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认识计算机网络,本教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的系统。它可以让人们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方便人们远程协作和学习。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网络的地理范围和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几个不同的分类。局域网是指在某一狭小的地理范围内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例如学校或办公室内的网络;城域网是指连接同一城市范围内的多个局域网;广域网则是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而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主机、网络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和网络协议等。主机是指连接在网络中的计算机,它们可以是个人电脑、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网络通信线路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包括光纤、电缆和无线信号等;通信设备则是负责传输和交换信息的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和调制解调器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

在网络中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它确保了数据可以正确地从发送方传输

到接收方。

四、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企业中,计算机网络

可以用于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共享和内部沟通等;在教育领域,计

算机网络可以用于网上教学、远程教育和电子图书馆等;在医疗行业,计算机网络可以用于电子病历管理、远程医疗和医疗信息系统等。此外,互联网也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娱乐消遣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

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的系统。通过本教案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

家更好地认识计算机网络,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教案-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课,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知识点比较容易的,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的运用上及帮助学生学会观注身边的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根据教材的知识链确定从功能—组成—总结—分类,也为下节课不同的连接策略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对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甚至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功能很难分清。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直观的认识,特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中央电视台《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第一集,对互联网的由来和发展有清晰的认识,不再局限在无形之中,并且激发对计算机网络的探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组成;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互联网的发展,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 2、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观看《互联网时代》,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前身,产生的背景条件,为什么后来改名为Internet? 二、问题导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计算机网络? 学生回答。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视频聊天,下载图片,网上购物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老师引导难道计算机网络只有Internet吗?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呢?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抛砖引玉举例。银行ATM机业务、超市收银系统、学校食堂打卡系统等等,这些没有连接因特网,但是也是处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我们先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我们哪些功能讲起。 三、归纳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定义,功能,分类,概念性知识较多!教材重点突出,但相关知识不多,需要老师适当扩充!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三要素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 学法: 1:查阅资料法 2:自主探究法 3:归纳法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网络功能→网络定义→网络分类 一、引入课题 大家平时上网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 你可以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他也可以,大家都可以, ③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小结计算机网络定义,三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等)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HUB[集线器]、中继器等)连接起来,通过功能丰富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讯协议)而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以及常见的网络应用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深入理解,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核心原理。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介绍,各层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章: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2.2 传输媒介

传输媒介的分类,有线传输媒介和无线传输媒介的特点与应用。 2.3 编码与调制 数字信号编码,调制方法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的定义,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3.2 介质访问控制 随机访问、令牌传递和轮流传递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绍。 3.3 差错控制 差错的分类,差错检测与差错纠正技术。 第四章:网络层 4.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网络层的定义和功能,IP协议及其特点。 4.2 路由算法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等常用的路由算法介绍。 4.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的方法及其作用。

第五章:传输层 5.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传输层的功能与服务,TCP与UDP协议的特点与应用。 5.2 可靠传输机制 可靠传输的原理,滑动窗口协议和停止等待协议的实现。 第六章:应用层 6.1 应用层基础 应用层协议的定义,HTTP和DNS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介绍。 6.2 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数字证书与数字签名的原理与应用。 6.3 网络管理与性能调优 网络管理的基本原则,性能调优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以及常见的网络应用,为其深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将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初中八年级上 信息技术 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密不可分的互联网世界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 第一节密不可分的互联网世界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应用。 3.理解网络的组成。 教学重点 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分类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网络的组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excel处理数据,明白了excel的强大之处,但是这些事情都是由一台计算机来独立完成的,大家知道吗?我们的计算机还可以和其他计算机联合起来,组成计算机网络,一起完成很多其他的事情! 二、设境亮标 (一)创设情境 有人说,“互联网世界是一个网中有网的虚拟世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未来,互联网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生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们,被称为“数字原生代”,又称“数字土著”,是和高科技一起成长的一代。我们是否真地了解所处的这个时代、了解网络世界呢? (二)明确目标 1.了解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应用。

