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电气接线颜色标准表

实用电气接线颜色标准表

实用电气接线颜色标准表
实用电气接线颜色标准表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发一个电气接线颜色标准供大家参考.

电气接线颜色标准

CE标准:

动力线:三相全为黑色零线:蓝色

控制火线:红色地线:黄绿

24V+(24v):黄色24V-(GND):浅蓝色

控制零线:蓝色

美国标准:

动力线:三相为红黑棕控制零线:白色

控制火线:红色地线:绿

24V+(24V):黄色24V-(GND):浅蓝色

国内标准:

动力线:三相为黄绿红零线:黑色

控制火线:红色地线:黄绿

24V+(24V):黄色24V-(GND):浅蓝色

控制零线:黑色

--------------------------------------------------------------------------------------------------------------------------------------------------------------------------------------------------------------------------------------------

电缆截面规格有:

1.5、

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平方毫米。

一般铜芯线按1mm2能通过4~6A电流计算,即1mm2的能通过5A电流,即1.1千瓦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一二三模板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 一) 前言: 本文来自于多个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现场施工人员等与三峡十年的信息交流, 意见反馈等方式取得的大量电气图第一手信息资料, 以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参考学习! 本文共分为十九个章节, 分三篇。第一篇共计九个章节介绍。 一、电气图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 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 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二、电气图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 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 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 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 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 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3、功能图: 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电路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一种图, 其用途是提供绘制电路图或其它有关图的依据。 4、逻辑图: 主要用二进制逻辑( 与、或、异或等) 单元图形符号绘制的一种简图, 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 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 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 如R、 L、 C) 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 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 把成套装置、设备和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 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 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 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 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端子, 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 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 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接线方法

下面是第三种接法,就是压线冒接线法,这种方法是最规范和最实用的,但是它需要专用工具来做,压线冒的压线钳来压线,把压电线用的专用钳子,套在压线冒上,用力压紧就行了。另外还要说一下,压线冒的大小根据所压线经的大小与根数有关我们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径毫米的,能压四根四平方毫米的电线。

过很多电线的事故发生,有一部分是电线超负荷的使用造成的,另一部分是电线的接头松动造成的。电线线盒内的接头不付合规范,电线不受负载情况下,没有一点事,只要一推上电闸就会跳闸,并且电线的接线盒内就会"啪啪"几声的冒火,后再出现跳闸声,这种现象全部是由于,电线的接头不规范,电压在受负载的情况下,接触不良造成的。 导线的几种连接方法 1.剖削导线绝缘层可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剥削导线的绝缘层,也可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的绝缘层,如图3—1所示。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时,电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导线上与导线成450夹角,如图3—1b)所示,斜切入绝缘层,然后以250度角倾斜推削,如图3—1c)所示。最后将剖开的绝缘层折叠,齐根剖削如图3—1d)所示。剖削绝缘时不要削伤线芯。

2.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 (1)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先将两线头剖削出一定长度的线芯, 清除线芯表面氧化层,将两线芯作X形交叉,并相互绞绕2~3圈,再扳直线头,如3—2b)示。将扳直的两线头向两边各紧密绕6圈,切除余下线头并钳平线头末端。 (2) 单股铜芯导线的T 形分支连接将剖削好的线芯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支路线芯根部留出约3~5mm,然后顺时针方向在干线线芯上密绕6~8圈,用钢丝钳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芯末端,如图3—3所示。 3.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和T形分支连接 (1) 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首先将两线线端剖削出约150mm并将靠近绝缘层约1/3段线芯绞紧,散开拉直线芯。清洁线芯表面氧化层,然后再将线芯整理成伞状,把两伞状线芯隔根对叉,所示。理平线芯,把7根线芯分成2、2、 3三组,把第一组2根线芯扳成如图3—4c)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2圈后扳平余下线芯,再把第二组的2根线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组线芯压住第一组余下的线芯紧密缠绕2圈扳平余下线芯,用第三组的3根线芯压住余压的线芯,所示,紧密缠绕3圈,切除余下的线芯,钳平线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边的缠绕,完成7股导线的直线连接。 (2) 7股铜芯导线的T形分支连接剖削干线和支线的绝缘层,绞紧支线靠近绝缘层1/8处的线芯,散开支线线芯,拉直并清洁表面,所示。把支线线芯分成4根和3根两组排齐,将4根组插入干线线芯中间,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上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4~5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再用4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的另一侧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3~4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连接。 4.19股铜芯导线的连接其方法与7股导线相似。因其线芯股数较多,在直线连接时,可钳去线芯中间几根。 导线连接好以后,为增加其机械强度,改善导电性能,还应进行锡焊处理。铜芯导线连接处锡焊处理的方法是:先将焊锡放在化锡锅内高温熔化,将表面处理干净的导线接头置于锡锅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锡从接头上面浇下。刚开始时,由于接头处温度低,接头不易沾锡,继续浇锡使接头温度升高、沾锡、直到接头处全部焊牢为止。最后清除表面焊渣,使接头表面光滑。 5.铝芯导线的连接因铝线容易氧化,且氧化膜电阻率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 螺栓压接法接线

