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CS实验报告.

DCS实验报告.

DCS实验报告.
DC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实 1101学生姓名:潘浩

学号:201102030117成绩:

指导教师:刘延泉实验日期:2014/6/29

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LN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熟悉掌握DCS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S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LN2000 DCS系统;

上位机(操作员站)

三.系统控制原理

采用DCS控制,将上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出给DCS,根据PID参数进行运算,输出信号给电动调节阀,由DDF电动阀来控制水泵的进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设定液位基本恒定的目的。系统控制框图如下:

四.控制方案改进

可考虑在现有控制方案基础上,将给水增压泵流量信号引入作为导前微分或控制器输出前馈补偿信号。

五.操作员站监控画面组态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上水箱水位的简单流程图画面(包含参数显示)、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工艺流程画面组态

在LN2000上设计简单形象的流程图,并在图中能够显示需要监视的数据。

要求:界面上显示所有的测点数值(共4个),例如水位、开度、流量等;执行机构运行时为红色,停止时为绿色;阀门手动时为绿色,自动时为红色。

2.操作器画面组态

与SAMA图对应,需要设计的操作器包括增压泵及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A.设备驱动器的组态过程:

添加启动、停止、确认按钮(启动时为红色,停止和确认时为绿色)

添加启停状态开关量显示(已启时为红色,已停时为绿色)

B.M/A手操器的组态过程:

PV(测量值)、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动态数据显示,标明单位,以上三个量的棒状图动态显示,设好最大填充值和最大值;手、自动按钮(手动时为1,显示绿色;自动时为0,显示红色),以及SP、OUT的增减按钮;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直接给值(用数字键盘)

3.趋势画面组态

趋势显示--新建实时趋势—添加三个观察数据点:上水箱水位、上水箱水位设定值和DDF电动阀开度电动阀投自动后设给定值SP,上水箱水位PV应逐渐逼近设定值SP

对于趋势画面组态来说,我们可以看见图中有很多如“加长”“缩短”“放大”“缩小”等按钮,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对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曲线进行一定的加工,以期能够得到更好的观察结果。

4.SAMA图组态

本图为本次实验的上水箱水位控制SAMA图组态模块介绍:主要是AI、DI、AO、DO、AM、DM、PID 控制器、M/A手操器、设备驱动器,RS触发器、比较器模块,包括模块实现的功能及其输入输出中间参数。(详见算法手册说明)

本实验需要组态的有:

(1)设备驱动器:电动门、增压泵

(2)M/A手操器: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SAMA图功能说明:

实现手自动无扰切换(利用跟踪),偏差大的时候切手

动,增压泵流量只有在DDF电动阀有一定开度的时候才允许启动。在给水流量为零的时候跳闸。

SAMA图设计思路说明:

首先对上水箱水位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滤波环节处理后输入到PID的PV(过程变量)口。同时对上水箱水位进行报警监测,当上水箱水位高于20cm的时候进行高水位报警。

PID控制器的输出输入到M/A站。M/A输出上水箱水位设定值,一是提供给PID控制器作为SP的输入,二是将此设定值与上水箱水位实际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偏差的绝对值大于5,则进行强制切手动动作。

PID控制器的TR口对M/A站的输出进行跟踪,同时M/A 站的SPT口也对实际的上水箱水位值进行跟踪(为了满足无扰动切换的要求)。

在操作员站发出手自动切换指令的时候,M/A站的S输出口发出指令,发到PID控制器的STR口进行手自动切换的动作(在发出M/A站进行手动控制的指令时,S输出开关量1,PID控制器STR口收到指令后停止动作,满足手动操作的要求;在操作员发出自动操作的指令的时候,S=0,PID控制器此时进行自动调节动作,M/A停止手动动作)。

同时,通过M/A站的输出,电动调节阀只有在电动调节阀开度大于一定程度(5%)的时候,会启动电源;也会在电动调节阀开度为零的时候,关闭电动调节阀的电源。

对增压泵控制的系统来说,只有当电动调节阀开度大于一定程度(5%)的时候,对泵发出启动指令的时候,可以启动增压泵。如果当增压泵流量为零的时候增压泵的DEVICE模块的TOTP口得到1的开关量输入,会发发出停止增压泵的指令(即增压泵流量为零时跳闸)。

5.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的组态一般分为两部分:数据采集测点的配置组态和中间计算点的组态。中间计算点是为了图形数据显示所形成的统计计算点。I/O测点清单如下:

六.组态逻辑下装步骤(2号站):

过程站操作——选择需要下装的站——下装备站——执行操作——切换主备站——执行操作——从主站复制到备站——执行操作——关闭。

1号站直接下装主站-执行操作。

七.系统运行调试实验

系统调试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过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操作是否正常,是否按要求变化;

(2)检查控制系统逻辑是否正确,并在适当时候投入自动运行;

(3)系统扰动实验(水位给定值扰动、给水(上水/下水)阀门扰动);

(4)增压泵流量信号:导前微分、前馈补偿扰动实验;

