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肖宁赵勇

提要

随着卫星云图的日益普及,云图在预报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就卫星云图使用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卫星云图云系识别天气系统

1 卫星云图的种类

按卫星轨道分,可分为极轨卫星云图和同步卫星云图,目前大多使用的是三种同步卫星云图: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和水汽云图,可见光云图(VIS)主要反映地物对太阳可见光部分的反射,因此,反照率越大的物体,云图上反映得越明显,红外云图(IR)反映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由于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减,就可以因此判断云高,水汽云图(WV)在我国投入使用不久,它反映大气中的水汽辐射情况,色调越白,水汽越多,色调越黑,水汽越少,在水汽云图的使用中应该注意,它能较好地反映高层大气的水汽分布,但对低层水汽不敏感,这是其不足之处,使用中应与其它云图相结合,作综合判断。

2 卫星云图的资料来源

从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天下午3:55的气象信息中我们可轻易获得云图,部分建成VSAT 卫星通信系统(9210工程)的气象台可从中国气象局随时获得各种云图,建有微机远程工作站的局站可从网络中获得上级资料库的云图资料,它们的最终来源是:日本的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云图和我国风云2号(FY-2)气象卫星云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GMS定位偏东,我国西疆的西侧为云图边缘,该处图像有所变形,应用中必须注意。

3 卫星云图的典型云系识别

3.1 几种基本云的识别

卷云:高度最高,温度最低,反照率低。

中云(包括高层云和高积云):反照率有的大有的小,温度较低,范围较大。

积云和浓积云:在云图上实际为积云群,表现为带状,线状和细胞状结构,其上多皱纹,多起伏和不均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积云内部高度不同,云顶温度不一致,厚度有参差,云的形状不规则。

积雨云:反照率高,温度也低,高空风垂直切变小时呈圆形,较大时呈椭圆形,并出现卷云砧,尺度为几十至几百公里,初生时尺度较小,边界光滑,成熟后云体较大,顶部出现向四周散开的卷云羽,消亡时色调变暗,为一片松散的卷云。

低云(层云和雾):由于温度与地表接近,在IR上不明显,在VIS上为均匀光滑的云区,厚度不一,有时在白天的IR上,层云边界比较清楚,但到夜间,近地面存在辐射逆温,层云或雾的顶部温度反面比四周无云地区要暖,这时IR上云区比四周无云区地面显得更黑。

3.2 不同天气形势下不同云系的识别

涡旋云系:指一条或数条云带或云线以螺旋形式旋向一个共同的中心;它与大气的气旋性涡度相联系,可用于对气旋的定位。

逗点云系:状如“,”,出现在先等涡度线与等高线相交的正涡度平流区域内,所以也称为正涡度平流云系,凡是逗点云系都有闭合环流中心,它与高空流场的关系是:头部与变形场联系,尾部与西南气流一致,干湿区与西北干冷空气一致,逗点云系与低空流场的关系是:大气低层环流中心与大气中层的涡度性逗点云系位置基本一致,与地面变形场相联,尾部为锋面云带。

斜压叶状云系:与高空槽前斜压区域相联系,状如植物叶子的云系,云系为一条较宽的云带,其北边界略成“S”形,西边界呈“V”字形缺口,“V”的北侧以中低云为主,南侧以低云为主。

变形场云系和细胞状云系由于在四川盆地影响很小,在此就不详细说明。

4 卫星云图上天气系统的分析

要生成云不但要有适宜的流场,还要有相应的水汽供应,所以我们不仅能用云图预报天气系统的移动,生消,而且还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它们的强度。

4.1 槽脊的分析

由于脊前为下沉区,所以对云有一种削弱作用,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判定脊线位置,与此相对的是槽线,它一般定在云带后界,因为高空槽线的前后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气流有明显的改变,槽前为大片云区后界,槽后为无云区或少云区,槽的大小和云系的大小相对应,槽的运动和云系的运动相对应,槽的生消对应云系的生消,较强的槽,槽前云系密集深厚;较弱的槽,槽前云系稀疏松散,值得一提的是横槽云系,它表现为一条东西向的以中高云为主的云带,当横槽转向,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时,云系变稠密,范围扩大,由于云图的时间间隔小,资料均匀性高,分布水平,同时反映环流和水汽的综合情况,对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的反映准,直观,所以根据云图来作槽的生消,移动预报是很准确的。

4.2 深厚高压系统的分析

云图上大片无云区对应天气图上的高压系统,如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夏季的青藏高压等,判断这些高压的生消移动既是天气预报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一大难题,大部分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都与此有关,这些高压的状态将直接决定转折性天气是否产生,一般深厚高压系统的移动和生消在云图上都有明显反映,当高压控制区为大片晴空区,说明高压稳定少动;故小扰动在其中无法发展,当有系统性中高云入侵高压后部,甚至直达高压中部时,说明深厚高压的某处已发生了变化,高压系统不再稳定,随后将移动或消亡,对于青藏高压来说,由于高原测站稀少,海拔较高,所以资料经常错、漏、缺,用云图来判断青藏高压的状况比较方便一些,当有中高云从高原东部或北部系统性入侵,入侵后发展时,就可判断青藏高压开始崩溃。

