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体筛选和鉴定.pdf

抗体筛选和鉴定.pdf

不规则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检查 不规则抗体检查也称红细胞抗体检查。不规则抗体就是指抗A、抗B以外得血型抗体。ABO系中得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其多为IgG抗体。主要就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得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通常所称得“同型血”实际上就是指ABO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者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得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得发生。 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查适用于下列情况:1、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意外抗体时;2、供血者血清抗体筛检;3、输血前受者血清抗体检查;4、输血后溶血反应疑为由同种抗体引起时;5、孕妇血清得抗体检查;6、新生儿溶液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7、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得检查. 1、原理 利用筛选细胞(Ⅰ、Ⅱ、Ⅲ)上存在得多种红细胞抗原与被检血清在凝聚胺介质中反应,如果出现凝集表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 2、试剂 2、1 5%筛选细胞(Ⅰ、Ⅱ、Ⅲ) 2、2 凝聚胺试剂 2、3 直接抗人球试剂 外周血或静脉血 3、操作步骤

3、1取试管三支,标明Ⅰ、Ⅱ、Ⅲ并往各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5%筛选细胞(Ⅰ、Ⅱ、Ⅲ)各1滴。 3、2 各加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 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3、3用BASO专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3、4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作。3、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凝集散开,表示就是由Polybrene引起得非特异性聚集,抗体筛检结果为阴性;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得特异性反应,抗体筛检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作抗体鉴定。 4、筛选Ⅰ号细胞,筛选Ⅱ号细胞,筛选Ⅲ号细胞。对应得细胞反应格局表一张.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细胞反应格局表 4、临床意义 虽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仅为0、37%,但就是该项阳性得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得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在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步骤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步骤 一.血型鉴定 1.排管并标记患者红细胞悬液管、患者血浆管、患者ABO正定型试 管、患者ABO反定型试管、患者RhD定型试管。 2.标本准备分离患者的血浆,取一滴压积红细胞,三次洗涤,制备 患者2%-5%红细胞悬液。 3.加样 ABO正定型:1滴(50ul)抗A、抗B试剂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ABO反定型:1滴(50ul)患者血清加1滴(50ul)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RhD定型:1滴(50ul)抗D血清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4. 结果判断 离心(2档):轻摇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记录ABO、RhD血型结果。 二.不规则抗体筛查(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 1.排管标记01、02、03及自身对照管 2.加样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患者血清2滴(100ul)及筛选细胞1 滴(50ul)。 3.结果观察

离心(2档),观察结果 先看上清液有无溶血,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断并记录。 各试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0.65ml,轻轻混匀(参照试剂说明书)各试管再分别加凝聚胺溶液2滴(100ul)混匀,离心 先观察上清液有无溶血 弃去上清液,留约0.1ml,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凝者继续试验,否则查找原因并重复试验)各试管分别加入重悬液2滴(100ul),轻轻混匀 肉眼观察凝集是否在1min内消失 显微镜检查 三.交叉配血试验(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 1.标本准备 分离供血者血浆与红细胞 三次洗涤,制备供血者2%-5%红细胞悬液 2.排管标记 排管,主侧、次侧及自身对照管 3.加样 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备检血清2滴(100ul)及2%-5%备检红细胞悬液1滴(50ul) 4. 结果观察 离心(2档),观察结果

