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

武夷山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考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教师:肖芳玉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茶叶品质:指色、香、味、形与叶底

2、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干看和湿看两部分,干评主要是对外形的鉴定;湿评

主要审评茶叶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四个项目。

3、把盘:俗称摇样匾或摇样盘,是审评干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骤。

4、绿茶:

5、贸易标准样:贸易标准样是茶叶对外贸易中成交计价和货物交接验收的实物依据.

二、填空题:(15分)

1.红茶的发酵度是 完全发酵茶

2.审评茶叶应包括 外形 与 内质 两个项目。

3.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 高低 和 长短

4.我国现行的茶叶标准按标准管理权限和范围不同,有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和企业标准。

5.君山银针属于 黄 茶类。

6.审评乌龙茶的茶水比: ;审评绿茶的茶水比 1:50 。

7.武夷岩茶所具有的独特韵味称为岩韵;闽南安溪铁观音具有的独特韵味称为 音韵 。

8.红茶的初制工艺包括杀青、 、萎凋、 、干燥。

三、选择题:(10分)

1.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和采摘( ),大都为对口叶,芽叶已成熟。 A.二叶一芽 B.一叶一芽 C.四叶一芽 D.五叶一芽

2.收购毛茶的质量标准称为( )。 A. 精茶标准样 B.毛茶标准样 C. 外销标准样 D.内销标准样

3.“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皮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时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说的是( )茶。 A.洞庭碧螺春 B.西湖龙井

C.黄山毛峰

D.信阳毛尖

4.开汤审评各种茶叶的品质,茶水比例应符合一定要求,审评毛茶,一般采用()克茶用()毫升水冲泡,时间为5分钟。()

150 250

110 150

5.青茶的品质特征()

A.绿叶红镶边香气馥郁,味醇厚鲜爽回甘

B.红汤红叶香气高甜,滋味鲜浓

C.黄汤黄叶,香气清纯,味甘醇爽口

D.清汤绿叶香高味醇

四、简答题(40分)

1.绿茶具有“三绿”(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的品质特征;请写出绿茶的制作工艺,并指出杀青的主要目的?5分

2.简述茶叶审评因子与审评过程?8分

3.请列举出审评用具(不少于8种)8分

4.简述国家标准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种的特征(10分)

5.简述花茶的审评程序(9分)

五、论述题(20分)

1.请从茶叶色泽,香气,滋味三个方面论述高山为何出好茶?10分

2.请写出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过程。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考试介绍 本课程考试满分100分,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采用“双及格”制。主要考试题型如下: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一、名词解释1.茶叶感官审评:就是根据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定的评茶术语,或参照实物样对茶叶产品的感官品质特性(外形、汤色、香气和滋味等)进行评定,需要时可以评分表达,是一门鉴定茶叶品质的科学。2.感觉后象: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会持续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3.开面采:鲜叶采摘掌握茶树新梢生长到一芽四叶顶芽形成驻芽时,采其二三叶,俗称“开采面”。4.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因初制揉捻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时颇费功夫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平伏匀称,色泽乌润;内质汤色、叶底红亮,香气鲜甜,滋味甜醇。5.黑茶: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6.金镶玉:专指君山银针。金芽头呈金黄的底色,玉是指满被白色银毫。这是特级君山银针的特色。7.花茶:又称窨制茶,或称香片,是精加工茶,配以香花窨制而成。既何持了纯正的茶香,又兼备鲜花馥郁的香气,花香茶味别具风韵。用于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白兰花、珠兰花、玳玳花、柚子花、桂花和玫瑰花等,其中又以茉莉花为主。8.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存在多种方式,包括增强、减弱、相乘和拮抗等。9.对样评茶:对照标准(样)进行茶叶感官审评,即为“对样评茶”。10.龙井茶:原产地在杭州西湖区。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绝色、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11.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在江苏太湖中的洞庭山,此茶系采自传统茶树品种或选用适宜的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纤细多毫,卷曲呈螺,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为主要品质特征的历史名茶。12.茶叶取样:又称茶叶抽样或扦样,是指从一批或数批茶叶中取出具有代表性样品供审评使用。13.红茶:红茶在初制时,鲜叶先经萎凋,减重约30%~50%,增强酶活性,然后再经揉捻或揉切、发酵和烘干,形成红色红汤红叶香味甜醇的特征。14.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历史名茶,产于武夷山市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故称“武夷岩茶”。15.泥鳅条:即茶条圆直较大,状如泥鳅。16.梗叶连枝:即叶大梗长而相连。18.茶叶理化检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测定、并根据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19.透兰:茉莉花茶的花香只能是花香,如闻出“打底”的玉兰花香,则称为“透兰”。20.茶叶水分:茶叶体内的水分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液和细胞间隙中,呈游离状态,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发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无机盐等都溶解在其中。后者又称为“结合水”,它与细胞的原生质相结合,以原生质胶体存在。二、填空(将适当的内容填写在题内空出的位置上。每空1分,共20分) 1. 茶叶分为_________、黄茶、_______、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基本茶类,经过再加工后形成的有各种_________、________、紧压茶和_______茶等。(绿茶黑茶花茶袋泡茶和速溶茶)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以下选项哪个的总含量约占茶叶鲜叶干物质的三分之一(C )A. 氨基酸 B. 咖啡碱 C. 茶多酚D.无机盐四、简答题或论述题1.常见的绿茶品质弊病及产生原因。答:常见的绿

