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近年来仓储业业务量在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以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40个仓库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10个仓库为例,2005年货物吞吐量增长了20%左右,储运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周转速度明显提高。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流通的周期性,以及货物总量的增长,进入仓储、保管、分拨的货物总量在增加,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10%。库存货物平均周转次数为13.6次,而2003年的周转次数为10.6次。

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大型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纷纷选择租用或自建区域配送中心,作为自己货物的集散地;大型运输企业投资货运场站、货物分拣中心,支撑着零担货运企业的业务发展;众多国际企业在保税区自建和租用大型仓储设施,作为货物分拨的物流平台。

物流地产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建库出租成为一种时尚。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建库出租,库房收入远远高于种地收入。此类仓库一般规模小,业务手续简单,成本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存在着设备简陋、运营商信誉低、库存货物安全性差的问题。

新式库房中,货架、托盘、叉车组合成为主流。先进的仓储设施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

大客户在多个城市租库,对储存货品的多点查询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客户不仅需要运输网络,还需要仓储网络,通过覆盖全国的仓储网络,形成厂家、区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快速高效的分销渠道。

我国的仓储物流业主要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农村物流业连锁经营蕴藏着巨大商机;物流业可以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中国物流市场的潜力巨大。中国仓储物流产业作为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产业,越来越显示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效能。建议银行可以加大对仓储物流业的信贷投入。

同时我国的仓储物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外物流公司加速抢占中国物流市场,外资企业可以自行设立分销网络,许多外资物流企业被引入中国市场,随着2005年仓储物流业的全面放开,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而国内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实力分散,物流基础设施差,企业信用差,在体制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

一、仓储行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仓储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仓储业与之相适应。许多地方把仓储确定为城市型产业,更提升了仓储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纵观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仓储业都很发达,而且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对美、日、德等先进国家进行考察,发现仓储业在各国的GDP的比重大都在1.5-2.5%之间,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名中一般都在前十位。

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劲地带动了区域仓储产业的发展。广东2002年仓储产值超过500亿元,同年珠三角GDP总值9536.2亿元,仓储业比重超过50%,成为了珠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在长三角,2002年上海仓储产值181亿元,江苏300亿元,浙江250亿元,合计731亿元左右。同年长三角GDP总值为18141.9亿元,仓储业占4%,远远高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在环渤海由于区域经济还刚起步,其仓储业在环渤海GDP的比重大体与全国相当。由此可以看到:仓储业的发展的反映一个国家特别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仓储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相适应,在区域经济中仓储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会更快一些,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二、我国仓储业现阶段五大系统

(1)军队仓储业。储存军用物资,近些年也部分向社会开放。

(2)外贸仓储业。储存外贸及进口物资,也从事外贸生产基地一般产品流

通的储运。

(3)商业、供销、粮食储运业。统称商业储运业,是我国分布最广、储运

物资种类最多的储运业。主要承担商业系物资的储运。

(4)物资储运业。是我国生产资料系统的专业储运行业。主要用于储存及

中转国家分配、地区分配、市场流转的各种生产资料,是我国一个庞大的储运系统。

(5)乡镇储运业。是我国仓储业近年突起的一支新军,主要集中于港区及

大的交通运输枢纽附近,主要从事代储业务。

三、仓储业发展特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区域仓储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是外资、港澳台资和民营资本的涌入使区域仓储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据广东有关部门调查,全省1.4万多家仓储企业,外资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港资占90%以上,其次是民营资本。而长三角则是民营资本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浙江、江苏。其次是外资和港台资本西移,较多落户于江浙地区。相对来说,环渤海仓储产业吸引外资和民资的步伐还不够大。

二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在全国各个产业部门中仓储业的市场化是比较滞后的,但珠三角和长三角仓储业市场化走在前面,主要是在仓储资源配置上,市场起了主导作用。这两个区域仓储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包装装潢和商业仓储是这两个区域投资的集中点。根据《仓储经理人》2002年中

国仓储企业100强名单显示:有22家专业从事包装仓储,以包装仓储为主混合经营的24家,兼营出版、包装和其他仓储的有25家;在百强前25名中以包装仓储为主的企业占20个,其中珠三角的有8家,长三角的有7家。在销售市场方面,珠三角突出“外出型”特点,年出口仓储额达120亿元,是其销售额的1/4。长三角则立足本地,面向内地,拓展海外,以适应本地区和全国需要为主。

三是技术起点比较高。在新投资仓储企业中一般都瞄准当前世界先进仓储技术和设备。据调查,截止2002年9月底,全国引进CTP共143台套,其中广东有87台套,占60.8%;上海13台套,浙江4台套,江苏3台套,合计20台套,占14%;多色胶印机截止2002年全国进口785台,广东有350台,占46.6%。

四是仓储产业园区的建设势头很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产业集成度不断提高,结合老城市的改造和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仓储产业园区应运而生、蓬勃兴起。温州的第一期500亩园区,现已容不下那么多的仓储企业,目前正在规划1000多亩园区;上海国际包装仓储城占地600亩;江苏正在建2平方公里的昆山国际包装产业园区;浙江杭州已接纳亚洲包装中心;在北京顺义占地3000亩的北京仓储工业园已经奠基;天津占地500亩的绿色包装产业苑已经动工;珠三角的东莞正规划建设东莞仓储工业园;中山的张家边,鹤山雅图仕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仓储基地。

四、经济发展推动仓储业快速发展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自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已经全面放开。随着全面开放,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各类物流企业面临着重组整合的局面。作为物流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我国的仓储业现状如何,未来又会怎样呢?

经济发展推动仓储业快速增长

从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了解到,2004年他们曾对自己所属的40个仓库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的10个仓库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这些位于20个省会城市的仓库的调查中得出,2004年中国仓储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首先,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主要表现在:货物吞吐量增长了20%左右,储运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至此,储运业务收入增长率已连续3年超过GDP增长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对仓储业的需求,这在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城市表现尤为突出。

市场加大对仓储业需求的同时,由于客户优化供应链意识的提高,促进了仓储业务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宗旨的各种增值服务在业务收入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收入增长较快,其中装卸搬运收入增长20%,配送收入增长19%,现货市场收入增长56%,加工业务收入增

长100%。

其次,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周转速度明显提高。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流通的周期性,以及货物总量的增长,进入仓储、保管、分拨的货物总量在增加。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10%,煤炭、钢材的库存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14%,吞吐量分别增长37%和21%,家电的吞吐量比上年增长34%。

在众多的客户企业通过物流外包等方式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仓储企业软硬件设施逐步改善的环境下,整个物流系统包括仓储环节的效率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客户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中,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情况。库存货物平均周转次数为13.6次,而上年的周转次数为10.6次。

第三,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纷纷选择租用或自建区域配送中心,作为自己货物的集散地;大型运输企业投资货运场站,货物分拣中心支撑着零担货运企业的业务发展;众多国际企业在保税区自建和租用大型仓储设施,作为货物分拨的物流平台。沃尔玛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拟建40万平方米采购分拨中心;世天威在上海建10万平方米仓库;中远物流在全国的仓库达300多个,面积580万平方米;武钢正在投资10亿元建造200公顷的物流中心;苏宁、物美、海尔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数个配送中心;更有一批专业仓储设施在建,如日本王子纸业的纸品物流中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图书物流中心等。