电气接线规范

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1、连接点处接触紧密,接触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导线的电阻比应不大于1-1.2倍; 2、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90%; 3、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残余熔剂或熔渣的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联系,主要防止电腐蚀; 4、不同线号的导线及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得在受张力的地方连接; 5、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6、铜铝线连接时必须采用铜铝接头或压接,不准用自缠自的方法; 7、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管压接法、电阻焊法、气焊法、封端连接); 8、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6平方毫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 9、铝绞线在档距中间连接时必须采用压接、钳接、绞接管,在引流处可采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1. 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见表E)。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 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 3. 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 4. 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5.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6. 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7. 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电气接线规范一(2015.06.26)

电工接线规范一 目的:规范电工接线,提高电工接线质量。 一、元器件安装 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4、必须按电气布局图安装,图纸有不详之处或有争议之处,要有自控部经理 签字更改,禁止私自更改。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 毛刺、尖锋应打磨平。 7、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 应的扭距。 8、柜内所有的电器元器件只要有接地标示的都要接地,要单独接地,禁止并 联接地,接地线要大于2.5平方。电气门要如下接地处理。 9、整个设备的所有的电器元器件都要贴电气标示(和图纸一一对应)

二、柜内布线规范 1、要按图纸正确接线,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 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裸露部分不超过2mm。动力线和信号线尽量分开走线。 2、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 则必须两根导线合并压一个线鼻子。 3、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 导线的剥线长度: 10 mm 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上部不能露铜。 5、配线颜色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动力线:红色 零线:蓝色 接地线:黄绿色 DC24V+: 棕色 DC24V-: 蓝色 PLC-IN:蓝色 PLC-OUT:蓝色 其它:灰色 6、配线规格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动力线:不得小于1.5平方(根据实际功率确定) 零线:不得小于动力线 接地线:不得小于2.5平方 DC24V+: 0.75平方 DC24V-: 0.75平方 PLC-IN:0.75平方 PLC-OUT:0.75平方 断膜加热线:采用高温线,不得小于1.5平方。(根据电流确定) 其它:不得小于1平方 7、柜内所有的电线都要压线鼻子,要选择合适的线鼻子,一定要用专业工 具,禁止违章操作。举例:1.5平方线要压1.5平方的线鼻子,不能过 大或过小。 说明: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电气工艺安装与接线工艺设计规范

电器柜设计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就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与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接线的工艺要求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1.外观检查 如有绝缘层压入接线端子,1检查有无绝缘层压入接线端子。通电后,会使电路无法接通。2检查裸露的导线线芯是否符合规定。3用手摇动、拉拨接线端子上的导线。检查所有导线与端子的接触情况,不允许有松脱。4用万用表检查各元件动作情况及接线是否正确。 2.主电路的检查 将两表笔分别接在电路图中三相电源的每两相之间,正常情况万用表指针此时应分别指在∞”位置。然后,用万用表:Rxl0挡或R100挡。丈量点不变,手动交流接触器,此时,若万用表指针从无穷大位置向右偏转,说明交流接触器动作良好且主电路交流接触器主触点及热继电器热元件接线正确且情况正常。 3.控制电路的检查 将两表笔分别接在控制电路电源的两个熔断器的出线端之间。正常情况万用表指针此时应指在∞”位置。万用表指针指示正常后,检查按钮的动作及接线情况。用万用表R10挡或R100挡。按下启动按钮,若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按钮接线正确且动作良好。松开按钮,此时万用表指针应又回到∞”位置。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为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然后在不松开启动按钮的情况下。按下停止按钮,若万用表指针从右偏向“∞”位置,说明按钮SB3接线正确且能可靠断开控制电路。 检查自锁环节:用万用表R10挡或R100挡,将两表笔分别接在控制电路电源的两个熔断器的出线端之间,正常情况万用表指针此时应指在∞”位置。万用表指针指示正常后,手动交流接触器,若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自锁辅助动合触点KM1接线正确且动作良好.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为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然后,松开交流接触器KM1.使万用表指针回到∞”位置。 ①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一、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 第一步:电气识图 “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目录→看总说明→看系统图→看平面布置图→看安装接线头图→看安装大样图→看设备材料表 第二步:布管 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如果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在布管中每隔1.5—2.5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得少于60% 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管弯→稳住盒箱→暗管敷设 第四步:对线 对线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 第五步: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二、电气配线原则 低压电器配线原则 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元器件的安装 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4、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2、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3、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4、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8、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9、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0、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