茶叶审评学教学大纲

《茶叶审评学》教学实施计划 总学分: 2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2 实验学时:24 大纲执笔人:谢善锦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茶叶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商品流通领域中重要物资。由于我国茶叶品种花色繁多,有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深加工茶叶产品,不同茶类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和产品标准。因此应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方式对其进行评定。 茶叶审评学是茶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茶叶品质感官鉴定的应用型学科。它是茶叶生产、收购、供销、外贸、商检、科研中进行茶叶品质鉴定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向大学生开设这一课程,使同学们了解茶叶审评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范围及其重要地位,掌握茶叶审评的基本方法及各类茶的品质标准和评茶术语。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该课程是茶学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之一,宜安排在学习了《茶叶加工学》和《茶叶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茶叶审评在实践中的运用范围及其重要地位;掌握茶叶审评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类茶的品质标准,正确运用评茶术语对茶叶品质进行合理评定。 实验技能方面:茶叶审评学是检验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能了解审评的专用设备及审评程序,掌握各类茶的具体审评方法。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本课程为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分离出来的课程之一,以前是审评与检验内容在一起,现在是将审评理论课和实验课程结合到一起,单独开设审评课程,以利学生更好地掌握茶叶审评知识。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16学时) 第一章评茶基本知识(2学时) 第一节:评茶的设备与要求; 第二节:茶叶扦样; 第三节:评茶用水; 第四节:评茶程序; 本章重点、难点: 茶叶扦样方法;评茶三要素(水温、时间、茶水比)。 建议教学方法: 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评茶用具及扦样方法参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国家标准。 思考题: 1、评茶的设备与要求有哪些? 2、评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第二章茶叶品质形成(4学时) 第一节茶叶色泽 第二节茶叶香气 第三节茶叶滋味

茶叶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词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87-93Thetermsofteasensorytest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各类茶通用术语 干茶形状术语 显毫tippy茸毛含量特别多。同义词茸毛显露 锋苗tip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body茶身轻重。 重实heavybody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轻飘light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匀整evenly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同义词匀齐;匀衬 脱档unsymmetry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匀净neat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挺直straight光滑匀齐,不曲不弯。同义词平直 弯曲bend不直,呈钩状或弓状。同义词钩曲;(耳环) 平伏flatandeven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紧结tightly卷紧而结实。 紧直tightandstraight卷紧而圆直。 紧实tightandheavy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fatandbold芽叶肥嫩身骨重。同义词雄壮

壮实sturdy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粗实coarseandbold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粗松coarseandloose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松条loose卷紧度较差。同义词松泡 松扁looseandflat不紧而呈平扁状。 扁块flatandround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圆浑roundy条索圆而紧结。 圆直roundyandstraight条索圆浑而挺直。同义词浑直扁条flaty条形扁,欠圆浑。 短钝shortandblunt茶条折断,无锋苗。同义词,短秃 短碎shortandbroken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松碎looseandbroken条松而短碎。 下脚重heavylowerparts下段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爆点blister干茶上的突起泡点。 破口chop折、切断口痕迹显露。 干茶色泽术语 油润bloom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枯暗drydull色泽枯燥,无光泽。 调匀evencolour叶色均匀一致。 花杂mixed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汤色术语 清澈clear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freshbrilliant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茶叶审评取样

茶叶审评取样 一茶叶扦样的定义 扦样又称取样、抽样或采样,是从一批茶叶中取能代表本批茶叶品质的最低数量的样茶,作为审评品质优次与理化检验其指标的依据。 二茶叶扦样意义 1 体现在本批茶叶的品质水平 2 决定评茶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3 取样原则 4 反映茶叶品质 5 数量足够评茶所用 三茶叶取样方法 1 大包装茶取样 (1)核定取样的件数; (2)抽取样品:用取样铲从被抽取茶箱(或袋)的不同部位取出原始样品;(3)混合原始样品:再混合所有原始样品,充分拌匀; (4)缩分茶样: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500克茶样; (5)装入茶罐中,盖好茶罐,贴上标志,供检验用。 2 小包装茶取样 (1)核定本批茶叶所取的件数; (2)从堆垛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核定件数的茶叶,逐件开启; (3)从每件的上、中、下各部位抽取2~3盒(听、袋),在保留一定数量的单盒(听、袋),放入干燥的密闭容器,供单件分别检验; (4)其余茶样现场拆封,倒出茶叶拌匀; (5)再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约500克; (6)装入茶罐,盖好茶罐,贴上标志,供检验用。 3 压制茶取样 (1)随机从堆放不同位置抽取规定取样件数,逐件开启; (2)从各件内不同部位取出l~2个或块,除供现场检查外;

