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P186

一、词和词汇有什么不同?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词和语的总汇。词是能够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汇是词和语的总集,单个词语不能称为词汇。

二、什么是语素?怎样确定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可以从二个方面确定语素:一、它是不能独立使用的。如,“企业”中的“企”,它本身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二,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企”是“qi”这个音和“企”的意义组合体,二者互相依,不能再进一步切分。

三、什么是词,如何确定。

词是指表示一定意义并能够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首先,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是词。如,那是什么?———飞机。飞机就是词。其次,不能单说,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最小语言单位。如,很好,“很”能充当“好”的修饰成分,是词。三、把能单说、单用的最小语言成分提出,剩下的虽不能单说,也不是某个词的一部分的成分,也是词。如,“你说吧”中的“吧”。

四、说明词、语素、音节、汉字的关系。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语素组合而成,每个语素对应一个或几个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汉字记录。如,玻璃,是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对应两个音节,由两个汉字记录。企业,是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对应两个音节,由两个汉字记录。

五、切词

1、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是\扭曲\的、畸形\的,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背道而驰。但是,这\绝\不\是\说\宗教\文化\毫无价值\可\言。恰恰\相反,由于\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制约\了\社会\繁荣\和\历史\发展,并且\直到\现在,它\的\文化\形态\还\继续\存在,继续\发生\作用,因而\又\是\认识\和\了解\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

2、中国\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传统\农民\以\自耕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这\种\经济\基础\便\造成\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其\宗教\信仰\也\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因而\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甚至\对\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的\生存\环境\产生\执著\的\崇拜。

六、为什么单音节语素比多音节语素构词能力强?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数量很大,自然构词能力也强,而且单音节语素与其它单音节语素或词组合构成双音节词,符合现代汉语词双音节化的趋势;多音节语素数量很少,而且在音节长度上超出了现代汉语对词汇长度的要求,不符合现代汉语词双音化的趋势。

七、指出下列词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还是不定位语素。

变化、消化、融化中的“化”是不定位语素,绿化、美化、现代化、革命化中的“化”是定位语素。

七、下列词包含几个语素?

奥林匹克模特儿迪斯科晴蜓一个语素;黄\河学\习伏尔加\河哈尔滨喜马拉雅\山两个语素;电\影\院三个语素

九、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一、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二、词双音节化趋势明显。三、使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思考与练习二P199

一、现代汉语中,多音节词会不会取代单音节词?

不会,一、单音节词大多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反映的是基本现象,存在历史长,使用频率高。二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负载信息量大,构词能力强。

二、现代汉语词为什么以双音节为主要形式?

由于汉语音节数量少,语音系统简化,单音节词会造成大量同音词,影响交际,双音节化可以避免出现大量同音词,有助于分词义,而且韵律的要求也促使词语双音化。

三、指出下列字是词、语素、音节?

扯、苗、叶、学、耳、盟、丫是词,牲、绩、习是语素,鸪、琉、娑、佯是音节。四、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和单纯词、合成词有什么关系?

单音节词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词,多音节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多音节的,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的。

五、参考教材190页

六、分析合成词类型

1、并列式开关基础解剖紧张爆破

2、限定式烧饼林立瓜子热门公众

3、支配式破产司令出神经济司机

4、补充式照明揭晓布匹

5、陈述式海啸夏至口轻

6、附加式门儿铲子

7、重叠式叔叔

七、“绿化”与“分化”的区别?

绿化是附加式,分化是复合式中并列式,绿化中的化已经虚化,而分化中的化意义实在,没有虚化。

八、缩略词的构成方式及与词的区别。

一、缩减式简单介绍——简介二、截取式清华大学——清华三、共用式中学和小学——中小学四、数字概括式阴、阳、上、去——四声

区别,缩略语有全称,它是对全称的缩略而成的。联系,缩略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逐步固定下来,并取代原词,获得词的身份。

九、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缩略语。

人大、政协、三个代表是,因为他们有原型形式,泥石流、收容站、装卸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原型形式或已经感觉不到原型形式的存在。

思考与练习三p208

一、词义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如,“再三”的词汇意义是“一次又一次”。

其次,词义包括词的语法意义,词所表示的语法作用的意义,是一种概括、抽象的意义。如,“软件、设备”可以作主、宾语,具有名词的语法意义。

再次,词义包括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某种主观倾向或使用情调的意义。如,“果断”和“武断”都表示“有决断、不犹豫”的词汇意义,语法类都是形容词。但是它们

色彩意义不同,“果断”具有褒义色彩,“武断”具有贬义色彩。

二、为什么说词义是客观的?

