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教案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考点

[范围]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能力要求]

Ⅰ.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本专题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关于植物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免疫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某调节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围绕血糖平衡,不仅要能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还要能对糖尿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知识与血糖平衡的关系进行阐述,此外,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也要掌握。

Ⅱ.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本专题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掌握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能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新的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等。尤其要能从所学的实验中提炼、归纳出某些共同的东西,如生长素发现中的对照实验的思想,单一变量原则等,并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解决问题。考查这一能力的题目,不仅需要实验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生物学理论的一般知识,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其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更多需要的是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知识。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的知识。例如:能对曲线图(常见于对激素及某物质含量变化的描述)、知识结构图(常见于免疫、各物质代谢调节之间的关系)和示意图(常见于某种新实验信息的提供)等形式所描述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内容准确把握。关于免疫部分,近年来科学研究进展较快,因此,常以生物技术最新进展为素材,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常考知识点]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其它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

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血糖,体温的调节;

免疫;

[高考热点]

在这些考点中,“植物的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人体的稳态、免疫”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几乎每年都考、各地都靠,而且所占分值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二、网络构建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三、复习重点

[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

[易混概念辨析]

1.生长激素与生长素:生长激素是动物的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垂体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向全身,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此外,还能影响动物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又名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酸。产生的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的范围广,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很少。其生理作用事促进生长、促进枝条生根、发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表现出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2.胰腺和胰岛:胰腺简称胰,位于十二指肠附近,它可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内分泌部是由胰岛构成,属无管腺,分泌物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直接排入腺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内,进入血液。有调节糖类代谢的作用。外分泌部属于有管腺,分泌物是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有消化三大有机物的作用。教材中所讲的胰腺特指的是胰腺外分泌部。

3.骨髓和脊髓.:光骨髓是高等动物骨的结构之一,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质地柔软,富含血管。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是造血的场所。人在6岁以前,故髓内部都是红骨髓,6岁以后,长骨内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但髋骨、胸骨、椎骨等处红骨髓终身保存。因此,白血病人就可以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治疗。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椎的椎管内,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其功能为传导和反射。

4维生素和纤维素: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物。通常情况下人体在食物中能够得到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一般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或辅酶基的有效成分。维生素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生长因子中的一类物质。在微生物培养基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内是不能消化的(动物除外)。但是,纤维素能促进胃肠的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食物纤维被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素,对人体有多种作用。

5抗生素、外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由细胞内合成排放到细胞外,能特异性的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杀灭某些微生物,对自身起到保护作用。例如,青霉素是真菌青霉产生的抗生素,能干扰原核细胞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外毒素是致病细菌合成的一类有毒的刺激代谢产物,在细菌生活的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在周围环境中积累。外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和毒性,在人体免疫学中属于抗原。抗毒素是一类能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蛋白质。在人体免疫中抗毒素是属于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的。类毒素是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失去毒性的外毒素。外毒素具有抗原性和毒性,用化学药剂出理,使外毒素失去毒性,但保留外毒素的抗原性。类毒素属于抗原,用于预防接种。例如,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四、例题解析

1.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l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由图知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组织细胞。1结构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2结构的具体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故A错;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会使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外渗增加,故A液减少,C液增加,B错误;有氧呼吸产物为CO2和水,其中CO2可参加体液调节,故C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而非细胞外液中。因此D 项错误。

【答案】C.

2.如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依靠该过程,人体可以消灭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原

D.④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解析】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是依靠内吞作用进行的,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另外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因此它和抗原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消灭这些抗原主要依靠细胞免疫;④是记忆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的过程。

【答案】C.

3.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则d代表抗体

【解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图中abcde分别表示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和化学递质两种形式传递的;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应为转录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b不可能是抗体,因为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

【答案】B.

4.依据下图,下列关于生长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A

B.图1中C、D都不弯曲,其原理相同

C.图2中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放M的快

D.图2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解析】图1中C不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向下运输受阻,D不弯曲的原因是不能感受单方向(此处是单侧光)刺激;图2中M含的生长素比N多,因此放置M的胚芽鞘生长较快,由于都是放置在胚芽鞘中间,且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照,故两胚芽鞘都直立生长。

【答案】A.