(3)单件在500克以上留取3个或块; (4)500克以下的单件留取5个或块; (5)装入密闭容器内供检验用。 4 毛茶取样 (1)毛茶取样件数要比出口茶叶规定取样件数增加10%~30%; (2)必要时亦可逐件取样审评,以便定级归堆或定级定价的准确性。 四取样数量 1 确定取样件数(标准:GB8302-2002) (1)1~5件抽取1件; (2)6~50件,抽取2件; (3)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不足50件部分按50件计)增抽1件; (4)5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增抽1件; (5)1000件以上,每增加500件(不足500件部分按500件计)增抽1件。 2 随机抽样 (1)部位:在茶堆、茶袋的上中下各部位均匀抽样; (2)注意: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放情况异常,抽样人员可酌情扩大或增加取样件数;如果抽样人员发现存在严重问题,应停止抽样。 3 混合样品 (1)分样留样(分样器或四分法) (2)装罐 (3)标记 五注意事项 1 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的场所进行,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外来杂质混人; 2 取样用具和盛器须清洁、干燥、无异味,盛器应密闭性良好; 3 应将取得的平均样品及时装入容器; 4 样品容器上须有标识,详细注明茶名、茶号、生产批次、数量、存放地点、取样日期和取样人员的姓名等; 5 所取得的平均样品应及时发送,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以免延误审评与检验工作。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B

武夷山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考试卷B(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教师:肖芳玉 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茶叶感官审评: 2.把盘: 3.毛茶标准样: 4.色泽: 5.乌龙茶: 二、填空题:(15分) 1.红茶的发酵度是,其品质特征:。 2.审评茶叶应包括与两个项目。 3.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和 4.我国现行的茶叶标准按标准管理权限和范围不同,有,,和企业标准。 5.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和采摘,大都为对口叶,芽叶已成熟。 6.审评乌龙茶的茶水比:;审评绿茶的茶水比。 7.茶叶色泽包括:、,叶底色泽。 8.君山银针属于茶;安吉白茶属于茶。 三、选择题:(40分) 1.“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皮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时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说的是()茶。 A.洞庭碧螺春 B.西湖龙井 C.黄山毛峰 D.信阳毛尖

2.开汤审评各种茶叶的品质,茶水比例应符合一定要求,审评毛茶,一般采用()克茶用()毫升水冲泡,时间为5分钟。() A.3 150 B.5 250 C.5 110 D.5 150 3、茶汤“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 (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B)“CTC”茶加奶 (C)优异敬亭绿雪茶汤“雪汤”(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 4、根据舌的的生理特点、舌心对()最敏感 A 甜味 B 涩味 C 咸味 D 酸味 5、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 A 35-40℃ B 45-55℃ C 55-65℃ D 高于70℃ 四、简答题:(15分) 1.绿茶具有“三绿”(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的品质特征;请写出绿茶的制作工艺,并指出杀青的主要目的?(8分) 2.简述国家标准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种的特征。(10分) 3.简述花茶的审评程序(9分) 4.请写出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过程。(13分)

茶叶审评结果报告表

茶叶审评结果报告表 茶名外形(2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总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分 英红九号(自制)粗壮紧结 褐中带金芽 显毫 匀净 22 红艳明亮 有金圈 8.5 甜香 纯正 23 浓强 略涩 有青味 26 一芽二、三叶 红亮,边缘红中间青, 欠匀 叶质光滑 6 85.5 英红九号(德高信)条索紧结 褐黄 金毫显 匀净 23 红明 有金圈 8 清甜 纯正 24 鲜爽 收敛性强 29 一芽二、三叶 红匀明亮 叶质较自制的厚,比自 制的老一点 9 93 茶名外形(20%)汤色(10%)香气(30%)滋味(30%)叶底(10%)总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分 青心一号条索紧细 墨绿光润 尚匀整 匀净 19 黄绿鲜亮 9 豆香 纯正 持久 28 鲜爽 醇厚 28 一芽二叶,叶质嫩软, 平滑; 黄绿尚明亮; 有单张、红梗; 6 90

茶名外形(20%)汤色(5%)香气(30%)滋味(35%)叶底(10%)总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评语分分 金观音(7.2 上午采)条索粗松 绿褐稍暗,梗黑 花杂 尚匀净 16.5 深橙黄 3.5 清香,带兰花香 持久 28 苦涩 有回甘 32 叶质柔软有弹性 叶片稍厚,光滑 浅黄绿,有红边 花杂 不匀 7.5 87.5 金观音(7.2 下午采)条索粗松 褐绿花杂 有红梗 尚匀净 17 橙黄 明亮 4 番薯香,带花香 高长持久 27 略淡薄 稍涩,有咸味 30 叶质较硬,皮革质感 黄绿色 叶片完整 不匀 7 85 金观音(7.1制)条索紧细 乌褐,断碎多 欠匀 净度高 16 橙红 3 甜香 有水味 持久 26 浓强 涩口 31 一芽二叶,叶质嫩软 暗黄绿 破碎 6 82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试卷