4.3 锋的分析

天气图上定锋面一直是难题,由于资料不连续,锋面往往定得五花八门,很少有一致的意见,通过云图不仅可以确定锋面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判断锋的强弱,生消及下垫面情况。

4.3.1 云图上冷锋表现为一条气旋性弯曲,长达数公里的云带,若前后整齐,冷锋就定在云带中间;前界整齐,则定在前界,后界整齐,就将冷锋定在后界,对四川盆地较有影响的是青藏高原—西南冷锋云系的移动,其移方式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伴有明显

冷锋云带的冷锋容易翻越高原,入侵西南;当冷锋云系主体在新疆,但其尾部已上高原,则容易直接翻越高原影响盆地;而高原西部少云或晴空(高空有脊控制),东部有云系时,冷锋容易东移,从偏北路径影响盆地;若锋面云带前方晴空区与中高纬的晴空区相重迭,冷锋移速明显减弱,高原上晴空区清楚,那么冷锋就不容易上高原影响盆地。

翻越高原的冷空气,引起绵阳地区的降水很小,锋后天气迅速转晴,而从偏东,编北入侵盆地的冷空气常常引起绵阳地区持续阴雨和大风。

4.3.2 云图上暖锋云系是3百到5百公里宽,几百公里长,长宽之比小,向冷空气一侧凸起的卷云覆盖区,卷云下还有大量中低云,云层厚,并伴有较大降水,暖区的顶端在云区由凸变凹的地方,暖锋的位置定在云区向北凸起部分的下方,且与云区中的纹线近乎平行4.3.3 云图上锢囚锋云系表现为一条宽几百公里,从暖区顶端出发按螺旋形状旋向气旋中心的云带,螺旋云带中心与气旋环流中心相重合,由于云带后部冷空气侵入,其后界整齐光滑,并伴有干舌,当云带后界清楚,就把锋定在后界,如果云带后界不整齐,锋就定在云带时里靠后的地方。

4.3.4 云图上静止锋云系表现为一条东西走向,移动很慢或与地形走向一致的云带,有时

云带前有枝状云,锋面一般定在云带前界;当云带附近出现积雨云时,锋定在积雨云北界4.4 高空急流也是天气学上一大难点,高空急流云系以卷云为主,集中于急流呈反气旋性弯曲的地方,其左界光滑,清楚,且与急流轴平行,在可见光云图上,急流云系左界有明显的阴影,而且暗影呈现反气旋弯曲的线状,急流轴就位于急流云系左界一个纬距左右的地方,急流轴与云系左界近乎平行。

5 个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云图在预报中如何应用1997年10月31日绵阳地区发生了一次

明显的降水过程(资料全是绵阳气象台当时所用)。

30日500hPa 08时亚欧图上,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形势,西槽位于乌拉尔山,东槽位于鄂霍次克海致至我国黄海一带,在我国东北有一低涡,河套附近有一减弱横槽,贝加尔湖至巴尔喀什湖之间为高脊控制,青藏高原为一暖性高脊,脊线在塔里木至拉萨一线,高原东部至盆地为西北气流控制,无明显冷暖平流,南支槽不明显。

700hPa 08时亚欧图上形势类似于500hPa图,盆地为一反气旋控制,无明显冷平流,仅能估计盆地反气旋东移后产生辐合。

08时东亚地面图上我国中部为宽大高压控制,青藏西部有几站雨雪,盆地东部大雾,高原大部为晴空少云区,高原中部几站有高云14时东亚区域地面图上,盆地以偏南风为主,无冷空气入侵迹象,高原为正24小时变压,在高原东部有+3hPa中心,在高原西部仅有一站24小时变压为-1hPa,另外高原上有几站零星雨雪,中部有几站测到高云。

但在云图上我们注意到青藏高原西部有一短波槽云系从早上08时开始快速东移,下午14时该云系已经移至高原中部并有所发展,且高原西部仍有中高云相继生成,说明高原上有波动产生发展500hPa图上中高纬高脊控制区在云图上大片晴空区,说明中高纬两槽一脊形势稳定,按“北脊南槽”理论可预计青藏高原上有波动生成,另外孟加拉湾至横断山脉有一中高云带发展,预示该处偏南气流的发展,据此认为次日盆地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

31日08时500hPa图上,中高纬无明显变化,高原上有短波槽生成,成都转为西南风70

0hPah ,中高纬无明显变化,反气旋移至三峡一带,盆地为偏南气流,地面图上08时高原东至盆地西部有雨区向东扩展,14时盆地西部中部都有小雨。

6 小结

由上可见,云图因为具有准确,直观,空间上的连续和时间上间隔的特点,而在预报中广泛应用,使用云图可以及时发现不容易在天气图上分析出来的天气系统,揭露新的天气事实,它不仅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而且延长了天气预报的时效,特别是对于四川盆地,由于西部受高原天气系统的影响,而以往的天气图资料中,高原测站相对平原来说要稀少得多,海拔又较高,影响资料的准确度,所以,对四川盆地的预报工作增加难度,卫星云图的正确使用,对提高四川盆地的天气预报准确度又增添了一份重要资料。