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有些词所反映的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但总是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如,“鬼、怪”等,不过是对现实的人的变形而已。

三、为什么词义是概括的?

词义所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个别、具体的特征。如,“候鸟”它所反映的是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一类鸟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某一只鸟,如大雁、野鸭,的个别特征。

四、词义民族性的表现。

民族性又叫社会性,词义是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旦确定下来,就具有强制性,个人不能随意改变。“马”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它的名称,叫它“鹿”。

民族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或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人们对它认识不同,可能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即使用一个词,可能概括的范围也不同。如,汉语叫“公鸡”,英语叫rooster。英语的brother,就包括了汉语的哥哥和弟弟。

民族性还表现在感情色彩方面,如,英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褒义的,而汉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的。

五、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

一是社会的进步,需要词义变化的来反映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变化。如,“百姓”在战国以前指百官,而到了战国后期,则指平民。

二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和事物认识的深化,这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如,“牛”《说文解字》上说“大牲也”,现代的词典解释为“哺乳动物……。”

三是词义的相互影响,导致词义的变化。“快、慢”本指速度,当“快”产生出“锋利”的意思时,“慢”也就相应的产生出“钝”的意思。

六、词义发展变化的途径。

一是词义的扩大,指词义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如,江,本指长江,后来泛指一切江水。

二是词义缩小,指词义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缩小了。如,瓦,本指一切烧制而成的陶器,后来专指建筑上用来铺顶的用料。

三是词义的转移,指词义所指称事物的更换。如“闻”本指“耳朵听见”,后来指用鼻子辨别气味。

七、考查下列字意义的变化。

智力:原指智慧与力量,今指知识水平。山东:山之东,今省名。卑鄙:卑微鄙陋,今指人品的低下。交通,相交相通,今指公路、铁路运输。

八、考察词的古今色彩的变化

爪牙:原指得力帮手,今指助恶为虐的人。逢迎:原指迎接,今指阿谀奉承。

九、指出下列词义的演变方式

残年:原指一年的最后一段时间,今指老年、一年将尽的时候,属于词义的扩大。

老巢:原指鸟的老窝,后指坏人集会的地方。属于词义的转移。

小说:原指街谈巷议,后指文学体裁的一种。属于词义的转移。

报复:原指回报,今指打击损害自已利益的人。属于词义的转移。

行李:原指出行所带的东西、外交官,今专指出行所带的东西,属于词义缩小。

检讨:原指检查讨论,今指自我批评、总结讨论。属于词义的扩大。

思考与练习四p217

一、指出单义词、多义词

煤——单义苗条——单义报道——多义后台——多义创伤——多义领导——多义诚心——单义风景——多义挂彩——多义

二、用词造句略

三、解释词义,指出词义的变化

本钱:原指用来经营的原始资本。比喻可以依仗的条件。

空气:指围绕于地球周围的气体。引申为某种环境、气氛。

推销:原指推荐销售产品,引申为向别人推荐自己。

走狗:原指猎狗,比喻帮助坏人作恶的人。

运动:原指物体之间的位移,引申为大规模的群众活动。

温床:原指培育幼苗的苗床,比喻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环境。

背景:原指舞台上设置的布景。比喻为一个人所依仗的后台、势力。

幼稚:指年龄幼小。借为思想上的不成熟。

四、多义词的转义及类型。

多义词最初的意义叫本义,由此而生出其它意义叫转义。多义词的转义包括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

引申义是在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推演、发展出来的意义。如,深,本义是空间的深,后来引申出时间的长。

比喻义是指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固定下来的意义。如,近视,本义是视力缺陷,后比喻为目光短浅。

借代义是通过词的借代用法派生出来的意义。如,丹青,本义是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后借为绘画。