第四,物流地产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建库出租成为一种时尚。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建库出租,库房收入远远高于种地收入,收益率在5%~8%左右,虽然较低,但稳定,风险不大。这种仓库在某些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加剧了区域物流市场的竞争。此类仓库一般规模小,业务手续简单,成本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存在着设备简陋、运营商信誉低、库存货物安全性差的问题。

仓储物流行业运行分析

一、商务部重点推进全国统一物流市场形成

从2005年开始,中日韩三国将每年编撰《中国、日本、韩国流通及物流政策白皮书》作为流通及物流合作的重要成果。2006年,商务部还将组织由政府、协会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物流考察团分别到日本和韩国考察和访问,进一步沟通和加强三国流通及物流合作机制。

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表示,近期商务部将重点推进全国统一物流市场的形成,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分割,清理阻碍物流业发展的各种法规、规章和

文件;减少或取消在物流企业登记注册、货运代理等方面的行政审批;完善物流企业的税收管理;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简化通关程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着眼于调节经济、市场监督、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

张志刚指出,目前中国物流产业仍以企业物流为重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快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截至2003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同时,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全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8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同期GDP 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快出1.4和3.8个百分点。全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73万多家。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以及外贸进出口的高速增长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的政策也决定了发展现代物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0月底,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CEPA的补充协议,使内地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到2005年年底,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实现物流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也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张志刚表示,物流业的开放对于国内物流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从政府方面来讲,为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中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从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简化通关手续、拓宽融资渠道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明确了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

二、中国将与欧盟合作开展数字物流和远程协作

中国将与欧盟各国开展数字物流、远程协作等方面的合作,推进科技进步;欧盟有关机构近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合作立项与寻求资金支持的具体方法。这是此间召开的中欧合作交流研讨会披露的信息。

由国家科技部和欧盟联合主办,北京软件行业协会、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管委会公司共同承办的此次会议是欧盟与中国签订的第六框架合作项目内容之一。中国国务院研究室、欧盟信息社会总司、北京奥组委、德国联邦物流协会等机构似的代表,就“远程管理远程办公、电子商务、数字奥运、可视

通讯数据交换、物流海事应用协同、国际供应链管理通讯技术”等项目内容将进行两天的交流磋商。

来自中国与欧盟的27家软件技术开发商、设备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研究机构在研讨会上举办了展示数字物流、远程协作领域技术成就的产品展览。

此次交流是欧盟与中国在数字物流、远程协作方面开展合作的新契机,为中欧企业分享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推进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我国物流装备业正在形成产业集群模式

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潮流推动了物流业的需求,也给物流装备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物流装备业正在向产业集群模式迈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日前在“上海滨海国际物流装备城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说,2004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2.9万亿元,占GDP的21.3%,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他说,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应注重软硬件的平衡发展,软件指的是物流信息系统,硬件指的是物流装备。

物流装备业是一个复杂产业,涉及面广,包括运输、配送、输送等诸多环节,而我国传统的装备产业大多分散布局,有产业集群的需要。丁俊发说,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正促使国内物流装备业进行新的结构调整:从分散走向集中。

近两年,我国以叉车为主的机动工业车辆的市场需求增长一直保持在40%左右,轻小型搬运车辆的产量增长保持在50-60%左右,托盘市场需求量增长至少也在30%以上,货架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货物运输车辆市场已经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无人搬运车、自动货柜、物流机器人等现代化物流装备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同时,快速发展的物流装备业自然吸引国际著名的物流装备厂商纷纷来国内投资。

四、经济全球化推动港口第三方物流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后,港口物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港口将从传统的运输中心转变为物流中心。

1 经济全球化推动港口第三方物流发展

1.1经济全球化要求港口扩大物流服务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数量显著增长,港口物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现代港口作为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点和重要信息的交汇点,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体,正在由“运输中心”向“物流中心”发展。港口将发展成为集运输、转运、储存、配送、装拆箱、加工、货物装卸、仓储管理、多式联运及信息

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

当前,为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世界各主要港口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个港口为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鹿特丹港和铁行渣华公司合作积极开展物流服务,不仅为客户提供了装卸、仓储、配送、货物代理、货物中转等服务,而且具有产品修理、简易加工等功能,这是生产工厂在运输过程中的延伸。可以预计,伴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港口将会对进出港货物提供更多的增值物流服务。

1.2供需双方的压力促使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

从需求方面看,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流外包倾向不断加大,它们选择物流供应商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能提供“多批次、少批量、多品种、少库存”的服务;二是要能够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港口物流的发展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

从港口方面看,传统服务功能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促使港口开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第三方物流业务。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具有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先天优势;计算机软、硬件和通讯的快速发展,为港口开展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技术条件。

2 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战略措施

2.1改革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

政企合一的港口管理体制下,港务局扮演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造成权责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改革管理体制,就是要实现政企分开,达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效果。

国外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港在1996年实行政企分开,将原港务局从事行政管理的部门与交通部的海事局及海事委员会合并,成立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MPA)。原港务局实行企业化管理,改名为新加坡港务集团公司(PSA),负责港口生产经营,不再行使港口管理的职能,并逐步推行了股份制和私有化改造。又比如鹿特丹港,政府部门只负责制订规章制度、法规和部门远景规划,并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形成了一种国家建设、市政府管理、私人公司经营的港口管理体制。

国内港口也加紧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2月底,上海港口管理局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挂牌成立,迈出了港口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上海争取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一步。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港口在体制改革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规划物流园区、完善配套功能

港口是货物集散中心,这就要求在港口内或临近地区规划物流园区,投资

建设各类库场和配送设施,完善船代、货代、信息、陆上运输等配套功能,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租用中心内的各种设施开展物流业务,为货主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

政府部门在港口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在用地、用电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园区建设作出合理的规划,并在园区建成后对入驻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2.3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合作范围

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慢的产业,因此资金来源问题成为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一直以来,港口主要靠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港口体制改革以后,原来的集资模式将被打破,港口应该千方百计扩大融资渠道,吸引国际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培育物流企业,鼓励多方参股物流企业的经营。积极吸引跨国制造企业在港口物流园区投资建设配送中心,并依托港口物流企业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港口成为这些跨国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基地。港口通过吸引像宝供、招商局这样的民营或外资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经营,达到学习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创造新的货物来源,增加货物吞吐量的目的。

2.4提高信息技术、接轨国际物流

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配送发货,定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沟通了港口物流企业和客户间的交流,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最终使定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和报关实现了一体化。许多跨国物流企业均已实现了“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港口融入国际物流体系之中,增加贸易机会。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条码技术(Bar Code)、数据库技术(Data 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及时管理(JIT)、有效客户反映(ECR)、业务流程重组(BPR)及企业资源系统(ERP)等。

2.5加强港航合作、开展多式联运

对港口来说,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指标。因此,港口开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寻求和航运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投入到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去。同时,这个港航联盟应和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合作,组成一条高效率的物流链。依靠这条物流链,港口实现了原来凭自身实力不可能达到的效率,并和其它企业共同分享了创造的成果。

