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取开关量实验(微机实验)

读取开关量实验(微机实验)

读取开关量实验(微机实验)
读取开关量实验(微机实验)

实验4 读取开关量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32位汇编语言,学习对32位的I/0接口进行读写操作,掌握对16位的I/O 端口进行读写操作。

2.学习使用74LS245和74LS244来扩展输入口。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HTWK-2实验箱一台

实验要求

根据配置空间的原理,通过编程将PCI卡开放给用户的I/O 端口空间读出

编写汇编程序来对2片74LS245 进行读操作,读出当前拨位开关的状态

实验内容1

读取开关量,在实验箱的32位总线上有4片74LS245(地址04H)对应了32个开关量,可用一条32 位指令IN EAX,DX将32个开关的状态全部读回到EAX 寄存器中,并且显示在屏幕上。。运行程序后显示THE RESULT IS 加上开关量的输出值

实验步骤

1.接线:无需接线。

2.把D盘“程序”文件夹中SWITCH.ASM文件复制到D:\BIN。

3.重启计算机进入纯DOS,使用CD命令到BIN 路径下,输入下面命令后回车。

4.编译:tasm /zi SWITCH.ASM (注:“.ASM”可省略)

5.连接:tlink /v/3 SWITCH.OBJ (注:“.OBJ”可省略)

6.运行:SWITCH.EXE (注:“.EXE”可省略)

7.运行结果显示的数据值与32位开关输入相对应。如32拨位开关的状态为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1111 1111 1100,则屏幕上应显示THE RESULT IS 0000FFFC 8.把BIN文件夹下“SWITCH.ASM”源程序及生成“.map”、“.obj”、“.exe”文件删除掉。实验内容2

读取16位开关量,本实验中所用的芯片是2片74LS245,参考书中P234,分配的地址为

04H,05H.试编程实现读取16位的开关量的程序。程序名为SHIYAN4.ASM。运行程序后显示“THE SWITCH IS”加上16位开关量的输出值。注意,这时拨高16位的开关对输出结果没有影响。实验步骤

1.按实验3的操作步骤,生成SHIY AN4.ASM文件。并编译,调试。也可直接采用EMU8086或任一款集成编译器生成SHIY AN4.ASM文件并完成编译,在EMU8086或其它集成编译器均有出错提示。改正错误后确定能生成.OBJ文件和.EXE文件。生成的”.EXE”文件可直接拖到TD.EXE调试。

2.重启进入纯DOS,打开实验箱电源

3.编译:tasm /zi shiyan4.ASM (注:“.ASM”可省略)

4.连接:tlink /v/3 shiyan4.OBJ (注:“.OBJ”可省略)

5.运行:shiyan4.EXE (注:“.EXE”可省略)

6.运行结果显示的数据值与16位开关输入相对应。如32拨位开关的状态为0100 0011 0011 0001 0011 1111 1111 1100,则屏幕上应显示”THE RESULT IS 3FFC”

观察屏幕是否出现想要的结果,如果不是,重新调试,直到显示出想要的结果为止。

7.把文件夹下“SHIYAN4.ASM”源程序及生成“.map”、“.obj”、“.exe”文件删除掉。

(注意:在D盘“程序”文件夹下有SHIYAN4的部分源代码,如果编写不出完整的源程序可参考,后面直接编写读16位开关量的程序即可)

8.把BIN文件夹下“SHIYAN4.ASM”源程序及生成“.map”、“.obj”、“.exe”文件删除掉。实验报告要求:

1.仔细观察SWITCH.ASM汇编语言源程序,给程序段

MOV EDX,D244

IN EAX,DX

MOV DWORD PTR TEMP,EAX

MOV AH,09H

MOV DX,OFFSET TAB

INT 21H

MOV AX,WORD PTR TEMP+2

CALL DISPWORD

加上注释,对有注释的地方不可直接抄录,要注释详细。如几条语句完成一个功能可注释为:以下某几条语句完成什么功能。

2.说明SWITCH.ASM中的DISPWORD子程序完成什么功能

3.写出实验内容2的汇编语言源程序,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电源开关控制系统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开关、传感器、单片机和网络控制端,电源开关与传感器连接,单片机与传感器连接,网络控制端与单片机连接,网络控制端还设有处理器和信号装置,信号装置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将信号指令用过信号装置分别传递给传感器与单片机,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源开关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单片机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打开或关闭,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会通过信号装置反馈到处理器,处理器会将信息分析并上传到云服务器上。本技术增强了电源开关的可操作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大大的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性,适合广泛应用和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传感器、单片机和网络控制端,电源开关与传感器连接,单片机与传感器连接,网络控制端与单片机连接,网络控制端还设有处理器和信号装置,信号装置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将信号指令通过信号装置分别传递给传感器与单片机,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源开关的运作数据,单片机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打开或关闭,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会通过信号装置反馈到处理器,处理器会将信息分析并上传到云服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由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端还连接有移动信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信号端为手机、电脑或蓝牙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装置为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信息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装置与处理器采用有线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采用RJ45有线网络接口与所述信号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可将数据信息整理成数字或图表型报告。 技术说明书 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电源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电子警察、治安卡口、