作者单位:肖宁绵阳气象台621000,赵勇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分院气象台

《天气分析与预报技术》试卷一.doc

《天气分析与预报技术》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等。 2.气象上常用的三种投影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其屮最适用于屮纬度地区 的投影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复式图解尺的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地面图上的必分析项冃主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高空图上的必分析项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风压定律,等高线的走向应和__________ 大致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值 区在_________ ,低值区在 ________ ;輕高线的疏密和 _____________ 的大小成正比。 6.槽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切变线是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运动必须遵循的三大 守恒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抑各类运动系统水平尺度的大小,可将大气运动系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类。 9.弘转平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力皐衡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0.偏皋风是指血矢量差,偏差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成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V,错的打X,每题2分,共20分) 1.等压线数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的气压场是高气压区。 2.等压面图上,位势的高值区对应的空间等压面呈上凸形势。 3.气旋式环流对应的气圧场是低压区。 4.沿气流方向温度的代数值减小为冷平流。 5.空气运动方向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6.冷高压属于深厚系统,强度随高度逐渐增强。 7.空气块在运动过程中,体积增大则速度散度为正。 8.空气作上升运动时,P坐标系屮的垂直速度为正。 9.对于不可压缩大气,低层气流辐合,垂直方向上必然引起上升运动。 10.摩擦层中实际风向总是斜穿等压线指向高圧一侧。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 文章 【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观测活动中,通过对气温、风向、风力、降水、蒸发、气压、云的变化的认识和记录,通过对气象知识的理论学习,通过对信息的归纳整理以及深入研究,培养了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求实态度,具有了良好的科学求真精神,刻导了缜密的思维。学生们前所未有地发现发现了天空的绚丽多彩,把科学运用到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气象观测活动引导了解科学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搜寻信息的方法,并能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的能力,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兴趣。 二、【基本设计、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1、第一步:学生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组,然后由各小组轮流进行常规气象观测,分析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讨论探究方向。 2、第二步:老师讲解探究方法和要点。 3、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组课题进行活动,通过翻阅气象要素数据记录本、气象观测日志、书本、气象资料、上网查寻、向老师请教、图书馆等渠道查阅书籍和文献,搜索数据和图片,整理数据和材料,形成本组代表的发言搞,并制作成幻灯片。 4、第四步:探究成果汇报:程序:观测数据、观测天象→ 发现问题,产生疑问→ 科学探究→ 得出结果→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三、【课题概述】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科技活动要从气象观测开始。地面气象观测,就是从地面上用目力或仪器对大气状况进行观测了解的一项工作,是气象台站掌握当地实际天气情况的基本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连续地观测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蒸发、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项目及其变化情况,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天气实况,并且为制作天气预报和进行气候分析提供资料。因此,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天气预报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观测的目的是积累资料,了解一地的气候情况,为预报提供实况。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教案

四、我们的单元问题 1、解释:各种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阐明:通过对九个多月的气象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并与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相对照,阐明我市四季天气状况?应用:对观测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分析对日常生活提出具体建议?洞察:为何紧邻的三天气象要素完全不同? 2、深入: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自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五、我们的基本问题: 1、地面气象观测的项目有那些? 2、这些项目该如何观测? 3、如何进行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分析? 六、我们的内容问题 1、常规气象观测 在固定的规范的场地内进行,观测的气象要素种类很多,除气压、气温、空气湿度、风、云和降水之外,还有日照、辐射、蒸发、地温等项目,这些都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 一律用黑铅笔填写,不得用橡皮擦改。如真有写错,也应用铅笔划去,在其上面补写。这是原始气象簿所规定要求的。 观测到的这些要素一是为了积累资料,便于分析;二是为了预报天气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高空气象观测主要是观测高空不同层面的压温湿风,了解高空气象要素的状态和变化,能正确地预报,知道未来的天气变化。 2、时间要求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观测的各个要素和天气现象。在北京时间的08时、14时和20时是一般气象台站必须观测的三次。 要求在07:30、13:30和19:30就进入观测场地,一是观测天气现象,云的变化以及观测场地周围的情况,检查仪器有无故障等,并将云量、云状和低云高目测后登记上册;在40分钟时正式观测风向风速,要求观测2分钟,在其内求得一个平均情况,进行登记;43分钟开始观测气温(干湿球温度、气压,08时测当日最低气温,20时测当日最高气温,并将最高最低温度表恢复到低点和高点,湿球恢复清水安装等);接着观测降水量和地温,在20点前观测时要将蒸发量进行观测,并为第二天的观测做好准备3 5 15