3 港口应大力发展以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

以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第四方物流),以供应链集成商的身份,通过系统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此类物流提供者,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下游的销售商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比较不同供应链的成本收益,为客户设计最佳物流方案,从而建立了快速反应、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运送体系,实现了和客户“双赢”的目的。

港口是各种信息的交汇点,并且和货主及航运企业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港口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港口物流企业开展物流管理和咨询业务,提高港口物流水平,优化港口产业结构,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

仓储物流行业资本分析

一、外资物流巨头独资脚步愈走愈急

目前,世界上的物流巨头几乎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而物流巨头独资的脚步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正愈走愈急。据业内传来的消息,ups单飞、联邦快递并购,接踵而来的外资快递巨头行动宣告中国快递市场合资时代的终结。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入世对快递物流业允许独资的承诺兑现,一些航空快递大公司在尽享航权开放所带来的航空网络开放优势外,也正加紧对中国地面服务网络的独立布控。

2006年,随着外资独资的国际多式联运企业正式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企业,中国物流业将迅速向国际运输“门到门”模式转变,过去割裂在道路运输、水运、空运、铁路运输业内的大小公司,将被全球级的多式联运企业整合在一起,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陆、空各种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实现“门到门”运输。而不适应这一趋势和管理要求的传统运输企业则将从2006年起被进一步边缘化。

在远洋航运领域,同样的变化也在出现。据悉,世界班轮航运业两个最大的集团——伟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已经同意从2006年起在主要贸易航线上进行合作。据了解,包括日本邮船、赫伯罗特等班轮公司在内的伟大联盟(ga)和包括现代商船和美国总统班轮公司在内的新世界联盟(nwa),将于2006年初在欧洲和亚洲以及地中海航线上进行舱位互换。

双方还将在亚洲和美国东岸之间启动一种新的联合服务。这两家联盟说,他们打算在未来进行更多的联合服务。

这两家联盟声称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船队和最多数量的后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尽管占有大约11.4%市场份额的铁行渣华退出了伟大联盟,比起占大约8.6%市场份额的西北联盟来,伟大联盟仍然将在亚欧航线上占支配地位。在亚洲北美航线上,这两家联盟平分秋色,伟大联盟占了14%的市场份

额,而新世界联盟占了15%的市场份额。

物流资源的全球整合浪潮也孕育着全球级物流枢纽的需求,而上海通过近年来航空港、深水港的强力建设,正牢牢把握住这一巨大机遇,迅速崛起为东北亚的航空、航运枢纽港。而这也将相应带来道路运输业的巨大需求,据出席首届上海道路运输行业峰会的专家预测,到2010年,上海的货运吞吐量将达到10-12亿吨,其中道路货运将突破3.8亿吨,比2005年增加20%。集装箱车将由目前的12000多辆(本市近10000辆,外地2000多辆)增加到14000辆,形成10家左右的重点企业。

离中国全面开放物流业将近一年,UPS(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做出了号称进入中国市场16年来最重大的决定。即出资1亿美元从中外运“赎身”,迈出中国独资第一步。到2005年,其将获得中国最主要商业城市国际快递业务的独立经营权。

2004年12月2日,做了16年的业务合作伙伴的中外运与UPS共同发布消息称,中外运将向UPS移交23个主要城市的国际快递操作业务。这23个主要城市业务的交接,不仅意味着UPS的国际快递业务触角将借助这些城市的辐射作用直接延伸到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而且拉开了UPS在中国市场独资运作的序幕。

至此,跃跃欲试的“洋快递”,终于按捺不住“独步中国”的冲动。尤其是随着中国快递开放大限——2005年12月11日的逐步临近,国际快递公司独资中国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强烈。

棕色巨象逐鹿中原。

人们常用“猛犸象”一词来形容某种巨大无比的东西,类似的称呼用在UPS 身上也毫不为过,尤其从UPS的发展速度上,我们更可以感受到来自于这头棕色巨象身上的力量。

UPS 1907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现总部设在亚特兰大。成立之初,UPS只有一辆福特T型车和几台摩托车,用来为西雅图的百货公司送货。现在,UPS已是世界最大的速递和包裹运送公司,服务范围遍布全球200个国家及地区,在全球拥有37万名员工。2003年,UPS的营业额达到300多亿美元,向世界各地投递了35亿件包裹和文件。在世界地图上,已经很少能够找到UPS服务覆盖不到的地方。

在中国的短短十几年间,UPS已经与FedEx(联邦快递)、DHL(敦豪)、TNT(天地快运)一起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2001年开通中美直航业务以来,UPS来自中国出口业务的年增长率就一直保持在35%之上,增长速度在其亚太市场中已经占到了第一位。2003年度,UPS中国业务同比增长45%,而2004年业务增长比2003年还高,统计资料显示,UPS 2004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的出口量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0%以上。

但是UPS并不满足于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它在中国的近期目标是:用不到5年的时间成为UPS系统内的亚洲第一市场。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自2005年12月11日起,国外公司可独资经营国际快递业务。而随着这个日期的临近,UPS这头来自美洲的棕色巨象在中国的谋变步伐也似乎越来越快。

“挥别”中外运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市场潜力无法估量。因此对跨国公司而言,在本国市场基本饱和之后,把目光转向海外的过程中,中国也就成了其必然要争夺的市场之一。

早在1988年,UPS就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开展国际快递业务。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政策所限,不允许外资快递公司直接从事国际快递业务。因此UPS跟DHL、FedEx、TNT等其它国际快递巨头一样,只能选择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外运组成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与中外运合作的这十几年,UPS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尤其是2001年以来,借助中外运的力量,UPS在中国的出口业务增长一直保持在35%以上,而且这种增长幅度仍在扩大,UPS在中国的业绩已经成为UPS在全球的一个亮点。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与中外运合作的这十几年里,UPS已经很好地熟悉了中国市场并且建立起了自己的运输网络,这点对UPS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UPS与中外运合作关系一直很好,但是这种政府“包办”的婚姻难免会在UPS实施全球统一运作计划时因为多出一个“婆婆”而增加一定的束缚,从而不利于其在中国市场的提速扩张。有专家预测,3年后中国速递业务将以十至十几倍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快递政策的逐步开放,快递业竞争将会达到白热化。而UPS想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抢先占领市场并积极实施自己的策略,而其中抛开中外运的束缚就成了其必然要走的一步。2004年12月,双方15年协议到期后,UPS与中外运正式签订了协议,到2005年年底,UPS将获得中国23个城市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掌控权。这意味着,UPS将彻底抛开中外运,在华实现独自经营。

其实,早在2003年,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之一的TNT就已经率先选择脱离合作伙伴中外运,而此时UPS又选择与中外运分手,似乎也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无论对UPS还是TNT而言,中外运在其发展的轨迹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布局中国

根据UPS与中外运的协议,UPS将向中外运支付1亿美元,完成23个城市的快递业务交接,从而获得这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直接控制权。这23个城市产生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业务交接于2005年1月开始,首

先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青岛展开,到2005年12月,UPS将在其它18个城市获得控制权。

而两家企业在北京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外运-联合包裹国际快递有限公司到2005年12月,也将成为UPS的独资公司。以1亿美元作为代价, UPS 终于获得了在中国“自行其是”的权利。

