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是指在建设锅炉房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锅炉房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0年,我国对锅炉房设计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和修改。以下是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的主要内容:

一、锅炉房的布局设计

锅炉房的布局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锅炉的数量、型号和功率等因素,合理安排锅炉的位置和通道,确保锅炉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同时,应该设立通风、排气、排水等系统,保证锅炉房内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二、锅炉的选型和配置

在选购锅炉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功率,并且要考虑锅炉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因素。同时,在配置锅炉时还应该考虑到燃料的种类和供应情况,以及锅炉的排放标准等因素。

三、管道系统的设计

管道系统是锅炉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材质、直径、长度等因素,以及管道的布局和支撑方式等。同时,在设计管道系统时还应该考虑到管道的维护和清洗,以及管道的保温和防腐等问题。

四、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

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锅炉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实现锅炉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在配置自动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锅炉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整。

五、环保设施的配置

环保设施是现代锅炉房中必须配置的设施,其作用是对废气、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在配置环保设施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处理效果以及运行成本等因素,同时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六、安全设施的配置

安全设施是锅炉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配置安全设施时需要考虑到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综上所述,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主要包括锅炉房的布局设计、锅炉的选型和配置、管道系统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环保设施的配置以及安全设施的配置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也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

锅炉设计规范

锅炉设计规范 篇一:《锅炉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说明 锅炉房监察规程里有的,不小于建筑面积的10%,,地下锅炉房按锅炉外轮廓投影线向外扩展lm的总面积10%的泄爆面积考虑,采用泄爆竖井时,净面积应大于泄爆面积的1.2倍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均有专门的章节对锅炉房进行基本要求的规定。两个规程基本一样。 一、锅炉房与其他建筑明显的区别是: 1、防火等级要求较高,一般要达到一、二级的耐火等级; 2、要有一定的泄压面积,相当于锅炉房占地面积的10%; 3、所有门窗要向外开; 4、一般采用轻质屋顶,其他结构的屋顶要布置一定面积的天窗; 5、要有足够的照明; 二、关于锅炉房建造位置的要求如下: 1、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 2、锅炉房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教师、观众厅、商店、餐厅、候诊室等)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旁。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3、锅炉房不宜设在高层建筑内,但由于条件限制需设在其地下室、半地下室、第一层或顶层内时,应符合以下条件,并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聚集人多的房间”是根据1979年南阳柴油机厂发生的浴室热水罐爆炸事故,造成81人伤亡的惨痛教训而提出来的。 “贴邻”是两个建筑物在结构上不分开;“不应与住宅相连”也是指结构上不是一体。至于两者的间距,尚无明确规定。 二、关于锅炉房的要求如下: 1、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2、锅炉房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防冻措施; 3、锅炉房内地面应平整无台阶,应防止积水; 4、锅炉房承重梁柱等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受高温损坏; 5、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 6、在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 《锅炉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说明的补充解释性说明及国家质监总局《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参考条文 (2009年3月) 1.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是指在建设锅炉房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锅炉房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0年,我国对锅炉房设计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和修改。以下是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的主要内容: 一、锅炉房的布局设计 锅炉房的布局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锅炉的数量、型号和功率等因素,合理安排锅炉的位置和通道,确保锅炉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同时,应该设立通风、排气、排水等系统,保证锅炉房内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二、锅炉的选型和配置 在选购锅炉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功率,并且要考虑锅炉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因素。同时,在配置锅炉时还应该考虑到燃料的种类和供应情况,以及锅炉的排放标准等因素。

三、管道系统的设计 管道系统是锅炉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材质、直径、长度等因素,以及管道的布局和支撑方式等。同时,在设计管道系统时还应该考虑到管道的维护和清洗,以及管道的保温和防腐等问题。 四、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 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锅炉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实现锅炉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在配置自动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锅炉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整。 五、环保设施的配置 环保设施是现代锅炉房中必须配置的设施,其作用是对废气、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在配置环保设施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处理效果以及运行成本等因素,同时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六、安全设施的配置 安全设施是锅炉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配置安全设施时需要考虑到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综上所述,锅炉房设计标准2020主要包括锅炉房的布局设计、锅炉的选型和配置、管道系统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环保设施的配置以及安全设施的配置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也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

