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痰

吸痰

吸痰
吸痰

吸痰

1、人工气道吸痰时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吸痰管的选择:应选择光滑、远端有侧孔、长度足够达到人工气道远

端、且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经一半的吸痰管。

(2)吸痰的负压:成人为200~300mmHg。

(3)吸痰前必须预充氧气,使体内获得氧储备。

(4)吸痰管插到气管插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避免过度抽吸肺內气体引

起肺萎缩。

(5)插入吸痰管过程中,如感到阻力,则应该将吸痰管后退1~2cm,以免

引起支气管过度嵌顿和损伤。

(6)在吸痰管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该旋转吸痰管,

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黏膜损伤,而且抽吸更为有效。

(7)吸烟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0~15秒,从吸痰开始到恢复通气和

氧合的时间不应超过20秒。

(8)抽吸期间密切观察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后者呼吸窘迫,应立

即停止吸痰,并吸入纯氧。

(9)按需吸痰,频繁过多的吸引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痰液多、粘稠时加

强气道湿化,加强翻身拍背。

(10)注意无菌操作。

2、吸痰时如何根据痰液性状判断痰液黏度及其临床意义?

(1)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感染较轻,如量多提示湿化过度。

(2)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

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有较明显的感染,需加强抗感染的措施。

(3)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

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有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有严重感染或气道湿化不足。

吸痰相关知识

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 Ⅰ度:痰如米汤或泡沫,容易咳出;吸痰时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痰液外观粘稠,需用力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干净; Ⅲ度:痰液外观明显粘稠,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 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气管内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 1、肺内化脓性感染,呼吸道黏稠液聚积阻塞; 2、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 3、咳嗽及排痰障碍; 4、气管内湿化不足; 5、室温过高,湿度过低; 6、有效吸痰不够; 7、患者脱水,反复吸痰,损伤气管黏膜,形成局部血痂; 8、直接的呼吸道给氧,氧气直接冲击呼吸道黏膜,呼吸道水分丢失 过多(可达800 ml/d),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 气道湿化液——氯化钠1、0.45%氯化钠溶液-低渗液体:浓缩后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刺激性比生理盐水小;2、0.9%氯化钠溶液-

等渗液体:等渗液体,对气道刺激小,主要用于维持气道粘膜-纤毛正 常功能,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对气道刺激性增加引起支气管水肿; 3、5%氯化钠溶液-高渗液体:对气道刺激大,可从粘膜细胞吸收水分, 从而稀释痰液,易于排出在气管吸痰时,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事实上可能是有害的,它会造成:①过度的咳嗽;②降低氧饱和度; ③支气管痉挛;④将已在气管插管中聚居的细菌生物膜移动到下 呼吸道内;⑤疼痛,焦虑,呼吸困难;⑥心跳过速;⑦增加颅内压。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1、间断推注湿化法: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 湿度,并每隔1~2 h用无菌注射器在病人吸气时向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酌情掌握间隔时间及滴入量。2、输液管持续滴注法和泵注持续湿化法:将输液器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内6~8 cm,用微量泵持续恒速滴入气道。因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约200ml,所以湿化量以200~220ml 为宜,一般不超过600ml/d。 持续气道湿化优点:①减轻了病人对气道湿化的恐惧感;②持续气道湿化每滴液量极少,且是沿内套管管壁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刺激小,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病人无不适感,同时能有效补充因气管切开术引起的气道持续性水分丢失;③使人工气道保持了良

吸痰法实施标准

吸痰法实施标准 一、准备质量标准 1.个人准备:操作者衣帽整齐,带口罩。 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和电插板。 治疗盘内放有盖无菌碗1个(内放12~14号消毒吸痰管数根,气管插管患者用6号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1瓶、治疗碗1个、弯盘1个、镊子1把(浸置消毒液中)、纱布,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盛有消毒液的试管1个。 二、操作程序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检查无菌吸痰管是否通畅。 2.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向后仰。昏迷患者需用压舌板帮助张口,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如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将管插入鼻前庭、下鼻道、后鼻孔、咽部、气管,将分泌物吸尽。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将吸引管沿气管插管内腔,或气管套管直接进入气管将痰吸出。 3.全部用物每日消毒1次。停止吸痰后,应将贮液瓶、皮管冲洗干净,消毒备用。 三、注意事项 1.使用电动吸引器前,应先检查各部连接是否正确,出气与进气孔切勿接错,了解是否漏电,有无地线装置,应先接电插板,再接

