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 《建筑用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人工

机制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

砂岩石颗粒。

混合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 《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 《建筑用砂》

含泥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

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 《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 《建筑用砂》

类别适用范围

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 《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适用范围

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

1)规格等级

① 《建筑用砂》

规格细度模数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② 《混凝土用砂石》

等级细度模数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特细砂1.5~0.7

《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2)天然砂的颗粒级配

① 《建筑用砂》

砂颗粒级配区

4.75mm 10~0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00μm85~71 70~41 40~16

300μm95~80 92~70 85~55

150μm100~90 100~90 100~90

② 《混凝土用砂石》

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

5.00mm 10~0 10~0 10~0

2.50mm 35~5 25~0 15~0

1.25mm 65~35 50~10 25~0

630μm85~71 70~41 40~16

315μm95~80 92~70 85~55

160μm100~90 100~90 100~90

《建筑用砂》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了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5%),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了5.00mm 和630μ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5%)。

3)人工砂的颗粒级配

①《建筑用砂》

150μm100~90 100~90 100~90 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

2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②《混凝土用砂石》

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

160μm100~90 100~90 100~90

《建筑用砂》规定对人工砂三个级配区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适当放宽界限,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必须符合要求。

4)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① 《建筑用砂》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含泥量(%)<1.0 <3.0 <5.0

泥块含量(%)0 <1.0 <2.0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项目质量指标

≥C60C55~C30 ≤25含泥量(%)≤2.0≤3.0≤5.0

泥块含量(%)≤0.5≤1.0≤2.0

《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1.0%、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

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或等于2.0 %、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5%,两者差异甚大。

5)石粉含量

① 《建筑用砂》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MB值<1.40(或合格)<3.0 <5.0 <7.0

MB值≥1.40(或不合格)<1.0 <3.0 <5.0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项目质量指标

≥C60C55~C30 ≤25

MB值<1.4(或合格)≤5.0≤7.0≤10.0

MB值≥1.4(或不合格)≤2.0 ≤3.0≤5.0

《建筑用砂》中当MB值<1.40(或合格)时,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与《混凝土用砂石》中要求相差2%~3%。

6)人工砂坚固性

① 《建筑用砂》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单级最大压碎值(%)<20 <25 <30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

≥C60C55~C30 ≤25总压碎值(%)<30

《建筑用砂》中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划分,且取最大单粒级压碎值作为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而《混凝土用砂石》中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不论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低统一规定为小于30%。

7)有害物质含量

① 《建筑用砂》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项目质量指标

≥C60C55~C30 ≤25云母(按质量计),% ≤2.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0

《建筑用砂》中砂有害物质含量,特别是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要求与《混凝土用砂石》有较大差异。

8)密度

① 《建筑用砂》

表观密度(kg/m3)

松散堆积密度

(kg/m3)

空隙率(%)

>2500 >1350 <47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

二、《建筑用石》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公称粒径

① 《建筑用石》

含泥量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② 《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量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石》将含泥量、泥块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2)适用范围

① 《建筑用石》

类别适用范围

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② 《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适用范围

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石》按技术要求将石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石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石》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

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① 《建筑用石》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含泥量(%)<0.5 <1.0 <1.5

泥块含量(%)0 <0.5 <0.7

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

≥C60C55~C30 ≤25含泥量(%)≤0.5≤1.0≤2.0

泥块含量(%)≤0.2≤0.5≤0.7

《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2%,两者差异甚大。

2)针片状颗粒含量

① 《建筑用石》

项目质量指标

>C60 C60~C30 <C30 针片状颗粒含

量(%)

<5 <15 <25

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项目质量指

标≥C60C55~C30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8≤15≤25

《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5%,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或等于8%,两者要求差异甚大。

3)岩石抗压强度

① 《建筑用石》

项目质量指标

火成岩变质岩水成岩抗压强度(MPa)≥80≥60≥30

② 《混凝土用砂石》

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4)压碎指标

① 《建筑用石》

类别压碎指标(%)

卵石碎石

Ⅰ类<12 <10

Ⅱ类<16 <20

Ⅲ类<18 <30

② 《混凝土用砂石》

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

等级压碎指标(%)

沉积岩C40~C60 ≤10

≤C35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C40~C60 ≤12 ≤C35 ≤20

喷出的火成岩C40~C60 ≤13

≤C35 ≤30

5)密度

① 《建筑用石》

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2500 >1350 <47

② 《混凝土用砂石》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

三、《建筑用石》、《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检验方法的对比

1、试样处理不一致

标准可不经缩分项目

《建筑用石》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

《建筑用砂》堆积密度

《混凝土用砂石》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2、试验条件不一致

标准试验条件

《建筑用石》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建筑用砂》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混凝土用砂石》