5.下图表示雌性高等动物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性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激素C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3)X细胞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垂体细胞分泌某种物质,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则X细胞、垂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分别是、。在与垂体细胞膜相对应的X细胞的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4)除内分泌功能外,下丘脑还有神经中枢的作用,如人的体温调节、____________调节的神经中枢就在下丘脑。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激素A刺激垂体分泌激素B,进而促进卵巢分泌激素C,根据所学的知识不难得出激素A、B、C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一样,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也是反馈调节。根据形态可以推断X细胞是神经细胞,它可以通过分泌神经递质直接控制垂体的活动,垂体分泌的激素中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的是生长激素。除内分泌功能外,下丘脑还有神经中枢的作用,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就在下丘脑。

【答案】(每空2分,共18分)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雌激素(或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性的周期

(2)下降反馈

(3)递质生长激素电信号→化学信号

(4)血糖、水分平衡(任选1个或其它合理答案)

6.为研究长跑中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科学家选择年龄、体重相同,身体健康的8 名男性运动员,利用等热量的A 、 B 两类食物做了两次实验。

实验还测定了糖和脂肪的消耗情况(图

2 )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Ⅰ显示.吃B 食物后 浓度升高,引起 浓度升高。 (2)图Ⅰ显示,长跑中 , A 、 B 两组胰岛素浓度差异逐渐 ,而血塘浓度差 也参与了对血糖的调节,且作用相对明显.这两种激索之间具有 作用。

(3)长跑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研究表明肾上腺素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图 2 , A 组脂肪消耗量比 B 组 ,由此推测A 组糖的消耗量相对 。

(4)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运动员在长跑中 代谢的情况。 [解析]本题是多种信息形式综合分析题

知识考查点:血糖的调节、激素间的相互关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等。 能力考查点:对坐标曲线、柱状图、信息材料的分析理解,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信息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看问,后看题”,结合每一个问,回到题干中认真阅读相关资料,从而不断清晰答案。同时,在进行坐标曲线所给出的信息时,要注意到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和发生变化的点。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图1 显示,吃B 食物后,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

②图1 显示,从2小时后A 组与B 组胰岛素浓度相差变小,但血糖浓度差异却逐渐升高,这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的结果。

③由图2可以看出来在长跑中A 组消耗的脂肪比B 组多,因此推测A 组消耗的糖相对减少;

B 实验组

A

取样、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年度,取平均值绘制成A 组曲线(图1)

空腹 ↓ 吃A ↓

休息2↓ 长跑21 ↓ 食物

↓ 2小时

↓ 21公里

取样、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年度,取平均值绘制成B 组曲线(图1)

④蛋白质在代谢中产生的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因此通过检测尿中尿素的量,可以了解运动员在长跑中蛋白质的代谢情况。

答案:(1)血糖/胰岛素;(2)减小/增大/胰高血糖素/协同;(3)高/减少;(4)蛋白质。

五、强化练习

1.含羞草受到机械刺激时会引起感震运动,其生理原因是

A 叶柄基部表皮细胞的膨压发生变化

B 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发生变化

C 叶柄基部表皮细胞内的生长素增加

D 叶柄基部叶褥细胞内的生长素增加

2.将四株长势相似具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

A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服小块

C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D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

3.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A 根向下、茎向上生长

B 根和整都向下生长

C 根向水平方向、茎向上生长

D 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4.右下图中曲线描述关于植物生长素浓度和茎

组织的细胞生长的关系。如果对侧芽施用同样浓度范

围的植物生长素,则哪种曲线代表该生长关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若将茎的一侧照光,它会向光弯曲(下图)。

这种正向光性是由于茎顶端合成的物质所引起的。在

一株植物(此株植物曾经是两侧都照光的)的顶端之

下作一横切口(切口深入茎的横切面1/3左右),并向

切口中插入一玻片(载片),然后将植物从切口一侧照光。现在植物会怎样生长,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 茎向照光侧的对面弯曲,因为载片使得促进生长的物质在照光一侧积累

B 茎向照光测的对面弯曲,因为切口中的载片阻止了抑制生长的物质在照光一侧的运输

C 茎不弯曲,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正向光性不是由于照光一侧的生长减慢

D 茎向照光一侧弯曲,因为光的作用是引起促进生长的物质在背光一侧向下运输

6.人体内具有消炎作用的激素分泌于

A 胰岛

B 肾上腺皮质

C 甲状腺

D 肾上腺髓质

7.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其原因是

A 血液中增多的CO2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B 血液中增多的O2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C 血液中增多的乳酸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D.血液中增多的O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