噬菌体展示肽库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噬菌体展示肽库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1985年,SmithGP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一段外源肽序列展示在丝状噬菌体的表面[1]。1988年[2]他们又将合成的随机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丝状噬菌体,表达后每个噬菌体粒子的表面展示一种肽段,所有这些展示不同肽段的噬菌体构成了噬菌体展示肽库。1990年,他们通过亲合筛选,得到了与特定蛋白结合的结合肽,并由于噬菌体表达的肽与编码基因直接相关,扩增和分离目的克隆后,很容易得到其DNA序列[3]。这样就建立了噬菌体表面展示的随机肽库技术,这项技术一经产生就显示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力,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药物筛选大多数是从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天然的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化学物质,然后直接应用或再以此作为药物化学的先导化合物,再进一步设计、加工、合成,筛选有效的功能药物。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筛选周期长。而采用分子进化工程技术则会大大加速这一过程。根据所需要的药物特性,选用适当的方法构建含有大量异质性分子的组合库,用靶分子进行筛选,先筛选药物先导化合物,然后进一步优化设计,最终确定候选的药物结构。近年来,引入组合策略和模拟进化思想,建立了一种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方法[4],即用库容量极大的随机肽库去快速筛选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理想目的肽。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快速筛选生物活性肽、蛋白质、受体及其他化合物等新型药物或先导化合物。这一方法具有传统的药物筛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将药物开发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噬菌体展示系统的建立早在1986年Geysen就认为含有关键残基的短肽能够模拟蛋白质上的决定族。在多数情况下,几个关键残基与它的结合分子所形成的非共价键构成了全部结合的主要部分,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识别是通过局部残基肽段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1982年,Dulbecco提出将病原体的免疫原与λ噬菌体和其他病毒的衣壳蛋白融合,便可产生能够用作疫苗的表面展示外来多肽的病毒颗粒。1985年,Smith描述了外源肽段在丝状噬菌体fd表面的展示结果。1988年,他们建立了新的表达载体——可选择抗体的丝状噬菌体fd载体,能将外源短肽表达并伸展到噬菌体表面,用亲和筛选可选到表达特异肽的噬菌体,通过测定噬菌体序列,就可以知道所表达肽段的氨基酸序列。这为噬菌体展示肽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2噬菌体展示系统的类别噬菌体展示系统因载体和宿主细胞不同分别有: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包括p 、p 和噬菌体粒展示系统)、λ噬菌体展示系统及T4噬菌体展示系统。2.1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是外源基因与g3p或g8p基因融合,并将它以外壳蛋白表面多肽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是最早被用来展示外源肽或蛋白质的系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完善的噬菌体展示系统。丝状噬菌体是单链DNA病毒,其通过与细菌纤毛的相互作用感染宿主细胞,然后将病毒DNA注入细菌的胞质,利用细菌胞质内的酶转变成复制的双链DNA,并通过滚动复制产生子一代DNA分子。噬菌体展示技术正是利用丝状噬菌体DNA的结构和复制特点,把丝状噬菌体M13或fd 作为良好的基因工程的载体。因它的DNA复制与装配不受DNA分子的限制,因此可以将外源DNA插入到其一些非必须区,仅导致噬菌体颗粒的加长,而不影响其感染宿主及装配,这样即可得到一些插入外源DNA的基因重组体。噬菌体还可把插入的DNA片段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衣壳蛋白上。2.2λ噬菌体展示系统:是将外源肽或蛋白质与λ噬菌体的主要尾部蛋白PV或λ噬菌体头部组装的必需蛋白——D蛋白融合而被展示。2.3T4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是将外源肽和蛋白质与T4噬菌体的小衣壳蛋白SOC的C端融合而被展示,也有将外源蛋白与T4噬菌体的次要纤维蛋白(Fibritin)的C末端融合而被展示。由于T4噬菌体是在寄主细胞内组装而不必通过分泌途径,因此它可展示的肽/蛋白质范围较广,尤其适合于展示那些不能被E.coli分泌的复杂蛋白质[6]。3噬菌体展示肽库的筛选方法3.1生物淘金法:是目前常用的、最早由Smith等设计的一种筛选方法。将靶分子包被在固相介质上,加入噬菌体肽库与之吸附,洗去非亲和性或低亲和性的噬菌体,回收等亲和性的噬菌体,经过几轮“淘选”,可富集到特异性的噬菌体多肽。用于噬菌体肽库筛选的目标蛋白可以直