电气设备接线规范_初版

电气相关设备电气接线规范 2017.06 BY谢良辉

总要求 一.三按生产:按工艺、按标准、按图纸; 二.操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材料和正确的使用工具; 三.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和防震、做好通风、远离热源; 四.接线要求: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主次分离、不露铜丝、号码清晰一致; 五.环境卫生:动前整理、完后清扫。

一、电线的选用 1.选用导线首先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要留足余量(20%)。 2.电缆知识 a.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 b.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 c.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 3.载流量(下图供参考) 4.电线颜色定义 常用电线颜色 AC380V:黄绿红\淡蓝\黄绿双色(地线PE)左中右\远中近\上中下 ABC\UVW\L1L2L3 AC220V:黄\绿\红\黑色\淡蓝\黄绿双色(地线PE) LN 传感器信号线:黑\白\粉

常用电缆型号: BV-表示单铜芯聚氯乙烯普通绝缘电线,无护套线。适用于交流电压 450/750V 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线电缆。 BVR-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软)布电线,常常简称软线。由于电线比较柔软,常常用于电力拖动中和电机的连接以及电线常有轻微移动的场合。 BVV-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圆型护套电缆,铜芯(硬)布电线。常常简称护套线,单芯的是圆的,双芯的就是扁的,常常用于明装电线。 BVVB-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平型护套电缆。适用于要求机械防护较高、潮湿等场合可明敷或暗敷。 SYV-实心聚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电缆。适用于闭路监控及有线电视工程。 RG-表示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常用于同轴光纤混合网(HFC)中传输数据模拟信号,以及视频传输,通信系统及信号控制系统。 SYWV-物理发泡聚乙绝缘有线电视系统电缆,视频(射频)同轴电缆(SYV、SYWV、SYFV)适用于闭路监控及有线电视工程。结构:(同轴电缆)单根无氧圆铜线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锡丝铝)聚氯乙烯(聚乙烯) RVV-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形连接软电缆。适用于楼宇对讲、防盗报警、消防、自动抄表等工程。 RVVP-表示软铜芯绞合圆型聚氯乙烯绝缘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线。适用于楼宇对讲、防盗报警、消防、自动抄表等工程。 BVVP-表示硬铜芯扁平型 PVC 绝缘 PVC 护套,铜网屏蔽电线。 RVS-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绞型连接电线。常用于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控制系统、广播音响、消防、照明及控制用线。 VV(VLV)-表示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线缆,适用于敷设在室内、隧道、及沟管中,不能承受机械外力的作用,可直接埋地敷设。 二、接线前检查 工作前,使用万用表检查机器确认已无电源,并在开关上标注“禁止合闸标志”。

煤矿电气设备接线工艺标准

接线工艺标准 1.紧固件 1.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1.2同一部位的螺母、? 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 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 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 的螺纹余量。 ?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4螺母紧固后,? 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 ̄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 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 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 具才能松、 ? 紧。 2隔爆性能 2.1隔爆结合面(Ⅰ类)? 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 必须符合表4-1的规定。 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 L1-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 W-静止隔爆结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 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 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表4-1Ⅰ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mm ━━━━━━┯━━━━┯━━━━┯━━━━━━━━━━━━━ 结合面│││W ││├───────────── │L│L1│外壳容积V(l) 型式││├─────┬─────── │││V≤0.1│V〉0.1 ──────┼────┼────┼─────┼─────── 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6.0│6.0 │12.5│8.0 │25.0│9.0 │40.0│15.0│ │0.30 │0.40 │0.50 - │ - │0.40 │0.50 │0.60 ──────┼────┼────┼─────┼─────── 带有滚动轴│6.0│-│0.40│0.40 │12.5│-│0.50│0.50 │25.0│-│0.60│0.60 │40.0│-│-│0.80 ━━━━━━┷━━━━┷━━━━┷━━━━━┷━━━━━━━ 2.2操纵杆直径(d)? 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应符合表4-2的规定。 表4-2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mm ━━━━━━┯━━━━━━━ 操纵杆直径│隔爆结合面长度 ──────┼─────── d≤6│L≥6 6〈d≤25│L≥d d〉25│L≥25 ━━━━━━┷━━━━━━━ 2.3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 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少于0.075mm;? 用滚动轴承结构