第4章开关量信号的输入输出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4章开关量信号的输入输出 第四章开关信号的输入/输出 1.开关和开关量信号的区别? 开关是一种有二个可选择的、有固定位置的装置,主要用于向单片机输入电平信号。开关量信号就是通过拨动开关的位置,使单片机得到的一个固定不变的电平信号。在智能仪器中用于向单片机输入控制命令或数据,开关信号可以通过机械式开关、电子式开关、温度开关等方式产生。 2.开关量信号的特点是什么? 只有开和关、通和断、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的信号叫开关量信号,在智能仪器的电子电路中,通常用二进制数0和1来表示。 1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4章开关量信号的输入输出 3.开关量信号的作用? 开关量输入、输出部分是智能仪器与外部设备的联系部 件,智能仪器通过接受来自外部设备的开关量输入号和向外部 设备发送开关量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状态的检测、识别和对 外部执行元器件的驱动和控制。 4.常见电子开关都有哪些? 常见电子开关有:扳键开关、BCD码拔盘开关、磁性开关、光敏器件开关(光电开关、光纤开关等)、温度超限开关。 5.电子开关的缺点是什么?如何解决该缺点? 由于外部装置输入的开关量信号的形式一般是电压、电流 和开关的触点,这些信号经常会产生瞬时高压、过电流或接触 抖动等现象。因此为使信号安全可靠,在输入到单片机之前必 须接入信号输人电气接口电路,对外部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电平转换和隔离保护等。 2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4章开关量信号的输入输出 外界的开关量信号在一般情况下可直接连入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仪器中。但当外界的开关量信号的电平幅度与单片机I/O端口的信号电平不 相符时(由于这些电平信号功率有限,加上外界还存在各种干扰和影响),应在电平转换后(采用各 种缓冲、放大、隔离和驱动电路等措施),再输入到单片机的I/O端口上。 3

微机原理实验 源程序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实验指导书 杨霞周林英编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2009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指导是为适应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微机原理及应用方面的课程需做大量软硬件实验的需要而编写的,供学生编程用。完成本实验指导中的实验,可使学生基本掌握8086/8088的结构原理、接口技术、程序设计技巧。手册中详细叙述了各实验的目的、内容,列出了接线图、程序框图和实验步骤。 主要学习内容为80X86语言实验环境配置、汇编源语言格式、输出字符、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以及加减乘除等指令操作、通用接口芯片的接口编程与使用。所有实验都是相互独立的,次序上也没有固定的先后关系,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选择相应实验。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出综合加减乘除等指令,以及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等程序控制程序、看懂一般接口芯片电路图。

目录 实验一清零程序 (4) 实验二拆字程序 (6) 实验三数据区移动 (8) 实验四多分支程序设计 (10) 实验五多字节减法运算 (13) 实验六显示程序 (16) 实验七 8251串口实验 (20) 实验八步进电机控制 (26) 附录一汇编语言的存储模型 (36) 附录二 8279键值显示程序 (37)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STAR系列实验仪一套、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把RAM区内4000H-40FFH单元的内容清零。 四、程序框图 五、源程序清单 .MODEL TINY .STACK 100 .DATA .CODE ORG 0100H START: MOV BX,4000H MOV AX,0000H MOV CX,80H L1: MOV [BX],AX INC BX INC BX LOOP L1 JMP $ END START 六、实验步骤

实验三 四种常用开关量传感器的使用

棕黑兰 实验三 四种常用开关量传感器的使用 1、目的 ● 学习常用的几种三线制开关量传感器(光电开关、接近开关、霍尔开关、限位开关)使用方法。 2、器材 ● 传感器实训台的操作板1的直流电压源、操作板2:霍尔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式传感器电路。操作板3中的限位开关电路。 ● 跳线、万用表等实验器材。 3、实验方法 本平台中的这三种开关量传感器均采用三线式如图1,导线颜色为棕、黑、红,一般的棕色为电源正极,兰色为电源负极,黑色为输出端。 光电开关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 图1 具体接线方法如图 1所示,对于光电式传感器电路(光电开关),将V+ 、V-端口分别接+12V 直流电压源的正负端,将VO 输出接万用表正极表笔,万用表负极表笔接GND12(V-), 当有物体正对光电开关输入端且距离小于300mm 时,输出端VO 的电平将有所变化。 接近开关属于一种有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电感式和电容式,电感式接近开关它由LC 高频振荡器和放大处理电路组成,利用金属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电磁场的振荡感应头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

流。这个涡流反作用于接近开关,使接近开关振荡能力衰减,内部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金属物体接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这种接近开关所能检测的物体必须是金属物体,检测距离由0.8mm至150mm。 平台中的接近开关动作条件是:当有金属(铁制品)正向面对接近开关输入端,且距离小于传感器的动作距离(如8mm)时,接近开关的输出端电平将发生翻转。 霍尔开关的输入端是以磁感应强度B来表征的,当B值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霍尔开关内部的触发器翻转,霍尔开关的输出电平状态也随之翻转。 限位开关作为工控系统中常用的器件几乎随处可见,例如电梯、机床、大型机械中都可见到它的身影,它同行程开关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自动化流水线等轻型及中型负载的场合,可检测物体动作状态,例如存在与不存在、运动位置、行程终点等等。 本系统中限位开关的公共端、常开端、常闭端已分别接到台面COM、NO、NC处,将其中一对触点串联到被控制电路中,当外力作用于限位开关时,常开触点NO闭合至公共端COM,同时COM与常闭触点NC断开。