五、词义与语境的关系。

一个词的形成最初只有一个意义,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意义也由它来表达,这样就产生了派生义,派生义又不断分化出新的意义,词义越来越多,单义词也就变成了多义词。但多义词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引起歧义,这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特定的语境的存在,使其它意义被排除出去了,只有一个意义被显示出来,但有时由于使用不当,语境不能确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或几个意义都讲得通,就会产生歧义,因些,交际中,要注意多义词的正确使用,避免产生歧义。

思考与练习五P233

一、辨析同义词

见面——会晤(口语——书面语),战争——战役(范围大小),欺负——欺压(语意轻重),鼓励——怂恿(感情色彩褒贬),夸大——夸张(词义侧重不同),摧毁——摧残(感情色彩中贬),顽强——顽固——固执(感情色彩褒贬中),周密——严密——精密(词义侧重不同),宽阔——广阔——辽阔(范围大小),帮助——赞助——援助(词义侧重不同)二、指出反义词

出——进高——低爱——恨饱——饥富裕——贫穷光荣——可耻干净——肮脏赞成——反对坚强——脆弱大方——小气节约——浪费善良——邪恶

高涨——低落冷淡——热情平坦——高耸集中——分散

三、分辨多义词还是同音词

1、同音词

2、同音词

3、多义词

4、多义词

5、多义词

四、什么叫同义词,如何辨析?

语言中词汇意义相同,材料和构造上不同的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在词汇意义、风格色彩、语法;功能方面有种种细微的差别。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意义方面的差别:语意轻重的不同、范围大小不同、个体和集体的差别、词义侧重不同;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用法方面的差别:词的搭配对象不同、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五、为什么说同义词的存是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及其作用。

在现代汉语中,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概念,往往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义词表示出来,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对于交流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同义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义准确、精细,二、突出强调、加强语义,三、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

六、什么是反义词,矛盾关系和反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矛盾关系的反义词是建立在矛盾关系的基础上,不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其特点是:1、两个相反意义之间,不存在第三种意义,2、无论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都构成反义。

反对关系的反义词是建立在对立关系基础之上、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1、两个相反意义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甚至第四种意义,2、肯定一方,就否定另一方,但否定一方,不等于肯定另一方。

七、什么叫同音词?说明其产生及作用。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音词的产生:1、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2、语音演变的结果。3、词义演变的结果。4、借用外来词的结果。同音词的作用:1、别具深意,发人深思。2、造成谐音双关,言在此,意在彼,使语言显得生动新颖,含蓄风趣,耐人寻味。

八、同音词和多义词有什么区别?

同音词是多词一音,词与词之间无意义上的联系,而多义词是一词多义,词义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如,“花”在“花钱”中和“鲜花”中虽语音相同,但在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而在“鲜花、种花、礼花、花灯”中“花”表示的意义虽然不同,但却彼互相联系,是多义词。

九、什么是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指处于反义范畴中的两个词在使用上有的频率高、有的频率低的现象。一般是程度高的词使用的频率高,程度低的词使用频率低。如“高、大、深、长”等就比“低、小、浅、短”的使用频率高。

思考与练习六P241

一什么是上下位词?

上下位词是上位词和下位词的统称。上位词和下位词是相对而言的,A词是B词的上位词,B词是A词的下位词;它们还是大类和小类的关系,上位词对应的是大类,下类词对应的是小类;它们还是上下位关系,上下位关系有的是逻辑上的属种关系,有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的还有等级差别,有的有共同的语义成分。

二什么是类义词?类义词在表达方面有哪些作用?

类义词表示的是同类概念的一组词,常常表现为一个个的词群。也是指反映同类概念、表示同类意义的词。例如:

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表朝代)

红黄蓝绿灰黑紫(表颜色)

掌握类义词的共同语义有助于准确理解词义;类义词还常用于铺排,有强调和夸张的效果。例如河北梆子《白毛女》里穆仁智上场有这样一段台词:“吃、喝、嫖、赌、抽,坑、蒙、

拐、骗、偷,样样我在行,件件我拿手。”用两个类义词群铺排社会生活里的十种恶习,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夸张性的刻画了这狗腿子的丑恶行径。

同时,类义词还可以用来构成对偶句。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诗中两个对偶句都是利用类义词来构成的:“两个”和“一行”、“千秋”和“万里”都是“数量”相对,“黄鹂”和“白鹭”是鸟类相对,“黄”和“白”、“翠”和“青”是颜色相对,“鸣”和“上”、“含”和“泊”是动作相对,“柳”和“天”、“雪”和“船”是物名相对,“门”和“窗”同属于“宫室”一类相对,“西岭”和“东吴”同属于地名相对。全诗对仗工整自然,充分显示了类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三、什么是同族词?同族词是怎样形成的?

