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省甘蔗种植要做好甘蔗种植区域布局。那么云南甘蔗种植面积有多大?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希望对您有用。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总产量近2200万吨。

云南甘蔗种植方法

一、深耕:植地机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达50公分,土壤要疏松,种蔗沟深度要达30公分。

二、浅种:蔗种回土盖种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宽行:甘蔗种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于通风透气、植后田间管理。

四、密植:植蔗沟每100公分播蔗种5-6个,亩播双芽苗蔗种3000-3500个。

五、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钾堆沤7-15天后施入植蔗沟。

六、浸种:选用饱满、无病虫害、无伤的双芽苗,采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种1-2天,可提高蔗种抗旱能力,也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七、下种方法:蔗种要平放在植沟,芽向两侧,回土盖种时先将种苗轻压入土后,再回土以利发根。

八、防治地下害虫:为防地下蛐螬与蔗螟为害,种植时,每亩施用米乐尔2-3公斤。

九、萌芽前化学除草:种植后蔗苗没有出土前,亩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亚码津2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表土控制杂草生长。甘蔗的种植时间

我国主产区甘蔗春播时间为1月底至3月中旬,南方早点,北方迟点,但不能晚于4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底至9月底为宜,12月中旬收割。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

间,面积比较集中,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甘蔗的种植条件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根据甘蔗生长、产量形成以及糖分含量与气候的关系,提出以日平均气温≥20℃的活动积温和限制甘蔗能否越冬和长年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年极端最低气温(Tm)作为甘蔗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甘蔗种植气候区:

1、积温在5000℃以上,Tm≥-2℃为最适宜种植气候区。

2、积温在4000-5000℃,-5℃≤Tm≤-2℃为适宜气候区。

3、积温在3000-5000℃,-5℃≤Tm≤-2℃为次适宜气候区。

4、积温≥3000-4000℃,-8℃≤Tm≤-2℃为可种植气候区。

西双版纳州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西双版纳州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介绍了西双版纳州甘蔗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优势,在总结推进机械化生产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促进西双版纳州蔗糖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蔗;全程机械化;优势;措施;建议;云南西双版纳 粮、胶、糖、茶是西双版纳州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食糖生产在西双版纳州农业生产中占较大比例,甘蔗产量居全省第6位,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甘蔗收入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60%以上,维系着西双版纳州近15.7%的工业产值和近15.5%的财政收入。甘蔗种植具有20余年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十一五”以来甘蔗生产和制糖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传统甘蔗种植的劳力强度大、成本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甘蔗产业发展的需求。甘蔗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的迫切要求,是甘蔗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规律[1-4]。西双版纳推行甘蔗机械化生产(整地、种植、田管理及收割4个主要环节)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可进一步促进西双版纳州蔗糖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1 西双版纳州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甘蔗产业作为西双版纳州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领域为辖勐海县和勐腊县,有5座糖厂(勐海3座糖厂、勐腊2座糖厂),日处理量甘蔗1.5万t以上。2011年西双版纳州甘蔗种植面积1.96万hm2,勐海县1.32万hm2,水田蔗5 426.67 hm2,旱地蔗7 813.33 hm2。2011年勐海县甘蔗总产量95.5万t,甘蔗平均产量74.4 t/hm2,全省排名第4位。甘蔗总产值9.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3亿元,占全县工、农总产值的21.93%;农民种蔗收入63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 560元的13.9%。 2 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双版纳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甘蔗科技投入不足,致使甘蔗科技生产应用薄弱,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甘蔗优势产业的发挥。目前,西双版纳州蔗区在甘蔗种植上,存在着四大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二是劳动力严重缺乏,成本高;三是经营粗放,单产低;四是机械化应用程度低。 随着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甘蔗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甘蔗下田这一有利条件,开展甘蔗机械化操作,使农艺措施与农机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改变传统的甘蔗生产种植和管理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甘蔗种植向节本、增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云南蔗糖产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年甘蔗种植面积达530余万亩,涉及10个州市,49个县、约600多万蔗农,蔗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250亿元,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支柱产业。 2022年与2022年相比,广西食糖产量下降26%,广东省下降32.5%。全国仅有云南,蔗糖产业在三年振兴方案的引领下,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降反升,成为全国唯一食糖产量增加的省份。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糖业战线仔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乐观应对糖价持续低迷、食糖进口冲击、榨季流淌资金紧急等困难和压力,保持了蔗糖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食糖产量实现“四连增”。2022/2022榨季,全省共生产食糖230.68万吨,比2022/2022榨季增长30.2%,实现4个榨季连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5年间产糖量年均增长5.4%。更多最新蔗糖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网站的《2022-2022年中国蔗糖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产业地位在全国明显提升。通过组织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我省蔗糖产业逆势进展,产业地位快速提升。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2022/2022榨季的16.5%,上升到2022/2022榨季的21.9%,