武夷山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茶叶审评技术》期末考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教师:肖芳玉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茶叶品质:指色、香、味、形与叶底 2、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干看和湿看两部分,干评主要是对外形的鉴定;湿评 主要审评茶叶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四个项目。 3、把盘:俗称摇样匾或摇样盘,是审评干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骤。 4、绿茶: 5、贸易标准样:贸易标准样是茶叶对外贸易中成交计价和货物交接验收的实物依据. 二、填空题:(15分) 1.红茶的发酵度是 完全发酵茶 2.审评茶叶应包括 外形 与 内质 两个项目。 3.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 高低 和 长短 4.我国现行的茶叶标准按标准管理权限和范围不同,有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和企业标准。 5.君山银针属于 黄 茶类。 6.审评乌龙茶的茶水比: ;审评绿茶的茶水比 1:50 。 7.武夷岩茶所具有的独特韵味称为岩韵;闽南安溪铁观音具有的独特韵味称为 音韵 。 8.红茶的初制工艺包括杀青、 、萎凋、 、干燥。 三、选择题:(10分) 1.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和采摘( ),大都为对口叶,芽叶已成熟。 A.二叶一芽 B.一叶一芽 C.四叶一芽 D.五叶一芽 2.收购毛茶的质量标准称为( )。 A. 精茶标准样 B.毛茶标准样 C. 外销标准样 D.内销标准样 3.“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皮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时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说的是( )茶。 A.洞庭碧螺春 B.西湖龙井

茶叶审评技术研究进展_凌彩金

表7 高咖啡碱品种移植成活率 比CK ± (%)+24.5+24.5+24.5+21.6 成活率(%) 10010010097.175.5 品种优选1号优选6号优选11号优选13号云南大叶(CK) 3结语 3.1生化成分含量 不同高咖啡碱茶树品种成分分析表明,优选1号、 优选6号、优选11号、优选13号等4个高咖啡碱茶树品种,1芽2叶生化成分丰富,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及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种云南大叶,咖啡碱含量春茶高,达5.11%~6.15%,比对照高25.86%~ 51.47%。其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为:咖啡碱、氨基酸含量 春茶>夏茶>秋茶;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含量夏茶>秋茶>春茶。 3.2制茶品质 选育的4个高咖啡碱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明亮,部分品种含有花香,品质水平高于对照种云南大叶4.1~8.3分,秋茶优于夏茶,属高档优质红茶良种。其品质表现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相吻合。 3.3植株生长特性 本研究选育的高咖啡碱茶树品种性状表现为小乔木型,大叶早芽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生长势强,芽叶黄绿色,粗壮,茸毛多,发芽密度中等;产量特高,比对照种云南大叶增产30.0%~80.4%,栽培适应性好,移植成活率97%以上,生产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种。 参考文献: [1]施兆鹏.茶叶加工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1-18.[2]白堃元,虞富莲,杨亚军,等.中国茶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230.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101-109.[4]杨亚军,毛祖发,白堃元,等.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8-145. [5] 张颖.茶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1- 168. 茶叶审评技术研究进展 凌彩金,王秋霜,卓敏,潘顺顺 (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综述了茶叶审评技术的研究进展。茶叶审评对茶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对科学研究起到客观评定的作用,一直以来被看作是茶叶生产的中枢。目前,对茶叶品质的评判主要通过感官审评技术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并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茶叶;审评技术;进展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74X(2010)03-0068-04 众所周知,茶叶生产的特点在于鲜叶不是最终产品,需经过初制、精制加工才能成为我们熟悉的茶叶产品。一种茶叶品质的好坏一般通过茶叶审评来判断,因此,茶叶审评对茶叶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对科学研究起到客观评价的作用,一直以来被看作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茶叶审评可以发现或找出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茶叶科学研究及其成果鉴定中,往往要经过审评检验来确定成果的可靠性和评定其 等级高低。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评定茶叶品质依然按色、香、味、形四部分去判定,采用的方法均为感官审评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辅助方法,如理化审评、电子鼻、电子眼技术等。现就茶叶评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茶叶品质的构成 茶叶品质的构成是茶叶质量量化标准认定的重要内容,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茶树的遗传特性、地理环境、栽培和加工技术水平等。茶叶的感官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等品质因子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了茶的等级高低、价格的多少,是否为原产地域产品,品种特征 收稿日期:2009-05-27 作者简介:凌彩金(1977-),女,副研究员,评茶师,E-mail : lingcaijin@https://www.doczj.com/doc/3b13696417.html, !!!!!!!!!!!!!!!!!!!!!!!!!!!!!!!!!!!!!!!!!!!!!!! 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 68

茶叶审评基本流程

茶叶审评基本流程 茶叶审评基本流程: 取样—把盘(评外形)—扦样—称样—冲泡—沥茶汤—评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审评结果与判定。 一、取样 1、初制茶取样方法:①匀堆取样法:②就件取样法③随机取样法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打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分样器或对角四分法打取100 g~200 g 二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2、精制茶取样方法按照GB/T 8302《茶·取样》规定执行。 二、把盘 1、将代表性茶样放入评茶盘中,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动,使样匾里的茶叶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匀分布在样匾里的毛茶通过反转顺转收拢集中成为馒头形,这样摇样匾的“筛”与“收”的动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2、用目测、鼻嗅、手触等方法,通过翻动,调换位置,审评干茶香气、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净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无异杂味,香型。 4、目测其上、中、下段茶的情况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状是条形还是针形等,色泽是否有油润,还是枯暗,颜色是翠绿,嫩绿,或黄绿等,目测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净度是否有非茶类的夹杂物。 5、手触茶叶,感受其的重实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样 扦样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时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样。 1、扦样时,要将茶样盘中的茶样用回旋法收到茶盘中,成馒头状,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馒头状中。 2、扦样时用三个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称样 称样就是称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该茶样时所需要的茶样重量。