3.理解网络的组成。 三、交流探究 (一)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用传输数据的线路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按照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 2.互联网的定义 通过数据传输线路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也就是Internet。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观察教材P55及P56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根据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类?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局域网属于小范围网络,地理分布范围一般在几百米到十千米之内,主要用于构建单位内部网络。例如,学校的校园网或者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等。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网内信息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小、成本较低。家用网络也可以组建局域网。 (2)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城域网属于中型网络,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地理范围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城域网主要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运营商。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广域网属于大范围网络,通常覆盖范围是几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十千米以上,是网络系统中最大型的网络。由于广域网覆盖范围大、区域内计算机数量多,所以网络内信息传输的速率要比局域网低得多,而且网络的结构也比较复杂。 2.按传输介质进行分类 我们通常把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常用的有线介质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的是电信号,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电磁波实现信息传输,也就是无线传输。 思考讨论:有人说:“将许多国家级的广域网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目前遍布全球的互联网。”请你和同学们讨论交流,并记录大家的观点。 (三)互联网的应用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的拓朴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的定义、三要素 难点:网络的拓朴结构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重点):(展示课件,讲解) 1、学生阅读P2-3并尝试概括三个案例各体现计算机网络的什么功能。 2、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地理上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3、构计算机网络三要素: ①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路由器、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网桥、光电转换器等。 ③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请求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的任务就是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Net Ware、UNIX等。 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要交换信息,彼此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则,这个规则成为“网络协议”(Protoc ol TCP/IP)。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③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如: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 n) 电子银行(E-Banking)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三、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因特网起源于一个名叫ARPANET的广域网。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创办最初只连接了位于不同地区的四台计算机(如下图所示)。起先是用于军事科学上,后来用于商业和民用业。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即因特网。 60年代:计算机互连系统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究建立的ARPA网(ARPANET)。ARPANET网络利用租用的通信线路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构成了专门完成主机之间通信任务的通信子网。通过通信子网互连的主机负责运行用户程序,向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它们构成了资源子网。 70年代,出现局域网; 80年代,CCITT建立了使用国际线路传输声音数据的国际标准,ISO制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型互联模型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1984年。 90年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21世纪,是网络功能不断完善、速度更快、更普及。 80年代网络进入中国,90年代是中国计算机网络大发展的年代。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1)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3.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4.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协议和技术; 5. 能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a.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c.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a. 网络硬件设备:主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b. 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c.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d. 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3.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技术 a. TCP/IP协议族 b. 网络传输协议:IP、TCP、UDP等 c. 网络应用协议:HTTP、FTP、SMTP等 d. 网络安全协议与技术:SSL/TLS、VPN等 4. 计算机网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a. 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 b. 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c. 网络拓扑调整与优化 d. 网络故障排除与修复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例法: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3. 实践法:开展网络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故障排除。 四、教学资源

1. 电子教案和课件:提供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件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 2. 实验设备和工具:提供实验室环境和网络设备,配备相应的软件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问答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计算机网络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1. 第一周:计算机网络概述 2. 第二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3. 第三周:TCP/IP协议和网络传输协议 4. 第四周:网络应用协议和安全协议 5. 第五周:计算机网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七、教学反思

计算机网络认识教案

计算机网络认识教案 【篇一:1.1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内容标准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 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一、教材分析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 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 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它的分类。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 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 是为了将来的学习需要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多年的使用,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的使用方法,也知道网络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便利。但是,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除了他们所认识的应用 外还有什么功能,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等问题都是一知半解。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组成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总结概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定义。 2、通过搜集典型的例子和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强调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资源共享”的功能。 3、计 算机网络的分类五、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定义的理解 2、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六、教 学方法 1、交流、讨论实地考察归纳概括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反思 【篇二:《认识计算机网络通信》教案】

