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国卫医发…2015?95号附件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

2015年12月

前言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血站核酸检测的全面覆盖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血液检测”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指导血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核酸检测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水平,我委对“血液检测”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组织制定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程》规定为准。

本《规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同时废止。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目录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

2 全血采集 (3)

3 血液成分制备 (8)

4 血液检测 (15)

5 血液隔离与放行 (30)

6 质量控制 (32)

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43)

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47)

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64)

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65)

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71)

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73)

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80)

附录H 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 (82)

附录I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83)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1 目的

按照国家有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见附录)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

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

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填写《献血登记表》,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附录)。

1.6 健康征询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附录),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

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1.8 一般检查

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必要时测量体温。记录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9 献血前血液检测

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血液检测。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血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ABO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血红蛋白检测可采用目测法,如硫酸铜目测法(见附录A)或试纸条比色法,必要时进一步用仪器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和结论并签名。1.10 健康检查结论

1.10.1 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献血前血液检测的结果与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断并签名。

1.10.2 将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与献血者沟通。对于需要永久屏蔽献血的,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暂时不适宜献血的,告知不适宜献血的情形解除后,经健康检查合格可以献血。

1.10.3 引导适合献血的献血者进入血液采集环节。

2 全血采集

2.1 献血场所配置

献血场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器具、关键物料的配备按有关规定执行。

2.2 采血人员准备

2.2.1 心理调适

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进入为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2.2.2 技术准备

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制点和近期变更的操作步骤。

2.2.3 着装与配饰采血人员着工作制服,不佩带戒指、手镯(链)等饰物。2.2.4 手卫生采血人员保持手卫生,具体操作按照国家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

2.3 采血器材准备

2.3.1 采血器材清单建立采血器材卡片,列出采血位所需的全部器材。采血人员按卡片准备和核查采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采血器材的数量与预计采血量相适宜。一次性使用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完好。采血器材准备工作应有专人复核。

2.3.2 血袋1)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2)处于有效期内;3)宜采用具有留样袋的血袋。

2.3.3 标本管1)带有分离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标本管;2)用于血清学检测、ALT和血型检测的标本管。

2.3.4 消毒剂1)一般选用含碘消毒剂,对碘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消毒剂;2)所用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3)处于有效期内;4)标明启用日期。

2.3.5 采血仪(秤)开启并检查采血仪(秤),证实正常运行。

2.3.6 热合机开启并检查热合机,证实处于正常状态。

2.4 献血者身份核对

2.4.1 在静脉穿刺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

2.5 献血者沟通与评估

2.5.1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一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沟通并取得配合。

2.5.2 询问献血者的既往献血经历、近日休息等情况,评估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不适合献血的情况。

2.5.3 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处于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状态。如发现这些不利情况,则不急于采血,做好宽慰工作,待献血者解除思想顾虑,充分放松后开始准备采血。

2.6 静脉及其穿刺路径评估与选择

2.6.1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痕的皮肤区域为穿刺部位。

2.6.2 穿刺静脉的选择1)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2)常选择的静脉主要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3)用食指指腹上下左右触摸,确定其位臵、粗细和弹性,评估并确定穿刺位点和路径;4)使用止血带可使静脉充盈,便于触及和穿刺。

2.7 穿刺部位消毒

2.7.1 用无菌棉蘸取适量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 cm×8 cm,作用1~3分钟。宜消毒2~3遍。

2.7.2 不应触摸已消毒的皮肤,不应靠近已消毒的皮肤讲话。

2.8 静脉穿刺

2.8.1 待消毒剂干后方可进行静脉穿刺。

2.8.2 采取相应措施(如用止流夹夹住血袋导管)防止空气进入血袋。手持针柄,取下护针帽,按照预先选定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

2.8.3 穿刺路径为自皮肤穿刺点进入,皮下组织前行约0.5~1.0 cm,进入静脉腔,前行约0.5~1.0 cm。

2.8.4 如需第二次穿刺,应当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在另一手臂选择穿刺部位和静脉,使用新采血袋的采血针进行穿刺。

2.9 血液采集和混匀

2.9.1 静脉穿刺成功后,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留样袋夹子,使最先流出的血液流入留样袋,约15~20 ml,用做血液检测标本。夹闭留样袋夹子,松开阻塞件下端止流夹,使血液流入采血袋。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夹子,使血液直接流入采血袋,血液采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

2.9.2 固定针头位臵,用敷料保护穿刺点。

2.9.3 维持静脉穿刺点与血袋的落差,保持血流通畅。嘱献血者做握拳和松手动作,以促进静脉回流。血流不畅时,及时调整针头位臵。当不易观察血流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

2.9.4 血液开始流入采血袋后,即将其与抗凝剂轻匀混合。宜采用连续混合采血仪。如果采用手工混合,应当至少每90秒混合1次,充分混匀。

2.9.5 应当对采血时间进行控制。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分钟,或400 ml 全血采集时间>10 分钟,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分钟,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分钟,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2.9.6 与献血者进行交流,观察献血者面容、表情,及时发现并处臵献血不良反应。

2.10 采血结束和献血者休息与观察

2.10.1 采血量达到要求时,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合闭止流夹,用创可贴/消毒棉球/纱布轻按静脉穿刺点,拨出针头后即加重按压,用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

2.10.2 嘱献血者在献血者休息处用茶点,休息10~15 分钟。

2.10.3 如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按相应程序处理。

2.11 献血后注意事项的告知

2.11.1 应当印制献血后注意事项,并将其发给每位献血者。

2.11.2 献血后注意事项主要有: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2)多

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4)血站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其及时联系血站工作人员。

2.12 致谢

发给献血者无偿献血证和纪念品,表示感谢,鼓励定期献血。

2.13 留取标本

2.1

3.1 检测结果用于判定血液能否放行的标本只能在献血时同步留取,不得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

2.1

3.2 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留样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

2.1

3.3 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静脉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应单手操作,避免手被针头刺伤。

2.1

3.4 将标本管内促凝剂或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

2.14 血袋及血液标本标识

2.14.1 一次只能对来源于同一献血者的一份血袋、标本管和献血记录进行标识。经核对后,将唯一性条形码标识牢固粘贴在采血袋、标本管、转移袋、血袋导管、献血记录单上。

2.14.2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开始标识,对采血袋和标本管的标识应当首先连续完成,不应中断。

2.14.3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核查采血袋、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所标识的献血条形码应一致。宜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核查。