2020年不规则抗体筛查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不规则抗体检查 不规则抗体检查也称红细胞抗体检查。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其多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通常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者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查适用于下列情况:1、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意外抗体时;2、供血者血清抗体筛检;3、输血前受者血清抗体检查;4、输血后溶血反应疑为由同种抗体引起时;5、孕妇血清的抗体检查;6、新生儿溶液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7、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的检查。 1. 原理 利用筛选细胞(Ⅰ、Ⅱ、Ⅲ)上存在的多种红细胞抗原与被检血清在凝聚胺介质中反应,如果出现凝集表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2. 试剂 2.1 5%筛选细胞(Ⅰ、Ⅱ、Ⅲ) 2.2 凝聚胺试剂 2.3 直接抗人球试剂

外周血或静脉血 3. 操作步骤 3.1 取试管三支,标明Ⅰ、Ⅱ、Ⅲ并往各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5%筛选细胞(Ⅰ、Ⅱ、Ⅲ)各1滴。 3.2 各加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 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3.3 用BASO专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3.4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3.5 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凝集散开,表示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抗体筛检结果为阴性;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抗体筛检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作抗体鉴定。 4. 筛选Ⅰ号细胞,筛选Ⅱ号细胞,筛选Ⅲ号细胞。对应的细胞反应格局表一张。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细胞反应格局表 4. 临床意义

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 什么是意外抗体? 意外抗体又称不规则抗体,是指血清中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人的血型抗体有IgG和IgM两类。现在所知ABO血型系统的抗-A,抗-B是IgM型,其它血型系统的抗体都是IgG型。IgM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传统ABO血型鉴定);而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IgG型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反应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才能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也就是说传统的盐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只对ABO血型系统有效,而对其它多种血型系统无效。 意外抗体筛查的重要性? 由于其它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输血反应:轻者引起寒战、发热,影响治疗效果;重者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危机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抗筛选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其筛选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病人,避免由于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病人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

将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二、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助于 血液选择,从而有充分的时间来选择不含有针对某抗体的响应抗原的 血液,从而防止因为输注含有某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 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三、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可以 在孕期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不规则抗体对胎儿或新 生儿带来的伤害,减轻新生儿溶血病的性病程度,提高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体素质。 四、新生儿 所谓不规则抗体就是除了抗A,抗B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以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例(属于不规则抗体),由于是以免疫性抗体为主,因此,在输血时如果有某种RH抗原输入,在受血者体内,通过免疫反应,就会产生与该抗原相应的抗体。 补充:免疫性抗体是与天然抗体对应的,抗A和抗B抗体主要是天然抗体,不需要通过后天免疫反应,天生就产生的抗体;免疫性抗体是需要通过妊娠,输血等途径,通过免疫反应而产生的。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 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其他血型极少见。 本病是由于胎儿接受了母体的(通过胎盘)同族免疫抗体而发病,其发病条件是母

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

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的意义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瑞士达亚美的标准系列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 人的血型抗体有IgG和IgM两类。现在所知ABO血型系统的抗-A,抗-B 是IgM型,其它血型系统的抗体都是IgG型。IgM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传统ABO血型鉴定);而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IgG型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反应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才能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也就是说传统的盐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只对ABO血型系统有效,而对其它多种血型系统无效。 由于其它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输血反应:轻者引起寒战、发热,影响治疗效果;重者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危机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抗筛选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其筛选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病人,避免由于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病人红细

