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

名称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溶血素、

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

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

毒素-1

局部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

毒性休克综合征、烫伤样皮肤综

合征、假膜性肠炎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脂磷壁酸、M蛋白、

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

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局部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肺炎链

球菌

荚膜、神经氨酸酶

大叶性肺炎、中耳炎、脑

膜炎

脑膜炎

奈氏菌

荚膜、菌毛、内毒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淋病奈氏菌

内毒素、荚膜、菌毛、

外膜蛋白、IgAI蛋白酶

淋病、新生儿淋球菌性结

膜炎

二、致病性

名称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金黄

色葡萄球菌G+,成堆排列

营养要求不高,

金黄色菌落,透明溶血

抵抗力强于

其他无芽胞菌

乙型

溶血性链球G+,链状排列

营养要求高,菌

落细小,透明溶血环

不强

肺炎链球菌

G+,矛头状,

成双排列

营养要求高,菌

落细小,草绿色溶血环

脑膜炎奈氏菌

G-,肾形,成

双排列,常位于中性

粒细胞内

营养要求高,巧

克力色培养基,露滴状

菌落

弱,对干燥、

寒冷、热、紫外线

等极敏感

淋病奈氏菌

G-肾形,成双

排列,常位于中性粒

细胞内

营养要求高,巧

克力色培养基

弱,对干燥、

寒冷、热、紫外线

等极敏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e

A. 伤寒沙门菌

B. 大肠埃希菌

C. 结核分校杆菌

D. 乙型溶血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2.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c

A. 肺炎球菌

B. 脑膜炎奈氏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的有关物质是:c

A. 溶血素

B. 杀自细胞素

C. 血浆凝固酶

D. 透明质酸酶

E. 表皮溶解毒素

4.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

A. 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

B. 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C. 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D. 葡萄球菌败血症在细菌性败血症中占重要地位

E. 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引起交叉感染5.能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表皮葡萄球菌

E. 肺炎球菌

6.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e

蛋白 B. 溶血素 C. 链激酶

D. 透明质酸酶

E.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7.A 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d

A. 链激酶

B. 红疹毒素

C. 溶血毒素

D. 剥脱性毒素

E. 透明质酸酶

8.对人有致病性的链球菌主要是:a

A. A群链球菌

B. B 群链球菌

C. C 群链球菌

D. D 群链球菌

E. E 群链球菌

9.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a

A. 肠毒素蛋白C. 溶血素O

D. 透明质酸酶

E. 致热外毒素( 红疹毒素)

10.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属于:d

A. 直接凝集试验

B. 间接凝集试验

C. 补体结合试验

D. 中和试验

E. 溶血试验

11.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多为:a

A. 内源性感染

B. 外源性感染

C. 医源性感染

D. 交叉感染

E. 继发感染

12.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

A. 荚膜

B. 自溶酶

C. 溶血素

D. 神经氨酸酶

E. 菌毛

*13. 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用:d

A. 外斐试验

B. 肥达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菊糖发酵试验

E. 血浆凝固酶试验

*14. 胆汁溶菌试验常用于鉴别:c

A. 丙型链球菌和淋病奈氏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脑膜炎奈氏菌

C. 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 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5.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生物学性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e

A. 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B. 无鞭毛,无芽胞

C. 有荚膜,有菌毛

D. 营养要求较高

E. 抵抗力较强

16.淋病奈氏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性接触传播

D. 创伤伤口感染

E. 节肢动物叮咬

17.自然情况下,以人类为惟一宿主的病原性球菌是:d

A. 葡萄球菌

B. 丙型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淋病奈氏菌

E. 脑膜炎奈氏菌

18.下述革兰染色为阴性的细菌是:b

A. 肺炎链球菌

B. 脑膜炎奈氏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多项选择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产物有:abde

A. 溶血素

B. 肠毒素

C. 自溶酶

D. 血浆凝固酶

E. 脂溶性色素

2.关于血浆凝固酶,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e

A. 绝大多数致病菌株可产生

B. 可阻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

C. 与感染易于局限化有关

D. 能保护细菌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E. 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有:bcde

A. 菌毛

B. 溶血素

C. 肠毒素

D. 血浆凝固酶

E. 表皮剥脱毒素

4.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有:ade

A. 食物中毒

B. 蜂窝组织炎

C. 心内膜炎

D. 毒性休克综合征

E.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在血平板上培养,可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bd