(完整版)1.1认识计算机网络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支持下,将多台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用于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起源于一个名叫ARPANET的广域网;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创办;最初只连接了位于不同地区的四台计算机。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即因特网。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服务器:在网络上提供资源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②工作站:在网络上使用资源的计算机称为工作站。 ③网络设备: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路由器、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网桥、光电转换器等。(实物展示) ④网络协议:网络中为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常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⑤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2000、UNIX、Linux 等。 四、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③协同工作(分布处理)。如: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教育、电子银行、电子商务 五、网络的分类 ①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②按交换方式来分类:Ethernet(以太网)、分组交换网,ATM (异步传输模式)网,帧中继网等等(电路交换网络)一般的电话线路采用的就是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Ip电话采用的也是分组交换技术 ③按拓扑结构来分类:总线网,环形网,星型网、树型、混合型等(总线网):优点:节点的插入和拆卸非常方便,易于网络的扩充;缺点:容易引起信号的冲突和竞争环形网):优点:结构坚固、负载能力强且均衡、无信号冲突;缺点:技术较为复杂(星型网):优点:增加站点容易,成本低;缺点:是中央节点出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可靠性欠佳 ④通信媒体类型:有线网,无线网,陆地网,卫星网等等 六、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1.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售饭、用水) 学生管理系统(学籍、成绩、德育、健康) 2.办公自动化:OA、电子办公平台(文件、邮件、留言、视频会议)

《第1课 计算机网络》精品教案

第1课计算机网络 二、一、计算机的发展 (一)什么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发展史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 1.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计算机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中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

机——CJ-1,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产业体系。然而,受到国际技术封锁和物质条件限制,中国的计算机发展相对较慢。 2.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计算机行业迎来了快 速发展的时期。从开始引进国外计算机技术并组装计算机,到逐步自主研发和生产计算机,中国在硬件和软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计算机企业,如联想、华为等,它们成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3.21世纪以来,中国计算机的发展持续迅猛。中国政 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支持计算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也迅速普及,带动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需求。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计算机发展情况,并做简单汇报。 二、计算机网络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协议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二)常见网络设备 (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 通过实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况。 了解国内 外计算机 的发展情 况,并做简 单汇报。 通过课本 了解计算 机网络的 概念及网 络设备。 通过实例 通过小组活动,进 一步了解国内外计 算机的发展情况。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 概念。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 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界信息技术高速开展的象征。 2、通过电脑上网,明白青少年的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3、利用电脑网络,制作一张电子文本宣传卡,宣传文明使用网络的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开展的象征。 2、通过电脑上网,明白青少年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难点: 能辩证地看待电脑网络,明白不正确上网的害处,懂得明辩是非、文明上网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指导电脑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制作虚拟网络,把本课所要学的内容置于网上。 2、搜集一些不正确上网的报道。 教学设计: 一、交流网络的作用 1、教师组织谈话内容: 〔1〕你们经常上网吗? 〔2〕说一说上网可以干什么。 2、教师出示课题:网络世界。 3、学生自学,说一说自己是否享受过上网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4、教师小结:有了电脑网络,我们的创作文字、图像和照片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发送到世界的其他角落。网络使世界变小,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

二、探究“智慧谷〞 1、学生自学,思考自己认同其中的哪些观点。 2、教师提问: 〔1〕网络内容良莠不分,如何自觉抵抗不健康的网站? 〔2〕什么是“资源共享〞? 〔3〕沉迷网络有何危害? 3、小组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 4、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评。 三、做个网络文明小公民 学生读读记记《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畅谈学习体会。 四、实践活动 学生制作一份电子宣传卡,宣传文明上网的知识,发送给朋友。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脑的外观。 2、了解Windows桌面和桌面背景。 技能目标 1、掌握开机的方法。 2、掌握鼠标的根本操作:单击和右击。 3、通过设置桌面背景,来熟练鼠标的操作。 4、会平安关机。 情感目标 通过始学教育,了解有关进入网络教室纪律和卫生的考前须知。让学生明白,网络机房是一个教学场所,与“网吧〞的性质不同。在网络教室里,必须知道哪些事对学习有益,是可做的;哪些事是对学习无益的,不可做的。 重点难点: 重点:鼠标的操作。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共6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共6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平遥职业中学 阮宇科 【教学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3、掌握如何组建基本的计算机局域网。【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如何组建基本的计算机局域网。【教学难点】 如何组建基本的计算机局域网。【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实践操作演示【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低位,而人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日益重视,本节课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学习如何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软件和协议的管理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由定义可知: (1)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 (2)以数据交换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使不同软硬件环境、不同网络协 议的网可以互连,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2)向高性能发展。追求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采用多媒 体技术,提供文本、声音图像等综合性服务。 (3)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多方面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综合的多 功能服务,并更加合理地进行网络各种业务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 开放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算 机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的结合, 可以使众多的个人计算机不仅能够同时处理文字、数据、图像、声 音等信息,而且还可以使这些信息四通八达,及时地与全国乃至全世 界的信息进行交换。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50年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主机计算机与 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 用昂贵的问题。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第二阶 段(60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采用 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主 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案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案 【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___高教社____中职】【篇二:中职网络基础教案(网络基础)】 第一章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率和功能 对计算机网络组成,分类有充分认识 教学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方式: 讲授与提问 教学内容: 第一讲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个课时)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机系统独自运行,如何使不同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成 为一种客观需求,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这种需求有了实现的可 能。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从最早的简单互连到现在无处不在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 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多主机互联的 计算机网络→标准计算机网络→全球化的internet。如今网络正不断 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必将改变我们的未来。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 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 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 算机网络。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办公网络、校园网络,以及我们访问 的internet,都属于计算机网络。网络的规模可大可小,最小的计算 机网络可以是两台计算机的互联,最大、最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是全 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