(4)控制回路参数在线整定,PID参数可在线整定;

(5)当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时,如需进行控制结构修改、增加测点等,不能在线修改,应重新离线组态、编译、下装。

八.实际实验进程内容与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及解释1.在对实际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进行准确而仔细的分析后,先进行SAMA组态图的设计。

在设计SAMA图的过程中,需要对AI、DI、AO、DO、AM、DM、PID控制器、M/A手操器、设备驱动器,RS触发器、比较器模块,包括模块实现的功能及其输入输出中间参数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实验室中也通过对LN2000算法手册的阅读进行了相关的学习。

同时,本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电动门,增压泵等设备驱动器环节和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的M/A环节进行组态。

在连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逻辑的合理性和连线的准确

性。逻辑的错误会导致控制效果的失败或错误。而连线的时候需要对实线和虚线的连线给予充分的注意。要对表示模拟量的实线和表示开关量的虚线拥有清晰的认知。如AI模块的输出,AO模块的输入一定是实线(模拟量);DI模块的输出,DO模块的输入一定是虚线(开关量);比较器模块的输入一定是一个或者两个实线(模拟量),而其输出必然是能够表征其比较结果的开关量-虚线;同样的,针对PID控制器模块,M/A手操器模块和DEVICE 设备模块等输入输出口较多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块,更需要注意每个输入输出口是否正确的连接着对应的量,以及是否符合正确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2.对系统全局数据库组态进行研究认识(不要求手动配置)数据库的组态一般分为两部分:数据采集测点的配置组态和中间计算点的组态。中间计算点是为了图形数据显示所形成的统计计算点。

诸如上水箱水位,下水箱水位和增压泵流量等模拟量输入数据便是数据采集测点能够得到并输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上水箱水位设定值和上水箱水位控制手/自动信号即为中间计算点的中间变量,在之后的图形界面组态设计和趋势画面组态设计中相应曲线的实际数值来源。

正确认知哪些是模拟量,那些是开关量,那些是输入量,哪些是输出量,哪些是数值量,哪些是时间量,也有助于我们之后的设计中正确的关联相应的量,进行正确的操作。

3.对图形界面组态进行设计(工艺流程画面组态和操作器画面组态)

本次的实验要求的是对单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即只对上水箱水位进行控制。

在本环节的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经过细心的思考和老师的指导后,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在工艺流程图设计中,一定正确的使用不同的模块来表示相应的实际器件,同时设置相应的颜色,关联相应的变量,然后正确使颜色随着量的不同值进行变化。

比如,在对多边形进行设计的时候,发现画完多边形之后无论使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对多边形内的颜色进行填充。后来,发现是由于软件缺陷,只能现在调色板内选好颜色,在进行多边形的设计,这样就可以得到期望颜色的多边形了。

还有,在使用棒图表征的上水箱中,关联了上水箱水位这个变量以后一定要对所关联量的上下限进行和理的设置,否则会在后面的运行中发现很低的上水箱水位便会导致工艺流程图中棒图表示的上水箱水位直接达到满值。

对于动态数据的关联也要注意准确性。由于能够显示单位,我们在下装运行的时候也还是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动态数据的正确与否。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在多次的下装运行之中,总会出现上水箱实际水位信号关联的动态数据会出现反应缓慢不灵敏,或者根本没有变化的情况。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了这个是硬

件和软件方面的缺陷,和主要逻辑与设计思路无关。

还有很多的很小但是也很重要的问题,都在经过思考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4.下装运行阶段(一号站)

我所在组的一号站由于备用站无法使用,便能够直接进行下装运行操作。

由于我在当天上午便完成了主要的设计(先于同组其他的同学),便独自进行了多次的下装运行实验。但是对于实验本身来说,一号站对应五个同学(五个操作员站/过程站),在同一段时期内,只能由一位操作员进行下装运行操作,其他的操作员不能进行相关操作,但是可以对系统数据以及相关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而对于二号站来说,正确的组态逻辑下装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站操作——选择需要下装的站——下装备站——执行操作——切换主备站——执行操作——从主站复制到备站——执行操作——关闭。在实验当天下午的时候,二号站的几位同学发现了二号站的五台操作员站只能有其中一个站可以之行下装运行操作。后来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发现,二号站的操作员都必须正确的之行组态逻辑下装步骤,这样才能正常的之行下装运行才做。

而在同组别的操作员没有执行完操作之前,其余操作员是不允许进行下装运行操作的。一旦进行,前一位操作员下装在站内的数据便会被当前操作员下装的数据覆盖。

同样的,也是由于软件方面的缺陷,对泵的启动与停止无法达到设计逻辑的要求。而由于流量计的硬件缺陷,一号站的增压泵流量都会一直显示负值,这也是与控制逻辑不相符合的。

不过其余的逻辑都是满足要求的,偏差过大强制手动,以及泵的启动条件都是能够很好的实现。

在下装运行阶段,对SAMA图组态进行调试运行,对增压泵流量后的比较器模块进行强制输出为1(实际意义为此时的增压泵流量为零),增压泵即会停止下来,说明排除了软硬件方面的缺陷,本系统本身的设计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5.对DCS系统的认识