电源。 2.吸引器的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应过满,不得超过瓶的2/3,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进入电机而损坏。 3.吸痰动作要轻柔,导管应从深部左右旋转上下移动,以吸净痰液,每次不超过10~15秒,以免影响患者呼吸,随时将导管头端在清水中冲洗,以保持通畅。 4.吸痰管插入9~15cm,适当深入可引起咳嗽,再将痰吸出,如呛咳严重应停吸片刻。 5.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即拍患者胸背部,通过振动,促使痰液吸出,或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化后吸出。 6.应随时观察患者口腔或鼻腔粘膜,防止损伤出血。如患者好转可暂停抽吸,再用生理盐水将管冲净,关闭电源开关,将管插入床栏上消毒液试管中,以备再用。 7.电动吸引器不应连续使用,一次抽吸时间不宜过久。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恨不能是否良好,连接是 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 -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 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测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无菌记述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吸痰护理相关知识

吸痰护理相关知识 一、吸痰目的 经过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及误吸的呕吐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病人因气道阻塞而造成的呼吸困难、肺不张及肺部感染。二、吸痰时机 1、适时吸痰优于定时吸痰 2、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适时吸痰 3、根据痰液性状选择恰当方法适时吸痰 4、胸部物理治疗后选择吸痰时机 5、、依据血氧饱和度监测值适时吸痰 6、依据咳嗽症状适时吸痰 7、依据气道压力变化适时吸痰(呼吸机参数) 8、根据疾病的特征确定吸痰时机 三、吸痰注意事项 1、吸痰前应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 2、选择适当型号的吸痰管,粗细及软硬度均适宜,吸引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负压,以免损伤气道 3、吸痰时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各种无菌物、导管及无菌水均应每日更换,以防污染呼吸道 4、插入导管动作应轻稳不可用力,减少导管在呼吸道粘膜上拖、拉,采取间断吸引,以保护呼吸道粘膜 5、2次吸引之间,应重新给病人吸氧,以防血氧过低。发现阵发性咳嗽及心律不齐应立即停止吸引 6、吸引不可持续超过10~15s,负压不可过大

四、吸痰操作流程(机械通气以及留置人工气道吸痰) 1、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同时消除报警声 2、检查吸痰管,打开吸痰管包装,取手套,戴手套,取出吸痰管绕在右手,左手连接——调负压——吸生理盐水,确定吸痰管通畅 3、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连接处,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巾上,操作者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观察生命体征、SPO2及病人情况) 4、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 5、关负压——脱手套——更换吸痰管,吸净口腔内的痰液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 一、目的 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肺部并发症。 二、准备 1.护士准备:护士着装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治疗碗2个(1个盛无菌生理盐水、1个盛纱布、压舌板),一次性吸痰管1根、吸痰装置1套,手套1付、别针、弯盘、消毒液(内盛500mg/L含氯消毒液)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 三、操作标准与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取得病人合作。 2.斜角折盖被,将盛有消毒液的消毒瓶挂于床头,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3.检查吸引器、安全帽是否完好。调节吸引负压:成人40.0KPa~53.3KPa。小儿按年龄调节负压,新生儿<13.3KPa,婴幼儿13.3KPa~26.6KPa,儿童< 39.9Kpa。 4.将病人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假牙。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病人张口。 5.检查手套灭菌日期及有效日期,右手戴手套,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在壁挂吸引接头上接好吸痰器导管,打开吸引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正常,在生理盐水瓶内测试吸力,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6.将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治疗碗放于床旁桌上。 7.左手用压舌板帮助病人张口,将导管末端折叠,右手持吸痰管插入口腔、咽喉,然后放松折叠处,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的分泌物,从深部向上提并左右旋转,吸净痰液。再吸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缺氧。 8.吸痰毕,关吸引开关,取下吸痰管,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消毒液的瓶子内,以备再用。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 9.纱布擦净口角分泌物,置弯盘内,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10.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病人呼吸是否通畅、吸痰前后呼吸频率是否改变。 11.观察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量等情况,倒掉吸出物,将储液瓶清洁消毒后备用,,并做好记录。 12.整理用物,关心体贴病人。