提高了5.4个百分点。 规模制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17户制糖企业集团中,产糖超过10万吨的有7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5%,龙头企业发挥乐观作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省日处理甘蔗力量从“十一五”末期的16.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21.7万吨。2022/2022榨季,全省出糖率12.43%,比上榨季提高0.36个百分点。梁河力气勐养糖厂、中云勐滨糖业公司、英茂盏西糖厂在全国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活动中排糖分总回收率前三名。 蔗农收入稳定增长。在其他主产糖省份甘蔗收购价下调的状况下,我省甘蔗首付收购价连续3年保持每吨420元不变,良种再加价10%。2022/2022榨季,全省蔗农卖蔗收入达78.88亿元,较2022/2022榨季翻一番,年均增长16.0%。 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蔗糖产业“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有效带动了一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糖料基地建设,改善了全省制糖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提高了制糖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力量和节能减排效益,对推动我省蔗糖产业长足进展起到了乐观作用。在全国糖业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中,德宏英茂弄璋糖厂连续两年排综合绩效前三名,陇川糖厂排甘蔗单产行业对标第一名,南华勐堆糖厂排综合能耗行业对标第一名。 在推动蔗糖产业振兴进展的实践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蔗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危机、开拓创新的力量,增

我国三大蔗区的基本情况

广西蔗糖概况 蔗糖业是广西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全国糖业的支柱产业,全自治区糖料蔗面积、总产量和产糖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部,境内热区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富,土地肥沃,是中国糖料生产的主要基地。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把广西列为了国家重要的产糖基地,广西甘蔗产业得了长足的发展,甘蔗生产也成为了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年植蔗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左右,年蔗糖产量在700万吨以上,工农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以上,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广西甘蔗种植主要分布于南宁、崇左、来宾、柳州、百色、河池、钦州、北海、防城、贵港10个市(区),各地市(区)甘蔗种植面积情况如下图所示。目前,广西有56个县(市、区)、749个乡镇生产糖料蔗,蔗农人口达2000万人,全区49个贫困县中有36个县主要依赖种植甘蔗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糖料蔗总产占广西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总产的70%以上,商品率高达98%,农民种蔗收入约占种植业收入的25%。 广西食糖主产区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糖网) 广东蔗糖概况 广东蔗区是全国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之一,有良好蔗糖发展基础,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位于全国第三。广东蔗糖产业主要集中在湛江蔗区,湛江甘蔗种植面积占全省的82%,蔗糖产量占全省的89%。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于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热充足、雨量丰富、土地肥沃、台风频繁等特点,发展糖蔗生产十分有利。湛江蔗区常年种植甘蔗180万亩左右,产糖量100万吨左右,单产6吨/亩以上,是全国单产最高的优势区域。湛江蔗糖生产基地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和制糖基地,湛江蔗糖产业经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三农”的支柱产业之一。

勐来乡乡情及各村基本情况(2015)

勐来乡基本情况 自然状况:勐来乡位于沧源县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全乡地势呈南高北低,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1000米,相对高差1605米,年平均气温22℃,降雨充沛、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全乡年降雨量在1750毫米左右,有勐懂河、挡坝河两条主要河流,有宋来、席冷两座小型水库。全乡国土面积18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321亩(其中:水田9330亩,旱地22991亩),占11.4%;林地面积16.2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18%,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35亩。 社会状况:勐来乡辖9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71户,总人口14744人,其中:农村总户数3509户,总人口13731人,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彝、拉祜等民族杂居的乡,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015年末,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2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42元,粮食总产量590.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13公斤,属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2015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329.1万元,比上年增674.85万元,增幅8.82%。农民人均纯收入7442元,增1374元,增幅22.65%。 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勐来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产业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旱稻、包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茶叶、核桃、竹子、油菜为主。勐来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大产业”、“七大战略”,积极培育甘蔗、茶叶、核桃、竹子、畜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粮食生产向粮、甘蔗、茶、核桃、竹子多种经营的转变。2015年末,核桃面积66858.5

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 云南省甘蔗种植要做好甘蔗种植区域布局。那么云南甘蔗种植面积有多大?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云南甘蔗的种植面积,希望对您有用。 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总产量近2200万吨。 云南甘蔗种植方法一、深耕:植地机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达50公分,土壤要疏松,种蔗沟深度要达30公分。 二、浅种:蔗种回土盖种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宽行:甘蔗种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于通风透气、植后田间管理。 四、密植:植蔗沟每100公分播蔗种5-6个,亩播双芽苗蔗种3000-3500个。 五、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钾堆沤7-15天后施入植蔗沟。 六、浸种:选用饱满、无病虫害、无伤的双芽苗,采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种1-2天,可提高蔗种抗旱能力,也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七、下种方法:蔗种要平放在植沟,芽向两侧,回土盖种时先将种苗轻压入土后,再回土以利发根。 八、防治地下害虫:为防地下蛐螬与蔗螟为害,种植时,每亩施用米乐尔2-3公斤。