2.15 热合

2.15.1 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20 cm。

2.15.2 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1~2秒后方可取出已封口的导管。

2.15.3 应检查热合部位,如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

2.15.4 热合分离针头,将其放臵在利器盒内。

2.16 血液保存

2.16.1 全血采集后应尽快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

2.17 血液标本处理和保存

2.17.1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处理,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

2.17.2 核酸检测标本应按要求进行离心、保存。

2.18 献血现场整理

2.18.1 献血相关信息应及时录入BMIS。

2.18.2 盘点采集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数量,应当一一对应,保证准确无误。

2.18.3 做好血液装箱、运输和交接工作。

2.18.4 盘点物料消耗。

2.18.5 做好医疗废物装箱、运输和交接工作。

2.18.6 整理清洁现场,用消毒剂擦拭操作台及采血器材,清洁地面。

3 血液成分制备

3.1 血液成分品种

3.1.1 血液成分品种符合国家有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3.2 制备环境

3.2.1 制备环境应当卫生整洁,定期消毒。

3.2.2 应尽可能以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

3.2.3 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开放系统,制备室环境应达到10000级、操作台局部应达到100级(或在超净台中进行)。

3.2.4 制备需要冷藏的血液成分时,应尽可能缩短室温下的制备时间。

3.3 设备

3.3.1 设备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3.3.2 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实施唯一性标识及使用状态标识,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3.4 物料

3.4.1 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

3.4.2 物料质量及其生产和供应方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3.4.3 物料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物料应进行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3.4.4 制备方法制备新品种的血液成分或制备条件发生明显改变时,应对血液制备方法进行确认。

3.5 起始血液

3.5.1 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起始血液应符合国家有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3.5.2 起始血液的保存和运输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3.5.3 接收起始血液时,应核对数量,检查外观、血袋标签等内容,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用于血液成分制备。

3.6 制备方法

3.6.1 离心

3.6.1.1 根据所制备血液成分要求和离心机操作手册,确定离心转速、加速和减速、离心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编制离心程序。

3.6.1.2 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22±2℃。

3.6.1.3 制备其他血液成分的离心温度为4±2℃。

3.6.1.4 离心程序应经过确认,应能分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成分。

3.6.1.5 对已经投入常规使用的离心程序的变更实施控制,定期检查核对,防止被非授权修改。

3.6.1.6 每批血液制备的离心记录应包括离心操作者签名和所采用的离心程序。

3.6.2 分离

3.6.2.1 离心结束后,从离心机中取出离心杯,从离心杯中取出血袋,避免振动,进行目视检查,观察离心效果、血袋及其导管有无渗漏,离心杯中有无血迹,如有破损应查找渗漏点。血袋破漏的,应作消毒和报废处理。

3.6.2.2 将血袋臵于分浆夹或血液分离机。将不同分层的血液成分转移至密闭系统的转移联袋中,以最大限度收集目的成分(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并且使不需要的其他成分的残留量最小的方式进行分离和转移。

3.6.3 速冻

3.6.3.1 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Ⅷ的关键加工步骤,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2个关键参数。

3.6.3.2 应当使用专用设备,按操作说明书进行冷冻操作。

3.6.3.3 应当将拟速冻的血袋逐袋平放,而不应重叠堆放。

3.6.3.4 应当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快速冻结,最好在60 分钟内将血浆中心温度降至-30℃以下。

3.7 标识

3.7.1 使用联袋制备时,在原袋和转移袋分离之前,应当检查每个血袋上献血条码的一致性。宜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核对,以避免人为差错。

3.7.2 需要连接新的血袋(过滤、分装等)时,应当保证每一血袋献血条码一致。宜采用按需打印方式产生标签,粘贴完毕,经计算机系统核对无误后,才给予断离。

3.7.3 应当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发现的疑似不符合品进行标识和隔离,以进一步调查和判断。

3.8 目视检查

3.8.1 在接收、离心、分离、热合及交付的各个环节应对每袋血液进行目视检查。

3.8.2 目视检查内容主要有:是否有渗漏、标签是否完整、血液外观是否正常。

3.8.3 目视检查发现异常的,应给予标识、隔离及进一步处理。

3.9 质量记录

3.9.1 制备记录主要有:血液交接、制备,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备环境控制,医疗废物处理等。

3.9.2 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

3.9.3 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

3.10 全血分离制备血液成分

3.10.1 多联袋制备血液成分。

3.10.1.1 红细胞和冰冻血浆的制备1)第1次重离心后将尽可能多的血浆转移至转移袋;2)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充分混合即为悬浮红细胞;3)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成1袋悬浮红细胞和1袋血浆;4)血浆红细胞混入量少(目视观察)即可将血浆袋热合断离;5)如血浆红细胞混入量较多,应当经过第2次重离心后,把上清血浆转移至已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如欲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则不热合断离);6)将血浆速冻,低温保存。

3.10.1.2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法):1)第1次轻离心后将富含血小板血浆转移至转移袋;2)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3)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

成1袋悬浮红细胞和1袋富血小板血浆;4)将富含血小板血浆袋重离心,上清为血浆,沉淀物为血小板;5)留取适量血浆,将多余的血浆转移至已经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生成1袋浓缩血小板和1袋血浆;6)将血浆袋速冻,低温保存;7)将浓缩血小板袋在室温静臵1~2小时,待自然解聚后,轻轻均匀血袋,制成浓缩血小板混悬液,在22±2℃的环境下振荡保存。

3.10.1.3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白膜法):1)第1次重离心后,将血浆转移至第1个转移袋,将适量血浆及白膜层转移至第2个转移袋;2)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充分混合即为悬浮红细胞;3)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悬浮红细胞袋和血浆袋;4)将白膜成分袋和1个空袋一起进行轻离心,将富含血小板血浆(上层)转移至空袋,制成浓缩血小板,热合断离,弃去白细胞袋。

3.10.2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

3.10.2.1 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起始血液为新鲜冰冻血浆。

3.10.2.2 离心法

3.10.2.2.1 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臵4±2℃冰箱中过夜融化或在4±2℃水浴装臵中融化。

3.10.2.2.2 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4±2℃的环境下重离心。

3.10.2.2.3 将大部分上层血浆移至空袋,制成冰冻血浆。将留下的20~30ml 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

3.10.2.3 虹吸法

3.10.2.3.1 将新鲜冰冻血浆袋(A袋)臵于4±2℃水浴装臵中,另一空袋(B 袋)悬于水浴箱外,位臵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3.10.2.3.2 血浆融化后,随时被虹吸至B袋中,当融化至剩下40~50 ml血浆与沉淀物时,闭合导管,阻断虹吸。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A袋)。将A袋和B袋(冰冻血浆)热合断离。