8.把一对同卵双生的狗通过手术,将其中一只狗的胰脏移植给另一只狗,使其具有两个胰脏,后者很快出现的现象是

A 由于移植免疫,植入的胰脏被排斥

B 植入的胰脏不被排斥,出现高血糖症状

C 植入的胰脏不被排斥,出现低血糖症状

D 植入的胰脏只能存活一段时和,先出现高血糖症状.而后被排斥

9,下列能导致严重低血糖和昏迷的可能条件是

①在饭前几小时注射了一次胰岛素的糖尿病I型患者(β–细胞不足)②注射了过量胰岛素的糖尿病Ⅱ型患者颁岛素受体无功能)③进行了胰岛素注射的患胰岛瘤的病人

④在剧烈运动后注射了胰岛素的正常健康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既有感觉又有运动

B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11.右图是一神经元动作电位的记录,指出图中A、

B、C、D依次代表

①再极化②休止电位③去极化④超极

化之后⑤反常相⑥水平期⑦抑制期

A ⑦④③①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⑤

D ⑤⑥③⑦

12.下列各种可能的组合顺序中属于视网膜由内向

外各层的正确顺序是

①色素细胞②两极(神经)细胞③神经节

细胞④光感受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13.下图中哪项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14.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这种免疫及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①自然免疫②人工自动免疫③人工被动免疫④控制传染源⑤切断传播途径⑤保护易感者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⑥

D ③⑤

15.下列有关人体防御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淋巴细胞具有辨识异物的能力,这是专一性防御作用的先决条件②抗体分子不但出现在血浆,也是淋巴细胞膜的组成分子③利用水解酶摧毁入侵细胞是B细胞的功能④注射日本脑炎疫苗能产生被动免疫作用⑤胃中的盐酸能杀菌,是一种非专一性的防御作用

A ①③

B ②⑤

C ①⑤

D ②④

16.指出右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

A B细胞

B T细胞

C 肥大细胞

D 巨噬细

17.生物学反馈中最重要的组分是

A 情感

B 信息

C 动机

D 姿态18.当一

只雄狮成为狮群的首领后,它有时会杀死狮群中(前任首领)的幼仔,这种现象在行为生态学中被解释为

A 这雄狮不喜欢幼仔

B 这雄狮没有能力照顾那些幼仔

C 这雄狮要繁殖自己的后代

D 这雄狮的父亲行为退化

19.在秋季鸟类迁飞时,有些鸟的幼鸟与成鸟一起迁飞,而有些鸟的幼鸟则与成鸟分开迁飞。与之有关的因素是

A 在一个季节里亲鸟做巢的数

B 该种鸟个体的平均寿命

C 迁徙过程中食物的需求

D 迁徙的方向和距离是学习行为还是先天行为

20.发生在自然种群中利他行为(如狮群中,一“姑母”保护其他的幼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 可以保证本物种的延续

B 可以保证本家族的延续

C 可以保证亲戚中的基因传播

D 是群体选择的机制

21.以下哪项在鸟的迁飞过程中对其发现和决定路线是不重要的?

A 听觉刺激

B 感觉红外线的能力

C 地球转动的力量

D 利用星星作为指南

22.对一些鸽子进行训练,使其在每天上午10点钟时从一个取食的机器中取食,取食时只要啄一个小孔即可。然后,把这些鸽子向东经方向运送了60o至P地。在这一新地点,他们可能会在当地时间的几点钟啄取食机的小孔

A 上午10点

B 上午4点

C 下午4点

D 下午2点

23.当动物打斗或逃走时,有时会发生非常反常的行为。例如,正在打斗的公鸡会中断打斗去啄食地上的食物,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基于什么原因?

①取食②仪式化③替位活动④进攻性行为⑤缺少食物或饥饿⑥相反行为倾向的侧抑制⑦一种神经的激应⑧从一根神经来的初始刺激兴奋了另一条神经

A ①和⑤

B ②和⑦

C ③和⑥

D ④和⑧

24.一只海鸥偶然落在另一只海鸥的领地中,两只海鸥彼此相遇。下图中可能是后来者的姿势的是

A 姿势①

B 姿势③

C 姿势⑤

D 姿势⑦

25.下图表示高等动物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过程。请回答。

(l)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是属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是属于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属于过程。

(4)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

类开始产卵是属于过程。

26.右图是一位患地方性

甲状腺肿的病人在患病期间,

治疗期间和治愈后三个不同时

期,血液中两种激素的相对含

量的变化情况。

(1)a曲线表示的激素

是。

(2)b曲线表示的激素是

由分泌的激素。

27.鉴别下述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①使身体准备对付紧张情况②扩大瞳孔③增强肠的蠕动性④刺激肾上腺素分泌⑤降低心跳速率⑥使胆囊收缩加强⑦使汗腺分泌增多⑧支气管平滑肌舒