网络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互联在一起的。计算机之间的互联是指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互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算机间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电话线、光纤等有形通信介质连接;另一种是通过红外光、激光、微波、卫星通信信道等无形介质互联。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1)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相互间需要共享资源、信息交换与传递。 2)两个以上能独立操作的计算机之间要拥有某种通信手段或方法进行互联。 3)两个以上的独立实体之间要做到互相通信,就必须制定各方都认可的通信规则,也就是所谓的通信协议。 4)需要有对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或分散管理的软件系统,即所谓的网络操作系统。上述四个要素是充分必要的,缺一不可。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越普及、应用范围越广,就越需要将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网络。 1.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952年,美国就建立了一套sage系统,sage系统的诞生被誉为计算机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计算机网络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终端 计算机终端网络又称为分时多用户 联机系统,其结构如图1-1所示。 终端终端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规模庞大、价格昂贵,设置在专用机房,并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在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各个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分时轮流地使用中央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这样既克服了到机房排队等待的现象,又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终端设备是用户访问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窗口,它具有特殊的编辑和会话功能。一台计算机所能连接的终端的数量随其中央主计算机的性能而定,处理能力强且运行速度快的计算机连接的终端设备就多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如图1 图1 图 2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见图3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第一章:网络概述 第一讲:网络定义、功能、发展 2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网络的定义 2、掌握网络的发展及各阶段特点 3、掌握网络的功能 教学重点:网络的功能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广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狭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互联 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数据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等功能。 二、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计算机系统 2 1969年,美国的arpanet网络建立,四台计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标志计算机网络正式形成 3、网络的成熟阶段 (1)局域网的发展:

lan操作系统的形成如:novell,nuix,windowsn nt 2000/2003及IEEE802体系形成 (2)osi体系形成: Iso组织规定了网络规范,提出了osi模形 4、网络的互联(internet) 90年代,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联在一起够成了internet. 5、信息高速公路 21世纪,光纤作为一种传输介质,使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使网络速度进入到了下全新时代,标志着进入信息社会。 三、网络的发展方向: 1、三网合一 三网合一就是电话网(也叫电信网)数字网(也叫计算机网)和电视网可以在一起使用,最常见的案例就是中国电信的 ADSL了,可以接电话电脑和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在向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网络的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打电话、上网和看电视等多种服务 2、“三金”工程形成 1993年,朱镕基主持国务院会议时提出了建设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卡”“金关”工程。 金桥:属于信息的基础建设,是要建设中国的社会信息平台,建设国家的公共经济信息网。是三金工程中的基础。 “金卡”是指电子贷币工程。就是银行信用卡支付系统工程。是以电子信息转帐的方式实现一种贷币的流通形式。是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关”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工程,推动海并报关业务的电子化,从而节省数据传输的成本和时间。 3、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第一阶段:1986-1993年,我国与国际互联网是间接连接。手段是国际长途拔号。这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仅用于internet中的mail(电子邮件) (2)1993-1994,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开通了一条64Kb的卫星专线。标志在中国真正实现了互联网的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