开关量

第一章 1、什么是开关量,开关量和模拟量、数字量的区别,图形如何?注意坐标意义 开关量:在时间上连续,在幅值上是二值化的量。 模拟量: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连续 数字量: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不连续 图形:P1 2、开关量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 顺控系统 顺序控制系统SCS 保护系统 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 汽轮机紧急跳闸保护系统ETS 报警系统ANN 3、正逻辑和负逻辑电路 正逻辑:用高电平表示逻辑1,低电平表示逻辑0。 负逻辑:用高电平表示逻辑0,低电平表示逻辑1。 4、热工自动化系统包括哪些? 控制Control监测Monitor保护Protection顺控Sequence 5、开关量控制的特点 1).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常常需要进行多个被控对象的多步动作的控制。 2).动作有比较固定的规律,而且不随意改变。 3).动作有时不仅根据条件进行,还要根据前一个动作的持续时间去进行。 4).动作通常是有始有终或周期性的。 5).有专用的控制装置来完成控制任务。 第二章 1、开关量控制技术有哪几种操作控制技术和自动保护技术 1)成组控制(手动) 将几个相同操作要求的被控对象,用一个操作开关同时操作。 例如:用于同时开、关某几个阀门或开甲同时关乙的场合。 2)选线控制(手动) 是针对设备的一对一操作方式而言的,遵循先选线后操作的原则。 例如:在锅炉的一次风挡板、二次风挡板方面应用。 缺点: 公共部分故障,会使所有操作失控。 要先选线,后操作,不能同时和快速操作。 3)程序控制(自动) 将复杂的热力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局部控制系统,选配适当的控制装置,通过它的发出操作指令,使局部控制系统中的相关被控对象按照启停和运行规程自动完成操作任务。 例如:机炉辅助设备启停保护系统,锅炉吹灰系统,输煤系统,水处理系统。 局部顺控、辅机顺控、主机顺控、机组顺控 4)联动控制(自动) 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形成某些特定的逻辑关系,类似成组操作,使多个控制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操作和保护方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清零程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清零程序 篇一: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分工: 报告人 同组人 实验时间:20XX.12.10 课程设计 一、题目要求 (1)在数据段首址为0100h开始的内存区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顺次存入二进制数15~0共16个字节的数据; (2)将上述源区内容传送到目的内存区2(首址为1100h)中; (3)检验上述传送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在紧跟内存区2后的第一个字节 开始写入AscII码“eRRoR”,否则写入“oK”。 (4)用冒泡法将上述内存区2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

次序重新排列,排列后存放在内存区3(开始地址为2100h)。 (5)将上述内存区2和内存区3的第100个数据分别乘以2,并转为bcD码,保存在各自存储区的末尾。再将上述两个bcD码相乘,其结果保存在内存区1的末尾处。 二、实验程序框图 三、程序代码 codesegment assumecs:code DATA1db16dup(?) DATA2dbeRRoR DATA3dboK ;在数据段首址为0100h开始的内存区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顺次存入二进制数15~0共16个字节的数据start: movax,0100h;规定目标程序存放单元的偏移量 movds,ax;数据段地址 moves,ax movsi,offsetDATA1;偏移地址 movcx,0010h;循环次数 movbx,0100h moval,ofh s1:

movcs:[si],al mov[bx],cs:[si] incsi incbx decal loops1 nop ;将内存区1数据搬移到内存区2中 movcx,16 movsi,0100h movbx,1100h s2: moval,[si] mov[bx],al incbx loops2 nop ;对比内存区1的数据与内存区2的数据是否相同mov cx,16 movsi,0100h movbx,1100h comp:

电脑开关电源控制器

CG8010DX 电脑开关电源控制器 概述: CG8010是应用于开关电源方面的有完整保护功能的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台式PC(个人电脑)的开关电源部分。CG8010包括如下不同的功能: 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电源正常输出(PGO)﹑远程开/关控制等。只需少量外接器件就可以实现个人电脑的开关电源部分所有功能。 特性: ● 完整的PWM控制和保护功能 ● 3.3V/5V/12V/PT 过压保护 ● 3.3V/5V/12V 欠压保护 ● 280ms 电源正常输出 延时 ● PG开漏输出 ● PWM开漏输出 ● 280ms 欠压保护延时 ● 远程开/关控制 ● 软启动功能 ● DIP16封装 管脚图:(DIP16) 脚位说明: 脚位名称类型功能 1 V33 输入 3.3V过压、欠压检测输入 2 V5 输入 5V过压、欠压检测输入 3 V12 输入 12V过压、欠压检测输入 4 PT 输入额外的过压保护输入 5 GND 电源地 6 RT 输出通过外接电阻(120K?)实现振荡频率