(完整版)吸痰试题

2018年4月吸痰技术相关知识点及并发症试题 1.为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时,可选择外径( A )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 A.小于1/2 B.小于2/3 C.大于1/2 D.大于2/3 2.气管插管者吸痰,吸痰管插入长度应超过气管插管( B )cm. A.1-3 B.1-2 C.2-3 D.2-4 3.成人吸痰管选择的型号是( C )号 A.6-8 B.10-12 C.12-14 D.14-16 4.如患者需要再次吸痰,应暂停( D )分钟再次抽吸。 A.1-2 B.2-3 C.3-4 D.3-5 5.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应超过(B) A.10S B.15S C.20S D.30S 6.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了(B)的原理 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空吸作用 D静压作用 E虹吸作用 7.下列哪项不属于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严重时的临床表现( C ) A头痛 B恶心,呕吐 C反应迟钝 D全身发热

8.为预防吸痰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D) 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B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C加强口腔护理,保持清洁 D吸痰时可反复抽插吸痰管 9下列不是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原因的是(D) A吸痰管外径过大 B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 C痰痂形成阻塞吸痰管,造成无效吸痰 D未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10吸痰前无需评估观察的内容是(D) A患者的痰量、粘稠度 B给氧方式及氧流量 C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能力、合作能力 D环境安静、光线适宜 11.吸痰过程中负压选择正确的是( BC ) A成人0.020-0.053mPa B成人300-400mmHg C儿童<0.040mPa D儿童<400mmHg 1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排痰方法(ABCDE) A有效咳嗽 B叩击或振颤排痰法 C体位引流 D机械吸痰法 E气道内湿化和雾化 13.吸痰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B) A吸痰过程中未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一个部位的吸痰管可重复使用B进吸痰管时给予负压,边旋转上提边吸引 C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及时倾倒冷凝水 D若患者出现面色发绀、心率过快、血氧下降时立即停止吸痰。 14.气管插管患者吸痰结束后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D) A立即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连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 B予呼吸机纯氧吸入2分钟 C吸痰管退出后在盐水中抽吸冲洗吸痰管和吸引导管 D冲洗干净后无需上提可直接将导管插入墙壁负压吸引装置中

有效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有效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3-21T09:21:54.6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作者:王妍妍 [导读] 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急诊科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患者实施机械通气48h后出现的肺实质性感染,是机械通气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VAP对机械通气成败及患者预后情况造成了及其严重影响。一些机械通气患者的管理技术已被用于VAP的预防,。如何做到有效吸痰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有效预防吸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1、前言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呼吸道的建立,会厌暂时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加上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咳痰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而聚集于呼吸道内,从而诱发肺部感染,严重者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 2、人工气道湿化 2.1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 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是目前ICU普遍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目的是软化和稀释痰液,湿润吸引导管,刺激咳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滴注生理盐水的效果存有争议。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对痰液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无影响,但会降低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但最近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均表明吸痰前滴注等渗生理盐水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P<0.05),相对危险度降低了54%。而两组肺膨胀不全及气管导管梗阻发生率无差异。目前对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作用尚无确切结论,不同湿化液类型,等渗盐水、低渗盐水或灭菌用水等对气道湿化的效果也无定论。 2.2湿化设备 2.2.1主动湿化 主动湿化主要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包括热导丝湿化器与非热导丝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国外目前不主张使用非热导丝湿化器,因为它可导致呼吸环路内过多冷凝水的生成,从而增加感染风险。非热导丝湿化器产生的雾量显著高于热导丝湿化器与人工鼻(P<0.05),从而显著增加了痰液量。人工鼻较热导丝湿化器有细微增多。虽然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湿化设备的类型与VAP的发生率直接关联,但呼吸道痰液量增多会增加吸痰次数,增加气道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因此,热导丝湿化器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2.2被动湿化 被动湿化主要指应用热湿转化器(HME)吸收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热湿转化器即人工鼻,它通过收集并保存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气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保证气道内获得有效湿化,并对细菌有一定过滤作用。一项关于湿化策略对VAP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表明:主动与被动湿化对VAP的发生并无影响,荷兰感染预防协会并不推荐使用主动湿化或被动湿化。 3、气道分泌物吸引 3.1吸痰管类型与吸痰方法 3.1.1吸痰管类型 吸痰管类型有多种,均质地柔软。大多成人导管长为48~56cm,在导管末端有侧孔以利于分泌物的吸出,同时导管末端光滑以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及穿破气管支气管树。发现导管侧孔的位置及孔径大小会直接影响气道分泌物清除的有效性。而国内较多研究单侧孔及多侧孔对吸痰效果影响及不同类型吸痰管对吸痰负压的影响,吸痰管侧孔的多少对吸痰负压并无影响,而吸痰管径越小,吸痰实际负压则越小。 3.1.2吸痰方法 吸痰方法包括开放式吸痰(opentrachealsuctionsystems,OTSS)与密闭式吸痰(closedtrachealsuctionsystem,CTSS)。后者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节省费用,降低护理人员暴露于感染源的风险等优点,2003年美国呼吸治疗协会推荐将CTSS作为预防VAP的措施之一。最近一项Meta分析得出CTSS与OTSS相比并不能降低VAP发生率、致死率及住院时间。 3.2支气管镜吸痰与声门下吸引 3.2.1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可在直视下吸痰,可以充分吸引,保证小气道通畅,从而有效提高氧分压。利用纤支镜吸痰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等均较吸痰前有所改善。但用纤支镜吸痰是一项具有较强技术性的操作,并非护理人员所能掌握,它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3.2.2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吸引可清除声门下区、气囊上方受污染的分泌物,减少误吸和发生VAP的风险。用于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ubglotticsecretionsdrainage,SSD)的气管导管称为可冲洗气管导管,逐渐被临床应用。最近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SSD可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结局,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声门下吸引受诸多因素影响, 3.3吸痰时机与技巧 3.3.1吸痰时机 吸痰操作过于频繁易造成窒息、低氧血症、肺不张、气管黏膜损伤等诸多并发症,并会增加对患者呼吸道的机械性刺激,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传统吸痰方式是按时吸痰,每2h1次。近年来,通过观察通气波形来确定吸痰时机,最常见的是呼吸波形的锯齿状改变。 3.3.2吸痰技巧 ①胸部震动法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不能有效地咳嗽,通常面临着肺泡塌陷及并发肺炎的风险。有文献报道:肺泡塌陷在腹部手术插管患者中发生率可达23%~30%,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而延长通气时间并增加病死率至33%~71%。大量研究表