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现场前端分散控制相统一的新型控制技术。它的出现是工业控制的一个里程碑。工业过程控制的发展

控制进展到拥有更广阔应用前景的计算机集成制造,近几年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的成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DCS系统主要有现场控制站(I/O站)、数据通讯系统、人机接口单元(操作员站OPS、工程师站ENS)、机柜、电源等组成。系统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提供多层开放数据接口。

DCS的硬件系统在恶劣的工业现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维修方便、工艺先进。底层汉化的软件平台具备强大的处理功能,并提供方便的组态复杂控制系统的能力与用户自主开发专用高级控

制算法的支持能力;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标准以便适应未来的扩充需要。

DCS系统的设计采用合适的冗余配置和诊断至模件级的自诊断功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DCS系统的参数、报警、自诊断及其他管理功能高度集中在CRT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控制系统在功能和物理上真正分散。

九.实验收获以及实验总结

在经过了很多周对于以LN2000为例的DCS系统的学习后,我对于DCS系统中的现场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等结构分布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对DCS系统的功能以及在工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进行了充分的学习。

本次的单容水箱水位控制实验便是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同时也体验到了工程中工程师实际工作的场景以及经验,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助益。

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会离不开DCS 的,同时DCS也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同样的,在实验中,更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们对进入工作后取得成就有了更多的信心。

在最后,感谢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辛勤教育!

数电复习题精简版(2016年整理)

数字电子技术基本题目复习参考 第一章 一、选择题 3.一位十六进制数可以用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A.1 B.2 C.4 D. 16 4.十进制数25用8421BCD码表示为。 A.10 101 B. 0010 0101 C.100101 D.10101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2. 8421码1001比0001大。(×) 3. 数字电路中用“1”和“0”分别表示两种状态,二者无大小之分。(√) 三、填空题 1、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在上和上都是断续变化的,其高电平和低电平常用和来表示。 (时间、幅值、1、0 ) 2、分析数字电路的主要工具是,数字电路又称作。 (逻辑代数、逻辑电路) 3、常用的BCD码有、、、等。 (8421BCD码、2421BCD码、5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奇偶校验码) 4、( 0111 1000)8421BCD =()2=( )8=( )10=( )16 (1001110 116 78 4E) 第二章(选择、判断共20题) 一、选择题 1.以下表达式中符合逻辑运算法则的是。 A.C·C=C2 B.1+1=10 C.0<1 D.A+1=1 2. 逻辑变量的取值1和0可以表示:。 A.开关的闭合、断开 B.电位的高、低 C.真与假 D.电流的有、无 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具有唯一性的是。 A .真值表 B.表达式 C.逻辑图 D.卡诺图 8.A+BC= 。 A .A+ B B.A+ C C.(A+B)(A+C) D.B+C 参考:1.D 2. ABCD 4. AD 8. C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逻辑变量的取值,1比0大。(×)。 2.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 3.若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相等。(√)。 5.若两个函数具有不同的真值表,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不相等。(√) 6.若两个函数具有不同的逻辑函数式,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不相等。(×) 7.逻辑函数两次求反则还原,逻辑函数的对偶式再作对偶变换也还原为它本身。(√) 三、填空题 1. 逻辑代数又称为代数。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三 种。常用的几种导出的逻辑运算为、、、、。 2. 逻辑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有、、。 4. 逻辑代数的三个重要规则是、、。 参考: 1.布尔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同或异或 3.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反演定律 4.代入规则对偶规则反演规则 第三章(选择、判断共20题) 一、选择题 6.对于T T L与非门闲置输入端的处理,可以。 A.接电源 B.通过电阻3kΩ接电源 C.接地 D.与有用输入端并 联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TTL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以接固定高电平。() 2.当TTL与非门的输入端悬空时相当于输入为逻辑1。() 6.三态门的三种状态分别为:高电平、低电平、不高不低的电压。() 7.TTL集电极开路门输出为1时由外接电源和电阻提供输出电流。()1.√2.√6.×7.√ 三、填空题 1.集电极开路门的英文缩写为门,工作时必须外加 和。 2.O C门称为门,多个O C门输出端并联到一起可实现功 能。 参考答案:1.OC 电源负载2.集电极开路门线与

高压电器考题(精简版,你们都懂的)