砂、石表观密度试验时,温度保持在15~25℃。

3、摇筛时间不一致

标准摇筛时间

《建筑用石》粗骨料级配筛分时,要求摇筛时间为

10min。

《混凝土用砂石》

粗骨料级配筛分时,摇筛时间无要求。

4、剩留量计算不一致

标准剩留量计算

《建筑用砂》G =(A×d1/2)÷200

《混凝土用砂

石》

mr =(A×d1/2)÷300 5、砂含泥量计算不一致

标准 含泥量计算 《建筑用砂》 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 《混凝土用砂石》 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6、碎石含泥量计算不一致 标准 含泥量计算 《建筑用石》 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 《混凝土用砂石》 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7、碎石泥块含量试验方法不一致 标准 泥块含量试验方法 《建筑用石》 泥块含量测定时要求在水中将泥块碾

碎。 《混凝土用砂石》 泥块含量测定时要求在水放出以后再

将泥块碾碎。 8、碎石、砂吸水率不一致 标准 吸水率 《建筑用石》 无吸水率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建筑用砂》 无吸水率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混凝土用砂

石》

有吸水率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9、碎石压碎指标加荷速度不一致 标准

加荷速度

《建筑用石》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到200kN。

在160~300s内均匀加荷到200kN。

《混凝土用砂

石》

10、人工砂压碎值计算不一致

标准压碎值计算

《建筑用砂》取最大单粒级压碎值作为其压碎值。《混凝土用砂石》取总压碎指标作为其压碎值。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 建标〔1992〕930号 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2—92,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3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质量要求 4验收、运输和堆放 5取样与缩分 5.1取样 5.2样品的缩分 6检验方法 6.1砂的筛分析试验 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6.4砂的吸水率试验 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方法) 6.7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方法) 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 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方法) 6.10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6.11砂中的有机物含量试验 6.12砂中的云母含量试验 6.13砂中的轻物质含量试验 6.14砂的坚固性试验 6.15砂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 6.16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试验 6.17砂的碱活性试验(化学方法) 6.18砂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方法)

建设工程用砂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200002 摘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用砂石》)自2007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它对保证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建筑用砂》(GB/T14684-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石》)中的术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没有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将三个标准规范之间主要差异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对比,以供各位同行参考,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以协调。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量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

《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 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 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混凝土用砂石

第二部分、砂石 一、名词解释 1、砂的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Um的颗粒的含量。 2、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 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颗粒的含量。 3、石子的泥块含量粗集料中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颗粒的含量。 4、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5、平均粒径公称粒级的上、下限的平均值为平均粒径。 6、最大粒径公称粒级的上限为最大粒径。 7、碱活性骨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的集料 8、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 二、填空题 3、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5、砂按0.630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Ⅰ区、Ⅱ区、Ⅲ区)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 6、砂的实际累计筛余百分率,除(5.00mm和0.630m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 7、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8、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 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为0.5-0.7 9、最大粒径为40mm的连续粒级碎石的公称粒级为(5~40) 10、公称粒级为10~20的碎石的级配为(单)粒级。 11、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2、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示 13、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砂子复验,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如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复验。 B、对不符合项,进行加倍复验。 C、复验时,若仍有一个试样不满足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D、对所检项目,全部进行复验。 2、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应采取措施。 B、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 C、满足A和B,允许使用。 D、不允许使用。 3、砂子检验,试样不需缩分可经拌合均匀直接试验的项目为(D) A、筛分析。 B、含泥量。 C、泥块含量。 D、含水率。 4、碎石检验,试样需缩分方可试验的项目为(C) A、堆积密度。 B、紧密密度。 C、针片状颗粒的含量。 D、含水率。 5、碎石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小重量(kg)为(B) A、最大粒径(mm)的0.5倍。 B、最大粒径(mm)的0.2倍。 C、5kg。 D、10kg。 四、判断题 1、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 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 样进行试验。(√) 2、砂子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 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砂子泥块含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 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4、经缩分、烘干后取400g的试样两份用于砂子含泥量的检验。 (√) 5、称取烘干砂子试样500g,置于套筛上进行筛分析试验。(√) 6、经缩分、烘干后取200g的试样两份用于砂子泥块含量的检验。 (√) 7、碎石筛分析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8、碎石泥块含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 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9、碎石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 量损失符合JGJ53-92的规定。(√) 10、判定碎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的测定值是否符合要求,应依 据JGJ53-9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其他要求。(√) 11、中砂的颗粒级配不可能处于Ⅰ区或Ⅲ区内。(×) 12、砂石的含水率指砂石烘干后测得的含水量占砂石烘干后的重 量的百分比。(√) 13、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计算结果皆精确至0.1% (√) 14、砂子的含泥量超过5%时,则应先用水洗,烘干至恒重,再 进行筛分析。(√) 15、筛分析试验,采用2个试样平行试验,各细度模数试验结果 精确至0.01,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五、简答题 1、砂石验收批的划分方法 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600t亦按一批。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 应、质量稳定的集料时,可定期检验。 2、砂子取样方法 每验收批取样应按下列规定执行: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 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 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 3、碎石的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 铲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共15份,组成一组样品。 4、砂子的复验项目 ①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 ②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 ③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④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5、石子的复验项目 ①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 粒含量检验。 ②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③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6、简述砂石试验烘干至恒重的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 作业指导书 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