3.10.3 洗涤红细胞制备

3.10.3.1 待用洗涤溶液联袋提前放臵冷藏保存,无破损渗漏,溶液外观正常,在有效期内。

3.10.3.2 将合格的红细胞悬液用作制备洗涤红细胞悬液的起始血液,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正常,在有效期内。

3.10.3.3 使用无菌接合机将待洗涤的红细胞悬液袋导管和洗涤溶液联袋进行无菌接合连通。

3.10.3.4 将洗涤溶液移至红细胞袋内,每单位红细胞(1个单位红细胞是指2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中加入的液体量约为100ml,夹紧导管,混匀。

3.10.3.5 按照制备红细胞的离心程序进行离心操作。

3.10.3.6 离心后将血袋取出,避免震荡,垂直放入分浆夹中,把上清液转移至空袋内,夹紧导管。

3.10.3.7 重复3.10.4~3.10.6步骤,洗涤3次。

3.10.3.8 将适量(每单位红细胞中加入约50 ml)保存液(生理盐水或红细胞保存液)移入已完成洗涤的红细胞,混匀。

3.10.3.9 热合,贴签,入库。

3.10.3.10 如果是在开放环境制备,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

3.10.3.11 如果在开放环境制备或最后以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为24小时。如果是在闭合无菌环境中制备且最后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

3.10.4 去除白细胞

3.10.

4.1 应当使用白细胞过滤技术去除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

3.10.

4.2 根据白细胞过滤器生产方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过滤操作。

3.10.

4.3 应当在密闭环境(使用白细胞过滤多联血袋或无菌接合技术)制备。

3.10.

4.4 应当在采血后2天内(采血次日为第1天)完成白细胞过滤。

3.10.

4.5 检查待滤过血液的外观,并充分混匀后进行过滤。

3.10.

4.6 如果在进行白细胞过滤操作前,血液已经处于保存温度(4 ±2℃),需要在室温进行过滤时,室温应18℃~25℃,而且应当尽快放回至既定保存温度的环境中,从取出到放回的时间应<3小时。

3.10.

4.7 如果在白细胞过滤后,将血液转移至不属于原联体血袋的其他血袋,应当建立与实施标识控制机制,保证过滤后血液的正确标识。

3.10.5 冰冻红细胞

3.10.5.1 红细胞甘油化

3.10.5.1.1 取拟冰冻保存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离心去除上清液,用无菌接合技术将红细胞转移至容量适当的、适宜于冰冻保存的转移袋内。

3.10.5.1.2 在无菌条件下,缓慢滴加复方甘油溶液至红细胞袋内,边加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

3.10.5.1.3 在室温中静臵平衡30 分钟,臵-65℃以下保存。

3.10.5.2 冰冻红细胞的解冻从低温冷冻保存箱中取出冰冻红细胞,立即放入37℃~40℃恒温水浴箱中,轻轻振动使其快速融化,直至冰冻红细胞完全解冻。

3.10.5.3 洗涤除去甘油将专用洗涤盐液袋与解冻红细胞袋无菌接合,采取渗透压梯度递减方法洗涤。最后1次的洗涤上清液应无明显溶血迹象。

3.10.5.4 使用自动化设备制备冰冻和解冻红细胞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3.10.6 血浆病毒灭活(亚甲蓝光化学法)

3.10.6.1 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设臵医用血浆病毒灭活光照柜的参数。

3.10.6.2 根据血浆的规格选择相应病毒灭活血袋。

3.10.6.3 用无菌导管连接设备或百级净化台内按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浆袋与病毒灭活血袋连接。

3.10.6.4 将血袋悬挂于支架上,打开导管夹,使血浆经“亚甲蓝添加元件”,流入光照袋。

3.10.6.5 在医用血浆病毒灭活光照柜中进行光照。

3.10.6.6 光照处理后的血浆经病毒灭活装臵配套用输血过滤器过滤,滤除亚甲蓝和绝大部分白细胞,即得病毒灭活血浆。

3.10.7 血液辐照

3.10.7.1 辐照室应符合国家有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的要求。

3.10.7.2 按照辐照仪使用说明书设臵辐照参数。

3.10.7.3 血液辐照最低剂量为25 戈瑞(Gy),血液任何位点的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0 Gy。

3.10.7.4 红细胞在采集后14天内可辐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天。

3.10.7.5 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均可辐照,辐照后可保存至从采集算起的正常保存期限。

3.10.7.6 粒细胞宜在采集后尽快辐照,辐照后宜尽快输注。

3.10.7.7 在辐照过程中应严格区分未辐照和已辐照血液的标识。

3.10.7.8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和血浆不需辐照处理。

4 血液检测

4.1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4.1.1检测项目

4.1.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HIV RNA);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抗体(抗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抗体(抗HIV-2),或者抗HIV-1、抗HIV-2和p24抗原(HIV Ag/Ab)。

4.1.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4.1.1.3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包括:

(1)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或者HCV抗原和抗体(HCV Ag/Ab)。

4.1.1.4 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

4.1.1.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4.1.1.6 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4.1.2 检测方法

4.1.2.1 检测方法包括:

(1)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包括转录介导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TM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2)血清学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

(3)速率法(湿化学法)。

4.1.2.2 检测策略

(1)实施核酸检测试剂批签发之前,HIV、HBV和HCV感染标志物应采用2遍血清学检测和1遍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应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实施核酸检测试剂批签发之后,HIV、HBV和HCV感染标志物应采用核酸和血清学检测2种方法各进行1次检测。对于酶免检测阳性的标本可不再进行核酸检测,直接视为该项目检测结果不合格。

(2)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3) ALT采用速率法(湿化学法)进行1次检测。

4.2 血液检测试剂

4.2.1 试剂选择

4.2.1.1 必须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

4.2.1.2 血站实验室应建立血液检测试剂的评价、选择和确认程序,可自行开展试剂评价(见附录B),也可充分利用国家或省级专业机构的评价数据。

4.2.2 证照要求

4.2.2.1 应建立血液检测试剂证照审核程序,在采购前和验收时核实应具备的有效证照文件。

4.2.2.2 采购药品类检测试剂应索取以下加盖供货单位印章的资料存档:(1)《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3)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4)供货单位药品销售委托书;

(5)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6)血源筛查体外诊断试剂的批签发文件;

(7)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等。

4.2.2.3 采购医疗器械类检测试剂应索取以下加盖供货单位印章的资料存档:

(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营业执照复印件;

(2)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复印件;

(3)供货单位医疗器械销售委托书;

(4)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5)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等。

4.2.3 进货检查验收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内容主要有:

(1)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外观检查(运输包装箱完整无损,运输冷链符合要求,试剂包装盒完整无损,无液体泄漏);

(3)到货数量和销售凭证(购货单位、试剂、供货商等名称,规格、批号、数量、价格);

(4)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存储、使用管理应符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4.2.4隔离存放应将通过进货检查验收的试剂进行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4.2.5 质量抽检

4.2.

