重症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第二章无菌术 1.无菌术·灭菌法·消毒法的定义(6页) (1)无菌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的微生物。 (3)消毒法(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如器械消毒、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人员手臂消毒及患者皮肤消毒等。 2. 无菌技术的分类(6页)

(1)机械方法:为先行步骤如剃除手术区或伤口皮肤周围的毛发;用肥皂、清水或其他洗涤剂清除物品和皮肤上的游子污垢和细菌,冲洗伤口。 (2)物理方法:常用热力及紫外线灭菌。 (3)化学方法:用化学药物粉剂直接喷洒、气体熏蒸、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拭。 另:生物方法(非无菌技术)用抗生素or抗毒血清消除病原微生物。 3.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7页) 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 + 镜塑胶制品等不宜热力灭菌的物品 4.高压蒸汽灭菌法(应用最普遍)适用于(8页):一切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 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器皿·敷料·橡胶·药液 5、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10页) (1)一般准备(2)手臂消毒(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6.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13页) (1)手术前皮肤准备(2)手术区皮肤消毒 7.无菌操作规则10条(15页) (1)手不接触条: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不接触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部位,亦不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递不拾条:不在手术人员背后转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及时更换条: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衣袖如碰触有菌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4)加盖重消条:术中如无菌巾单等覆盖物已湿透或碰触有菌物品时应加盖无菌巾单;如患者需要更换体位另选切口做手术时需重新消毒铺巾。 (5)背对换位条: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的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6)体腔核对条:手术开始前要点清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待核对器械、敷料数目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

外科学考试全部知识点总结

colles 骨折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 , 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 Smith 骨折为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骨折发生原因及伸直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治疗时纵向牵引后复位。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 1/3 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临床上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内收型三类。外伤后肘部疼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包括手法复位和开放复位,应注意桡神经有否损伤。 盖氏骨折又称反孟氏骨折,是桡骨下 1/3 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间接暴力较常见,外伤后前臂及腕部肿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因手法复位后多不稳定,常需手术复位、固定桡骨骨折。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骨折部位骨性支架作用丧失,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吸气时胸廓扩张,胸内负压增加,软化部位胸壁内陷。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内负压减小甚至形成正压,软化胸壁恢复原位或微向外凸。反常呼吸运动后果可造成a. 有效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减少,通气和弥散功能下降。B. 两侧胸内压失去平衡,引起纵隔摆动和静脉回心血流减少,加重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其程度及连枷胸和肺挫伤程度,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及小气道阻力升高密切相关。呼吸作功愈大,反常呼吸运动愈严重胸廓成形术是将不同数目的肋骨节段行骨膜下切除,使部分胸壁下陷后靠近纵隔,使其下面肺得到萎陷,因而是一种萎陷疗法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常和创伤相关连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月,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日发病。 休克的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和特殊监测。一般监测项目包括精神状态、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动脉血压、脉率和尿量;特殊监测项目包括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胃肠黏膜pH 值测定等,在抢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病人的休克时,特殊监测显得特别重要。简述感染性休克常见原因和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具体的治疗包括:①补充血容量②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菌药物;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③纠正酸中毒。④应用心血管药物。⑤应用糖皮质激素。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所产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 .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一、名解: 1.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例如某些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 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以及病人皮肤的消毒。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体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3.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地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和全部感觉的 方法,简称全麻。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指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一种缺水, 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高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非发挥性酸生成过多和排出障碍,或因体内失碱过多,使血浆碳酸氢 根原发性减少所致。 7.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酸丢失过多或碱摄入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相对或绝对增高所致。 8.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通气、弥散及肺循环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血液PaCO2增高而形成高碳酸血症。 9.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是重要脏器 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症。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 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 11.应激性溃疡: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为主的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 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 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 13.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质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质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偶见于上唇。 15.菌血症:临床上将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者,称为菌血症。 16.闭合性气胸: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肋骨断端刺破肺表面,空气漏入胸膜腔所造成。 17.张力性气胸:气管或、支气管或肺损伤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 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8.开放性气胸:胸壁穿透性损伤导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内,形成 开放性气胸。 19.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 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 20.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 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21.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 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22.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23.嵌顿性疝:是指囊颈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或组织强行扩张疝颈部而进入疝囊, 随即疝颈弹性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入腹腔的疝,临床也称作箍闭性疝。 24.腹股沟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测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 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 2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 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冷沉淀:是FFP置于1℃~5℃条件下融化后,再在4℃无菌条件下经每分钟2000转离心沉淀,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科目代码699)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颅脑外科 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即使容积少量增加也会使颅内压大幅升高,这就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1)可引起双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复视,阵发性黑朦,头晕,猝倒,意识障碍, (2)头皮静脉怒张,血压增高,脉搏徐缓, (3)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门饱满,头颅叩诊呈破罐声。 最后可导致脑疝。 ★3、什么叫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小脑幕上占位病变或严重脑水肿常常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颞叶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疝出到幕下,压迫损害患侧中脑、动眼神经及阻塞环池和中脑导水管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主要有:①颅内压增高症状②生命体征明显改变③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且逐渐加深④早期患侧瞳孔短时间缩小,继之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亦逐渐散大。⑤对侧肢体出现锥体束征或偏瘫,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4、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答:临床表现:①伤后逐渐出现皮下血淤斑。颅前窝骨折位于眶周、球结膜部位,颅中窝骨折位于耳后乳突部位,后颅窝骨折位于枕下及上颈部皮下。②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鼻漏。③颅神经损害症状、颅内积气等。 5、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指征? 答:①脑疝形成患者。②CT估计幕上血肿超过30-40ml,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移位;幕下血肿超过10ml,脑室受压或脑积水征。③脑幕上血肿小于20ml,幕下血肿小于10ml,但脑室受压明显或中线结构移位或脑积水征明显,ICP大于2.67kpa或临床症状脱水治疗无好转且恶化,CT复查血肿扩大或迟发性。④广泛脑挫裂伤虽无颅内血肿,但是保守治疗情况下出现脑疝或ICP大于4kpa、临床症状恶化者。 6、脑震荡的概念? 答: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头部位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而无确定的脑器质改变。病理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7、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答:伤后24-48小时应彻底清创, 伤后72小时以上,无明显感染者亦应清创,酌情做伤口全部或部分缝合,待后二期处理。

