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邻居及邻接关系(虚链路)置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66.68 KB
- 文档页数:4
Ospf知识点总结与案例分析一、知识点总结1.OSPF报文有哪些?报文的作用?报文hello建立、维护和保持邻居关系DD 数据库摘要描述选举主从LSR 请求所需要的LSA,只携带了LSA的头部信息LSU 更新请求的LSA,携带了完整LSA信息LSACK 对收到的LSA做确认①影响邻居关系建立?OSPF头部:Router ID不冲突、区域ID一致、认证类型、数据一致Hello报文:网络掩码一致(P2P除外)、option选项、hello和dead时间一致、邻居列表有自己的router id②领接关系建立失败?双方开启协商MTU,如果从大主小,从卡在exchange,主卡在exstart,如果从小主大,主从都卡在exstart状态2.OSPF状态机有哪些?状态机的作用?down状态,开启了ospf,未收到对方的hello报文init状态,收到对方的hello报文,不包含自己的router id2-way状态,收到对方hello报文,包含自己的router id,邻居建立成功的标识Exstart状态,双方首包发送DD报文,进行主从关系选举,携带序列号、I、M、MS,进行比较选出主从Exchange,从以主的序列号进行发送DD,进行数据库摘要描述,主收到后,序列号+1,也会给从发送DD数据库摘要,从收到后要给予回复,从永远会比主多发一个回复给予确认Loading状态,进行实际的LSR、LSU、LSACK的交互FUll状态,SPF算法进行路径最优计算状态机作用,标识ospf协商的工作阶段,方便后续排错3.DR BDR 作用?DR作用,避免出现LSA的过度泛洪,减小LSDB数据库大小BDR作用,BDR是DR可靠,当DR出现故障时,BDR能够成为DR的角色DR选举:优先级高的为DR,优先级相同,router id大的优先4.OSPF的网络类型有哪些?broadcast广播P2P点到点NBMA 非广播多路访问P2MP 点到多点这些网络类型的作用是什么?区分二层链路,更好的构建拓扑信息5.OSPF防环原则和LSA头部和分类区域内1/2LSA 通过SPF怎么防环?//说明过程根据spf算法,以自己为根算出最短路径树,不出现环路区域间3/4LSA 通过ABR水平割防环?区域设计防环?3类lsa传递的路由信息,从非骨干区域接收的路由只接收不计算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接3类描述的是区域间的路由信息,而4类描述的是asbr的cost 信息区域外5/7LSA 通过3/4防环。
网络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把握RIP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测试方式。
2.把握OSPF路由协议配置和测试方式。
实验原理动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彼此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进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转变。
若是路由更新信息说明发生了网络转变,路由选择软件就会从头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发各路由重视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转变。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
固然,各类动态路由协议会不同程度地占用网络带宽和CPU资源。
依照是不是在一个自治域内部利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那个地址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治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域内部采纳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经常使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要紧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经常使用的是BGP和BGP-4。
RIP1RIP1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RIP1要紧用在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
因此通过速度转变不大的接线连接,RIP1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非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形。
RIP1特点:1.仅和相邻的路由器互换信息。
若是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通过另外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是相邻的。
RIP1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不互换信息。
2.路由器互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明白的全数信息。
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按时刻互换路由信息,如,每隔30秒,然后路由器依照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
4. RIP1消息通过广播地址进行发送,利用UDP 协议的520端口。
5. RIP1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持续子网设计。
RIP1的气宇制度:距离确实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通过的链路数,取值为1~15,数值16表示无穷大。
RIP2RIP2由RIP1 而来,属于RIP1 协议的补充协议,具有RIP1协议的大体特性。
实验目的:掌握OSPF协议的所有验证的类型和验证强度。
实验步骤:一、按照拓扑,将所有路由器的接口基本配置及ospf完成,使得整个OSPF全互联。