5.1 应建立并执行试剂的质量抽检制度,应对每次购进的试剂进行质量抽检。

4.2.

5.2 应将试剂说明书列入文件控制范围。应对试剂说明书版本和内容进行检查。其操作要求如已变更,实验室的试验操作在试剂启用时应同时变更,严格控制未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试验操作的情形发生。

4.2.

5.3 试剂盒组成、组分性状与说明书一致,无泄漏,足量,标识正确。4.2.5.4 用于质量抽检的标本有:1)试剂盒对照;2)室内质控品;3)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前2种为必须,后1种为可选。

4.2.

5.5 质量抽检结果要求:1)试剂盒对照品检测结果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2)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符合既定要求;3)如果适用,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检测结果符合既定要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整

通用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1.安全通则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岗位,未明确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所有人员必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2.厂纪厂规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技术、操作、安全)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3.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将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4.班前四小时内不准饮酒,班中禁止饮酒,班前八小时要保证充分睡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工作期间禁止看书报,玩手机,脱岗,睡岗,串岗以及做工作以外的杂事。 6.工作中严禁擅离职守,必须暂离工作岗位时,须班组长同意安排合适人员替岗,方可离开。 7.严禁烟火,凡在禁火区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8.非本人负责的机械设备、容器、仪器、管道阀门及工具不许擅自乱动。 9.非电器工作人员严禁拆解修理电器设备,线路及开关,未经车间批准非值班人员禁止入变、配电室。 10.高两米以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设置安全防护。

11.一切检修工作都必须挂检修提示牌,检修电器应填写电气工作票。机械运转中禁止修理,禁止用抹布和棉纱擦拭运转设备。12. 13.一切岗位人员应掌握“四懂四会”知识,熟练防毒面具和消防设 施的使用方法。 14.禁止由窗户、楼梯口、高空往下抛掷杂物。 15.严禁挪用消防器材和占用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不得加锁,放置应 易于拿去,并设置显著标志,发现火灾立即通知调度室和消防队。 16.凡转动设备必须加装安全防护罩。 17.任何人不准在机械上站立,停留或放置杂物。 18.非有关人员禁止在下列场所停留 (1)起重工作的场所; (2)正在转运的设备附近; (3)有毒气体范围内及腐蚀性液体管道容器下; (4)动火工作的场所; (5)高空作业的地点; (6)处于事故状态的场所。 19.特殊工种和要害岗位的人员调动必须经安环部登记备案才能调用。 20.爱护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及标志损坏时应及时报告。 21.易燃、易爆及危险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2.严禁带儿童进入生产作业岗位。 23.各类运动机械在行进中,禁止人员上下。 24.未经安环部批准,严禁非本岗位工作人员禁止入(巡检、检修、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试题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50分每空5分)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不需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方准上岗操作, 可进行特种作业。() 2、当接到班长通知后就能够一人进行清库作业。() 3、启动设备之前进行检查和确认,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方可启动设备;() 4、皮带输送机正常生产时,操作者应经常观察下料口的物料情况,发现大块或金属杂物应及时清理,以免划伤输送带。() 5、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检查是否接地或接零;() 6、超过2米以上搭架子时如果有跳板能够不系安全带。() 7、预热器清料时,必须与中控保持密切联系,系统要维持一定的负压,自上而下逐级清扫。() 8、装载机工作中必须经常检查各部位运转和润滑情况,如有异常能够立即停车检修。()

9、包装机操作者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后就能开始操作,不用先启动收尘设备。() 10、职工入厂前如感觉身体无异常可不进行入厂前体检。() 二、选择题(50分每空5分) 1、停电检修作业时,确定停电的依据是() A.电源开关已拉开 B.电源指示灯燃灭 C.电流表的指示为零 D.合格的验电器试验无电 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生产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安全生产技能训练 3、()属于违章操作。 A.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B. 按照规定穿戴各种防护用品 C. 发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损,向上级反映 4、(),应使用安全帽。 A.防止物体碰击头部 B.防止头发被机器缠绕 C.防止脸被碰伤 5、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的。

最新《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答案(检验、质控、血型)资料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试题 (检验科、血型室、质控科)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自2016年3月1日施行。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2、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献血前血液检测的结果与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断并签名。 3、献血前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4、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5、血液采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 6、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Ⅷ的关键加工步骤,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2个关键参数。 7、进出血液隔离区域的血液应做好交接和记录,记录至少包括血型、品名、数量、时间、交接人及签名等。 8、将检测报告中尚未最终判定结果的血液继续隔离并做好标识。 9、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8℃。血液标本的运输温度为2~10℃。 10、核酸检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进行分析灵敏度验证。

11、如果使用多台设备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设备之间的性能和差异进行比较。 12、标本因运输或检测频次等原因不能在72 小时内完成检测时,标本需要进行冷冻保存。 13、血型检测常用方法有平板法和微板法。 14、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是血液放行与否的重要依据。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方可放行供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放行。 15、检测结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标本,应在采集血袋血液的同时或者从血袋血液中留取。 16、在试剂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试剂性能出现衰减,如果试剂盒对照品和室内质控品的检测值呈现连续走低趋势且无法使其回升纠正,应考虑终止使用。 17、核酸实验室各区域空间完全相互独立,不能直接相通。其中试剂耗材储存与准备区必须独立设置。 18、外部质控品可用于监控试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19、试剂运送途中的温度必须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试剂运输冷链监控温度记录。 20、全血及血液成分和关键物料的取样方法应当尽可能采用密闭系统进行取样,如果采用开放系统取样,应当严格无菌操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献血前血液检测强制规定的检测项目是( A ) A、Hb B、ALT C、ABO血型 D、RH血型