胞的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将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二、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肋于血液选择,从而有充分的时间来选择不含有针对某抗体的响应抗原的血液,从而防止因为输注含有某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三、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可以在孕期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不规则抗体对胎儿或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减轻新生儿溶血病的性病程度,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身体素质。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均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常规检测,而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目前尚未要求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在临床也只有少数医院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我国目前大多数临床医院输血科(或血库)的配血水平比较落后,一直沿用室温盐水方法配血,此方法只能检出不配合的IgM类抗体,不能检出不配合的IgG抗体,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的绝大多数抗体是IgG性质的抗体,因此,含有不规则抗体(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如抗-D)的血液给病人输用后,此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急或迟发性输血反应,往往给病人生命带来危险。为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避免患者输用含有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使我国输血事业与世界接轨,应该对献血者或输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体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08C生工 姓名:李栋学号:200842145118 课程论文题目: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体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体 李栋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08C生工200842145118 摘要:噬茵体抗体库技术是利用PCR扩增出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将抗体分子DNA片断如Fab或单链抗体(scFv)与噬茼体外壳蛋白基因PⅢ或PVI]I连接,使融合蛋白表达于噬茵体颗粒的表面,经过“吸附一洗脱一扩增”过程富集筛选特异性抗体.。这一技术将抗体基因型和表型联系在一起,使识剐抗原的能力和噬茵体的可扩增性统一起来,较好的模拟了体内的抗体产生的过程,成为一种高效的筛选体系。噬菌体抗体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构建容量大、特异性高和敏感性强的人源性抗体是此项技术的核心,也是其远大前景的基础.本文就噬茵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构建、筛选做一综述。 关键词:噬茵体抗体库技术;抗体库;噬茵体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phage display antibody li—brary techniques)是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把Fab段或单链抗体(ScFv)表达在噬菌体的表面,经过“吸附一洗脱一扩增”过程筛选并富集特异性抗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Smith 在前人对丝状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生产人抗体的潜力,因此,吸引了许多学者投入这一研究中,使得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一条简便、快速的基因工程抗体生产路线. 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基本原理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是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与噬菌体的外壳蛋白Ill(PIl1)或外壳蛋白Ⅷ(PⅧ)基因随机重组,继而感染大肠杆菌,经增殖并在噬菌体表面以抗体片段Fab或ScFv一外壳蛋白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这种噬菌体颗粒可以特异识别抗原,又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经过“吸附一洗脱一扩增”过程就能筛选并富集特异性抗体。所构建的抗体库称为全套抗体库,从中筛选到的抗体称为噬菌体抗体。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直接将基因型

关于不规则抗体筛查

关于不规则抗体筛查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型鉴定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由于ABO血型鉴定误差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还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患者输血前常规进行抗体筛查,借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意义::虽然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3%~2%,但它是引起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 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人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其中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长,洗涤易导致技术误差,结果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适于血库日常工作需要;凝聚胺法简单、快速、准确、省时,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是近年来普遍应用于国内实验室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微柱凝胶法的基本原理为通过调节凝胶间隙的大小,使其间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而聚集红细胞不能通过,从而使游离红细胞与聚集红细胞分离。如果通过离心,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则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聚,是阴性反应;若红细胞聚集在凝胶管上部,则表明红细胞发生凝集,呈阳性反应。微柱凝胶试验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容易判断,标本用量少、易标准化,适用于临床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检。须指出的是筛检用谱细胞不可能包含所有抗原,对一些低频率抗原相应抗体不能检出。因此“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并不等于完全没有不规则抗体;对ABO血型的误判,也不能通过抗体筛查纠正查出。因此即使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还必须用能快速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交叉配血,以确保输血万无一失。

不规则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不规则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不规则抗体检查也称红细胞抗体检查,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即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多数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酶、抗人球蛋白、聚凝胺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虽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仅为0.37%,但是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在输血中要经常警惕这种输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当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时,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才能达到安全输血之目的。 新生儿溶血病(HDN)也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与其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的不规则抗体,引起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理论上都可以引起HDN,因为IgG性质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胎儿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