一.填空判断及部分选择 1.按照电流制式分为(1)交流电器(2)直流电器 2.在高压系统中,用来对电路进行开、合操作,切除和隔离事故区域的设备称为高压电器。 3.负荷开关,只在电路正常工作或过载时关合和开断电路,它不能开断短路电流。 4.在高压电器中避雷器,熔断器,断路器均属于保护电器 5.影响去游离过程的因素与触头间电场的强弱有关,电场弱,复合过程强;电场强,复合过程弱。 6.由金属触头表面发射的电子,叫表面发射,其中的强场发射在断路器触头刚开始分开时,强场发射最明显。其中的热发射在断路器触头分离的后期,热发射较强烈。 7.在触头间产生的碰撞游离,主要发生在断路器触头分离的初期。 起弧电压、电流数值都较低 电弧能量集中,温度很高 电弧是一束质量较轻的游离态气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弯曲、变形 电弧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很高的电导 8.高压断路器按灭弧介质的不同可分为: l)油断路器灭弧介质是变压器油。油断路器又分为少油断路器和多油断路器。 2)真空断路器以真空作为灭弧介质的一种新型断路器。 3)六氟化硫断路器以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灭弧介质的一种新型断路器。 4)压缩空气断路器以压缩空气作为灭弧介质的一种断路器。 5)固体产气断路器以固体介质受电弧作用分解气体来实现灭弧的一种断路器。 6)磁吹断路器以电磁力驱使电弧来实现熄灭电弧的一种断路器。 9.高压断路器可按照工作环境的不同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两类。 10.高压断路器按其基本结构可分为(触头)、(灭弧室)、(绝缘介质)、(壳体结构)和(运动机构)五部分组成。 11.高压断路器中触头主要可分为(静触头)和(动触头)两种。 12.额定电压是指断路器正常、长期工作的电压。额定电压一般指线电压。 13.额定电流是指断路器在标准环境温度下,电器设备长期通过的、发热不超过允许值的最大负荷电流称 为额定电流。 14.额定开断电流是指在额定电压下,断路器能够可靠开断的最大电流为额定开断电流。 15.高压电器有关标准规定,产品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至+40℃。 16.少油断路器用油仅作为熄灭电弧,不作为带电体与油箱间的绝缘介质。 17.多油断路器用油,主要用作熄灭电弧和绝缘介质。 18.油断路器有多油、少油之分,多油断路器和少油断路器,它们灭弧室工作原理相同。 19.真空电弧的形态一般分为两种 . 20.真空电弧的截流现象是交流真空电弧在工频电流自然过零前熄灭. 21.断路器操动机构按工作能量形式的分类有几种? (1)CS:手动操动机构(2)CD:电磁操动机构(3)CT:弹簧操动机构(4)CJ:电动操动机构(5)CQ:气动操动机构(6)CY:液压操动机构 22.隔离开关的用途有哪些? (1)隔离电源(2)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配合进行倒闸操作(3)通断小电流电路 23.同一电流通过不同额定电流的熔件时,额定电流小的熔件先熔断。 24.高压断路器分为输电用断路器和配电用断路器。 25.灭弧发展的五个阶段:双压式阶段,单压式阶段,单断口高电压大电流阶段,自能灭弧式阶段,大容量双动自能灭弧式阶段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成绩 批阅 日期 重庆交通大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系统集成与规划 实验地点:实验中心 班级:08级通信工程 学号:08950131 姓名:邓婷 实验日期:2011年 6 月26 日 1

实验一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理解封装匹配 2、掌握PAP验证配置 3、理解验证过程 二、应用环境 1、企业环境中异地的互连通常要经过第三方的网络,比如网通、电信等等,所以与局 域网的配置不同。 2、广域网通常需要付费、带宽比较有限、可靠性相比局域网要低。 3、基于安全的考虑,需要路由器以方经过验证后才能建立连接。 三、实验设备 1、DCR-2626 两台 2、CR-V35MT 一条 3、CR-V35FC 一条 四、实验拓扑 五、实验要求 DCR1 DCR2 接口IP地址接口IP地址 S0/1 DCE 192.168.1.1 S0/2 DTE 192.168.1.2 帐号密码帐号密码 DCR1 DCN1 DCR2 DCN2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DCR-1的配置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修改机器名 DCR1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定义验证 DCR1_config#username DCR2 password DCN2 设置账号密码 DCR1_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进入接口模式 DCR1_config_s0/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IP地址 DCR1_config_s0/1#encapsulation ppp 封装PPP协议 DCR1_config_s0/1#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设置验证方式 DCR1_config_s0/1#ppp pap sent-username DCR1 password DCN1 设置发送给对方的

行政伦理学选择题答案精简版

1.、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行政伦理学)。 2.、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行政系统)。 3、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国家与政府)。 4、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公共性质)。 5、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 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廉政)。 7、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正义)。 8、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民主)。 9、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阶级分析法)。 10、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11、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行政效率观)。 12、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 13、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工具理性)。 14、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 15、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天道正义观)。 16、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如何对待“民”的问题)。 17、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8、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客观基础)。 19、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 20、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权利义务关系)。 21、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为人民服务)。 22、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行政理想)。 23、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 24、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道德教育)。 25、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行政态度)。 26、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外在显现)。 27、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实践)。 28、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 29、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 30、在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中,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是(践行阶段)。 31、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32、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 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 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 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33、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 34、行政人员行政行为的裁判者是(行政良心)。 35、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A. 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 B.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 C. 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D. 行政良知是认识行政良心的过程 36、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诚信和忠恕)。 37、下面关于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个人良知以社会良知为内容B.个人良知以社会良知为前提C.社会良知以个人良知为形式 D.社会良知以个人良知为基础 38、下面关于行政良知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DC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实 1101学生姓名:潘浩 学号:201102030117成绩: 指导教师:刘延泉实验日期:2014/6/29