同族词是指:由同一词源分化的,或同一词根那个的一组词,它们在来源上彼此有联系。

由于词义的演变,一词多义分化为一组同音词,或者词义引申产生新义,同时改变词音的某个音素或声调,来表达这个新义,新义和原义语音形式不同,构成一组音近词,这种语义分化形成的词就是同族词。现代汉语中同族词有的是上古汉语流传下来的传承词,有的是近代汉语或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词。

四、同族词和同源词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

同族词和同源词不是同一个概念,同族词是指由同一词源分化的,或同一词根那个的一组词,它们在来源上彼此有联系。同源词是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也是同族词中异音异字的词。

虽然这个概念都是指由同一词源分化而来的词,但是两者范围大小是不同,同族词的范围要大于同源词,同源词是同族词中的一类。两者的来源不同,同族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同一语源语义分化,一是同一词根造词。而同源词的主要来源则只是同一词源分化而来的词。这也就会造成它们表现形式的不同。

思考与练习七P255

一、“界”有下列义项,哪些是词义,哪些是语素义?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判断?

①和⑤的义项是词义,②③④的义项是语素义。

区别词的义项是词义还是语素义主要看词在这个意义上能不能当词来使用,能单说或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词义。不能当词来使用,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存在于它们构成的合成词和固定结构中,是语素义。

二、什么是义位?怎样归纳义位?根据下面的例句归纳出义位。

我们把那些有各种差别的词义聚拢在共同的特征上,形成一个词义聚合,凡是处在这个聚合中的词义,就是一个义位。

归纳义位首先要搜集大量的例句,要考虑词使用的各种情况,尽量不要遗漏。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词汇意义使用对象的一致性、同类性,表示对象特征的共性。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词表示的对象有共同点就可以归纳为一个义位。

花:①可供观赏的植物(①②例句)

②颜色或种类错杂的(③例句)

③模糊迷乱(④例句)

④不真实或不真诚的(⑤例句)

分:①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分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①②例句)

②表示分数(③例句)

③辨别(④⑤例句)

三、什么是义素?它与义项有何不同?

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因此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义素是不能独立使用的,只有把义素组合起来,形成义位才能构成一个独立运用的意义。而义项是能够独立运用的。义素分析着眼于不同词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词的意义内涵。而义项反映的是词的一般的、稳定的词汇意义。

四、对下面几组词作义素分析。

1、自行车[+交通工具-用燃料+用脚蹬+着地-着水]

汽车[+交通工具+用燃料-用脚蹬+着地-着水]

火车[+交通工具+用燃料-用脚蹬+着地-着水]

轮船[+交通工具+用燃料-用脚蹬+着地-着水]

飞机[+交通工具+用燃料-用脚蹬+着地-着水]

2、眺望[+用眼看+从下往上看-从上往下看]

瞭望[+用眼看+从下往上看-从上往下看]

3、凳子[+坐具-靠背-长+短-软+硬]

椅子[+坐具+靠背+长+短+软+硬]

沙发[+坐具+靠背+长+短-软+硬]

五、你认为义素分析的作用是什么?用于词义分析有何利弊?

义素分析是一种新的词义分析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义素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因为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的单位,它往往包含着词义之间极其细微的差别,还能够反映词义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义素分析法更适于类义词的分析和同义词的辨析。

义素分析的好处在于:这种分析可以弥补其它词义分析的不足,特别是对汉语语义指向的分析有很大帮助,义素分析还能够区别词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义素分析的弊处:不能穷尽的分析所有的词,而且只是对名词性的词语分析比较成熟,其它词性的词汇还不够成熟。还有这种分析只有在完全了解某个词的意义之后才能进行这种分析所以对一般学习者还有一定困难。

六、表名物的词的词义分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表名物的词的词义分析,主要是看它表示的事物所属的类别,它表示的事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七、表动作行为的词的词义分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表动作行为的词的词义分析,主要看它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特征,包括几个动作行为,还包括的特定的动作行为主体、特定的关涉对象、对特定动作行为的各种限制等。

八、表性状的词的词义分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表性状的词的词义分析,可以从适用对象和性状特征着手。

思考与练习八P267

一、现代汉语词汇从来源看,包括哪些?