二、在R3和R4 之间进行链路验证。
(1)链路的明文验证首先在R3上查看邻居表,与R4的关系处于FULL状态R3#sh ip os nei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2.2.2.2 0 FULL/ - 00:00:38 192.168.23.2 Serial0/14.4.4.4 0 FULL/ - 00:00:35 192.168.34.4 Serial0/0R3(config)#int s0/0R3(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jhy //密钥R3(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声明实验现象:R3(config-if)#*Mar 1 00:14:07.471: %OSPF-5-ADJCHG: Process 1, Nbr 4.4.4.4 on Serial0/0 from FULL to DOWN,Neighbor Down: Dead timer expired //邻居关系DOWN了R3#sh ip os nei//查看邻居表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2.2.2.2 0 FULL/ - 00:00:34 192.168.23.2 Serial0/1R4(config)#int s0/0 //在R4的接口做相同的配置R4(config-if)#ip os authentication-key jhyR4(config-if)#ip os authentication实验现象:邻居关系重新建立R4#sh ip os nei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3.3.3.3 0 FULL/ - 00:00:34 192.168.34.3 Serial0/0(2)链路的密文验证R3(config-if)#ip os message-digest-key 1 md5 jhy//密钥R3(config-if)#ip os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声明R4(config-if)#ip os message-digest-key 1 md5 jhyR4(config-if)#ip os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三、Area 0 的区域验证。
华为路由器OSPF 虚链接的配置OSPf 虚链路(虚连接)的配置3.3.3.1ap ∈ai3・3・3・2R3I4.4.4.1GE 0/0/1 area51 I GEOooR44.4.4.2IoopbackO1.1.1.1目的:解决与骨干区域area0非直连区域的路由问题一、配置个端口地址Rl:<Huawei>sy[Huawei]undoinfo-centerenable[Huawei]sysnameRl[Rl]intIO[Rl-LoopBackO]ipaddl.l.l.l24[Rl-LoopBackO]intg0∕0∕0[Rl-GigabitEthernetO∕O∕O]ipadd2.2.2.124[Rl-GigabitEthernetO∕O∕O]quitR2:<Huawei>sy[Huawei]undoinfo-centerenable[Huawei]sysnameR2[R2]intg0∕0∕0[R2-GigabitEthernet0∕0∕0]ipadd2.2.2.224[R2-GigabitEthernetO∕O∕O]intgO/O/1[R2-GigabitEthernetO∕O∕l]ipadd33.3.124[R2-GigabitEthernetO∕O∕l]quitR3:<Huawei><Huawei>system-view[Huawei]undoinfo-centerenable[Huawei]sysnameR3[R3]intgO/O/O[R3-GigabitEthernetO∕O∕O]ipadd3.3.3.2[R3-GigabitEthernet O∕O∕O]intgO/O/1loopback05.5.5.1[R3-GigabitEthernetO∕O∕l]ipadd4.4.4.124[R3-GigabitEthernetO∕O∕l]quitR4:<Huawei>system-view[Huawei]undoinfo-centerenableInfo:Informationcenterisdisabled.[Huawei]sysnameR4[R4]intgO/O/O[R4-GigabitEthernet0∕0∕0]ipadd4.4.4.224[R4-GigabitEthernet0∕0∕0]intIO[R4-LoopBackO]ipadd5.5.5.124[R4-LoopBackO]quit二、配置多区域。
实验报告测试环境:本次实验用Dynamips搭建虚拟测试环境。
测试内容:1.路由测试包括IGP和BGP两部分,IGP包括OSPF和ISIS。
2.安全测试包括IP访问控制列表、路由策略、重分布。
3.业务测试包括MPLS测试。
详细请参阅附件测试内容及结果。
目录1.测试概述 (5)1.1 测试项目介绍 (5)1.2 测试环境 (5)2.路由测试 (6)2.1 OSPF测试 (6)2.1.1 建立OSPF邻居 (6)2.1.2 OSPF 虚链路的配置 (7)2.1.3 OSPF 邻居认证 (9)2.1.4 在NBMA网络非广播模型上配置OSPF (10)2.1.5 在NBMA网络广播模型上配置OSPF (11)2.1.6 在NBMA网络点到多点模型上配置OSPF (12)2.2 IS-IS 配置 (13)2.3 BGP 配置 (14)2.3.1 BGP的基本配置 (14)2.3.2 BGP 汇总 (15)2.3.3 BGP的聚合 (16)2.3.4 BGP路由反射器 (17)2.3.5 BGP属性-本地优先级 (18)2.3.6 BGP属性-多出口区分符属性(MED) (19)2.3.7 BGP属性-AS路径操作 (20)3.安全 (21)3.1 控制访问列表 (21)3.1.1 标准IP访问列表 (21)3.1.2 扩展IP访问列表 (23)3.1.3 可控VTY访问 (24)3.2 策略路由 (25)3.2.1 基于源IP地址的策略路由 (25)3.2.2 基于报文大小的策略路由 (27)3.2.3 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28)3.2.4 通过缺省路由平衡负载 (29)3.3 重分布 (29)3.3.1 Rip、Eigrp和Ospf重分布 (30)3.3.2 IS-IS和OSPF重分布 (32)4. MPLS-VPN (34)1.测试概述在虚拟测试环境搭建完成后,将对设备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整个测试分成软件测试、业务测试两个大部分。