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LN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熟悉掌握DCS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S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LN2000 DCS系统; 上位机(操作员站) 三.系统控制原理 采用DCS控制,将上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出给DCS,根据PID参数进行运算,输出信号给电动调节阀,由DDF电动阀来控制水泵的进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设定液位基本恒定的目的。系统控制框图如下:

四.控制方案改进 可考虑在现有控制方案基础上,将给水增压泵流量信号引入作为导前微分或控制器输出前馈补偿信号。 五.操作员站监控画面组态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上水箱水位的简单流程图画面(包含参数显示)、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工艺流程画面组态 在LN2000上设计简单形象的流程图,并在图中能够显示需要监视的数据。 要求:界面上显示所有的测点数值(共4个),例如水位、开度、流量等;执行机构运行时为红色,停止时为绿色;阀门手动时为绿色,自动时为红色。

2.操作器画面组态 与SAMA图对应,需要设计的操作器包括增压泵及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A.设备驱动器的组态过程: 添加启动、停止、确认按钮(启动时为红色,停止和确认时为绿色) 添加启停状态开关量显示(已启时为红色,已停时为绿色) B.M/A手操器的组态过程: PV(测量值)、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动态数据显示,标明单位,以上三个量的棒状图动态显示,设好最大填充值和最大值;手、自动按钮(手动时为1,显示绿色;自动时为0,显示红色),以及SP、OUT的增减按钮;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直接给值(用数字键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目精简

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与临摹。() 4、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7、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能力。() 8、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阶段没有竞争。() 9、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10、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本质的可知性 2、()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价值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3、相对静止是指()。 A.物质运动的稳定状态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绝对不动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5、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 B.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C.矛盾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 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Eel20选择题判断题

Excel2010选择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 1.Excel2010中,若选定多个不连续的行所用的键是 A. Shift B. Ctrl C. Alt D. Shift+Ctrl 答案:B 2.Excel 2010中,排序对话框中的“升序”和“降序”指的是 A. 数据的大小 B. 排列次序 C. 单元格的数目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Excel 2010中,若在工作表中插入一列,则一般插在当前列的 A. 左侧 B. 上方 C. 右侧 D. 下方 答案:A 4.Excel 2010中,使用“重命名”命令后,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改变工作表的名称 B. 只改变它的内容 C. 既改变名称又改变内容 D. 既不改变名称又不改变内容 答案:A 5.Excel 2010中,一个完整的函数包括 A. “=”和函数名 B. 函数名和变量 C. “=”和变量 D. “=”、函数名和变量 答案:D 6.Excel 2010中,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时,缺省的对齐方式是 A. 左对齐 B. 右对齐 C. 居中对齐 D. 两端对齐 答案:A 7.Excel中,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数字”选项卡中的内容() A. 字体 B. 货币 C. 日期 D. 自定义 答案:A 8.EXCEL中分类汇总的默认汇总方式是 A. 求和 B. 求平均 C. 求最大值 D. 求最小值 答案:A 9.Excel中取消工作表的自动筛选后 A. 工作表的数据消失 B. 工作表恢复原样 C. 只剩下符合筛选条件的记录 D. 不能取消自动筛选