《天气分析与预报》_教学大纲

《天气分析与预报》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大气探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天气分析与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认识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熟悉我国大型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了解天气预报工作流程和预报思路;初步掌握单收站产品的识别与应用;初步具备制作短期天气预报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基层气象台站业务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天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认识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 3.熟悉我国大型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 4.了解天气预报工作流程和天气预报的基本思路。 5.了解卫星气象学和雷达气象学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天气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方法和预报思路 3.掌握单收站MICAPS系统的基本操作。 4.初步掌握单收站产品的识别与应用。 5.具有综合分析与预报能力 6.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热爱气象事业的信念。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 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4.培养独立思考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5.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努力克服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模块 (一)天气学原理 1.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了解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熟悉大气运动基本方程;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2. 气团和锋 了解气团和锋的概念、类型和特征;掌握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熟悉我国境内气团和锋面的活动特点。 3. 气旋和反气旋 了解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理解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发生发展机制;初步掌握影响我国的温带气旋与反气旋的活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4. 大气环流 了解大气环流平均场特征;了解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掌握大气长波的结构特点和活动特点;熟悉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5. 天气形势预报 了解高空和地面主要影响系统的预报方法;了解形势预报的一般程序。 6. 寒潮天气过程 了解寒潮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寒潮主要影响系统;熟悉寒潮天气过程环流形势演变特点;掌握寒潮天气特点和寒潮预报着眼点 7.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了解降水,特别是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了解常见的降水天气尺度系统;熟悉我国各地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初步掌握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方法。 8. 对流性天气过程 了解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了解中小尺度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稳定度的概念;熟悉强雷暴发生发展有利形势;初步掌握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方法。 9. 低纬和高原环流系统 了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天气影响;熟悉热带气旋的结构特点和天气特点;理解台风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初步掌握台风路径预报的方法;初步了解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0. 东亚季风环流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肖宁赵勇 提要 随着卫星云图的日益普及,云图在预报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就卫星云图使用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卫星云图云系识别天气系统 1 卫星云图的种类 按卫星轨道分,可分为极轨卫星云图和同步卫星云图,目前大多使用的是三种同步卫星云图: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和水汽云图,可见光云图(VIS)主要反映地物对太阳可见光部分的反射,因此,反照率越大的物体,云图上反映得越明显,红外云图(IR)反映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由于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减,就可以因此判断云高,水汽云图(WV)在我国投入使用不久,它反映大气中的水汽辐射情况,色调越白,水汽越多,色调越黑,水汽越少,在水汽云图的使用中应该注意,它能较好地反映高层大气的水汽分布,但对低层水汽不敏感,这是其不足之处,使用中应与其它云图相结合,作综合判断。 2 卫星云图的资料来源 从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天下午3:55的气象信息中我们可轻易获得云图,部分建成VSAT 卫星通信系统(9210工程)的气象台可从中国气象局随时获得各种云图,建有微机远程工作站的局站可从网络中获得上级资料库的云图资料,它们的最终来源是:日本的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云图和我国风云2号(FY-2)气象卫星云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GMS定位偏东,我国西疆的西侧为云图边缘,该处图像有所变形,应用中必须注意。 3 卫星云图的典型云系识别 3.1 几种基本云的识别 卷云:高度最高,温度最低,反照率低。 中云(包括高层云和高积云):反照率有的大有的小,温度较低,范围较大。 积云和浓积云:在云图上实际为积云群,表现为带状,线状和细胞状结构,其上多皱纹,多起伏和不均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积云内部高度不同,云顶温度不一致,厚度有参差,云的形状不规则。 积雨云:反照率高,温度也低,高空风垂直切变小时呈圆形,较大时呈椭圆形,并出现卷云砧,尺度为几十至几百公里,初生时尺度较小,边界光滑,成熟后云体较大,顶部出现向四周散开的卷云羽,消亡时色调变暗,为一片松散的卷云。 低云(层云和雾):由于温度与地表接近,在IR上不明显,在VIS上为均匀光滑的云区,厚度不一,有时在白天的IR上,层云边界比较清楚,但到夜间,近地面存在辐射逆温,层云或雾的顶部温度反面比四周无云地区要暖,这时IR上云区比四周无云区地面显得更黑。 3.2 不同天气形势下不同云系的识别 涡旋云系:指一条或数条云带或云线以螺旋形式旋向一个共同的中心;它与大气的气旋性涡度相联系,可用于对气旋的定位。 逗点云系:状如“,”,出现在先等涡度线与等高线相交的正涡度平流区域内,所以也称为正涡度平流云系,凡是逗点云系都有闭合环流中心,它与高空流场的关系是:头部与变形场联系,尾部与西南气流一致,干湿区与西北干冷空气一致,逗点云系与低空流场的关系是:大气低层环流中心与大气中层的涡度性逗点云系位置基本一致,与地面变形场相联,尾部为锋面云带。 斜压叶状云系:与高空槽前斜压区域相联系,状如植物叶子的云系,云系为一条较宽的云带,其北边界略成“S”形,西边界呈“V”字形缺口,“V”的北侧以中低云为主,南侧以低云为主。