OSPF实验及解析:实现OSPF网络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实现OSPF网络二、实验条件:1、配置路由器运行OSPF协议。
2、拓扑图如(三)所示。
3、要求192.168.1.0/24、192.168.2.0/24为area 1配置为完全末梢区域;192.168.3.0/24为area 0;192.168.4.0/24、192.168.5.0为area 2,配置为NSSA 区域。
路由器D的F0/1端口的辅助IP地址和路由器E运行RIP-V2。
实现OSPF区域的路由器可以和RIP路由器互相学习到网络路径。
三、实验拓扑实现OSPF网络.jpg四、实验步骤及操作:1、路由器A的配置:RouterA(config)#int loopback 0RouterA(config-if)#ip add 172.16.0.1 255.255.255.255 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int f0/0RouterA(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int f0/1RouterA(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router ospf 10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1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RouterA(config-router)#area 1 stubRouterA#show ip ospf databaseRouterA#show ip ospf border-router2、路由器B的配置:RouterB(config)#int loopback 0RouterB(config-if)#ip add 172.16.0.2 255.255.255.255 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int f0/0RouterB(config-if)#ip add 192.168.2.2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int f0/1RouterB(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router ospf 10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RouterB(config-router)#area 1 stub no-summary注:设置某区域为完全末梢区域的条件:1、设置内部路由器的区域为末梢区域2、在区域边界路有器上设置该区域为末梢区域且不进行路由汇总3、路由器C的配置:RouterC(config)#int loopback 0RouterC(config-if)#ip add 172.16.0.3 255.255.255.255 RouterC(config-if)#exitRouterC(config)#int f0/0RouterC(config-if)#ip add 192.168.3.2 255.255.255.0RouterC(config-if)#no shutRouterC(config-if)#exitRouterC(config)#int f0/1RouterC(config-if)#ip add 192.168.4.1 255.255.255.0RouterC(config-if)#no shutRouterC(config-if)#exitRouterC(config)#router ospf 10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Router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0.0.0.255 area 2 RouterC(config-router)#area 2 nssa no-summary4、路由器D的配置:RouterD(config)#int loopback 0RouterD(config-if)#ip add 172.16.0.4 255.255.255.255 RouterD(config-if)#exitRouterD(config)#int f0/0RouterD(config-if)#ip add 192.168.4.2 255.255.255.0RouterD(config-if)#no shutRouterD(config-if)#exitRouterD(config)#int f0/1RouterD(config-if)#ip add 192.168.5.1 255.255.255.0RouterD(config-if)#ip add 192.168.6.1 255.255.255.0 secondary RouterD(config-if)#no shutRouterD(config-if)#exitRouterD(config)#router ospf 10RouterD(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0.0.0.255 area 2 RouterD(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5.0 0.0.0.255 area 2 RouterD(config-router)#area 2 nssaRouterD(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metric 2 metric-type 1 RouterD(config-if)#exitRouterD(config)#router ripRouterD(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D(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6.0RouterD(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0 metric 25、路由器E的配置:RouterE(config)#int f0/0RouterE(config-if)#ip add 192.168.6.2 255.255.255.0RouterE(config-if)#no shutRouterE(config-if)#exitRouterE(config)#int f0/1RouterE(config-if)#ip add 192.168.7.1 255.255.255.0RouterE(config-if)#exitRouterE(config)#router