答案:B 10.Excel中向单元格输入3/5 Excel 会认为是 A. 分数3/5 B. 日期3月5日 C. 小数3.5 D. 错误数据 答案:B 11.Office 办公软件,是哪一个公司开发的软件。 A. WPS B. Microsoft C. Adobe D. IBM 答案:B 12.如果Excel某单元格显示为#DIV/0,这表示() A. 除数为零 B. 格式错误 C. 行高不够 D. 列宽不够 答案:A 13.如果删除的单元格是其他单元格的公式所引用的,那么这些公式将会显示 A. ####### B. #REF! C. #V ALUE! D. #NUM 答案:B 14.如果想插入一条水平分页符,活动单元格应 A. 放在任何区域均可 B. 放在第一行A1单元格除外 C. 放在第一列A1单元格除外 D. 无法插入 答案:C 15.如要在EXCEL输入分数形式:1/3,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直接输入1/3 B. 先输入单引号,再输入1/3 C. 先输入0,然后空格,再输入1/3 D. 先输入双引号,再输入1/3 答案:C 16.下面有关EXCEL工作表、工作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工作簿可包含多个工作表,缺省工作表名为sheet1/sheet2/sheet3 B.一个工作簿可包含多个工作表,缺省工作表名为book1/book2/book3 C. 一个工作表可包含多个工作簿,缺省工作表名为sheet1/sheet2/sheet3 D.一个工作表可包含多个工作簿,缺省工作表名为book1/book2/book3 答案:A 17.以下不属于Excel中的算术运算符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18.以下填充方式不是属于EXCEL的填充方式: A. 等差填充 B. 等比填充 C. 排序填充 D. 日期填充 答案:C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至三章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用来表示()。A. 物质的量 3.关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散相离子的直径小于100nm 4.关于胶体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5.医学中常用的质量浓度单位()。D. g﹒L-1 6.关于物质的量,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 n(硫酸) 7.医学中不太适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B. mol﹒m-3 8.正常人的血浆中每100ml含Na+0.326g,M(Na+)=23.0g/mo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C. 0.142 mol.L-1 9.市售HCl溶液的浓度为12mol﹒L-1欲配制0.60 mol﹒L-1的HCl 1000ml,需取市售HCl溶液多少毫升?D.50ml 10.关于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存在不允许溶质粒子透过的半透膜,并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 11.关于溶液的渗透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是从纯溶剂一方往溶液一方,或者从稀溶液一方往浓溶液一方渗透 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13. 试计算温度在37℃,物质的量浓度为0.15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B. 793 kPa 1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为()。C. 280~320mmol﹒L-1 1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中性粒子,电泳时不移动 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渗透浓度相等 17.反应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反应物浓度 18.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19.为提高CO在下列反应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A.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20.500mL水中溶解25g蔗糖,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D.50g·L-1 21.下列浓度表示法中,数值与温度有关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 2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因是()B.活化能 2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D.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24.下列条件中,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的是()D.增加起始物浓度 25.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C. 0.10mol·L-1CaCl2溶液 26. 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D.渗透压 2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在浓HCl溶液中,没有OH-离子存在 28.下列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A.HCO3- 29.关于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要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对活化分子不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 30. 关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搅拌反应器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1. 关于反应速率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反应速率方程适用于元反应 32. 关于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催化剂只催化正反应 33. 关于化学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34. 关于标准平衡常数K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Kθ与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有关 35. 关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36. 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考虑,下列哪种方法用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是不正确的。()A N2(g) + 3H2(g)2NH3(g)?H=-92.22kJ﹒mol-1A. 升高温度 37. 增加2NOBr(g) 2NO(g)+ Br2(l)平衡体系的总压,其平衡()。B. 不发生移动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详)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JX-300X DCS控制系统、万用表、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网线1根、24芯通讯电缆1根。 三、实验原理 图2-15为单回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SUPCON JX-300X DCS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2-16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2-16 P、PI和PID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判断题错误精简

2.气瓶充装站只要具备相当规模,未办理注册登记的,也可以从事充装工作。(×) 5. 对于正常人体而言,感知阈值平均为0.5毫安,并与时间因素相关。(×) 6. 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比女性大,因此男性比女性对电流更敏感。(×) 8. 工频交流电流的频率越高,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越大。(×) 9.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 12. 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末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可以先投入施工建设。(×) 14. 可以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17.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故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 18.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21.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应在事故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路口设安全检查站,控制抢险救援的车辆通行。(×) 30.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与氧化剂可混合储存,但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32. 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小的警示词。(×) 34. 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按工作特点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可适当的向职工收取一定的费用。(×) 36.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统一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发给从业人员资金由其自行购买。(×) 38. 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3. 具有抛射危险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48. 存放过放射性物品的地方,单位如果存放其他物品,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进行彻底清洗。(×) 50. 爆炸品与其他非爆炸品严禁混储混运,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与炸药、爆炸性药品以及发射药、烟火等其他爆炸品可以共同储存和运输。(×) 51. 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不在爆炸极限之内,遇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52. 自燃物品着火不需氧气。(×) 54. 遇湿易燃物品库房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但可以在防水较好的露天存放。(×) 58. 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尽量用扫帚和拖把清扫粉尘。(×) 61.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再次鉴定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63.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在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 64.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未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可以投入生产、运行。(×) 1. 水压试验用水温度应高于周围露点的温度,以防锅炉或容器表面结露。且水温越高越好。(×) 2. 可以从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DCS实验报告刘金琳

集散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姓名刘金琳 学号 10S030097 2011年4月

实验一 分布式网络伺服控制系统 实验目的: 1. 熟悉TureTime 仿真软件的安装和基本使用操作; 2. 熟悉网络控制系统的仿真; 3. 分析网络流量和调度策略对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时延和控制性能的影响。 实验内容: 设直流伺服系统的连续时间传递函数为:)1(1000 )(+=s s s G ,采用 四个计算机节点来实现该系统,一个时间驱动的传感器节点周期性地对过程进行采样,并通过网络把采样结果送到控制器。控制节点计算控制信号并把结果送到执行器节点,产生连续执行结果。还有一个节点模拟网络中的额外流量,并在控制器节点运行高优先级的任务模拟网络节点的任务分配。 实验步骤: 1. 安装TrueTime 仿真软件包,设置系统环境变量,运行Matlab 初始化命令; 2. 根据$DIR/examples/simple_pid/matlab 中的直流伺服过程PID 控制的实例,熟悉Truetime 的仿真操作; 3. 按照试验内容建立仿真系统,给出Simulink 仿真框图; 4. 首先考察没有额外网络流量,而且控制器节点也没有额外任务的情况,观察系统运行的延迟时间和控制性能,给出相关结果; 5. 打开额外网络流量,而且控制器节点也增加额外任务,采用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和两种不同的调度策略,观察系统运行延迟时间和控制性能,给出相关结果并分析原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分布式网络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框图如下:

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零(BWshare=0.0),且控制器节点也没有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FP’,其输入,输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延迟时间为0.03s,超调量为20%,上升时间约为0.05s,调整时间约为0.11s,控制性能好. 2.2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0.1(BWshare=0.1),且控制器节点增加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FP’,其输入,输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延迟时间为0.03s,超调量为15%,上升时间约为0.05s,调整时间约为0.17s,控制性能较好. 2.3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0.2(BWshare=0.2),且控制器节点增加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RM’,

公文与写作(判断题)

27.【判断题】公文质量的好坏,与公文效用没有关系。(×) 2-P29错误说明:公文效用是指公文对于机关公务活动所起的作用。具体来说,公文作为国家管理的工具,可以起到领导和指导作用、法规和准绳作用、沟通和联系作用以及依据和凭证作用。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 28.【判断题】就具体文种而言,报告、请示、通报等侧重于夹叙夹议。( ×) 3-P48错误说明:就具体文种而言,报告、请示、通报等侧重于叙述;法律、法规文件以及通告、公告等主要是说明;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等通常是夹叙夹议 29.【判断题】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规章性公文。 7-196判断:错误说明: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规定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 30.【判断题】规章类文书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公约等文种。() 8-P205判断:正确说明:规章类文书包括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章程、规则、守则、制度、公约等等文种。 31.【判断题】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科学地组织机关的文书工作。() 10-P275判断:错误说明: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不止是科学地组织机关的文书工作,还包括及时准确地处理机关的往来公文,有条理地、安全地运转公文,完整地保管公文,正确地发挥公文的作用,有效地推进机关工作,为机关领导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2.【判断题】机要交通送来的机要件是机关收文的主要来源之一。() 11-P291判断:正确说明:一般说来,机关的收文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机要交通送来的机要件;二是邮局送来的挂号函件和电报;三是外机关和部门直接送来的文件材料。27.【判断题】一份公文的文种是随意确定的。() 1-P20正确说明:一份公文的文种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的 28.【判断题】《格式》将公文各个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3-P58正确说明:《格式》将公文各个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指出,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以下至主题词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29.【判断题】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之间的行文4-P106判断:() 错误说明: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 30.【判断题】务实强是函的主要特点之一。() 7-186/187判断:正确说明:函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形式灵活,适应性强;二是务实性强。所以说务实强是函的主要特点之一。() 31.【判断题】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包括组织机构、组织领导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 10-P276判断:正确说明: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包括组织机构、组织领导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 32.【判断题】注办是收文办理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发文程序的开始()。 11-P304判断:错误说明:承办这一环节,即是收文办理的最后一道程序,又是发文程序的开始。

p3dcs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采用P3DCS系统设计完成水箱水位串级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整定和调试,包括数据库组态,SAMA图组态,流程图组态,操作器组态,设计手动和单回路自动控制,串级自动控制等控制方案,并实现手自动无扰切换和报警,设计相应的模拟量控制和逻辑控制方案并实现,进行仿真,参数整定与系统调试。 二、课程设计过程 运行P3DCS软件,首先进行I/O配置:点击系统数据库图标,进行各参数的点名与说明。由于本次设计要求是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所以数值量有上水箱水位PV2、下水箱水位PV1、设定值SP、控制器输出AO等,逻辑量有控制器状态DO等。保存后关闭窗口,进行SAMA图组态的制作。如下图所示: 点击SAMA图组态图标,打开SAMA图制作窗口。SAMA图组态用于将系统内部定义的功能算法模块按照逻辑组合起来,编译下装到过程控制站中进行调用和执行。由于本次课程设计是串级回路控制系统,所以我采用系统自带的2个PID功能块、1个M/A手操器功能块和若干线性功能块来构成SAMA图的基本框架。PID1(左)用于控制下水箱水位,PID2(右)用于控制上水箱水位,M/A用于设定下水箱的目标值,线性功能块用于代表被控对象的特性。根据串级回路的结构特点,绘制SAMA图如下所示:

将各功能块的参数设为需要的值,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点一一对应,再用输入输出功能块引出,连接到显示界面。TR为跟踪接口,用于实现控制器的手动/自动的无扰切换。保存后关闭窗口,接着进行图形界面组态的运用。 用矩形、棒状图和折线绘制双容水箱、进出水管,阀门等,实时曲线绘制黑色表格。将水箱与对应的数据点连接起来,PV1对应下水箱,PV2对应上水箱,并设定上下限与填充色。 实时曲线也同样与数据点对应,设置上下限与颜色。其效果图如下: 保存文件,接着绘制操作器显示界面。 同样用矩形和棒状图绘制操作器数值显示条,并将其与各模拟数据点一一对应,设置上 下限并填充颜色。指示灯用于指示控制器工作状态,6个按钮用于自动控制时增减设定值, 手动控制时增减控制器输出。将SAMA图中模块号对应到按钮上,就能实现SP值的便捷修改,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精简版