A. 绿脓杆菌

B. 肺炎链球菌

C. 淋病奈氏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6.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性,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bce

A. 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B. 细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入侵

C. 多数为隐性感染

D. 少数引起脊髓灰质炎

E. 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7.巧克力色培养基常用于培养的细菌是:bc

A. 肺炎链球菌

B. 淋病奈氏菌

C. 脑膜炎奈氏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8.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物质有:abcd

A. 荚膜

B. 菌毛

C. 内毒素

D. 自溶酶

E. 红疹毒素

9.关于SP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e

A. 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

B. 所有葡萄球菌均具有

C. 能与人IgG的Fc段结合

D. 具有抗吞噬作用

E. 与协同凝集试验有关

10.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有:abcd

A. 风湿热

B. 产褥热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猩红热

E. 假膜性肠炎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最佳选择题

1.葡萄球菌培养特性是:A.营养要求高,能分解甘露醇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专性需氧D.耐盐性强E.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d

2.关于SP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B.所有葡萄球菌都具有C.能与人IgG的Fc段结合D.与协同凝集试验有关E.可刺激B 细胞有丝分裂b

3.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肺炎球菌B.脑膜炎奈氏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

4.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的有关物质是:A.溶血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表皮溶解毒素c

5.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B.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C.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败血症在细菌性败血症中占重要地位E.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引起交叉感染。c

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是:A.链球菌溶血毒素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B.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Ⅱ型或Ⅲ型变态反应C.I型或Ⅳ型变态反应D.链激酶、链道酶的作用E.链球菌在肾小球大量繁殖的结果b

7.能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肺炎球菌a

8.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A.M蛋白B.溶血素C.链激酶D.透明质酸酶E.致热外毒素e

9.对人有致病性的链球菌主要是: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 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E群链球菌a

10.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A.肠毒素B.M蛋白C.溶血素O D.透明质酸酶E.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a

11.关于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发病与A群链球菌感染有关B.发病机制可能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C.发病机制可能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D.患者血清抗“O”抗体升高E.病灶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链球菌可作为诊断指标e

12.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用:A.外裴试验B.肥达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菊糖发酵试验E.血浆凝固酶试验d

13.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为革兰阴性双球菌B.无鞭毛无芽胞C.有荚膜,有菌毛D.营养要求较高E.抵抗力较强e

14.淋病奈瑟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性接触传D.创伤伤口感染E.节肢动物咬伤c

15.对青霉素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和葡萄球e

、、、、、、、、、、、、、、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13章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一、葡萄球菌属 (1)分类.......................了解 (2)临床意义...................熟悉 (3)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 (4)微生物学检验...............熟练掌握 (一)生物学特 1.形态与结构 本属细菌革兰染色阳性,呈圆球形,直径0.5~1.5μm,不规则排列,形似葡萄串状,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可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37℃24~48h培养,可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菌落,直径为2~3mm。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素。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3.生化反应 本属菌触酶试验阳性,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葡萄球菌一般能分解

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4.抗原 葡萄球菌的抗原包括蛋白抗原和多糖抗原。 (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SPA)。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 协同凝集试验 5.分类 (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6)据DNA及表型特征等将葡萄球菌分为19个种。继之,各国学者又从人和动物中检出数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新种,共27种。 (2)古典分类法:根据其产生色素的不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 1965年,葡萄球菌国际分类委员会将葡萄球菌分为凝固酶阳性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NS常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6.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二)致病性 1.侵袭性疾病 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等; ⑵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骨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⑶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肺炎、脓胸等; ⑷医院内感染。 2.毒素性疾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标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制冷剂: 请勿自行打开 如有破损、渗漏或遗失 请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运输登记表 收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送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3、外包装放置方向标识 注:在航空运输时,包装标记、标签以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第五部分第二章及第三章的相关规定为准。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申请单位: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填表说明 1、按申请表的格式,如实地逐项填写。 2、申请表填写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填写此表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管理规定。未按要求申报的, 将不予受理。 4、病原微生物分类及名称、运输包装分类见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5、申请表可从卫生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e9028997.html,) 下载。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承诺书 本人确认本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取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容器内,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防泄漏。主容器可以采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热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封口。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名称、样本量等信息。 3、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容器的外面。 4、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内,在运输过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 5、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须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内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一、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数是不致病的腐物寄生菌。 ?致病性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败血症、食物中 毒等。 分类与分型 1)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多数致病。 (2)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偶可致病。 (3)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不致病。 (4)致病性菌株能产生黄色或柠檬色素。 (5)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被相应噬菌体裂解,表皮葡萄球菌不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用噬菌体可将金葡萄菌分为4群23个型。 ?肠毒素型食物中毒由Ⅲ和Ⅳ群金葡萄菌引起,Ⅱ群菌对