成品茶叶品质审评项目和审评因子

成品茶叶品质审评项目和审评因子 茶叶审评项目一般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我国茶类众多,不同茶类的审评方法和审评因子有所不同。确定茶叶品质高低,一般分干评外形和湿评内质。红,绿毛茶外形审评分松紧,老嫩,整碎,净杂四项因子,有的分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或分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五个因子,结合嗅干茶香气,手测毛茶水分。红绿成品茶外形审评因子与毛茶相同。内质审评包括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个项目。这样外形,内质共五个项目(习惯上又称八项因子)。评茶时必须干湿兼评,深入了解各个审评因子的内容,熟练地掌握审评方法,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比较,以求得正确的审评结果。 一:外形审评 毛茶外形审评对鉴别品质高低起重要作用,现根据外形审评各项因子的内容分述下: 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外形审评的重点因子。一般说来,嫩叶中可溶性物质含量高,饮用价值也高,又因叶质柔软,叶肉肥厚,有利于初制中成条和造型,故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外形美观。而嫩度差的则部然,审评时应注意一定嫩度的茶叶,具有相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条索,同时一定的条索业必然具有相应的嫩度。当然,由于茶类不同,对外形的要求不尽相同,因而对嫩度和采摘标准的要求业不同。审评茶叶嫩度时应因茶而异,在普遍性中注意特殊性,对该茶类各级标准样的嫩度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并

探讨该因子审评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嫩度主要看芽叶比例与叶质老嫩,有无锋苗和毫毛及条索的光糙度。 1:嫩度好指芽及嫩叶比例大,含量多。审评时要以整盘茶去比,不能单从个数去比,因为同是芽与嫩叶,仍有厚薄,长短,大小之别。凡是芽与嫩叶比例相近,芽壮身骨重,叶质厚实的品质好。所以采摘时要老嫩匀齐,制成毛茶外形才整齐,而老嫩不匀的芽叶初制时难以掌握,且老叶身骨轻,外形不匀整,品质就差。 2:锋苗指芽叶卷紧做成条的锐度。条索紧结,芽头完整锋利并显露,表明嫩度好,制工好。嫩度差的,制工虽好,条索完整,但不锐无锋,品质就次。如初制不当造成断头缺苗,则另当别论。芽上有毫又称茸毛,茸毛多,长而粗的好。一般炒青绿茶看芽苗,烘青看芽毫,条形红茶看芽头。因炒青绿茶在炒制中茸毛多脱落,不易见毫,而烘制的茶叶茸毛保留多,芽毫显而易见。但有些采摘细嫩的名茶,虽经炒制,因手势轻,芽毫仍显露。芽的多少,毫的疏密,常因品种,茶季,茶类,加工方式不同而不同。同样嫩度的茶叶,春茶显毫,夏秋茶次之;高山茶显毫,平地茶次之;人工揉捻显毫,机揉次之;烘青比炒青显毫;工夫红茶比炒青绿茶显毫。 3:光糙度嫩叶细胞组织柔软且果胶质多,容易成条,条索光滑平伏。而老叶质地硬,条索不易揉捻,条索表面凹凸起皱,干茶外形较粗糙。 条索叶片卷转成条称为“条索”。各类茶应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这是区别商品茶种类和等级的依据。外形呈条状的有炒青,烘青,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期末复习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期末复习 考试介绍 本课程考试满分100分,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采用“双及格”制。 主要考试题型如下: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一、名词解释 1.茶叶感官审评:就是根据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定的评茶术语,或参照实物样对茶叶产品的感官品质特性(外形、汤色、香气和滋味等)进行评定,需要时可以评分表达,是一门鉴定茶叶品质的科学。 2.感觉后象: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会持续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 3.开面采:鲜叶采摘掌握茶树新梢生长到一芽四叶顶芽形成驻芽时,采其二三叶,俗称“开采面”。 4.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因初制揉捻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时颇费功夫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平伏匀称,色泽乌润;内质汤色、叶底红亮,香气鲜甜,滋味甜醇。 5.黑茶: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 6.金镶玉:专指君山银针。金芽头呈金黄的底色,玉是指满被白色银毫。这是特级君山银针的特色。 7.花茶:又称窨制茶,或称香片,是精加工茶,配以香花窨制而成。既何持了纯正的茶香,又兼备鲜花馥郁的香气,花香茶味别具风韵。用于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白兰花、珠兰花、玳玳花、柚子花、桂花和玫瑰花等,其中又以茉莉花为主。 8.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存在多种方式,包括增强、减弱、相乘和拮抗等。 9.对样评茶:对照标准(样)进行茶叶感官审评,即为“对样评茶”。 10.龙井茶:原产地在杭州西湖区。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绝色、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11.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在江苏太湖中的洞庭山,此茶系采自传统茶树品种或选用适宜的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纤细多毫,卷曲呈螺,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为主要品质特征的历史名茶。 12.茶叶取样:又称茶叶抽样或扦样,是指从一批或数批茶叶中取出具有代表性样品供审评使用。 13.红茶:红茶在初制时,鲜叶先经萎凋,减重约30%~50%,增强酶活性,然后再经揉捻或揉切、发酵和烘干,形成红色红汤红叶香味甜醇的特征。 14.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历史名茶,产于武夷山市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故称“武夷岩茶”。 15.泥鳅条:即茶条圆直较大,状如泥鳅。 16.梗叶连枝:即叶大梗长而相连。 18.茶叶理化检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测定、并根据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 19.透兰:茉莉花茶的花香只能是花香,如闻出“打底”的玉兰花香,则称为“透兰”。 20.茶叶水分:茶叶体内的水分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液和细胞间隙中,呈游离状态,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发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无机盐等都溶解在其中。后者又称为“结合水”,它与细胞的原生质相结合,以原生质胶体存在。 二、简答题或论述题 1.常见的绿茶品质弊病及产生原因。 答:常见的绿茶品质弊病及产生原因为: (1)普通绿茶 脱档:上、中、下三段茶比例失当。 异味污染:茶叶有极强吸附性,易被各种有味物质污染而带异味。常见异味有:烟味、竹油味、木炭味、塑料味、石灰味、油墨味、机油味、纸异味、杉木味等。 生青:原料摊放或杀青或揉捻不足的茶叶常表现出的一种特征。 苦味:部分病变叶片加工出的产品所表现的特征。 涩味:夏季加工的茶叶因茶多酚转化不足而表现的一种滋味特征。 爆点、焦斑:叶片在炒制过程中局部被烤焦或炭化而形成的斑点。 红梗红叶:原料采摘、杀青不当导致叶茎部和叶片局部红变的现象。 焦味:加工过程中叶片在高温下被炭化后散发的味道。 陈味:茶叶失风受潮,品质变陈后具有的一种不佳的味道,对绿茶而言,有此味即为次品茶。 霉味:因大量生长霉菌而散发的一种味道,有此味的茶叶已失去饮用价值。 花杂:原料嫩度不一所致。 水闷味:雨水叶或未及时烘干的半成品堆闷时间过久而形成的一种不愉快味道。 日晒味:原料或成品经阳光烤晒所致的一种风味特征,除晒青外,其它绿茶带日晒味表明品质已低下。 灰暗:低温长炒,茶汁粘附于叶表,在加工过程中与机具长时间磨擦而造成的色泽弊病。 (2)名优绿茶 色泽深暗:除了使用紫芽原料外,名优绿茶色泽的深暗多是由于加工技术不当造成的。 造型无特色:由于外形给人是第一感受,因此造型缺乏特色而与普通茶相同是名优绿茶的大忌。 风味淡薄:部分名优绿茶为追求嫩度和造型,往往使用单芽加工,这可能会造成香气、滋味的淡薄。 香味生青:名优绿茶为追求绿色,不经摊放或适度揉捻,降低了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程度,常会出现生青的风味。 异味污染:名优绿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处理不当所致。 2.茶叶中主要的内含物质有那些 答:茶叶中主要的内含物质:茶产品理化质量的基础大多取决于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茶叶中经过鉴定的已知化合物大约有5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有29种,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10种,即: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铜;其余的在茶叶中为微量元素:铝、锰、硼、锌、钼、铅、氯、氟、硅、钠、钴、铬、镉、铋、锡、钛、钒。茶叶中的化学物质根据性质,可划分为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蛋白质、咖啡碱、芳香物质、茶叶色素、碳水化合物、有机酸、酶类、类脂、维生素、无机成分十二大类。 3.茶叶审评人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P13) 7.乌龙茶产品的主要产地和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各地著名的乌龙茶相应的基本品质特征? 答:乌龙茶产品的主要产地和种类:乌龙(青)茶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福建乌龙茶又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主