对于用1亿美元买得“自由身”的意义,UPS亚太区总裁肯托罗认为,中国具有全球最令人兴奋的商业机会,对于UPS的全球战略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获得独立经营权后,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上,UPS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相关承诺,2005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允许外国快递企业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独资开展国际快递业务。而巧合的是,UPS 接收中外运移交的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的截止日期也是2005年12月,这是UPS为抢得中国快递市场2005年底进一步开放的先机而打出的一个擦边球。

实际上,此次协议只是UPS在中国扩大运营的一个步骤,包括UPS在内的国际物流大鳄早已开始完善在中国的布局。随着“保护大限”的临近,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趋势已越来越清晰。UPS与中外运签署的回购协议,只是其迈出在华独资的第一步。下一步,UPS 将和合作伙伴扬子江快运共同在上海建立UPS全球最大的转运中心,这将使上海成为连接美国和中国、中国和欧洲以及中国和东北亚之间的物流中心。

不仅如此,早在2003年4月,UPS就开始通过标志的统一来强化品牌,不仅在运输车上增印品牌标志,而且要求司机均穿着UPS制服。在摆脱中外运而直接掌控在华快递网络的经营权之后,UPS还将加强包裹运输网络的建设,增加运输软件选择的多样性和推出免费电话服务热线。同时,一系列的在华扩张计划相继出炉:2004年11月初,UPS宣布使用MD-11飞机向中国上海加开了12个增飞航班中的第一个航班,新增航班总数使UPS的航班数量增加了两倍,由原来的每周6班增加到18班;UPS计划在2005年初开通首班美国和广州之间的无中转直航服务,并于2007年在上海建立航空枢纽。尤其关键的一点是2004年7月15日,UPS将大中华区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并正式开始办公。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迁址,而是为了拉近香港、台湾、澳门与内地市场之间的业务运作,以便充分掌握市场脉动。由此可见,快递市场新一轮的争夺战必将随着UPS的“自由”变得更加激烈。

对UPS而言,选择独立经营中国业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自2005年12月11日起,外资公司可独资经营国际快递业务。同时UPS在中国市场16年业务的铺垫已经成熟。选择独资,就意味着UPS在中国市场将有更自由的决策权,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其实对UPS

来说,面对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市场,独资对它来说不是选择而是必须。

外资快递独资潮来临

UPS与中外运分家的关键意义并不只在于UPS获得在中国“自行其是”的权利,而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然UPS能用1亿美元买到“自由身”,那么其它与中外运有代理业务的国际快递巨头自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未来谋取更大的利益。因此UPS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中国快递行业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外资快递业巨头将甩开国内企业独享快递业的巨大利润。比如FedEx、DHL、TNT等。

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之一的THT率先选择脱离合作伙伴中外运。2003年5月27日,这家总部在荷兰的快递巨头宣布,TNT与中外运15年的合资企业合同期满,双方不再续约。与此同时,TNT又宣布与民营的“超马赫”结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2003年1月10日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规定,从2003年开始,外资快递公司在华成立合资企业,最高可以75%的股份控股,而到2006年,外资快递公司可在华设立独资公司。因此业内人士认为,TNT选择民营小公司做合作伙伴,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超马赫,打政策的擦边球,实现“变相独资”。

而此次UPS与中外运分手,已经不再像TNT那样遮遮掩掩地再选一个合作伙伴作为过渡,而是直接获得原属于合资公司的直接控制权,相当于花钱买下了中外运的股份,从而达成独资。按照2005年底完成全部交接的计划,正好与2006年允许外资快递独资的政策相吻合。

从目前来看,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快递的15年合约期满后,双方宣布将延续合作至50年。而DHL与中外运的合作目前也尚无扩股或破裂的迹象。但无论如何,TNT和UPS的做法都无疑表明,外资快递在华独资运营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国有物流企业靠“老底”暗中较劲

相对于外资企业,目前我国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也越发显得成熟。资金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使国企始终身居中国物流业老大哥的地位。但是面对外资咄咄逼人的态势,老大哥们也在暗中加强自己的装备,避免被外资鲸吞或兼并的局面。

以中国邮政为例,通过推行邮政网络运行体制,中国邮政在全国大中城市建有201个较大规模的邮件处理中心,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邮件处理场地4300万平方米,经整合后,约有300万平方米的场地可以做物流仓储库或物流集散中心。另一家国有物流公司中国外运,在国内设有40家子公司,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一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经营实体1000余家。在境外设有8

个代表处、22家海外企业,并与境外400多家运输企业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网络。

然而,因为国有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在市场搏击的经验,现阶段不能抵挡得住外来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很多国有物流企业对外资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压力认识不足,危机感与其他行业比较不够强烈,同时也不注重研究外资进入后的对策,各企业想眼前利益多,想长远目标少。

三、民营物流企业两极分化趋势加速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年收入达到上亿,甚至上百亿的公司为数不少,但另一方面,‘三人一车’的蚊型小公司更是数不胜数。这种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无疑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有70多万家企业从事物流行业,其中,民营企业占到36.9%。高于国有企业的4.9%和中外合资或外资的10.7%。但是从企业的规模来看,这些民营企业中年营业额不足1000万元的高达33.6%。虽然国内民族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并且投资规模更加理性,但仍有四种现状值得深思:一是盲目做大。在面对强大外资和国企物流公司面前,民族企业在还没巩固自身基础的情况下,追求多元化、大规模的发展。二是一味追求企业配套业务。融资上市、信息化跟踪、金融服务等无所不全,但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浓厚的企业文化。三是完全照搬国外先进手段。四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习惯用飞机轮船说话,他们仅仅把企业资产当成了核心竞争力。

12月6日,中国民营物流企业华宇公司宣布,将和国际物流巨头之一的天地(TNT)集团进行收购合作,双方已签订意向协议,交易将于2006年全部完成。无独有偶,除了华宇外,大田快递公司也已与国际物流巨头之一的联邦快递达成协议,将其快递业务连同在1999年组建的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全部转交给联邦快递。申通快递被中外运收购的同时,豪敦(DHL)也理所当然地与其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国内快递的巨大网络。

四、跨国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速了中国物流业升级

跨国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了中国物流业升级。跨国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使与采购相关的物流业快速起步。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2002年2月把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迁到深圳;同年10月,上海分部挂牌运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2001年采购中国商品100亿美元,2002年120亿美元,2003年达到150亿美元。2002年,全球日用化学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上海也建立了全球采购中心,预计5年内联合利华中国公司的出口额将超过5亿美元。福特汽车每年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

价值超过10亿美元。日本国内的制造业更是掀起一股纷纷“向中国转移”之风,例如松下集团提出要在中国国内完成采购过程。

二是在中国寻求物流合作伙伴。如美国联邦快递1999年与天津大田合作成立了大田联邦快递有限企业,到2001年11月业务已经扩展到中国210个城市,经营额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保利集团与佐川急便联手投资1000多万美元,在深圳成立保利佐川急便有限企业。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与日立物流、香港正大船务公司在沪组建现代物流企业。

三是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国逐步成为全世界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其中物流领域是外资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据交通部提供的数据,2003年,外商投资中国道路运输业共57个项目,其中53个获批。合同金额7.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3.787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8倍和2.18倍。2002年,交通部批准了厦门象屿保税区惠建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仓储和中转业务的申请。2003年7月,青岛港集团与英国铁行、丹麦马士基和中远集团合作经营前湾码头的项目,总值7.8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和物流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外资投入中国物流市场的高潮开始显现。