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比Ⅰ和Ⅳ群缓慢很多。 ?造成医院感染严重流行的是Ⅰ群中的52、52A、80和 81型菌株。 ?引起疱疹性和剥脱性皮炎的菌株经常是Ⅱ群71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 ?作为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 鼻腔、咽喉、头发上,50%以上健康人的皮肤上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 ?革兰氏阳性球状,排列呈葡萄串状。无芽胞、鞭毛,大 多数无荚膜,个别形成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较小、约0.5~1um., 普通0.4~1.2um。培养及生化特性 1.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pH7.4 ,对营养要求不高,加少量葡萄糖或血液生长更旺盛。),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不生长。 2. 血平板上生长更佳,致病菌株β溶血 3. 产生金黄色

色素 4. 高度耐盐: 可在7.5~15%NaCl肉汤中生长。 5. 分解葡、乳、麦、蔗糖,产酸不产气,触酶阳性,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6.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的毒素和酶(致病因素P149)1)溶血毒素2)杀白细胞素 3)血浆凝固酶:区分葡萄球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重要标志。4)脱氧核糖核酸酶:5)肠毒素6)溶纤维蛋白酶7)透明质酸酶 抗原性 1. 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借此可分群。 A群多糖抗原化学组成为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核糖醇残基(金黄色葡萄球菌)。 B群多糖抗原化学组成是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甘油残基。 2. 蛋白质抗原: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人源菌株含SPA (Staphylococcus protein A),能与多种哺乳动物IgG Fc片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 理规定 颁布单位: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1月2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管理工作。《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以及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本规定进行运输管

理。 第四条运输第三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以下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第五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六条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 (四)本规定第七条第(二)、(三)项所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六)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接收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 (三)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九条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微生物检验第十三章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练习

第十三章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一、A1 1、下列哪种菌种保存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保存方法 A、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 B、半固体穿刺保存法 C、干燥保存法 D、冷冻干燥保存法 E、脱脂牛奶保存法 2、能在高盐(6.5%NaCl)、40%胆汁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B群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3、在6.5%氯化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有 A、A群链球菌 B、B群链球菌 C、C群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肠球菌 4、卡他布兰汉菌在形态方面与何种细菌相似 A、流感嗜血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军团菌 D、放线菌 E、支原体 5、下列细菌中,哪一种为革兰阴性球菌 A、草绿色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化脓链球菌 D、卡他布兰汉菌 E、肠球菌 6、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 B、感染容易扩散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故可用类毒素预防 E、对青霉素敏感