吸痰试题.doc

2018 年 4 月吸痰技术相关知识点及并发症试题1.为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时,可选择外径( A)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 A.小于 1/2 B.小于 2/3 C.大于 1/2 D.大于 2/3 2.气管插管者吸痰,吸痰管插入长度应超过气管插管( B)cm. A.1-3 B. 1-2 C. 2-3 D. 2-4 3.成人吸痰管选择的型号是( C )号 A.6-8 B. 10-12 C. 12-14 D. 14-16 4.如患者需要再次吸痰,应暂停( D)分钟再次抽吸。 A.1-2 B. 2-3 C. 3-4 D. 3-5 5.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应超过(B) A.10S B. 15S C. 20S D. 30S 6.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了(B)的原理 ?? A 正压作用 ???? B 负压作用 ? C 空吸作用 ????? D 静压作用 ? E虹吸作用 7.下列哪项不属于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严重时的临床表现( C ) A头痛 B恶心,呕吐 C反应迟钝 D全身发热

8.为预防吸痰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D)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B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C加强口腔护理,保持清洁 D吸痰时可反复抽插吸痰管 9 下列不是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原因的是(D) A吸痰管外径过大 B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 C痰痂形成阻塞吸痰管,造成无效吸痰 D未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10 吸痰前无需评估观察的内容是(D) A患者的痰量、粘稠度 B给氧方式及氧流量 C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能力、合作能力 D环境安静、光线适宜 11.吸痰过程中负压选择正确的是(BC) A 成人 0.020-0.053mPa B 成人 300-400mmHg C 儿童< 0.040mPa D 儿童< 400mmHg 1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排痰方法(ABCDE) A有效咳嗽 B叩击或振颤排痰法 C体位引流 D机械吸痰法 E气道内湿化和雾化 13.吸痰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B) A吸痰过程中未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一个部位的吸痰管可重复使用B进吸痰管时给予负压,边旋转上提边吸引 C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及时倾倒冷凝水 D若患者出现面色发绀、心率过快、血氧下降时立即停止吸痰。 14.气管插管患者吸痰结束后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D) A立即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连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 B予呼吸机纯氧吸入 2 分钟 C吸痰管退出后在盐水中抽吸冲洗吸痰管和吸引导管 D冲洗干净后无需上提可直接将导管插入墙壁负压吸引装置中