同时,跨国物流企业的介入,加剧了物流市场的竞争。中国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特别是中国物流业比较落后,加上中国加入WTO做出的承诺,已经吸引着众多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进入。最近几年,世界前10强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抢占中国物流市场。在2002年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20多家在中国开展专业物流业务。像马士基物流的业务已经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重点货物流通区域。其他大型物流企业也纷纷抓紧部署全球物流发展战略,如海陆企业早在1997年就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全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目标是在中国提供支持跨国经营的综合物流服务,包括进出口货物的运输、跟踪、仓储及相关增值服务等。2003年,卡特彼勒物流宣称,将在中国针对目标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物流业带来多重影响。短期看,跨国物流企业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在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因此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冲击还不算太大,但已经显现。但从长远看,如果中国物流企业不能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范围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其面临的市场压力和挑战将会越来越大。据美世管理顾问的调查,外资企业的物流业务80%以上是交给国外的物流企业去做的。因此国外的物流企业会凭借手中的市场订单,通过联合、并购逐步渗透,达到整合国内的物流资源,建立起覆盖目标市场的物流网络。目前外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重点领域,是

涉及国际物流或国内市场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等业务项目,以及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快递、集装箱多式联运等,这些领域正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或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中国物流企业要想在高端市场与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其挑战性是相当大的。

跨国企业的运作模式,对中国物流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跨国物流企业先进的运营理念和兼具标准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模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强的示范效应。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跨国企业物流业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包。目前跨国企业物流外包业务中项目最多的是仓储保管,其次是中转运输、市场配送以及代为报关,再次是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设计、包装加工和条码采集等。调查也显示,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希望能够得到物流过程管理服务和物流信息管理服务。

不过,由于中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综合的物流体系还远未形成,不存在与发达国家相类似的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因此许多跨国企业对一部分物流业务采取了自营的方式,自己投资建立起覆盖全部产品的生产企业、采购和分销网络。像麦当劳,面对着把面包、肉类和相关食物运输到中国各地连锁店的繁重任务,面对中国缺乏铁路和公路的冷藏运输能力,就着手建立起自己的运输企业,以确保稳定的产品供应。又如,作为在中国最成功的外国企业,同时,也是少数几个业务遍布中国的企业,可口可乐选择了扩展自身资源,发展独立的物品分销体系,以确保它们在准确的地点得到准确的物品。可口可乐组建了自己的车队,用于灌装厂方圆50公里内的货品运输,而面对零售网点的更远范围的运输,则通过外包车队完成。这种趋势一直随可口可乐的发展而持续到今天。目前,差不多50%的可口可乐货品都是通过可口可乐自身进行运输和实体配送。

仓储行业分析报告

2004年仓储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研究我国仓储业2004年的发展和对2005年的趋势预测,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联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为50个大中型仓储企业。其中东部企业24个,占48%,中部企业15个,占25%,西部企业21个,占42%。该调查报告由中储总公司姜超峰常务副总经理执笔。 ? 仓储业发展的调查报告(2004年) ? 一、2004年仓储业务发展状况 1、业务量: ●2004年货物吞吐量4514万吨,比2003年增长%; ●平均库存量166万吨,比上年增长%; ●运输配送量1025万吨,比上年增长31%; ●货物周转次数为次,上年为10次。 2、业务收入: ●储运业务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0%,其中分项收入为如下:

●仓储保管收入增长%,占业务总收入的24%; ●进出库装卸搬运收入增长25%,占业务总收入的44%; ●运输配送收入增长10%,占业务总收入的%; ●加工收入增长10%,占业务总收入的%; ●现货市场收入增长36%,占业务总收入的%。 从以上数据看,仓储业在2004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储运业务总收入增长20%,高于GDP增长速度个百分点。运输配送收入和量的增长,反映了客户对运输配送需求的增长。公路治超对仓储企业影响表现在运输收入增长大大低于运输量的增长幅度。进出库装卸搬运收入增长速度高于仓储保管收入的增长。在储运业务总收入中,装卸搬运进出库收入占44%,居于主要地位。现货市场收入增长较快,说明客户对现货市场交易形式是认同的,也反映出现货市场是交易信息的聚集地,在这里能够获得公平的市场价格信息和货物的供求信息。 3、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进程 50家仓储企业在2004年新建或建成库房8万m2。其中砖混结构库房为万m2,门式钢结构库房为万m2。以每平方米综合投资为1200元计算,投资额应为9600万元。加上附属配套设施和道路、车场、货架等。估计投资在亿元左右。轻钢结构库房普遍受到青睐、 50家仓储企业输出管理、外租库房22万m2,比上年增长26%,说明业务量增大,库房需求增大。本单位库房严重不足,也说明物流地产投资发展较快。

全国仓储物流市场现状汇编

全国仓储物流行业市场现状 十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集团等。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第三组

2014.7.1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运行环境 (5) 3.数据描述 (5) 3.1数据库设计 (5) 3.2用例图 (8) 3.2.1用户登陆模块用例图 (8) (8) 3.2.2 整体流程图 (9) 4.功能需求 (10) 4.1功能划分 (10) 4.1.1前台用户 (10) 4.1.2 后台用户——管理员 (10) 4.2 功能描述 (11) 4.2.1 用户信息管理 (11) 4.3系统结构 (11) 5.性能需求 (12) 5.1环境要求 (12) 服务器端 (12) 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 ②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或Oracle (12)

③开发工具:JAVA / HTML语言/javascript (12) 客户端 (12) 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 ②采用浏览器形式:IE,火狐,chrome等主流浏览器。 (12) 5.2 系统安全性要求 (12) 5.3 故障处理要求 (12) 5.4 其他性能要求 (13) 6.运行需求 (13) 6.1用户界面 (13) 6.2服务器软件 (13) 6.3硬件接口 (14) 6.4软件接口 (14) 6.5 内部接口 (14)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需求分析文档对物联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与仓库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1.2项目背景 在21世纪科技与文化飞速发展之际,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 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而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和库存控制及发货,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储管理已无法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 如今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复杂化多样化,仅靠人工记忆和手工录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这个大背景下,物联网仓储管理系统针对于特定对象(如仓库)的商品、单据流动,进行仓库作业结果的记录、核对和管理,从而增加仓库的效率、管理透明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仓库设施建设呈现大型化、网络化 仓储地产企业快速发展,仓库网点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据调查,全国11家大中型仓储地产企业(普洛斯、宇培、安博、宝湾、嘉民、丰树、维龙、新地、百利威、上海易商、广州富力),截止至2014年底,仓库总面积为2120万平米,较上年增长了近44%,增幅远远高于全国营业性仓库增幅(5.8%),约占全国通用仓库面积的2.1%。其中,普洛斯已运营仓库面积达10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业务已覆盖35个城市,宇培、安博运营仓储面积分别达230万、220万平方米;嘉民、宝湾运营仓储总面积分别达140万、126万平方米。各家仓储地产企业业务网点均已实现了国内一、二线城市及重点区域城市的覆盖。与此同时,由于住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商业地产企业纷纷“跨界”、进军仓储地产市场,先后涉足仓储地产的有金地集团、中粮地产、绿地集团、上海复地、恒大地产、珠江投资、华润置地、嘉里建设、招商地产等诸多家传统商业地产开发企业。2014年5月,北京万科与河北廊坊市国土开发建设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正式进军仓储地产。