7、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透明质酸酶 B、溶血毒素 C、普通菌毛 D、荚膜 E、外毒素 8、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 A、红霉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克林霉素 E、多黏菌素 9、链球菌分类的依据是 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B、产生色素颜色的不同 C、鞭毛抗原的不同 D、在血琼脂培养基中溶血现象的不同 E、传播途径的不同 10、脑膜炎奈瑟菌在人体的定植部位一般为 A、肠道黏膜 B、口腔黏膜 C、皮肤表面 D、鼻咽部 E、脑膜 11、下列哪种细菌感染一般不侵入血流 A、葡萄球菌 B、淋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伤寒杆菌 E、链球菌 12、分离培养淋病奈瑟菌时,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标本要立即送检 B、标本要保湿保暖 C、在含5%~10%CO2的环境中培养 D、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平板上 E、厌氧环境培养 1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淋病奈瑟菌感染主要由呼吸道传播 B、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球菌种类很多,根据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分为G-、 G+两类球菌。G+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微球菌。G-有:脑膜炎奈瑟氏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布兰汉氏菌等。 对人体致病的球菌称病原性球菌,因能引起机体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淋病奈瑟氏菌。 一、葡萄球菌属 (一)形态与染色葡萄球菌呈不规则堆集排列,形似葡萄串状,也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为G+性球菌,直径0.5-1.5um,(致病性葡萄球菌菌体较非致病性葡萄球菌菌体小)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无动力。 (二)分类 1965年按血浆凝固酶分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1.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腐生葡萄球菌。 2.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包括:金黄色、中间型、家畜葡萄球菌。 (三)抗原 本菌水解后,用沉淀法可获两种抗原即蛋白抗原和多糖抗原。 1.蛋白抗原:是一种表面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特异性,无型特异性。存在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粘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存在于细胞壁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抗原。有型特异性,分A、B、C三型。 (四)标本接种 1.脓汁、尿道分泌物、脑脊液沉淀物,通常直接接种在血琼脂上,经37℃24-48h培养,可见直径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 2.粪便、呕吐物应接种卵黄高盐、高盐甘露醇琼脂平板上,经37℃24-48h培养可形成细小菌落,48h后形成典型菌落。 3.疑为败血症者,抽取静脉血5ml,注入50ml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 (五)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20%CO2环境中,有利于毒力产生。最适温度37℃,最适PH7.4。DNA中G+C含量:30-39%。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品运送制度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品运送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规定。 2、高致病性微生物定义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3、样本的运送 3.1运输高致病性微生物的要求 3.2运输目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3.3容器应当密封:防水、防破损、防泄漏、耐高(低)温、耐高压。 3.4感染性及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应使用三层包装系统:及螺纹帽塑料试管承装样本,随后附加中层包装以及外层包装。 3.5容器或包装材料上应有相关规定的生物危害标识、警告语、提示语。 3.6外包装的标签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接收者姓名、电话和地址;运输者姓名、电话和地址。 3.7为保持菌(毒)种活力,运输中应尽量使菌(毒)种处于适 宜温度内。保持温度的方法是适当增加冰袋,冰袋与样本中间要用泡沫物体阻隔,以免直接接触。 3.8放置专用样本运输箱中,以免过程中受到物理性损坏。 4、样本运输人员要求 4.1具备相应的微生物专业知识和生物安全知识;熟悉所携带微生物的特性; 4.2携带便捷的联络工具,有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4.3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专车护送(包含司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运输路线最短,时间最快。 4.4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4.5承运人应当与护送人员应有防止被盗、被抢、丢失、泄露的措施。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附件 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0号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7月10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六年八月十五日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审批,及其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审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卫生部颁 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公布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和按照第一类、第二类管理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他未列入《名录》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审批工作。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审批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致病 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的审批 第五条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 第六条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申请《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根据实验室所属法人机构的职能,合法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保藏及生物制品生产等活动,并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病原生物学答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 1、简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答: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严重者致死。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亦称Vero毒素埃希菌,可引起血性腹泻、还可并发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尿毒症。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血便。 2、简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 答:感染条件: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非侵袭性席卷,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3、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 答: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两对半”: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HBcAg不易在血清中测到,故一般不做检测。HBeAg、抗—HBclgM阳性表示HBV 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强。另外,表示HBV复制且具传染性的指标还有HBV—DNA或DNA多聚酶测阳。 4、寄生虫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经口感染大部分寄生虫都是经口感染,如动物肉中的旋毛形线虫囊包和淡水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都是经口感染。 2.直接经皮肤感染:如钩虫丝状蚴和血吸虫尾蚴都经皮肤感染。 3.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如蚊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在蚊虫叮咬人时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 4.接触感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如疥螨和阴道毛滴虫。 5.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 5、可造成脑部损害的人体寄生虫有哪些,并指出各个虫体的寄生阶段。 答: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四、论述题(10*2) 6、HIV的传播方式、致病机制和发病过程分别是什么 答:传染源:AIDS病人和HIV携带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注射等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致病机制:HIV通过其gp120与CD4分子结合,从而侵犯T辅助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CD4阳性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如及其他相应的临床症状。HIV感染可分为:急性期、临床潜伏期和免疫缺损期。 7、疟原虫引发的疟疾发作,贫血,复发,再燃和疟原虫在人体的发育有何关系。 答:发作原因:红细胞内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和变性的血红蛋白等一起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源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的紊乱而发热 退热原因:体温升高数小时后,血液中致病物质已被吞噬、降解,内源性热源质不再产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因素消失了,于是体温调节逐渐恢复正常,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使体温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发作的周期性原因: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裂殖子逸出,侵入新的红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练习第十三章_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2019 第十三章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一、A1 1、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镜下形态为 A、革兰阳性呈栅栏状排列 B、革兰阳性呈葡萄状排列 C、革兰阳性呈矛头状排列 D、革兰阴性呈链状排列 E、革兰阴性呈矛头状排列 2、下列叙述与卡他布兰汉菌无关的是 A、革兰阴性双球菌,形似脑膜炎奈瑟菌 B、营养要求高 C、产DNA酶 D、氧化酶阳性 E、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3、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的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肠球菌 D、卡他布兰汉菌 E、大肠埃希菌 4、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条件下和40%胆汁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5、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阴性,PYR试验结果阳性的病原体是 A、奈瑟菌 B、链球菌 C、肠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卡他布兰汉菌 6、腐生葡萄球菌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蜂窝织炎 D、尿路感染 E、风湿热 7、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耐盐性强