九、萌芽前化学除草:种植后蔗苗没有出土前,亩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亚码津2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表土控制杂草生长。 甘蔗的种植时间我国主产区甘蔗春播时间为1月底至3月中旬,南方早点,北方迟点,但不能晚于4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底至9月底为宜,12月中旬收割。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甘蔗的种植条件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根据甘蔗生长、产量形成以及糖分含量与气候的关系,提出以日平均气温≥20℃的活动积温和限制甘蔗能否越冬和长年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年极端最低气温(Tm)作为甘蔗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甘蔗种植气候区: 1、积温在5000℃以上,Tm≥-2℃为最适宜种植气候区。 2、积温在4000-5000℃,-5℃≤Tm≤-2℃为适宜气候区。 3、积温在3000-5000℃,-5℃≤Tm≤-2℃为次适宜气候区。 4、积温≥3000-4000℃,-8℃≤Tm≤-2℃为可种植气

中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统计

2019 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及地区产量发展分析[图] 一、概况 甘蔗,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6)米。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 二、全球甘蔗现状 2018 年世界甘蔗种植面积2626.98 万公顷,同比增加0.54%;2019 年世界甘蔗种植面积约为2661.13 万公顷,同比增加1.3%。 2010-2019 年世界甘蔗种植面积及增速 资料来源:FAO、智研咨询整理2018 年世界甘蔗产量为19 亿吨,同比增加2.63%;2019 年世界甘蔗产量约为19.3 亿吨,同比增加1.56%。 2010-2019 年世界甘蔗产量及增速

从世界单位面积产量来看,从2014 年甘蔗单位面积开始逐年上涨,直到2018 年单产开始下滑走势,2019 年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约为71.7 吨/ 公顷。 巴西甘蔗主要种植于中南部,每年2-3 月播种,次年6-10 月收获。澳大利亚甘蔗主要种植于昆士兰州东部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沿海地区,每年10-11 月播种,次年6-11 月收获。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

2020年地理高考自然地理大题部分。一轮复习必备

自然部分大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表1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________(3分) (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4分) (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________(2分) (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________(4分) 2.图20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1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________(4分)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________(3分)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________(3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葡萄喜光,耐旱。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图5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

甘蔗生产机械化 从种植起步

甘蔗生产机械化,从种植起步 吴亦鹏 世界甘蔗生产面积大约在3亿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中国位居第三,植蔗面积240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尽管种植面积较多,但是,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前一个榨季,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30% 左右,广西是我国甘蔗种植大省,种植面积、产蔗量、产糖量均占全国60% 以上。甘蔗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为35%,其中机械化耕作83%,而机械化种植、收获分别只有6%和0.05%。云南是我国甘蔗生产第二大省,种植面积约30 万公顷,其机械化主要是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水平目前近乎零。其它主产区情况基本相仿。 甘蔗是重要的制糖原料,2012年我国食用糖进口400万吨。而且进口糖的到岸价远低于国内糖价。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甘蔗种植成本偏高,业内人士戏称如果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需要争论的话,先有蔗后有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种植成本迫在眉睫!而推行甘蔗种植机械化是不二的选择。 总体而言,从甘蔗生产全过程来看,机械化整地基本解决,包括开沟、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盖膜的联合种植机械刚刚起步,而中耕培土植保灌溉也基本解决,机械化收获还有待机械化的种植和规模化的经营等条件的成熟。 目前,国内外甘蔗种植机械化有四种路径。第一是整秆式甘蔗种植机,能够顺序完成开沟、整秆蔗种喂入、铺放、覆土和镇压等工序作业,不需要辅助工人进行操作。第二是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可以顺序完成开沟、施肥、切种、淋水、覆土和铺膜等工序,整秆的蔗种由人工喂入,其播种量和播种均匀性依赖于喂入工人的作业质量。在印度、泰国等劳动力便宜的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第三是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预先切好的蔗段装在种箱内,通过喂入机构和排种机构将蔗段铺放在开好的沟内。可以自动连续完成开沟、施肥、落种和覆土等工序,需要人工少、效率高。在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得到普遍使用。第四是机械开沟