,甚至并发核黄疸。因此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孕妇也应作不规则抗体筛选,若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应作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Rh血型中D抗原的抗原性强于E抗原的抗原性,因此产生抗D抗体的几率大于抗E抗体。抗A1抗体为A亚型中不规则抗体,它的存在提示我们在注意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ABO亚型中的不规则抗体,因为它也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个因素。抗M抗体为冷凝集素,很少在37℃有活性,一般在体内不能引起溶血反应,但患者处于低温麻醉状态下手术时应注意,因为此类抗体可激活补体。当机体的体温在冷抗体最适反应温度范围内(4~20℃)时,可发生溶血反应。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血型系统,除抗D外,其他如抗E,抗Ec,抗Ce检出率占Rh系统67.8%,提示Rh阳性患者输血也可引起溶血反应,且机率较高。据我国汉族人群Rh抗原分布特点,E抗原阳性比D抗原阳性低,产生抗E抗体的机率高于抗D抗体,故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容忽视。Rh阴性个体免疫后产生抗D的机率为70.9%,产生的抗体其效价在体内会逐渐下降,甚至常规试验会漏检,若以后作为受血者输入Rh(D)阳性血刺激时,会很快出现免疫性回忆反应。抗体效价会在1~2周内达到高峰,引起迟发性血管外溶血,且发生在输血后几天,造成输血无效及溶血,易被临床忽视。溶血反应的强度与抗体效价成正比关系,抗体产生的强度增加溶血反应愈严重。抗M、抗Lea、抗P1均较少见,但抗Lea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不能作为供血者,如为受血者时应给Le(a-b-)血液输。抗M抗体只有37℃或抗球蛋白试验出现阳性时才具有临床意义。抗P1最理想的反应温度为

抗体库筛选技术介绍

抗体库筛选技术介绍 导读 自从噬菌体展示技术于1985年创立以来,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蛋白质工程以及医药行业等领域深受影响。它从根本上了改变了传统的单抗制备流程(杂交瘤技间接术),宣告在体外改良抗体的特异性以及进行亲和力成熟。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继而出现了核糖体展示、mRNA展示、细菌展示和酵母展示等多种展示技术。这篇文章主要以噬菌体展示抗体库为例,来介绍抗体库的筛选技术。 抗体库的筛选是指从抗体库中筛选出针对某一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是获得高亲和力抗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那什么是抗体库呢?通过PCR和DNA重组技术克隆人类或者动物体内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关于抗体的具体结构详见抗体的基本结构),并通过展示技术进行表达,得到的全套抗体基因表达文库即为抗体库。 图1、抗体库克隆的抗体基因片段(SCFV)

图2、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构建流程 由于单抗性质的千差万别,抗体库的筛选需要根据不同的单抗制定严格的筛选条件,优化筛选方法,因此抗体库的筛选技术一直处于发展和改进的状态,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主要分为经典筛选法和新型筛选法。 1、经典筛选法 经典筛选法主要包括固相筛选法和液相筛选法,适合针对性质明确并且可纯化的抗原进行抗体筛选。 固相筛选法是通过包被在酶标板或者免疫试管等固相介质上的抗原富集高亲和性的噬菌体;液相筛选法是将生物素化的抗原包被在与亲和素偶联的磁珠或琼脂糖上,通过磁珠富集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抗体,再通过洗涤、洗脱、回收等步骤。如此反复筛选数次,可得到高亲和性的噬菌体。这两种方法可通过添加脱脂牛奶或者BSA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2、新型筛选法 对于抗原无法提纯或者性质不明确的情况(如癌细胞表面受体),或者经典筛选过程可能造成抗原失活的情况,需要开发新的筛选方法。目前的新型筛选法主要有细胞筛选法、组织切片或体内筛选法、选择感染筛选法和蛋白质芯片筛选法等。 细胞筛选法: 细胞筛选能维持抗原和抗体的天然构象,因此在对肿瘤细胞筛选方面应用较多,该技术还适合于细胞表面受体筛选和抗原鉴定等。但是细胞筛选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细胞膜表面成分复杂,增加了非特异性的结合,筛选的轮次过多又容易丢失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细胞筛选法发展出了扣除筛选、竞争筛选和内化筛选等方法。 扣除筛选是通过将抗原阴性细胞在筛选前或筛选后与抗体库结合,从而起到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内化筛选的原理是一些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会进入细胞内,因此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化来进行抗体筛选。具体操作是先用抗原阴性细胞对待筛抗体库进行扣除筛选,再将抗体库与抗原阳性细胞一起孵育,洗去细胞膜表面结合的抗体,裂解细胞获得细胞内的特异性结合抗体,随后进行扩增与下一轮筛选。 竞争筛选是将过量阴性和阳性抗原同抗体库一起孵育,而针对阳性细胞的回收方法的不同,竞争筛选又分为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法(fluorescently-actiscvated cell sorting, FACS)和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immolunomagnetic cell separation methods)。FACS法是将能待筛抗体标记上荧光素,洗涤,再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一.试剂和仪器 1.抗人球蛋白(IgG,C3b/C3d)多特异检测试剂卡或抗人球蛋白(IgG)单特异检测试剂卡。 2.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抗筛试剂红细胞悬液 3.离心机和孵育器 二.标本收集与处理 1.血清或血浆都可以使用。 2.如果在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中加入了血浆标本,因为钙离子的失活,补体依赖的抗体可能无法检测出来,所以建议使用血清标本。三.操作步骤 1.取出试剂卡,平衡至室温;使用前离心确保无气泡和断层。2.观察卡的反应液面高度,确保试剂液面高于凝胶平面3mm左右,否则请勿使用;撕开试剂卡上的锡纸,撕开后的微柱请于1小时内进行下面操作。 3. 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50 ul患者血清或血浆。注意,加样时,吸头请勿触及微柱管壁。 4.再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10ul 3%红细胞悬液Ⅰ、Ⅱ、Ⅲ(抗筛红细胞)。 5.观察柱中的反应物各组分是否混匀,必要时轻弹几下微柱充分,使反应物混匀。 6.在孵育仓中37℃孵育15分钟。