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C、引起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 D、不易产生耐药性,抵抗力强 E、革兰阳性菌 8、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9、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红疹毒素 10、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黏稠、病灶局限,这是由于病菌产生了 A、玻璃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E、葡激酶 11、用于监测血浆凝固酶的细菌为 A、肺炎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2、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是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采集标本立即送检 C、采集标本一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取材 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13、对低温敏感的细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脆弱类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布鲁菌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颁布单位: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1月2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管理工作。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以及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本规定进行运输管理。 第四条运输第三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以下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第五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六条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 (四)本规定第七条第(二)、(三)项所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六)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接收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 (三)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九条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时审查,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即时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对申请材料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运输防护知识培训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运输防护知识培训 单位:姓名:得分:2017-5-22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对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A、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C、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D、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E、不需要消毒灭菌设备。 3.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为防止利器损伤操作规程错误的是() A、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B、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用过的针头、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防穿透的厚壁容器进行消毒灭菌。 C、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D、可用戴手套的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E、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最好进行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在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分类依据是() A、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及其危害程度 B、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C、病原微生物的遗传性特性 D、病原微生物的生化反应特性 5.以下哪些属于感染性废物() A、病人血液 B、病原体的培养基 C、实验动物尸体 D、废弃的疫苗 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A、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防护服→内层手套。 B、防护眼镜→外层手套→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C、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卫生部----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1月2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管理工作。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以及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本规定进行运输管理。 第四条运输第三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以下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第五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六条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

病原性球菌检验笔记

肠球菌属是肠道的正常栖居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主要表现为γ-和α-溶血,需氧或兼性厌氧。触酶试验阴 性,多数肠球菌能水解吡咯烷酮-β-萘基酰胺(PYR )。与同科链球菌的显著区别在于肠球菌能在高盐(6.5%NaCl )、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 10~45℃环境下生长,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 触酶 葡萄球菌属 凝固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 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 + (-) 表皮葡萄球菌(敏感) G+ 腐生葡萄球菌(耐药) - A 群(化脓)链球菌 :(1.急性化脓性感染 2.猩红热 3.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 对杆菌肽敏感 链球菌属 B 群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体) CAMP 试验阳性,可水解马尿酸钠 D 群链球菌:(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七叶苷试验阳性 球 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对 Optochin 耐药,不被胆汁溶解,不分解菊糖 两者鉴别 菌 肺炎链球菌属:(呈矛尖状,成双排列 可自溶产生自溶酶) 分解菊糖、胆汁溶解试验阳性、Optochin 敏感试验阳性 ( 鉴 别) 引起大叶性肺炎 鉴定试验 肠球菌属 常引起尿路感染,其中大部分为医院感染 1) 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2) 菊糖发酵试验:阳性。 3) 动物试验: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极为敏感。 4) 荚膜肿胀试验:阳性。5) Optochin 敏感试验:阳性。6)快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新生霉素 金葡: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 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等 表皮: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腐生: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审批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审批 一、项目名称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审批 二、审批依据 1、法律、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2、行政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 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 三、申报条件 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四、申报材料 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 (四)接收单位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接收单位取得的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 (六)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七)其它有关资料。 五、办理程序 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1、申请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由省卫生厅审批。 省卫生厅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时审查,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对申请材料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即时受理,并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符合法定条件的,颁发《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准运证书》;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通知申请单位不予批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