张⑨排尿

(l)属于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2)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28.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拾号内写标号)。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中所包含的化学递质是或,这些物质可与①作用改变()______的离子通透性;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有关,结构⑤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

(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4)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A’,B 于B’。

29.请根据下图中的数码和所代表的名称回答有关问题。

(1)打字员的熟练的指法主要是由〔〕发动和〔〕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的精巧随意运动。

(2)聋哑人要理解对方的手语,首先要通过〔〕中枢。

(3)盲人“阅读”盲文,必须通过〔〕中枢。

(4)某患者出现左侧躯体瘫痪,主要是由于〔〕中枢或与它相联系的神经纤维遭到损伤引起的。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A

5 D

6 B

7 A

8 C

9 A 10 C 11 B 12 C 13 C 14 C 15 C 16 B 17 B 18 C 19 D 20 C 21 A 22 D 23 C 24 D 25 (1)B (2)C (3)A (4)D 26 (l)甲状腺激素(2)垂体促甲状腺27 (1)①②④⑦⑧(2)③⑤⑥⑨28 (1)

(2)乙酸胆碱单胺类物质③突触后膜核糖体突触小泡高尔基体(3)⑦线粒体(4)小大29 (1)2大脑4小脑(2)l视觉(3)7躯体感觉(4)6右侧大脑半球躯体运动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优质教案

《免疫调节》优质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 课前研究性学习 将班上同学分为4个小组,分别搜集以下有关内容的资料: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免疫学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器官移植搜集资料,形成本组的发言稿,并推选发言代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免疫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 课堂交流、讨论、小结 免疫学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疫苗?对什么病起作用? 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中用来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科学史: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其中的荧光标记法就是免疫荧光标记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使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荧光。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为什么器官移植难以成功?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起什么作用?如何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 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疫苗的资料 回顾与思考 阅读、分析、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免疫学的应用为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课本已有的科学史素材为教学服务,让学生感受免疫学技术对生物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充分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从器官移植供体不足中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唤

高中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 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 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 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注意: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反射类型比较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 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平静状态,神经元细胞膜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这种电位差叫 做静息电位,此时膜同一侧无局部电流。 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区膜外的电 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动作电位,结果造成膜 同一侧与未兴奋区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其中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静息电位实质: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没有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实质: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Na+内流,内正外负;兴奋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练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的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3.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 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6、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课时3)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2.掌握血糖平衡调节及其过程 3.掌握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核心素养】 1.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3.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生命健康的态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教学方法】 导引自学诱思探究反思提高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知识点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

①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②靶细胞: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 (2)调节过程 ①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②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 ③作用:Ⅰ.抑制,Ⅱ.促进。 ④调节类型:由Ⅰ、Ⅱ 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激素被灭活。 课堂练习 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答案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教案 一、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以外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的杀灭作用。 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而泪液、胃液、唾液属于第一道防线的分泌物,故也属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屏障,是指机体体表的皮肤和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黏膜,是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结构,微生物只有通过皮肤和黏膜才能侵入体内,因此皮肤和黏膜构成了动物体防御外部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正常健康的皮肤黏膜,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不能通过的。皮肤和黏膜的机械阻挡和排除是主要作用,如呼吸道纤毛上皮的摆动,尿液、泪液、唾液的冲洗。 此外,皮下和黏膜下腺体的分泌液中含有多种抑菌和杀菌物质,如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等,都具有抑制或杀灭局部病原菌的作用。再者,皮肤黏膜上存在着正常菌群,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名称来源功能 具有特异性 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 合物 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 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 细胞 √ 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 成熟)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 记忆细胞 √ 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 疫效应 √ 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 三、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 四、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构成细胞的物质是( ) A.水和糖类 B.有机物和无机物 C.水和无机盐 D.含硫物质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 ) A.水分 B.无机盐 C.氧气 D.尿素 4.人体中贮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光能 B.热能 C.化学能 D.植物体内 5.将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铁丝上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 C.燃烧使小麦种子中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 D.燃烧的有机物包括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 6.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而尿素、二氧化碳等物质不能进入,这主要是由于什么的作用(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7.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结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无机盐 8.我们知道心脏一直不断地跳动,你认为心肌细胞和体内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可能是( ) A.心肌细胞多 B.脂肪细胞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9.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 A.小麦 B.桃树 C.兔子 D.苹果树 10.克隆绵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经一系列培养而成,请分析:“多莉”的面部毛色应是(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间 D.不能确定 11.克隆牛时,选用白面甲牛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选择黑面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取出细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到灰面丙牛的子宫中。出生的克隆牛将( ) A.肯定是黑面雄性 B.肯定是灰面雌性 C.可能是白面中性 D.无法确定 12.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3.在草履虫的身体里,不可能存在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4.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A酵母菌B草履虫C衣藻D变形虫 15.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有叶绿素D折光的结果 16.草履虫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 A.自身从太阳光能中获取的能量 B.水中的温度透入细胞的能量 C.从食物泡中直接得到的能量 D.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17.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B.大豆C.蚂蚁D.蚯蚓 18.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A.细胞核B.液泡C.食物泡D.伸缩泡 19.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 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 (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来源:胰岛A细胞 (2)神经调节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 →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 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激素间的作用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4《免疫调节(第2课时)》名师教案