7.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离心必须在加样后30分钟内进行。 8. 从微柱正反两面判读并记录结果。 四.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无溶血及红细胞未凝集为阴性结果。 溶血会导致玻璃珠上方呈粉红色或红色。如果发现溶血现象,则应先将血清或血浆置于56℃水浴30min以灭活补体,然后再重复试验,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4 + 反应:红细胞在柱中玻璃珠上面凝集,并形成一个环形带。 3 + 反应:发生凝集的大部分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的上半部分。 2 + 反应:发生凝集的红细胞分布于整个玻璃珠床,柱的底部有少 量细胞。 1 + 反应:大部分凝集的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床的下半部分,柱的 底部有少量红细胞。 阴性反应:所有红细胞均穿过玻璃珠床,在柱的底部形成一个平整的红细胞聚集带。 五.注意事项 1. 试剂卡应保存在2~25℃,请勿冷冻保存;请勿将试剂卡放入自动除霜的冰柜中,也不要放在离热源很近或阳光直射的地方。如果试剂卡放在冰箱中,使用前应先恢复至室温。 2.卡中液体试剂的冻结或蒸发都有可能影响未凝集红细胞通过玻璃珠到达微柱底部;另外细菌污染也有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操作规程

XXX医院 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操作规程 1.目的为规范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的技术操作,保证检查结果准确和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有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院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筛查。 3.职责输血科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负责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但只对所筛选或鉴定的标本负责。 4.相关文件 试剂采购、保存和使用管理程序 设备采购、使用管理程序 消毒与清洁管理程序 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报废管理程序 5.相关记录 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记录 仪器的温度记录 恒温水温箱的换水和消毒记录 消毒液的配置记录 清洁消毒记录 试剂采购、使用记录 标本交接和报废记录 6.实验原理 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或抗球蛋白法等试验使受检者血清(血浆)与筛选红细胞反应,检测受检者血清(血浆)中是否存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与谱红细胞反应,根据反应格局鉴定抗体特异性。 7.仪器设备和检测环境 7.1.仪器设备等:玻璃试管(75X12mm)、玻片、记号笔、一次性塑料滴管、显微镜、交叉配血专用离心机、试管架、恒温水温箱、试剂保存冰箱、标本保存冰箱。 7.2. 检测环境:室温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8.试剂 ①生理盐水、凝聚胺试剂、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C3d),均为有合格证件的正品。 ②市售O型筛选红细胞:为三支以上不同人份的3%筛选红细胞,均为有合格证件的正品。 或自制O型筛选红细胞:选择已确认ABO血型为O型的健康者,采集EDTAK 抗凝血 2 标本离心,取少许红细胞置于试管中,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3次得压积红细胞[3400转/