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二、取样 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 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建筑用砂》 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 说明:关于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建设部曾颁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等规范,本文是以最新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为标准摘录。 一、概念 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 u 1、砂的细度模数 f u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 f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 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2011年05月13日 人工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一些人将人 工砂混凝土的大用水量归咎于石粉,认为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其实这是错 误的。人工砂尖锐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 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很差,而适量石粉的存在便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应该改进对石粉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配制良好的混凝土和砂浆。 石粉的定义标准石粉的定义是:加工前经除土处理,加工后形成粒径 小于75μm,其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物质。GB/T14648-1993将0.08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为“泥”,这一方法用于天然砂尚可,石粉 的粒径虽然小于0.08mm,但是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 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土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害的,必须控制其含量,而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利的,人工砂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 各种因素或多或少会掺入泥土,而这又是目测和传统含泥量检测所不能区分的,国外许多国家都用亚甲蓝实验评定黏土成分含量,我国新标准中也特别规定了 测人工砂石粉含量必须先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或快速检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砂石粉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带来的负作用。干法机制砂中石粉的作用机理混凝土中若存在大量的孔隙,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抗冻、抗渗等方面是不利的。石粉不具有活性,但是石粉的粒径一般在75μm以下, 从而具有微集料填充效果。在人工砂混凝土中,石粉填充了其中的孔隙,可以 较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改善浆——集料界面结构。资料表明,石粉在 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 化硫铝酸钙转化。而粒径在0.08mm以下的石粉可以与水泥熟料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导致混凝土晶相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化程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1年04月04日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建筑用砂》 人工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 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 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 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 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 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量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 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 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整理)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

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成果报告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方俊杰QC小组 二0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QC小组简介 (2) 三、选择课题 (3) 四、设定目标 (4) 五、提出各种方案并提出最最佳方案 (4) 六、制定对策 (6) 七、对策实施 (6) 八、效果检查 (15) 九、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17)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7)