茶叶审评基础+花茶审评

茶叶审评基础 中级班 一、基本概念 (一)、茶叶感官品质。是指茶叶鲜叶(茶青)加工成成品茶后所表现出来的色、香、味、形品质。 (二)、茶业感官审评。是指依靠人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 茶叶品质进行评估的方法。 二、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知识 (一)、审评室的环境条件 审评室是指供茶业品质感官审评的专用实验室。茶室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 01、室外环境:安静;无污染、无异味;地势干燥;房间取南北朝向,朝北向 开窗(也就是阴面房间),窗外空旷,光线充足。 02、室内环境:安静(室内噪声不得超过50dB);干燥整洁;空气新鲜流通; 光线充足,明亮(窗宜大);室内墙壁和天花板应刷成白色。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27℃)和辅助照明设备(白炽灯强度不低于700lux灯光)。 (二)、设备条件(用具) 01、干评台。是评定茶叶外形的工作台。高900mm,宽600mm,长短视审评室 大小及日常工作量而定,台面漆成无反射光的黑色,靠北窗口安放。 02、湿评台。是评定茶叶内质的工作台。高850mm,宽450mm,长1500mm,台 面漆成无反射光的乳白色,安放在干评台后1m左右,前后平行。 03、审评盘、匾 评茶盘。白色,正方形(长方形)边长240mm,边高33mm(边长250mm,边宽160mm,边高35mm),用无气味的木板、亚克力板或胶合板制成。 样茶匾。用竹编成,圆形,直径500~1000mm,边高40mm,用于毛茶的审评。 叶底盘。黑色正方形小木盘看精茶(边长100mm,边高15mm)或白色长方形搪 瓷盘看毛茶和名茶(边长200mm,边宽130mm,边高20mm)。 04、审评杯碗 审评杯碗为纯白瓷烧制,各杯碗的厚薄、大小和色泽要求一致。 标准审评杯碗(适用于红、绿、黄、白成品茶及花茶):杯高65mm,内径 62mm,外径66mm,容量为150ml。杯盖上有一小孔(放在杯柄位置),与杯柄相对 的杯口上缘有锯齿形的小缺口。碗高58mm,内径94mm,外径98mm,容量为200ml。 乌龙茶审评标准杯碗:杯呈倒钟形,容量为110ml,带盖。 05、托盘天平(精确到0.1g) 06、计时器或定时钟 07、网匙 08、茶匙 09、吐茶桶 10、烧水壶 11、汤杯 12、品茗杯 13、其它用具 三、评茶用水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

