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0月号“乡村建设”专栏。本文根据温铁军教授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平民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者本人审阅。平民教育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由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主办。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

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

生态文明内含着教育的多样性和在地化

在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生态文明本是一种有别于、并且超越于近百年来世人追求的传统工

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体现了工业资本对人的资本化进程。其实是要求把各种各样的资源都能够统一被工业化大生产

所处置,因此它要求教育所传播的信息必须是标准化的、可集成的。因而,制式教育就是主要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大规模传输的教育模式。

生态文明因其根本内涵是多样性的可持续循环系统,因此,当我们从工业文明时代进步到生态文明时代,就要知道生态文明所要求的教育是什么?当然,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在地化的。亦即,生态文明是体现自然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文明形态。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与百年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的平民教育在当代的创新,就主要应该是和在地化知识系统的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社会参与

式教育相结合的。

中国当前已经把国际社会一般强调的城市化改为“新型城镇化”,这个新战略,本来应该和在地化的平民教育

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说的原因是其宏观背景,对此,参与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的人们务必加强学习:这是90年代末

期东亚金融风暴造成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战略

发生转变所导致的新的时代要求。

新世纪以来国家强调生态文明新战略,意味着对上个世纪的工业化战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恰是因为我们追求工业文明一百多年——从洋务运动以来开始学习西洋的工业化,我们差不多走了一百多年工业化的道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中国人意识到遭遇了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个时候,国家势必会产生战略方向的转变。

于是,1999年中央领导人开始提出“以人为本”,2003年明确放弃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开始强调综合性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接着,还是因为生产过剩,中国人开始把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内部建设,这是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在这个新时期调整过程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三大差别(区域、城乡、贫富)“再平衡”战略。

也因为这些战略性提法的转变,也就有了转向生态文明推进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教育创新,特别要讲平民教育相对于生

态文明的适用性创新,因为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国家战略重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生态文明阶段需要的平民教育创新

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之中,都离不开改善治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用了大量的篇章讲治理创新。需知,中国社会的下层是占人口60%左右的“小资”,小资主体是农民,政府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社会要给以必要的扶持。而在下层社会之上形成了一个占人口规模约30%左右的中产阶级,西方称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中产阶级主体是中资、民资。

现在的生态文明阶段需要平民教育创新,要讲在地化教育,要讲社区教育。

这是因为:不论是占人口60%的小资,还是占30%的中等收入群体,都是高度分散的个体化存在。只要分散,就是脆弱的。城市人分散在上百万个不同居民社区,农民则分布在300多万个自然村,那就需要从小孩开始构建与参与式社区发展有关的在地化教育。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千军万马

挤独木桥,简单化地照搬工业化时代的制式教育,把统一的规范的教材用于这个社区教育系统,那不过是内在地延续着把小资群体变成可被工业资本来使用的劳动力。长此以往,生活在数百万个社区的下层群众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中产

阶级,就都缺乏对本地乡土知识和社区共生文化的起码了解。这样的话,分散个体都缺乏对本地社区的了解,怎么能够对本地问题形成理性认识,并且支撑相对不同社会群体而言的地方良性治理体制呢?

主要归因于产业化教育造成的体制排异;再加上我

们人口占比60%的下层社会和占比约为30%的中层社会,

目前都不擅长于自主的知识生产和在地的知识传播,由此我国也就至今没有形成“在地教育”,更没有所谓社区化的参与

式教育的支持体系。于是,社区内部的事物哪怕是鸡毛蒜皮也不得不用外部的宏大话语来表达。打个比方,咱社区里有些人私搭乱建,本来是由于社区没有形成业主自律和自我治理,也就是没有形成在地的“社会自组织”,来进行本社区业

主的自我教育和业主参与式的社会管理。大家一说私搭乱建,那是因为什么呢?都说是因为国家制度不好!或者是随着西方媒体批判自由民主人权问题。甚至一说社区有人吐痰、有人养的狗便便没有及时清理掉,被谁不慎踩到了,也都是自由民主人权问题!一般群众使用的话语如同文化革命期间的

上纲上线一样,往往是那种外面来的很大的政治概念被误用,因此就没有条件对本地的个别问题做本地化的处理。

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业化造成的制式教育体系之下,已经习惯了在这种制式教科书传输的宏大叙事的话语环境中生活。如果长期在这种制式教育统一传播的话语体系中生活,真讲点不同的,还害怕别人听不懂,那大家讲的就都是书本上的大话。