7 C1 输出 PWM 开漏输出1 8 C2 输出 PWM 开漏输出2 9 REM 输入远程开/关机输入 REM为低电平,表示开关电源开机; REM为高电平,表示开关电源关机。 10 SS 输出通过外接电容实现软启动 11 PG 输出电源正常信号(POWER GOOD)输出 当PG为高电平时,电源正常(漏极开路); 当PG为低电平时,电源不正常(漏极开路)。 12 DET 输入额外的保护输入端 13 VCC 电源电源 14 OPOUT 输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 15 OPNEGIN 输入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 16 VADJ 输入误差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 内部框图: 极限值:(VCC=5.5V) 符 号 参 数 极限值 单 位 VCC管脚13的直流输入电压 5.5 V Vcc1,Vcc2 管脚C1,C2的输出电压 5.5 V Icc1,Icc2 管脚C1,C2的输出电流 200 mA PD 功耗 200 mW Topr 工作的环境温度 -10~+70 ℃ Tstg 储存温度 -65~+150 ℃

4.3 S7-200用于开关量控制系统

4.3 S7-200用于开关量控制系统 1. 关于开关量控制系统 开关量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都是只有两个状态的开关量。这类控制系统又可以分为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 控制过程主要靠手动去实现。只是有些个别环节,如连锁保护、过限保护等环节可以自动实现。手动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特别是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在维修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半自动控制 这种控制的特点是一旦控制系统被启动起来之后,控制过程将自动完成。不须要人工去干预。但是,当一个周期完成以后,它会停止而不会继续启动系统运行。如果系统需要再次启动,则必须再次人工启动。所以有时把这种控制又叫做单次控制。这种系统在实际控制中很常见,它比手动控制方便,速度也很快。虽然比自动控制速度慢一些,但是,它在控制过程中进行参数的修改、调整比自动控制更方便。 ·自动控制 一旦系统启动之后,就可以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控制。整个控制过程无人工干预。一个循环之后可以自动启动下一个循环。于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则对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要求都很严格,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尤为重要。 2.开关量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例4-3-1图4-3-1是一个机械手的顺序控制系统。 ·控制要求:

机械手一个循环周期可分为八步。第一步是当工作台A 上有工件出现时(可以由光电耦合器PH 检测到,当检测到有工件时I1.5=1),机械手开始下降。当机械手下降到位时(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当下降到位时I0.5=1),机械手停止下降,第一步结束。第二步是机械手在最低位开始抓紧工件,约l0秒钟抓住、抓紧,第二步结束。第三步是机械手抓紧工件上升。当机械手上升到位时(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当上升到位时I0.4=1),机械手停止上升,第三步结束。第四步是机械手抓紧工件右移。当机械手右移到位时(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当右移到位时I0.7=1),机械手停止右移,第四步结束。第五步是机械手在最右位开始下降。当机械手下降到工作台B 到位时(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当下降到位时I0.5=1),机械手停止下降,第五步结束。第六步是机械手开始放松工件,所需时间大约l0秒钟。10秒钟之后工件放开,第六步结束。第七步是机械手开始上升。机械手上升到位 时 (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当上升到位时I0.4=1),停止上升,第七步结束。 第八步是机械手在高位开始左移,当左移到位时(可以由限位开关检测到,左移到位时I0.6=1),机械手停止左移。第八步结束。机械手工作一个周期完成。等待工件在工作台A 上出现转到第一步。工艺要求有三种控制方式,自动、单动和手动。 ·硬件选择: 从工艺要求中可以看出,从控制方式选择上需要3个具有连锁功能的启动按钮,分别完成自动方式I0.0、单动方式I0.1和手动方式I0.2的启动,还需要一个停止按钮I0.3用来处理在任何情况下的停止运行。机械手运动的限位开关有4个,高位限位开关I0.4、低位限位开关I0.5、左位限位开关I0.6和右位限位开关I0.7。手动控制输入信号有5个按钮组成,下降按钮I1.0、上升按钮Il.1、抓紧按钮I1.2、左移按钮I1.3和右移按钮Il.4。工作台A 上有工作检测PH 器的输入信号Il.5。共有l4个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有机械手下降驱动信号Q0.0、上升驱动信号Q0.1、右移驱动信号Q0.2、左移驱动信号Q0.3和机械手抓紧驱动信号Q0.4。共有5个输出信号。 该系统需要输入14点,输出5点。可选择S7-200系列的CPU224就可以满足要求,也可以选择CPU222和一个I/O 模块EM223组成控制系统。本例子中选择一个CPU224作为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见图4-3-2。 ·输入输出点的地址分配: 本系统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如表4-3-1。