中外各类财团先后进入仓储地产领域,仓储地产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联手建设仓库设施。2014年2月,普洛斯宣布获得中资财团(包括大型中资保险机构、中银集团投资和厚朴基金等)最高达25亿美元的投资。6月,普洛斯与五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包括开发及经营商业物流园、建设物流及储存平台、配送平台等在内的广泛合作。8月,普洛斯与中储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对中储股份用于现代物流设施开发的物流用地享有优先开发权,普洛斯也享有对中储股份现有土地和设施再开发时与中储股份的优先合作权。6月,荷兰汇盈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向中国仓储开发和运营公司易商投资至多6.5亿美元,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发、持有并运营标准化、现代化的仓储物流地产。黑石投资基金、凯雷集团、厚朴基金、嘉民物流基金、平安不动产等金融大鳄,开始对仓储地产加大投入。

仓储物流项目(2)

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建 议 书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四、项目建设规模 五、市场分析 六、技术方案 七、投资估算 八、结论

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2、承办单位: 3、项目负责人: 4、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5、建设地址: 6、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人民币6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流动资金5亿元,建设粮食烘干塔2座,年烘干仓储粮食20万吨。资金为企业独自。 7、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5.2亿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亿元。年实现利润0.3亿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年。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仓储,对提高我国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和市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未来十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立全国主

要跨省散粮物流通道,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的供应链管理,形成便捷、高效、节约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产业的稳定发展。 中共中央2012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为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 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主要体现在支持国家对粮食物流机制的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企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建设跨省粮食物流仓储供应链;通过现代粮油仓储物流系统的建立及功能完善,提高粮食市场流通效率,起到稳定粮食市场的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建立现代粮食物流新业态。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粮食现代物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经贸〔2008〕413号)以及国家粮食贮备项目建设规范,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招商优势:肇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

石化仓储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石化仓储物流行业 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1、公司历史沿革及概况 (4) 2、股权情况 (4) 二、公司主业分析:重资产型专业石化仓储物流商 (5) 1、主营化工产品仓储物流,聚焦于珠海和扬州中国两大化工集聚区 (5) (1)主营石化仓储物流 (5) (2)公司产能主要集中于珠海和扬州中国两大化工聚集区 (7) 2、签订长期合同的模式使公司受石化业景气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11) (1)合同签订方式多为长期 (11) (2)长期合同模式使得收入、利润受石化业景气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12) 3、重资产运营模式,盈利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折旧和产能利用率 (13) (1)公司是重资产型的仓储企业 (13) (2)盈利的波动受折旧和产能利用率影响 (15) 三、竞争优势:码头仓储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意识强 (18) 1、码头仓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客户黏性 (18) 2、民企机制,管理效率更高 (19) 3、市场化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满意度 (20) 四、未来三年进入利润释放期,长期成长依靠持续异地扩张 (21) 1、扬州产能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珠海三期前景良好 (21) (1)扬州:现有项目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扩建项目前景良好 (21) (2)珠海:现有产能已饱和,珠海三期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25) (3)未来三年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 (27) 2、长期成长有赖于不断的异地扩张,皇家孚宝是公司学习的标杆 (28) (1)区域成长有上限,跨业复制无可能 (28) (2)长期成长依赖持续不断异地扩张,皇家孚宝是标杆 (29)

五、皇家孚宝:全球石化仓储龙头,股价十年翻八倍 (31) 1、V OPAK—全球石化仓储物流龙头 (31) (1)简介 (31) (2)业务结构变迁 (32) (3)整体经营情况 (33) (4)股价十年增八倍 (35) 2、盈利分析:折旧和储能利用率共同决定盈利波动方向 (38) (1)收入分析:长租模式导致费率相对稳定,收入增长主要依赖储能扩张 (38) (2)成本分析:人工和折旧成本占大头,折旧成本波幅大 (40) (3)盈利分析:典型重资产企业,折旧和储能利用率对利润影响最大 (41) ①低周转高毛利,公司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 (41) ②盈利波动由折旧与储能利用率决定 (43) 3、异地复制是扩张的主要途径 (46) (1)石化仓储企业扩张需要不断的资源投入 (46) (2)持续异地扩张是公司长期成长的法宝 (48)

关于武汉市物流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一、引言 武汉地理条件优越,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为南北中西的商旅物流的重要聚散地。拥有如此良好的区位优势,武汉的物流业本应蓬勃发展,也应成为武汉市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物流业的发展在武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社会流运行效率低下,区位优势正在弱化。因此,本文采用SWOT 方法对武汉市物流发展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作出分析,并根据SWOT分析矩阵作出战略选择。论文大全,SWOT分析。 二、SWOT分析 1、优势 ⑴、交通和区位优势 从铁路来说,它是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国家投资兴建的北京至广州、上海至成都两条快速铁路线在武汉交汇,与现有的京广线、京九线、武大线、汉丹线联成一体,使武汉铁路枢纽地位和功能不可替代。从航空来说,武汉天河机场是全国六大区域性机场枢纽之一,有10家航空公司参与营运,机场日均约有120个航班,辐射国际、国内的航线有158条,可达60个国内外大中城市和地区。从水运来说,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主要的内河港口,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交通枢纽中心,国家一级枢纽港。武汉港上通西部大开发的重镇重庆市,下连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市,市区现有大中型港区35个,码头泊位397个,构成了以长江、汉江为骨干、连接众多支流小河的天然航运网络。从公路交通来说,在全市6个远城区国土面积76.33百平方公里上,现建有公路总里程为882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5.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65.622公里,一级公路330.495公里,二级公路812.064公里,所有国、省干线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总之,武汉市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⑵、人才和科技优势 武汉高校林立,拥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大学52所,重点学科65个,在校大学生有76万人,居全国第一;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105个,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两院院士49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7个,科技产业化基地14个。全国第一个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坐落在武汉,武汉市科技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全国第三。如此强大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必将为武汉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光谷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力的促进物流现代化。 2、劣势 ⑴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武汉市物流企业总体而言,仍处于小、弱、散的局面,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小、弱、散”导致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制约了工商企业对高效能、专业化、网络化物流服务的需求,成为当前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近年来仓储业业务量在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以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40个仓库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10个仓库为例,2005年货物吞吐量增长了20%左右,储运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周转速度明显提高。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流通的周期性,以及货物总量的增长,进入仓储、保管、分拨的货物总量在增加,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10%。库存货物平均周转次数为13.6次,而2003年的周转次数为10.6次。 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大型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纷纷选择租用或自建区域配送中心,作为自己货物的集散地;大型运输企业投资货运场站、货物分拣中心,支撑着零担货运企业的业务发展;众多国际企业在保税区自建和租用大型仓储设施,作为货物分拨的物流平台。 物流地产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建库出租成为一种时尚。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建库出租,库房收入远远高于种地收入。此类仓库一般规模小,业务手续简单,成本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存在着设备简陋、运营商信誉低、库存货物安全性差的问题。 新式库房中,货架、托盘、叉车组合成为主流。先进的仓储设施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 大客户在多个城市租库,对储存货品的多点查询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客户不仅需要运输网络,还需要仓储网络,通过覆盖全国的仓储网络,形成厂家、区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快速高效的分销渠道。 我国的仓储物流业主要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农村物流业连锁经营蕴藏着巨大商机;物流业可以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中国物流市场的潜力巨大。中国仓储物流产业作为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产业,越来越显示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效能。建议银行可以加大对仓储物流业的信贷投入。 同时我国的仓储物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外物流公司加速抢占中国物流市场,外资企业可以自行设立分销网络,许多外资物流企业被引入中国市场,随着2005年仓储物流业的全面放开,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而国内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实力分散,物流基础设施差,企业信用差,在体制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 一、仓储行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仓储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仓储业与之相适应。许多地方把仓储确定为城市型产业,更提升了仓储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现在的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物流仓储自动化高层仓库仓库管理]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仓储就出现了,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仓储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仓储的发展过程 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仓储行业风险分析