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方俊杰QC小组发表人:龙继冬一、工程概况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32合同段路线全长9.35km,共计隧道2座(左线全长3150m,右线全长3125m),双洞合计长度6275m。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混凝土方量约为71055m3,隧道工程造价2亿余元,占本标段合同价46.4%,是本项目主要工程。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为碎石土、角砺、强~弱风化泥板岩,由于岩体极破碎,雨水下渗,本地大气降水较丰富,隧道防排水措施极其重要,做好隧道防排水控制是本项目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关键。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方俊杰QC小组 成立时间2011年5月1日 课题名称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小组类型创新型组长方俊杰 活动时间2011年5月至12月注册时间2011年5月10日课题组注册ZJTQC2011-3-4 小组注册号QC2011-3-4 活动频次3次/月出勤率96% 小组人数9人 制表:王奇2011年5月10日 本QC小组曾获得的荣誉: 1、获得2004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获得2006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3、获得2008年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建筑用砂石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 (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取样数量(见表1)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园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1 (三)类别:(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 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四)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五)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1、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试验筛:9.5、4.75、2.36mm和1.18、600、300、150μ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摇筛机。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5)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按取样规定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4、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 (3)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精确至0.01): M f=(A2+A3+A4+A5+A6)-5A1/100-A1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 建标〔1992〕930号 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2—92,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3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质量要求 4验收、运输和堆放 5取样与缩分 5.1取样 5.2样品的缩分 6检验方法 6.1砂的筛分析试验 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6.4砂的吸水率试验 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方法) 6.7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方法) 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 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方法) 6.10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6.11砂中的有机物含量试验 6.12砂中的云母含量试验 6.13砂中的轻物质含量试验 6.14砂的坚固性试验 6.15砂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篇一:2014年最新混凝土规范及标准 2014年最新混凝土规范及标准标准名称 1 JGJ63-2006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2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 JGJ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5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7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8 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9JGJ/T 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0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混合比设计规程 11 JGJ/T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2 JGJ 104-201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13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4 GB/T25181-2010预拌砂浆 15 JGJ/T 22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1 16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7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 18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19 CCES02:2004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 20 CECS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21 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22 CECS104:99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23CECS13:2009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24 CECS206:2006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5 CECS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7 CECS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8 GB/T10171-2005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 29 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30 GB/T12960-2007水泥组分定量方法 31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0.08MM筛筛析法) 32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3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34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35 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 36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37 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 38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39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40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41 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42 GB/T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43 GB/T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测验总则 44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45 GB/T4131-1997水泥定义命名和术语 46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47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 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目次 前言................................................................................ I II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机制砂的料源选择 (4) 5 机制砂的生产设备 (5) 5.1 一般规定 (5) 5.2 生产设备配置 (5) 6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 (7) 6.1 一般规定 (7) 6.2 生产工艺 (7) 6.3 环境保护 (10) 7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11) 7.1 规格与类别 (11) 7.2 技术要求 (11) 7.3 质量检验 (13) 8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 8.1 原材料选择 (14) 8.2 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15) 8.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5) 8.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6) 8.5 试验室试配与调整 (17) 8.6 配合比现场验证 (19) 8.7 工艺性试验验证 (19) 9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20) 9.1 一般规定 (20) 9.2 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控制 (20) 9.3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21) 9.4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22) 9.5 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控制 (22) 9.6 混凝土结构力学与耐久性能控制 (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干法)常用生产设备技术参数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规模及相应配置(干法) (2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参考设备配置及工艺流程图 (28) 附录E(资料性附录)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 (3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 作业指导书 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 持有人: 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二、取样 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建筑用砂标准

建筑用砂 GB/T14684— 2011 1术语 ①天然砂:自然生成,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岩 石颗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 化的岩石颗粒。 ②机制砂:经除土处理,有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 ③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 75μm 的颗粒含量。 ④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 600 μm 的颗粒含量。 ⑤细度模数:衡量砂粗细度的指标。 2、分类 按产源分:天然砂和机制砂 按细度模数分:粗 3.7-3.1,中 3.0-2.3,细 2.2-1.6。 按技术要求:Ⅰ、Ⅱ、Ⅲ类 3、技术要求: ①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 1 的规定,砂的级配类别按表 2 的规定。对于砂浆用砂, 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 0,砂的实际颗粒级配处4.75mm和 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 总和应不大于 5%。

表 1颗粒级配 砂的分类级配区 天然砂机制砂 1区2区3区1区2区3区 方筛孔累计筛余 %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300μm 75μm 10~0 35~0 10~0 25~0 10~0 15~0 10~0 35~0 10~0 25~0 10~0 15~0 65~35 85~71 95~80 100~90 50~10 70~41 92~70 100~90 25~0 65~35 85~71 95~80 97~85 50~10 70~41 92~70 94~80 25~0 40~16 85~55 100~90 40~16 85~55 94~75 表 2级配类别 类别ⅠⅡⅢ Ⅲ级配区2区1、2、3区 ②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按表 3规定 表 3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类别Ⅰ ≤ 1.0 0 Ⅱ 含泥量(按质量计) % 泥块含量 (按质量计 )% ≤ 3.0 ≤ 1.0 ≤ 5.0 ≤ 2.0 ③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规定如下 3 3 表观密度不小于 2500 kg/m;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 1400kg/m;孔隙率不大于 44%。 4、试验方法: 1、取样在堆料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 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 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 序号试验项目 颗粒级配 堆积密度 含泥量最少取样数量( kg) 1 2 3 4 4.4 5.0 4.4 20 泥块含量

最新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及检验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人民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卵,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2.1.2 人工砂artificial sand 岩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颗粒。 2.1.3 混合砂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或卵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颗粒。 2.1.5 卵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 的岩颗粒。 2.1.6 含泥量dust content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粉含量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封闭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 《建筑用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人工 砂 机制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

砂岩石颗粒。 混合 砂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 《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 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 《建筑用砂》 含泥 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 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