西安市结核病医院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控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造成的危害,确保在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对全院临 床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 组。 领导小组:负责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处理工作的指挥、 组织和协调。 组长:李向前 副组长:胡晔党丽云 组员:任新苗张天钰王玉琪王芳许优李亚琴唐安琪周敏高振义隋晓宁石岗吕小惠 田芮华张爱琴孙惠平崔晓丽曹久民技术指导小组:指导事件的信息报告、现场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措施、医疗救治等工作的落实,配合防疫机构等有关部门开展高致病性病原体泄漏事件的调查。 组长:胡晔 组员:许优田芮华张爱琴孙惠平崔晓丽曹久民

二、部门分工 1.检验科: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制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 训,一旦发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立即上报医院行政总值班、 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保卫科;承担感染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检 测工作;负责对发生泄漏的现场及污染物的清洁消毒工作。 2.医务科:组织实施本院医疗救治工作,并监督预防控制措施的 执行情况。 3.感染科: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指导泄漏事件的 信息报告,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污染现场及污染物的消毒、隔离工作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感染;组织预防措施的培训;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预防用药。 4.保卫科:对发生泄漏的现场进行封锁,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5.环卫科:负责协助有关科室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6.药剂科:协助提供必备的消毒药品及防护用品。 7、防保科:负责做好感染人员的保健工作。 三、应急处理 1.信息报告:检验科人员应严格按卫生部规定的有关标准、技术 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出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传染病菌、毒种丢失事件按要求立即进行报告。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病原性球菌及检验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 考点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奈瑟菌属 生物学性状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临床意义(致病性、所致疾病) 【内容讲解】 普及共性,单记个性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革兰染色性,菌体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特殊结构。 培养特性:对气体需求,营养要求,最适pH值,最适温度,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特殊生化。 抗原: 分类: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针对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一、葡萄球菌属 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G+,球形,0.5~1.5μm,呈葡萄串状成堆排列(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 普皿: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菌落,直径为2~3mm。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 血琼脂平板: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血素。 液体培养基: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3.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

血浆凝固酶(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 4.抗原 (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无型特异性。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粘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SPA)。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有三种:①A型多糖抗原;②B型多糖抗原;③C型多糖抗原。 5.分类 (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 (2)古典分类法 6.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 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二)临床意义 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感染部位组织的化脓、坏死和脓肿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葡萄球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物质: 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2)表皮葡萄球菌 存在于皮肤的正常栖居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3)腐生葡萄球菌 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三)微生物学检查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承诺书 本人确认本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取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容器内,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防泄漏。主容器可以采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热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封口。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名称、样本量等信息。 3、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容器的外面。 4、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内,在运输过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 5、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须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内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6、当使用液氮对样品进行冷藏时,必须保证主容器和辅助容器能适应极低的温度。此外,还必须符合其他有关液氮的运输要求。 7、主容器和辅助容器须在使用制冷剂的温度下,以及在失去制冷后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完好无损。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在无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95kPa的内压,并能保证在-40℃到+55℃的温度范围内不被损坏。 8、外包装是在辅助容器外面的一层保护层,外包装具有足够的强度,并按要求在外表面贴上统一的标识。 申请单位法人签字: 年月日

采集 运输 保存 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

*** 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 1、目的 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技术人员。 3、高致病性微生物定义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4、样本采集 4.1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进行危害评估,确定防护要求。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采样的操作规程(血样、尿样、分泌物等)。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如防刺穿的垃圾桶、紧急处置意外的药物和器具。 (4)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采集过程中应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应作详细记录。 5、样本的运输 5.1总体原则 我国民航部门目前提出,通过民航运输菌(毒)种及样本,统一按国际标准进行包装、标识。 5.2样本运输的审批程序: (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2)固定单位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申请多次运输,有效期6个月。 (3)本省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属省直、高校单位的由省卫计委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省辖市、扩权县及驻豫有关单位,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报省卫计委审批。 (4)跨省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由省卫计委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并报国家卫计委审批。 (5)运输结束后,申请单位要将运输情况向原批准部门书面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