西双版纳州甘蔗糖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西双版纳州甘蔗糖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作者:张玉平孙涛李树忠旗尔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2013年西双版纳州甘蔗种植面积32万亩(含境外老挝),居全省第七位,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甘蔗糖业的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的原则,加快甘蔗高产创建整体推进,促进了全州甘蔗糖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根据西双版纳州蔗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下一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关键词:甘蔗;情况;发展;规划 西双版纳州具有发展甘蔗糖业的优越自然资源条件,从五九年西双版纳州第一座机制糖厂普文糖厂的建成投产到七十年代初国营黎明农场糖厂投产后,甘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地方所属景真糖厂、勐阿糖厂、勐捧糖厂、勐腊糖厂的先后兴建投产,甘蔗种植区域相对集中,面积在全州迅猛扩展,至今具有50多年的甘蔗种植历史,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西双版纳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末全州完成甘蔗种植面积32万亩(含境外老挝),居全省第七位,对西双版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地方财政的增收及农业资源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甘蔗糖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的原则,按照种植规范化、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砍运制度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结合项目开发,注重效益,加快甘蔗高产创建整体推进,促进了全州甘蔗糖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持续发展西双版纳州这一支柱产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充分发挥优势,提高整体综合能力和效益,为进一步推动全州甘蔗糖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1.蔗区自然条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的南端,北纬21°08′~22°36′,东经 99°56′~101°50′。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1069公里。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人口113万,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其中傣族31万,汉族34万,其他民族48万。

云南甘蔗种植面积

云南甘蔗种植面积 云南省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省。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表示,近年來, 云南省围绕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培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实施蔗糖产业振兴计划和国家蔗糖核心基地建设计划,引导蔗糖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五年来,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立项支持云南蔗糖产业项目达60余项,资助财政经费6600余万元。一大批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南蔗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中,在廿蔗育种方面,云南省每年从澳大利亚、法国、巴西、美国等国家以及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引进廿蔗新品种,并口主研发优良品种10余个,显著提高了廿蔗品种的选育水平。此外,突破有机糖生产技术等5个蔗 一、深耕:植地机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达50公分,土壤要疏松,种蔗沟深度要达30公分。 二、浅种:蔗种回土盖种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宽行:廿蔗种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于通风透气、植后FT1间管理。 四、密植:植蔗沟每100公分播蔗种5—6个,由•播双芽苗蔗种3000—3500个。 五、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 15公斤氯化钾堆泯7-15天后施入植蔗沟。 六、浸种:选用饱满、无病虫害、无伤的双芽苗,采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种1一2天, 可提高蔗种抗旱能力,也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七、下种方法:蔗种要平放在植沟,芽向两侧,回土盖种时先将种苗轻压入土后,再回土以利发根。 八、防治地下害虫:为防地下轴蠅与蔗螟为'書,种植时,每亩施用米乐尔2-3公斤。 九、萌芽前化学除草:种植后蔗苗没有出土前,由用40%阿特拉津25亳升加亚码津200亳升,兑水50-60公斤喷表土控制杂草生长。 一、廿蔗的营养特点 1•需肥量大。廿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很大,每生产1吨蔗茎,需吸收氮1.5千克一2千克,磷1干克一1.5千克,钾2千克一2. 5千克。一般由产蔗茎5吨以上,高产可达10吨。 2.生育中后期需肥量大。在整个生育期盡肥总量中,幼苗期占1%左右,分藥期占8和-12%,伸长期占50%以上,成熟期占20%—40%。伸长期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50%~60%, 磷和钾各占70%;成熟期吸收氮占30%~40%,磷和钾各占20%左右。因此,伸长期吸收氮、磷、钾最多,对产量的形成和影响也最大。

2021甘蔗种植面积减幅较大

2021甘蔗种植面积减幅较大 2021甘蔗种植面积变化:产糖量 刘汉德估计,2021/2021榨季全国的产糖量在950万吨左右,其中广西为580万吨,云南为200万吨,广东为75万吨,海南为20万吨,其他甘蔗种植区产糖10万吨,甜菜糖为70万吨。 “如果2021/2021榨季全国食糖消费量按1600万吨来推算,那么本榨季国内糖市供应缺口将高达600万吨以上,这对于国内糖价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为了满足国内需求,进口糖数量肯定也要增加。” “2021/2021榨季我国进口糖数量为402万吨,2021/2021榨季进口481万吨,预计2021/2021榨季进口糖数量会达到530万吨。”刘汉德说,530万吨可能是进口数量的上限,因为2021/2021榨季进口的481万吨里面有一部分是2021/2021榨季的指标。 此外,进口数量还和国际糖价的高低以及有关部门对进口糖的调控力度有关。 2021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现状 由于种植甘蔗收益降低,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在食糖主要产区劳动力日益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之际,2021/2021榨季国内甘蔗种植面积减幅会比较大。 “预计2021/2021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12.5%,广东减少12%,全国减少 13.3%。”刘汉德说,新榨季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估计仅有2080万亩,比上个榨季减少近320万亩,其中广西为1181万亩,减少近170万亩。 不仅如此,根据期货日报记者之前对广西、广东部分产区甘蔗生长情况的调查,在甘蔗生长阶段,蔗农对甘蔗生长的田间管理不及往年,投入也减少很多。 这造成很多蔗田的有效亩茎数比往年减少,甘蔗的株茎也比较细,甘蔗的单产很难出现增长。 与此同时,虽然强台风“彩虹”没有对广东、广西等地甘蔗生长造成严重损害,但造成甘蔗大面积倒伏,这会增加甘蔗的砍收支出。 2021甘蔗种植面积变化:改善措施 目前,国际糖价处在历史较低价区,从国际市场主要产糖国的生产形势分析,进口商此时采购比较划算。