全套管钻机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全套管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全套管钻机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钻机安装场地应平整、夯实,能承载该机的工作压力;当地基不良时,钻机下应加铺钢板防护。二、安装钻机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安装工艺及指挥信号,并... 一、钻机安装场地应平整、夯实,能承载该机的工作压力;当地基不良时,钻机下应加铺钢板防护。 二、安装钻机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安装工艺及指挥信号,并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三、与钻机相匹配的起重机,应根据成桩时所需的高度和起重量进行选择。当钻机与起重机连接时,各个部位的连接均应牢固可靠。钻机与动力装置的液压油管和电缆线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连接。 四、引入机组的照明电源,应安装低压变压器,电压不应超过36V。 五、作业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钻机各部外观良好,各连接螺栓无松动。 (二)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水等符合规定,无渗漏现象。 (三)各部钢丝绳无损坏和锈蚀,连接正确。 (四)各卷扬机的离合器、制动器无异常现象,液压装置工作有效。 (五)套管和浇注管内侧无明显的变形和损伤,未被混凝土粘结。 六、应通过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内燃机,并怠速运转逐步加速至额定转速,按照指定的桩位对位,通过试调,使钻机纵横向达到水平、位正,再进行作业。 七、机组人员应监视各仪表指示数据,倾听运转声响,发现异状或异响,应立即停机处理。 八、第一节套管入土后,应随时调整套管的垂直度。当套管入土5m以下时,不得强行纠偏。 九、在作业过程中,当发现主机在地面及液压支撑处下沉时,应立即停机。在采用30mm厚钢板或路基箱扩大托承面、减小接地应力等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十、在套管内挖掘土层中,碰到坚硬土岩和风化岩硬层时,不得用锤式抓斗冲击硬层,应采用十字凿锤将硬层有效地破碎后,方可继续挖掘。 十一、用锤式抓斗挖掘管内土层时,应在套管上加装保护套管接头的喇叭口。 十二、套管在对接时,接头螺栓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扭矩,对称拧紧。接头螺栓拆下时,应立即洗净后浸入油中。 十三、起吊套管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吊装,不得用卡环直接吊在螺纹孔内,亦不得使用其他损坏套管螺纹的起吊方法。 十四、挖掘过程中,应保持套管的摆动。当发现套管不能摆动时,应采用拔出液压缸将套管上提,再用起重机助拔,直至拔起部分套管能摆动为止。 十五、浇注混凝土时,钻机操作应和灌注作业密切配合,应根据孔深、桩长适当配管,套管与浇注管保持同心,在浇注管埋入混凝土2~4m之间时,应同步拔管和拆管,并应确保浇注成桩质量。 十六、作业后,应就地清除机体、锤式抓斗及套管等外表的混凝土和泥砂,将机架放回行走的原位,将机组转移至安全场所。 总经理助理职责董事会秘书职责辅导员工作职责

血站基本标准

卫生部关于发布《血站基本标准》的通知 为贯彻实施《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我部制定了《血站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下发给你们,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要提高对发展输血事业和加强血站及血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要充分认识血站是国家专营的非盈利性的医疗卫生单位,其管理内涵、质控特性与其它医疗卫生机构有所不同;要对血站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握方向,切实把血站管理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搞好血站管理干部的管理培训,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标准》是全国各级血站的基本标准,也是管理血站的长期目标。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血液是直接进入人体的特殊物质,其质量标准必须统一,没有地区或级别差异,凡质量问题一律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不能降低标准。2、我国血站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各级血站的条件和历史背景不同,差别大,跨度大,功能和任务亦不完全相同。在这样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下,采用同一尺度进行血站管理与评审难度较大,因而,既要统一标准,保证血液质量,又要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建筑、设备、人员配备等硬件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3、由于血站的特殊性、评审考核的对象不同,决定其标准中有大量的目标值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还有一些不可控指标,要进行综合判断和整体评价,避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 三、突出重点,认真自查,保证质量 各级血站要自查、自评,要认真整顿供血队伍,严格筛选,采用统一《供血证》;要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贯穿于血站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之惯性运行,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定期检查考核。 四、坚持标准,严格考核,综合评审 血站以采供血为中心开展活动,血液质量问题至关重要,而质量管理却是我国血站管理的薄弱环节。实施《标准》,要围绕血液质量这个中心,建立评审制度,采取平时检查监督与周期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全面考核与评审;要健全评审组织,建立一支作风严谨、坚持原则、工作认真、专业全面的评审队伍。 为了贯彻实施《标准》,使其具体化,数量化,便于操作,便于考核,我部委托中国

《血站管理办法》试题

科室姓名考试时间成绩 ……………………………………密…………………封………………………线…………………………………… 血站管理办法 一、填空题 1、《血站管理办法》自 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2、卫生部主管全国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3、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内。 4、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 5、《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6、《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并提交《血站再次执业登记申请书》及《血站执业许可证》。 7、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 75 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 8、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9、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十年,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判断题 1、血站应当制定实验室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制度,确保试剂、卫生器材、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预期效果。(√) 2、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省级人民政府设立。(×) 3、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4、血站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做好记录与签字,避免交叉感染。(√) 5、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6、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7、血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报废血处理和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保密性弃血的规定。(√)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9、为保证辖区内临床用血需要,血站可以设置储血点储存血液。储血点应当具备必要的储存条件,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10、血站与单采血浆站可以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建筑工程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全套)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规定 1、凡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各种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各类机械操作工及其它工种在操作各类机具时应严格遵守所操作机械和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2、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学徒工、实习生和民工等),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酒后操作。 3、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架子工、塔吊司机和指挥,打桩机司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准进行本工种独立操作,非特殊工种持证人员严禁从事特殊工种施工。 4、作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牢帽带。禁止穿拖鞋或赤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距地面2米以上操作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件宝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5、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必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6、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安全完好后方可使用。 7、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生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工作运转中进行检查和修理。 8、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试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各类施工机械应由持证机操工操作,其它人员不得无证操作,不得操作与工种无关的机具和机械。 9、从事高空作业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0、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11、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12、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 13、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使用时上端、下端都应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梯下应有专人监护,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所有使用人字梯和单面梯在2M以上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戴好标准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生根可靠。 14、作业工人应定期参加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施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1 目的 通过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规范献血不良反应的 处理操作,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 3 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准备 采血车上应设置休息区为献血者提供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场所及保护献血者隐 私,由专人处置献血不良反应并全程监护,防止献血者发生意外伤害。准备处 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急救药品清单上包括葡萄糖口服液、生理盐水、 敷贴、棉签、0.5%碘伏。急救药品要求每周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4.1 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献血常识,减轻献血者的顾虑。创造安静、舒 适的献血环境,采血人员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给献血 者以心理安慰,教会他们放松的技巧。 4.2 严格进行献血前的征询及体格检查,对于近期睡眠不足,空腹的献血者,应嘱 咐其先进食,并保持充足睡眠后再献血;对于以往有晕血症及发生过献血反应 的献血者,应进行细心的心理疏导,保持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4.3 采血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 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加献血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减少局部疼痛