第四节茶叶品质感官审评 一、茶叶品质感官审评的意义 茶叶是鲜叶经由特殊加工技巧制成不同风味的成品,才能发挥它的特有价值,而成品价值必须藉品质鉴定才能确定,目前茶叶品质鉴定是采用感官审评法,其优点为:①能快速评奖出茶叶形、色、香、味的优劣。②能敏锐的判别出茶叶品质异常现象。③能判别出一般检验方法难以检测出的风味特性。④可针对市场需要,以不同品评标推调配各市场所需的适当茶样。⑤不需花费大量资金购省桔僻仪器,KEMET代理商业吝容场负担。 条nT品质感甘少许足凭借评茶师的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审定茶叶品 质的优打。评茶结果是否正确.除评荣人员应具有敏锐的官能鉴别力及熟练 的技门与经验外,还必须配合良好的评茶环境及设备。有关评茶室、评条用具、评茶用水、茶uI取样方法、冲池入法、计审方法均有其一定的规范与 程序。 二、评茶设备及要求 [一)评茶室 许条室穴采F1然光并力求光线均匀、允足,避免阳光盲射。我国地处北半球,评朵室资向北[;j,采北)L。京内墙哗以U包为宜,在评茶台的上方亦uf安进日光AJ以补白然光之不足。 (二)评茶用吕 评茶蝴只届专用器四,必须质地良灯规格 差。评茶常蝴的用具介下列各项。 1.中茶盘供盛放茶样,市杏茶叶形状及色泽之用, 历o‘—200充之长方形成正方形。亦4i仪均圆形之黑色茶盘 2.审茶杯供茶uI冲泡开汤及评审茶91—香气之用, 3l 03—1930(E)你淮之白瓷杯.审菜朴容堡150i 4毫升 [98()(L、)标准之白瓷碗.矽条碗容量约州o毫升。 4.称员计量取战扦用。一般使用称条专用的手称,右无专用手称 以约灼灭秤代替、N前亦有了携式小型电子种。LJ供使用。 5.计时器供汁员条叫‘冲泡叫司,多位灼定叫闹钟或砂漏计。 6.网匙用细密铜网或不锈钢网制成.用以捞取审茶碗内的细碎茶治 7.审某匙供两取长场品汗用.一般使用银制或镍铜台金之K柄匙 缓5—10毫升亦仑仪H1出包瓷匙。 8.汤杯盛热水供放置移茶匙及网匙之用; 9.茶渲桶(M L茶桶) 供评茶时pl茶水及盛装条渣 10.烧水壶铝制或个锈钠制手提帚或电币容量个 茶叶用。 (三)评茶用水 评茶用水的救、硬、清、浊及冲泡时之水温. 有直接影响.府依下列原则为之: 废弃之茶汤用。 8升,供侥开水冲泡 一般评茶用水为要求其水质一致,以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为宜。 2.冲泡的水温评茶时宜用温度约loo℃之沸滚水,以使茶叶的香、 苦、涩充分表现,正确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eneralrequirementoftheteasensorytestroo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室的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审评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茶叶感官审评室teasensorytestroom 专门用于感官评定茶叶品质的检验室。 4基本要求 4.1地点 茶叶感官审评室应建立在地势干燥、环境清静、北向无高层建筑及杂物阻挡,无反射光,周围无异气污染的地区。 4.2室内环境

感官审评室内应空气清新、无异味,温度和湿度应适宜,室内安静、整洁、明亮。5感官审评室的布局 茶叶感官审评室一般应包括: a)进行感官审评工作的审评室; b)用于制备和存放评审样品及标准样的样品室; c)办公室。 其他有条件的可在审评室附近建立休息室、盥洗室和更衣室。 6感官审评室的建立 6.1审评室

6.1.1朝向 应坐南朝北,北向开窗。 6.1.2面积 按评茶人数和日常工作量而定。最小不得小于15m2。 6.1.3室内色调 a)墙壁:乳白色或很浅的灰色; b)天花板:白色或接近白色; c)地面:浅灰色或较深灰色。

6.1.4气味 检验期间室内的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应不散发气味,周围应无污染气体排放。器具清洁不得留下气味。 6.1.5噪声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6.1.6采光 要求室内光线柔和、明亮,无阳光直射,无杂色反射光。其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利用北面自然光。前方应无遮挡物、玻璃墙及涂有鲜艳色彩的反射物。开窗面积大,使用无色透明玻璃,并保持洁净。