人们在社区生活中形成自我组织,在自我组织中间大家参与社区生态化可持续共生的经验得到传播,逐渐形成适用于本地的知识系统。这些本地的知识系统同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在地化传播的价值。

如果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地的知识生产上,放在本地的知识传播上,相对来讲大家更关心的就会是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话,社会结构也更有利于朝向多元化趋势演变,大多数人分享民主的参与方式随之自然天成,也就更有利于这个社会去按照生态文明的方式去重新构建。

以上分析,主要是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文明时代

所需要的制式教育,内在地服务于规模化的、集成传播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造成了很多外部概念未必都直接适用于本地的社区事务,那就让我们很难形成本地的话语,就造成今天这个知识系统更多地属于意识形态化的知识系统。如果生活在村里的百姓只会讲那些大的话语,其实只是政治宣传员;尽管这也许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如此。

假如大家都忽略了知识的在地生产和在地传播,都不重视与本地实际密切结合的社区教育,不重视地方自主性的文化创新,那在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下,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越来越紧张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会越来越紧张。很多事之所以一触即发,社会上之所以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社区教育没有体现生态文明新战略而创新不足有关。

教育产业化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

为什么说百年工业化时代它所需要的制式教育,以及这种教育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事实上推行的产业化(尽管有人不同意用这个概念),都不能适应近期我们国家向生态文明的战略转变?

第一,教育既然被公开说成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工具,那就变成了一种手段,成为一种帮助产业资本来占有人力投入形成剩余的工具,那么,制式教育要使本来自然性状的人成为人力资本的宿主,就得把人所具有的多样化的自然属性尽可能剥离,把人的思考能力规范在一个被称为现代化的科学体系、但实质上高度指标化的学科框架之内。

由于中国出现产业过剩,随之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制式高等教育产品过剩。为什么2012年690多万大学生毕业中至少40%找不到工作,加上之前累积下来的约40%

不能就业的人群,现在大学所制造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本往往就派不上用场,所学非所用的人更有的是。

事实上,按照制式教育培养出来人才如果只是人力资本,那,早就过剩了。

这个是按照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标准化大规模传输

所要求的制式教育体系在今天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某种程度上,就是90年代以来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危机。这种危机

代价极大,是如今国家不得不强力维稳、受人诟病的根源之一。只不过无人问责而已!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继续维持着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是统一的教材,当然不符合千差万别的乡土社会需要。因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需要平民教育的生态化创新。以及,国家生态文明新战略的多样性可持续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多样化教育。

中国至少县一级就是三千多个单位,还有三万多个城镇和300万个自然村,承载着三千万家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有在地化知识需求的。

请问:东西南北八面来风都不一样的中国这么一个国家,怎么可能要求都使用一样的制式教育?打个比方,农村经济管理,怎么可能要求只有一本教材,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沙壤土,自然条件导致的农业经济管理需求是不可能一样的呀?既然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方式都是千差万别的,那能不能把在地的知识系统作为本地教材,形成在地化的社区教育呢?过去我们有数千家办在县以下的农校、卫校、技校等,那时候连农村的中学都鼓励在本地知识创新。这些随着90年代的教育产业化大潮被一风吹了……

(单排)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

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新型城镇化对应着在地的知识创新

产业资本集群叠加与城市带为主的高度城市化的社会都违反了人类生态文明所给定的那个标准,就是人均的生态足迹不得多于两公顷。而现在大多数所谓现代化国家大城市,世界上17个千万级规模以上的大城市全都不适宜人居,它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统计结果,表明全都是不适人居的,北京、上海无疑也都在其中。

我们都知道,现在高污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已经不是未来生态化发展应该走的路了。

那新型城镇化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呢?我们应该看欧洲的转型城镇。它特别强调生态化社会作为共识的“生态足迹”和“食物足迹”的限制。这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在地化的

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我们现在的平民教育应该和转型城镇或者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欧洲的转型城镇所蕴含的知识也是多样化的。