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操作流程tomlinsonij

the Librarie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Over the past 10 years Greg Winter’s lab at the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MRC Centre for Protein Engineering (Cambridge, UK) has created a number of artificial libraries of antibodies that can be used to derive binders to almost any target molecule using phage display and selection. These binders can be used for all the same applications as conventional monoclonal antibodies (ELISA, Western blotting, FACS, immunohistochemistry etc) but can be isolated in a fraction of the time and without the need for animal immunisation. To date these so called “na?ve” or “single pot” phage-antibody libraries have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hundreds of molecular biology labs world-wide to derive highly specific antibody reagents to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 proteins, peptides or small molecule compounds. The latest libraries (Tomlinson I and J) that are being distributed by the MRC HGMP Resource Centre each comprise over 100 million different scFv fragments cloned in an ampicillin resistant phagemid vector and transformed into TG1 E. Coli cells (scFv fragments comprise a single polypeptide with the VH and VL domains attached to one another by a flexible Glycine-Serine linker). By carefully following the protocol provided, large numbers of phagemids can be produced and used to select specific binders to target molecules that are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a tube or biotinylated and captured by streptavidin coated beads (so called “panning”). After each round of panning, the non-binders are washed away and the phagemids bound to the target molecule/s are eluted and amplified by infection into fresh TG1 cells. After producing new phagemids from the previous round of panning, the process can be repeated. Typically two or three rounds of panning are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more than half the different scFvs in the selected population bind to the target molecule. The monoclonal scFvs can then be screened for binding (using a simple ELISA based protocol) and then used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arget molecule. Since all the functional scFvs in the Tomlinson I and J libraries bind Proteins A and L, either of these secondary reagents can be used for detection, purification or immobilisation. Alternatively, secondary reagents that bind the attached myc or HIS6 tags can be used, although in our experience it is better to use the Protein A or L reagents. Finally, we would like to emphasise that these libraries represent a valuable resource. Whether you are familiar with phage display or not we recommend that you perform test selections and subsequent ELISA screening using the anti-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anti-bovine ubiquitin controls provided. Only when these experimen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should you defrost the libraries and start preparing library phage.

7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SOP)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人血红细胞) 英文名称:Red Blood Cells Reagent for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包装规格】每盒有O Ⅰ、O Ⅱ 、O Ⅲ 红细胞各1瓶,5ml/瓶,浓度4%。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预期用途】 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病人生命;对于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及智力发育,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对受血者和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能够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从而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本品采用凝聚胺方法检测待检血浆(血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只用于临床检测,不用于血源筛查。 【检验原理】 本实验原理为血凝试验。红细胞上含有D、C、E、c、e、Jk a、Jk b、M、N、s、Fy a、Fy b、k、Le a、Le b、P 1 ,该实验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与待检血浆(血清)孵育,以发现待检血浆(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 本品由3人份(单人份/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的O型健康成人红细胞组成,红细胞上含有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抗原,抗原谱至少包括Rh系统的D、C、E、c、e抗原,Kidd系统的Jk a、Jk b抗原,MNS系统的M、N、s抗原,Kell系统的k抗原,Duffy系统的Fy a、 Fy b抗原,Lewis系统的Le a、Le b抗原,P系统的P 1 抗原。每套试剂红细胞中至少有2人份红细胞含有D、C、c、e、s、Fy a、k抗原,至少1人份红细胞含有E、Jk a、Jk b、M、N、Fy b、Le a、 Le b、P 1 抗原。 O Ⅰ 红细胞5ml×1 O Ⅱ 红细胞5ml×1 O Ⅲ 红细胞5ml×1 不同批号的红细胞试剂不可以互换。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保存。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90天,试剂开瓶后在2~8℃下可保存60天。 【样本要求】 EDTA抗凝的血浆标本或血清。溶血、严重脂血或污染的样本不得用于本实验。 【参与试剂】 试剂名称:凝聚胺介质试剂 试剂生产公司: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检验方法】