2021年榨季中国糖料蔗生产情况及甘蔗糖产销情况分析

2021年榨季中国糖料蔗生产情况及甘蔗糖产销 情况分析 一、榨季糖料蔗生产情况 甘蔗按用途不同形成了两大种类:一类用于制糖,其纤维较为发达,利于压榨,糖分较高,一般为12%-18%,出糖率高,这一类称为糖料蔗或原料蔗;另一类主要作为水果食用,其纤维较少,水分充足,糖分较低,一般为8%~10%左右,称为果蔗或肉蔗。 全国统一糖料蔗为一个指标;最低甘蔗蔗糖分的指标由9%提高到12%;增加蔗汁重力纯度不低于80%作为甘蔗新鲜度指标之一。2019/2021年榨季,中国糖料蔗估产数为8170万吨,较2019/2020年榨季同期修正数增产640万吨。 2020/2021年榨季,糖料蔗可收获面积为924.8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8.2%,较上榨季的98.7%略低,与11月一致。 数据显示,甘蔗糖分进一步积累,但速度渐趋平缓,整体平均田间锤度值环比增幅不大。12月份全国(简单)平均田间锤度为20.72%,环比增加了 1.12%(绝对值),较上年同期环比增速高0.22%(绝对值),较11月份2.1%的增幅显示增速放缓。其中主产区广西为21.3%,同比下降0.7%(绝对值),广东省为19.3%,同比下降1.4%(绝对值),云南省为20.2%,同比持平,海南省22.4%,同比下降0.4%(绝对值)。 二、甘蔗糖产销情况 《2021-2027年中国糖料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甘蔗糖产量远远大于市场销量,截至2020年12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产糖量353.38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223.19万吨,占63.16%;累计销售食糖147.06万吨,其中,销售甘蔗糖92.89万吨,占63.16%。

贵港甘蔗种植面积

贵港甘蔗种植面积 人们需要的白糖,而这些白糖都是在甘蔗上面提炼的。那么贵港甘蔗种植面积呢?下面店铺带你看看种植的植物。仅供学习参考。 贵港甘蔗种植面积 1.1959—1980年 1959年以后,由于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公运动“左”的思想影响,加上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农业减产,粮食紧缺,种蔗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也下跌。至1963年种蔗面积仅7.03万亩,亩产0.79吨,产蔗量5.54万吨,比1958年减产85.06%。此后,经过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65年糖蔗生产形势开始有所好转,但1966年5月开始的““””动乱,又使糖蔗生产受到挫折。从1966年至1971年糖蔗种植面积一直在8.53万亩至11.21万亩之间上下下徘徊,产蔗量亦徘徊在10.97万吨至19.3万吨之间。在此期间,经过贯彻自治区提出的实行机糖、土糖一起上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全县相继兴办了日榨蔗10—15吨的小型糖厂237间,对发展糖料甘蔗是一个促进。但当时在农村实行“以粮为纲”方针,把甘蔗赶上山,开荒种蔗,上山开荒搞蔗园200多个,种蔗6万多亩,全县1976年种蔗面积增至18.56万亩,产蔗量31.61万吨,亩产1.7吨。由于开荒种蔗效益不好,1977年种蔗面积减少为14.99万亩,产蔗量下降为23.44万吨。县里曾于1976年10月筹建覃塘糖厂不得不作出调整缓建。1978年以后,糖蔗生产有所恢复发展,直到1980年由于逐步实行甘蔗联产承包责任制,糖蔗产量获得了稳步增长。这一年种蔗13.54万亩,产蔗量37.41万吨,平均亩产2.76吨。这段时间,历经22年的周折,产蔗量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平均亩产增加0.3吨。 2.1981—1993年 从1981年起,由于农村改革的深化,甘蔗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加上对原料蔗收购价格的调整,并实行蔗粮挂钩、蔗肥挂钩、利润返还、良种加价等一系列政策,增加蔗农的经济实惠。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推广选蔗3号品种,开展高产高糖综合