我们再看城镇化中的农业创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欧洲有很多地方是搞市民农业,它也带来了对平民教育新的需求。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统筹的,类似我们这些年主张的市民下乡、农民进城。市民下乡就会有新的知识需求,而这些需求又全部是在地化的,而不可能是全国统一的。这就不是工业化所要的知识全都是统一的。因为,城市里边所有可以标准化集成传输的知识都有了,市民下乡干嘛呢?下乡一定是有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越是保留在地化的乡土知识,就越能满足市民下乡的个性化需求。

所谓在地化知识,是乡村生活保留的自然、人文、环境各种条件都有在地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如果能够转化成我们在地传播的知识,转化成在地化的社区教育,那这些多样化的知识就活了!比如说山野自然风光,比如说传统的木刻楞的那种房子,比如石头砌的老房子,市民下乡之后在山间建造的有利于城乡结合的民居。

我在欧洲见过一座石头砌筑的老房子,石头砌的拱门,是四星级宾馆。我们老以为在城市里边得是大理石贴面的那些豪华建筑才能得到四星级,但其实只要是有文化,那种在地的知识承载的建筑文化,那它同样能够变成四星级。我还见过一种木刻楞的房子也是旅馆,在它外边就是美丽的丘陵风光,所有的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当地知识,形成了当地文化。当然,还有我国西北的窑洞只能与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结合;而西南的吊脚楼也与鳞次栉比的山区梯田农业相得益彰,等等。这些多样化的复杂内涵,都不可能被一个世界统一的建筑标准体系来演变成工业化

的标准信息。

在工业文明时代,当我们把信息全部变成标准化的时候这些本土的东西都被排斥了。那今后呢?在生态文明时代这些都会被开掘出来形成在地教育,这样,身为当地人,就有了学习在地才有的知识的需求,我在当地学习才有当地就业,比如像这样的旅馆、在这样自然风光的乡村旅游之中,谁能讲清楚本地自然气候和传统文化知识呢?这儿为什么是这

个月开这个花、那个月开那个花,自然界这些东西可以干什么用?所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在地的社区教育获得的;虽然未必能符合那种变成全世界都能传播的统一信息的标准

化制式教育,却是只有到这来才能欣赏、才能学会的知识。于是乎,要形成在地的知识体系,就有在地的知识创新以及教育创新。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十大系统

美丽乡村十大系统 一、系统概述 坚持全域统筹、规划引领,系统整治、综合发力,围绕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等工作重点,确立“十大系统”进行综合整治,并专门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每条系统整治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以及牵头负责的部门,由督查部门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促相关部门和各镇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功能设计 (1)环卫保洁管理系统 主要是通过在镇村划分无缝隙全覆盖的环卫保洁网格,配齐配全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聘请专业化环卫保洁队伍并按照户数和保洁面积合理配备保洁人员,建设运用GPS和先进的通讯设备、对环卫保洁人员和垃圾运输车辆全天候监控、对垃圾卫生事件第一时间处置的智能化监管平台,强化对保洁人员的监督考核等,建立起生活垃圾“户集、镇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和及时处理。 (2)绿化管理系统 主要是高标准地实施重点道路两侧、镇驻地、进出村路、村内空闲地的绿化,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见缝插绿,形成自然美观的绿廊、绿道,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 (3)道路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国省县乡道以及村庄进出村路、大街等进行规范整治,使道路之间顺畅衔接、道路两侧规范有序,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水泥硬化、黄砂或石渣铺垫等方式对村庄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彻底改变过去村庄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 (4)亮化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村庄进出村路和大街的路灯等照明设施进行规范,在村庄文化休闲健身广场设立照明设施,方便群众晚上出行和休闲娱乐。 (5)水环境治理系统 主要是对河沟塘湾渠等进行整治,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加强沿岸绿化,并进行适度浆砌和护坡;对整治完的河沟塘湾渠落实专人看管,杜绝前整后乱,使一个个昔日的垃圾湾变成今日的景观湾。 (6)规范畜禽养殖系统 主要是推进村庄畜牧养殖退村进区,鼓励散养户迁进统一规划建设的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清洁化养殖技术,有效解决村内养殖户对村庄环境的污染问题。 (7)环境保护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违规排污、排烟、排气和噪声污染以及采矿、采石等粉尘污染依法进行治理,对村庄周边搞经营性的畜禽粪便晾晒场予以取缔,切实减少环境污染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8)乱搭乱建和违法建设治理系统 主要是在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稳定基础上,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2、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在我国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农村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小城镇迅猛发展。我国农村建设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和改造数百万村庄、发展数万个小城镇、持续改善农村和小城镇生态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社会和谐进步、为“三农”全局工作服务的路子来。中国广大农村展现出一幅幅特色鲜明、生机盎然的锦绣画卷。 城乡关系的根本性变化——进入到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综合国力还不强,农业必须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积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除农房建设外,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产生了差距。新世纪以来,以5个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乡关系更加协调更加紧密。 第一,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繁荣,村镇规划和建设等也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城镇化在引领国家发展,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全面增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至1999年的30.79%,200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68%,60年年均增长0.9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有6亿多人。 第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正在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决定。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新格局。 第三,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转移,农村聚落形态不断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地就业和回乡创业相结合的有序转移就业新局面。近些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始终保持在1.2亿人以上,跨省流动的在6000万人,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1.5%%。与此同时,