卫星云图系统介绍

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综合处理系统 LNA QQ:2907208176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FY-2卫星探测云图,卫星云图接收机,卫星云图放大器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第二章系统总体介绍 (3) 第一节系统功能组成 (3) 第二节系统组成结构 (4) 第三节一次典型天气过程系统功能介绍 (5) 第三章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13) 第一节精细化云图显示 (13) 1 红外一云图 (13) 2 可见光云图 (15) 第二节基础功能 (18) 1 云图色彩 (18) 2 云图缩放 (22) 3 单点定位 (25) 4 距离测算 (25) 5 面积测算 (26) 6 多星云图 (26) 第三节数据叠加功能 (27) 1 多种地图主题 (27) 2 不同的GIS元素 (28) 3 常规气象资料 (28) 4 雷达资料 (30) 第四节云图应用处理 (31) 1 立体云图 (31) 2 晴空检测、云地分离 (33) 3 降水分析与预测 (35) 4 MCS对流云团跟踪预测 (35) 5 等温线分析 (37) 6 台风定位与跟踪 (39) 7 雾检测 (39) 第五节云图接收系统其他系统功能 (39) 第六节云图Web发布系统介绍 (40) 第四节云图设备清单 (44) 第一节云图设备清单 (44)

第一章系统概述 《综合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是多年卫星云图开发与实践经验,结合本公司在气象、水利、部队等其他行业各种静止、遥感卫星处理方面的经验;基于本公司雄厚的技术积累,研发的新一代基于GIS应用静止卫星云图接收以及应用处理系统。 本系统具有以下一些新特性: 真正的GIS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卫星云图系统并没有采用GIS系统处理,本系统结合本卫星云图地理信息系统引擎,综合支持Google地图、ArcGIS以及MapInfo等多种格式电子地图数据,使得本云图系统具有更直观,实用性更强。 实时并行处理:目前绝大多数卫星云图系统需要对卫星资料进行预处理,从而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能看到预处理过后的几种云图,也只能对预先设置好的一定范围内的云图进行查看等处理。本公司研发了实时的云图投影、云图缩放、云地分离、云分类检测、对流云团跟踪预测预警、三维云图、等温线分析、降水分析与预测等各种基于多CPU的并行算法,通过结合NCEP的每天6个时次的等压面资料,可以做到实时对各种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全范围的应用处理。 多星云图并存处理:本系统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种类多颗静止气象卫星的云图资料,包括中国风云二系列、日本MTSAT系统等气象卫星云图资料。比如对于对流云团跟踪,由于本系统采用实时并行的对流云团跟踪算法,所以可以综合处理各种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由于可以对于多颗卫星资料同时处理,因此就能得到更多时次云图资料,从而使得跟踪预测更加准确。 第二章系统总体介绍 第一节系统功能组成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见下图:

分析天气预报相关因素选择和使用

分析天气预报相关因素选择和使用 天气预报是对未来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和报道,帮助人们合理的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天气预报预测的准确度与很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地理分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相关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天气预报人员能够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并将这些应用到实际预测中。 标签:天气预报相关因素选择使用 1引言 天气预报是用来对大气情况进行分析,并预测某区域大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天气预报经过多代人的创新和改革,也经历了大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现在越来越趋于高科学性和强准确度。现今,天气预报都能较准确地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变化值,成功的完成对未来天气的预测,给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指导,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天气预报过程中,怎样选择和使用相关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先决条件决定了天气预报是否是准确有效可行的。各种气候问题影响着大气的运动情况,使得其变化的复杂性更加混乱,先前总结的大气运动规律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需要我们得到新的更准确的运动规律,我们就要重新规划和选择天气预报的相关因素,使得天气预报能够更加准确和可信。 2相关因素的选择 2.1相关因素的选择区间 时间应用范围的不同也会使得天气预报的相关因素选择就会有所不同,因为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要预报的时间长短来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根据预报时间的长短,分类成短期天气预报相关因素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相关因素。 在选择短期预报相关因素方面,我们不仅可以从预报相关因素的近期每天的气象资料中进行筛选,或者根据预报工具中的某区域的时间横截面图中进行选择,而且还可以从这些前期数据的系统值和量值资料中进行选择。更可以从相关的天气形势中选择相关因素,或者是根据古老的谚语总结的规律重点选择相关因素。而对于中长期预报的相关因素方面,我们重点从近期气象资料中关于不一样的气象要素中的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比如季度、月份等,把这些平均值进行统一分析,然后选出其中合理的相关因素,可以选择其中的大型的环流类型或者是特征量作为相关因素,还能够选择相近区域的相同时间段的数据统计资料作为相关因素。 天气预报中经常使用的相关因素是太阳黑子,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一、天气图 (一)天气图的概念 天气图是指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在天气图底图上,填有各城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气象科技人员根据天气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和相互的关系。天气图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1820年,德国H.W.布兰德斯将过去各地的气压和风的同时间观测记录填入地图,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1851 年,英国J.格莱舍在英国皇家博览会上展出第一张利用电报收集各地气象资料而绘制的地面天气图,是近代地面天气图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建立高空观测网之后,才有高空天气图。 按天气图图面范围的大小,有全球天气图、半球天气图、洲际天气图、国家范围的天气图和区域天气图等。天气图上的气象观测记录,由世界各地的气象站用接近相同的仪器和统一的规范,在相同时间观测后迅速集中而得。地面天气图每天绘制4次,分别用北京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即世界时18时、00时、06时、12时)的观测资料;高空天气图一天绘制两次,用北京时间08时、20时(即世界时00时和12时)的观测资料。(二)天气图的种类 天气图一般分为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三类。若