ripRouterE(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E(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6.0RouterE(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7.0注:设置某区域为非完全末梢区域的条件:1、设置内部路由器的区域为非完全末梢区域2、在区域边界路有器上设置该区域为非完全末梢区域且不进行路由汇总6、PC工作站的设置:Pc1的设置:IP=192.168.1.10 Netmask=255.255.255.0Pc2的设置:IP=192.168.7.10 Netmask=255.255.255.0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在pc1上:Ping+192.168.7.10(通讯正常)在pc2上:Ping+192.168.1.10(通讯正常)由此证明配置成功注一:各Lsa的查看命令1、查看数据库中的所有路由器的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router2、查看数据库中的网络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network3、查看数据库中的网络汇总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summary4、查看数据库中的ASBR汇总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asbr-summary5、查看数据库中的自主系统外部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external6、查看数据库中的Nssa外部Lsa的命令:show ip ospf database nssa-external【实验环境】BENET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和广州拥有分公司,现希望把三个地方的办公网络用OSPF连接起来,希望你为他们实现这个办公网络的搭建!【实验目的】按照现有拓扑图的规划,配置多区域的OSPF在他的上面配置末梢区域(Stub Area)和完全末梢区域(Totally Stublly Area)以及知道为什么要换分多区域的原因?【实验拓扑】【实验步骤】网络拓扑图的具体布线:Router1 S0/0 <----> Router2 S0/0Router2 S1/0 <----> Router3 S0/0Router3 E1/0 <----> Router4 E0/0第一步:配置路由器的回环地址和接口的IP地址;(1) 、配置Router1的回环地址和接口的IP地址;(2)、配置Router2的回环地址和接口的IP地址;(注意:在Router2上配置回环地址是根据情况而定的;Router2是属于Area2是属于骨干区域,但同时它也是一个ABR路由器;所以要配置两个接口的IP地址;因为R2是区域边界系统路由器(ABR)所以在它上面要配置两个接口的IP地址)!(3)、配置Router3的回环地址和接口的IP地址(他和Router2一样是一个ABR路由器又是Area0所以要配置两个接口的IP地址;而回环地址就在这里不在做具体的介绍了;因为R3是区域边界路由器(ABR)所以在它上面要配置两个接口的IP地址)(4)、配置Router4的回环地址和接口的IP地址;(他和Router2一样是一个ABR路由器又是Area0所以要配置两个接口的IP地址;而回环地址就在这里不在做具体的介绍了)第二步:启动OSPF的进程,并配置他们的区域末梢区域(Stub Area)和完全末梢区域(Totally Stubby Area)(1)、在Router1上配置OSPF进程以及宣告他所在的末梢区域(Stub Area)(注意:宣告OSPF的进程和宣告RIP的进程的配置是不一样的,在配置OSPF时他的进程号时本地路由器的进程号,他是来标识一台路由器的多个OSPF的进程的;)末梢区域(Stub Area )他是一个不允许自治系统外部LSA通告在其内进行泛洪的区域。
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
如果两台路由器之间共享一条公共数据链路(两台路由器中间没有其它路由器,或者两台路由器之间存在虚连接),并且成功协商了hello包中所指定的参数,那么它们就成为邻居。
如果两个邻居之间需要同步LSDB,那么它们之间需要建立邻接关系。
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建立了邻接关系,那么它们的LSDB一定是同步的。
LSA只在存在邻接关系的路由器之间传递。
那么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怎么建立呢?邻居关系通过hello报文来建立。
Hello报文中包含如下一些内容:1、始发路由器的router-id2、始发路由器接口的area-id3、始发路由器接口的地址掩码4、始发路由器接口的authentication type和authentication message5、始发路由器接口的hello-interval6、始发路由器接口的router dead-interval7、路由器优先级8、指定DR和BDR9、标识可选性能的5个标志位10、始发路由器的所有有效neighbor router-id(始发路由器接收到了它们的hello报文)以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为例:1、R1发送hello报文(组播或者单播,链路层类型来定),neighbor字段为空2、R2收到hello报文,为R1建立一个邻居数据结构,并把R1的邻居状态臵为init,然后向R1发送hello报文,neighbor字段中包含R1的rougerID,表示自己收到了R1的hello报文。
3、R1收到R2的hello报文之后,为R2建立一个邻居数据结构,并把邻居状态臵为2way,然后向R2发送hello报文,报文的neighbor字段中包含R2的routerID。
4、R2收到R1的hello报文后,把R1的邻居状态臵为2way至此,邻居关系就建立起来了,邻居路由器之间会按时发送hello报文进行保活,如果hello 报文超时,那么该路由器就会宣告这里邻居失效。
一、技术概述
OSPF网络中,所有路由信息都在邻居或邻接中传递、交换。
通过维持邻居或邻接关系,对整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将重点研究ospf的网络类型及邻居邻接关系。
二、网络拓扑:
三、相关知识点总结:
1. 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有什么区别?