临沧市概况及经济概况

杨太福20061070149 临沧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临沧位于东经98°40′至100°32′,北纬23°05′至25°03′,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北至东北和保山市、大理州毗邻,东部至南部和思茅市相连,西至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达290.79公里。 (二)行政区划 临沧市辖1区7县,即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市所在地为临翔区,临翔区距省会昆明598公里。全市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231.8万人,主要居住着彝、佤、傣、布朗、德昂、拉祜等2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8.98%。 (三)气候条件 临沧市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四季之分不明显,但干雨季分明,雨水较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个小时以上,霜期较短,部分地区终年无霜;立体气候明显,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3—15℃,中海拔坝区为16—18℃,低海拔河谷地区在19℃以上。从全市气温分布情况看,临翔、凤庆、永德、沧源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5—17.5℃,云县、双江、耿马和镇康四县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在18—20℃,夏季较长,无明显冬季。临沧市雨量充沛,沧源、耿马孟定镇、镇康勐捧乡为降雨多雨区,年降雨量1500—1750毫米,云县、双江和临翔为较少雨区,年降雨量920毫米—1600毫米。 (四)资源 1、矿产资源 横断山脉纵贯临沧市,地形错综复杂,高山峡谷相伴分布,有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地下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锗、煤、铅锌、铁、金、银、锰、高岭土、硅藻土、稀土等30多种,其中锗和高岭土都有大型矿床。现开采加工的主要有锗、铅锌、硅、高岭土等。 2、林业资源 临沧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079.9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8.5%,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的植物,有乔木89个科436个属3700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秃杉、滇石梓等40余种,活立木总蓄积量5578.25万立方米,年均生长量188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1%。 3、水能资源 澜沧江在临沧境内流程长达232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和在建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漫湾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大朝山电站(135万千瓦)、小湾电站(420万千瓦)均在临沧境内;地方小水电现有装机容量11万千瓦,除澜沧江、怒江干流水能资源外,全市尚有水能蕴藏量229万千瓦,近期可开发91.6万千瓦。 4、农业资源 临沧市有耕地面积349.56万亩,其中水田95.27万亩。全市有农业人口195.588万人,农民人均占有土地1.53亩。全市土壤有10个土类、19个亚类、72个土属、348个土种,呈地带性垂直分布。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等6个土类。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面积占2.3%;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占20.3%;红壤分布在海拔1300~2200米之间,占14.5%;

百科知识精选毛口乡

地理位置 毛口乡地处云贵高原斜坡。地形复杂多样,其南部为北盘江河谷冲积坝田和丘土,地势低矮平缓,平均海拔615米,最南端与晴隆县交界的北盘江虎跳岩处,海拔为581米,不仅是六枝特区的最低点,也是六盘水市的最低点,与盆地相连的是缓坡溶丘地带,海拔高度在650——750米之间;再往上,是大冲、小田、板亭、半坡一带,海拔高度为750——1300米;1300——1800米之间,是中山山地,1800米以上的高中山有西北面的老王山,东北面的九层山,西南面的梯子岩、狗爬岩和南面的云盘山,其中老王山海拔2126.9米,是六枝特区的最高峰,与相隔数公里的最低点相对高为1546米。这些山峰使毛口盆地山峦叠起,山外有山,山上有山,形成典型的低热河谷区。 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乡耕地面积603公顷,其中水田180公顷,旱地423公顷。天然草场 7131 亩,林地面积390.6公顷,荒山面积5.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23416亩。 土壤分布状况,从北到南呈黄酸泥土、中黄泥、硅铁质黄壤。毛口、木城、那当主要为地带性黄壤,稻田潜育型水稻土为主,潮沙土、黄壤土、黄沙土、夜潮土均有公布,土质肥沃。在毛口、木城、那当一带,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玉米、花生、红薯、蔬菜、油菜、绿肥等,是全乡的主要粮食产区。在半坡一带,蕴藏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莹石矿、希铁矿、铅锌矿等。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的区域,草地草坡广阔,非耕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荔枝、柑桔、莎仁、板栗、桃李、梨、花椒、柿子、泡桐等经济果木林,和发展商品牛羊养殖,是一个种养为一体的天然草牧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区域优势,为大建“绿色银行”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产品提供了条件。 基本概况 毛口乡是六枝特区最边远、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59个村民组、48个自然村寨。全乡总人口2570户10132人,少数民族有布依、苗族、彝族、仡佬等,其中以布依、苗族为主体民族,占全乡总人口85%以上。乡境内阳光充足,雨热同季,适宜种植柑桔、板栗、荔枝、香蕉等经济作物,目前甘蔗种植面积12000亩,早熟蔬菜500亩,西瓜500亩,板栗210亩,柿子100亩,柑桔800亩,耐李200亩,犁子100亩。 工业发展 毛口乡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仅有熬糖、酿酒、粮食粗加工、铁制农具铸造等小型作坊。主要产业以种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花生、沙仁等。每年大牲畜出栏约2500头、年产甘蔗5万吨以上,产红糖5千多吨。 旅游资源 毛口乡传说是古夜郎国的都邑所在地.毛口境内的北盘江,历史上称为牂牁江。据史书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数百余步,足以行船”。据《安顺府志》记载,“夜郎”一名中所指的“郎”即“郎山”,指的就是现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境内的老王山。山顶烟云常封,雄伟壮丽。站在山顶眺望,群山尽收眼底,半山腰上有一个天然溶洞——月亮洞。洞内有古墓三座,传说是古夜郎王及王妃的坟墓。东北面九层山,西南面梯子岩、狗爬岩和南面的去盘山。这些山峰在毛口四周形成了山峦叠起,山外有山,山上有山的奇特景观。牂牁江风景秀