抗体筛选操作步骤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规程(SOP) 目的:规范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抗体筛选血标本、疑难血型标本及疑难配血标本。 所需材料和设备:抗球蛋白试剂、筛选细胞、谱细胞、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显微镜。 抗体筛选操作步骤 1.取试管三支,分别标记Ⅰ、Ⅱ、Ⅲ;各加入患者血清2滴,再分别加入Ⅰ、Ⅱ、Ⅲ号筛选细胞2滴。 2.混匀,37oC孵育1h。 离心15s。 4.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并记录。若肉眼不见凝集,以显微镜检查。 5.对没有凝集的试管,用盐水充分洗涤3次。 6.最后一次洗涤后,离心去上清,将试管边缘盐水用滤纸吸干。 7.按试剂说明书加最适稀释度抗球蛋白试剂1滴,充分混合。 离心15s。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抗体鉴定操作步骤 1.抗体筛选阳性,应作抗体鉴定试验已确定其特异性。 2依据谱细胞数量的多少(一般由8—16个单人份的已知血型表型的0型红细胞组成)取相应数目的试管,分别标记序号,各加入患者血清2滴,再分别加入谱细胞2滴。 3.混匀,37oC孵育1h。 离心15s。 5.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并记录。若肉眼不见凝集,以显微镜检查。 6.对没有凝集的试管,用盐水充分洗涤3次。 7.最后一次洗涤后,离心去上清,将试管边缘盐水用滤纸吸干。 8.按试剂说明书加最适稀释度球蛋白试剂1滴,充分混合。 离心15s。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Rh-CDE血型系统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Rh-CDE血型系统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摘要】目的:检测成都北部地区18678例Rh-CDE血型及23592例不规则抗体, 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住 院及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对其进行Rh-CDE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结果: Rh-CDE血型样本中检测出其CDE抗原有双群或弱阳性现象,成都北部地区人去抗筛阳性率为:0.47%。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Rh-CDE同型配合相合输血及不规则 抗体筛查,有效预防迟发型输血溶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 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Rh-CDE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安全输血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048-02 Detection of Rh-CDE blood group system and analysis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He Zhewen, Ding Xianp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co construction, Sichuan,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etect 18678 cases of Rh-CDE blood type and 23592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northern Chengdu, and to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Rh-CDE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 were carried out by venous blood samples of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ly 2016. Results The CDE antigen in Rh-CDE blood group samples showed double or weak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 screening was 0.47% in northern Chengdu. Conclusion routine routine Rh-CDE matched blood transfusion and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elayed transfusion hemolytic reaction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Rh-CDE blood type identification;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Saf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临床输血以安全、合理、有效为原则。在临床常规开展Rh-CDE交叉配血及 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利于预防由反复多次输血或者有妊娠史的患者产生的免疫抗体 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1]。现将我科Rh-CDE血型鉴定和抗筛检测的临床应用评 价及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患者 来自于成都北部地区,采集方法:采用EDTA-k2抗凝管留取4毫升静脉全血标本。其中Rh-CDE血型鉴定18678例,抗体筛查23592例。 1.2 仪器与试剂 日本久保田KA-2200型离心机,WADianna GRIFOLS DG SPIN离心机,WADianna GRIFOLS DG THERM孵育器,西班牙Grifols Erytr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凝胶卡分为DG Gel ABO-CDE卡,DG Gel Coombs卡,标准A、B、O血细胞及标准 抗体筛查Ⅰ、Ⅱ、Ⅲ号细胞均由上海血液提供(浓度为3%~5%),标准谱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