茶叶审评

茶叶审评六大基础评审因子 茶叶审评一般分为(把盘、开汤、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根据这些项目逐一进行茶叶审评,并按照评茶术语写出评语。 把盘 嫩度:嫩度是外形审评因素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和等级的依据。 整碎:整碎是指茶叶的匀整程度,好的茶叶要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精制茶要筛档是否匀称,面张是否平伏。 色泽: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 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为湿评内质重要步骤。开汤前应先将审评杯碗洗净擦干按号码次序排列在湿评台上。一般红、绿、黄、白散茶,称取样茶3g投入审评杯内(毛茶如用200m1容量的审评杯则称取样茶4g,杯盖应放入审评碗内,然后以沸滚适度的开水以慢快慢的速度冲泡满杯,泡水量应齐杯口一致。 嗅香气 香气: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

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看汤色 汤色: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 尝滋味 滋味: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敛性。 评叶底 叶底: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一般好的茶叶的叶底,嫩叶含量多,质地柔软,色泽明亮均匀一致。好茶叶的叶底明亮、细嫩、厚实、稍卷,差的叶底表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而焦叶、劣变叶、掺杂叶则不允许存在。

茶叶审评

茶叶加工学 第一章茶叶加工技术发展史 一、重要史点,朝代更替 时间:绿-黄-黑-白-红-青 公元前200-300: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唐:蒸青饼茶工艺形成宋:从蒸青饼茶到散茶(有榨茶工序) 明:从蒸青散茶到炒青散茶,从绿茶到其它茶 1.茶叶开始生煮羹饮,后晒干收藏后作为贡品,其间约有千年历史。 2.神农时期发现茶叶可解七十二毒,后作为贡品,贡品就有原始加工的过程 3.魏代,鲜叶加工成饼状,到魏后,制成茶饵,蜀间居民,制茶成饼烘干,然后捣成粉末,以水和之,制法上略有改进。 4.唐代加工绿茶,有蒸有炒,至宋代,从北苑贡茶的史记可以看出,在加工上较唐精致。 5.自北宋到元代,加工技术有所发展,宋徽宗宣和年间,为保持固有香味,改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至元代,蒸青团茶逐渐淘汰,散茶发展量大。到了明代,炒青制法逐渐代替了蒸青。 6.黑茶起源于明代中期。 7.乌龙茶起源于明末。 8.红茶起源于17世纪。 二、宋、唐在工艺上的区别 唐宋茶叶,都是以饼茶、团茶、胯茶作为主流形制的。唐代茶叶生产从采摘茶叶到制成茶饼共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最后的“穿”与“封”两项实是茶叶的包装,如果将它们都附在焙茶工序中,则唐茶生产有五道基本工序。宋代茶叶生产的基本工序与唐代相同,但在具体的工艺流程上因其有附加的工序又存在差别。1.蒸茶前“茶芽在皿洗涤”;2.捣茶改为榨茶,榨前须淋洗数过,榨后还须研茶;3.改焙茶为过黄,即烘焙中须经沸水浸三次。在这些差别中,体现了宋茶因提高茶叶品质的要求,在加工工艺方面对唐茶的发展。 第二章茶鲜叶的品质 一、1.概念性:质量等级标准依据:嫩度、匀度、净度、鲜度 鲜叶理化性状与适制性:1、不同品种的茶叶因为所含化学成分含量的不同,适合制的茶类 不同 2、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茶叶不同的产地和季节的适制性也不同 3、酚类含量多的适合制红茶,氨基酸含量多的适合制绿茶 二、采摘的鲜叶加工前变质的原因及现象: 原因:存放的温度、存放的时间、存放地点的湿度、堆放的厚度不宜等等 现象:叶子红变、产生酒精气等等 三、如何做好鲜叶的保存: 鲜叶管理包括鲜叶运送、鲜叶验收、分级及鲜叶堆放贮存,这些都是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保持鲜叶质量的关键,管理不当,就会引起鲜叶劣变,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采下的鲜叶要及时运送进厂,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在运送中必须注意: 1、根据老嫩不同,品种不同,表面水含量多少不同,分别装篓。 2、装萎时不能压紧,防止机械报伤、烈日曝晒。

茶叶审评评语

茶叶审评评语 茶叶审评,按茶叶品质的高低,一般分为评外形(嫩度、色泽、条索、整碎、净度),茶汤评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根据这些项目逐一进行茶叶审评,并按照评茶术语写出评语。 茶叶审评一:嫩度是外形审评因素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 茶叶审评二: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和等级的依据。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以及各种名茶都有其一定的外形特点。一般长条形茶评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评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评比是否规格,平整光滑程度等。 茶叶审评三:整碎是指茶叶的匀整程度,好的茶叶要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精制茶要筛档是否匀称,面张是否平伏。 茶叶审评四: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茶叶审评各种茶叶均有其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茶叶审评五:净度是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净度好的茶叶不含任何夹杂物。 茶叶审评六: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高山茶的嫩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等。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茶叶审评七: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各类茶有其一定的色度要求,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乌龙茶的橙黄明亮、白茶的浅黄明亮等。 茶叶审评八: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剑性。 茶叶审评九:叶底是冲泡后剩下茶渣。茶叶审评时是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芽或嫩叶的含量与鲜叶等级密切相关,一般好的茶叶的叶底,嫩以叶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