MBA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在对应的括号内打√,错误打×)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 3.简述信息的基本属性。 4.简述系统分析法。 5.简述战略规划的特点。 6.简述信息识别的方法。 7.简述系统集成的策略应当包括什么内容。 8.简述企业系统计划法的主要活动。 9.简述系统调查的原则。 10.简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简述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12.简述什么是BPR。 13.U/C矩阵的正确性由哪些方面检验? 14.试比较系统各种切换方式的优缺点。 15.简述一个典型的专家系统应包括哪些部件。 16.简述BSP方法的步骤。 17.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 18.简述什么是系统集成。 19.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 20.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 21.试简述结构化开发的优缺点。 22.简述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23.在进行系统评价时,以什么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好坏? 24.简述HIPO图的构成及其功能。 25.简述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概念。 26.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27.从系统的角度看,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28.采用结构化方法需要遵循的哪些主要原则? 29.简述系统详细调查的对象、目的、原则、方法

30.简述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系统分析员的任务. 31.简述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价原则 32.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33.简述采用结构化方法开发系统时需要经历的阶段,并说明各阶段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文档。 34.简述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35.简述组织中IS/IT战略规划团队必须具备的能力。 36.简述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37.简述现代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 38.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特性? 39.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有何关系? 40.用系统生命周期开发MIS时,主要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主要结论性成果是什么?41.简述系统开发的特点。 42.简述导致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大量失败的人的障碍因素。 43.简述数据字典的概念。 44.简述DSS的基本结构。 45.试简述原型法开发的优缺点。 46.人类分析事物的认知方法中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7.简述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48.简述应该怎样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49.简述在BPR中利用信息技术简化业务过程的原则。 50.简述什么是专家系统。 5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并不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52.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步骤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53.简述信息系统的概念空间中五维的具体内容。 54.信息系统开发中系统详细调查的范围是什么? 55.简述什么是决策支持系统。 56.简述数据流程法。 57.简述什么是企业过程再工程。 58.简述集成策略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59.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 60.简述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 四、设计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某厂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又要使用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能装在多种产品上。每种

第五讲 DCS基本功能

第五讲DCS的基本功能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赵祖武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DCS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一般看下列情况:(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集散控制系统产品形形色色,结构类型各具特色,功能特性各有侧重,但一些基本功能是必须具备的。

现场控制站的基本功能 现代DCS的现场控制站是多功能型的,其基本功能包括:反馈控制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通信 逻辑控制 顺序控制 批量控制传统DDC、DAS基本功能传统PLC基本功能

现场控制站的基本功能:反馈控制它是数量最多、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功能主要有: 输入信号处理 报警处理 控制运算 控制回路组态 输出信号处理

模拟量:采样/保持、A/D转换、数字滤波、合理性检验、规格化、工程量变换、零偏修正、非线性处理、补偿运算 离散量(DI、SI):瞬时值变换(计数器累积) 合理性检验:A/D转换超时(或未执行)→“A/D卡件故障”→系统标志“不合理”;A/D转换超量程上下限→系统标志“计数不合理” 零偏修正:在当前值中扣除零漂值。(零漂值不超过前级输出量程10%) 规格化:信号(1~5VDC)对应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数字量(增加控制运算精度)(PV→PV_Data_CPU) 规格化值X=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信号上限信号下限 (信号信号下限)+规格下限 _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是XX最新发布的《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XX。篇一:DCS技术和现场总线 DCS技术和现场总线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是由计算机、信号处理、测量控制、网络通信和人机接口等技术综合产生的一门应用技术。 DCS即所谓分布式控制系统,或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DCS系统式一类满足大型工业生产和日益复杂的过程控制要求,从综合自动化角度出发,按功能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构思,具有高度可靠性指标,

将微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相结合,用于采集、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的综合控制系统。 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早的基于大型机的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即DDC技术,集中管理,集中控制,这些都促进了DCS技术的发展。DCS具有如下特点: 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2.分级递阶结构。 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4.丰富的功能软件包。 5.强有力友好的操作界面。 6.高可靠性的技术。 DCS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很多公司各自推出了不同设计、风格各异的即使是同一厂家,范文TOP100其早期产品和近期产品也有不少的差异。但是,尽管种种的DCS千差万别,其核心却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归纳为“三点一线”式的结构。“一线”是指DCS的骨架计算机网络,“三点”则是指

连接在网络上的3个不同类型的节点。这3种不同类型的节点是:面向被控制过程现场的I/O控制站;面向操作人员的控制站;面向DCS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DCS主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的系统网络SNET 用于DCS的计算机网络很多方面的要求不同于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实时网络,也就是说,网络需要根据现场通信的实时性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信息的传送。 2.现场I/O控制站 现场I/O控制站是完成对过程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的网络节点。 3.操作员站 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OI-Operator Interface)或(MMI-Man Machine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就是为系统的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人机界面,使操作员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现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