云南甘蔗保险完善与发展

云南甘蔗保险完善与发展 一、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产糖大省,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主要分布在临沧、德宏、保山、普洱、玉溪、红河、版纳、文山等州(市),常年甘蔗种植面积450余万亩,蔗糖产量200万吨以上。2010/2011榨季全省制糖行业实现工农业销售收入161.63亿元,其中:制糖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8.87亿元,蔗农卖甘蔗的收入达到52.76亿元。制糖企业共实现利润20.75亿元,上缴税金15.25亿元。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云南是我国自然灾害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云南农业生产素有“无灾不成年”的说法,而云南甘蔗种植由于70%以上分布在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蔗区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加之雨量分布不均,干旱、霜冻、火灾等灾害使云南甘蔗生产成为受灾最严重的产业,甘蔗大面积受灾、减产,种植甘蔗的农户必然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蔗农的生产生活危害极大,严重地影响了云南甘蔗生产的发展。例如,2009年以来云南蔗区遭受连续三年的严重旱灾就是最好的例证,蔗区大面积受灾、成灾,仅2009/2010榨季全省有378万亩甘蔗受灾(约占全省当年种蔗面积的84%),其中成灾面积超过300万亩,绝收面积达60万亩,甘蔗减产379万吨,蔗农因旱灾直接损失就高达12亿多元。所以,在全省范围发展甘蔗保险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不仅可以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保险保障,也能够促进云南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发展状况与机遇

(一)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云南省在总结过去部分蔗区甘蔗种植商业性保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甘蔗保险试点工作。2008年12月,由财政、农业、制糖企业、人保财产公司等部门按照多方筹集、滚动发展、逐年积累、以丰补歉的原则,共同实施了甘蔗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在勐海县、云县和凤庆县实施了48万亩的甘蔗政策性保险。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面积,截至2012年2月,全省甘蔗政策性保险面积达182万亩,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36.5%,其中,版纳18万亩,临沧102万亩,德宏62万亩。实践证明,在试点地区甘蔗政策性保险对蔗农防灾减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种植险相比,变灾后补贴为灾前预防的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例如,在2009-2010年历史不遇的大旱中,勐海人保财险公司启用25万元用于抗灾防旱(其中20万元用于浇灌,5万元用于人工降雨),使接近水源、种植相对集中的蔗区得到了普遍浇灌,有效地控制了旱灾损失。另一方面,当灾害发生时,通过保险理赔能减轻蔗农经济损失,解决蔗农的生产生活困难。例如,2009年12月23-26日,盈江县部分蔗区甘蔗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霜冻灾害,受灾面积2.8万多亩,绝收面积达5232亩,灾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灾区,查看受灾现场,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测定损失,保险公司及时将150多万元的赔付款打入蔗农的账户中,有效帮助了蔗农克服生活的困难和恢复生产。 (二)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试行办法