摘要 一、仓储行业发展环境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行业统计,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7.9,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虽然与2001年至2008年相比,我国GDP增长率有所降低,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成功实现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存在。 2009年1-12月,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不断上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指数曾在2008年10月出现大幅降低,但从2009年2月起,该指数开始不断攀升,自2009年5月起,预警指数一直处于“绿灯区”。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度已经放缓,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 仓储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利弊兼有。人们对仓储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误区,普遍把仓储看作是“低端的、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理念”的简单作业,同时没有彻底理解现代仓储业的内涵。但是,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现代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仓储业发展情况 2009年仓储业绝大多数企业基本层面良好,但利润增速放缓。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1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57家企业盈利,4家亏损,亏损面为6.6%,亏损额略有降低。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比上年下降11%,实现利润3.4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货物吞吐量8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4%,基本持平;期末社会库存457万吨,比上年增加30.2%;货运增长速度9.25次/年。基本与上年持平。 仓储业中创新增值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整个仓储业的57%,尤其是质押监管融资业务更是突飞猛进;新型物流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的建设增势不减,较2008年新增200家;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但是整个仓储行业依然存在诸如仓储资源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竞争层次低等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整理 2001-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2018年仓储物流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仓储物流设备行业 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1. 仓储物流升级驱动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7) 1.1 提升利润的内在需求驱动物流方式从人工向机械化、智能化演进 (7) 1.2 机械化:全球来看,叉车为代表的物流搬运车辆仍保持稳定增长 (9) 1.3 智能化:自动化仓储发展迅速,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物流系统重要部分13 2. 中国物流仓储设备整体仍保持高景气度 (16) 2.1 机械化:与其他资本品相比全球占比仍然不高,叉车销量再创新高 .. 16 2.2 智能化自动化:中国物流自动化市场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 (22) 3. 驱动因素:政策、人工替代以及细分下游高景气推动物流设备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25) 3.1 细拆我国物流成本,物流机械化、自动化意义重大 (25) 3.2 政策不断推动物流行业升级 (28) 3.3 人工成本提升倒逼自动化升级 (29) 3.4 下游细分行业高景气推动物流自动化需求 (31) 4.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物流仓储设备的重要发展趋势 (41) 4.1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电动叉车保持超行业的快速发展 (41) 4.2 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仓储设备及系统集成厂商迎来新机遇 (48) 5. 主要公司分析 (50) 5.1 诺力股份 (50) 5.2 安徽合力 (55) 6. 风险提示 (58)

图目录 图1 仓储物流流程 (7) 图2 智能仓储物流构成 (8) 图3 智能仓储物流产业链 (9) 图4 叉车主要应用领域 (10) 图5 我国叉车应用领域占比情况(2014年统计) (10) 图6 平衡重叉车 (11) 图7 电动搬运车 (11) 图8 世界叉车销量情况 (12) 图9 2016年全球各地区叉车装运量(万台) (12) 图10 亚洲叉车装运量占比第一(2016年) (12) 图11 无锡中鼎为LG化学提供的集成系统 (14) 图12 今天国际物流自动化系统 (14) 图13 物流自动化企业收入规模(2017年)(单位:亿元) (15) 图14 物流自动化企业员工规模(2017年)(单位:人) (15) 图15 2017年德马泰克下游行业占比 (16) 图16 2017年德马泰克业务地区占比 (16) 图17 中国叉车销量占世界比例(%) (17) 图18 中国叉车销量增量占比 (17) 图19 21世纪以来中国叉车保持快速增长 (18) 图20 相比于其他资本品,我国叉车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18) 图21 中国人口红利在下降 (19) 图22 叉车销量增速与制造业用电量紧密相关 (19) 图23 我国PMI自16年末以来保持在荣枯线上 (20) 图24 17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增速上行反映人工替代需求 (20) 图25 我国单月叉车销量增速复苏(%) (21) 图26 近年来单月叉车销量对比(台) (21) 图27 我国仓储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23) 图28 我国仓储行业固定资产不断增加 (23) 图29 物流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上升 (23)

武汉市物流浅析

武汉市物流浅析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连接点、京珠高速和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武汉更逐步成为中部地区的客运、货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尽管如此,当前武汉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深圳等地比较分析,武汉市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武汉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因此,提升武汉物流产业化的程度,加快武汉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重要意义。物流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目前武汉市重点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有四大物流园区。分别为舵落口物流中心、沌口物流园区、关山物流园区和阳逻开发区物流园区。四大物流园区类型及优势各不相同。舵落口物流中心位于东西湖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由运输区、仓储区、交易区三大部分组成。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沌口物流园区属于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是以省级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集散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尚处于建设中的关山物流园区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航空服务网络,可开展国内国际高价值货物配送,形成高效率的特色物流服务。阳逻物流园区属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可充分发挥阳逻深水港的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配载、货物中转与仓储、国内外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务,形成以水路运输和转口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 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依托了四大开发区,各自都与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级产业园区结合在了一起。沌口物流园区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物流园区依托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物流园区了依托阳逻开发区,而关山物流园区则是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四大物流园区依托了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因此市场定位各不相同。因此,各自应针对自己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竞争优势,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化及个性化的服务。 武汉市的物流园区建成时间不长,没有太多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存在着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区内物流企业相互缺乏合作、核心业务不突出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随着武汉市物流企业迸一步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升级,专业化程度不断