西医外科学最全资料

西医外科学最全资料(含简答题附答案)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1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就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决 定诊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的关键,由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2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3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4容量失调:等渗体液的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的变化,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5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及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 6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7代谢性碱中毒:由于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8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等渗性缺水。 9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机体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低渗性缺水。 10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机体水的丢失多于钠的丢失,故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高渗性缺水。 11休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12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和促进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1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胞浓度。 14血/气分配系数: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15浓度效应是指吸入药物浓度不仅可以影响到肺泡浓度的高低,而且影响其上升的速度,即吸入浓度越高,肺泡浓度越高。 16局部麻醉(local anaesthesia)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简称局麻。 17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18高敏反应用小剂量的麻药即出现毒性反应者 19腰麻为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aesthesia)的简称,即将局麻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 20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在临床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西医综合考点精要串讲--外科学

西医综合考点精要串讲--外科学 (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 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 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 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 甲醛蒸汽熏蒸法。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参见应试教 程P509页。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 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 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 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 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 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 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 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 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 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 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 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 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 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一、名解: 1.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例如某些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以及病人皮肤的消毒。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体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3.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地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和全部感觉的方法,简称全麻。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指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一种缺水,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高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非发挥性酸生成过多和排出障碍,或因体内失碱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原发性减少所致。 7.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酸丢失过多或碱摄入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相对或绝对增高所致。 8.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通气、弥散及肺循环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血液PaCO2增高而形成高碳酸血症。 9.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是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症。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 11.应激性溃疡: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为主的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 13.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质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质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偶见于上唇。 15.菌血症:临床上将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者,称为菌血症。 16.闭合性气胸: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肋骨断端刺破肺表面,空气漏入胸膜腔所造成。 17.张力性气胸:气管或、支气管或肺损伤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8.开放性气胸:胸壁穿透性损伤导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内,形成开放性气胸。 19.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 20.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21.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22.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23.嵌顿性疝:是指囊颈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或组织强行扩张疝颈部而进入疝囊,随即疝颈弹性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入腹腔的疝,临床也称作箍闭性疝。 24.腹股沟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测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 2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冷沉淀:是FFP置于1℃~5℃条件下融化后,再在4℃无菌条件下经每分钟2000转离心沉淀,

外科学 总论 总结 重点

外科学(总论) 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 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 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 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防治。 8.外科感染 (1)疖、痈、软组织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及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甲沟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热敷,理疗,应用抗生素。有脓液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如甲床下积脓,应将指甲拔除。 (3) 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肿胀不明显者可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压力增高应立即切开引流。 (4)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①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可分为三大类,①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②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③真菌脓毒症。治疗一般是:①处理原发感染灶;②应用抗菌药物;③支持疗法;④对症治疗。 (5)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的强烈收缩,任何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和抽搐)和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敞开引流,不缝合,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治疗(清创去除毒素来源,大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控制痉挛,防止并发症)。 (6)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及选择:①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②选择应根据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和药物的抗菌谱③同样治疗效果时尽量使用单一、窄谱的抗菌素④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尽量使用杀菌性抗生素⑤较严重感染,优先从静脉途径给抗生素。 9.创伤 (1)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及影响因素: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等身体一般情况欠佳,抗炎药物,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变等疾病。 (2)创伤的处理和治疗:伤口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10.烧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九分法)和深度估计的方法: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特重。

医学考研外科学笔记

外科学 严仲瑜 chapter1 无菌术 灭菌(物理)——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化学)——抗菌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 操作规则 灭菌有毒法(手术器械/物品) 高压蒸气法 煮沸法 火烧法 药物浸泡法 甲醛蒸气重熏法 刷手、臂上10cm 手术区消毒、切口周围15cm、清洁中心外,感染伤口,外内。chapter2 水电平衡 一、体液-水分+溶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体液平衡-合量分布组成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动态平衡) 体液的合量:成年男占体重60%,女性50%,儿童80%。 体液:C内液(40%) C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功能性C外液,无功能性C外液)

Na+142 Cl-103 K+ 5 H2g-27 Ca+ 5 HPO4g2-2 Mg+ 2 SO42- 1 二、体液平衡的调节(https://www.doczj.com/doc/3f11937388.html,) (一)水的平衡:肾脏调节 (二)电解质的平衡调节 1、钠正常值142-145mmo1/L 摄入量(ml)排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中含水700 粪150 食物氧化生水300 皮肤蒸发500 呼吸350 总计:2000~2500 总计:2000~2500 2、钾(1)98%在cell内(2)cell外液中量少但重要3.5~5.5mmo1/L (3)肾对K+的调节能力很低 3、Cl-、HCO3-(1)相互增减、代偿作用 (2)[HCO3-]为储碱,调节酸碱平衡 三、水、电的质代谢失调 (一)脱水(https://www.doczj.com/doc/3f11937388.html,) 1、高渗性脱水(原发性脱水) (1)缺水>缺钠血清Na+cell外液是高渗 (2)病因,大量出汗水分摄入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