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

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 摘要:现如今,我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人们对乡村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美 丽中国建设中乡村建设是其核心部分,是农村在全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一次改革,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革命。美丽乡村建设中包含设计规划以及建 设等其他内容。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分析,简单概括在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等内容,努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思维引领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更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根 据实际情况可知,目前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大多数地方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 问题,具体如下。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规划原则 1.1保护乡村原有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条件,保障着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以及其他能源。乡村 由于过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多种生物数量急剧 减少,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逐渐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乡村景观规划需要 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规划施工,建设乡村生态景观与人类生 活完美融合,保证乡村生态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生产,培育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 态环境,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1.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乡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乡村经济以及地区文化的影响。乡村居民为了改善当前贫困的状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比如随意砍伐树木进行贩卖。乡村居民虽然获取了部 分经济利益,但并不适合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的破坏。因此,乡村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放缓,切勿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对人们的开发行 为严加掌控,保证乡村当地的资源能够持续应用。 2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村庄规划布局标准低 当前,我国很多村庄对于整体的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重视不够,根本没有意识到农业农 村规划对于村庄未来建设的重要性。更有一些村庄实际已经建设完成,然后又重新进行了规划,而规划的内容与实际建设大相径庭,导致资源的浪费。 2.2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地方政府过于追求产业结构的改变,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大力发 展旅游业,然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交通不便利,景区建设不完善,缺乏特色,产 业水平偏低,后劲不足,农民经营者收入不足,积极性降低,导致资源的浪费,游客体验感

什么是美丽乡村

什么是美丽乡村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樊森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超强开发利用和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挑战,“三农”问题更为紧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意义重大。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中央一号文件,再到农业部出台《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及《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美丽乡村的大轮廓已清晰可见,但究竟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美丽乡村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说法。 美丽乡村是什么?美丽乡村就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是新农村的升级应用版。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村庄规划经验,美丽乡村应具备以下七大要素。 一、舒适的人居环境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国家惠农哺农政策不断实施,使得农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农村的人居条件和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们的生息,造成了当下诸多空心村的产生。乡村的基本

属性是人的居住聚集,因此发挥好基本职能,提高基本职能的吸引力,并使其与城镇、城市在整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差异竞争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 1、生态环境优美 当前全国性基本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工业生产等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威胁,保护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持天蓝、水绿、气清的自然环境,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本所在,也是美丽乡村的吸引力所在。 2、基础设施完善 总体而言,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亟需治理,尤以农村改厕、路面硬化、排污、垃圾处理等任务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应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3、公共服务均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整治环境,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服务,能够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适度的人口聚集 城市之所以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是因为城市为他们提供了

最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0) 2.1背景 (1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2.5总体判断 (17)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17) 2.7价值延伸及综合评价 (18) 第三章市场分析 (20)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21) 4.1项目定位方案 (21)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7) 5.1投资估算 (27) 5.2资金筹措 (28) 第六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29) 6.1指导思想 (29) 6.2**村概况 (29) 6.3总体构想和规划原则 (31) 6.4目标任务 (32) 6.5实施进度与安排 (33) 6.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 第七章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 (36) 7.1环境保护 (36) 7.2安全卫生 (38) 7.3消防 (39) 7.4节能 (40) 第8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41)

8.1经济效益分析 (41) 8.2社会效益分析 (41) 8.3生态效益分析 (42)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43) 9.1结论 (43) 9.2建议 (4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县**乡**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置 项目主管单位:**县**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置:**县**乡**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省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省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