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几个方面。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贯彻这些观念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能突出学科素养之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培养。 《免疫调节》一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在第一课时,我们已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对于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等反面进行展开。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配合多媒体教学,利用一些情境动画、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免疫调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涉及,对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另外,免疫学的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对于免疫学方面的案例如:流行性感冒、过敏反应、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观看视频录像,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更科学的认识了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能够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分析,能够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4、通过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科素养

生命活动的进行

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生物的繁衍 摘要: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生命形式各种各样的美丽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不计其数的物种,那么,生命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是有什么组成的,这其中又有什么遗传的秘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生命科学找到答案。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物质的基础、新陈代谢、生殖、细胞分裂、遗传和变异。 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实验法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生命科学的探究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假设,用观察、调查和实验来加以检验是否正确。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生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出现的,那么,我们的生命活动依靠着哪些物质?首先,水是万物之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并有运送物质、参与代谢、调节保持体温的作用。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次,无机盐也是必不可少,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其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内环境的稳定也很重要。 然而,光是如此,只可以称为化合物,生命还有其特别的成分: (1)糖类(CH2O)n。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几类。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双糖中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糖,乳糖是动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淀粉和糖原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2)脂类主要是由C、H、O组成。脂肪、磷脂和胆固醇是最常见的脂质。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主要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磷脂分子结构中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是构成膜结构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许多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原料。 (3)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形成肽链,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决定了肽链多样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其能多样性的基础。蛋白质不但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

高中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 章第2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是在学生学习内环境稳态概念和神经调节之后对内环境稳态 的另一调节方式的学习,同时与必修1 细胞呼吸联系密切。 本节教材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弊四部分内容。第一课时内容,包含激素调节的发现和血糖调节实例。血糖调节的内容包括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血糖调节过程和血糖调节异常疾病。其中,重点是两种激素的具体作用和两者如何实现对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是 如何高效的引导学生自己建立血糖平衡的物理模型从而自己升华出概 念模型。教材中有模型构建环节,如何高效的利用这个模型,需要深挖教材,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更好的掌握血糖调节过程。 其次,本节课第二个大环节是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该部分出现在资料分析中,介绍了法国学者沃泰默、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

斯、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等实验过程和体会。意在让学生体会在科学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的探索,假设,求证,才能进一步接近真相。但该实验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给出资料,利用问题串形式帮助学生分析。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说出胰岛A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说明血糖平衡调节机制;说出糖尿病的患病原因、相关症状及预防措施。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会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所起的重要作用。 2.3能力目标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小组合作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 2.4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2.5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教案:2.4+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奋飞中学

教授新课(4分钟) (7分钟)免疫调节是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首先我们先来 学习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P35页,了解 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教师归纳并补充 问题:如何区分溶菌酶和溶酶体? 教师展示图片并总结:溶酶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 质,而溶菌酶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并嘱咐学 生从名称上不要记混淆。 做两道习题加以巩固。(导学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 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就与我们免疫系统的防卫 功能有关。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生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总结:)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 它像一层一层的护甲在保护着我们! 问题:解释打喷嚏、流鼻涕和咳嗽的现象 教师总结:打喷嚏刺激到了我们的鼻毛,引起第 一道防线的防卫功能。咳嗽是刺激到我们的呼吸 道粘膜,粘膜上有许多纤毛,纤毛摆动引发咳嗽, 也是第一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学生积极思 考作出回答 溶菌酶是物 质,溶酶体 是细胞器。 在课前复习 的基础上, 学生主讲。 讨论打喷嚏 和咳嗽的原 因,并作答。 锻炼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 力 新旧知识相 结合,理解 知识的连贯 性。 注意初高中 所学内容的 衔接。学生 能做的事尽 量让学生自 己做。 用咳嗽打喷 嚏等学生感 兴趣的话题 来了解这个