吸痰相关知识

吸痰技术相关知识 吸痰目的:1.吸出呼吸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分泌物坠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 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 用药。 4.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吸痰时机:1.听到痰鸣音 2.翻身前 3.呼吸机压力报警 4.咳痰症状,呼吸频率加快 5.气囊放气减压前 6.spo2 下降时 7.进食前 8.主诉。 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得污染,冲洗吸引管的生理盐水,应注明“口鼻腔”和“气管内”字样,不能交叉使用. 2.一根吸痰管只吸一次,口鼻﹑气管分开吸引。 3.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4.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 5.防止缺氧:①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禁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③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左右旋转提吸,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停,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6.吸痰管的选择:①粗细: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②长短:比气管导管长4-5cm ③质量:硬度适中,硅胶、圆头多孔④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引力要小。 7.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SPO2﹑痰液的量和性状等。 8.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反折,吸痰管伸入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管。 9.负压:负压不过大,成人100~200mmHg,儿童80~100 mmHg,小儿50 mmHg(成人0.033~0.053MPa)小儿(0.013~0.033 MPa). 10.痰液黏稠时:①可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②可叩击背部以振动痰液。 ③可向气管内滴入NS或化痰药物。 ④储液瓶内液体不超过瓶的2/3满。 11.动作轻柔:吸引时,应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12.做好湿化:吸引时应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及时调整,气管内的湿化用注射器注盐水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时,应先把针头拔掉,以免针头以外松开,跌进

吸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吸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吸痰;呼吸道;纯氧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安全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 在吸痰过程中,因供氧中断可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或吸痰管过长过粗可导致肺不张。其他的并发症有:气管痉挛、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呼吸道黏膜损伤、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平均动脉压升高)。因此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的治疗及康复,操作者必须掌握安全有效的吸痰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 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呼吸困难,听诊有湿罗音,通气机压力升高,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时才吸痰。有些患者需要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吸一次。而有些患者需要4 h或更长时间吸一次,不视病情常规吸痰。如果每2 h吸一次,不但易损伤呼吸道黏膜,还会因呼吸道受到刺激使分泌物增多。 2 吸引前后给予充分吸氧 研究表明,吸痰前后若不给患者高于原来使用的氧浓度,气管内吸痰将导致低氧血症。一些新型的呼吸机有一种提供2 min纯氧的模式,吸痰前只需将开关设置在这一模式,就可给患者提供纯氧。但必须注意,在调节给氧模式的前几分钟,患者所吸入的氧浓度并非纯氧,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使呼吸机管道的氧浓度达到纯氧。若患者肺功能正常,通气时间不长,吸引前给予纯氧,吸氧后立即吸痰,氧饱和度不致下降。如果肺功能欠佳,吸纯氧后,吸引使饱和度下降,即应测血压、心率,并给过度换气。一般1~5 min即可,过度换气不超过3次。 3 吸痰前气管套管内不要滴生理盐水 许多护士认为吸痰时在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可稀释分泌物,便于吸出。有些护士甚至把气管内盐水作为常规。研究发现盐水与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能混合成易被吸出的较稀分泌物。这一操作实际有害,影响氧合作用又易增加感染机会。 4 正确选择吸痰管 通常可选择外径小于二分之一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这有利于空气进入肺内,预防过度负压而致的肺不张。 5 吸痰时注意吸力的大小 每次吸痰前应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以测试试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吸引负压不宜过大,动作宜轻柔,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时间过长,应边退管边吸引,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引管进出气管套管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3次为宜,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 s,以免引起气管痉挛而加重缺氧。 6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戴无菌手套