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最新版

在燃气锅炉的设计中,锅炉房必不可少,所以,为安全起见,难免就会需要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因此,现为大家整理了具体的新版设计规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一般有两本,即《锅炉房设计规范》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另外《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都有互为补充的内容。 《锅炉房设计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设计: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7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450℃; 热水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70MW、额定出口水压位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180℃; 不适用于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和其他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设计(这里就包括真空热水锅炉、导热油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等)。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在使用中是固定的)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特》中锅炉定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不适用于:⑴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⑵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注意“或”,也就是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不适用,功率0.1MW相当于用气量10Nm3/h);⑶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这两个0.1数值在针对中小型的工商业户的时候会经常遇到,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无非就是通过系统或者本身设备参数使其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的规定。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目录 一、锅炉房位置要求 1.1燃油、燃气锅炉用房宜独立建造,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1.2锅炉房(独立建筑)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 围地坪0.15m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1.3锅炉房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 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 1.4当燃油、燃气锅炉受条件限制需与其它建筑相连或布置在建筑内时,严禁布置 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1.5锅炉房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 超过10,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 1.6由于条件限制锅炉房需要设置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 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 1.11.1 锅炉房的设置应事先征得市、地级以上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1.11.2 必须是用油、气体作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 1.11.3 选用燃油作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 1.11.4 当锅炉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1.7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1.8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1.9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 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10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 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 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 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第5.2.1 条的规定执行。 表5.2.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1.11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 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第3.4.1 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 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 1.12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丰连。若与其他

《锅炉房的防火设计规范》

锅炉房的防火设计规范 1、锅炉房一般应单独设置。 2、锅炉房用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但如装设总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吨/小时、以煤为哦按料的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3锅炉放应采用轻型屋顶,每平方米一般不超过120斤,否则应开设天窗,或高出锅炉放的锅炉放墙上开设玻璃窗,开设面积的10%,或者安装泄压口。 4、锅炉房做多层建筑时,每层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并设置安全疏散楼梯直达各层操作点。锅炉放前端的总宽度不超过12米,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单层锅炉房,可以开一个门。 5、三级耐火等级锅炉房的烟囱,与屋顶可燃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厘米。 6、在工厂的总平面布置中,锅炉房应选择在主体建筑的下风或侧风方向,且应考虑到由于明火或烟囱飞火,对周围的甲、乙类生产厂房,易燃物品和重要物资仓库,易燃液体储罐,以及稻草和露天粮、棉、木材堆场等部位必须保持的防火间距,可以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为25-50米,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间距应更大些,使不致于造成威胁性的重大火险隐患。 7、燃煤锅炉房与煤堆场之间应保持6—8米的防火间距。灰煤与煤堆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0米的间距。燃烧易燃油料或液化石油气的锅炉房与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储量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 8、炉渣场地的位置要选择适当,并在周围最好砌筑围墙。在锅炉房周围25米范围内,不要搭建易燃建筑或堆放可燃物。 9、锅炉房电力线路不宜采用裸线或绝缘线明敷,应采用金属管或电缆布线,且不宜沿锅炉烟道、热水箱和其他载热体的表面敷设,电缆不的在煤场下通过。

10、锅炉房为三级建筑且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时,应安装消防给水设备,配备灭火器材,烟油、燃煤粉的锅炉房应考虑安装泡沫、蒸汽等灭火设备。煤场附近应有洒水和煤堆自然时熄灭用的给水点。

锅炉房设计规范要则

锅炉房设计规范 3.0.3(3) 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 3.0.4 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减轻废气、废水、固体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4.3.7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 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3 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6.1.5 不带安全阀的容积式供油泵,在其出口的阀门钱靠近油泵处的管段上,必须装设安全阀。 6.1.7 燃油锅炉房室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应超过5m3轻柴油不应超过1 m3。室内油箱应安装在独立的房间内。当锅炉房总蒸发量大于等于30t/h,或总热功率大于等于21MW时,室内油箱应采用连续进油的自动控制装置。当锅炉房发生火灾事故时,室内油箱应自动停止进油。 6.1.9 室内油箱应采用闭式油箱。油箱上应装设直通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上应设置阻火器和防雨设施。油箱上不应采用玻璃管式油位表。 6.1.14 燃油锅炉房点火用的液化气罐,不应存放在锅炉间,应存放在专用房间内。气罐的总容积应小于1m3。 7.0.3 燃用液化石油气的锅炉间和有液化石油气管道穿越的室内地面处,严禁设有能通向室外的管沟(井)或地道等设施。 7.0.5 燃气调压装置应设置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上或地上独立的建、构筑物内,不应设置在地下建、构筑物内。 11.1.1 蒸汽锅炉必须装设指示仪表监测下列安全运行参数:

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

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 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燃气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的规范。下面将介绍一些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的要点: 1.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锅炉的工作负荷和额定功率进行设备选择,并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布置,保证设备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2. 通风系统:燃气锅炉房内必须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燃气的完全燃烧和排放,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排烟系统:燃气锅炉房必须安装排烟系统,将烟气排放到室外。排烟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 燃气防爆系统:燃气锅炉房内必须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和防爆装置,以及相应的燃气泄漏监测设备。燃气防爆系统的设计和配置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 5. 燃气泄漏监测系统:燃气锅炉房内必须安装燃气泄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情况,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 6. 供气系统和燃气管道:燃气锅炉房内的燃气供应系统和燃气管道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气的安全可靠。