电气接线规范标准[详]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电能计量仪表 0.6-1.8 控制开关、按钮 0.6-2.0 紧急操作件 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

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

接线工艺要求

接线工艺要求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持有人: 、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杭州信控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HANGZHOU SINOCOM TECHNOLOGY CO.,LTD

杭州信控科技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A/1 页次1-1 页码 1 一目的 将接线工艺标准化,确保接线紧固、电气接触良好,防止设备投运后因接线工艺问题导致故障发生。 二范围 生产部实施生产的全过程。 三接线工艺要求 1、接线无毛刺及损伤,指芯线前端接部分无突出的导线及线芯受损; 2、接线无歪脖,布线拿弯弧度要自然平滑,避免急弯,直角弯; 3、接线无压胶皮,指在线芯处接线端子的垫圈(板)不压线芯绝缘; 4、导线裸露不超长,线芯绝缘与接线端子压接部分之间的芯线长度不大于5mm; 5、接线剁头齐整,即每一相线芯前端的线头整齐切断,无长短不齐现象; 6、接线余头不超长,线芯最前端距接线端子压接部分的长度不大于2mm; 7、电缆护套割口整齐,割口无马蹄无锯齿; 8、电缆护套伸入室壁长度合适,标准为:5~15mm; 9、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接触良好; 10、单个密封圈不得穿多根电缆,密封圈不得出现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等失去密封作用情况; 11、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但不得出现乱扣,锈蚀等现象,压叠式线嘴用手晃不动为合格; 12、接线柱弹垫压平,以压平弹垫,芯线不窜动为合格; 13、接线柱卡爪无变形,分布均匀; 14、紧固接线用力要适中,防止用力过大将螺栓螺母滑扣,已滑扣的螺栓螺母及时更换,严禁将就作业; 15、用螺丝刀紧固或松动螺丝时,必须用力使螺丝刀顶紧螺丝,然后再进行紧固或松动,防止螺丝刀与螺丝打滑,造成螺丝损伤不易拆装,尤其是挂箱内的常用空开; 16、发现难于拆卸的螺栓螺母,不要鲁莽行事,防止造成变形更难于拆卸,应给予适当敲打,或加螺丝松动剂、稀盐酸等稍后再进行拆卸; 17、不要用老虎钳紧固或松动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损坏,用活口扳手时要调整好开口,防止将螺栓螺母损坏变形,造成不易拆装; 18、同一接线端子允许最多接两根相同类型及规格的导线; 19、易松动或易接触不良的接线端子,导线接头必须以“?”型紧固在接线端子上,增加接触面积防止松动; 20、单根导线软线的要求接线头对折一次,然后接到空开下口;单芯硬线要以“?”型接到空开下口; 21、使用绝缘胶带缠绕电缆或其他要保护绝缘的设备时,绝缘层要以压臵1/2的比例从一端缠绕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来回;使用热缩管时要长出裸露线芯两端不少于5mm; 22、接线腔内清洁无杂物; 编制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标准化(日期) 更改标记处数更改单号签名日期会签 (日期)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一、元器件的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 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0)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一、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