开关量采集电路设计

开关量采集电路设计 开关量采集电路适用于对开关量信号进行采集,如循环泵的状态信号、进出仓阀门的开关状态等开关量。污染源在线监控仪可采集16路开关信号,输入24V 直流电压;设定当输入范围为18~24VDC 时,认为是高电平,被监视的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当输入低于18VDC 时,认为是低电平,被监视的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为了避免电气特性及恶劣工作环境带来的干扰,该电路采用光电耦合器TLP521对信号实现了一次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同时,还安装有LED 工作指示灯,可以使用户对每一通路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其中一路的开关量采集电路如图1所示: 图 1 开关量采集电路 光耦TLP521将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三级管相互绝缘的组合在一起,发光二极管为输入回路,它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发光三极管为输出回路,它将光能再转换成电能,实现了两部分电路的电气隔离。 当输入范围为18 ~24VDC 时,认为是高电平,此时光耦导通,电阻R10、R14和发光二极管共同构成输入回路。 根据光耦导通时电流为4 ~10mA ,当输入最高电压24V 时, mA V R R mA V 42414101024<+<,即Ω<+<Ωk R R k 614104.2 当输入低于18V 时认为是低电平,此时光耦的工作电流肯定低于4m A ,此时光耦不导通,电阻 R10、 R14和R12共同构成输入回路,所以: mA R R R V 412 141018<++,即R10+R14+R12>Ω。在设计中,选择R10=R12=2 k Ω,R12=1 k Ω。 光耦导通的最小电流为4mA ,根据光耦的电流传输比CTR(Current Transfer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学号: 姓名: 2012 年 6 月 9 日

目录 实验1 EMU8086模拟器的使用 (3) 实验2 数据传送指令的使用 (5) 实验3 多位十六进制加法运算实验 (9) 实验5 循环程序实验 (11) 实验6 由1 到100 求和实验 (13) 实验7 求表中正数_负数_0 的个数实验 (14) 实验8 数据排列实验(冒泡排序) (16) 实验9 系统功能调用(大小写转换) (18) 实验10 阶乘(递归运算) (20) 实验11 ProteusIO工程文件的建立 (21) 实验12 IO口读写实验(245、373) (22) 实验13 8255 接口实验 (24) 实验14 声光报警 (25) 实验总结 (28)

实验1 EMU8086模拟器的使用 一实验要求 利用EMU8086模拟器环境,完成创建源程序文件,运行调试,实验结果的查看二实验目的: 熟悉EMU8086实验环境 三EMU8086环境: 1 模拟器编辑窗口 2 模拟器调试窗口

四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1:新建文件。 运行emu8086 1. 新建文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COM模板,在模拟器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程序代码: MOV AX, 1020H MOV BX, 2030H MOV AX, BX ADD AX, BX MOV [BX], AX MOV [2032H], AX HLT 2. 编译:单击“编译”按钮,对程序段进行编译; 3. 保存:编译通过,单击“完成”按钮,将其以文件名“EXP1”保存在本地磁盘上。 4. 仿真:单击“仿真”按钮,打开模拟器调试窗口和源文件窗口。 5.在模拟器调试窗口中的寄存器组区,查看数据寄存器AX,BX,CX,DX;段寄存器CS,ES,SS,DS;指令指针寄存器IP;指针寄存器SP,BP;变址寄存器SI,DI;标志寄存器的值。 6.单击“单步前”按钮,单步执行程序,并观察每次单步执行后,相关寄存器值的变化。 7.单击“重载”按钮,将程序重载,并调整指令运行步进时延为400毫秒,单击“全速”按钮,运行程序, 8.程序运行之后,在程序调试窗口中,选择[view]/[memory],查看模拟器环境中,内存单元0700:0100开始的连续10个单元的内容 9.将“存储器”中的地址改为0700:2030,查看开始的四个字节的内容,并思考其内容与程序

电源系统开关控制器的

电源系统开关控制器的MOSFET选择 DC/DC开关控制器的MOSFET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考虑MOSFET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并不足以选择到合适的MOSFET。要想让MOSFET维持在规定范围以内,必须在低栅极电荷和低导通电阻之间取得平衡。在多负载电源系统中,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图1—降压同步开关稳压器原理图 DC/DC开关电源因其高效率而广泛应用于现代许多电子系统中。例如,同时拥有一个高侧FET和低侧FET的降压同步开关稳压器,如图1所示。这两个FET会根据控制器设置的占空比进行开关操作,旨在达到理想的输出电压。降压稳压器的占空比方程式如下: 1)占空比(高侧FET,上管)=Vout/(Vin*效率) 2)占空比(低侧FET,下管)=1–DC(高侧FET) FET可能会集成到与控制器一样的同一块芯片中,从而实现一种最为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为了提供高电流能力及(或)达到更高效率,

FET需要始终为控制器的外部元件。这样便可以实现最大散热能力,因为它让FET物理隔离于控制器,并且拥有最大的FET选择灵活性。它的缺点是FET选择过程更加复杂,原因是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一个常见问题是“为什么不让这种10A FET也用于我的10A设计呢?”答案是这种10A额定电流并非适用于所有设计。 选择FET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额定电压、环境温度、开关频率、控制器驱动能力和散热组件面积。关键问题是,如果功耗过高且散热不足,则FET可能会过热起火。我们可以利用封装/散热组件ThetaJA或者热敏电阻、FET功耗和环境温度估算某个FET的结温,具体方法如下: 3)Tj=ThetaJA*FET功耗(PdissFET)+环境温度(Tambient)它要求计算FET的功耗。这种功耗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部分:AC和DC 损耗。这些损耗可以通过下列方程式计算得到: 4)AC损耗:AC功耗(PswAC)=?*Vds*Ids*(trise+tfall)/Tsw 其中,Vds为高侧FET的输入电压,Ids为负载电流,trise和tfall为FET的升时间和降时间,而Tsw为控制器的开关时间(1/开关频率)。 5)DC损耗:PswDC=RdsOn*Iout*Iout*占空比 其中,RdsOn为FET的导通电阻,而Iout为降压拓扑的负载电流。其他损耗形成的原因还包括输出寄生电容、门损耗,以及低侧FET空载时间期间导电带来的体二极管损耗,但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讨论AC和DC损耗。