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 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 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 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示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 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 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 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村里建设的" 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2.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 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 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 其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进一 步提升了环境品位。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 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 为经济优势。现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 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 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一: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一: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

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 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 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 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村里建设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模式——“文化+旅游+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模式——“文化+旅游+农业”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在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与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驱动下,将美丽乡村建设又一次推向了高潮。绿维创景多年来研究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在农业部发布的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之外,创新性的探索出了美丽乡村更具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农业”模式,本文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此种模式的应用,以供大家分享。 一、项目背景 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时,在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际,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消费与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环境之下,毕节市七星关区紧跟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贵州省、毕节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以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区域交通环境改善为机遇,以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启动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七星关区政府委托绿维创景进行八寨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规划。 二、问题聚焦 村庄现状问题主要存在于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第一,产业处于低级、粗放的小农经济阶段,传统农业不足以发展村庄经济,导致村庄经济活力缺失,人口流失,村庄空心化。第二,村庄建设良莠不齐,村庄传统特色风貌和建筑符号逐渐消失,缺乏良性交往空间,街巷空间脏乱差,空心村现象逐步加剧,传统村落活力渐逝。第三,村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差,文化服务设施匮乏,卫生设施条件差,村民物质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在贵州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生态文明型和民俗特色型四种典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趋于成熟,已成功发展了一批美丽乡村。在周围村庄快速发展,八寨镇村庄自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找到八寨镇的出路呢?是遵循固有模式,还是跳出成功经验,探寻一条全新的道路,是项目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规划思路 项目组以村庄实际为出发点,秉承“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将八寨镇打造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11T10:56:29.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作者:谭茂南 [导读]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不但是对乡村环境的改变,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生产的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再加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保障乡村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环江毛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广西河池 547100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不但是对乡村环境的改变,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生产的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再加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保障乡村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在建设中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包括了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执行不力、文化保护不到位等等,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建设成真正适宜居住、美丽富饶的新乡村。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对策研究 1 我国农村的现状 1.1各地地理资源不均 我国的农村地理资源受到自然环境、空间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历史文化沉淀的影响,现状极为不均。特别是优质耕种土地和城市聚集地在空间上有一定的重合。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有将近九成都处在优质耕种土地上,也就是说,适合耕种的土地实际上都被大中型城市建设所覆盖。很多省份的耕种土地面积都逐年递减,陕西、江苏、贵州尤为突出。也有一些省份的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增多,比如黑龙江、内蒙等。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资源不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地区可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策相关,而面积增多的地区除了受到当地政策的影响以外,也和当地丰富的地理资源有关。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有一些地区在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只顾城镇建设,而忽视了乡村建设,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各方面的差距日益增加。这种差距不但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反而加大其实现的难度。 1.2城市和农村的流动要素不一致 1.2.1 农村日渐空壳化和人口快速城市化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为非农化,常住人口逐年递减,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住房的改造使得农村空间变化显著。再者,由于农村土地管理的不到位,土地分配不均,一户多地的现象极为常见。据相关统计,自上个世界末至这个世纪初,农村常住人口快速递减,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变少、地变多的情况十分突出,农村空壳化严重。农村空壳化指的是在城乡转型的时候,很多农村人口非农化,人到城市里生活工作,家里的房屋空置,加建新宅等导致的土地闲置严重的现象。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人口城市化明显。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工作生活,使得农村留守群体日渐庞大,由此也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农村空壳化和留守人口问题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对农村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 1.2.2土地高速非农化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工业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建设使得各地耕种土地的面积快速减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村耕地逐渐被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所转移,这是由于此二者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农业耕种的经济效益所致;其二,受经济导向的影响,大多耕地逐渐转为水果种植和畜牧养殖。加之近几年,一些企业和农村集体合作,向农民租借土地,农民得到一些经济回馈,失去对耕地用途的控制权,导致土地非农化越来越严重。 2 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与出路 2.1 推进形成乡村转型发展的新认知 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保红线、保发展、保民生的压力不断加大,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土地利用转型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城乡发展转型是指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与乡村地域系统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方式的转变及其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城乡系统由城乡分化、隔离、对立转向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综合人文过程。体现在城乡地域系统的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包括城乡人口格局、就业状况、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的转型。在快速的乡村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减少,农村宅基地“不减反增”的格局未能根本转变。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建新不拆旧、新房无人住,造成大量农村土地的浪费和耕地资源的破坏,成为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应从理论体系、战略体系、制度和技术体系等视角加快推进形成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新认知。 在理论体系上,应加快推进形成以人地关系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城乡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在特定地域交错构成的一种动态结构。在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城乡人地关系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资本等要素流动和集聚的空间结构系统。城乡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主要由 3 部分组成,即由城到乡转型过程的乡村现代化理论、由乡向城转型的渐进城镇化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等值化理论。其中城乡等值化是指城市和乡村虽属不同地域类型,但在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生活质量和民主决策等方面基本等值,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机制。 在战略体系上,应合理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地区实施区域城镇化战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次,在制度上亟需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城镇化集约用地制度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制度体系。 最后,在工程技术上,应集成城镇化综合治理工程、城镇化信息支撑平台和城镇化模拟决策技术,科学规划引领乡村转型。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亟需深度探究城乡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探索农民、土地、产业与环境协调耦合模式,制定新型美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差别化战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引领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等值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化。 2.2 创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在于发展、协调、富裕、健康。核心是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同推进,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园区化和城乡等值化,尤其是我国传统农区“四化”协调、民生保障亟需创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模式。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应统筹考虑和践行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模式、资源节约转型发展模式和科学引领城乡一体化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中,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要同步推进,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促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园区化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模式中,要适应农村人地关系的剧烈变化,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制度和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民主体、保护农民利益。在资源节约转型发展模式中,土地集约化、资产化倒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化,探