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①实况分析图。按实际观测记录绘制的天气图。②预报图。根据天气分析或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绘制的未来24、48、72小时的天气形势预报图或天气分布预报图。 ③历史天气图。根据实况分析图印刷出版的一种历史资料。此外,根据需要有时还绘制不同时段(如旬、月、年)某气象要素平均值分布情况的平均图、对平均值的差值分布情况的距平图等。1.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也称地面图,是用于分析某大范围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的图。在地面图上,各个气象观测站的相应位置上,均被数值或符号填写该站某时刻的气象要素观测记录。所填的气象要素有:气温,露点,风向和风速,海平面气压,能见度,总云量和低云量,现时天气和过去6小时内的天气,过去6小时降水量,特殊天气现象(如雷暴、大风、冰雹)等。根据各站的气压值,在地面图上可以绘制出等压线,分析出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根据温度、露点、天气分布,分析并确定各类锋的位置。这种天气图综合表示了某一时刻地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和雷暴、降水、雾、大风和冰雹等天气所在的位置及其影响的范围。

气象中的统计方法总结

中国近20年来气象统计预报综述 中国近20年来气象统计预报综述 谢炯光曾琮 (广东省气象台) 摘要 近20年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不少新方法、新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近20年来气象统计预报在中国气象业务科研中的一些应用和发展,主要从多元统计分析意义上来选材。 关键词:多元分析、气象统计、预报。 一、前言 气象统计预报在中国气象业务预报和科研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模式统计释用及中长期预报业务中,统计预报更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多元分析中的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EOF分析等更是气象预报和分析不可少缺的工具。近20年来,气象统计预报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统计方法在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及其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二、多元统计分析在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1、回归分析 广东、江西、河北、辽宁等气象局[1]用0、1权重回归、逐步回归、多元回归等方法,得出晴雨MOS预报方程。1978年曹鸿兴等、史久恩等[2]用逐步回归建立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程。新疆自治区气象台张家宝等[3]以预报员经验为基础,采用完全预报(Perfect Prog Method)方法,应用0、1权重回归建立了有无寒潮的预报。上海气象台丁长根、黄家鑫[4]用逐步回归建立U、V和S(全风速)预报方程。1965年W.F.Massy[5]提出的主成份回归、1970年Hoerl和Kennard[6]提出的岭估计(Ridge estimate)以及Webster等人[7]提出的特征根回归(Latent root regression, LRR)对在回归分析中出现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有较好的处理。冯耀煌[8]在预报集成中,应用了岭回归技术,李耀先[ 9]用岭回归作水稻产量年景预测。魏松林[10]用特征根回归建立长春6-8月平均气温的特征根回归。 Furnialhe 和Wilson提出的穷尽所有回归的算法,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最优回归(即最优子集回归)的问题。张万诚[11]用最优子集回归作低纬高原雨季开始预报。 在气象预报的实际工作中,常要考虑多个自变量(预报因子)与多个因变量(预报量)的关系。中国数学家张尧庭[12]解决了这一问题的算法,徐一鸣等[13]用多预报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作台风路径预报,严华生等[14]用多因变量多自变量建立大气环流--区域水稻产量预报。 引入非线性回归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冯耀煌等[15]、姜子俊等[16] 提出了一种选择非线性最优预报因子和建立非线性预报方程的方法,可用于长、中短期预报。 近年来由于数值预报模式的频繁更迭,使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受到新的考验,黄嘉佑等[17]介绍了卡尔曼滤波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刘春霞等[18]用此方法制作了广东省冬季的最低气温预报。近年来,卡尔曼滤波技术在短期气候预测中也得到了应用[19]。

天气和天气预报

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天气预报”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①分析天气特征。 ②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①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理念】 1.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

气象卫星的资料

气象卫星的资料 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气象卫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 气象卫星的轨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太阳同步轨道,一种是地球静止轨道。按照前一种轨道运行,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视两遍,其优点是可以获得全球气象资料,缺点是对某一地区每天只能观测两次。若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则可以对地球近1/5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用四颗卫星均匀地布置在赤道上空,就能对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气象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它的缺点是对纬度大于55度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差。这两种卫星如果同时在天上工作,就可以优势互补。 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发射的“泰罗斯”卫星,它为美国提供了大量气