7. 电气系统:燃气锅炉房内的电气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电源系统、照明系统、仪表控制系统等。 8. 照明系统:燃气锅炉房内必须配置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9. 消防设施:燃气锅炉房内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以应对突发火灾情况。 10. 进出通道和安全出口:燃气锅炉房内的进出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并配备明显的标识,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11. 设备安装和维护空间:燃气锅炉房内的设备安装和维护空间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方便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检修。 12. 设备运行监测和记录:燃气锅炉房必须配备设备运行监测和记录系统,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总之,燃气锅炉房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燃气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的规范。在设计燃气锅炉房时,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提高锅炉的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锅炉房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锅炉房布局规划:根据锅炉房的热负荷、锅炉数量和所需设备来确定锅炉房的总体布局,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确保通风顺畅、安全可靠。 2. 锅炉房空间要求:根据锅炉的类型和数量,确定锅炉房的总面积、净高度、安全通道宽度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锅炉排烟系统:锅炉房应具备良好的排烟系统,要求排烟道与锅炉烟囱连接牢固,且高度和直径符合安全规范,排烟道应设计合理,保证吸烟和排烟畅通,避免烟雾滞留。 4. 锅炉房通风系统:为了保证锅炉房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5. 锅炉房照明系统:要求采用防爆型照明设备,并设置合理的照明灯具数量和位置,确保锅炉房内的工作人员有足够的光照条件,提高工作安全性。 6. 锅炉房消防设施:锅炉房内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以及灭火水源和稳定的供

水系统,保证锅炉房内的消防安全。 7. 锅炉房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要求锅炉房内的仪表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齐全、准确,能够实时监测锅炉运行状态、压力、温度等参数,并能自动调整。 8. 锅炉安全与运行管理:要求锅炉房内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有专职的锅炉操作人员,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 9. 锅炉房附属设施:锅炉房还应配备辅助设施,如供热水、喂水系统、水处理设备、补充燃料设施等,确保锅炉房运行的全面和高效。 综上所述,锅炉房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在锅炉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锅炉房的合理布局、通风通气、消防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锅炉房设计标准

锅炉房设计标准 锅炉房是一个重要的设施,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供应给建筑物或工业生产过程 中的热能需求。为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设计和建设锅炉房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本文将介绍锅炉房设计标准的主要要求。 1. 空间要求: 锅炉房的设计应考虑到锅炉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需求,以及人员进出的便利性。 锅炉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和高度,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地摆放和操作。同时,锅炉房的通风、照明和排烟系统也需要满足相关的要求。 2. 安全要求: 锅炉房的设计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必须确保锅炉房的结构和设备 能够承受锅炉的热负荷和压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安全设备,如防爆门、煤气泄漏探测器和紧急停机装置等,也必须得到妥善安装和配置。 3. 排烟系统: 锅炉房必须配备有效的排烟系统,以确保燃烧产生的废气能够安全、有效地排出。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满足当地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以防止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燃料供应: 锅炉房的设计必须考虑燃料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燃料供应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燃料的储存和供应能够满足锅炉的需求,并且应有应对燃料泄漏或其他突发情况的措施。 5. 管道和配件:

锅炉房的设计应确保管道和配件的安装和布局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管道系统应能够满足锅炉的热力和水力需求,并且应避免热量损失和压力损失。配件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 控制系统: 锅炉房的设计应配备合适的控制系统,以实现锅炉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控制系统应能够准确测量和调节锅炉的温度、压力和燃料供应等参数,以确保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7. 维护和保养: 锅炉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需求。设备的安装和布局应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此外,锅炉房的清洁和卫生也应得到重视,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锅炉房设计标准的要求包括空间要求、安全要求、排烟系统、燃料供应、管道和配件、控制系统以及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只有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才能确保锅炉房的安全、高效运行,满足热能需求,并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环保要求。锅炉房是一个重要的能源设施,其设计和建设的质量和合规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安全和舒适。因此,必须严格遵守锅炉房设计标准,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消防工程师—锅炉房的常见要求

消防工程师—锅炉房的常见要求 一、什么是锅炉房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标准》GB 50041-2020,锅炉房指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独立的锅炉房一般由锅炉间(安装锅炉本体的房间)、辅助间(包括水处理间、风机间、储油间、燃气调压计量间、水处理间、仪表控制间等)、生活间(包括值班更衣室、办公室、休息室、自用浴室和厕所等)组成。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锅炉房主要由锅炉间、储油间和仪表控制室组成。 二、锅炉房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锅炉房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工业锅炉房:企业所附属的自备锅炉房。 2.民用锅炉房:用于供应人们生活用热(汽)的锅炉房。 3.燃煤锅炉:以煤为燃料的锅炉。 4.燃油锅炉:以油为燃料的锅炉。 5.燃气锅炉:燃用气体燃料(天然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的锅炉。 三、锅炉房的耐火等级 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四、锅炉房的平面布置 燃油或燃气锅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