西南农资市场分析

西南农资市场分析 西南市场:“天府之国”市场影响全国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 三、西南农民用肥需肥特征分析四、西南市场特征分析 中国大西南包括三省一市,从古至今,农业一直居重要的核心地位,有著名的天府之国 称谓,说明大西南农业在全国都具影响力。从农药市场营销来讲,大西南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是古代孙子兵法核心原则之一。因此,本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西南农作物栽种结构、农作物市场作一简要介绍。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 (一)云南种植结构简介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亚热带立体气候。地处低纬度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或四季如春,或终年长夏,或亘古冰封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云南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条件,使得云南能种植出全国绝大部分种类的农作物,甚至有很多品种为云南独有或主产。因此,云南的种植结构非常复杂,加之云南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现在正在处于一个种植结构调整时期,云南主要农业种植分布情况如下: 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烟草、花卉、蔬菜、三七、茶树、果树、香蕉、芒果、橡胶、甘庶等多种作物,全省可耕地面积约4200万亩,其中:小麦面积500万亩,玉米面积700万亩,蚕豆面积600万亩,大麦面积300万亩,水稻1000万亩,烟草500万亩,花卉80万亩,蔬菜70万亩,三七60 万亩,云南烤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橡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花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三七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省重点市场分布:①呈贡县、昆阳县、嵩阳县、富民县、阳宗县、澄江县、宜良县以花卉、蔬菜为主;②元谋县、宾川县、通海县以返季蔬菜为主;③文山以三七为主;④弥勒县以葡萄为主;⑤建水、蒙自以石榴、柑桔为主;⑥普洱、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东西横距864.9公里,南北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596.6万,辖129个县。地形波状起伏,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多山区、半山区;为珠江、红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1.我国及我省粮食生产情况 200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2.1996-2000年云南主要粮食生产情况 注:2000年云南省粮食总产达14678000吨,(14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5362945吨(536万吨),小麦为1511892(151万吨)玉米为4460276(446万吨)。 3.主要糖料植物 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它俩所占比重如下: 区域甘蔗糖(%)甜菜糖(%) 90/91 2000/01 90/91 2000/01 全世界64 78 36 22 中国76 88.8 24 11.2 云南100 0 4.云南蔗区的划分 云南的甘蔗主要分布在“六江”流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元江、伊洛瓦底江、金沙江。从行政区划看,全省16个地(州市),除迪庆州外,其余地(州市)均有种植。主产地州见下表: 全省依自然气候及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划分为3个蔗区 5.近年来云南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情况

大观、盐津、镇雄等17个县人平均占有玉米153.7Kg,占人平均有粮的53.8%。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县有:镇雄77.6万亩,宣威市53.2万亩,邱柏31.9万亩,广南30.6万亩。 3、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单产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 1984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187.4Kg,而当时的全国平均单产为264Kg,排在第22位。 1957-1984年全国平均每年增产6Kg/亩,而云南省平均每年增产仅为3.5Kg/亩。1996年玉米全国平均单产为347Kg,而我省仅为248Kg,排在第21位。中低产地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1984年,单产300Kg以上的高产地,200万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4%;150-300Kg的中产地和150Kg以下的低产地分别有700万亩和400万亩,分别占全省玉米总播种面积的50%和36%。1990年,300Kg以上单产的高产地有300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20%;150-300Kg的中产地7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0%;低于150Kg的低产地4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曲靖、玉溪、昆明总面积256.34万亩,其中18.3%,50%的低产面积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和滇西北的边缘地州。 2)生产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较大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经济技术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玉米产量悬殊比较大。在1984年曲靖地区的平均单产达到336Kg/亩,而德宏州仅为76Kg/亩,相差4.4倍。1993年,曲靖地区平均单产为355Kg/亩,而单产水平最低的怒江州仅为124Kg/亩,相差2.8倍,1994年曲靖地区的337.3Kg/亩,而思茅为134.2Kg/亩,相差1.5倍。 3) 主要集中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产量不稳定。 70%的玉米种植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产量不稳定,年际间差异较大,1976年以来,高产年达到360多万吨,而低产时,只有90稳定,相差较大。 4) 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粗放,缺乏优良品种。 主要经济作物 油菜 云南油菜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兼有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和油用萝卜籽等多种类型,而各类型中又有多种多样的品种。据省农科院油料所初步收集整理,云南省有油菜品种资源397 份,其中:芥菜型238 份、白菜型145 份、甘蓝型9 份、其他类型5 份,是我国油菜品种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芥菜型 在海拔1 400~2 500 米地区均有栽培,集中分布在l400—2.100 米的油菜主区。根据植株高矮,分枝部位高低和成熟早迟不同,又分为高棵、矮棵和中棵三类:高棵品种。具有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生育期长的特点。代表品种为昆明高脚黄菜子、江川高棵、楚雄高脚黄菜子,大理高脚黄菜子等。矮脚品种。具有植株矮,分枝部位低,生育期短的特点。代表品种为富民矮脚金菜子,玉溪矮脚金菜子、江川矮脚黄、曲靖矮棵芥腊和曲溪矮棵芥蓝等。中棵品种。株高,抗旱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代表品种为罗平矮脚红菜子、江川中棵、玉溪中型黄、沾益松林黑子菜等。 白菜型 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米以下的南部、东北部河谷地区和海拔2 100 米以上的北部地区。根据栽种地区的海拔划分为三类:海拔1500 米以下地区的白菜型品种。生育期短,叶片小,耐瘠、耐旱、耐迟播。代表品种为镇康红油菜、江城黑子菜、镇沅黑红油菜等。海拔2100 米以上地区的白菜型品种。抗冻力强,籽粒小,含油量高。代表品种为:油菜、鹤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