和采血中的血流不畅等现象。 5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5.1 急救药品及材料:葡萄糖口服液、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消毒棉签、0.5% 碘伏、氧气袋、开水、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氧管、生活垃圾桶。 5.2 献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 5.2.1 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处理措施为: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敷料紧压穿刺 点,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 15 分钟,嘱咐献血者24小时内应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5.2.2 轻度献血不良反应 5.2.2.1 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仍有知觉。包括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 快、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的哈欠、恶心呕吐。 5.2.2.2 处理措施:立即停止献血,医务人员帮助献血者穿刺部位止血,将其扶至休息 区长椅处躺下,采取头低脚高位,将献血者脚部垫高,降低头部以增加脑部供 血,同时向献血者提供50%高渗葡萄糖或糖水,并告知这种反应是很常见的, 并非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问题,充分休息后,症状可立即解除。 5.2.2.3 待症状消除后,医务人员为献血者测量血压、脉搏,完全恢复正常后才可允许 献血者离开。24小时内应电话回访并记录。 5.2.3 中度献血不良反应 5.2.3.1 主要症状:渐进的轻度反应导致失去知觉。包括失去知觉、长时间无知觉、脉 搏减慢(可因血量减少而难以发觉)、浅表呼吸。

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一类

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一类 :部门:得分: 一、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 1、《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单采血浆站采集原料血浆的全过程。() 2、单采血浆站应当向申请供血浆者解释采集血浆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在采集血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危险,并征得书面同意。() 3、患荨麻疹者不得供血浆。() 4、肺功能不全、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肢端肥大症、急性胃肠炎患者不能供血浆。() 5、1年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不能供血浆。() 6、感冒、急性胃肠炎患者病愈未满2周,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病愈未满3月,肺炎病愈未满1年者暂不能供血浆。() 7、健康询问可由采集护士单独进行,注意保护隐私。询问结束后由供血浆者签名或按指纹确认。() 8、何某分娩时接受过输血治疗,1年不得供血浆。() 9. 供血浆者体重检查标准:男不低于55kg,女不低于50kg。() 10.供血浆者必须每年进行一次X光胸片检查。() 11.献血浆者的五官应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肿大。() 12.献血浆者的皮肤应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13.献血浆者的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无静脉注射痕迹。 () 14.已做过胃、肾、胆囊等重要脏器切除术者1年后可以献血浆。 () 15. 肝脏检查时受检者可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触诊不满意或有疑问时必须取仰卧或侧卧位检查,两侧膝关节屈曲,放松腹肌,肋下触及注意肝脏大小,软硬等。()16. 体检医师应当为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医学专业,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17. 第1次供血浆者为新供血浆者,半年按照规定采浆间隔连续供浆2次及2次以上的供血浆者为固定供血浆者。()18. 单采血浆站应当在每次采浆时对供血浆者进行检测。 () 19.对已经消毒的部位可用手指接触,不需重新消毒。() 20.供血浆者供血浆前化验结果以医院结果为准,固定供血浆者采浆后留血浆标本进行检测。()21.《供血浆证》容至少应当包括:、性别、出生年月日、血型、年龄、民族、、2年免冠证件照、家庭住址、建卡日期和供血浆者编号(卡号)、婚姻状况。()22. 申请领取《供血浆证》者必须出示本人有效复印件。() 23.对于需进行特异性免疫的供血浆者,应当告知其特异性免疫的意义、作

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

安全操作规程 机组操作期间,提高安全意识,精心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者要熟悉了解操作规程,不能误操作。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要认真阅读操作手册中的安全说明以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以下是简要记述的最重要的安全说明。 1.标志“注意” 机组在相关区域贴有安全警示牌,以期引起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机组是依据目前的工艺要求所制定的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应该严格认真的执行。 2.机组安全管理 机组操作手册保存在现场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 开车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本操作手册,特别是“安全”章节。尤其是偶而在这个机组工作的人员(比如开工和维护人员)。 除了这本操作手册,也应阅读一般有效的规程和其它有关预防事故的规定。 也可能涉及一些强制规定,如:接触危险物质,穿戴好防护品(如处理酸、碱液时)。 如果必要,操作手册为了考虑生产的特殊性可以改动。 所有机组、机械上的安全说明和危险警报必须能看到并保持清楚。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工作是否按安全规程工作,是否留意危险警报,是否持有操作手册。 不能在机组设备上改动或重新改制或添加零件,这可能会危及安全。这一点也适用于安全装置和安全阀的安装和调整以及支撑件上的焊接。 不能随意的改动控制系统中的程序软件。 备件必须与制造商的技术要求相符,原始备件通常有保证。 即使快到了试验检查的最后期限,也要按操作手册中列出的(规定)执行。 执行维护工作,应具备足够的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等。 要使大家都知道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 要注意可能性的火灾警报和灭火。

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维护。 建议向操作人员上急救课程。 4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选择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并具有一定的操作常识和文化素养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开车、维护和维修工作。 明确机组操作责任,有权抵制他人违反安全规程的指令。 被培训的人员、或受过一般培训过程的人员只能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在机组上工作。 工作在机组电气设备的人员要根据电气工程师编写的电气技术规程或在电气工程师的指导下工作。 燃气设备(燃气消耗设备)上的工作只能由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完成。 5正常操作 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操作方式。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机组设备处于安全、操作状态。 只有在所有保护装置,安全装置如保护栏、紧急跳闸装置、吸音器、排泄设备等都有并处于操作状态,才能操作机组设备。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要把手放入运行的机器或两个旋转机器部件,旋转锟子之间。 操作期间严谨打开所有的罐、炉门、人孔、盖等。如果特别需要,要穿戴防护用具,打开时,废气排出,可能会接触到腐蚀性或有毒物质。 打开盖之前,相应的罐子应该排空,罐要冷却下来并做气体检测试验,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 每班检查设备一次用肉眼检查其外貌是否有损坏,如有变化立即报告(包括操作习惯的变化),如果必要,立即停车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 一旦出现错误运行,立即断开设备并采取安全措施,立即消除危害。 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启动和关闭及控制。 机组设备开工前,要保证设备启动时无人处在危险之中。 6服务与维护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制定维护和检查的时间,以及设备的使用期限。包括设备零部件更换及相应的资料。这项工作只能由专业人员完成。