[重点]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重点]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资溪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 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 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的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和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个模式、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做到依山就势、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中,新建房屋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政策规定标准,严禁村庄规划区外新建房屋。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实施背景】 近年来,安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安吉的特色实践,在综合评估现有实力与发展潜力、借鉴吸纳上级指导与基层心声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慎重研究、反复调研论证,从2008年开始在全县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基本做法】 1、明确框架,完善实施体系 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基本定位,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 ——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确保全国第一,力争全国唯一。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前两年抓点成线打出品牌,中间三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五年完善提升全国领先。力争将打造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探索构建可

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坚持四美原则。①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避免不伦不类。②侧重现代美。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③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不同类别,进行适当分类,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④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环境提升工程。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巩固扩大成果,综合改善质量,全面提高品位。二是产业提升工程。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素质提升工程。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四是服务提升工程。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2、健全组织,落实推进机制。成立了建设“中国美

“标准化”建设 “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武汉大学重医代培班周钰菡 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因此,要想把“美丽乡村”建好,先要把建设的标准体系建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从中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到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建设目标与标准、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共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长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美丽中国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应对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更是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福祉、保护和开拓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空间的百年大计。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中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绝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态文明的视野中,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多维度、多任务、多进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过程。 作为未来长期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必须要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方面中心

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其中,我们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中国”是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美丽中国”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程综合推进的一个过程,“美丽乡村”则是“美丽中国”在现实中扎实落地的基本支柱。在当代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美丽乡村”恰恰是新四化的交汇之点,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国家全面发展的历史方向。“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更高程度的现代文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根本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加速提高,这些努力方向和着力点都恰恰是我们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的普遍发展,“美丽中国”就缺乏坚实有力的现实物质基础。 “美丽中国”是“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如前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有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很难想象,“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脱离开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持续发展,脱离开决策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工作机制更灵活的政府,脱离开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的文化环境,脱离开民生更幸福、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而这些,恰恰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美丽中国”的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成了镜花水月。 “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侧重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及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基于对不同区域30个县(市、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剖析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方面 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2014年第9期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二)生产方面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改革的重点及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但调研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对田间道路、桥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日常管护,田间道路、桥涵损毁日益严重。在2006年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村通要求完成3.5米宽的通村路。由于当时要求基层资金配套,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都没有配套,同时又要按照项目要求对通村路里程进行验收,结果导致通村路质量下降。农村收入提高之后,农村机动车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农机具越来越多,农村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 农田水利设施欠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重视灌溉设施的配套,而对排灌设施重视不够,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如,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设施远远不足,种粮农民因灾致贫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一些粮食主产省,缺乏大型粮食晾晒场地或烘干设备,收获之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