仓储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电商物流仓储规划及仓储作业要点分析 ------------------------------------------------------ 2一、电商仓储物流和传统零售物流的对比分析---------------------------------------------------------- 3表1.电商仓储物流与传统零售物流的对比分析---------------------------------------------------------- 3 (一)平均订单行数少--------------------------------------------------------------------------------------------- 3 (二)单个SKU库存少 ------------------------------------------------------------------------------------------- 4 (三)作业正确性要求高 ----------------------------------------------------------------------------------------- 4 (四)作业实时性要求高 ----------------------------------------------------------------------------------------- 4 (五)订单波动性大------------------------------------------------------------------------------------------------ 4 (六)退货量很大--------------------------------------------------------------------------------------------------- 5二、电商物流仓储规划若干要点探讨---------------------------------------------------------------------- 5 (一)电商仓储物流规划包含项目概述 ----------------------------------------------------------------------- 5一个完整的电商仓储物流规划一般都会包含如下这些项目: --------------------------------------- 5 1、关键数据收集 ------------------------------------------------------------------------------------------------ 5 2、关键数据分析 ------------------------------------------------------------------------------------------------ 5 3、平面布局规划: --------------------------------------------------------------------------------------------- 5 4、作业动线规划: --------------------------------------------------------------------------------------------- 5 5、作业流程规划: --------------------------------------------------------------------------------------------- 5 6、物流设备规划: --------------------------------------------------------------------------------------------- 5 7、人员配备建议: --------------------------------------------------------------------------------------------- 6 (二)电商仓储物流规划要点解析——平面布局规划 ---------------------------------------------------- 6图2电商仓储物流主要包含的作业功能区---------------------------------------------------------------- 6图3总SKU数少的仓库作业功能区布局规划 ----------------------------------------------------------- 7图4总SKU数多的仓库作业功能区布局规划 ----------------------------------------------------------- 7 (三)电商仓储物流规划要点解析——物流设备规划 ---------------------------------------------------- 7三、电商物流仓储作业若干要点 ---------------------------------------------------------------------------- 8 (一)电商物流仓储中心总体业务流程图概述-------------------------------------------------------------- 8图5电商物流仓储业务流程图 ------------------------------------------------------------------------------- 8 (二)电商物流仓储作业员要点解析——上架-------------------------------------------------------------- 8 (三)电商物流仓储作业员要点解析——拣货作业 ------------------------------------------------------- 9 4)人员限制,如拣货货品超重后,推不动或者推动起来的效率很低。 ------------------------- 10 6)……------------------------------------------------------------------------------------------------------------- 10 1)电脑屏幕显示的字体要够大,这样方便操作人员辩认; ------------------------------------------- 10 2004-2014北京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DP统计表:---------------------------------------- 11第三篇:钢铁物流仓储业发展的六大方向 ------------------------------------------------------------- 12第四篇:钢铁物流仓储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 12第五篇:我国仓储物业市场投资发展前景良好 ------------------------------------------------------- 14第六篇:仓储业将与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 ------------------------------------------------------------- 15第七篇:未来仓储行业发展将会呈现六大趋势 ------------------------------------------------------- 16第八篇:仓储行业发展现状浅析呈现五大特点 ------------------------------------------------------- 17第九篇:2015年仓储业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市场环境 --------------------------------------------- 18三个方面的市场环境 ----------------------------------------------------------------------------------------- 18

仓储物流现状分析

仓储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仓储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仓储物流的发展现状情况如何呢? 第一,仓储物流服务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多样化,仓储物流配送业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新需求,而在这一方面的仓储物流服务则普遍存在着“小、散、弱”的现象。 第二,仓储物流的供给资源与需求资源不配套 供给方面的资源丰富,如交通、仓储资源。但供给资源的组织程度低,缺乏专业化的仓储物流企业。而需求方面的资源相对短缺,大型企业的仓储物流需求往往通过内部物流组织予以满足,如钢铁企业和制造企业,这对于中小企业就是短板所在。 第三,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仓储物流业同样如此。要提高仓储利用率,没有计算机信息管理是无法实现的。深圳同讯信息技术开发的仓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是将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与仓储物流结合的新一代的仓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同讯物流系统体验链接)

仓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 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 现代运输管理是对运输网络及资源的管理,处理对不同区域的运输任务、资源控制、状态跟踪、信息反馈等信息,人为控制运输网络信息效率低、准确性差、反映迟缓,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运输环节。运输管理系统,负责运输服务的计划、执行和监控的全过程。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物流仓储调研报告

深圳市物流仓储调查报告 标签:深圳物流仓储调查 摘要:本文为物流仓储调查报告,对深圳市各区域物流仓储基本情况调查。 分析:规模、区域、交通、仓储、配送调查内容,提供参考。 深圳物流仓储基本情况调查报 目的: 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区域物流仓储基本情况 范围: 深圳范围内,6个区域,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盐田区。 前言:列举6大区域代表性物流园,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物流仓储规模、配套设施、交通、租金等。 1、宝安区 区域优势: 深圳市宝安区位于中国珠江口东缘,南接深圳特区,北连东莞,临望香港新界、元朗。区中心点处在东经113°52′30″,北纬22°35′00″。全区陆地面积7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多公里,总人口500多万。宝安是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东 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1993年1月1日,宝安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深圳市六大 辖区之一,是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西部中心。

区位概况 深圳市龙华物流园区(深圳华南物流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负责开发和经 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深圳市六大物流园区之一龙华物流园区的 主体项目,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人民币,被列为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 和重点物流项目。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起点站东侧,梅林关与之毗邻而居,距 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仅6公里,距盐田港25公里,距蛇口港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平南铁路与园区擦边而过,梅观、南坪、机荷、水官、清平、龙大等高速 公路纵横交错,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网”入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主要经营进口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国际集装箱堆存中转、粤港转关接 驳、绿色通道等业务,推出全新的“内陆物流港”经营模式,整合深港两地物流资源, 构筑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全面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保税物流中心”。 其它大型物流园,光明新区长圳元升物流园、布吉的丹竹金鹏物流园金鹏物流园、深圳航空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等。 2、南山区 区位概况 南山区位于深圳左下角,属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港口及陆路散杂货集散、 集装箱中转、加工、转运和配运,以及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和 金融等服务业。

武汉市物流状况分析2

武汉市物流状况分析 一、交通状况分析 30年来,武汉不断在综合枢纽实践中探索谋划发展腾飞之路,无数交通枢纽工程,编织了今天武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提升着九省通衢的交通水准和能力,武汉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1、铁路干线交织,枢纽地位增强 武汉是全国性的铁路主枢纽。交汇于武汉的铁路干线达到8条,形成“四纵四横”的布局,“南来北往、承东启西”的作用更加突出,客运站和编组站也使客货集散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比如武合铁路与宁合线、沪宁线相通,武汉-合肥-南京-上海全程达到时速200公里要求,从武汉乘高速列车至合肥、南京、上海分别只需2小时、3小时、5小时,可实现当天往返。武合铁路建设,打通了长江沿线的高速通道,贯通东西向客货运走廊。一批新式车站拥有大量的发线和站台,候车面积和旅客吞吐能力将翻一番。 2、水运稳步发展,港口干线振兴 武汉一直是长江航运的中枢之一。武汉拥有武汉港客运总站、青山外贸码头、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阳逻港口园区、沌口汽车滚装专用码头的建设工程以及杨泗港集装箱码头,为武汉经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开拓了武汉经转国内港口的国际中转航线,联通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估计,全市共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35个,总延长2.2万米,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 3、公路密集成网,干支实现一体 武汉公路运输基本形成了高中档客车配套、中长短线衔接、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现在,从武汉出发只需1小时就可抵达“武汉城市圈”中的其他8个周边城市。全市80个乡镇全部通班车;1943个建制村通班车,通车率高达97.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4、航空加速发展,航线辐射国内外 武汉的航空运输以天河机场为代表。天河机场完成了飞机性能从低到高、机场从小到大、运量逐年攀高、市场不断对外开放、航线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辉煌历程。其排名也上升至十名左右,中国大陆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位居前列。 二、物流现状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