象资料。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号)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同时还建立了以接收风云卫星为主、兼收国外环境卫星的卫星地面接收和应用系统,在气象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风云二号卫星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中国位于全球气候脆弱带,旱涝、高温、冷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发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越来越成为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监测手段。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特别是对台风、暴雨、洪水、沙尘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静止气象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基础之一-天气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1 天气图分析 1.1.1 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反映了某区域某时刻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一张地面图上用数值或符号填写各个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刻的气象要素观测记录。它填有观测时刻地面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如气温、露点温度、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能见度和雨、雪、雾等;还填有能反映空中大气现象的一些记录,如总云量、低云量、低云高以及高云、中云和低云的云状等;既有当时的记录,又有一些能反映短期内天气演变实况的记录,如3h变压、过去6h内的天气,过去6h降水量等。地面天气图是填写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很重要的工具。 图1.1 MICAPS中地面填图格式

地面图主要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即海平面气压等值线),分为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五种基本形式,任一张海平面气压图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形式构成的。 图1.2a MICAPS中显示的2009年8月17日08:00 500hPa天气图 1.1.1.1 锋面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过渡带,是水平温度梯度大的区域,斜压性强,有利于垂直环流的发展和能量转换,锋面附近常有剧烈的天气发生。锋面是天气预报中重点关注的天气系统之一。因此,锋面的识别和分析是地面天气图分析中的重点。根据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面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⑴冷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导致气温下降。需要注意的是,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不同,或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在主锋后常有副冷锋形成,一般主锋两侧的温度差值较大,副冷锋两侧温差较小。图1.2a中有两条冷锋,一条是从低压中心向南向西伸的气旋中的冷锋,称为主锋;另一条是其后部补充南下冷空气而形成的副冷锋。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2007-01-20 电子通信论文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摘要:GMS同步气象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介绍了GMS-3气象卫星及其云图数据的结构,论述了一种基于微机的实时数据录取、图像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关键词:气象卫星云图数据录取图像处理在航天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卫星观测已成为天气预报和大气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它能为工、农业生产,为航海、渔业、林业、水利及军事保障等提供重要的服务。GMS系列气象卫星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日本气象厅负责实施的一个项目。它观测到的云图资料具有实时性好、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是我国和东南亚、大洋洲各国进行气象预报、分析的主要依据。在卫星云图的接收、处理系统中,数据的实时录取与保存、事后的图像处理是关键技术。下面论述的是GMS-3卫星云图数据的实时录取与保存、事后图像处理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实现方法。 1GMS-3卫星及其云图资料简介 GMS-3气象卫星静止于东经140度赤道上空,卫星自转的速度为100转/分,自转过程中有20度针对地球扫描获取云图数据,240度对空扫描,对空扫描期间将刚获取的云图资料传输给地面设备。卫星自转一圈扫描获取的数据称为一帧,根据转速可以计算出每帧数据的扫描及传输,为(60秒/100转)=600ms。卫星扫描步进方向为自北向南,对地球全部扫描一遍约2300帧数据。 GMS-3卫星云图每帧的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每帧云图数据由9个数据段组成。同步段由20000bit帧同步码组成,主要用于帧同步,不需保存。 IR1、IR2、IR3段为红外云图数据,GMS-3