按照来源的不同,现代汉语词汇可以分为:传承词、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和行业语。

二什么是传承词?请举例说明。

传承词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以前已经出现并且延存到这个时期仍在使用的词语,它是相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新产生的词来说的。例如:

有关自然现象的:土、水、风、雨、雷、电

有关动、植物的词:牛、马、鸡、草、小麦

三什么是古语词?它包括哪两种词?请举例说明。

古语词是指来源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里很少使用的词语。它分为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种:一、历史词表示曾经出现过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的的词语,例如:皇帝、格格、殿下、亲王

等。

二、文言词指的是来源于古代汉语书面语,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一般不再使用的词语。例如:怆----悲伤倘-----假使如果------即使唯-----单单

四、试举出十个近年来产生的新词语。

顶你、韩流、离子烫、挺你、韩版、韩剧、非典、手足口病、泡网吧、通宵

五请谈谈影响方言词被普通话词汇吸收的音素有哪些?

这种音素共有三方面:

一、有些方言词表达的意义,普通话词汇里没有合适的词语与之对应,如:“尴尬”、“窍门”、

“垃圾”。

二、应该是一些有特殊表现力的词。如:“折腾”、“敲竹杠”、“掉价”。

三、要表现方言区特有的事物的词语。如:“椰子”、“龙眼”、“二人转”。

六从吸收方式的角度看外来词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从吸收方式的角度看外语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音译外来词:按照外语词的读音,用汉字直接翻译过来的词,如坦克(tank),克隆(clone)等;音译加意译外来词:迷你光盘(minidisc),呼啦圈(hulahoop)等。

音译兼意译外来词:基因(gene),幽默(human)。

字母外来词:APEC,CEO等。

七试举出一些你比较熟悉的行业语,并分析它们是专业化层面的行业语还是社会化层面的行业语。

语言学用语:语素、语义、区别特征、类义词、类推、语法化

这些词是专业层面的行业语,因为这些词只有在汉语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中才会使用,具体的说是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课堂上才会使用这样专业的词语,并不是全社会人们通用的词语。

八近年来,外来词中的音译词越来越多,有的词语本来有意译的形式,现在有出现了音译的形式,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音译词作为处理外来词汇的方法,它简洁、方便、实用,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之下,更为人们容易接受。例如:AA制,BP机,AB股,MSOS 儿童村,IC卡,PC机,B超,AC米兰队,三K党,KTV包房,U2型飞

机,T恤。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国际互联网使人们联系得更紧,世界变得越来越近,新事物、新信息、新概念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用音译词这种简便的方式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迫使人们直接面对和接受外来词,从而更及时地接受外来先进的科技和文化,这可能是音译词,特别是英语中的音译词在现代汉语中流行的直接原因。

音译词在现代汉语中流行开来是世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之典型表现,是东西方文化互

动的产物,也是语言间相互接触与渗透的结果,它既可以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同时又可

以促进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发生变异而得到新的发展。

九你认为传承词中所有词的地位和作用有区别吗?请举例说明。

我认为传承词中所有词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传承词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以前已经出现并且延存到这个时期仍在使用的词语,它是相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新产生的词来说的。由于传承词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产生的,所以它们产生时间的先后、存在时间的长短有差异,构

词能力也就不同。这就导致了传承词中有一部分是全民常用的,例如:

有关自然现象的:土、风、雷、雨、电

有关动植物的:牛、马、鸡、草、小麦

有关时间的:年、岁、月、日、旬

有关人体器官的:眼睛、耳朵、鼻子、头、手等等。

这部分词是现代汉语中的基础,也是构成其它词汇的基础,它们的使用频率很高,构词能力很强,对现代汉语非常重要。而有些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例如:一些古语词只有在教学中使用或是阅读古文献时使用。这部分词已经不太常用,它的构词能力差,不被人们经常使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有可能就会推出现代汉语常用词汇系统。