注意:教师补充二次免疫的过程,并强调一定是相同的抗原进入机体引发二次免疫,并总结其特点。 问题:抗体的分泌与浆细胞中那些细胞器有关? 这个免疫过程主要靠抗体作战,抗体又是被浆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所以这种免疫方式称为体液免疫。学生板演体 液免疫的过 程 学生能注意 到缺少二次 免疫过程。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共同总结体 液免疫的概 念 锻炼学生语 言表达的能 力,检查学 生对体液免 疫的了解程 度。 进一步巩固 体液免疫的 过程 启发学生回 忆思考已有 知识,为后 面教学做准 备 总结体液免 疫的概念 课堂小结(2分钟)体液免疫能不能抵抗所有入侵的病原体呢?如果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液免疫能不能消灭它们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索!完成导学案的6道小题,解答并了解学生是否对那部分知识点还有疑问。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2.4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体液免疫的过程

【范文】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 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1)达尔文的试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理解)"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3、(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了解)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生态因子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专题八生态因子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邱国强 (重庆市黔江中学) ***************************************************************************** ●知识联系框架 ***************************************************************************** ●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 一、非生物因素 1.生态因素作用的主要特征 (1)综合作用 每个生态因素都不是单独地起作用的,而是在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共同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生物的存在、发展和繁衍是受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 如光照强度的变化会引起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降雨会引起气温下降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综合影响。 (2)主导作用 强调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并不是把各种生态因素等量齐观,在通常情况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 所谓主导作用是指某种因素对整个环境有重要影响,它的变化能引起部分或全部生态因素的变化。或由于主导因素的存在与否和强度的变化,而使生物的生长发育、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光照强度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光照强度也能影响温度,通过温度不仅影响到光合作用,也影响到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对有机物的积累,通过温度还能影响到动物的活动和分布等,所以光照强度是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和在生物不同的发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 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光是主导因素,但在荒漠等缺水的地区,主导因素就不是光而是水; 又如小麦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苗阶段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所以对小麦而言,低温也是一个主导因素。

高中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来源:胰岛A细胞(2)神经调节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肾上腺 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含 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高中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_;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性。 2、(4分)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下列化学物质中,是植物激素的是 A.生长激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乙烯利 4、(5分)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加入该物质,“一”表示不加该物质。) 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 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 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 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 5、(5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通过预实验摸索适宜浓度范围 D.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激素发挥作用,衰老时脱落酸、乙烯才可发挥作用 6、(5分)“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里的“气”是指 A.乙烯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7、(5分)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胚芽鞘中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部位都是尖端 C.开花期喷洒高浓度的NAA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缺乏氧气会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 8、(5分)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 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 9、(5分)“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教案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考点 [范围]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能力要求] Ⅰ.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本专题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关于植物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免疫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某调节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围绕血糖平衡,不仅要能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还要能对糖尿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知识与血糖平衡的关系进行阐述,此外,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也要掌握。 Ⅱ.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本专题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掌握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能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新的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等。尤其要能从所学的实验中提炼、归纳出某些共同的东西,如生长素发现中的对照实验的思想,单一变量原则等,并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解决问题。考查这一能力的题目,不仅需要实验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生物学理论的一般知识,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其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更多需要的是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知识。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的知识。例如:能对曲线图(常见于对激素及某物质含量变化的描述)、知识结构图(常见于免疫、各物质代谢调节之间的关系)和示意图(常见于某种新实验信息的提供)等形式所描述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内容准确把握。关于免疫部分,近年来科学研究进展较快,因此,常以生物技术最新进展为素材,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常考知识点]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其它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 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血糖,体温的调节; 免疫;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

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案(文科班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在中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文科班的生物一直在被大家忽视。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应对会考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扩大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利用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多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三)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教材的分析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对象分析 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理科的不重视,所以对于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他们基本无视。所以课堂45分钟显得尤为重要。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概述免疫的类型; 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识图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具体内容与要求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了解水平) 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水平) 教具准备

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兴奋向导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外负内正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的高级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听、说、读、写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如: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7、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主动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运(主动运输)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少生长得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教学文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师提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