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录取和图像处理

摘要:gms同步气象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介绍了gms-3气象卫星及其云图数据的结构,论述了一种基于微机的实时数据录取、图像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关键词:气象卫星云图数据录取图像处理在航天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卫星观测已成为天气预报和大气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它能为工、农业生产,为航海、渔业、林业、水利及军事保障等提供重要的服务。gms系列气象卫星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日本气象厅负责实施的一个项目。它观测到的云图资料具有实时性好、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是我国和东南亚、大洋洲各国进行气象预报、分析的主要依据。在卫星云图的接收、处理系统中,数据的实时录取与保存、事后的图像处理是关键技术。下面论述的是gms-3卫星云图数据的实时录取与保存、事后图像处理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实现方法。1 gms-3卫星及其云图资料简介gms-3气象卫星静止于东经140度赤道上空,卫星自转的速度为100转/分,自转过程中有20度针对地球扫描获取云图数据,240度对空扫描,对空扫描期间将刚获取的云图资料传输给地面设备。卫星自转一圈扫描获取的数据称为一帧,根据转速可以计算出每帧数据的扫描及传输,为(60秒/100转)=600ms。卫星扫描步进方向为自北向南,对地球全部扫描一遍约2300帧数据。 gms-3卫星云图每帧的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每帧云图数据由9个数据段组成。同步段由20000bit帧同步码组成,主要用于帧同步,不需保存。ir1、ir2、ir3段为红外云图数据,gms-3只用于其中ir1段,ir2、ir3保留备用。ir1由2291个字组成,每个字代表一个卫星扫描的象素点,灰度等级为256级。ir1共有2291字节数据。v1、v2、v3、v4为可见光云图数据,gms-3云图中,可见光的分辨率为红外的4倍,所以v1、v2、v3、v4每个数据段均有数据,其字数应为2291+2291+(9164×4)=41238字节,约为42kb,传输速度为660kbit/s,扫描地球表面一次数据量为41238×2300=94847400字节,约95mb。2 云图数据的实时录取当卫星接收机收到卫星发来的高频信号后,首先对它进行高频、中频放大及调解、解码处理,撮出云图图像数据及帧同步脉冲、字同步脉冲、位同步脉冲等信号。由于gms-3云图信息是一个660kbit的数据流,数据量高达95mb,所以应当对云图接收机发来的数据进行前置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对接收机发来的数据进行提取、缓冲,去掉一些无用的重复数据。本文介绍的云图处理系统,以一片intel 8086 cpu为核心组成一个16位专用单板机,其框图如图2所示。接口及同步电路主要用于对接收机送出的信号进行帧同步和串并转换,然后以16位dma的方式将数据存入缓冲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两个部分,ram1和ram2。接收数据时,将一帧数据首先放入ram1或ram2中的一个中,例如ram1中,当一帧数据接收并处理完后,intel 8086 cpu控制总线接口电路向主机发出取数据请求,并将保存最近一帧数据的ram1存储器的控制权交给主机,同时做好下一帧数据存入另一存储器ram2中的准备。用这种双缓冲存储器方式,可以使数据预处理与主机对云图的处理并行进行,大大节省了主机的资源开销,可实现云图的实时显示。3 云图数据的实时存储由于gms-3卫星云图数据量大、传输速度高,采用一般的文件读写方式不能完成数据的实时存盘要求,必须绕过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直接对磁盘上的磁道进行寻址和读写操作。图3所示为磁盘上的磁道、扇区组织形式。操作系统通常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访问,即一次读/写一个扇区。一扇我通常为512字节,0.5kb,读写一个扇区一般要1.5ms,磁头在磁道间移动的定位时间,即平均寻道时间为10ms。假设操作系统每读/写一个扇区后均需重新定位磁道,则存储一帧42kb数据所花的时间为(42/0.5)×(10+1.5)=966ms,超过了卫星发一帧数据的时间600ms。若在程序中直接控制磁头定位到某一磁道,然后连续写完该磁道上的所有扇区,再去寻找下一空磁道,则假设每一磁道有17个扇区,那么一个磁道上就保存17/2=8.5kb数据,花费时间(17×1.5)+10=35.5ms。保存一帧数据约需访问(42/18.5)约为5个磁道,所需时间为35.5×=177.5ms,大大小于600ms,完全满足了实时存储的要求。 4 主要图像处理功能gms-3卫星云图含有丰富的信息,对它的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可以获取

气象传真图识图

气象传真图识图 一、单项选择题 1. 图名标题中FSAS的含义是: A.北太平洋地面分析图 B. 亚洲地面分析图 C. 亚洲地面预报图 D. 太平洋地面预报图 2. AUEU表示什么图: A.欧洲高空预报图 B. 非洲高空预报图 C. 欧洲高空分析图 D. 非洲高空分析图 3. 北太平洋海浪分析标题缩写为: A.WPA B. ASPN C. AWPN D. FUAS 4. 气象传真图标题中“AUAS50”含义是什么: A.亚洲地面分析图 B. 亚洲500 hPa分析图 C. 亚洲高空50小时预报图 D. 亚洲地面50小时预报图 5. FOG[W]表示能见度为: A.0.5~5 n mile B. 小于0.5 n mile C. 小于2 n mile D. 2~5 n mile 6. 在地面分析图中FOG[W]的含义是: A.大风警报 B. 一般警报 C. 浓雾警报 D. 风暴警报 7. “STNR”的含义是指气压系统: A.准静止 B. 新生 C. 情况不明 D. 移速不定 8. 地面天气传真图上,[SW]是什么警报? A.强风 B. 暴风 C. 台风 D. 浓雾 9. 地面传真天气图上,标有“STS”符号的含义是: A.热带风暴 B. 暴风警报 C. 强热带风暴 D. 大风警报 10. 在海上,当某一海区风力达8~9级时,气象部门就发布: A.台风警报 B. 暴风警报 C. 大风警报 D. 一般警报 11. 地面天气传真图上,风力在8~9级时,用以下何种缩写符号表示? A.[W] B. [GW] C. [SW] D. [TW] 12. 热带气旋中心位置定位精度说明中的“PSN FAIR”表示: A.位置准确,误差小于20海里 B. 位置较准确,误差20~40海里 C. 位置不准确,误差大于40海里 D. 位置不准确,误差大于50海里 13. 台风报告中“PSN POOR”表示定位误差: A.小于20海里 B. 20~30海里 C. 20~40海里 D. 大于40海里 14. 传真波浪预报图上的等波高线,采用的波高是: A.风浪高 B. 涌浪高 C. 风浪和涌浪的合成波高 D. 有效波高 15. 波浪分析图上的等波高线是什么波高: A.风浪高 B. 涌浪高 C. 有效波高 D. 合成波高 16. 海浪图中的主波向表示: A.风浪传播方向 B. 风浪和涌浪合成波的传播方向 C. 涌浪传播方向 D. 风浪和涌浪中波高最大者的传播方向 17. 在冰情分析图上,“△”的含义是: A.龟裂冰 B. 流冰 C. 陆源冰 D. 丘状冰 18. 在可见光卫星云图上,亮度越白的地方则表示: A.云层越薄 B. 云层越厚 C. 温度越低 D. 温度越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