吸痰相关知识

吸痰相关知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 Ⅰ度:痰如米汤或泡沫,容易咳出;吸痰时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 Ⅱ度:痰液外观粘稠,需用力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干净; Ⅲ度:痰液外观明显粘稠,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 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气管内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 1、肺内化脓性感染,呼吸道黏稠液聚积阻塞; 2、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 3、咳嗽及排痰障碍; 4、气管内湿化不足; 5、室温过高,湿度过低; 6、有效吸痰不够; 7、患者脱水,反复吸痰,损伤气管黏膜,形成局部血痂; 8、直接的呼吸道给氧,氧气直接冲击呼吸道黏膜,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可 达800 ml/d),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 气道湿化液——氯化钠 1、0.45%氯化钠溶液-低渗液体:浓缩后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刺激性比生理盐水小; 2、0.9%氯化钠溶液-等渗液体:等渗液体,对气道刺激小,主要用于维持气道粘膜-纤毛正 常功能,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对气道刺激性增加引起支气管水肿; 3、5%氯化钠溶液-高渗液体:对气道刺激大,可从粘膜细胞吸收水分,从而稀 释痰液,易于排出在气管吸痰时,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事实上可能是有害的,它会造成: ①过度的咳嗽;②降低氧饱和度;③支气管痉挛;④将已在气管插管中聚居的 细菌生物膜移动到下呼吸道内;⑤疼痛,焦虑,呼吸困难;⑥心跳过速;⑦增加颅内压。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1、间断推注湿化法: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并每 隔1~2 h用无菌注射器在病人吸气时向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酌情掌握间隔时间及滴入量。 2、输液管持续滴注法和泵注持续湿化法:将输液器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内6~8 cm,用微量泵持续恒速滴入气道。因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约200ml,所以湿化量以200~220ml为宜,一般不超过600ml/d。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相关知识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相关知识 1.吸痰法适用于危重,老年,昏迷及麻醉后人工呼吸,机械通气等患者,因咳嗽无力,咳 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误吸而出现呼吸困难时。 2.进行有效咳嗽的训练,方法有哪几种 A 爆发性咳嗽B分段咳嗽C 发声性咳嗽 3.当患者咳嗽无力或不会有效咳嗽,痰难以咳出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协助排痰? 答:A 辅助咳嗽同,在患者呼气或咳嗽时用双手在胸壁上加压以加强咳嗽效果 B 手法震动胸壁,当患者慢慢呼气时,用手震动胸壁,促使黏附在呼吸道的分泌松动, 易于咳出,C叩击法,将手5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从肺底到肺尖反复叩击背部,促进贴附气管,支气管上粘稠分泌物松动 4.吸痰有关注意事项: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 分钟,中心管道吸痰负压为150-250mmhg, 吸引瓶内消毒液为100ML,及时倾倒,不超过2/3满度,非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无菌盘每24小时更换1次,气管切开者每班更换1次,气管套管内吸痰时,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套管口径的1/2,以免阻塞呼吸道,加重缺氧。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相关知识 5.吸痰法适用于危重,老年,昏迷及麻醉后人工呼吸,机械通气等患者,因咳嗽无力,咳 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误吸而出现呼吸困难时。 6.进行有效咳嗽的训练,方法有哪几种 A 爆发性咳嗽B分段咳嗽C 发声性咳嗽 7.当患者咳嗽无力或不会有效咳嗽,痰难以咳出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协助排痰? 答:A 辅助咳嗽同,在患者呼气或咳嗽时用双手在胸壁上加压以加强咳嗽效果 B 手法震动胸壁,当患者慢慢呼气时,用手震动胸壁,促使黏附在呼吸道的分泌松动, 易于咳出,C叩击法,将手5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从肺底到肺尖反复叩击背部,促进贴附气管,支气管上粘稠分泌物松动 8.吸痰有关注意事项: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 分钟,中心管道吸痰负压为150-250mmhg, 吸引瓶内消毒液为100ML,及时倾倒,不超过2/3满度,非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无菌盘每24小时更换1次,气管切开者每班更换1次,气管套管内吸痰时,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套管口径的1/2,以免阻塞呼吸道,加重缺氧。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 m H 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吸痰

急诊危重病人吸痰的护理 危重病人气管插管及经口咽通气管内吸痰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并利于气道雾化、湿化及气道内给氧等。可见对此类病人的吸痰护理尤为重要。 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1.吸痰前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30~40KPa,婴儿应控制在13~30Kpa. ②准备2瓶冲洗吸痰管的无菌生理盐水,1瓶专门用于冲洗抽吸气管插管内的吸痰管(称 其A盐水),另1瓶专门冲洗吸过口、鼻腔的吸痰管(称其B盐水)。 ③备好不同型号的无菌吸痰管及无菌手套。 以上这些是在病人一旦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即已准备完好,也是吸痰前必须的物品准备。以下则是吸痰前病人的准备。 ④由于吸痰本身对病人是一种刺激,清醒的病人通常不愿意吸痰,而昏迷病人的家属也认为吸痰特别痛苦。此时护士应以温和的语言,耐心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吸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拒绝吸痰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示意病人及家属自己动作轻柔,同时指导清醒病人如何配合会尽可能减少吸痰所带来的不适,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⑤检查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是否有变动及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如果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有变动或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可能是气管插管移位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⑥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位置。听诊方法自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前胸、侧胸、后背,注意呼吸变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叩背时注意叩背的顺序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关节、脊柱,手呈叩杯状。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扣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一般叩击完毕一侧自气管插管内注水后吸一次,再行叩击另一侧再行吸引。 ⑦由于气管插管的病人,气体交换不经过鼻咽部的湿化,使气管插管内较干燥,故应定时做雾化吸入2次/日~4次/日,以起到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结痂的目的,而且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加入治疗性的药物,如氟美松、糜蛋白酶、沐舒坦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要保持湿化蒸发器的温度为32~35℃,以达到有效的湿化气道。 2.吸痰时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吸痰标准最终