天车工技术操作规程试卷

天车工技术操作规程试卷 一、填空30分每空3分 1.起吊过程中,在吊物接近绷直()时,要(), 边起升边校正大、小车位置,防止将被吊物吊起后,出现()而伤人或吊物脱落。 2.停车要稳,如果上下(),会给吊装作业造成困难;由 于停车所产生的振动,除与制动器有关外,主要是决定于司机的()是否正确。 3.在主副钩换用时,不能在主副钩达到相同高度的情况下,再去 ()开支两个吊钩,因为这样操作,司机常常()一个吊钩而不能顾及另一个,很容易忘记吊钩还在上升,如果上升限位开关失灵,就会导致吊钩“升天”事故。 4.工作完毕起重机应开到()安全位置,吊钩起到距 ()高度,所有控制器在操作完毕后扳回(),切断电源总开关。 二、选择题20分每题4分在()内画√或× 1.合理使用稳钩。要使摆动着的吊钩平稳地停在所需要的位置。 () 2.新安装和经修复的起重机,必须安规定进行试运转,经有关部门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轴承、制动器、连轴器、钢丝绳等安装好即可使用。() 4.吊运过程中,应把小车先开到吊运路线后,再把吊物吊到目的地,

避免由于司机室影响视线而造成事故。() 三、简答题36分每题12分 1.天车运行中如何看下面指挥? 2.起升机构的检查有哪些? 3.起重机的载重量是怎样规定的?

一、论述题10分 在“贯标”中你在本岗位中应怎样做?

天车工技术操作规程试卷答案 一、填空 1.吃劲;慢慢起升;摆动 2.摆动;操作方法 3.同时;只顾 4.指定的;安全;零位 二、√;√;×;√ 三、简答题 1.司机与信号指挥员人员要密切配合,信号清楚后方可开始操作。 各机构动作前先按电铃,发现信号不清楚要停止操作。 2. 1)检查钢丝绳、吊钩及滑轮的磨损情况,是否安全可靠,尤其注意 钢丝绳在平衡轮处的磨损情况,钢丝绳的压板螺丝是否松动,并紧固。 2) 2. 检查并调整制动器,确保安全、灵敏、可靠。 3.必须严格掌握起重机规定的重量,详细了解被吊物,不得超载作 业。严禁任何人员乘坐或利用起重机升降。

碎石加工厂全套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碎石加工厂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1、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 2、振动喂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3、颚式破碎机操作规程 4、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5、泥浆泵安全操作规程 6、浓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7、陶瓷过滤机操作规程 8、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9、圆锥破碎机的操作规程 10、振动筛的操作规程 11、装载机操作规程 11、破碎工安全操作规程 12、汽车司机(厂内机动车)安全操作规程 13、装载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4、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5、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6、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7、办公室员工安全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 1、新入厂的职工,必须经过本厂、工段、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进行工作。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本厂同意并派专人带领方准进行参观。 2、凡在本厂区域内的人员,必须遵守所设安全警示牌、提示牌的规定。 3、进入作业场所,必须穿戴好该作业场所规定的劳动保护品,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进入生产检修场所。 4、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作业场所、设备、仪表工具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严禁酒后上岗和班内饮酒,工作中禁止打闹、睡觉和脱岗。 6、工作中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发现(生)事故,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7、设备禁止带病运转,安全防护设施或装置,禁止私自拆除。电器设备外壳必须按规定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8、设备运转中,禁止进行注油、清扫、修理等工作,禁止隔着传动部位传递工具物品。 9、禁止在危险场所逗留、休息,禁止身体触及带电设备或带电体。 10、行驶的机械设备禁止攀登和上下。 11、禁止擅自关闭现用状态的电、油、风、水开关或阀门,工具仪表禁止乱动。 12、发现架空线断落地面或悬高不足8米内,禁止人员进入并立即报告。 13、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离带电体后,才能进行抢救。 14、登高2米以上的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工具、材料必须用绳索上、下,并扎捆牢固。登高不足2米或在大于30度以上坡面作业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培训复习题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培训考题 一、判断题(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一定要同型输血。() 2.医疗机构应制定应急用血管理措施。() 3.对有指征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应有管理规定和执行记录。 ()4.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5.临床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1天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6.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7.急诊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后才能输血。() 8.贮存式自身输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 9.《内科输血指南》规定,血小板计数﹤5×109 /L,只要病人无出血就不必输注血小板。()10.《内科输血指南》规定,血小板计数10~50×109 /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输血前要做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三者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 12.在医学检验中,没有几项检验能像输血前检验一样,临床医生几乎完全依赖其结果的正确性。() 13.给患者输入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将会导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4.输血前检查用的血标本量一般不少于3ml。()

15.未给患者配戴腕带而又不知患者血型,最好遵循两次采集血标本的规定,例如:检验科做血常规时顺便做正定型,输血时由输血科(血库)复查正定型,加做反定型。() 16.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由ABO以外血型系统不相容输血引起的。()17.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差错。() 18.血标本必须在送血库之前在盛血试管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标本采集日期。() 19.一位医护人员可以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20.贴有标签的血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经核对无误后可以交给患者家属送输血科或血库。() 21.血清和血浆原则上均可用于输血前检验,但血清更好。原因是血浆中有时可出现细小纤维蛋白包裹红细胞的凝块,与凝集反应不易区别。() 22.常规ABO血型鉴定应包括正反定型,二者起到互相验证和质控的作用。我国已规定常规血型鉴定还包括Rh(D)定型。() 23.因某些疾病(例如:白血病),可导致A或B抗原减弱,容易误定血型。()24.反定型对ABO亚型的发现特别有帮助。原因是亚型患者红细胞上A或B抗原很弱,通过正反定型易于发现二者结果不一致,从而引起警惕。() 25.如果血型鉴定结果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的血型或以往的记录不一致时,应重新采集血标本再一次检测。() 26.弱D针对受血者而言为Rh(D)阳性,而对献血者而言则为Rh(D)阴性。() 27.当对受血者Rh(D)定型结果有疑问时,在确认之前应当作为阳性对待。()28.在观察定型结果时,主要观察凝集结果,而凝集的强度并不重要。()29.我国规定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必须做抗体筛选试验,而对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者不必做抗体筛选试验。() 30.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也能检出Rh、Kell、kidd、Duffy等血型系统的抗体。() 31.国外认为抗体筛选试验是检测不规则抗体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32.如果同型血不够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Rh同型的O型相合红细胞。()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50分每空5分)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不需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方准上岗操作, 可进行特种作业。() 2、当接到班长通知后就可以一人进行清库作业。() 3、启动设备之前进行检查和确认,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方可启动设备;() 4、皮带输送机正常生产时,操作者应经常观察下料口的物料情况,发现大块或金属杂物应及时清理,以免划伤输送带。() 5、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检查是否接地或接零;() 6、超过2米以上搭架子时如果有跳板可以不系安全带。() 7、预热器清料时,必须与中控保持密切联系,系统要维持一定的负压,自上而下逐级清扫。() 8、装载机工作中必须经常检查各部位运转和润滑情况,如有异常可以立即停车检修。() 9、包装机操作者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后就能开始操作,不用先启动收尘设备。() 10、职工入厂前如感觉身体无异常可不进行入厂前体检。() 二、选择题(50分每空5分) 1、停电检修作业时,确定停电的依据是() A.电源开关已拉开 B.电源指示灯燃灭 C.电流表的指示为零 D.合格的