第一步:电气识图 “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U录f看总说明一看系统图f看平面布置图一看安装接线头图一看安装大样图一看设备材料表 第二步:布管 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如果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在布管中每隔一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得少于60% 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一加匸管弯一稳住盒箱一暗管敷设 第四步:对线 对线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 第五步: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二. 电气配线原则 低压电器配线原则 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义。当必须交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釆用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 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元器件的安装 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4、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ln电气图纸设计规范终版V

l n电气图纸设计规范终版 V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图纸 图纸类别 电气图纸分为三个类别: 柜体图纸:如MCP、VFP、SW、HMI、JB等标准柜体,包括柜内布局图、电源分配图、通讯图、接线图、柜体本体图、BOM等。 区域图纸:包括柜体间电源连接图、网络连接图、特殊线缆图、接地图等。 工位图纸:工位内各夹具、设备、模块、阀岛、传感器等连接图。 所有图纸中涉及到标准柜体(其中包括 MCP/VFP/HMI/PB/BS/SW/JB/TS/TJB)的名称时,需使用全称表示,如EC-BMP-B1-UB1-010&030-MCP01;机器人控制柜、焊接控制柜、涂胶控制柜、螺柱焊控制柜、修磨器、阀岛、IP67模块、电机、区域扫描仪、光栅、光栅复位盒、急停盒等均使用简称,如UB1-010-RC01。 图框 a.绘图区 b.行坐标 c.FOTON Logo d.供应商Logo e.供应商公司名称 f.图纸状态,详见下表 h.FOTON电气工程师 i.FOTON负责人 j.供应商电气工程师 k.供应商负责人 l.项目名称(北京多功能工厂S700项目) m.图纸名称

o. 图纸编号 p. 区域编号 q. 创建日期。图纸首次创建日期(格式示例2014-05-05) r. 完成日期。文档完成日期(格式示例2014-05-05) s. 图纸版本号。编号采用英文大写字母,按A 、B 、C …依次排序 t. 更改日期。当前版本图纸更改完成日期(格式示例2014-05-05) u. 文档类型。 图- 1 图纸编号规则 图- 2区域编号规则

电气图纸规范

一、电气图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臵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二、电气图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臵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臵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3、功能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电路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一种图,其用途是提供绘制电路图或其他有关图的依据。 4、逻辑图:主要用二进制逻辑(与、或、异或等)单元图形符号绘制的一种简图,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如R、L、C)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把成套装臵、设备和装臵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表示成套装臵、设备或装臵的连接关系,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表示成套装臵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表示成套装臵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表示成套装臵或设备的端子,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⑷电费配臵图或电费配臵表:提供电缆两端位臵,必要时还包括电费功能、特性和路径等信息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11、数据单:对特定项目给出详细信息的资料。 12、简图或位臵图:表示成套装臵、设备或装臵中各个项目的位臵的一种简图或一咱图叫位臵图。指用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用来表示一个区域或一个建筑物内成套电气装臵中的元件位臵和连接布线。 三、电气图的特点: 1、电气图的作用:阐述电的工作原理,描述产品的构成和功能,提供装接和使用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

电气柜配盘接线技术要求 一、元器件安装布局 1、盘柜厂家需要先核对图纸,检查所需配盘的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元件是否有损坏,如有,请及时与我方采购或者工程师联系。 2、如有需要组装的元件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组装,如有条件,测试下组装是否到位,确保不会有犯卡、安装不到位、组装错误的情况发生。 3、在元件布局时,做到布局合理美观,便于维修更换元件。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盘时我方会提供元件布局图,或者我方会到盘柜厂与厂家商定元件布局,如果我方无法及时赶到,盘柜厂最好将元件布局拍照发给我方相应工程师,经确认后方可开始安装元件。 4、一次元件和二次元件布局时要分开。 5、充分考虑一些发热元件,前后左右要根据说明书预留一定量的空间范围,有利于散热,比如变频器、可控硅等发热元件。 6、对于有盘内有变频器等干扰源时,在配盘时要考虑到一些电子元件的位置,最好远离干扰源。 7、对于有需要接地的元件、必须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连好接地线,接地线必须采用黄绿相间线,并且接地线规格不应小于说明书中的规格,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 8、对于立式安装的控制盘,其接线端子排应距离柜子底部至少要有200mm的距离,并且要考虑进出线电缆的位置。除特殊的立式安装