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 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态度镇静;(少一项扣1分) 2、用物:①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②听诊器、治疗盘、无菌换药碗1 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消毒纱布、一次性吸痰管(带有一次性无菌手套);③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手电筒等;④快速手消毒液⑤治疗车;(少一种扣1分) 3、用物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少一项扣1分) 3 10 2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吸痰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患者意识、呼吸状态、生命体征、氧流量或用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痰鸣音(听 诊4部位),有呼吸机者评估气道内压力及潮气量。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 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4、调节氧流量在原基础上加3—5升/分,有呼吸机者调纯氧键或按吸引支持(一项未做 扣2分)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 般压力成人 150~300mmHg,儿童80-100 mmHg;检查导管是否通畅;(一项未做扣1分) 6、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灭菌有效期后,撕开外包装, 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一项未做 扣2分)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再次 确认负压,若口咽部有分泌物要先吸尽;更换吸痰管,试吸通畅后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一项未做扣2分) 8、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一项 未做扣1分) 9、每次吸痰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0、吸痰结束时分离吸痰管,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及包装纸置于备好的 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关闭吸引器,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11、将吸氧流量调回至原来水平或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一项未做扣2分) 12、用纱布擦净面部,洗手。进行吸痰后再评估: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痰鸣音、气道 内压力、潮气量(限机械通气患者)(与吸痰前比)(一项未做扣2分) 13、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未做扣1分) 14、整理用物,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一项未做扣1分) 6 8 5 8 10 10 15 5 5 6 5 8 4 5 全程质量15 分1、严格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体现人文关怀。吸痰时间不宜过久,负压不可过大。(一项未做扣1分) 2、吸痰时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吸出的痰液里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有破损,应 暂停吸痰。(未做扣1分) 3、吸痰手法: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 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拉。(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未做扣1分) 5、贮液瓶要每班及时倾倒清洗。(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6、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3 4 3 1 1

吸痰技术相关知识点及并发症精选试题

吸痰技术相关知识点及并发症精选试题及答案 1.为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时,可选择外径( A )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 A.小于1/2 B.小于2/3 C.大于1/2 D.大于2/3 2.气管插管者吸痰,吸痰管插入长度应超过气管插管( B )cm. A.1-3 B.1-2 C.2-3 D.2-4 3.成人吸痰管选择的型号是( C )号 A.6-8 B.10-12 C.12-14 D.14-16 4.如患者需要再次吸痰,应暂停( D )分钟再次抽吸。 A.1-2 B.2-3 C.3-4 D.3-5 5.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应超过(答案B) A.10S B.15S C.20S D.30S 6.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了(答案B)的原理 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空吸作用 D静压作用 E虹吸作用 7.下列哪项不属于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严重时的临床表现( C ) A头痛 B恶心,呕吐 C反应迟钝 D全身发热

8.为预防吸痰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D) 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B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C加强口腔护理,保持清洁 D吸痰时可反复抽插吸痰管 9下列不是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原因的是(答案D) A吸痰管外径过大 B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 C痰痂形成阻塞吸痰管,造成无效吸痰 D未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10吸痰前无需评估观察的内容是(答案D) A患者的痰量、粘稠度 B给氧方式及氧流量 C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能力、合作能力 D环境安静、光线适宜 11.吸痰过程中负压选择正确的是(答案 BC ) A成人0.020-0.053mPa B成人300-400mmHg C儿童<0.040mPa D儿童<400mmHg 1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排痰方法(答案ABCDE) A有效咳嗽 B叩击或振颤排痰法 C体位引流 D机械吸痰法 E气道内湿化和雾化 13.吸痰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AB) A吸痰过程中未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一个部位的吸痰管可重复使用B进吸痰管时给予负压,边旋转上提边吸引 C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及时倾倒冷凝水 D若患者出现面色发绀、心率过快、血氧下降时立即停止吸痰。 14.气管插管患者吸痰结束后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AD) A立即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连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 B予呼吸机纯氧吸入2分钟 C吸痰管退出后在盐水中抽吸冲洗吸痰管和吸引导管 D冲洗干净后无需上提可直接将导管插入墙壁负压吸引装置中