C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目录 第一章开发环境安装使用说明 (3) 第二章基于51单片机系统资源实验 (12)

实验1 IO开关量输入实验 (12) 实验2 IO输出驱动继电器(或光电隔离器)实验 (13) 实验3 IO输入/输出---半导体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验 (14) 实验4 外部中断----脉冲计数实验 (15) 实验5 计数器实验 (16) 实验6 秒时钟发生器实验 (17) 实验7 PC机串口通讯实验 (18) 实验8 RS485通讯实验 (19) 实验9 PWM发生器(模拟)实验 (20) 实验10 蜂鸣器实验 (21) 第一章开发环境安装使用说明 一、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 1.Keil u Vision2的安装步骤如下

将安装文件拷贝到电脑根目录下,然后双击图标,如图1-1所示:注意:去掉属性里的只读选项。 图1-1 启动安装环境对话框 2.选择Eval Version。然后一直next直至安装完成,如图1-2所示: 二.在Keil uVision2中新建一个工程以及工程配置 1.打开Keil C环境,如图1-3所示。

图1-3打开工程对话框 2.新建工程或打开工程文件:在主菜单上选“Project”项,在下拉列表中选择“New Project”新建工程,浏览保存工程文件为扩展名为“.Uv2”的文件。或在下拉列表中选择“Open project”打开已有的工程文件。如 图1-4所示: 图1-4 新建工程 3.环境设置:新建工程文件后,在工具栏中选择如下图选项设置调试参数及运行环境,或从主菜单“Project”项中 选择“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1’”,打开如下图1-5设置窗口。

微机原理实验程序

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减实验 一、实验要求: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减,要求被减数,减数均以ASCII码形式按顺序 存放在以DATAI和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 DATAI处。 二、实验目的:1.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2.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连好实验箱后接通电源,打开上位机软件88TE进入软件调试界面: 点击“文件\打开”文件路径为C: \88TE\cai\asm\Ruanjian\Rjexp1.asm。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b5E2RGbCAP

点击编译连接生成可执行的exe文件。 通过单步运行调试程序,打开寄存器查看其变量变化情况。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程序:

文件路径为C:\88TE\cai\asm\Ruanjian\Rjexp1.asm DATA SEGMENT DATA1 DB 33H,39H,31H,37H,38H 。第一个数据<作为被减数)DATA2 DB 36H,35H,30H,38H,32H 。第二个数据<作为减数)MES1 DB '-','$' MES2 DB '=','$'p1EanqFDPw Array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 DB 20 DUP(?> TOP EQU LENGTH STA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MOV AX,STACK MOV SS,AX MOV AX,TOP MOV SP,AX MOV SI,OFFSET DATA1 MOV BX,05 CALL DISPL MOV AH,09H LEA DX,MES1 INT 21H MOV SI,OFFSET DATA2 MOV BX,05 CALL DISPL MOV AH,09H LEA DX,MES2 INT 21H MOV SI,OFFSET DATA1 MOV DI,OFFSET DATA2 CALL SUBA 。减法运算 MOV SI,OFFSET DATA1 MOV BX,05 。显示结果 CALL DISPL MOV DL,0DH MOV AH,02H INT 21H MOV DL,0AH MOV AH,02H INT 21H INT 21H MOV AX,4C00H INT 21H DISPL PROC NEAR 。显示子功能 DSI: MOV AH,02 MOV DL,[SI+BX-1] 。显示字符串中一字符 INT 21H

开关电源控制环设计原理

开关电源控制环设计原理 1. 绪论 在开关模式的功率转换器中,功率开关的导通时间是根据输入和输出电压来调节的。因而,功率转换器是一种反映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而使其导通时间被调制的独立控制系统。由于理论近似,控制环的设计往往陷入复杂的方程式中,使开关电源的控制设计面临挑战并且常常走入误区。下面几页将展示控制环的简单化近似分析,首先大体了解开关电源系统中影响性能的各种参数。给出一个实际的开关电源作为演示以表明哪些器件与设计控制环的特性有关。测试结果和测量方法也包含在其中。 2. 基本控制环概念 2.1 传输函数和博得图 系统的传输函数定义为输出除以输入。它由增益和相位因素组成并可以在博得图上分别用图形表示。整个系统的闭环增益是环路里各个部分增益的乘积。在博得图中,增益用对数图表示。因为两个数的乘积的对数等于他们各自对数的和,他们的增益可以画成图相加。系统的相位是整个环路相移之和。 2.2 极点 数学上,在传输方程式中,当分母为零时会产生一个极点。在图形上,当增益以20dB 每十倍频的斜率开始递减时,在博得图上会产生一个极点。图1举例说明一个低通滤波器通常在系统中产生一个极点。其传输函数和博得图也一并给出。 图1 2.3 零点 零点是频域范围内的传输函数当分子等于零时产生的。在博得图中,零点发生在增益以20dB每十倍频的斜率开始递增的点,并伴随有90度的相位超前。图2描述一个由高通滤波器电路引起的零点。