验电器试验无电 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生产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安全生产技能训练 3、()属于违章操作。 A.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B. 按照规定穿戴各种防护用品 C. 发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损,向上级反映 4、(),应使用安全帽。 A.防止物体碰击头部 B.防止头发被机器缠绕 C.防止脸被碰伤 5、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的。 A、法律 B、标准 C、通知 6、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A、安全 B、生产 C、环保 7、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 A、可靠 B、齐备 C、配套 8、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经医师鉴定,无()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A 、妨碍工作 B、慢性 C、传染性 9、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

201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培训考核试题

2014年度体采室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前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3、制备血小板、粒细胞的离心温度为22±2℃。 4、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14天。 二.多选题 1.采血条码核对系统核对时应扫描那些条码() A.献血者采血登记表 B.血袋 C.留样管 D.血袋辨管 57、献血员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 A 是造成输血事故的隐患 B 如果是同型血则无关紧要 C 导致化验报告错误 D 如果是O型血则无关紧要 58、导致献血员化验结果错误的原因 A 血液标本贴错标签 B 血液标本严重溶血 C 实验中加错试剂 D 不正确地配制试验用试剂 59、保证献血员血液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是: A 采血时仔细核对献血员及献血标签 B 采血时仔细核询问献血员的病史 C严格执行各项试验操作规程 D使用国家批批检合格的试剂 60、对于临床配血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ABO血型相同,可以不进行配血试验 B 尽管ABO血型相同,仍有必要进行配血试验 C 应规范配血试验方法,尽可能避免弱抗体的漏检 D 配血试验漏检弱抗体,对受血者不会带来危险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5分) 1、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对 2、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对 3、为及时保存血液,在血液还未贴好标签之前可以入库。错 4、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min,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 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15cm。错 6、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对 7、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不必要测量体温。错 8、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对 三、简答题(共1题,20分) 1、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对献血间隔期做了哪些调整?

加油站全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油站规章制度目录 服务规范目录1………………………………………………………………………加油站文明服务公约2……………………………………………………………………………加油站员工守则3……………………………………………………………………加油站规范化礼貌用语4…………………………………………………………………………………加油站忌语 安全管理制度目录5………………………………………………………………………加油站加油操作须知6…………………………………………加油站防火防爆十大禁令安全制度、安全职责7………………………………………………………………………………安全管理制度8……………………………………………………………加油站防火安全检查管理制度9………………………………………………………………………………消防管理制度10…………………………………………………………………………….明火管理制度11…………………………………………………….加油站质量、计量和损溢管理制度12…………………………………………………………….加油站票证、现金管理制度13…………………………………………………………….加油站记帐、登统管理制度14……………………………………………………………….加油站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5………………………………………………………………….加油站值班、巡查制度16……………………………………………………………….加油站站客站貌管理制度17……………………………………………………………….加油站油品接卸管理制度18…………………………………………………………………………….物价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职责目录19……………………………………………………………………………站长安全职责20…………………………………………………………………班长(领班)安全职责21…………………………………………………………………员工安全职责岗位职责22……………………………………………………………………………站长岗位职责23…………………………………………………………………班长(领班)岗位职责24…………………………………………………………………………安全员岗位职责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的规定,我部制定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九日 附件: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 1.1为了加强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和管理,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所称血站实验室,包括血液中心实验室,血液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的其它一般血站实验室。 1.3血站实验室应遵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1.4血站应当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实验室的执业行为,保证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和保护献血者隐私等原则开展血液检测工作。 2 实验室质量管理职责 2.1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和严格监控。质量体系应覆盖血液检测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 2.2质量体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3实验室所有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实验室所隶属血站的法定代表人为血液检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由血站法定代表人任命。实验室负责人为血液检测质量的具体责任人,对血液检测全过程负责,并具体负责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负责人缺席时,应指定适当的人员代行其职责。 3 组织与人员 3.1应建立与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人员的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从血液标本接收到实验室报告发出的整个血液检测过程及其支持保障等需求。 3.2必须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规定各级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培训和考核。 3.3实验室负责人应具有高等学校医学或者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血液检测实验室的工作经历,接受过血液检测实验室管理培训,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及组织领导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血液检测业务工作,对血液检测中有关问题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并能对血液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承担全面责任。 3.4血液检测技术人员应具备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

2017年安全前置式翻斗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试题

20XX 年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 :第四章四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 :安全生产技能 B :安全生产意识 C :安全培训技能 D :安全素质 E :相对密度(空气=1)为1. 19 2、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 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A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D :国务院质量检验部门 E :相对密度(空气=1)为1. 19 3、 __是材料抵抗弯曲断裂能力的标志,间接反映了材料的塑性。 A .疲劳强度极限 B. 硬度 C. 冷弯 D. 断裂韧性 4、 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的是 __。 A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B.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 C. 已经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 D.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 5、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规定,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 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至少应当保存年. A B C D E 6、 下列物质中,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__。 A ?铜 B .石棉 C. 氯乙烯 D. 锌 7、 x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 B56 段, 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 导致槽罐车撞坏, 槽罐破裂, 液氯泄露, 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 撞车事故发生后, 驾1 2 3 4 相对密度 (空气=1)为 1. 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