有效吸痰

《ICU人工气道病人的有效吸痰》讲义 在ICU由于病人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的建立,会厌功能减弱或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机械通气病人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往往不能自主排痰,为预防感染,维持正常通气和氧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安全,吸痰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吸痰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如果方法不当则会引起吸痰无效、感染、呼吸道粘膜损伤,因此吸痰必须做到有效和安全。 国外总结了一套正确的排痰程序,即雾化吸入药物,变换体位,叩打,使用震动器,吸痰;国内常采用三步排痰法,即一吸(雾化吸入,溶解稀释干燥痰液)二打(翻身扣背,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三吸(吸痰)。有效吸痰一直是ICU护士迫切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有效吸痰呢? (一)吸痰的原则:无菌、安全、快速、有效。为了避免医院性感染及交叉感染,吸痰应尽量做到无菌,对气道没有创伤,时间要求15秒左右,如果有大量痰贮存在气道时,则相应延长时间。吸痰是动作轻柔、口、鼻腔、人工气道吸引时应分开。 (二)吸痰的压力:为了避免负压吸引对气道的损伤,要求新生儿吸痰的压力要<13.3kPa,而且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能超过15秒;如果一次未吸尽,要隔3至5分钟再吸;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10.64~15.96KPa,婴儿应控制在7.98~10.64Kpa。有的学者提出吸痰的负压一般不超过24.5kPa,防止负压 过大引起肺泡萎陷。中心吸引的应该定期查看压力和检查压力表的准确性,压力过高会引起严重的气道损伤,肺不张和低氧血症。 (三)吸痰的方法:{手法时间注意事项}有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两种方法。前者在雾化吸入后,然后翻身,在拍背(以大小鱼际叩击病人肺部,其方法应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均匀有力的叩击,引起体内痰液的震动,促进痰液的排出),清醒者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严格执行吸痰前洗手,带无菌手套。吸痰的手法为: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人气管导管,直到有阻力感或估计吸痰管接近气管导管末端时开放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然后向上提拉吸痰管,同时进行左右旋转。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每次吸痰 时间不超过15s。不要过分刺激病人气道,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时间过长及负压过大,以免 损伤气管黏膜,引起损伤、出血。不易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吸痰管应在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并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且抽吸为有效。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气道损伤,先洗净气管内再吸口鼻腔的痰液以防感染。遇到分泌物出稍停留,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带入气管深部,引起二重感染。吸痰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及SPO2,若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早搏、血压下神志不清应立即停止吸痰,予纯氧吸入。后者将可旋接头衔接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可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机,注意盖上冲水口上盖。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拇指及食指将管移动插入气管插管或切开 套管至所需要的深度,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当吸痰管达到所需要深度按下控制钮(依吸 痰技术步骤执行),若病人分泌物较粘稠时,可经由可旋转接头上方延长管冲水口,以注射器注入无菌盐水稀释后再吸,或经冲水口注入气管滴药。吸痰完成后缓缓的抽回抽吸导

吸痰相关知识

吸痰术操作技术相关知识 吸痰目的:1.吸出呼吸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防止分泌物坠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4.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吸痰时机:1.听到痰鸣音 2.翻身前 3.呼吸机压力报警 4.咳痰症状,呼吸频率加快 5.气囊放气减压前6,spo2 下降时7,进食前8,主诉。 湿化效果的判断: 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得污染,冲洗吸引管的生理盐水,应注明“口鼻 腔”和“气管内”字样,不能交叉使用. 2.一根吸痰管只吸一次,口鼻﹑气管分开吸引。 3.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4.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 5.防止缺氧:①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禁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③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左右旋转提吸,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停,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6.吸痰管的选择:①粗细: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②长短:比气管导管长4-5cm ③质量:硬度适中,硅胶、圆头多孔④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引力要小。 7.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SPO2﹑痰液的量和性状等。 8.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反折,吸痰管伸入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管。 9.负压:负压不过大,成人100~200mmHg,儿童80~100 mmHg,小儿50 mmHg(成人0.033~0.053MPa)小儿(0.013~0.033 MPa). 10.痰液黏稠时:①可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②可叩击背部以振动痰液。 ③可向气管内滴入NS或化痰药物。 ④储液瓶内液体不超过瓶的2/3满。 11.动作轻柔:吸引时,应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12.做好湿化:吸引时应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及时调整,气管内的湿化用注射器注盐水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时,应先把针头拔掉,以免针头以外松开,跌进气管。 13.注意观察:在吸痰的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变化,同时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记录。 吸痰并发症及处理: 1.缺氧﹑肺不张→可手控膨肺,体疗,叹息通气。 2.误吸→进食前吸引,进食后三十分钟再吸引,注意头高位。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休 息时取患侧位或高位)。 3.气道黏膜损伤→吸痰管多孔﹑圆头,内径不过大,负压不过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