图2 存在第二种零点,即右半平面零点,它引起相位滞后而非超前。伴随着增益递增,右半平面零点引起90度的相位滞后。右半平面零点经常出现于BOOST和BUCK-BOOST 转换器中,所以,在设计反馈补偿电路的时候要非常警惕,以使系统的穿越频率大大低于右半平面零点的频率。右半平面零点的博得图见图3。 图3 3.0 开关电源的理想增益相位图 设计任何控制系统首先必须清楚地定义出目标。通常,这个目标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得图以达到最好的系统动态响应,最紧密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率和最好的稳定性。理想的闭环博得图应该包含三个特性:足够的相位裕量,宽的带宽,和高增益。高的相位裕量能阻尼振荡并缩短瞬态调节时间。宽的带宽允许电源系统快速响应线性和负载的突变。高的增益保证良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率。

DC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实 1101学生姓名:潘浩 学号:201102030117成绩: 指导教师:刘延泉实验日期:2014/6/29

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LN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熟悉掌握DCS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S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LN2000 DCS系统; 上位机(操作员站) 三.系统控制原理 采用DCS控制,将上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出给DCS,根据PID参数进行运算,输出信号给电动调节阀,由DDF电动阀来控制水泵的进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设定液位基本恒定的目的。系统控制框图如下:

四.控制方案改进 可考虑在现有控制方案基础上,将给水增压泵流量信号引入作为导前微分或控制器输出前馈补偿信号。 五.操作员站监控画面组态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上水箱水位的简单流程图画面(包含参数显示)、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工艺流程画面组态 在LN2000上设计简单形象的流程图,并在图中能够显示需要监视的数据。 要求:界面上显示所有的测点数值(共4个),例如水位、开度、流量等;执行机构运行时为红色,停止时为绿色;阀门手动时为绿色,自动时为红色。

2.操作器画面组态 与SAMA图对应,需要设计的操作器包括增压泵及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A.设备驱动器的组态过程: 添加启动、停止、确认按钮(启动时为红色,停止和确认时为绿色) 添加启停状态开关量显示(已启时为红色,已停时为绿色) B.M/A手操器的组态过程: PV(测量值)、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动态数据显示,标明单位,以上三个量的棒状图动态显示,设好最大填充值和最大值;手、自动按钮(手动时为1,显示绿色;自动时为0,显示红色),以及SP、OUT的增减按钮;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直接给值(用数字键盘)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属于低压电气技术领域,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所述外部开关接口、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该电路硬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有效可靠,提高了开关量输入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利于开关量输入电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要求 1.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 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 电源S1、所述外部开关接口、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 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3端子相连,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1端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 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负 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

微机原理实验程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实验3 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数组X,Y,Z,。X=32,-43,76,95,-1;Y=-78,127,-128,-125,88。计算两数之和,送入数组S。 DATA SEGMENT X DB 32,-43,76,95,-1 Y DB -78,127,-128,-125,88 S DB 5 DUP(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 ,DATA MOV DS,AX MOV CX,5 MOV SI,0 FOR:MOV AL,X[SI] ADD AL,Y[SI] MOV S[SI],AL INC SI LOOP FOR CODE ENDS END START

2.两个多位十进制数,X=1357902468,Y=5790123467。计算两数之和(BCD码)。DATA SEGMENT X DB 68H,24H,90H,57H,13H Y DB 67H,34H,12H,90H,57H S DB 5 DUP(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 ,DATA MOV DS,AX MOV CX,5 MOV SI,0 CLC FOR:MOV AL,X[SI] ADD AL,Y[SI] DAA MOV S[SI],AL INC SI LOOP FOR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4 子程序调用变成设计 实验内容: 用子程序调用方法,现有数组X=32,-43,76,95,-1,-78,127,-128,-125,88 编程按递增顺序排序输出。 DATA SEGMENT X DB 32,-43,76,95,-1,-78,127,-128,-125,88 ENDS SEGMENT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 ,DATA MOV DS,AX CALL SUB1 MOV AH,4CH INT 21H SUB1 PROC NEAR MOV CX,9 LP1:MOV BX,0 MOV DX,CX LP2;MOV AL,X[BX] CMP AL,X[BX+1] JLE NEXT