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是不同的概念。
邻居关系是指,当双方收到对方的hello报文的时候,报文里面的参数(hello time.dead interval , area id.authentication ,mask 等)一致的时候,并且邻居关系为2-way的时候,这个就可以成为是建立了邻居关系,但是还不是邻接关系。
邻接关系是指在建立的邻居关系之后继续发送DD,LSR,LSU等报文,最终双方的LSDB达到同步之后,邻居状态为FULL时,才成为邻接关系。
希望对你希望对你有用。
2.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ospf的网络类型:根据链路层协议判断网络类型
1)、point to point----ppp
2)、广播-----以太网Ethernet
3)、NBMA FR (frame-relay)帧中继物理结构与广播很像,但是该网络默认不传递广播
4)、点到多点,从NBMA修改过来的。
(可看作点到点类型网络)
3. 什么是DR和BDR?
选举DR和BDR:DR为指定路由器,BDR为备份路由器。
4. 哪些网络需要进行选举DR、BDR ?为什么要进行DR/BDR选举?
广播和BMA类型的网络都会选举DR和BDR,NBMA为人为指定。
判断该链路上是否有DR(先启动的)
根据接口优先级和route-ID选举。
优先级默认为1,范围1---255,先判断优先级,若一致,选route-ID大的,最优的为DR,次之为BDR。
每次评选选BDR。
如果网络中路由器很多时,那么需要维护的建立的邻接关系就很多,需要发送的报文也很多。
而且每台路由器之间都相互发送lsa,这样就造成好多重复的lsa在网络中传递,浪费了太多带宽资源,所以选取dr 和bdr用来节省带宽资源。
5. Router Priority最大的一定是DR吗?
不一定,选择完成后的特性:
终身制:
世袭制:
民主制:优先级培认为置为0,则没有选举权。
所有的路由器包括DR、BDR、DR-other之间的关系:所偶的DR-other和BDR时
及drDR之间会形成full,DR-other之间只能为tow-way。
6. 配置虚连接的时候如何表示对端路由器?
四、项目需求:
1. 如图所示,配置OSPF多区域后,由于area 2 和area 0 没有直接相连,故所以,在area 1里配置虚电路,使得R4可以收到R1的路由信息。
2. 区域零中使r3永远为DR,区域1和区域2中,不进行DR/BDR选举,以加快收敛
3. 所有的互联地址以192.168.255.0/24主类地址进行以/30规划,且在R3上看到去往r4直连网络的路由开销为100,r4到R3的直连网络路由为50.
R1:
sysname llb-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55.1 255.255.255.252
ospf network-type p2p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
#
ospf 1 router-id 1.1.1.1
area 0.0.0.0
network 1.1.1.1 0.0.0.0
network 192.168.255.1 0.0.0.0
#
R2:
sysname llb-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55.5 255.255.255.252 ospfdr-priority 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55.2 255.255.255.252 ospf network-type p2p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255
#
ospf 1 router-id 2.2.2.2
area 0.0.0.0
network 192.168.255.2 0.0.0.0
network 2.2.2.2 0.0.0.0
area 0.0.0.1
network 192.168.255.5 0.0.0.0
vlink-peer 3.3.3.3
#
R3:
sysname llb-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55.9 255.255.255.252 ospf cost 50
ospf network-type p2p
ospfdr-priority 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55.6 255.255.255.252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255
#
ospf 1 router-id 3.3.3.3
area 0.0.0.1
network 3.3.3.3 0.0.0.0
network 192.168.255.6 0.0.0.0
vlink-peer 2.2.2.2
area 0.0.0.2
network 192.168.255.9 0.0.0.0
#
R4:
sysname llb-R4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55.10 255.255.255.252
ospf cost 100
ospf network-type p2p
ospfdr-priority 100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4.4.4.4 255.255.255.255
#
ospf 1 router-id 4.4.4.4
area 0.0.0.2
network 4.4.4.4 0.0.0.0
network 192.168.255.10 0.0.0.0
#
五、任务完成要求:
1. 将设备的基本配置命令贴出,且描述关键命令作用
每个设备的命名为操作者姓名的简写,如张三,设备名称问zs-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