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注: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标准》GB 50041-2020,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 2.锅炉房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注:本条中的“直通室外”,是指疏散门不经过其他用途的房间或空间直接开向室外或疏散门靠近室外出口,只经过一条距离较短的疏散走道直接到达室外。 3.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确需在隔墙上设置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4.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³,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设置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标准》GB 50041-2020,燃油锅炉房室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应超过5m³,轻柴油不应超过1m³。 五、锅炉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有关丁类厂房的规定,但与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不大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不大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的防火间距,可根据锅炉房的耐火等级按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确定。 注:1t/h≈0.7MW,4t/h换算一下等于2.8MW。

《锅炉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说明

锅炉房监察规程里有的,不小于建筑面积的10%,,地下锅炉房按锅炉外轮廓投影线向外扩展lm的总面积10%的泄爆面积考虑,采用泄爆竖井时,净面积应大于泄爆面积的1.2倍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均有专门的章节对锅炉房进行基本要求的规定.两个规程基本一样。 一、锅炉房与其他建筑明显的区别是: 1、防火等级要求较高,一般要达到一、二级的耐火等级; 2、要有一定的泄压面积,相当于锅炉房占地面积的10%; 3、所有门窗要向外开; 4、一般采用轻质屋顶,其他结构的屋顶要布置一定面积的天窗; 5、要有足够的照明; 二、关于锅炉房建造位置的要求如下: 1、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 2、锅炉房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教师、观众厅、商店、餐厅、候诊室等)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旁.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3、锅炉房不宜设在高层建筑内,但由于条件限制需设在其地下室、半地下室、第一层或顶层内时,应符合以下条件,并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聚集人多的房间”是根据1979年南阳柴油机厂发生的浴室热水罐爆炸事故,造成81人伤亡的惨痛教训而提出来的. “贴邻"是两个建筑物在结构上不分开;“不应与住宅相连”也是指结构上不是一体。至于两者的间距,尚无明确规定. 二、关于锅炉房的要求如下: 1、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2、锅炉房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防冻措施; 3、锅炉房内地面应平整无台阶,应防止积水; 4、锅炉房承重梁柱等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受高温损坏; 5、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 6、在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 《锅炉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说明的补充解释性说明及国家质监总局《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参考条文 (2009年3月) 1。《锅炉房设计规范》 1。1 总则 新版规范适用范围:蒸汽锅炉扩大至75t/h,热水锅炉扩大至70MW,工作压力没变;不适用于余热锅炉、拉圾焚烧炉、电热锅炉、导热油锅炉和直燃机炉。《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道客巴巴 锅炉房设计标准

道客巴巴锅炉房设计标准 1. 设计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确保锅炉房的设计满足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2 高效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锅炉房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1.3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在设计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材料。 2. 锅炉房布局设计 2.1 锅炉房的布局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设计标准。 2.2 锅炉房应合理划分为锅炉区、设备区、操作区和安全通道。 2.3 锅炉排列应采用合理的布局方式,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良好,减少相互干扰。 3. 锅炉选择与设计 3.1 锅炉的选择应根据锅炉房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充分考虑燃料类型、热负荷、烟气排放要求等因素。 3.2 锅炉的设计应满足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3 锅炉房应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防火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管路设计 4.1 管路设计应满足系统的热力学要求,达到合理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4.2 管道选材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耐压、耐腐蚀和耐高温。 4.3 管道应有合理的支承和固定措施,以保证安全和可靠性。 5. 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5.1 锅炉房应配备必要的仪表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等,以实时监控锅炉运行状态。 5.2 自动控制系统应满足锅炉房的控制需求,确保稳定运行和高效能耗。

5.3 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6. 安全设施 6.1 锅炉房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灭火系统等,以应对突发火灾风险。 6.2 锅炉房内应配置逃生通道和紧急停机装置,确保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7. 环境保护 7.1 锅炉房应设置合适的烟气处理设备,满足环保要求,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7.2 锅炉房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噪音和振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 维护管理 8.1 锅炉房的设计应便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8.2 锅炉房应配备合适的灰渣清理和存放设施,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以上为道客巴巴锅炉房设计标准的简要描述,具体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法规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划和设计。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总1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第二节电气 第三节采暖通风第四节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 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 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 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 定。 第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 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第二节电气 第三节采暖通风第四节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 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 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 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 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第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 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 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 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及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 一、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热电站的供热范围时; 二、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 三、根据城市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滤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