的控制盘以及壁挂式安装除外,但是要考虑端子下口线接线是否方便。 二、一次线的连接 1、主回路的每个元件必须要有标识,标识的粘贴要牢固,水平、垂直方向及粘贴部位要统一。标识必须要清晰。 2、主回路电缆的选取应该根据图纸中空气开关等元件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选取,图纸中会标出相应元件的额定电流。 3、当主回路的电流大于100A,最好用铜排进行连接,当铜排连接难以加工时,可采用单芯多股电缆连接。 4、主回路也要标号线号,如果主回路采用铜排,需贴好标签纸线号,当主回路电缆过粗,无法套线号管时,可采用2.5mm2线号管,用扎带穿过线号管的空心,然后扎在主回路线路上。保证线号的位置平齐。 5、如有必要时,在主回路电缆的两端要套上相应颜色的热缩管。 6、对于有需要用线鼻子连接的主回路,必须要用线鼻子压接,线鼻子可采用鸭嘴鼻或者圆形线鼻子,线鼻子与线必须采用专门的压接工具压接牢固,不能有松动或者过紧的情况。 7、剥线时的长度要适中,不能剥线过长导致有露铜,或者剥线太短,压接在绝缘皮上。 8、主回路无论是铜排或者线缆,应保证制作时要横平竖直,做到线路美观。 9、主回路所有线路连接要牢固。 三、二次线的连接

电气硬件安装接线标准

电气盘柜及安装接线标准

目录 1.概要........................... 2.电气硬件标准-盘柜及接线标准..... 3.电气硬件标准-现场安装接线标准... 4.电气硬件标准-设备标识标准....... 5.电气硬件标准-检验要求........... 6.电气硬件标准-工序移交单.........

1.概要 目的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企业标准是对电气项目经验的总结; 提供一个规范以辅助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工作; 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一个依据。 范围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现场电气施工的要求;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主要适用于电气硬件设计人员、现场调试人员, 适用于项目的所有阶段。 参考文献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GB/T 《电工术语.低压电气》 GB/T 4026-1992《电气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SO 14121《机械安全-风险评估原理》 IEC 60204-1《机械安全-机器的电气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J 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8-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设备接线规范 初版

电气相关设备电气接线规范 BY谢良辉

总要求 一.三按生产:按工艺、按标准、按图纸; 二.操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材料和正确的使用工具; 三.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和防震、做好通风、远离热源; 四.接线要求: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主次分离、不露铜丝、号码清晰一致; 五.环境卫生:动前整理、完后清扫。

一、电线的选用 1.选用导线首先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要留足余量(20%)。 2.电缆知识 a.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米; b.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 c.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平方/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 3.载流量(下图供参考) 4.电线颜色定义 常用电线颜色 AC380V:黄绿红\淡蓝\黄绿双色(地线PE)左中右\远中近\上中下 ABC\UVW\L1L2L3 AC220V:黄\绿\红\黑色\淡蓝\黄绿双色(地线PE) LN 传感器信号线:黑\白\粉

常用电缆型号: BV-表示单铜芯聚氯乙烯普通绝缘电线,无护套线。适用于交流电压 450/750V 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线电缆。 BVR-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软)布电线,常常简称软线。由于电线比较柔软,常常用于电力拖动中和电机的连接以及电线常有轻微移动的场合。 BVV-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圆型护套电缆,铜芯(硬)布电线。常常简称护套线,单芯的?是圆的,双芯的就是扁的,常常用于明装电线。 BVVB-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平型护套电缆。适用于要求机械防护较高、潮湿等场合可明敷或暗敷。 SYV-实心聚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电缆。适用于闭路监控及有线电视工程。 RG-表示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常用于同轴光纤混合网(HFC)中传输数据模拟信号,以及视频传输,通信系统及信号控制系统。 SYWV-物理发泡聚乙绝缘有线电视系统电缆,视频(射频)同轴电缆(SYV、SYWV、SYFV)适用于闭路监控及有线电视工程。结构:(同轴电缆)单根无氧圆铜线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锡丝铝)聚氯乙烯(聚乙烯) RVV-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形连接软电缆。适用于楼宇对讲、防盗报警、消防、自动抄表等工程。 RVVP-表示软铜芯绞合圆型聚氯乙烯绝缘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线。适用于楼宇对讲、防盗报警、消防、自动抄表等工程。 BVVP-表示硬铜芯扁平型 PVC 绝缘 PVC 护套,铜网屏蔽电线。 RVS-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绞型连接电线。常用于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控制系统、广播音响、消防、照明及控制用线。 VV(VLV)-表示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线缆,适用于敷设在室内、隧道、及沟管中,不能承受机械外力的作用,可直接埋地敷设。 二、接线前检查 工作前,使用万用表检查机器确认已无电源,并在开关上标注“禁止合闸标志”。

配电柜接线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元器件的安装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0)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1)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二次回路布线 1) 基本要求: 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 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2 多股导线不小于1.0㎜2 弱电回路不小于0.5㎜2 电流回路不小于2.5㎜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2 3) 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