中文翻译-开关电源控制环路设计

开关电源控制环设计 资料来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 control loop design(ASTEC-Application Note 5) 译者:smartway 1. 绪论 在开关模式的功率转换器中,功率开关的导通时间是根据输入和输出电压来调节的。因而,功率转换器是一种反映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而使其导通时间被调制的独立控制系统。由于理论近似,控制环的设计往往陷入复杂的方程式中,使开关电源的控制设计面临挑战并且常常走入误区。下面几页将展示控制环的简单化近似分析,首先大体了解开关电源系统中影响性能的各种参数。给出一个实际的开关电源作为演示以表明哪些器件与设计控制环的特性有关。测试结果和测量方法也包含在其中。 2. 基本控制环概念 2.1 传输函数和博得图 系统的传输函数定义为输出除以输入。它由增益和相位因素组成并可以在博得图上分别用图形表示。整个系统的闭环增益是环路里各个部分增益的乘积。在博得图中,增益用对数图表示。因为两个数的乘积的对数等于他们各自对数的和,他们的增益可以画成图相加。系统的相位是整个环路相移之和。 2.2 极点 数学上,在传输方程式中,当分母为零时会产生一个极点。在图形上,当增益以20dB 每十倍频的斜率开始递减时,在博得图上会产生一个极点。图1举例说明一个低通滤波器通常在系统中产生一个极点。其传输函数和博得图也一并给出。 2.3 零点 零点是频域范围内的传输函数当分子等于零时产生的。在博得图中,零点发生在增益以20dB每十倍频的斜率开始递增的点,并伴随有90度的相位超前。图2描述一个由高通滤波器电路引起的零点。

存在第二种零点,即右半平面零点,它引起相位滞后而非超前。伴随着增益递增,右半平面零点引起90度的相位滞后。右半平面零点经常出现于BOOST和BUCK-BOOST转换器中,所以,在设计反馈补偿电路的时候要非常警惕,以使系统的穿越频率大大低于右半平面零点的频率。右半平面零点的博得图见图3。 3.0 开关电源的理想增益相位图 设计任何控制系统首先必须清楚地定义出目标。通常,这个目标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得图以达到最好的系统动态响应,最紧密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率和最好的稳定性。理想的闭环博得图应该包含三个特性:足够的相位裕量,宽的带宽,和高增益。高的相位裕量能阻尼振荡并缩短瞬态调节时间。宽的带宽允许电源系统快速响应线性和负载的突变。高的增益保证良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率。

微机原理实验程序

硬件实验七 D/A转换实验 (2 锯齿波 --------------- ; 注意:进行本实验前, 请先装载运行 D/A 0V输出 (调基准电压程序Asm88\da_0v.asm ; 使 D/A输出端“ AOUT ” 输出电压为 0V , 再进行本实验。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3F0H DAPORT EQU 0FFE0H H7: MOV DX,DAPORT MOV AL,00H P7: OUT DX,AL INC AL JMP P7 CODE ENDS END H7 串行通信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5C0H ;TX=RX

H11: JMP START Z8251 EQU 0FFE1H D8251 EQU 0FFE0H COM_MOD EQU 04EH COM_COM EQU 25H ZXK EQU 0FFDCH ZWK EQU 0FFDDH LED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 DB 88H,83H,0C6H,0A1H,86H,8EH,0FFH,0CH,0DEH,0F3H BUF DB ?,?,?,?,?,? START: MOV BX,4000H MOV AL,[BX] CMP AL,00H JNZ SR0 SR8251: MOV DX,Z8251 MOV AL,COM_MOD OUT DX,AL MOV AL,COM_COM OUT DX,AL MOV AL,10

开关电源试题(有答案)全解

开关整流器的基本原理一、填空 1、功率变换器的作用是( 将咼压直流电压转换为频率大于 )。 20KHZ的高频脉冲电压 2、整流滤波器电路的作用是()。 将咼频的脉冲电压转换为稳疋的直流输出电压 3、开关电源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输出()取样,来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的(),从而调整()以使输出电压可调且稳定。 直流电压、宽度、开通时间。 4、开关整流器的特点有()、()、() ()、()、()及()。 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因数同、可闻噪声低、效率高、冲击电流小、模块式结构。 5、采用高频技术,去掉了(),与相控整流器相比较,在输出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开关整流器的体积只是相控整流器的 (),重量已接近()。 工频变压器、1/10、1/10。 6、相控整流器的功率随可控硅( )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全 导通时,可接近()以上,而小负载时,仅为0.3左右,经 过校正的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一般在(),以上,并且基本不受()变化的影响。 导通角、0.7、0.93。 7、在相控整流设备件,工频变压器及滤波电感工作时产生的可闻噪 声较大,一般大于(),而开关电源在无风扇的情况下,可闻噪 声仅为()左右。

60db、45db。 8开关电源采用的功率器件一般(比较)较小,带功率因数补偿的开关电源其整流器效率可达()以上,较好的可做到()以上。 88%、91%。 9、目前开关整流器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类是采用()设计的整流器,一般称之为(),二是采用()设计的整流器,主要指()开关整流器。 硬开关技术、SMR、软开关技术、谐振型 10、谐振型技术主要是使各开关器件实现()或()导通或截止,从而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零电压、零电流。 11、按有源开关的过零开关方式分类,将谐振型开关技术分为 ()—ZCS、()—ZVS 两大类。 12、单端正激变换电路广泛应用于()变换电路中,被认为是目前可靠性较高,制造不复杂的主要电路之一。 13、单端反激变换电路一般用在()输出的场合。 14、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主要应用于()变换电路中。 15、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和()的场合,其应用越来越普遍。 16、开关电源模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