十有人在谈到现代汉语的词汇时首先区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大类,认为有稳定性、普遍性、能产性特点的属于基本词汇,不具有这样特点的就属于一般词汇,你认为这种分法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这种分法有必要,基本词汇是稳定的,不经常变化,所以这是一般人应该掌握的词汇。其数量不太多,也是相对比较好掌握的,而且这部分词是构成一般词汇的基础,掌握它们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一般词汇。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不易掌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般词汇会不断变化,我们只能是在学习中不断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非常必要的。

思考与练习九P278

一、认识熟语的性质、特点。

熟语是结构定型的特殊词汇单位。通常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结构复杂,结构成分固定,内容丰富凝练,表现力强,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熟语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比如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山望着那山高”,“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等

二、你认为熟语的范围应该怎样界定,为什么?

现在比较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一是胡裕树主编的,其中明确提出“熟语的范围相当广,其中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二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该书认为“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三是邢福义主编的,他指出“熟语是一些经久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同时指出“谚语、格言等也具有熟语性质。”四是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一书中辟专章讨论了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

但未讨论惯用语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不同,所以我认为熟语的范围界定不应很死板,必须硬性规定那些就是熟语,那写就不是熟语。它的范围应该是宽泛的,只要结构上稳定,意义上整体就可以叫做熟语。

三、举例说明成语的主要来源。

成语非常丰富,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源于口语。

这类成语是在人民群众口语中广泛流传之后见之于书面的,一般都比较通俗、生动。如:欢天喜地、细水长流、五花八门、指手画脚、量体裁衣、拐弯抹角、一干二净等。

2、源于古书。

即从几千年来的古代书籍中产生出来的,其中可分为:

①古代寓言的概括,如:自相矛盾、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杞人忧天

等。

②历史故事的概括,如: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破釜沉舟、完璧归赵、卧薪尝胆、三顾茅庐等。

③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豁然开朗、水落石出、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一鼓作气等。

3、源于外来语。

如根据佛经意译或改写而成的成语: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惟我独尊、现身说法等。再如来自法语的成语:火中取票、象牙之塔等。

4、新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也不断产生、演变。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多快好省、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等。

四举例说明不同熟语类别的结构特点。

1、成语的结构特点是以四字格为基本结构形式,通常称为“四字格”,四字格成语结构形式整齐对称,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例如:车水马龙、气贯长虹、福如东海等等。当然也有非四字格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此地无银三百两等等。

2、惯用语的结构形式以三音节为主,也称“三字格”,这也成为惯用语区别于熟语其它结构类型的典型结构。如:走后门、开红灯、挖墙脚等。也有非三字格的惯用语,如:唱独角戏、八九不离十、八竿子打不着等。

3、谚语在形式上一般都是完整的句子,有单句形式也有复句形式。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4、歇后语是风趣生动的固定短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表述,后半部分点明结构的含义。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五试给下列歇后语添加后半部分。

木头眼睛-------视而不见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下雨出太阳--------假晴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

四两棉花-------细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思考与练习十P288

一、字典和词典有什么不同。

汉语字典和词典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收集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字典主要收字,重点标示汉字的形体,注出读音并解释字义;词典主要收词,为考察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供方便。

二、列表说明本节所提到的字典词典编排条目的方法。

三、请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

拧毛巾:ning用两只手握住物体的两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用力。

膏油:gao很稠的糊状物。

褪袖子:tui脱

洁癖:pi癖好

熬菜:ao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

龟裂:jun裂开许多缝子。

四、指出下列汉字的汉语拼音、部首和标注四角号码。

词ci筐kuang圆yuan苗miao翁weng夷yi殊shu如ru险xian

五、用部首法查检下列汉字。

幕辩弄笔中戒颠教

六、运用恰当的释义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哽咽:哭时不能痛快的出声。

愕然:形容很吃惊。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2、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艳羡:<书>十分羡慕。

4、推敲:反复琢磨。

5、幽雅:幽静而雅致。

七、“游行”解释为:“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比较好,因为游行一词是一种动作行为,所以我们应该用说明或描写的方式解释。说明词义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以及适用范围及限制。而“游行”正好属于这一类。所以第二种的解释更合适,更能说明这个词的意思。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及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瓷环。压电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实验1 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 实验5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 实验12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2×10/100=° α∞=×2×10/100×()=-°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实验17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 ℃果糖℃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100]L[21+=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